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昔洛韦联合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隆岚 钱振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34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与注射用胸腺法新联合使用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将84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单用泛昔洛韦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胸腺法新,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与注射用胸腺法新联合使用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将84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单用泛昔洛韦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胸腺法新,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频次。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6个月内试验组复发频次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昔洛韦联合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较好,且能降低复发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泛昔洛韦 注射用胸腺法新
下载PDF
注射用胸腺法新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阳 叶钒 尹金凤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9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胸腺法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观察注射用胸腺法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胸腺法新,每次1.6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1年。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感染发生率、静脉使用抗生素时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静脉使用抗生素时间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胸腺法新可有效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注射用胸腺法新 感染 免疫
下载PDF
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探讨
3
作者 戴智康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2559-2559,共1页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间采取注射用胸腺法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试验组对患者采取注射...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间采取注射用胸腺法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试验组对患者采取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间采取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对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注射用胸腺法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注射用胸腺法新杂质结构鉴定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颖 尹红锐 +3 位作者 徐蓓菁 郑璐侠 邵泓 陈钢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7期1417-1422,共6页
目的:对注射用胸腺法新中与胸腺法新主峰较难分离的杂质结构进行鉴定并测定7家企业样品中杂质的含量。方法:结合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 MS)和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2D-UPLC-Q-TOF)测定... 目的:对注射用胸腺法新中与胸腺法新主峰较难分离的杂质结构进行鉴定并测定7家企业样品中杂质的含量。方法:结合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 MS)和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2D-UPLC-Q-TOF)测定杂质分子量并对结构进行鉴定,同时采用与合成的杂质对照品通过保留时间比对进行结构确认,并且通过HPLC方法对杂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得胸腺法新主峰前后5个杂质分别为3个异构体杂质([D-Ser1]-胸腺法新、[D-Asp15]-胸腺法新、[D-Asn28]-胸腺法新)、1个缺失肽杂质([Des-Ala3]-胸腺法新)和1个水解杂质([Asp28]-胸腺法新),杂质含量为0.1%~1.0%。结论:使用两种质谱技术对杂质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可靠,本研究为完善质量标准以及制定合理的杂质限度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胸腺法新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杂质 结构鉴定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硅沉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陆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2期31-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硅沉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龙华医院浦东分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硅沉着病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 目的探讨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硅沉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龙华医院浦东分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硅沉着病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汉防己甲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好转情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gM、IgG、Ig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硅沉着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机体肺功能,提高细胞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沉着病 注射用胸腺法新 治疗结果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注射用胸腺法新的超说明书使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蔡青青 沈赟 吴薇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年第3期221-223,共3页
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门诊患者的注射用胸腺法新处方,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获取门诊处方600张,对注射用胸腺法新的临床诊断、用法用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胸腺法新的使用情况及用药合理性。在本次点评中,仅1.3%的临床处方诊断符... 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门诊患者的注射用胸腺法新处方,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获取门诊处方600张,对注射用胸腺法新的临床诊断、用法用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胸腺法新的使用情况及用药合理性。在本次点评中,仅1.3%的临床处方诊断符合胸腺法新适应症要求,其余均为超适应症用药。注射用胸腺法新作为免疫增强剂广泛用于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免疫增强。尽管该药用法具有一定的文献依据,但是胸腺法新用于上述疾患的有效性仍需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超说明书用药不受法律保护,易引起纷争,临床应尽量按照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及用法用量施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胸腺法新 免疫增强 肿瘤 超说明书用药
下载PDF
化疗联合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琴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8期576-578,共3页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6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TEC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注射用胸腺法新,比较两组患者短期预后效果、治疗...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6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TEC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注射用胸腺法新,比较两组患者短期预后效果、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水平变化以及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胸腺法新能够改善化疗对乳腺癌的短期预后和患者免疫功能,降低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注射用胸腺法新 免疫功能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注射用胸腺法新含量
8
作者 郜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7期5-6,共2页
目的:摸索注射用胸腺法新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色谱条件: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磷酸缓冲液-乙腈(85:15)为A流动相,以磷酸缓冲液-乙腈(75:25)为B流动相,按照程序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0nm条件下检测。结... 目的:摸索注射用胸腺法新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色谱条件: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磷酸缓冲液-乙腈(85:15)为A流动相,以磷酸缓冲液-乙腈(75:25)为B流动相,按照程序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0nm条件下检测。结果:胸腺法新在0.0982mg/mL^0.9816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为0.9999;样品溶液放置12h稳定,其峰面积RSD为0.14%;加样回收率为99.51%,RSD为0.62%。结论:该方法测定胸腺法新的含量,准确度、重复性好,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胸腺法新 HPLC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注射用胸腺法新在肺癌患者防治放射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静 《医疗装备》 2019年第6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胸腺法新在肺癌患者防治放射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入院完成相关常规检查后,对照组予以TP方案联合常规适形放射治疗,试验... 目的探讨注射用胸腺法新在肺癌患者防治放射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入院完成相关常规检查后,对照组予以TP方案联合常规适形放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胸腺法新,每周复查胸部X线正侧位片,出院后随诊。比较两组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及疗效指标。结果试验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临床疗效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胸腺新法应用于胸部肿瘤患者放化疗中,可以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增高局部控制率赢得了更多的机会,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胸腺法新 放射性肺炎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注射用胸腺法新a1调节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顾剑桥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5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胸腺法新a1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皮肤科门诊治疗的9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维A胶囊治... 目的探讨注射用胸腺法新a1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皮肤科门诊治疗的9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维A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胸腺法新a1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CD4+及CD4+/CD8+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45/4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79%(3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胸腺法新a1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胸腺法新a1 寻常型银屑病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注射用胸腺法新致过敏反应1例分析
11
作者 孙爱华 王秀芬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3年第3期49-50,共2页
1例恶性癌细胞转移患者应用注射用胸腺法新84d后引发过敏反应,予以相应抗过敏治疗后症状缓解,再次使用注射用胸腺法新发生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4个月后,患者肿大的淋巴结变小,体质量增加。提示临床应关注胸腺素致过敏反应,其抗癌作用... 1例恶性癌细胞转移患者应用注射用胸腺法新84d后引发过敏反应,予以相应抗过敏治疗后症状缓解,再次使用注射用胸腺法新发生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4个月后,患者肿大的淋巴结变小,体质量增加。提示临床应关注胸腺素致过敏反应,其抗癌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胸腺法新 过敏反应 抗癌作用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胸腺法新含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雪 廖海明 +2 位作者 杨洪淼 梁成罡 范慧红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7-340,共4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胸腺法新含量,本方法区别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相应品种下的含量测定法。方法:选用Alltima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乙腈-水[140∶860](含0.072%四甲基氢氧化铵,用磷酸调节pH为...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胸腺法新含量,本方法区别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相应品种下的含量测定法。方法:选用Alltima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乙腈-水[140∶860](含0.072%四甲基氢氧化铵,用磷酸调节pH为2.5),流动相B:乙腈-水[250∶750](含0.072%四甲基氢氧化铵,用磷酸调节pH为2.5),采用梯度洗脱,使主峰保留时间在17~23 min;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10μL;柱温:室温。结果:本方法重复性好,稳定性佳;线性范围为0.010~2 0μg,r=0.9999,最低检测限为4.0 ng;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为0.60%(n=6)。试验结果表明,本法优化了主峰与其后紧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可以将与主峰相对保留时间为1.07的杂质峰分出,使主峰的峰形得以改善,而采用药典方法无法做到这一点,故含量测定所得结果更加准确。结论:采用本方法主峰与杂质峰的分离度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用胸腺法新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多肽药物 免疫调节剂 注射用胸腺法新 含量测定 杂质分离 标准改进
原文传递
注射用胸腺法新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兆辉 段瑞祥 +2 位作者 杨晶 熊妲妮 郎建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06-909,共4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胸腺法新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0(空白对照)、25、50、100、200、400 mg/L注射用胸腺法新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24、48、72 h后,用MTT法检测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以0(空白对照)、50、100 mg/L注射用胸腺法... 目的:研究注射用胸腺法新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0(空白对照)、25、50、100、200、400 mg/L注射用胸腺法新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24、48、72 h后,用MTT法检测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以0(空白对照)、50、100 mg/L注射用胸腺法新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48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的表达和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注射用胸腺法新作用后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增加,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P<0.05);50、100 mg/L的注射用胸腺法新作用48 h后A549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0.05);100 mg/L的注射用胸腺法新作用48 h后A549细胞中Caspase-3表达增强、Bcl-2/Bax和Akt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结论:注射用胸腺法新可通过激活Caspase-3、下调Bcl-2/Bax比例、抑制Akt信号通路来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胸腺法新 人肺癌A549细胞 增殖 凋亡 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改良Jadad量表评价注射用胸腺法新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蔡青青 沈赟 +1 位作者 李晓宇 吕迁洲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采用改良Jadad量表对注射用胸腺法新超说明书用药的文献进行评分,依此评价注射用胸腺法新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门诊患者的注射用胸腺法新处方,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门诊处方300份,对临床诊断... 目的采用改良Jadad量表对注射用胸腺法新超说明书用药的文献进行评分,依此评价注射用胸腺法新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门诊患者的注射用胸腺法新处方,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门诊处方300份,对临床诊断、用法用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VIP)数据库,采用改良Jadad量表对筛选的文献进行评分,以评分≥4分的文献作为超说明书使用的循证依据。结果胸腺法新作为肿瘤患者的辅助用药具有高质量文献依据,但仅限于肝癌、非小细胞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和转移性黑色素瘤。胸腺法新用于感染性疾病也有高质量的文献依据,但仅限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和胰腺炎。胸腺法新可作为免疫增强剂,但只限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免疫重建,因此,并不支持胸腺法新广泛用于单纯免疫力低下患者。结论采用改良Jadad量表法筛选高质量文献,将此作为评价超说明书用药合理性判断标准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胸腺法新 超说明书用药 改良Jadad量表 随机对照试验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注射用胸腺法新联合床边CRRT 对ICU 脓毒症合并肾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建东 谢兵男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胸腺法新联合床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ICU脓毒症合并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舞钢市人民医院ICU脓毒症合并肾损伤患者107例,按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n=54)与参照组(n=53)。两组均予以常规脓... 目的探讨注射用胸腺法新联合床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ICU脓毒症合并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舞钢市人民医院ICU脓毒症合并肾损伤患者107例,按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n=54)与参照组(n=53)。两组均予以常规脓毒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采用床边CRRT治疗,研究组采用注射用胸腺法新+床边CR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APACEⅡ评分、免疫功能[总T淋巴细胞(CD3+)、免疫状态(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APACEⅡ评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治疗后APACEⅡ评分[(10.37±1.02)分]低于参照组[(15.48±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CD3+、CD4+/CD8+、NK细胞水平均有所升高,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胸腺法新+床边CRRT可有效减轻ICU脓毒症合并肾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改善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胸腺法新 床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脓毒症合并肾损伤
原文传递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胸腺法新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洁 程龙 陈霞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500-503,共4页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胸腺法新中乙腈、二氯甲烷、醋酸乙酯、苯和苯甲醚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DB-624(30 m×0.53 mm×3μm)毛细管色谱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胸腺法新中乙腈、二氯甲烷、醋酸乙酯、苯和苯甲醚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DB-624(30 m×0.53 mm×3μm)毛细管色谱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为氮气;载气体积流量为2.0 mL·min^(-1);分流比为10∶1;升温程序:起始温度40℃,保持6 min,以8℃·min^(-1)的速率升温至90℃,保持2 min,再以20℃·min^(-1)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5 min;采用顶空进样方式,顶空加热箱温度80℃,样品瓶平衡时间30 min。进行系统适用性、检测限(LOD)与定量限(LOQ)、线性关系和范围、加样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耐用性考察。结果 注射用胸腺法新中5种残留溶剂在各自线性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7%~106.3%;精密度、稳定性、耐用性均符合要求。5批胸腺法新中均未检出5种有机溶剂。结论建立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重现性和耐用性好,可用于注射用胸腺法新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胸腺法新 溶剂残留 顶空气相色谱 乙腈 二氯甲烷 醋酸乙酯 苯甲醚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注射用胸腺法新的有关物质
17
作者 袁雨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0303-0304,共2页
摸索检验注射用胸腺法中新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下简称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C18,150mm×6.0mm,5μm)进行梯度洗脱,A流动相磷酸缓冲液-乙腈(85:15), B流动相磷酸缓冲液-乙腈(75:2... 摸索检验注射用胸腺法中新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下简称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C18,150mm×6.0mm,5μm)进行梯度洗脱,A流动相磷酸缓冲液-乙腈(85:15), B流动相磷酸缓冲液-乙腈(75:2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结果:胸腺法新定量限为1.02ng,检测限为0.32ng;样品溶液室温下放置8h稳定,主峰面积RSD为0.11%;重复性试验最大单杂含量RSD1.17%,总杂含量RSD0.76%;专属性和耐用性良好。结论:该方法专属性良好,测定胸腺法新有关物质,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注射用胸腺法新 有关物质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胸腺法新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玉柱 闵祥玺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934-1938,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胸腺法新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皮下注射注射用胸腺法新,1.6mg/次,2次/d。治疗组...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胸腺法新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皮下注射注射用胸腺法新,1.6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25 m L/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4%、9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腹痛、腹胀、反跳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10(IL-10)均显著增加,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显著降低,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BIL、ALT、TNF-α、IL-6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胸腺法新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疗效显著,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肝功能,促进炎症介质的吸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 注射用胸腺法新 自发性腹膜炎 血清白蛋白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宝生 董金玲 +2 位作者 谢放 张龙 温慧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253-257,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硬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硬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注射用胸腺法新,1.6 mg/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水平、Child-Pugh评分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转阴率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显著下降,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上升,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浆TBi L、ALT和ALB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III)和层黏连蛋白(L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HA、PCIII和LN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HCV-RNA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Child-Pugh评分显著降低,两组HBe Ag转阴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和HBe Ag转阴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效果良好,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以及病毒学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片 注射用胸腺法新 失代偿期肝硬化 乙型肝炎E抗原 转阴率 总胆红素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原文传递
胸腺法新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晓宇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2期3317-3321,共5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胸腺法新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 目的研究注射用胸腺法新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溶于100 mL氯化钠溶液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皮下注射注射用胸腺法新,1次/3 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体征变化时间、腹水指标变化情况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9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温复常时间、腹水消失时间、腹水常规正常时间、腹水培养阴性时间和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腹水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均有所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功能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胸腺法新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升机体免疫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胸腺法新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降钙素原 肿瘤坏死因子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