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血塞通联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费薛东 杨志锋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77-480,共4页
目的 探究采用注射用血塞通联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8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通过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治疗]和观... 目的 探究采用注射用血塞通联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8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通过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每组43例。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血液流变学、脑血流量、血清细胞因子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93.02%vs 72.09%)(P <0.05)。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和左、右侧椎动脉的脑血流速度、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水平、内皮素-1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注射用血塞通联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流恢复,改善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注射用血塞通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 脑血管循环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血液流变学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杜盼 王俞蓉 韩云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8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采用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接受治疗的78例VB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采用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接受治疗的78例VB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中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胃胀不适、心悸少寐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的最大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快(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黏度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治疗VBI患者的效果确切,利于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患者血脂水平,且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注射用血塞通 天麻素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
下载PDF
中医针灸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张亚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92-095,共4页
探究中医针灸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一年收治的98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对照组49例实施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49例实施中医针灸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的具体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 探究中医针灸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一年收治的98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对照组49例实施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49例实施中医针灸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的具体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具体疗效更好,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于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中医针灸与注射用血塞通相结合的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脑血管阻力,显著提升局部血流量,进而优化脑功能,有利于加速肢体功能的康复,还能更全面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整体的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灸 注射用血塞通 中风 恢复期
原文传递
注射用血塞通和血栓通胶囊序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于江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81-0084,共4页
分析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患者接受注射用血塞通+血栓通胶囊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 鸡西大众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0月时间段选择鸡西大众医院收治的42例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患者开展研究,通过双盲法分为参照组(21例,阿司匹林)与... 分析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患者接受注射用血塞通+血栓通胶囊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 鸡西大众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0月时间段选择鸡西大众医院收治的42例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患者开展研究,通过双盲法分为参照组(21例,阿司匹林)与序贯组(21例,阿司匹林+序贯治疗),研究指标为治疗效果、症状评分、不良预后情况、独立生活能力、实验室检查结果、用药安全。结果 治疗后治疗效果显示序贯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评分显示序贯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预后情况显示序贯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生活能力显示序贯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内皮素-1显示序贯组更低,一氧化碳显示序贯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安全显示序贯组与参照组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患者接受注射用血塞通和血栓通胶囊序贯治疗效果更好,优化临床症状,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改善实验室指标,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塞通 血栓胶囊 序贯治疗 脑梗死恢复期 瘀血阻滞证
原文传递
注射用血塞通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崔杰 曹征 +6 位作者 沈娟 刘洋 匡武 李岩 逯金金 张婧倩 吴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99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00例、阳性对照组32例、安慰剂组67例。试验组给予注射用血塞通400 mg+0.9%生理盐水(NS)静脉滴注,1次/d;阳性对照组予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99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00例、阳性对照组32例、安慰剂组67例。试验组给予注射用血塞通400 mg+0.9%生理盐水(NS)静脉滴注,1次/d;阳性对照组予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0.9%生理盐水(NS)静脉滴注,1次/d;安慰剂组予0.9%NS静脉滴注,1次/d。疗程15 d。结果中医证候改善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95%,阳性对照组总有效率71.87%,安慰剂组总有效率43.2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改善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95%,阳性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安慰剂组总有效率44.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试验组数据亦优于两对照组,但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注射用血塞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稳定性心绞痛 注射用血塞通
原文传递
注射用血塞通在不同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考察 被引量:8
6
作者 祁金文 毛小红 +3 位作者 马珂 俞佳 王福根 孙静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3-1314,共2页
目的:观察对注射用血塞通溶于不同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情况。方法:使用GWF-5J微粒分析仪测定注射用血塞通分别加入不同规格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中混合后的微粒数。结果:同种输液相同体积不同方法溶解时,微... 目的:观察对注射用血塞通溶于不同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情况。方法:使用GWF-5J微粒分析仪测定注射用血塞通分别加入不同规格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中混合后的微粒数。结果:同种输液相同体积不同方法溶解时,微粒浓度大致情况是输液+药>输液+药+专用溶剂>输液+专用溶剂>输液;同种输液不同体积溶解时,100mL>250mL>500mL;不同种输液相同体积溶解时,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结论:临床在使用注射用血塞通时要注意输液的选择和溶解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塞通 输液 不溶性微粒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楠楠 孟繁兴 +3 位作者 高芳 高燕洁 李迎春 陈志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395-398,共4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盲法、阳性药/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82例,... 目的:评价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盲法、阳性药/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高剂量) 105例、阳性药对照组35例、低剂量组71例及安慰剂组71例。疗程均为15d。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各项生命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改善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皆优于阳性药物组、低剂量组、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其他各组比较,能明显改善中医单项症状中下肢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痛、头晕、唇色紫暗(P <0. 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疗效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塞通 脑梗死 恢复期 随机对照研究 瘀血阻滞证 卒中量表 盲法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杨林军 蒲燕 +1 位作者 平虎 李全德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2081-2084,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一般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一般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另口服给予双嘧达莫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对各组患者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进行观察;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的水平;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分别为(0.91±0.12)次/天、(1.93±0.36)分钟/次及(1.21±0.36)m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塞通 双嘧达莫 冠心病心绞痛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对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乔智力 高凤敏 +1 位作者 徐彪 杨骄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0期2394-2396,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对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塞通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口服;血塞通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对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塞通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口服;血塞通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塞通。2周后分别测定两组病人血清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结果血塞通组治疗2周后,血清中脑钠肽(427.8 pg/m L±39.9 pg/m L vs 964.4 pg/m L±67.5 pg/m L,P<0.05)、超敏C反应蛋白(2.9 mg/L±0.4 mg/L vs 8.8 mg/L±0.9 mg/L,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2(824.63 ng/m L±59.61 ng/m L vs 1 829.42 ng/m L±110.23 ng/m L,P<0.05)及白细胞介素6(29.4μg/L±4.6μg/L vs 61.8μg/L±8.1μg/L,P<0.05)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可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 注射用血塞通 脑钠肽 超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指纹图谱测定注射用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及注射用血脉通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8
10
作者 傅萍 刘仲义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及注射用血脉通的化学成分,为注射用血脉通立项提供实验依椐。方法用symetry shiel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分别以ELSD和UVD为检测器,E...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及注射用血脉通的化学成分,为注射用血脉通立项提供实验依椐。方法用symetry shiel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分别以ELSD和UVD为检测器,ELSD测定参数为漂移管温度115℃;气体(氮气)流量1.5 L.min-1,检测波长210 nm。在此色谱条件下,将3种药品的主要组分分别展开,表达成色谱指纹图谱,并对主组分进行结构识别,归属跟踪,对各自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注射用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均为三七的总皂苷,有效成分基本相似,仅存在组成比例波动,其主要差别是剂型不同;注射用血脉通的主组分为三七三醇皂苷,与前两制剂的物质基础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通过指纹图谱可以对三七及其制剂的有效成分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蒸发光散射光检测法 指纹图谱 注射用血塞通 血栓注射 注射用血 三七总皂苷 三七三醇皂苷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对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MES阳性TIA患者MES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史敏 杨东东 +2 位作者 罗丹青 王倩男 宁金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2-516,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对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微栓子(MES)阳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MES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MES阳性TIA患者98例...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对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微栓子(MES)阳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MES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MES阳性TIA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血塞通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血塞通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塞通(冻干)4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5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5 d及第3、6个月后MES各级分布情况和MES个数,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记录缺血性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MES各级分布情况均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血塞通组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6个月后,血塞通组患者MES各级分布情况均显著优于同期常规组,且治疗后6个月显著优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及第3、6个月后,两组患者MES个数均显著少于同组治疗前,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且血塞通组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血栓通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个月后,常规组患者缺血性事件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第3个月后,血塞通组患者治疗第3、6个月后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同期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个月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第3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塞通可减少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MES阳性TIA患者的MES数量,降低缺血性事件发生率,进一步改善血脂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微栓子 大脑中动脉 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 注射用血塞通 影响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对肺源性心脏病脏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青 赵国厚 +6 位作者 詹文涛 詹青 宋精玲 金伟秋 袁开芬 马加 李雯珠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5-168,F003,共5页
目的 :研究注射用血塞通对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脏器损伤病理学改变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健康日本大耳兔 4 0只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8只。正常对照组 (A组 )输入与其他 4组等量的生理盐水 ;肺心病模型组 (B组 )复制肺心病模型 ;注射用... 目的 :研究注射用血塞通对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脏器损伤病理学改变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健康日本大耳兔 4 0只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8只。正常对照组 (A组 )输入与其他 4组等量的生理盐水 ;肺心病模型组 (B组 )复制肺心病模型 ;注射用血塞通预防组 (C组 )在复制肺心病模型的同时静脉给予注射用血塞通5 0 m g· kg- 1· d- 1 ;注射用血塞通治疗组 (D组 )在复制模型后静脉给予注射用血塞通 5 0 mg· kg- 1· d- 1 ;西药治疗组 (E组 )在复制肺心病模型后经胃管灌入心痛定片 2 m g· kg- 1 · d- 1 。观察 5组动物光镜及电镜下心、肺病理变化。结果 :与其他各组相比 ,注射用血塞通预防和治疗用药均能明显改善模型兔的心、肺、肝、肾病理损伤。结论 :注射用血塞通对肺心病脏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肺源性 注射用血塞通 器官损伤 病理学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对不同中医证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微栓子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史敏 杨东东 +3 位作者 罗丹青 肖文 王倩男 宁金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3-1416,1426,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对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MES阳性TIA患者MES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注射用血塞通组,常规治疗组给予TIA常规二级预防治疗,注射用血塞通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对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MES阳性TIA患者MES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注射用血塞通组,常规治疗组给予TIA常规二级预防治疗,注射用血塞通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15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MES数量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治疗前后MES数量,并在第3、6个月随访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通过TCD对MES监测,2组MES的数量都明显减少,注射用血塞通组MES数量减少更明显,注射用血塞通组阴虚风动型、风痰入络型患者治疗前后MSE差值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并在随访中发现,注射用血塞通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增加了常规二级预防,减少MCA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伴MES阳性TIA患者MES数量和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常规二级预防减少阴虚风动型患者MES数量最为明显,注射用血塞通最为明显地增加了常规二级预防减少风痰入络型患者MES数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微栓子 大脑中动脉狭窄 注射用血塞通 中医证型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联合银杏叶片对脑血栓后遗症的干预性治疗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梁玉华 朱尚峰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联合银杏叶片对脑血栓后遗症住院病人的干预性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血栓后遗症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给予注射用血塞通0.4 g,每日2次,口服银杏叶片0.25 g,每日3次;对照组(42例)单用注射用...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联合银杏叶片对脑血栓后遗症住院病人的干预性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血栓后遗症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给予注射用血塞通0.4 g,每日2次,口服银杏叶片0.25 g,每日3次;对照组(42例)单用注射用血塞通0.4 g,每日2次,平均疗程14 d,分别对两组治疗后脑血栓后遗症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栓后遗症症状、血脂血黏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基本生活自理;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注射血塞通联合银杏叶片对脑血栓后遗症的干预性治疗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塞通 银杏叶片 脑血管疾病 干预性治疗
下载PDF
益气活血汤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玉红 张妍 李成能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5期941-942,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配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注射用血塞通,口服益气活血汤;对照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9%,高于对照组的74.63%(P<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配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注射用血塞通,口服益气活血汤;对照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9%,高于对照组的74.63%(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长春西汀,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 益气活血汤 注射用血塞通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瘀血阻滞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郝美玲 路明 +12 位作者 唐豪 张丽霞 郑秋平 刘芳 高丰 历慧茹 孙艳红 宫晓红 俞兴源 苏艳 曹京源 李丽 周剑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51-355,共5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与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对照试验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和安慰剂组。试验组采用注射...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与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对照试验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和安慰剂组。试验组采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静脉滴注,阳性对照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安慰剂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模拟剂口服。15 d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视网膜循环时间;次要疗效评价指标: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出血面积、无灌注区面积、有无新生血管生成、中医证候等。结果(1)视网膜循环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58);(2)3组间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安慰剂比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P=0.001,阳性对照组P=0.003),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6);(3)中医证候疗效结果,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与安慰剂比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P<0.001,阳性对照组P=0.006),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眼底出血面积、无灌注区面积、有无新生血管生成方面,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可以改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瘀血阻滞证患者视力及中医证候,临床使用安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瘀血阻滞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塞通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 瘀血阻滞证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凤敏 杨骄霞 李凤翔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9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硝酸酯类、美托洛尔、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硝酸酯类、美托洛尔、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塞通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2周1个疗程。结果两组症状比较,治疗组总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心电图(ECG)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注射用血塞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注射用血塞通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对肺心病脏器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青 詹青 +7 位作者 赵国厚 宋精玲 詹文涛 李雯珠 金伟秋 马加 李群 吴鹏兰 《中国中医急症》 2004年第9期611-612,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络泰)对肺心病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日本大耳兔40只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A组)静脉输入与C、D、E组等量的生理盐水;肺心病模型组(B组)复制肺心病模型后不予处理;注射用血塞通预防组(C组)在复制肺心...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络泰)对肺心病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日本大耳兔40只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A组)静脉输入与C、D、E组等量的生理盐水;肺心病模型组(B组)复制肺心病模型后不予处理;注射用血塞通预防组(C组)在复制肺心病模型的同时静脉给予注射用血塞通50mg/kg·d;注射用血塞通治疗组(D组)在复制肺心病模型后静脉给予注射用血塞通50mg/kg·d;西药治疗组(E组)在复制肺心病模型后胃管灌入心痛定2mg/kg·d。观察动物血液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尿素氮(BUN)、肌酐(C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全血粘度(高切和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变化。结果C、D组相关检测项目的改善均优于A、B、E组,且C组多数指标的改善优于D、E组。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对肺心病脏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注射用血塞通 脏器损伤
下载PDF
络泰注射用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晓阳 粟河莉 《中国中医急症》 2003年第4期333-333,共1页
目的观察络泰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络泰注射用血塞通,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变化。结果131例经治后总有效率92.37%,且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明... 目的观察络泰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络泰注射用血塞通,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变化。结果131例经治后总有效率92.37%,且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络泰注射用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且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泰注射用血塞通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性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配合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皇甫海全 周亚滨 +1 位作者 于海睿 孙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配合养心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调脂药物、抗凝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配合养心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调脂药物、抗凝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注射用血塞通冻干400 mg加入5%的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并配合中药养心汤1剂/d,300 mL分2次温服,2 w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评价中医证候、心电图、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收集整理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注射用血塞通冻干配合养心汤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的中医证候和缓解心电图ST段压低。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冻干配合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不稳定型心绞痛 养心汤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