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杨菁菁 艾效曼 +6 位作者 胡云建 居阳 李小丹 王丹丹 李燕明 郭岩斐 孙铁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t,PDR)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以相应方法分别检测PDR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常见β内酰胺酶的表达,膜孔蛋白OprD的缺失,及耐药结节分化家族(RND)主... 目的探讨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t,PDR)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以相应方法分别检测PDR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常见β内酰胺酶的表达,膜孔蛋白OprD的缺失,及耐药结节分化家族(RND)主动外排系统的激活。结果 20株PDR铜绿假单胞菌中,可检出的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16株(80%):产AmpCs酶菌株16株(80%),其中产超广谱AmpCs酶(extended-spectrum AmpCβ-lactamases,ESACs)12株(60%),产ES-BLs菌株14株(70%),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1株(5%);膜孔蛋白OprD呈不同程度缺失的菌株11株(55%);主动外排系统中MexA-MexB-OprM、MexC-MexD-OprJ、MexE-MexF-OprN、MexX-MexY-OprM呈过度激活的菌株分别为5株(25%)、3株(15%)、4株(20%)、1株(5%)。65%PDR铜绿假单胞菌存在2种或2种以上耐药机制,以高产β内酰胺酶合并膜孔蛋白OprD缺失最多见。结论高产AmpCs和(或)ESBLs,合并膜孔蛋白OprD的缺失或主动外排泵的激活,是PDR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机制
下载PDF
多黏菌素B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立凡 李丹 +1 位作者 褚云卓 陈佰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4-527,共4页
目的评价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体外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应。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棋盘设计法测定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单用及联... 目的评价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体外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应。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棋盘设计法测定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FIC≤0.5为协同作用,0.5〈FIC≤1.0为相加作用,1.0〈FIC≤2.0为无关作用,FIC〉2.0为拮抗作用。结果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用后,各种药物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均显著降低,FIC指数在0~0.5、0.5~1的百分率分别为:左氧氟沙星联合组66.67%、26.67%,亚胺培南联合组46.67%、40%,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合组60%、33.33%。结论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抗菌作用以协同和相加为主,无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多黏素B 联合用 FIC
下载PDF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甲基化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76
3
作者 糜祖煌 秦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56-1658,共3页
目的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33株PDRPA 16S rRNA甲基化酶rmtB阳性14株(42.4%);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3)-Ⅱ阳性17株(51.5%)... 目的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33株PDRPA 16S rRNA甲基化酶rmtB阳性14株(42.4%);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3)-Ⅱ阳性17株(51.5%)、aac(6′)-Ⅰb阳性14株(42.4%)、aac(6′)-Ⅱ阳性19株(57.6%)、ant(3″)-Ⅰ阳性16株(48.5%)、ant(2″)-Ⅰ阳性21株(63.6%),共有32株查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株PDRPA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阴性者查出16S rRNA甲基化酶rmtB基因。结论PDRPA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与产16S rRNA甲基化酶和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机制
下载PDF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菁菁 孙铁英 胡云建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57-362,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感染的杀菌能力,寻求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方法收集20株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PDRPA,进行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MCBT),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 目的探讨体外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感染的杀菌能力,寻求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方法收集20株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PDRPA,进行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MCBT),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PDRPA对多黏菌素B单药最敏感;阿米卡星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他啶、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活性增强最显著(P<0.05);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头孢他啶与氨曲南、头孢他啶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表现出对部分菌株抗菌活性增强。结论对PDRPA进行个体化的MCBT可能有助于抗菌药物联合治疗PDRPA的选择。阿米卡星联合β内酰胺类或两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合杀试验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下载PDF
多粘菌素B与美罗培南联合用药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立凡 陈佰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1,44,共3页
目的评价多粘菌素B与美罗培南体外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应。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定多粘菌素B与美罗培南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后,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 目的评价多粘菌素B与美罗培南体外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应。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定多粘菌素B与美罗培南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后,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根据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类型,判断是否有协同或拮抗作用。结果多粘菌素B与美罗培南联用后,药物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均显著降低,FIC指数在0~0.5百分率为60%;FIC指数在0.5~1.0的百分率为30%。结论多粘菌素B与美罗培南联合用药后,以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为主,测定出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无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多粘素B 美罗培南 联合用 联合物抑浓度
下载PDF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沈曼玲 魏树全 +2 位作者 徐丽莉 梁兆如 赵子文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性肺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收集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引起的医院感染性肺炎病例27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非PDRPA感染的...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性肺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收集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引起的医院感染性肺炎病例27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非PDRPA感染的医院感染病例27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x2检验。结果在27例PDRPA引起的医院感染肺炎和27例对照病例中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前住院时间、感染前入住ICU、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尿管、胃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使用抗菌素数量与PDRPA感染有关。结论感染前住院时间、感染前入住ICU、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包括尿管、胃管、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使用抗菌素数量是PDRPA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无菌意识教育、患者气道护理、呼吸机管理和及早营养支持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黄云峰 向鹏 梅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获得性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肺炎38例为观察对象,分为3组,具有可比性。A组11例,给予头孢他啶治疗;B组13...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获得性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肺炎38例为观察对象,分为3组,具有可比性。A组11例,给予头孢他啶治疗;B组13例给予常规滴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常规注射阿米卡星治疗;C组14例给予持续性滴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纤支镜支气管内注射阿米卡星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7d后痰培养结果。结果:C组总有效率、治疗7d后痰培养"-"高于A组、B组,治疗7d后痰培养"+++"低于A组、B组;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持续滴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支气管内注射阿米卡星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阿米卡星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
下载PDF
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国鹏 张俐 +1 位作者 叶辛幸 徐晓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7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OD600=0.05)中分别加入乳铁蛋白多肽(LFcin、LFampin)以及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LFchimera)溶液干预;结晶紫法定量检测生物被膜;以... 目的研究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OD600=0.05)中分别加入乳铁蛋白多肽(LFcin、LFampin)以及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LFchimera)溶液干预;结晶紫法定量检测生物被膜;以结晶紫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生物被膜形态。结果乳铁蛋白多肽以及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均能抑制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P<0.05),生物被膜量与多肽浓度呈负相关(P<0.05);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的作用强于乳铁蛋白多肽及其混合物(P<0.05)。结论乳铁蛋白多肽和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尤其是LFchimera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望用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
下载PDF
1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糜祖煌 秦玲 《世界感染杂志》 2008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了解1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PCR检测该株PDRPA菌44种基因。结果该株PDRPA菌携带TEM-1、OXA.10、PER-1、aac(3)-Ⅱ、aac(6’)-Ⅱ、ant(3”)-Ⅰ、rmtB、sull、cmlA、intⅠ1、merA基因,且伴... 目的了解1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PCR检测该株PDRPA菌44种基因。结果该株PDRPA菌携带TEM-1、OXA.10、PER-1、aac(3)-Ⅱ、aac(6’)-Ⅱ、ant(3”)-Ⅰ、rmtB、sull、cmlA、intⅠ1、merA基因,且伴有oprD2缺失。结论该株PDRPA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泛耐药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基因
下载PDF
美罗培南加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肺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军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74-475,共2页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肺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效果。方法:肺部感染患者200例根据治疗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两组都采用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美...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肺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效果。方法:肺部感染患者200例根据治疗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两组都采用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前肺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越来越多,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同时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左氧氟沙星 阿米卡星雾 肺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下载PDF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的获取及抗菌活性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猛 蔡大敏 +3 位作者 王景雨 王策 邵煜涵 穆红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33-37,共5页
目的获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并观察其抗菌活性。方法(1)取237株PA菌株,采用药敏实验筛选得到84株泛耐药PA菌株。采用噬菌斑测定法,将污水与10株泛耐药PA菌株混合培养,筛选得到9株泛耐药PA菌株噬菌体,并用84株泛耐... 目的获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并观察其抗菌活性。方法(1)取237株PA菌株,采用药敏实验筛选得到84株泛耐药PA菌株。采用噬菌斑测定法,将污水与10株泛耐药PA菌株混合培养,筛选得到9株泛耐药PA菌株噬菌体,并用84株泛耐药PA菌株,筛选出90%以上泛耐药PA菌株的广谱噬菌体。(2)采用Proteinase K裂解法及测序获取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ORF finder和BLAST)进行序列确认,获得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的基因序列(目标序列),将目标序列克隆、转化、诱导纯化后得到泛耐药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取泛耐药PA菌株,将其均匀涂抹至2个培养基,分别滴加5、10μL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培养24 h时观察培养基噬菌斑生长情况。结果得到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EPA19及EPA19裂解酶lysEPA19。5、10μL的lysEPA19与泛耐药PA菌株混合培养后,培养基上均可见噬菌斑(5μL LysEPA19噬菌斑为11~13mm,10μL LysEPA19噬菌斑为23~27 mm)。结论成功筛选得到泛耐药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lysEPA19,可有效抑制泛耐药PA菌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裂解酶 铜绿假单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下载PDF
妇产科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寿萍 付玉梅 +1 位作者 杨晓仪 梁惠芬 《抗感染药学》 2016年第3期515-518,共4页
目的:研究妇产科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所致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0年7月—2012年7月700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生PDRPA所致院内感染15例,其发生率为2.14%;研究PDRPA的感染特点及其对常... 目的:研究妇产科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所致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0年7月—2012年7月700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生PDRPA所致院内感染15例,其发生率为2.14%;研究PDRPA的感染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收集到妇产科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92株,其中PDRPA 38株,分离率为41.30%;痰液标本感染率为最高(73.68%),其次为尿液10.53%与咽试子5.26%;伤口分泌物、血液、穿刺液及引流液感染率相对较低;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40.00%,其次哌拉西林为49.23%,头孢他啶为52.31%,头孢噻肟耐药率为86.15%;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81.54%、庆大霉素为78.46%;PDRPA所致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改善病房环境、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严格无菌操作、及时进行细菌检测、加强各种管道的消毒处理、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行药敏试验、加强产褥期护理及营养支持。结论:应加强耐药性的检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及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PDRPA 院内感染 临床分析 护理对策
原文传递
大鼠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馨 王贇 杨金霞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模型的建立方法与效果。方法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2,雌雄各6只)与观察组(n=12,雌雄各6只),观察组经气管插管法注射0.4 ml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液,对照组接种0.4 ml灭菌生理盐水,记录大... 目的探讨大鼠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模型的建立方法与效果。方法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2,雌雄各6只)与观察组(n=12,雌雄各6只),观察组经气管插管法注射0.4 ml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液,对照组接种0.4 ml灭菌生理盐水,记录大鼠变化情况。结果所有大鼠都顺利完成实验,无意外死亡情况。接种24 h后,观察组的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血清C-反应蛋白(CRP)显著高于对照组,也高于接种前(P <0.05)。接种1、3、7 d后,观察组肺湿干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接种1 d后,观察组肺组织内出血,有炎症细胞渗出,间质水肿,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加重;而对照组肺组织均为淡白色,弹性良好。接种1、3、7 d后,对肺组织培养24 h,观察组均有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菌落扁平湿润,边缘不整齐,有典型的金属光泽,而对照组无菌落出现。结论经气管插管法可建立大鼠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模型,能有效反映肺炎的病理表现及外周血炎症指标变化,建模成功率高,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法 SD大鼠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模型
下载PDF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感染思路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池婕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以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抗感染方案为例,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探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在治疗泛耐药细菌导致的肺部感染中的应用。结果泛耐药铜... 目的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以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抗感染方案为例,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探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在治疗泛耐药细菌导致的肺部感染中的应用。结果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肺部感染通常选择联合治疗,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一种联合或补充治疗,可以提高肺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但使用时仍需慎重选择临床适应症。结论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抗感染方案的制定,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肺部感染 雾化吸入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治疗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世全 杨浩江 +2 位作者 丁雨韫 邓志亮 李贵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4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切入点和方法,为临床药师参与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临床药师...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切入点和方法,为临床药师参与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治疗,协助医师制订了磷霉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的联合抗菌方案,并调整用药时间顺序,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考虑采用三联用药方案。临床药师具有专业优势,可在疑难感染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肺部感染 临床 学监护
下载PDF
1例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致儿童患者重症肺炎抗感染用药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雨韫 曾世全 +1 位作者 杨浩江 卢春飞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12期2098-2100,2175,共4页
目的:探究儿童发生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致重症肺炎的合适给药方案。方法:通过1例儿童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致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经过,探究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的可行性。结果:采用磷霉素与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目的:探究儿童发生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致重症肺炎的合适给药方案。方法:通过1例儿童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致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经过,探究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的可行性。结果:采用磷霉素与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疗有效。结论:采用磷霉素与美罗培南联用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疗效是可行的,也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重症肺炎 儿童患者
原文传递
ICU重症肺炎患者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情况、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5期31-35,共5页
目的:分析ICU重症肺炎患者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的分离情况、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送检的189例ICU重症肺炎患者样本,分别采用细菌鉴定板和纸片扩散法(K-B)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 目的:分析ICU重症肺炎患者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的分离情况、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送检的189例ICU重症肺炎患者样本,分别采用细菌鉴定板和纸片扩散法(K-B)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耐药相关基因oprD2、mexC、mexR、oprM及DHA进行检测。结果:在2020年6月-2021年12月ICU重症肺炎患者样本中共检出病原菌383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PA)占15.67%;分离出7株PDRPA,占PA菌株11.67%;PDRPA对厄他培南耐药率达到100.00%,对头孢他啶、头孢吡、亚胺培南及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均为85.71%,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氨曲南耐药率均为71.43%,对阿米卡星耐药率57.14%,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为0.00%,其中对厄他培南、阿米卡星、安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及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均明显高于MDR-PA菌株(P<0.05);PDRPA耐药基因主要以mexC、mexR、oprM为主,检测阳性率均为85.71%。结论:ICU重症肺炎患者样本中PDRPA在PA中分离率为11.67%,除多黏菌素B外,对其他9种常用抗PA药物均有较高耐药率,耐药基因主要为mexC、mexR,op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基因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急性腹膜炎治疗实践分析
18
作者 余海琳 《海峡药学》 2015年第7期213-214,共2页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泛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腹膜炎的治疗,为临床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积累经验。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腹膜炎 临床
下载PDF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及菌株亲缘性分析 被引量:174
19
作者 糜祖煌 秦玲 金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621-1623,共3页
目的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亲缘性。方法应用PCR检测21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结果33株PDRPA blaTEM、blaOXA-10群、blaPER、blaGES、blaCARB、intⅠ1、merA基因阳性率分别... 目的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亲缘性。方法应用PCR检测21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结果33株PDRPA blaTEM、blaOXA-10群、blaPER、blaGES、blaCARB、intⅠ1、mer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8.5%、45.5%、33.3%、21.2%、15.2%、78.8%、69.7%;聚类分析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PDRPA blaTEM、blaOXA-10群、blaPER、blaGES、blaCARB、intⅠ1、merA基因检出率高,PDRPA可存在克隆传播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酶 亲缘性分析
原文传递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金鼎 徐艳 +4 位作者 牟霞 杨怀 罗湘蓉 袁军 陈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75-1476,共2页
目的了解临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的分离及耐药性,探索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的监控措施。方法对2010年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目标性监测,统计出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株数以及耐药性,并对临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 目的了解临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的分离及耐药性,探索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的监控措施。方法对2010年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目标性监测,统计出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株数以及耐药性,并对临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实施监控。结果全年检测结果发现,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144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36株,检出率为3.15%;全院未发生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暴发和流行。结论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数较多,应该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实施监控,预防和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目标性监测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