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CD2评分联合血清泛连接蛋白、微小RNA-20b对头晕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有预测价值
1
作者 靳丽丽 任伟曼 夏松云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1期47-50,96,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血压、单侧肢体无力和言语障碍、持续时间、糖尿病(ABCD2)评分联合血清泛连接蛋白、微小RNA(miRNA)-20b对头晕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IS)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48例头晕患者,根据是否发生IS分为IS组(109例)和非IS组(39例)... 目的:探讨年龄、血压、单侧肢体无力和言语障碍、持续时间、糖尿病(ABCD2)评分联合血清泛连接蛋白、微小RNA(miRNA)-20b对头晕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IS)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48例头晕患者,根据是否发生IS分为IS组(109例)和非IS组(39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ABCD2评分和血清泛连接蛋白、miR-20b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头晕患者发生IS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BCD2评分联合血清泛连接蛋白、miR-20b水平对评估头晕患者发生IS的预测价值。结果:IS组年龄、高血压史比例、ABCD2评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泛连接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IS组,miR-20b水平明显低于非IS组(P均<0.05)。LDL-C升高(OR=2.575,95%CI:1.497~3.353)、ABCD2评分>3分(OR=3.069,95%CI:2.242~5.408)、泛连接蛋白升高(OR=1.089,95%CI:1.018~1.187)为头晕患者发生IS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miR-20b为独立保护因素(OR=0.351,95%CI:0.220~0.559,P<0.05)。3个指标联合预测头晕患者发生IS的曲线下面积(AUC=0.859,95%CI:0.791~0.926)明显大于ABCD2评分(AUC=0.759,95%CI:0.669~0.849)、泛连接蛋白(AUC=0.656,95%CI:0.554~0.759)、miR-20b(AUC=0.821,95%CI:0.750~0.893)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ABCD2评分和血清泛连接蛋白、miR-20b水平为头晕患者发生IS独立影响因素,3个指标联合对头晕患者IS风险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缺血性卒中 ABCD2评分 泛连接蛋白 微小RNA-20b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泛连接蛋白1与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
2
作者 黄国强 胡孜阳 +1 位作者 赵永 李雪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Panx-1)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218例... 目的分析血浆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Panx-1)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218例,根据PCI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分级分为正常复流组110例、慢复流组69例和无复流组39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浆Panx-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及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水平。结果无复流组年龄、糖尿病、发病至PCI时间、血小板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二聚体、P选择素、GPⅡb/Ⅲ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血浆Panx-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复流组和慢复流组(P<0.05)。STEMI患者血浆Panx-1水平与P选择素、GPⅡb/Ⅲa、PNA、PMA、PLyA呈正相关(P<0.05,P<0.01)。LDL-C≥3.20 mmol/L、血浆Panx-1>0.88 mg/L为STEMI患者PCI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98,95%CI:1.252~3.858,P=0.006;OR=16.849,95%CI:4.481~63.357,P=0.000)。血浆Panx-1预测STEMI患者PCI后无复流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95%CI:0.744~0.907,P<0.01)。结论血浆Panx-1水平升高与STEMI患者PCI后无复流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PCI后无复流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数据相关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前瞻性研究 预测 泛连接蛋白1
下载PDF
泛连接蛋白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贵博 周磊 王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缝隙连接蛋白家族成员泛连接蛋白⁃1(Panx1)是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跨膜通道,具有独特的门控特性。在神经系统中,Panx1在多种细胞类型中均表达,并介导这些细胞之间的联系。Panx1的活性在调节神经元发育和突触可塑性方面的生... 缝隙连接蛋白家族成员泛连接蛋白⁃1(Panx1)是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跨膜通道,具有独特的门控特性。在神经系统中,Panx1在多种细胞类型中均表达,并介导这些细胞之间的联系。Panx1的活性在调节神经元发育和突触可塑性方面的生理功能,可能与学习和记忆有关。最近其活性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也受到关注,如缺血性卒中、癫痫及慢性疼痛。然而Panx1在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意义仍然未知全貌。鉴于此,大量研究集中在调节Panx1通道表达和激活的机制如何促进各种生理和病理的过程。本综述目的是总结当前Panx1在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连接蛋白⁃1 缝隙连接蛋白 神经发育 突触可塑性 神经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泛连接蛋白1参与炎症调控及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马源 段倩雯 +2 位作者 董旭鹏 刘澈 马玉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18-1323,共6页
1泛连接蛋白1(pannexin 1,Panx1)通道及其调控1.1 Panx1概况Panx1作为泛连接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激活后可在细胞膜上形成通道,释放10 kD以内的物质于细胞外,如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尿苷三磷酸(uridine triphosphate,... 1泛连接蛋白1(pannexin 1,Panx1)通道及其调控1.1 Panx1概况Panx1作为泛连接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激活后可在细胞膜上形成通道,释放10 kD以内的物质于细胞外,如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尿苷三磷酸(uridine triphosphate,UTP)、K+和Ca2+等。细胞内物质作为炎症介质,经Panx1释放到细胞外,诱导失控性炎症反应发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连接蛋白1 炎症 细胞焦亡 胱天蛋白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阻断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泛连接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海龙 贾茜 +3 位作者 姜爱英 郭艳芹 董妍 毕鹏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752-5755,共4页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阻断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神经元细胞活力,凋亡及泛连接蛋白(Panx)-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新生乳鼠双侧海马,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至第9天,经鉴定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阻断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神经元细胞活力,凋亡及泛连接蛋白(Panx)-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新生乳鼠双侧海马,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至第9天,经鉴定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MK-801(地卓西平,NMDA受体拮抗剂)组。正常对照组为正常细胞的细胞培养液培养3 h后恢复维持培养液;模型组为无镁细胞外液培养3 h后恢复维持培养液;MK-801组加入含10μmol/L MK-801维持培养液预保护30 min,更换为无镁细胞培养液培养3 h后恢复维持培养液。模型建立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分别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神经元凋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检测神经元Panx-1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检测神经元Panx-1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K-801组神经元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神经元凋亡指数和凋亡率、Panx-1表达、Panx-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NMDA受体阻断可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神经元损伤,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并抑制神经元Panx-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 泛连接蛋白(Panx)-1
下载PDF
泛连接蛋白1通道对睾丸癌Tcam-2细胞侵袭迁移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
6
作者 孙远远 张泰然 +2 位作者 刘付锋 刘号峰 赵士弟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泛连接蛋白1(Panx1)在睾丸癌Tcam-2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100μmol/L甘珀酸(CBX)和200μmol/L的丙磺舒(PBN)处理Tcam-2细胞后,采用实时荧光法检测细胞间荧光传递能力,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外ATP浓度,Transwel... 目的:探讨泛连接蛋白1(Panx1)在睾丸癌Tcam-2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100μmol/L甘珀酸(CBX)和200μmol/L的丙磺舒(PBN)处理Tcam-2细胞后,采用实时荧光法检测细胞间荧光传递能力,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外ATP浓度,Transwell法检测Tcam-2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Panx1蛋白在睾丸间质细胞TM3和睾丸癌细胞Tcam-2中的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酶激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波形蛋白、基质金属酶蛋白9(MMP-9)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结果: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睾丸间质细胞TM3相比,Panx1蛋白在睾丸癌Tcam-2细胞中表达量显著增高[2.79±0.17 vs 1.00±0.06,P<0.05];用CBX和PBN处理Tcam-2细胞后,实时荧光法和化学发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99.50±3.12)%]相比,CBX和PBN显著抑制荧光传递能力[分别下降至(61.54±3.30)%和(68.06±4.03)%,P<0.01]和降低细胞外ATP水平[(110±8.16)%vs(57.06±5.80)%、(56.42±7.70)%,P<0.01];Transwell法和细胞划痕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BX和PBN显著抑制睾丸癌Tcam-2细胞迁移[(331.00±30.80)个vs(11.5±1.11)、(8.25±1.23),P<0.05]和侵袭[细胞数目为(89.00±13.09)vs(11.75±3.77)、(11.5±3.5)个,P<0.01];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表达水平(0.98±0.03、1.093±0.09、1.00±0.09、1.13±0.04)相比,CBX和PBN显著抑制p-ERK1/2(0.538±0.05、0.476±0.02,P<0.05)、波形蛋白(0.541±0.09、0.705±0.07,P<0.01)、MMP-9蛋白表达(0.439±0.08、0.557±0.065,P<0.01),增强E-钙黏蛋白表达(3.896±0.06、3.551±0.04,P<0.01)。结论:Panx1通道蛋白在睾丸癌Tcam-2细胞中表达量增高,CBX和PBN抑制Panx1通道后,Tcam-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连接蛋白1通道 睾丸癌 侵袭 迁移 细胞外调节蛋白酶激酶1/2(ERK1/2) Tcam-2细胞
原文传递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阻断对癫痫模型大鼠行为学、脑电图及脑内泛连接蛋白-1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罗海龙 姜爱英 +4 位作者 贾茜 郭艳芹 毕鹏翔 张忠敏 董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56-1959,共4页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阻断对癫痫模型大鼠行为学、脑电图及海马和颞叶泛连接蛋白(Panx)-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海人酸复制癫痫模型),地卓西平(MK-801)0.5、1.0、1.5 mg/kg组...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阻断对癫痫模型大鼠行为学、脑电图及海马和颞叶泛连接蛋白(Panx)-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海人酸复制癫痫模型),地卓西平(MK-801)0.5、1.0、1.5 mg/kg组,每组10只。MK-801 0.5、1.0、1.5 mg/kg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MK-80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21 d。观察MK-801对癫痫大鼠行为学、脑电图及脑内Panx-1和Panx-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K-801 0.5、1.0、1.5 mg/kg组Racine分级显著降低,平均癫痫发作时间显著缩短,脑电频率显著升高,脑电波幅显著降低,脑内Panx-1和Panx-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NMDA受体阻断可改善癫痫大鼠行为学及脑电图异常,并抑制脑内Panx-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行为学 脑电图 泛连接蛋白-1
下载PDF
靶向治疗泛连接蛋白3对骨性关节炎疗效的细胞实验研究
8
作者 丁文星 赵清华 +1 位作者 李跃辉 钟晓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516-521,共6页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模型实验,研究抑制Pannexin3是否能够治疗骨性关节炎。方法收集因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关节软骨组织,建立细胞模型。实验组用siRNA+脂质体转染细胞,对照组用NC+脂质体转染细胞。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模型实验,研究抑制Pannexin3是否能够治疗骨性关节炎。方法收集因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关节软骨组织,建立细胞模型。实验组用siRNA+脂质体转染细胞,对照组用NC+脂质体转染细胞。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MMP-1及MMP-13的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情况。最后数据用独立样本T检验处理。结果 软骨细胞培养约14天(第一代)及8天(第二代)可长满瓶底80%~90%,前2代较少出现分化,可被II型胶原蛋白免疫化学法将其染成棕黄色,在转染24小时后约80%细胞内可见荧光表达。实验组细胞中MMP-1及MMP-13的mRNA含量及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Pannexin3基因可抑制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MMP-1、MMP-13mRNA及其蛋白表达。Pannexin3可能是骨性关节炎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软骨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泛连接蛋白3
下载PDF
泛连接蛋白在耳蜗中的表达和功能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君敏 杨军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328-332,共5页
泛连接蛋白(pannexins,Panxs)是一类在脊椎动物中存在,编码缝隙连接蛋白的基因家族,与非脊椎动物连接蛋白Innexin具有25%~33%的序列同源性。Panxs分为三个亚型:Panx1、Panx2和Panx3。Panxs在细胞膜上形成半通道,与ATP释放、Ca2+稳态、... 泛连接蛋白(pannexins,Panxs)是一类在脊椎动物中存在,编码缝隙连接蛋白的基因家族,与非脊椎动物连接蛋白Innexin具有25%~33%的序列同源性。Panxs分为三个亚型:Panx1、Panx2和Panx3。Panxs在细胞膜上形成半通道,与ATP释放、Ca2+稳态、神经递质释放、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密切相关。近年来,Panxs在听觉功能方面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将对耳蜗内Panxs的表达及功能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连接蛋白 耳蜗 听觉 腺苷三磷酸
原文传递
泛连接蛋白1参与炎症调控和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窦琴 吴秋妹(综述) 羽晓瑜(审校)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23期4107-4112,共6页
泛连接蛋白1是缝隙连接蛋白、泛连接蛋白糖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细胞间和细胞内外代谢产物及信号分子转运的重要通道蛋白。泛连接蛋白1广泛参与细胞生理功能及疾病发生,在炎性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文在前期研究报道基础上,... 泛连接蛋白1是缝隙连接蛋白、泛连接蛋白糖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细胞间和细胞内外代谢产物及信号分子转运的重要通道蛋白。泛连接蛋白1广泛参与细胞生理功能及疾病发生,在炎性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文在前期研究报道基础上,从炎症发生及抗感染角度重点综述泛连接蛋白1在炎性反应中的调节作用和分子机制,以期为临床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连接蛋白1 炎症 抗感染
下载PDF
血清Pannexin1、TSP-1、sB7-H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丁苯酞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双喜 马安娜 田小军 《临床研究》 2023年第8期5-11,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H3(sB7-H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丁苯酞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血清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H3(sB7-H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丁苯酞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ACI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Pannexin1、TSP-1、sB7-H3表达水平,分析三者与ACI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ACI患者入院后均使用丁苯酞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血清Pannexin1、TSP-1、sB7-H3表达差异,并根据治疗效果不同分为治疗有效组(n=91)与治疗无效组(n=49),比较两组血清Pannexin1、TSP-1、sB7-H3水平,明确与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结果ACI组血清Pannexin1、TSP-1、sB7-H3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重度、大面积梗死、颈动脉重度狭窄ACI患者血清Pannexin1、TSP-1、sB7-H3处于较高水平(P<0.05)。治疗后,ACI患者使用丁苯酞血清Pannexin1、TSP-1、sB7-H3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组患者血清Pannexin1、TSP-1、sB7-H3表达水平高于治疗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nnexin1、TSP-1、sB7-H3水平与ACI患者丁苯酞治疗效果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53、0.425、0.46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受疾病程度、梗死面积、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外,Pannexin1、TSP-1、sB7-H3同样是影响ACI患者丁苯酞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annexin1、TSP-1、sB7-H3三项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934显著高于三项单独预测,且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Pannexin1、TSP-1、sB7-H3在ACI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且与患者丁苯酞治疗效果有关,临床可通过早期监测血清Pannexin1、TSP-1、sB7-H3水平早期预测治疗效果,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连接蛋白1 血小板反应蛋白-1 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H3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下载PDF
PVIs、Sestrin2、Pannexin1与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关系及预测溶栓预后效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建申 黄金武 +2 位作者 黄智伟 陈牧野 陈碧玉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89-594,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体积相关指数(PVIs)、Sestrin2、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关系及对溶栓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莆田九十五医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均... 目的探讨血小板体积相关指数(PVIs)、Sestrin2、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关系及对溶栓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莆田九十五医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溶栓预后分为良好组49例、较差组33例。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5 d、7 d PVIs、Sestrin2、Pannexin1、NIHSS评分,Pearson分析治疗后5 d、7 d PVIs、Sestrin2、Pannexin1与NIHSS评分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治疗后5 d、7 d PVIs、Sestrin2、Pannexin1及不同联合方案对溶栓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治疗后5 d、7 d较差组PVIs、Sestrin2、Pannexin1、NIHSS评分均高于良好组(治疗后5 d:t/P=5.171/<0.001、6.043/<0.001、8.291/<0.001、6.215/<0.001;治疗后7 d:t/P=10.877/<0.001、6.496/<0.001、7.253/<0.001、11.834/<0.001);治疗后5 d、7 d PVIs、Sestrin2、Pannexin1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治疗后5 d:r/P=0.818/<0.001、0.762/<0.001、0.806/<0.001;治疗后7 d:r/P=0.832/<0.001、0.796/<0.001、0.810/<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VIs高、Sestrin2高、Pannexin1高均是影响溶栓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OR(95%CI)=13.672(2.954~63.282)、8.742(1.628~46.944)、9.857(1.021~95.168),P<0.05];治疗后7 d PVIs、Sestrin2、Pannexin1及三者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预后的AUC大于治疗后5 d对应的预测方案(Z/P=2.115/0.031、2.102/0.036、4.207/0.030、2.056/0.040),且治疗后5 d三项指标联合的AUC大于各自单独预测(Z/P=3.289/0.002、3.387/0.001、3.562/<0.001),治疗后7 d三项指标联合的AUC大于各自单独预测(Z/P=3.115/0.005、2.896/0.018、3.402/0.001)。结论PVIs、Sestrin2、Pannexin1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及溶栓预后有关,联合检测治疗后7 d三者水平有望为临床早期预测溶栓预后提供一个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血小板体积相关指数 Sestrin2 泛连接蛋白1 溶栓 预后 预测效能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清VILIP-1、PRDX1、Pannexin1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郝井志 王瑞 刘晓琳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753-1756,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过氧化还原蛋白1(PRDX1)、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的表达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诊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过氧化还原蛋白1(PRDX1)、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的表达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诊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我院120例身体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病情、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VILIP-1、PRDX1、Pannexin1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ILIP-1、PRDX1、Pannexin1水平分别为(9.17±1.18)ng/mL、(9.30±1.83)ng/mL、(5.37±0.80)m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0±0.60)ng/mL、(3.66±0.78)ng/mL、(2.02±0.61)m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脑卒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血清VILIP-1、PRDX1、Pannexin1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其中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组,中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VILIP-1、PRDX1、Pannexin1水平分别为(4.69±0.81)ng/mL、(7.46±1.68)ng/mL、(4.95±1.13)mg/mL,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7.98±1.25)ng/mL、(12.01±1.93)ng/mL、(6.14±1.29)m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ILIP-1、PRDX1、Pannexin1均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清VILIP-1、PRDX1、Pannexin1水平呈现高表达,且与病情和预后紧密相关,临床上检测血清VILIP-1、PRDX1、Pannexin1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视锥蛋白蛋白-1 过氧化还原蛋白1 泛连接蛋白1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运动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碧莹 朱路文 +4 位作者 唐强 叶涛 李宏玉 李保龙 阮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观察运动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连接蛋白43 (Cx43)和泛连接蛋白1(Panx1)的影响。方法 5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运动预处理组,每组18只。造模前,运动预处理组行跑台训练3... 目的观察运动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连接蛋白43 (Cx43)和泛连接蛋白1(Panx1)的影响。方法 5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运动预处理组,每组18只。造模前,运动预处理组行跑台训练3周。采用改良Koizumi线栓法闭塞对模型组和运动预处理组大脑中动脉,再灌注24 h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神经功能;伊文思蓝渗透法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缺血侧脑组织Cx43和Panx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运动预处理组mNSS评分降低(P <0.05),伊文思蓝含量以及Cx43和Panx1蛋白表达量下降(P <0.05),Cx43和Panx1阳性面积率降低(P <0.05)。结论运功预处理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下调Cx43蛋白和Panx1蛋白表达,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运动预处理 血脑屏障 连接蛋白43 泛连接蛋白1 大鼠
下载PDF
Pannexin1特异性阻断剂丙磺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洁 石玥 +2 位作者 闫长栋 夏强 孔德龙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丙磺舒特异性阻断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通道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法确定Pannexin1在大鼠心脏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大鼠离体及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离体实验灌注各时间点冠脉... 目的探讨丙磺舒特异性阻断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通道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法确定Pannexin1在大鼠心脏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大鼠离体及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离体实验灌注各时间点冠脉流出液和在体实验动物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含量。实验结束后采用TTC染色测定在体心肌细胞中的梗死面积。结果在心脏组织水平上,Pannexin1主要于心室肌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annexin1的阻断剂丙磺舒明显改善左心室发展压,减少在体心肌梗死面积,同时降低心肌细胞LDH的释放。结论Pannexin1在心室肌上表达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起作用,特异性阻断Pannexin1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连接蛋白1 丙磺舒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沉默P2X4受体减少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凋亡
16
作者 云强 董雪佳 +3 位作者 刘雅虹 王智光 张春雨 江名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23-1428,共6页
目的 研究P2X4受体(P2X4R)在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建立PD细胞模型并检测P2X4R的表达。在SH-SY5Y细胞中沉默P2X4R,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 目的 研究P2X4受体(P2X4R)在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建立PD细胞模型并检测P2X4R的表达。在SH-SY5Y细胞中沉默P2X4R,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因子和泛连接蛋白1(PANX1)的表达。在PD模型中沉默P2X4R、抑制P2X4R、过表达PANX1,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Toll样受体2(TLR2)蛋白的表达。在PD模型细胞中过表达TLR2,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凋亡情况和凋亡因子表达。结果 100、150μmol/L 6-OHDA处理后PD模型细胞中P2X4R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P2X4R沉默后PD模型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存活率提高,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3及PANX1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沉默P2X4R和抑制P2X4R后PD模型细胞中TLR2蛋白表达均降低(P均<0.05),过表达PANX1后TLR2蛋白表达降低(P<0.05),过表达TLR2后caspase 3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细胞存活率提高。结论 P2X4R可能通过调控PANX1及TLR2表达减少PD模型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P2X4受体 泛连接蛋白1 TOLL样受体2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annexin1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辛家厚 杨玲玲 +1 位作者 俞明明 汪青松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清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13例AIS患者为病例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缺损组(NIHSS<4分,n=42)、中度缺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清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13例AIS患者为病例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缺损组(NIHSS<4分,n=42)、中度缺损组(NIHSS 4~15分,n=45)、重度缺损组(NIHSS>15分,n=26),根据脑梗死体积分为小梗死组(梗死体积<5 cm^(3),n=37)、中度梗死组(梗死体积5~10 cm^(3),n=51)、大梗死组(梗死体积>10cm^(3),n=25)。治疗后90 d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81)、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5分,n=32)。并于同期随机选取5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Pannexin1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Pannexin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和脑梗死体积增大,AIS患者血清Pannexin1水平逐渐升高(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Pannexin1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AIS患者血清Pannexin1与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mRS评分呈正相关性(r=0.632、0.598、0.671,P<0.05)。血清Pannexin1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65,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7.50%、86.42%。结论血清Pannexin1在AIS患者中呈高表达水平,并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可作为临床辅助判断病情严重性、预测预后不良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泛连接蛋白1 病情严重性 预后
下载PDF
Pannexin1,2在小鼠睾丸癌I-10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TM3中的表达及通道功能调控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号峰 董淑英 +4 位作者 苑敏 王雪如 武丹丹 范威振 童旭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6-781,共6页
目的:探讨泛连接蛋白(Panx)蛋白在小鼠睾丸癌I-10细胞与睾丸间质细胞TM3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功能调控。方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Panx-1和Panx-2蛋白在睾丸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使用Panx通道抑制剂100μmol/L的甘珀酸(CBX)、200μmol/L的丙磺... 目的:探讨泛连接蛋白(Panx)蛋白在小鼠睾丸癌I-10细胞与睾丸间质细胞TM3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功能调控。方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Panx-1和Panx-2蛋白在睾丸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使用Panx通道抑制剂100μmol/L的甘珀酸(CBX)、200μmol/L的丙磺舒(PBN)作用于I-10细胞后,采用实时荧光法检测细胞间荧光传递能力;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外ATP浓度;分别干扰(shRNA)和过表达(m Panx-1) Panx-1基因,调控Panx-1蛋白的表达及功能。结果: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TM3细胞相比,I-10细胞中Panx-1和Panx-2的表达量分别增加(289. 5±55. 8)%(P <0. 05)和(264. 5±24. 6)%(P <0. 05);采用CBX和PBN处理后,实时荧光实验和化学发光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BX组和PBN组平均荧光物质转运量下降(87. 5±17. 7)%和(89. 3±14. 3)%(P<0. 01),细胞外ATP水平在8、16、24 h时分别下降(57. 3±7. 2)%、(56. 4±9. 6)%,(63. 4±6. 4)%、(61. 7±2. 5)%,(35. 8±1. 6)%、(13. 5±8. 3)%(P <0. 01); shRNA和m Panx-1处理后,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hRNA1和shRNA2组中Panx-1的表达量下降(38. 3±5. 2)%和(31. 8±5. 1)%(P <0. 01),m Panx-1组Panx-1的表达量增加(128. 4±7. 5)%(P <0. 01),且实时荧光实验和化学发光法结果显示,shRNA组荧光物质转运量下降(72. 4±39. 4)%(P <0. 01)和细胞外ATP含量在8、16、24 h分别下降(14. 7±0. 1)%、(13. 7±0. 3)%、(13. 1±0. 3)%(P <0. 01); m Panx-1组荧光物质转运量增加(122. 5±. 17. 1)%(P <0. 01)和细胞外ATP含量在8、16、24 h分别增加(886. 1±82. 1)%、(885. 8±83. 3)%、(841. 5±21. 8)%(P <0. 01)。结论:Panx-1和Panx-2在小鼠睾丸癌I-10细胞中表达增多,CBX和PBN及shRNA抑制Panx通道后,睾丸癌I-10细胞荧光传递能力减弱和细胞外ATP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连接蛋白通道 ATP 甘珀酸 丙磺舒 小鼠
原文传递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annexin1和sTREM-1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淼 玄洪雷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在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 目的探讨血清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在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期间在辽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作为脑梗死组,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annexin1和sTREM-1的水平。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Pannexin1(4.52±2.36mg/ml)和sTREM1水平(25.89±7.62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61±0.98mg/ml,11.52±5.3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29,12.175,均P=0.000)。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的血清Pannexin1(5.68±2.48mg/ml,4.62±2.15mg/ml,3.28±1.26mg/ml)和sTREM-1水平(31.00±8.82pg/ml,26.02±8.01pg/ml,20.87±6.58pg/ml)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56,15.275,均P=0.000)。预后不良组的血清Pannexin1(6.00±2.63mg/ml)和sTREM-1水平(33.73±9.42pg/ml)高于预后良好组(3.78±1.31mg/ml,21.97±7.1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8,7.805,均P=0.000)。血清Pannexin1和sTREM-1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和0.811。二者联合后敏感度为90.48%,较单一指标的敏感度有了大幅度提高,且约登指数也提高至0.619。结论血清Pannexin1和sTREM-1的表达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泛连接蛋白1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