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集采与非集采注射用头孢菌素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研究
1
作者 刘璐 宋沧桑 +5 位作者 李兴德 邓雨琴 毛盼盼 张函舒 董艳珍 程瑶瑶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5-830,共6页
目的比较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简称“集采”)与非集采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细菌性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昆明市19家医疗机构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使用过3种集采或非集采注射用... 目的比较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简称“集采”)与非集采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细菌性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昆明市19家医疗机构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使用过3种集采或非集采注射用头孢菌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住院患者的病例数据,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组间基线差异后,分别比较3种集采与非集采注射用头孢菌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结果平衡组间基线差异后,注射用头孢唑林钠集采组与非集采组各394例,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集采组与非集采组各472例,注射用头孢他啶集采组504例、非集采组590例。有效性方面,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和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集采组与非集采组的临床有效率、72 h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头孢他啶集采组C反应蛋白恢复至正常参考范围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集采组(46.9%vs.27.9%,P<0.05),但其余有效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3种注射用头孢菌素集采组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非集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头孢唑林钠集采组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集采组(20.7%vs.7.1%,P<0.05),注射用头孢他啶集采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集采组(5.3%vs.1.9%,P<0.05)。此外,3种注射用头孢菌素其余实验室相关指标异常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集采注射用头孢菌素的有效性不劣于非集采品种,安全性与非集采品种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注射用头孢他啶 药品集中采购 头孢菌素
下载PDF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质量分析
2
作者 彭洁 贾艳花 +5 位作者 李佩 肖慧 罗嘉琳 李何杏 王婷婷 洪建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 对国内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发现质量风险点,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质量控制关键点。方法 采用法定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统计分析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整体质... 目的 对国内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发现质量风险点,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质量控制关键点。方法 采用法定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统计分析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整体质量水平,分析不同企业产品的差异。结果 按法定标准检验,80批次抽验样品结果均符合规定。但发现原研产品的复溶时间更快;不同企业的产品有关物质和含量结果差异较大;现行质量标准差异较大亟待提高统一。探索性研究表明,样品复溶时间与制剂中亚胺培南晶癖及粒度相关;采用LC/MS等方法对本品有关物质的来源进行了归属,对部分杂质结构进行了推断;对本品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结论 国内市场中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质量总体较好;在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中,需关注亚胺培南的晶癖以及制剂的有关物质、含量、充氮工艺和异亚丙基丙酮等质量关键点;现行标准有待统一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质量分析 晶癖 有关物质 含量
下载PDF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手术创面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3
作者 高琰 王品 +1 位作者 黄飞 张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手术创面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收集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手术创面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收集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用于手术创面止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组干预措施为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对照组为安慰剂或空白对照),中文数据库中限定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英文数据库中不限制期刊。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研究,包括1 384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716例,对照组患者6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方面,研究组方案降低术中出血量(MD=-65.71,95%CI=-81.99~-49.43,P<0.000 01)、缩短止血时间(MD=-27.25,95%CI=-36.73~-17.77,P<0.000 01)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24 h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有一定的降低趋势,24 h后凝血酶原时间有一定的缩短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针对手术创面止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因当前所掌握的研究数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限制,因此,需要未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 手术止血 META分析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4
作者 聂红霞 于善花 +3 位作者 周芳 彭艳艳 张浩江 陶中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DA联合组和单纯...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DA联合组和单纯溶栓组,各54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单纯溶栓组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EDA联合组在单纯溶栓组基础上采取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功能康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小血流速度(V min)、最小血流量(Q min)]、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及不良反应。结果EDA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单纯溶栓组的77.78%(χ2=4.696,P=0.030)。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EDA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单纯溶栓组(P均<0.01);2组V min、Q min较治疗前增大,且EDA联合组大于单纯溶栓组(P均<0.01);NE、MDA、ROS水平较治疗前下降,SOD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EDA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单纯溶栓组(P均<0.01)。EDA联合组与单纯溶栓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6%vs.5.56%,χ2=0.135,P=0.713)。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AIS,可减轻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整体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李鑫 张蔚 +1 位作者 王睿韬 顾雪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北京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北京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常规降脂和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AIS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红细胞比容(HCT)、D-二聚体(D-D)水平。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4.81±2.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2±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CT为(0.40±0.05)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9±0.04)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D为(0.21±0.51)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1±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两药合用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患者D-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灯盏细辛注射
下载PDF
注射用黄芪多糖辅助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赖红琳 陈小永 +2 位作者 周洪 卢其玲 欧阳国泉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辅助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0例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托泊苷^(+)顺铂(E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EP方案化疗联合注射用黄芪多糖治疗。比... 目的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辅助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0例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托泊苷^(+)顺铂(E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EP方案化疗联合注射用黄芪多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血液学指标[白细胞计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为88.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NSE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EA、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辅助治疗SCLC,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注射用黄芪多糖 辅助治疗 依托泊苷 顺铂
下载PDF
注射用血栓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7
作者 汪建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后其脑血流动力学、炎症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52例2020年1月—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76例)和试验组(76例)。两组均给予常...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后其脑血流动力学、炎症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52例2020年1月—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76例)和试验组(7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栓通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临床相关评分、脑血流动力学、炎症指标、神经细胞因子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较高[93.42%(71/76)vs 81.58%(62/76),P<0.05)]。治疗2周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improv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动态阻力(dynamic resistance,DR)、外周阻力(peripheral resistance,Rv)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平均血流量(mean blood flow,Qm)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NT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8%(5/76),与对照组(9.21%,7/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可有效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减轻机体炎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神经功能,并可平衡脑血流动力学,进而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注射用血栓通 依达拉奉注射 脑血流动力学 炎症 神经细胞因子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TREM-1、sCD163的影响
8
作者 王晓宇 张天怡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究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TREM-1、sCD163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排纳标准的9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究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TREM-1、sCD163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排纳标准的9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联合组(n=46)。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PCT、TNF-α、CRP)及sTREM-1、sCD163水平、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炎性因子水平(TNF-α、CRP、PCT)均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血清sTREM-1、sCDl63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sTREM-1、sCDl6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对比(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4)联合组的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乌司他丁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重症肺炎 疗效 血清sTREM-1、sCD163
下载PDF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徐艳芳 吴巧玲 池艳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93-96,共4页
目的 观察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福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药联合组和奥美拉唑钠组,每组41例。在常规治疗... 目的 观察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福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药联合组和奥美拉唑钠组,每组41例。在常规治疗上,奥美拉唑钠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两药联合组患者在奥美拉唑钠组基础上予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2组均持续用药7 d。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细胞比容(HCT)]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药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奥美拉唑钠组的78.05%(χ^(2)=5.145,P=0.023);两药联合组止血时间、血压稳定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奥美拉唑钠组(P<0.01)。治疗7 d后,2组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两药联合组低于奥美拉唑钠组(P均<0.01);2组PT、APTT较治疗前缩短,Fi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两药联合组缩短/升高幅度大于奥美拉唑钠组(P<0.05或P<0.01);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WBV、PV、HCT)较治疗前升高,且两药联合组高于奥美拉唑钠组(P均<0.01)。两药联合组与奥美拉唑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07%vs. 14.63%,χ^(2)=0.091,P=0.762)。结论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止血和炎性反应消除,改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 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 炎性因子 凝血功能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老年危重症患者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发生肾功能亢进的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王友芳 李兴超 +6 位作者 朱晓松 刘清敏 张建国 杨淑红 相然 张蒙蒙 车峰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发生肾功能亢进(AR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该院收治的286例老年患者的住院信息,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RC将其分为ARC组97例、对照组18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发生肾功能亢进(AR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该院收治的286例老年患者的住院信息,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RC将其分为ARC组97例、对照组18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ARC发生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ARC的预测作用。结果:(1)研究对象的ARC发生率为33.92%,ARC组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尿素氮水平、肌酐水平和SOF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嗜酸性细胞数、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颅脑外伤史病例数、并发症数量、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RC组患者中位稳态谷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5.36μmol/mL vs.14.12μ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2,P<0.05);AR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8.14%(37/97)vs.56.08%(106/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2,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颅脑外伤史、并发症数量、SOFA评分、SIRS占比与ARC发生呈正相关,年龄与ARC发生呈负相关。(4)ROC曲线结果显示,使用年龄、颅脑外伤史和SOFA评分的预测效果较好。结论:低龄、有颅脑外伤史和SOFA评分较低的老年危重症患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更容易发生ARC,该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评估ARC发生风险,对治疗方案及时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肾功能亢进
下载PDF
仿制与原研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性比较的真实世界研究
11
作者 冯英楠 董宪喆 +5 位作者 彭静 王可 王之舟 栾家杰 张兰 岳小林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 比较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2021年11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使用原研的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的住院患者病历资... 目的 比较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2021年11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使用原研的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原研药组)和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使用仿制的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仿制药组),比较2组在预防和治疗癫痫方面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结果 原研药组和仿制药组治疗用药的患者分别纳入18,17例,有效率为50.00%和58.82%,均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原研药组与仿制药组日均费用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55.00(255.00,510.00)元和131.78(131.78,131.78)元。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原研药组和仿制药组预防用药的患者各76例,有效率分别为97.37%和100.00%(P> 0.05),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原研药组与仿制药组日均费用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70.00(170.00,170.00)元和131.78(131.78,131.7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仿制与原研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在预防癫痫方面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安全性相当,经济性优于原研药;治疗癫痫时,两药的有效率相近,但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 仿制药 原研药 疗效 安全性 经济性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真实世界研究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的社区治疗获益:基于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1 位作者 李茜 司天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1027,共7页
精神分裂症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社会和职业功能,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和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可及性、可接受性、可负担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在社区管理模式中,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策... 精神分裂症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社会和职业功能,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和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可及性、可接受性、可负担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在社区管理模式中,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策略之一,但目前缺少相关的证据梳理。本文系统全面地探讨了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获益情况,包括有效性和安全性、依从性、使用态度、社会功能恢复及社区康复等。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社区管理模式下,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中可发挥比口服药物更卓越的疗效,不仅体现在能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也在患者社会功能恢复、降低肇事率等方面有优秀的表现。但我国依然存在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整体处方率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医疗机构与基层社区信息共享不足,社区医疗服务治疗率较低,患者随访率低,社区精神康复开展较少等。本文可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探索更多的社区治疗方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长效制剂 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 社区治疗 获益 用药依从性
下载PDF
DPL联合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常晓丹 王玲艳 +3 位作者 郭独一 李芬芬 张佳钰 潘靖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探究精准脉冲光(Delicate pulse light,DPL)联合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改善面部年轻化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女性就医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DPL治疗,n=30)和观察组(予... 目的:探究精准脉冲光(Delicate pulse light,DPL)联合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改善面部年轻化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女性就医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DPL治疗,n=30)和观察组(予以DPL联合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注射治疗,n=30)。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部肤质、皮肤屏障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就医者表面色素、红区、皱纹、毛孔、紫外线色斑、卟啉、棕色斑数据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皮肤含水量、油脂含量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表皮水分丢失量(Trans epidermal water loss,TEWL)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33%,高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L联合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注射治疗用于面部年轻化治疗中可改善面部肤质情况,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具有较高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脉冲光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 面部年轻化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113例患者注射用硫酸黏菌素应用合理性分析
14
作者 刘培延 杨小红 李园园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该院注射用硫酸黏菌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促进该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至2023年3月该院使用注射用硫酸黏菌素治疗的患者的基本信息、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结果、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和疗程等... 目的:探讨该院注射用硫酸黏菌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促进该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至2023年3月该院使用注射用硫酸黏菌素治疗的患者的基本信息、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结果、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和疗程等,参考药品说明书、指南、共识及相关文献,对注射用硫酸黏菌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13例使用注射用硫酸黏菌素的患者,其中24例患者(占21.2%)无用药指征。15例患者(占13.3%)使用负荷剂量;绝大部分患者(101例,占89.4%)静脉滴注采用了最低日剂量100万U;43例患者(占38.1%)联合雾化吸入给药,其中1例患者(0.9%)雾化吸入剂量过低。27例患者(占23.9%)使用单药治疗,4例患者(占3.5%)联合用药不符合指南或共识推荐。19例患者(占16.8%)存在疗程过短,8例患者(占7.1%)存在疗程过长。该院注射用硫酸黏菌素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雾化吸入给药剂量过小、未联合用药及用药疗程不当等问题。结论:注射用硫酸黏菌素在该院的应用有待进一步规范,迫切需要对其药动学/药效学及临床应用等进行高质量的深入研究,以优化其用法与用量,提高用药合理性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硫酸黏菌素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 合理性分析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注射用紫杉醇及卡铂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黄荣智 曾惠雪 +1 位作者 张奕 庄林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53-55,90,共4页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注射用紫杉醇及卡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标志物、预后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漳州市医院收治的86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注射用紫杉醇及卡铂治疗...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注射用紫杉醇及卡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标志物、预后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漳州市医院收治的86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注射用紫杉醇及卡铂治疗,研究组4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各项指标评分)及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肿瘤标志物各项指标水平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VEGF、bFGF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后的QLQ-C30各项指标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32.56%)与对照组(30.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注射用紫杉醇及卡铂治疗晚期NSCLC效果较佳,可降低肿瘤标志物表达,改善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替雷利珠单抗 注射用紫杉醇 卡铂 肿瘤标志物 预后
下载PDF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16
作者 陈素珍 曾秋敏 吴燕虹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建立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以期对该品种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统一规范。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确定细菌内毒素的限值,进行干扰试验,并进行内毒素检... 目的:建立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以期对该品种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统一规范。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确定细菌内毒素的限值,进行干扰试验,并进行内毒素检查。结果:按经验拟定的限值标准(每1mg单磷酸阿糖腺苷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06EU)对15个厂家提供的25个批次的供试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本文建立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可用于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 细菌内毒素 质量标准 干扰试验 凝胶法 鲎试剂
下载PDF
仿制与原研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比较
17
作者 李明芳 李承铖 +3 位作者 赵营莉 单亮 左东泽 刘建军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比较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仿制药与原研药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档案数据库提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 目的比较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仿制药与原研药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档案数据库提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仿制组和原研组,以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情况评估疗效,以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安全性,将头孢呋辛钠费用视为药物治疗费以计算成本,并计算成本-效果比。结果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1∶2匹配后仿制组和原研组分别纳入104例和208例,两组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仿制组成本-效果比为2.26,远低于原研组的11.41。结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仿制药和原研药的疗效与安全性具有临床一致性,仿制药经济性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研究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仿制药 原研药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下载PDF
奥扎格雷氨丁三醇注射用浓溶液使用中及低温冻融稳定性研究
18
作者 姚贺东 吴思琴 +3 位作者 邢晓峰 刘志华 张若明 陈震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 考察奥扎格雷氨丁三醇注射用浓溶液使用中及低温、冻融稳定性,为其临床使用、贮藏和运输提供参考。方法 奥扎格雷氨丁三醇注射用浓溶液分别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于0,2,4,6,8和24 h检测配伍后溶液的性状、pH... 目的 考察奥扎格雷氨丁三醇注射用浓溶液使用中及低温、冻融稳定性,为其临床使用、贮藏和运输提供参考。方法 奥扎格雷氨丁三醇注射用浓溶液分别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于0,2,4,6,8和24 h检测配伍后溶液的性状、pH、有关物质、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及含量;奥扎格雷氨丁三醇注射用浓溶液分别经低温(2~8℃)和冻融(-10~-20℃)各3个循环,考察性状、pH、有关物质、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及含量的变化。结果 奥扎格雷氨丁三醇注射用浓溶液分别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24 h内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定,且与0时相比无明显变化;奥扎格雷氨丁三醇注射用浓溶液经历低温、冻融各3个循环,各检测指标也均符合规定,且与0时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奥扎格雷氨丁三醇注射用浓溶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在24 h内配伍稳定性良好;短期内经历低温或冷冻条件,不影响奥扎格雷氨丁三醇注射用浓溶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氨丁三醇 注射用浓溶液 配伍稳定性 低温试验 冻融试验
下载PDF
注射用纤溶酶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19
作者 任瑞琴 章靓 +1 位作者 龚一珍 张进华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 建立注射用纤溶酶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注射用纤溶酶提供参考。方法 以注射用纤溶酶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与文献,并通过专家咨询法,从用药指征、用药过程和用药结果 3个方面建立DUE标准细则。采用回顾性... 目的 建立注射用纤溶酶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注射用纤溶酶提供参考。方法 以注射用纤溶酶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与文献,并通过专家咨询法,从用药指征、用药过程和用药结果 3个方面建立DUE标准细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宁德市中医院2021年1—12月使用注射用纤溶酶的住院患者病历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256份病历,用药合理率为61.72%。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3.91%)、超说明书用药(1.95%)、未皮试(8.98%)、疗程不足或过长(25.00%)。结论 建立的注射用纤溶酶DUE标准细则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在禁忌证、高凝血状态使用注射用纤溶酶、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方面可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纤溶酶 药物利用评价 标准细则 专家咨询法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