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酶体及其介导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宰后秦川牛肉蛋白的降解作用
1
作者 胡丽筠 张倩 +4 位作者 陈雪妍 王金霞 李荣 李亚蕾 罗瑞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12-117,共6页
以宰后4℃条件下不同贮藏期的秦川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通过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测定宰后贮藏过程中蛋白的降解情况、蛋白酶体活性、泛素蛋白含量以及微观结构变化,探究蛋白酶体介导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 以宰后4℃条件下不同贮藏期的秦川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通过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测定宰后贮藏过程中蛋白的降解情况、蛋白酶体活性、泛素蛋白含量以及微观结构变化,探究蛋白酶体介导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对宰后秦川牛肉贮藏过程的影响,为宰后牛肉品质的精确调控途径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MG-132组中的蛋白酶体活性低于对照组,总可溶性蛋白含量、泛素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MG-132组总可溶性蛋白在40~250 kDa之间的蛋白条带整体深于对照组;MG-132组的牛背最长肌结构保留较好,Z线以及明暗带的边界都比对照组清晰,且总可溶性蛋白与泛素蛋白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MG-132抑制宰后秦川牛肉中蛋白酶体活性以及UPP中泛素化蛋白的降解,进而改变宰后秦川牛肉中蛋白的降解,减少肌肉结构的破坏,说明UPP对宰后肉质的形成具有潜在作用,蛋白酶体可以单独降解蛋白,破坏宰后牛肉肌原纤维结构,还可以通过介导UPP影响宰后牛肉蛋白的降解,最终影响宰后牛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 蛋白酶体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下载PDF
基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探讨当归芍药散“肝脾同调-血水同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云慧 张天娥 +5 位作者 龚圆渊 夏军 淮文英 谢璐霜 Yan Li 岳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100,共8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形成老年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造成神经纤维缠结及神经元丢失是其主要病理特征。经方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是体现仲景“肝脾同调...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形成老年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造成神经纤维缠结及神经元丢失是其主要病理特征。经方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是体现仲景“肝脾同调-血水同治”思想的代表方剂,本为疗妇人之疾而设,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被广泛用于治疗AD,且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神经营养、调节神经递质及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等活性。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是目前已知最精细的蛋白降解途径,为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能有效清除多余的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近年来,研究证实UPP功能出现障碍,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Aβ沉积和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在AD的发生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科学阐释当归芍药散治疗AD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在总结当归芍药散“肝脾同调-血水同治”治疗A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础上,从UPP角度提出新的假说,以期“古为今用”,秉承古方为现代临床治疗服务;“今为古用”,进一步开展相关实验研究积极阐释古方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当归芍药散 肝脾同调-血水同治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COPD大鼠膈肌组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锋锋 徐卫国 +3 位作者 罗勇 杨天芸 陈迎春 张悦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研究COPD大鼠膈肌组织内蛋白降解途径之一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组成成分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单纯熏香烟法复制COPD大鼠动物模型。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blot)方法测定大鼠膈肌内E2-14k、蛋白酶体C8亚基的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 目的研究COPD大鼠膈肌组织内蛋白降解途径之一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组成成分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单纯熏香烟法复制COPD大鼠动物模型。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blot)方法测定大鼠膈肌内E2-14k、蛋白酶体C8亚基的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膈肌内泛素和蛋白酶体C2亚基的mRNA表达。结果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COPD大鼠膈肌组织中E2-14k的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0.81±0.28比0.50±0.25,P<0.05),蛋白酶体C8亚基的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RT-PCR分析结果显示,膈肌组织中泛素的mRNA表达(IOD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0.89±0.20比0.50±0.15,P<0.05),蛋白酶体C2亚基的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OPD大鼠膈肌组织内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被激活,可能是引起蛋白降解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膈肌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倪晓光 赵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1512-1515,共4页
细胞内蛋白质的产生和降解必须保持着动态平衡,才能维持细胞的稳态和正常功能。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是细胞内蛋白质选择性降解的重要途径,泛素分子主要通过泛素活化酶、泛素结合酶和泛素-蛋白连接酶与... 细胞内蛋白质的产生和降解必须保持着动态平衡,才能维持细胞的稳态和正常功能。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是细胞内蛋白质选择性降解的重要途径,泛素分子主要通过泛素活化酶、泛素结合酶和泛素-蛋白连接酶与靶蛋白结合形成一条多泛素链,将底物蛋白泛素化,使靶蛋白被26S蛋白酶体所识别和降解。UPP可高效并高选择性地降解细胞内蛋白质,尤其是一些短寿命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产物以及变性变构蛋白等。泛素化过程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蛋白质质控系统,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过程,比如细胞凋亡、MHCⅠ类抗原的递呈、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内信号传导等,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靶蛋白的降解功能失常时,可以引起癌蛋白聚集、抑癌蛋白异常降解、突变细胞凋亡受阻和增殖加速,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UPP的异常改变不仅与恶性肿瘤的病因学有着直接关素,并且与恶性肿瘤的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肿瘤 信号传导 药物靶标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各种病理状况下的骨骼肌代谢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洪玉 钱雯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5-718,697,共5页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病理状况 骨骼肌代谢 蛋白 机械损伤
原文传递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胰腺癌细胞系中凝溶胶蛋白 被引量:3
6
作者 倪晓光 王贵齐 +3 位作者 白晓枫 刘芳 周兰萍 赵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凝溶胶蛋白(gelsolin)的降解作用。方法用特异性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处理胰腺癌细胞系BxPC-3和PANC-1,经Western blot检测凝溶胶蛋白的表达,免疫沉淀细胞内凝溶胶蛋白,分析沉淀蛋白的泛素化...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凝溶胶蛋白(gelsolin)的降解作用。方法用特异性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处理胰腺癌细胞系BxPC-3和PANC-1,经Western blot检测凝溶胶蛋白的表达,免疫沉淀细胞内凝溶胶蛋白,分析沉淀蛋白的泛素化。结果BxPC-3细胞系经lactacystin作用12h后,细胞内凝溶胶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和处理前明显升高(P<0.05),而且细胞内的凝溶胶蛋白表现出与泛素分子的相互作用。结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凝溶胶蛋白的降解作用,可能是胰腺癌中凝溶胶蛋白表达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凝溶胶蛋白 胰腺癌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神经毒理学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潘光兵 周贵珍 谢克勤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7-340,共4页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异常蛋白质聚集 退行性神经疾病 毒物损伤
下载PDF
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毛诗贤 杨期东 +1 位作者 李振国 黄晓松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模型,用clasto-lactacystinβ-lactone阻断UPP,TTC染色测梗死体积,HE染色进行浸润白细胞计数。结果脑缺血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 目的探讨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模型,用clasto-lactacystinβ-lactone阻断UPP,TTC染色测梗死体积,HE染色进行浸润白细胞计数。结果脑缺血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白细胞浸润逐渐增多,梗死体积逐渐扩大,至24h达高峰。阻断UPP后,白细胞浸润减少;梗死体积缩小,至24h缩小了44%。结论阻断UPP可减少白细胞浸润,通过抗炎机制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白细胞浸润 抗炎作用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阻断 大鼠 神经保护作用 大脑中动脉缺血 梗死体积
下载PDF
癌性恶病质肌肉蛋白降解与ATP-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被引量:2
9
作者 周伟 江志伟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4期229-231,235,共4页
癌性恶病质病人骨骼肌蛋白的大量丢失 ,可降低病人生存质量 ,缩短生存时间。大量研究发现 ,恶病质状态下骨骼肌蛋白降解通过ATP 泛素 蛋白酶体途径。作者主要综述ATP 泛素
关键词 癌性恶病质 ATP-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肌肉蛋白 生存质量 蛋白降解通路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朴 郑玉姝 刘兴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8-50,共3页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溶酶体外蛋白的主要细胞内系统,在许多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自身利益如病毒出芽、凋亡抑制和免疫逃避,许多病毒已经进化出了利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不同策略。深入理解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病毒感染中...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溶酶体外蛋白的主要细胞内系统,在许多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自身利益如病毒出芽、凋亡抑制和免疫逃避,许多病毒已经进化出了利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不同策略。深入理解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有助于揭示一些病毒病的致病机理和发现新的分子靶标以开发抗病毒药物。因此,将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蛋白降解 病毒感染
下载PDF
ATP-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癌性恶液质肌萎缩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磊 吴国豪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4-916,共3页
关键词 ATP-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癌性恶液质 肌萎缩 恶性肿瘤患者 器官功能受损 患者生活质量 癌症患者 蛋白质分解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关丽君 刘朝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5-327,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资料显示,COPD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的第5位病因[1]。COPD患者由于长期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资料显示,COPD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的第5位病因[1]。COPD患者由于长期处于不同程度的缺氧状态下,不仅肺功能呈进行的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骨骼肌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COPD患者 降解 气流受限
下载PDF
慢性酒精中毒性疾病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异常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海玉 刘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在多种细胞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证实慢性酒精中毒可导致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异常调节,主要涉及蛋白酶体活性、泛素分子合成以及相关蛋白分子表达改变等,并且与一些慢性酒精...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在多种细胞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证实慢性酒精中毒可导致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异常调节,主要涉及蛋白酶体活性、泛素分子合成以及相关蛋白分子表达改变等,并且与一些慢性酒精中毒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酒精中毒性肝病、酒精中毒性脑病和酒精中毒性肌病。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揭示酒精诱导损伤的分子机制以及研发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疾病的新型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酒精中毒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组织损伤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代谢异常与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晶波 徐向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88-490,共3页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依赖ATP胞浆内非溶酶体高度选择性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它涉及DNA的修复、蛋白折叠的质量控制、细胞周期的调控、凋亡、增殖、炎症、信号传导及转录活性的调节等。其成分的改变将引起蛋白降解异常,导致细胞功能紊...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依赖ATP胞浆内非溶酶体高度选择性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它涉及DNA的修复、蛋白折叠的质量控制、细胞周期的调控、凋亡、增殖、炎症、信号传导及转录活性的调节等。其成分的改变将引起蛋白降解异常,导致细胞功能紊乱。现已证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成分的缺陷或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血管并发症 2型糖尿病 代谢异常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细胞功能紊乱 蛋白质降解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肾脏疾病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耀全 冯兵 袁发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05-307,共3页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肾脏疾病 蛋白降解通路 细胞内蛋白 细胞功能紊乱 病理生理过程 细胞胞浆 细胞周期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广新 王慧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6期191-193,共3页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真核生物中非溶酶体蛋白降解的主要系统,主要包括泛素,26S蛋白酶体和酶系统E1、E2、E3。泛素-蛋白酶体参与调节细胞周期进程、抗原递呈、转录和信号转导等多种细胞生理过程。研究发现,病毒可以利用泛素系统调控病毒...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真核生物中非溶酶体蛋白降解的主要系统,主要包括泛素,26S蛋白酶体和酶系统E1、E2、E3。泛素-蛋白酶体参与调节细胞周期进程、抗原递呈、转录和信号转导等多种细胞生理过程。研究发现,病毒可以利用泛素系统调控病毒的基因转录、抑制细胞凋亡、降解抗病毒蛋白、促使病毒出芽和释放等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深入理解泛素-蛋白酶体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可以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病毒 感染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疾病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伟珍 徐晓东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141-142,152,共3页
泛素一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是一种高效的蛋白分解途径,其生物学作用非常广泛,该途径的异常与诸多疾病如遗传性疾病、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有密切关系。泛素-蛋白酶体自被发现以来,受到了极大... 泛素一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是一种高效的蛋白分解途径,其生物学作用非常广泛,该途径的异常与诸多疾病如遗传性疾病、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有密切关系。泛素-蛋白酶体自被发现以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在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因发现了泛素对蛋白质降解的调节,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近期已注意到UPP在癌肿治疗中的作用,并已开展了以泛素-蛋白酶体为靶的治疗试验。目前对UPP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UPP与疾病和治疗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遗传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美国科学家 诺贝尔化学奖 癌肿治疗 生物学作用 蛋白质降解
下载PDF
双重打击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膈肌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志坚 周从阳 +2 位作者 彭礼波 罗雅娟 冉毅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101-1103,1106,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HS)+内毒素二次打击后膈肌组织内蛋白降解途径之一的泛素一蛋白酶体系统组成成分的变化。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C组)和二次打击组(MS组),每组12只。建立“失血性休克一内毒素”二... 目的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HS)+内毒素二次打击后膈肌组织内蛋白降解途径之一的泛素一蛋白酶体系统组成成分的变化。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对照组(C组)和二次打击组(MS组),每组12只。建立“失血性休克一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模型。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blot)方法测定大鼠膈肌内E2—14k、MuRFl的蛋白表达;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膈肌内泛素和蛋白酶体c2亚基的mRNA表达;采用苏木素一伊红f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另外取膈肌标本固定后做电镜检测。结果蛋白免疫印记结果显示,HS组大鼠膈肌组织中E2—14k及MuRFl的蛋白表达分别为(1.65±0.38、1.88±0.32),与C组(分别为1.17±0.25,1.21±0.24)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分析结果显示,Hs组大鼠膈肌组织中泛素及蛋白酶体c2亚基的mRNA表达分别为(O.81±O.28、0.50±0.25,与c组(分别为0.89±0.20比0.50±0.15)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组电镜下显示膈肌间线粒体肿胀、嵴减少,外膜模糊、变形,部分溶解破坏等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二次打击大鼠膈肌组织内泛素一蛋白酶体降解途径被激活,可能是引起蛋白降解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急性肺损伤 二次打击模型 膈肌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佳殷 林丽珠 《光明中医》 2013年第1期203-205,共3页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是细胞内蛋白质选择性降解的重要途径,泛素分子主要通过泛素活化酶、泛素结合酶和泛素-蛋白连接酶与靶蛋白结合形成一条多泛素链,将底物蛋白泛素化,使靶蛋白被26S蛋白酶体所识别和降解。泛素化过程是真核细胞内...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是细胞内蛋白质选择性降解的重要途径,泛素分子主要通过泛素活化酶、泛素结合酶和泛素-蛋白连接酶与靶蛋白结合形成一条多泛素链,将底物蛋白泛素化,使靶蛋白被26S蛋白酶体所识别和降解。泛素化过程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蛋白质质控系统,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过程,比如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内信号传导等,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靶蛋白的降解功能失常时,可以引起癌蛋白聚集、抑癌蛋白异常降解、突变细胞凋亡受阻和增殖加速,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UPP的异常改变不仅与恶性肿瘤的病因学有着直接关素,并且与恶性肿瘤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抑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过度表达可作为恶性肿瘤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蛋白质降解 恶性肿瘤 信号传导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水解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俊文 杨向东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5年第1期30-34,共5页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高选择性地降解细胞在应激和非应激条件下产生的异常蛋白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泛素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介导的蛋白水解在...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高选择性地降解细胞在应激和非应激条件下产生的异常蛋白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泛素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介导的蛋白水解在真核细胞 G_1→S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细胞周期 G_1、S 期中由泛素介导的几种重要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水解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介导 正常 真核细胞 应激条件 生理功能 蛋白质降解 蛋白水解 维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