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经鼻底开窗入路、上颌窦自然口入路、泪前隐窝入路行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王斌 王健 +2 位作者 胡晓东 江雪 刘卫卫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83-85,共3页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经鼻底开窗入路、上颌窦自然口入路、泪前隐窝入路行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鼻内镜下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上颌骨囊肿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A组(鼻底开窗入路)、B组(上颌窦自然口入路)...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经鼻底开窗入路、上颌窦自然口入路、泪前隐窝入路行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鼻内镜下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上颌骨囊肿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A组(鼻底开窗入路)、B组(上颌窦自然口入路)、C组(泪前隐窝入路),每组50例。比较三组围手术期一般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6、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12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6、24 h的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三组术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降低(P均<0.05);三组术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伤口局部感染1例、鼻翼塌陷0例、鼻唇麻木不适0例、双目溢泪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B组分别为1、0、0、1例及4.00%,C组分别为0、0、1、0例及2.00%;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后复发0、0、1例,复发率分别为0、0、2.00%,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鼻底开窗入路、上颌窦自然口入路、泪前隐窝入路行上颌骨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相近,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鼻底开窗 上颌窦自然口 泪前隐窝入路 上颌骨囊肿切除术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治疗效果
2
作者 王鹏程 陈春晖 +1 位作者 李国民 傅新海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4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入本院治疗的上颌窦囊肿患者105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5例,予对照组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观察组予鼻内镜下...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入本院治疗的上颌窦囊肿患者105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5例,予对照组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观察组予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09%)较对照组(70.00%)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随访12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鼻泪管损伤、唇面部麻木、术后渗血及面部淤血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5.46%)和复发率(3.64%)与对照组(22.00%和16.00%)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泪前隐窝入路 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下载PDF
内镜辅助下柯路氏入路与泪前隐窝入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张俊 胡晓伟 阮宏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9期3328-3330,共3页
目的:对比内镜辅助下柯路氏入路与泪前隐窝入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及对照组(n=53)。对照组接受内... 目的:对比内镜辅助下柯路氏入路与泪前隐窝入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及对照组(n=53)。对照组接受内镜辅助下柯路氏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内镜辅助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鼻窦功能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术后1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6h及术后1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前,两组鼻窦功能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的各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低于对照组的13.21%(P<0.05)。术后1年,两组Ⅰ期、Ⅱ期患者的复发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Ⅲ期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内镜辅助下柯路氏入路,内镜辅助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效果更优,可有效改善鼻窦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泪前隐窝入路 鼻窦功能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汪春绘 彭洪华 +1 位作者 魏凡竣 王小琴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57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试验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57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试验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开窗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定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复发率,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ino-Nasal Outcome Test 20, SNOT-20)评分情况。结果 57例患者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19~78岁,平均(47.3±2.0)岁。平均随访时间为(20.32±0.81)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6.45%比26.92%);试验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2.16±0.17)分比(2.73±0.23)分、(1.16±0.09)分比(1.81±0.14)分]、SNOT-20评分[(6.29±0.39)分比(8.65±0.64)分、(2.97±0.20)分比(4.88±0.37)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和SNOT-20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Krouse T3期首选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前隐窝入路 内翻性乳头状瘤 上颌窦 鼻内镜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开窗手术
原文传递
泪前隐窝入路术式治疗不同上颌窦病变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赵冬菊 吴四海 沈莉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术式治疗不同上颌窦病变的可行性、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进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术式治疗不同上颌窦病变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性...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术式治疗不同上颌窦病变的可行性、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进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术式治疗不同上颌窦病变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理结果,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对患者随访6~24个月后,其主要症状是鼻塞和鼻部分泌物,所有病例都能够在鼻内镜直视下充分暴露上颌窦的各壁,完全切除病变,术后无鼻泪管损伤、无鼻甲萎缩等并发症。术后全部病例临床症状逐渐好转,上颌窦窦口通畅,窦腔上皮化良好,下鼻甲形态好,未见复发。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暂时性面颊部或牙齿麻木,发生率为12%。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术式能够充分显露上颌窦各壁,能够在直视下最大程度切除病变,操作方便。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前隐窝入路 上颌窦 鼻内镜
下载PDF
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治术与经泪前隐窝入路在上颌窦良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会宾 齐丽丽 +6 位作者 李尔涛 徐利华 张卫东 费丽伟 石玉宝 刘新彦 白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30期3352-3354,共3页
目的探究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治术与经泪前隐窝入路在上颌窦良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手术路径不同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8例,2组术后均随访1年。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下... 目的探究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治术与经泪前隐窝入路在上颌窦良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手术路径不同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8例,2组术后均随访1年。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下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治术治疗,治疗组采用鼻内窥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统计2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而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 d 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内窥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较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良性病变手术效果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良性病变 中鼻道 上颌窦根治术 泪前隐窝入路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治疗复发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黄河 欧阳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88-89,共2页
内翻性乳状头瘤(NIP)是上颌窦常见疾病,其起源于鼻腔、鼻窦黏膜的上皮源性肿瘤,占鼻、鼻窦肿瘤0.4%~4.7%,以中年男性为多发,目前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治疗复发性上颌窦... 内翻性乳状头瘤(NIP)是上颌窦常见疾病,其起源于鼻腔、鼻窦黏膜的上皮源性肿瘤,占鼻、鼻窦肿瘤0.4%~4.7%,以中年男性为多发,目前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治疗复发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泪前隐窝入路 柯陆手术 内翻性乳头状瘤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与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永兴 熊国平 +1 位作者 张卓成 谢巍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8期44-47,共4页
目的:对比鼻内镜手术与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泪前隐窝... 目的:对比鼻内镜手术与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鼻内镜手术相比,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泪前隐窝入路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翼腭窝肿瘤切除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亮 孙中武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3期130-133,共4页
目的分析沿上颌窦外侧壁切除翼腭窝肿瘤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接收的翼腭窝肿瘤患者9例,均采用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上颌窦入路的手术方法切除翼腭窝肿瘤。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法,同时控制术中... 目的分析沿上颌窦外侧壁切除翼腭窝肿瘤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接收的翼腭窝肿瘤患者9例,均采用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上颌窦入路的手术方法切除翼腭窝肿瘤。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法,同时控制术中患者低血压状态。术前以接受鼻窦CT和MRI检查为主,术后定期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成功完成手术,翼腭窝肿瘤得到一次性清除,并于术后6~12天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24个月内虽有2例患者出现短暂面部上颌神经轻微麻痹的现象,但整体无严重并发症或复发情况。结论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翼腭窝肿瘤能够安全有效地清除肿瘤组织,保留鼻腔外侧壁的完整性,最大程度减轻面部的损伤和鼻腔功能,是一种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恢复快的新型微创入路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泪前隐窝入路 翼腭 肿瘤
下载PDF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占成 孙宇新 +2 位作者 李琳 姚平 辛伟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5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1例切除鼻泪管患者术后接受鼻腔泪囊造口... 目的探讨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1例切除鼻泪管患者术后接受鼻腔泪囊造口术,无复发溢泪症状;术后6个月随访,1例局部复发再次给予手术治疗后好转。术后12个月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术后复发少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内镜 泪前隐窝入路治疗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手术治疗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薄涛 徐丽阳 +5 位作者 越涛 岳越 郭金柱 郝丽萍 鲁晶 王向东 《包头医学》 2013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手术治疗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9例治愈,至今未复发,1例复发,转他院手术,1例失访,总有效率81.8%。结论:鼻内镜下泪... 目的:探讨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手术治疗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9例治愈,至今未复发,1例复发,转他院手术,1例失访,总有效率81.8%。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手术是治疗鼻腔内翻性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泪前隐窝入路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辅助泪前隐窝入路治疗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波 马力学 邵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3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辅助泪前隐窝入路治疗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低温等离子辅助下行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切除治疗。观察患者手术结果、术中出血量及...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辅助泪前隐窝入路治疗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低温等离子辅助下行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切除治疗。观察患者手术结果、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调查1年,统计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术中出血量(8.54±1.60)ml,术后未出现活动性出血、鼻腔粘连等并发症。随访调查显示,9例患者未复发,恢复良好;1例患者于术后4个月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恢复良好,至今未复发。结论对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低温等离子辅助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安全性高,手术恢复快、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 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泪前隐窝入路
下载PDF
分析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瑞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1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5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分为A、B组,各25例,A组采取单纯的中鼻道开窗手术治疗,B组采取中鼻道联合泪前隐...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5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分为A、B组,各25例,A组采取单纯的中鼻道开窗手术治疗,B组采取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5±16.4)m L;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0±14.5)m L,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采取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术中出血量较少,治疗效率高,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鼻道 泪前隐窝入路 上颌窦 良性病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长国 刘兵 +1 位作者 潘祖民 史剑波 《农垦医学》 2016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分析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16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探讨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和技巧,观察手术疗效、并发症和肿瘤的复发情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分析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16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探讨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和技巧,观察手术疗效、并发症和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随访6~24个月,16例中仅1例复发,无损伤泪道,无鼻腔粘连,无鼻翼塌陷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视野清晰、创伤较小、恢复快、疗效确切、便于术后随访、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内镜 泪前隐窝入路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50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庆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71-572,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给予5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分析本组手术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后疾病复发率。结果本组手术平均用...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给予5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分析本组手术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后疾病复发率。结果本组手术平均用时为(64.52±11.21)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12±1.03)d;50例患者治愈4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术后仅1例早期发现鼻腔感染迹象,经分泌物培养加药敏检查,给予适当抗生素延长治疗1~2 d,感染得以有效控制;随访1年,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局部复发,鼻内镜下经原手术径路进行探查确诊为原位复发,复发率为2.0%。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良性病变 鼻内镜 泪前隐窝入路
下载PDF
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杨明福 王心涛 游龙贵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1210-1211,共2页
目的:研究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66例,以入院顺序分研究组(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与对照组(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开窗入路)各33例,评价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目的:研究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66例,以入院顺序分研究组(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与对照组(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开窗入路)各33例,评价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各手术指标良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P <0. 05)。结论:对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采用泪前隐窝入路治疗能缩短其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病情复发,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与预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泪前隐窝入路 上颌窦良性病变
下载PDF
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鑫 白江草 任何贤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0期1670-1671,共2页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是其标准治疗方法。若临床治疗不及时可能发生恶性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位于鼻腔鼻窦,对局部具有一定破坏潜力,其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以及癌变的风险[1]。手术具...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是其标准治疗方法。若临床治疗不及时可能发生恶性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位于鼻腔鼻窦,对局部具有一定破坏潜力,其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以及癌变的风险[1]。手术具有一定难度,可能导致面部瘢痕,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改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内镜手术也有了较多选择[2],但目前临床并无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标准手术方法,本研究探讨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标准治疗方法 泪前隐窝入路 恶性变 内镜下 内镜手术 面部瘢痕 内镜技术
下载PDF
泪前隐窝入路在鼻内镜手术中的运用与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养忠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7期46-47,共2页
目的:探析泪前隐窝入路在鼻内镜手术中的运用效果和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9例不能经上颌窦自然口清除病变的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泪前隐窝入路在鼻内镜手术中的运用效果及临... 目的:探析泪前隐窝入路在鼻内镜手术中的运用效果和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9例不能经上颌窦自然口清除病变的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泪前隐窝入路在鼻内镜手术中的运用效果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完整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术中出血量100~400 ml。患者术后VAS评分及鼻内镜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颌窦囊肿15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2例,非侵袭型真菌性上颌窦炎7例,术后随访4~14个月未见复发。在5例内翻性乳头状瘤中,术后对其进行8~11个月随访,其中2例患者发生局部原位复发,对其进行原手术路径治疗,对病变组织彻底清除,并将病变部位骨质彻底清除。术后对此2例患者进行10~15个月随访,随访结果为未复发。39例患者术后均无鼻腔黏连、鼻甲萎缩、活动性出血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患者术后2~4个月无上皮化,且患者的鼻腔外侧壁及下鼻甲形态良好。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具有视野清晰、病变切除彻底、出血少、损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可作为经上颌窦自然口或联合下鼻道开窗术不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首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前隐窝入路 鼻内镜手术 临床运用价值
下载PDF
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中扩大上颌窦自然口联合泪前隐窝入路的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志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3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联合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116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联合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116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联合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联合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减轻患者疼痛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 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鼻内镜 手术效果
下载PDF
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0
作者 冯世斌 赵存尧 刘荣松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995-1999,共5页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组进行简单随机化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组进行简单随机化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疼痛情况与鼻内镜评分及鼻窦CT评分、术后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和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鼻内镜评分及鼻窦CT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手术前后评分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为5.41%(4/74),低于对照组的16.22%(12/74)(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复发率对应为2.70%(2/74)和8.11%(7/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疗效显著,能够全面清理病灶,改善上颌窦术后的引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有助于减少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 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术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