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波瓣混合排气系统近似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谢翌 严春城 +2 位作者 阮登芳 邵万仁 吴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7-1048,共12页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组对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波瓣尾缘位置内、外涵流通面积与内、外涵入口位置流道截面积相等时,不同波瓣高宽比对波瓣混合排气系统性能参数以及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组对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波瓣尾缘位置内、外涵流通面积与内、外涵入口位置流道截面积相等时,不同波瓣高宽比对波瓣混合排气系统性能参数以及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采用不同阶数的多项式响应面模型建立了波瓣性能参数随高宽比变化的近似模型。在多项式响应面模型拟合精度方面,相对于二阶、三阶多项式响应面模型,四阶多项式响应面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热混合效率、总压恢复系数、排气系统相对推力、波瓣混合器相对质量随波瓣高宽比的变化规律,其拟合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也相差极小。在波瓣高宽比对混合排气系统性能影响方面,在混合排气系统出口截面处,随着波瓣高宽比的增加,热混合效率在"波浪状"的变化规律中整体呈现出"增大-减小"发展趋势,总压恢复系数则呈现出"缓慢增加-迅速降低-增加-迅速下降"的复杂变化趋势;在排气系统相对推力方面,当高宽比大于3时,虽然相对推力呈现出波浪形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值极小;对于波瓣混合器的相对质量,随着高宽比的增加,波瓣混合器的相对质量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瓣混合排气系统 波瓣高宽比 多项式响应面模型 波瓣性能参数 波瓣结构参数
原文传递
波瓣帽罩结构和脊线对混合排气系统性能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翌 阮登芳 +3 位作者 钟晨 孙振业 袁春 潘小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4-319,共6页
为了明确波瓣帽罩结构和不同脊线形状对混合排气系统气动热力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组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含帽罩结构以及脊线发生变化的4个波瓣混合器模型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同原始波瓣混合器模型进行了对比... 为了明确波瓣帽罩结构和不同脊线形状对混合排气系统气动热力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组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含帽罩结构以及脊线发生变化的4个波瓣混合器模型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同原始波瓣混合器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帽罩结构能改善波瓣周围的流场,减小由于扩张角过大所导致的边界层分离,从而缩小流动损失;波瓣脊线形状的改变虽然能改变波瓣混合器附近的流场,从而减小流动损失,提高总压回复系数,但与此同时,脊线的改变也会影响主、次流间的混合,降低热混合效率。同原型相比,改变波瓣脊线加入帽罩结构后,研究的波瓣混合器总压恢复系数的最大增幅为1%,而热混合效率的最大降幅却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瓣混合排气系统 帽罩 波瓣脊线 热混合效率 总压恢复系数
原文传递
波瓣混合器对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红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丁 吉洪湖 卢浩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为了研究波瓣混合器对排气系统红外特性的影响,设计了波瓣数分别为12、15、18的波瓣混合器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波瓣数对排气系统红外抑制效果的影响,并与相应的环形混合器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波... 为了研究波瓣混合器对排气系统红外特性的影响,设计了波瓣数分别为12、15、18的波瓣混合器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波瓣数对排气系统红外抑制效果的影响,并与相应的环形混合器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波瓣数的增加,排气系统的推力略微升高,最大差值在0.1%以内;波瓣数越少,排气系统内、外涵气流的热混合度越高,尾喷流的最高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越低,波瓣数由18减少到12时,喷流辐射强度最大降低了18.1%;相比环形混合器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在侧向和下方探测面上纯喷流辐射的90°方位角,三种波瓣数的波瓣混合器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辐射强度分别降低了20.9%和26.9%以上。因此,为了得到更好的红外抑制效果,建议使用较少波瓣数的波瓣混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瓣混合器 双S形二元喷管 红外辐射 波瓣
原文传递
波瓣混合器内、外张角对燃烧室燃烧影响研究
4
作者 王敬新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4期69-73,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ATR发动机燃烧室波瓣混合器不同内外张角结构的燃烧流场及性能进行研究,得到外张角增大5°和内张角减小5°会增加流向涡的尺度和涡量的大小的结论。增加波瓣混合器外张角会增强内、外涵气流掺混,提高波瓣...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ATR发动机燃烧室波瓣混合器不同内外张角结构的燃烧流场及性能进行研究,得到外张角增大5°和内张角减小5°会增加流向涡的尺度和涡量的大小的结论。增加波瓣混合器外张角会增强内、外涵气流掺混,提高波瓣混合器的热混合效率;减小波瓣混合器外张角可以有效降低外机匣的热负荷,同时减小波瓣混合器内张角可以降低中心锥热负荷;增加波瓣混合器内外张角可以提高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瓣混合器 内外张角 掺混 燃烧 ATR发动机
下载PDF
数字阵雷达天线波瓣图测试方法与验证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凯 朱新国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4-58,共5页
针对固定式相控阵雷达在中场法或远场法中不能实时得到天线波瓣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扫描波瓣图替代天线波瓣图进行天线测试的方法。从理论上分别推导了和波束与差波束扫描波瓣图和天线波瓣图的解析式,研究了单元波瓣图对扫描波瓣图和天... 针对固定式相控阵雷达在中场法或远场法中不能实时得到天线波瓣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扫描波瓣图替代天线波瓣图进行天线测试的方法。从理论上分别推导了和波束与差波束扫描波瓣图和天线波瓣图的解析式,研究了单元波瓣图对扫描波瓣图和天线波瓣图的影响,指出了在单元波瓣主瓣范围内扫描波瓣图和天线波瓣图近似等价。仿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扫描波瓣图和天线波瓣图在各项性能指标上都是等价的,可用于指导雷达总体依据扫描波瓣图对天线进行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阵雷达 天线波瓣 扫描波瓣 数字波束合成
下载PDF
微波瓣燃烧器中流向涡混合数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友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9-863,共5页
为了检验波瓣喷管下游流向涡能否促进燃烧,对尺度为毫米量级的微波瓣喷管混合燃烧器中流向涡的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发现,微波瓣喷管燃烧器中远没有微波瓣喷管混合器中非常强烈的流向涡形成和发展,造成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本该形... 为了检验波瓣喷管下游流向涡能否促进燃烧,对尺度为毫米量级的微波瓣喷管混合燃烧器中流向涡的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发现,微波瓣喷管燃烧器中远没有微波瓣喷管混合器中非常强烈的流向涡形成和发展,造成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本该形成流向涡的主次气流接触界面变成了燃烧火焰的锋面,燃烧反应气流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流向涡环量迅速耗散衰减.另外,流场计算结果显示在4波瓣和8波瓣微喷管燃烧器中主次流接触初期有较明显的流向涡生成、发展和很快消失,而在12波瓣微喷管燃烧器中基本没有明显的流向涡形成和发展.但是,对比模拟表明,在同样边界条件下12波瓣微喷管混合器中却有非常明显的流向涡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波瓣 流向涡 燃烧器 混合器 波瓣
下载PDF
ATR燃烧室波瓣峰谷宽度比对混合和燃烧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赵庆军 张元坤 +3 位作者 胡斌 王中豪 石强 赵巍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2年第6期637-650,共14页
空气涡轮火箭(Air-turbo-rocket,ATR)发动机是实现众多地面和空中发射导弹任务的一种有前景的推进装置。在ATR燃烧室中应用波瓣混合器可以促进富燃燃气与空气的混合,从而显著提高发动机性能。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ATR燃烧室波瓣... 空气涡轮火箭(Air-turbo-rocket,ATR)发动机是实现众多地面和空中发射导弹任务的一种有前景的推进装置。在ATR燃烧室中应用波瓣混合器可以促进富燃燃气与空气的混合,从而显著提高发动机性能。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ATR燃烧室波瓣峰谷宽度比对混合和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波峰波瓣宽度b1,燃烧效率和总压损失随着波谷波瓣宽度b2的增大而减小;对于给定的b2,燃烧效率和总压损失随着b1的增大而减小;b2较小的扇形波瓣混合器对ATR燃烧室中心线附近区域燃烧效率的提升效果优于平行侧壁平行的波瓣混合器。非反应工况下燃烧室出口总压恢复系数达到0.99以上,反应工况下总压损失达到4%以上。与混合过程相比,80%以上的总压损失是由燃烧过程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燃烧室 波瓣混合器 波瓣峰谷宽度比 混合 燃烧 流向涡
下载PDF
基于波瓣分裂的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8
作者 陈伯孝 胡铁军 +2 位作者 郑自良 王锋 张守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1-1025,共5页
针对米波雷达的波束较宽、由于地面反射引起波瓣分裂,通常只能估高而不能测高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分裂波瓣的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方法——比相比幅法.该方法采用多个不同高度的测高天线,由于不同高度天线的分裂波瓣有一定的相位关系,... 针对米波雷达的波束较宽、由于地面反射引起波瓣分裂,通常只能估高而不能测高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分裂波瓣的米波雷达低仰角测高方法——比相比幅法.该方法采用多个不同高度的测高天线,由于不同高度天线的分裂波瓣有一定的相位关系,利用该相位关系确定目标所在仰角区间;利用不同天线接收信号幅度进行比幅处理提取归一化误差信号;再查表得到目标的高度.分析地面起伏对测高精度的影响;推导不同阵地情况下的比幅误差曲线.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型雷达,在我国首次成功地进行了米波雷达测高.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波雷达 测高 多径 波瓣分裂
下载PDF
面积比、波瓣张角对多级波瓣喷管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鲁盼 黄勇 +1 位作者 王方 苗辉 《航空发动机》 2010年第6期13-18,共6页
在11 km高空环境下,对喷管出口马赫数为0.75的2级波瓣喷管内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第1级波瓣喷管的引射面积比及第2级波瓣的下张角,分析了2级波瓣喷管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第1级波瓣的引射效率在第1级引射面积比为1.50时达到峰... 在11 km高空环境下,对喷管出口马赫数为0.75的2级波瓣喷管内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第1级波瓣喷管的引射面积比及第2级波瓣的下张角,分析了2级波瓣喷管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第1级波瓣的引射效率在第1级引射面积比为1.50时达到峰值;在总引射面积比为3.50时,上张角为15°、下张角为0°的2级波瓣喷管性能较好,其引射系数比单级波瓣喷管的高30%,推力大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波瓣喷管 面积比 波瓣张角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反向蒙特卡罗法模拟波瓣喷管的红外辐射特性 被引量:19
10
作者 亓雪芹 王平阳 +2 位作者 张靖周 单勇 程惠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29-1232,1239,共5页
为了考察波瓣喷管/混合器系统及其燃气的红外辐射特性,建立了反向蒙特卡罗法,推导了辐强度等计算公式;在已有三维流场的基础上,数值模拟了波瓣喷管尾喷焰及相关结构的红外特性.燃气的辐射特性由HITRAN数据库获得.与标准蒙特卡罗法结果... 为了考察波瓣喷管/混合器系统及其燃气的红外辐射特性,建立了反向蒙特卡罗法,推导了辐强度等计算公式;在已有三维流场的基础上,数值模拟了波瓣喷管尾喷焰及相关结构的红外特性.燃气的辐射特性由HITRAN数据库获得.与标准蒙特卡罗法结果比较表明,模型和计算程序可信.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波瓣喷管的红外抑制提供分析工具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瓣喷管 红外辐射 反向蒙特卡罗法
下载PDF
圆排波瓣圆柱混合管的气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友宏 陈锵 李立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5-380,共6页
建立了实验装置 ,对圆排波瓣喷管与 8只圆柱混合管相配合 ,进行了冷热态实验。得出了它们引射混合的引射流量比随主次流温度比、混合管截面比、次流进口截面比的变化关系曲线。另外 ,还对不同温度下修正流量比的温度指数进行了研究 ,得... 建立了实验装置 ,对圆排波瓣喷管与 8只圆柱混合管相配合 ,进行了冷热态实验。得出了它们引射混合的引射流量比随主次流温度比、混合管截面比、次流进口截面比的变化关系曲线。另外 ,还对不同温度下修正流量比的温度指数进行了研究 ,得出圆排波瓣圆柱混合管引射混合器的修正流量比温度指数 n=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器 引射喷管 温度系数 波瓣喷管 气动特性
下载PDF
直升机排气系统用波瓣喷管引射-混合式红外抑制器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张靖周 单勇 李立国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6,共5页
在针对直升机排气系统用波瓣喷管引射-混合式红外抑制器开展的一系列数值计算和模型实验研究基础上,对其内流气动特性和红外辐射特性进行较为系统的综合总结。揭示并分析了这种形式的红外抑制器内部混合流动特征,引射混合和隔热遮挡的... 在针对直升机排气系统用波瓣喷管引射-混合式红外抑制器开展的一系列数值计算和模型实验研究基础上,对其内流气动特性和红外辐射特性进行较为系统的综合总结。揭示并分析了这种形式的红外抑制器内部混合流动特征,引射混合和隔热遮挡的红外抑制作用效果,以及红外抑制器缩比模型红外辐射模化关系;同时也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信号抑制 波瓣喷管 引射-混合器 直升机排气系统
下载PDF
波瓣尾缘切角对涡扇发动机混合排气系统气动热力性能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友宏 张少鹏 +3 位作者 杨旭 谢翌 邵万仁 吴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4-740,共7页
为了获得尾缘切角对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的流场、热混合效率、总压恢复系数以及推力系数的影响,以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波瓣尾缘切角模型进行了计... 为了获得尾缘切角对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的流场、热混合效率、总压恢复系数以及推力系数的影响,以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波瓣尾缘切角模型进行了计算并得到了气动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大的尾缘切角造成在尾缘截面前主次流更早的提前混合,使流向涡的产生和发展在位置上向上游提前,以至于在尾缘截面之后的一定范围内混合效率更高。但大尾缘切角同时也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以至于总压恢复系数较小,总的混合效率偏低:相比0°切角,25°切角的总压恢复系数减小了0.34%,热混合效率减小了11%。适当的尾缘切角修形可以增大推力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波瓣 尾缘切角 混合排气系统 热混合效率 总压恢复系数 推力系数
原文传递
波瓣喷管-狭长出口弯曲混合管引射混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唐正府 张靖周 单勇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8-982,共5页
针对波瓣喷管和具有狭长出口的弯曲混合管所构成的引射-混合系统,进行了引射和混合特性的实验和数值研究,获得了主流和引射气流相互混合过程中的速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的相关信息,以及表征引射-混合系统总体性能的引射系数和总压恢复... 针对波瓣喷管和具有狭长出口的弯曲混合管所构成的引射-混合系统,进行了引射和混合特性的实验和数值研究,获得了主流和引射气流相互混合过程中的速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的相关信息,以及表征引射-混合系统总体性能的引射系数和总压恢复系数等结果,对比表明数值计算和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由于弯曲混合管的出口狭长,弯曲混合管的混合流动受到流向旋涡和弯管二次流的共同影响,形成了有别于常规椭圆形出口截面混合管的一些独特的流动现象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引射-混合器 波瓣喷管 弯曲混合管 狭长出口
下载PDF
速度比对波瓣混合器混合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路玉霞 吴寿生 +1 位作者 魏福清 黄勇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57,共5页
在常压、双涵进气条件下 ,通过对几种波瓣混合器与圆形收敛喷管组合的出口流场测试 ,研究不同外、内涵速度比情况下 ,波瓣混合器的混合气动性能 (压力和温度均匀度、压力损失系数等 )变化规律 ,为对比起见 ,还对环形混合器组合进行了试... 在常压、双涵进气条件下 ,通过对几种波瓣混合器与圆形收敛喷管组合的出口流场测试 ,研究不同外、内涵速度比情况下 ,波瓣混合器的混合气动性能 (压力和温度均匀度、压力损失系数等 )变化规律 ,为对比起见 ,还对环形混合器组合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 :在本试验范围内 ,随着速度比的增加 ,压力均匀度曲线呈“凸”形 ,冷态试验时 ,峰值在速度比 1 .0处 ,热态试验时 ,峰值在 0 .68附近 (冷、热态峰值的速度都与温度比的平方根成正比 )。压力损失系数曲线呈“凹”形 ,冷态试验时 ,谷值速度比小于 1 .0 ,热态试验时 ,谷值在速度比更小处 ,温度均匀度曲线则随着速度比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在速度比 0 .2~ 0 .7之间 ,温度均匀度随速度比的变化基本呈线性关系 ,而在速度比大于 0 .7以后 ,则下降趋势变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瓣混合器 气动性能 速度比 均匀度 压力损失系数 飞机发动机
下载PDF
三维强迫混合波瓣结构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靖周 谢志荣 李立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5-228,共4页
为了获得波瓣混合结构的主要几何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规律 ,采用贴体曲线坐标系和k ε两方程紊流模型进行了三维流场的数值研究。通过对波瓣混合结构的流场分析 ,得到了波瓣尾缘速度环量和总压恢复系数随波瓣瓣高和瓣长的变化关系。在波瓣... 为了获得波瓣混合结构的主要几何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规律 ,采用贴体曲线坐标系和k ε两方程紊流模型进行了三维流场的数值研究。通过对波瓣混合结构的流场分析 ,得到了波瓣尾缘速度环量和总压恢复系数随波瓣瓣高和瓣长的变化关系。在波瓣的结构参数中 ,瓣高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强迫混合波瓣 喷管 三维流 数值计算 涡扇发动机 推进系统 飞机
下载PDF
基于波瓣旋流燃烧器的甲烷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联胜 李自臻 +2 位作者 田亮 段润泽 张瑞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8-213,共6页
贫燃预混燃烧方式是抑制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的方法之一,但易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试验采用波瓣旋流燃烧器,研究了当量比、预混气分级比、预混气分级形式对NO_x和CO排放规律、燃烧室声压峰值及火焰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贫燃预混燃烧方式是抑制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的方法之一,但易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试验采用波瓣旋流燃烧器,研究了当量比、预混气分级比、预混气分级形式对NO_x和CO排放规律、燃烧室声压峰值及火焰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当量比的减小,烟气中NO_x浓度减小,而CO浓度上升.旋流侧流量/波瓣内侧流量减小时,烟气中NO_x浓度降低,CO浓度增大.通过调节旋流器和波瓣外侧预混气分级比,NO_x和CO的排放浓度都有所下降,并在旋流侧流量、波瓣内侧流量、波瓣外侧流量分级比为6∶0∶4时浓度较低.燃烧室内声压峰值随当量比的减小而增大.当量比为0.60,预混气分级比为5∶0∶5时,燃烧室声压峰值最低,燃烧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燃预混燃烧 波瓣旋流燃烧器 NOx和CO排放特性 当量比 预混气分级
下载PDF
有无中心锥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流场模拟与比较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友宏 李立国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0-286,共7页
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中心锥增进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热混合流场的影响 ,推导了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有无中心锥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流场的基本方程 ,采用 SIMPLEC算法和一种完全压力修正方法 ,以物理平面速度分量作为求解变量 ,以逆变... 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中心锥增进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热混合流场的影响 ,推导了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有无中心锥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流场的基本方程 ,采用 SIMPLEC算法和一种完全压力修正方法 ,以物理平面速度分量作为求解变量 ,以逆变速度作为界面流速 ,在同位网格上求解了有中心锥波瓣喷管引射器内的流场控制方程 ,并与实验测量结果和无中心锥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计算结果与测量值符合较好。有中心锥的低温等值线可以延伸至中心轴线 ,与在没有中心锥的情况下 ,混合管中心轴线处的温度始终保持为高温状态有很大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锥 圆排波瓣喷管 引射器 流场模拟 热混合效率
下载PDF
波瓣凹扇修形对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性能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友宏 杜力伟 +2 位作者 谢翌 邵万仁 吴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226-5233,5333,共9页
依据某型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结构,保持波瓣数以及波瓣几何参数不变,改变波瓣尾缘的凹扇修形程度,从而获得一组除凹扇修形程度不同其余几何参数均相同的波瓣几何模型。对该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采用三维CFD模拟的... 依据某型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结构,保持波瓣数以及波瓣几何参数不变,改变波瓣尾缘的凹扇修形程度,从而获得一组除凹扇修形程度不同其余几何参数均相同的波瓣几何模型。对该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采用三维CFD模拟的方法,得到了凹扇修形对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气动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波瓣尾缘以及混合排气系统出口,随着凹扇修形程度的变大,热混合效率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总压恢复系数则均逐渐地减小。在混合排气系统出口,推力混合效率随凹扇修形程度的变大而上升,与没有凹扇修形的模型相比,研究的凹扇修形模型的推力混合效率最大增加了39.33%。此外,随着流向涡沿轴向发展,波瓣凹扇修形对热混合效率的影响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瓣混合排气系统 凹扇修形 涡量 热混合效率 推力混合效率 总压恢复系数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斜切波瓣强迫混合器气动和混合特性数值研究(英文) 被引量:6
20
作者 单勇 张靖周 徐亮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9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基于CFD技术,对波瓣尾缘斜切的波瓣喷管混合器在不同涵道比和斜切角度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斜切波瓣混合器减轻其自身重量的同时综合性能略有提高。波瓣尾缘斜切使流向涡产生位置提前,并且流向涡强度在各个涵道比... 基于CFD技术,对波瓣尾缘斜切的波瓣喷管混合器在不同涵道比和斜切角度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斜切波瓣混合器减轻其自身重量的同时综合性能略有提高。波瓣尾缘斜切使流向涡产生位置提前,并且流向涡强度在各个涵道比下均高于常规波瓣混合器,平均在25%以上;斜切波瓣混合器较常规波瓣混合器的混合效率提高了2.45%,且随斜切角度和涵道比的增加而增大,混合管出口流体温度沿径向更平坦。在本文的内涵道比和斜切角度变化范围内,总压恢复系数高达0.935以上,而斜切对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极其微弱,在±0.1%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动力 数值模拟 混合器 斜切波瓣喷管 气动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