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泵衰竭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金芝 李文娟 +1 位作者 陶功达 张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854-1857,共4页
目的 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泵衰竭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入并确诊AMI患者96例,均接受时间窗内急诊PCI,术后72 h内发生泵衰竭,... 目的 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泵衰竭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入并确诊AMI患者96例,均接受时间窗内急诊PCI,术后72 h内发生泵衰竭,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rh-BNP,常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及院后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的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血清BNP和肌钙蛋白(cTn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p-PLA_(2))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以及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风险评分。结果 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患者临床至随访研究结束,观察组随访期间MACE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NP和cTnI、NLR、hs-CRP和Lp-PLA_(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比治疗前升高,TIMI风险评分降低,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TIMI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AMI患者急诊PCI术后泵衰竭早期应用rh-BNP有较好的短期临床预后,对改善BNP和cTnI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LVEF以及降低TIMI风险评分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泵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下载PDF
高龄老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玉生 程姝娟 +3 位作者 尹巧香 王士雯 刘光华 徐海年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龄老人 (≥ 80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并发泵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和 (或 )心原性休克〕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 1993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相继收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 12 3例高龄AMI患者为对象 ,对比分... 目的 :探讨高龄老人 (≥ 80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并发泵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和 (或 )心原性休克〕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 1993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相继收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 12 3例高龄AMI患者为对象 ,对比分析泵衰竭组 ( 4 1例 )与对照组 ( 82例 ,无泵衰竭 )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等特点 ,以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高龄AMI并发泵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 :泵衰竭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前壁或多部位AMI、肺部湿音、血白细胞计数≥ 10× 10 9/L、左心室射血分数≤ 0 5、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心律失常发生率、肺炎发生率、下壁、侧壁或非Q波AMI、住院期间病死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 ,前壁或多部位AMI ,合并肺炎是高龄AMI并发泵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 ,风险比值和 95 %可信限分别为 2 60 0、1 10 4~ 6 12 2和 3 898、1 63 9~ 9 2 70及 3 790、1 5 16~ 9 473 )。结论 :高龄AMI患者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影响因素 并发症
下载PDF
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点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龙胜泽 秦志强 +5 位作者 胡克 黄国兰 韦彩周 郭永忠 陆爱玲 黄桂香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40例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呼吸泵衰竭改善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 目的探讨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40例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呼吸泵衰竭改善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序贯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支持脱机;对照组以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式脱机。比较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序贯组21例,对照组19例,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为(2.6±0.7)d和(16.5±6.3)d,住ICU的时间为(3.0±0.8)d和(19.3±7.5)d,VAP发生率为14.29%(3/21)和36.8%(8/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再插管率为19.1%(4/21)和15.8%(3/19),病死率为14.3%(3/21)和26.2%(5/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COPD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患者,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时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有创通机械气时间及住ICU的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呼吸泵衰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早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预防心源性休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4
作者 宋明才 雷汉东 +3 位作者 张稳柱 李健豪 梁嘉永 陈国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886-3888,共3页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冠脉内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泵衰竭的患者对预防心源性休克(C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MI并泵衰竭患者,入院后6h内无CS发生者共计54例,其中IABP组27例,在直接PCI、积极药物治疗基础...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冠脉内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泵衰竭的患者对预防心源性休克(C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MI并泵衰竭患者,入院后6h内无CS发生者共计54例,其中IABP组27例,在直接PCI、积极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IABP辅助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直接PCI及积极药物治疗,若病情进展至CS,则给予IAB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CS的发生率及CS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IABP组5例发CS,对照组12例发生CS(18.5%vs44.4%,P=0.04),17例CS患者中7例死亡,37例非CS患者中5例死亡(41.2%vs13.5%,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显著增加AMI并泵衰竭患者病死率,早期应用IABP可明显降低AMI并泵衰竭患者CS的发生率,从而有利于改善AMI并泵衰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泵衰竭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患者不同时机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潘宏伟 郭莹 +5 位作者 郑昭芬 何晋 张宇 刘征宇 胡勇军 彭建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泵衰竭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患者85例,按IABP应用的时机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必要IABP组42例,为经积极药物治疗后,收缩压仍然<90 mmHg,再行I...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泵衰竭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患者85例,按IABP应用的时机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必要IABP组42例,为经积极药物治疗后,收缩压仍然<90 mmHg,再行IABP术患者;即刻IABP组43例,为入院时确诊后立即行IABP术患者;两组同时尽快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比较两组门-球囊时间、术后1周以及3个月的生存率,测量两组术后1天、3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必要IABP组门-球囊时间明显大于即刻IABP组(96.7±31.2 min比78.3±35.6 min,P<0.05)。必要IABP组术后3个月生存率明显低于术后1周(57.1%比69.0%,P<0.05),并低于术后3个月即刻IABP组(57.1%比67.4%,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均进行性降低,必要IABP组下降幅度大于即刻IABP组(7.6%±3.5%比4.2%±3.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患者尽早使用IABP,能缩短血运重建时间,降低死亡率及保护左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米力农对急性心梗泵衰竭患者血炎症因子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欢 陈锐 马小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40-43,共4页
目的研究米力农对急性心梗合并泵衰竭患者血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急性心梗患者共5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5)和米力农组(n... 目的研究米力农对急性心梗合并泵衰竭患者血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急性心梗患者共5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5)和米力农组(n=28)。所有患者的Killip分级为Ⅱ-Ⅲ级,入院后均按照急性心梗治疗指南处理并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米力农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静脉注入2~3 d。结果入院72 h后米力农组的血炎症因子及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心功能衰竭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米力农在治疗急性心梗泵衰竭患者中能较常规治疗显著降低血炎症因子及NT-ProBNP水平,明显改善患者心衰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 急性心梗 泵衰竭 炎症因子 NT—ProBNP
下载PDF
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严卫 王齐兵 +3 位作者 朱蕾 童步高 葛均波 陈灏珠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述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时加用BiPAP辅助通气,检测应用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与动脉血气等参数,观察其疗效。结果: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述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时加用BiPAP辅助通气,检测应用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与动脉血气等参数,观察其疗效。结果:18例中死亡2例(11.1%),存活16例(88.9%)。其中经加用BiPAP辅助通气治疗后血压、心率与SaO2等均有明显改善应用12-36h后,上述参数逐步改善直至恢复正常,持续应用时间为4-26d。病情缓解且稳定持续48h以上者可考虑逐步撤除呼吸机。结论:NMI并发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左心衰在积极药物治疗基础上及早加用BiPAP呼吸机可明显减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临床疗效观察 辅助通气 PAP 泵衰竭 无创通气 急性左心衰 持续 改善 目的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心肌梗死伴泵衰竭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9
8
作者 姚惠萍 张红娟 杜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5-436,共2页
关键词 IABP 泵衰竭 护理
下载PDF
老年泵衰竭患者使用IABP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74
9
作者 邸晓瑞 王俊燕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0-270,共1页
关键词 老年 泵衰竭 IABP 护理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宗文仓 傅向华 孔令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tatin C,CysC)对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人选2010—06~2011—05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4例,根据入院24h内测定的血清CysC水平分为正常血清CysC组(84例)和高血... 目的评价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tatin C,CysC)对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人选2010—06~2011—05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4例,根据入院24h内测定的血清CysC水平分为正常血清CysC组(84例)和高血清CysC组(11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Killip分级、住院病死率,探讨血清CysC与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及住院病死率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血清CysC组比较,高血清CysC组Killip分级高,年龄偏大,住院病死率高,多合并高血压病、心肌梗死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高血压病、心肌梗死病史、年龄是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相关的危险因素;血清CysC、泵衰竭、高血压病、年龄是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C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泵衰竭及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胱抑素C 泵衰竭 预后
下载PDF
国产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云梅 张宏 +5 位作者 丁筱雪 陈浩强 赵冲 赵燕 吴咏昕 庞明杰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4-78,共5页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泵衰竭患者药物治疗不佳的难点,使用国产新型钙增敏剂左西孟旦治疗,观察药物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心衰恶化或死亡率、超声心动图(UCG)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泵衰竭患者药物治疗不佳的难点,使用国产新型钙增敏剂左西孟旦治疗,观察药物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心衰恶化或死亡率、超声心动图(UCG)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表明国产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性及患者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疗效
下载PDF
机械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莹 何宗云 +3 位作者 吴焱贤 周艺 卢剑华 李彩华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泵衰竭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42例AMI并泵衰竭患者在常规应用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凝、激素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29例患者机械通气后0.5~3h病情明...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泵衰竭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42例AMI并泵衰竭患者在常规应用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凝、激素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29例患者机械通气后0.5~3h病情明显好转,呼吸频率减慢,心率明显下降,肺部音明显减少至消失,低氧血症迅速纠正,29例病例能成功脱机,13例在通气治疗期间死亡,死亡率31%;心源性休克组12例,死亡率41.7%。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早期应用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机械通气 治疗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84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军峰 孟淑萍 +2 位作者 柳君 李国君 马晓鹏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3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 BNP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脑尿钠肽(BNP)、去甲肾上腺素(NE)、血肌酐(SCr)分别为(557±70)mg/L,(342±28)mg/L,(442±128)μmmol/L;观察组分别为(379±51)mg/L,(217±26)mg/L,(142±10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6%(P<0.05)。结论采用rh BNP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各项检测指标,从而有效增强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 疗效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脏泵衰竭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志伟 王亮 +1 位作者 王晓明 邹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1期857-858,共2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心脏泵衰竭应用的临床经验,探讨此类手术应用IABP的时机选择和适应证。方法总结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5例因冠心病行CABG后患者出现心脏泵衰竭,在IABP支持下,术后心功...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心脏泵衰竭应用的临床经验,探讨此类手术应用IABP的时机选择和适应证。方法总结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5例因冠心病行CABG后患者出现心脏泵衰竭,在IABP支持下,术后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恢复稳定的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在术后3-7d撤除IABP,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冠脉病变严重(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风险较大,特别是术后出现严重的低心排使手术效果更加不确定。术后应用IABP可以有效地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泵衰竭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短期rhBNP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泵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回皓升 柯伟良 +1 位作者 李上海 何松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08-1610,共3页
目的观察短期国产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致泵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泵衰竭患者8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用rhBNP,观察组在同... 目的观察短期国产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致泵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泵衰竭患者8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用rhBNP,观察组在同一基础上用国产rhBNP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两组均连用72 h,测定两组治疗前和停止用药8 h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有创动脉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内径、左房内径、肺动脉压、血肌酐、血钠等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在有创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内径、左房内径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肺动脉压、血浆BNP、血钾、血钠和心率差异无显著性(P>0.01);无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致泵衰竭短期使用rhBNP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治疗是有效、安全和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人脑利钠肽 多巴酚丁胺
下载PDF
硫酸镁与血管扩张剂联合治疗AMI泵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壮丽 韩森楷 +3 位作者 王爱林 李晓岚 李元风 金哲秀 《临床荟萃》 CAS 1993年第9期472-473,共2页
泵衰竭为急性心肌梗塞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与死亡原因之一。我们采用硫酸镁、多巴酚丁胺和硝普钠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其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1例经临床、心电图和心... 泵衰竭为急性心肌梗塞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与死亡原因之一。我们采用硫酸镁、多巴酚丁胺和硝普钠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其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1例经临床、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系列改变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伴泵衰竭的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36~81岁,(平均58岁)。梗塞按心电图定位:广泛前壁8例,前壁4例,前间壁4例,下壁3例,正后壁2例。泵衰竭分级按KilliP氏分级方法进行判定,其中Ⅱ级9例,Ⅲ级7例,Ⅳ级5例。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1)多巴酚丁胺60mg+5%葡萄糖250ml,以5μg/min速度持续静脉点滴。(2)硝普钠50mg+5%葡萄糖25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泵衰竭 硫酸镁
下载PDF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的护理 被引量:9
17
作者 任玉娇 朱丽萍 +1 位作者 周焕芳 常芸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2期80-82,共3页
泵衰竭是心肌梗死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机制为梗死后心肌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可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出现,发生率高达32%~48%[1]。其临床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 泵衰竭是心肌梗死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机制为梗死后心肌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可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出现,发生率高达32%~48%[1]。其临床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将一特定的球囊装置置入降主动脉内,在心电图触发下,经充气装置使其与心脏本身的收缩及舒张呈反向搏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护理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参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进 赵强 吴同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413-1416,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AMI伴A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rh BNP治疗,治疗组给予rh ...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AMI伴A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rh BNP治疗,治疗组给予rh BN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尿量、呼吸困难程度、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终点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压下降的程度不显著(P〈0.05),治疗期间每24 h的尿量均显著增多(P〈0.05),呼吸困难明显改善(P〈0.05),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用药后6个月,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LVEDD有轻度减小(P〈0.05);总的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低血压的发生率较低(P〈0.05);在保证SBP 130~90 mm Hg及DBP 80~60 mm Hg的情况下,2组患者均没有出现肾功能不全或原有肾功能不全加重。结论 rh BNP能有效抑制AMI伴AHF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激活,改善血流动力学;rhBN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更有利于改善呼吸困难的程度,控制心衰,更有助于左室收缩功能的恢复,有降低AMI并AHF患者总的临床终点事件的趋势,且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参附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急诊介入中的辅助治疗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伟民 卢明瑜 +1 位作者 吴淳 刘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评价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泵衰竭急诊介入中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 87例合并严重泵衰竭甚或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将 2 1例 (2 4% )同时接受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设为IABP组... 目的 评价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泵衰竭急诊介入中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 87例合并严重泵衰竭甚或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将 2 1例 (2 4% )同时接受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设为IABP组 (A组 ) ,另 6 6例 (76 % )设为对照组 (B组 )。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及住院期的临床疗效。结果 年龄、性别、发病初始至导管室时间、心肌梗死部位、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具体梗死相关动脉 (IRA)及血管重建术前梗死相关动脉血流TIMI分级等指标 ,A、B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心功能分级 (Killip分级 ) ,A组较B组严重 ;而住院期间 ,A组死亡率及血管再闭塞事件较B组明显降低。结论 对于高危AMI合并泵衰竭 ,尤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 ,在行急诊介入时 ,IABP的辅助使用明显降低住院期死亡率 ,减少血管再闭塞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其远期预后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辅助治疗 介入疗法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泵衰竭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22
20
作者 韩晓霞 李秀兰 +2 位作者 刘秀红 周萍 但国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760-762,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泵衰竭(CS)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围手术期内血液动力学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泵衰竭的患者52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泵衰竭(CS)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围手术期内血液动力学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泵衰竭的患者52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4例)。观察组应用介入手术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对照组单纯应用介入手术治疗。应用多参数血流动力学检测仪观察术前、术后1 h及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1 h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显著好转(P<0.05),且术后24 h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S抢救成功率、尿量、肺水肿发生率、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PCI成功率方面两组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泵衰竭的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降低住院期间病死率,且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