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7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洋地黄毒苷调控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自噬与凋亡的机制
1
作者 蒋学林 刘长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7-464,共8页
目的探究洋地黄毒苷对脂多糖刺激下的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系Nthy-roi3-1凋亡与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①将Nthy-roi3-1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洋地黄毒苷低剂量组、脂多糖+洋地黄毒苷中剂量组及脂多糖+洋地黄毒苷高... 目的探究洋地黄毒苷对脂多糖刺激下的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系Nthy-roi3-1凋亡与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①将Nthy-roi3-1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洋地黄毒苷低剂量组、脂多糖+洋地黄毒苷中剂量组及脂多糖+洋地黄毒苷高剂量组,各组进行对应处理后,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LC3Ⅱ/LC3Ⅰ、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抗体(Beclin 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S6K蛋白表达情况。②将Nthy-roi3-1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洋地黄毒苷组、脂多糖+洋地黄毒苷+自噬抑制剂组,各组进行对应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LC3Ⅱ/LC3Ⅰ、Beclin1、p-Akt、Akt、p-mTOR、mTOR及p70S6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与脂多糖组比较,脂多糖+洋地黄毒苷各组的细胞活力均明显升高(P均<0.05);LC3荧光染色强度随洋地黄毒苷剂量增加逐渐增强,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中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细胞中p-Akt/Akt、p-mTOR/mTOR、p70S6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②与脂多糖组比较,脂多糖+洋地黄毒苷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细胞中p-Akt/Akt、p-mTOR/mTOR、p70S6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脂多糖+洋地黄毒苷组比较,脂多糖+洋地黄毒苷+自噬抑制剂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中p-Akt/Akt、p-mTOR/mTOR、p70S6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洋地黄毒苷能够促进脂多糖刺激下Nthy-roi3-1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地黄毒苷 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脂多糖 自噬 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洋地黄抗体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柯永胜 陶月玉 《临床荟萃》 CAS 1989年第12期529-530,共2页
洋地黄抗体主要用于洋地黄中毒时解救,本文就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洋地黄抗体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在指导合理使用洋地黄药物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一。
关键词 洋地黄毒甙 洋地黄药物 洋地黄中毒 浓度检测 室上性心律失常 洋地黄制剂 心力衰蝎 洋地黄类药物 高血钾 西地兰
下载PDF
洋地黄类药物调节外周血TLR4/NF-κB信号通路对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薛玉强 李旺 孙丽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5期2117-2120,共4页
目的研究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80例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洋地黄类药物干预将患者分为观... 目的研究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80例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洋地黄类药物干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0.38±6.77)岁,小剂量洋地黄+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1.48±7.09)岁,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半年复发率及治疗前后心功能、运动耐力、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房颤复发率[10.0%(4/40)]与对照组比较[12.5%(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40/40),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E峰与A峰比值(E/A)均高于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6MWT[(434.35±52.61)m]、LVEF[(48.84±7.27)%]、E/A[(1.42±0.3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2.83±55.56)m、(44.32±6.65)%、(1.22±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TLR4 mRNA[(0.71±0.11)]、NF-κB mRNA[(1.22±0.28)]、TLR4/β-actin[(1.16±0.21)]、NF-κB/β-actin[(1.05±0.14)]均低于对照组[(1.43±0.61)、(1.56±0.33)、(1.46±0.19)、(1.43±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洋地黄类药物用于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可有效抑制TLR4、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改善心功能,使患者预后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房颤 洋地黄 低分子量肝素 TLR4/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影响
4
作者 张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影响。方法80例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比... 目的探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影响。方法80例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周、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阅读速度评分、黄斑色素密度、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43±0.02)、(0.81±0.05),均高于对照组的(0.37±0.04)、(0.51±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1个月阅读速度评分分别为(3.19±0.51)、(4.32±0.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85±0.51)、(3.68±0.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1个月的黄斑色素密度分别为(0.16±0.04)、(0.25±0.06)DU,均高于对照组的(0.11±0.03)、(0.15±0.07)D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1个月的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分别为(185.25±1.32)、(181.21±1.69)μm,均低于对照组的(198.35±1.32)、(195.24±1.02)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更好的缓解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改善患者视力,提升阅读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白内障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视力 黄斑色素 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
下载PDF
毛花洋地黄植物与培养细胞之间的羟化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之璧 顾者珉 +1 位作者 黄炼栋 章国瑛 《Acta Botanica Sinica》 1988年第6期590-595,共6页
为了寻找具有高羟基化能力的细胞株系,首先研究了毛花洋地黄培养细胞的羟化能力与原植物的羟化能力和地戈辛含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种不同的细胞系对β-甲基洋地黄毒甙的生物转化活性。这些不同的细胞系是来源于各种具有不同地戈辛含... 为了寻找具有高羟基化能力的细胞株系,首先研究了毛花洋地黄培养细胞的羟化能力与原植物的羟化能力和地戈辛含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种不同的细胞系对β-甲基洋地黄毒甙的生物转化活性。这些不同的细胞系是来源于各种具有不同地戈辛含量和羟基化率的毛花洋地黄植物。实验结果表明,培养细胞的羟化能力与原植物的羟化能力之间不存在相应的依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化能力 毛花洋地黄 羟基化 β-甲基洋地黄毒甙 β-甲基地戈辛 洋地黄强心甙 细胞培养 强心药物
全文增补中
葛根汤加减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临床价值研究
6
作者 郝欣 牛苗 宋彬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汤加减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5月泰安市中医二院收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 目的探讨葛根汤加减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5月泰安市中医二院收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人工泪液,对照组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葛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睑板腺分泌能力及分泌物性状变化,治疗后眼表疾病患病指数及泪膜破裂时间,分析治疗后人眼泪液所含蛋白水平变化,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睑板腺分泌能力和分泌物性状评分分别为(4.3±0.6)分、(2.3±0.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眼表疾病患病指数为(91.7±6.5)分,泪膜破裂时间为(12.6±2.5)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人神经趋化蛋白和IL-1受体拮抗蛋白分别为(386.9±53.7)、(251.0±78.9)μ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8,P<0.05)。结论葛根汤加减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能有效改善睑板腺分泌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泪液稳定性,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汤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症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下载PDF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终端性儿童异常瞬目症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谢海涛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5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视频终端性儿童异常瞬目症患儿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展开对应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平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8例视频终端性儿童异常瞬目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 目的探讨视频终端性儿童异常瞬目症患儿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展开对应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平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8例视频终端性儿童异常瞬目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参照组采用的治疗药物为玻璃酸钠滴眼液,研究组采用的治疗药物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于两组患儿的用药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眼部刺痛感、眼部烧灼感)总发生率以及临床症状评分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用药总有效率(93.10%)高于参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5)。两组不良反应(眼部刺痛感、眼部烧灼感)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视频终端性儿童异常瞬目症患儿的治疗,同玻璃酸钠滴眼液展开比较,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的有效应用,可在对安全性做出保障情形下,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缓解系列症状,可促进视频终端性儿童异常瞬目症患儿的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视频终端性儿童异常瞬目症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临床症状
下载PDF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渗出型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戚海慧 胡春燕 黄永战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8期138-140,144,共4页
目的 分析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渗出型黄斑变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期间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渗出型黄斑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应用雷珠单抗治疗,研... 目的 分析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渗出型黄斑变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期间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渗出型黄斑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应用雷珠单抗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眼底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6,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底出血与渗出面积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渗出型黄斑变性效果确切,可以有效减少眼底出血与渗出面积,安全性较为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雷珠单抗 渗出型黄斑变性
下载PDF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老年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和机制初探 被引量:11
9
作者 罗毅 丁洪涛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疗效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本院眼科96例单眼为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疗效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本院眼科96例单眼为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测定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周、2周和4周的视力、阅读速度以及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视力、阅读速度和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相当,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视力、阅读速度和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均较给药前显著改善,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洋地黄双苷 滴眼液 老年黄斑变性 洋地黄 七叶亭苷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姚微微 黄超平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0期199-202,共4页
目的采取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7月本院门诊诊治的干眼症患者1563例进行研究,经系统抽样将其划分为实验组(781例)、对照组(782例)。对照组... 目的采取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7月本院门诊诊治的干眼症患者1563例进行研究,经系统抽样将其划分为实验组(781例)、对照组(782例)。对照组采取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实验组采取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比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水平、生活质量测量值。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临床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更优(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测量值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采取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治疗效果好,不仅使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而且其角膜染色、泪液分泌量等情况也有所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干眼症
下载PDF
内源性洋地黄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玉 索丽叶 李晓玫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4期322-324,共3页
临床应用洋地黄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1991年,Hamlyn研究小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及生物免疫学技术证明体内存在一种与外源性洋地黄素结构类似的物质,命名为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ndogenousdigitalis—l... 临床应用洋地黄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1991年,Hamlyn研究小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及生物免疫学技术证明体内存在一种与外源性洋地黄素结构类似的物质,命名为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ndogenousdigitalis—likesubstance,EDLS),从此揭开了该类物质的研究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 洋地黄 心血管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免疫学技术 临床应用 外源性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类洋地黄因子变化在使用洋地黄药物中的意义
12
作者 莫余波 胡节惠 杨仕彬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2期72-72,共1页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洋地黄是主要治疗药物。但该药剂量使用不当,易导致中毒发生,加重病情,甚至断送患者性命。类洋地黄因子(EDF)是人体内与洋地黄药物结构作用极相似的微最循环激素,因此我们测定了105例CHF患者血清...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洋地黄是主要治疗药物。但该药剂量使用不当,易导致中毒发生,加重病情,甚至断送患者性命。类洋地黄因子(EDF)是人体内与洋地黄药物结构作用极相似的微最循环激素,因此我们测定了105例CHF患者血清EDF(sEDF)含量,以探讨其在CHF患者使用洋地黄药物中的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观察对象为我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共105例,全部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标准委员会1994年修订的心功能分级诊断标准Ⅰ~Ⅲ度CHF。男性57例,女性4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清 洋地黄因子 洋地黄
下载PDF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加速性交接性心律1例
13
作者 李敬涛 张姝兰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11-312,共2页
关键词 交接性心律 洋地黄中毒 加速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 静脉推注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洋地黄制剂
下载PDF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陈利荣 姚军平 +2 位作者 张贻转 周宇 高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双眼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青少年患者60例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例)滴加同批次安慰剂治疗;观察组(n=30例)滴加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两组疗...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双眼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青少年患者60例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例)滴加同批次安慰剂治疗;观察组(n=30例)滴加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mo。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舒适度评分、屈光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舒适度评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适度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左眼及右眼屈光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左眼及右眼屈光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眼及右眼屈光检查结果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神经精神官能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7%)与对照组(10%)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所致视疲劳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青少年 屈光不正 视疲劳
下载PDF
米力农与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颖庆 柳娜 +1 位作者 符晖 文红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2期891-893,共3页
目的探讨米力农与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0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米力农组(38例)、洋地黄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米力农组用米力农(10mg+生理盐水250ml)5~10mg·kg-1·min-1静滴;洋地黄组口服... 目的探讨米力农与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0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米力农组(38例)、洋地黄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米力农组用米力农(10mg+生理盐水250ml)5~10mg·kg-1·min-1静滴;洋地黄组口服洋地黄(地高辛0.125~0.25mg/d);对照组仅口服和静注利尿剂和安慰剂,疗程均为10d。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并做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数测定。结果米力农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9.47%,洋地黄组为81.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米力农组明显高于对照组(36.67%)(P<0.05)。两治疗组治疗后,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数有明显改善。结论米力农与洋地黄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 洋地黄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下载PDF
洋地黄类药物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雪梅 李娟 欧阳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49-2250,共2页
洋地黄类(cardiotonic steroids,CSs)药物,包括地高辛、洋地黄毒甙和哇巴因等,从发现至今一直作为正性肌力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抗心律失常。Na+.K+-ATP酶(NKA)是CSs在体内特异性的配体,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NKA除了具有离... 洋地黄类(cardiotonic steroids,CSs)药物,包括地高辛、洋地黄毒甙和哇巴因等,从发现至今一直作为正性肌力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抗心律失常。Na+.K+-ATP酶(NKA)是CSs在体内特异性的配体,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NKA除了具有离子泵功能外,还具有信号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地黄类药物 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肿瘤 洋地黄毒甙 抗心律失常 正性肌力药 ATP酶
下载PDF
洋地黄对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后左室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黄军 顾晓龙 +3 位作者 董正华 雷辉燕 龚志华 向定成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1-23,27,共4页
目的探讨洋地黄在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后左室重塑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球囊封堵法建立小型猪AMI合并急性心衰模型(n=8),再灌注后随机分为洋地黄组(n=4)和对照组(n=4),分别在建模后给... 目的探讨洋地黄在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后左室重塑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球囊封堵法建立小型猪AMI合并急性心衰模型(n=8),再灌注后随机分为洋地黄组(n=4)和对照组(n=4),分别在建模后给予西地兰(0.025 mg/kg)和单纯生理盐水静注,次日洋地黄组加用地高辛0.125 mg/d治疗。超声测量2组左室容积、不同区域室壁厚度及室壁增厚率的变化,分别于AMI后7 d和1 m后处死,取心脏测量梗死面积。结果造模后2组小型猪左室容积均增大、室壁变薄,与造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洋地黄组用药后1、2、3 h左室容积缩小、室壁呈增厚趋势,但至7 d后2组左室容积明显增大,梗死区室壁明显变薄、局部增厚率明显降低,与用药后1、2、3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交界区及正常区代偿性增厚,但室壁增厚率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2组小型猪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合并心衰动物模型上早期使用洋地黄可以显著改善血液动力学效应,但对梗死面积和近期左室重塑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地黄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力衰竭 左室重塑
下载PDF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视疲劳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庆 石明华 +1 位作者 周伟 龚淑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37-138,共2页
目的:评价七叶洋地黄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视疲劳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04/2012-04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且具有典型的视疲劳症状患者200例400眼,年龄6~18岁,入选者采用(德国施图伦大药厂)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3次/d,... 目的:评价七叶洋地黄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视疲劳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04/2012-04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且具有典型的视疲劳症状患者200例400眼,年龄6~18岁,入选者采用(德国施图伦大药厂)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3次/d,每次1滴,共使用1mo。通过进行调查问卷评分测定视疲劳主觉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视力和屈光度的改变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前后患者的视疲劳主觉症状评分:治疗前3.67,治疗结束后1.89,治疗前和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裸眼视力有所提高,治疗前200例400眼平均视力为4.43±0.38,治疗后为4.60±0.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P<0.05)。治疗前后屈光度由-2.54±3.00D降至-2.25±2.98D,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96,P=0.33)。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七叶洋地黄滴眼液对青少年屈光不正性视疲劳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疲劳 七叶洋地黄双苷
下载PDF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激光术后视疲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立梅 郑建龙 +3 位作者 施晓敏 李彤 肖建华 邓安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131-1132,共2页
目的:评价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施图伦)治疗激光术后患眼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91眼激光治疗后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的患者,分别在激光后即刻、用药后1d;1wk;1mo进行视疲劳症状问卷调查,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所... 目的:评价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施图伦)治疗激光术后患眼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91眼激光治疗后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的患者,分别在激光后即刻、用药后1d;1wk;1mo进行视疲劳症状问卷调查,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在激光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视疲劳症状,各项观察指标积分在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后1d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例未发现全身和眼部不良反应。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安全、快速、有效缓解激光术后视疲劳的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视疲劳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干眼症的疗效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天资 于海娟 韩立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45-2046,共2页
目的探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113眼)确诊患有干眼症的老年T2DM患者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4 w,通过干眼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地形图检查... 目的探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113眼)确诊患有干眼症的老年T2DM患者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4 w,通过干眼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地形图检查评估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的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59眼)患者在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前干眼症状评分、SIt值、BUT值、SAI和SRI值分别为(2.60±0.94)分,(5.44±1.45)mm,(6.16±1.64)s,0.84±0.38,0.96±0.36;用药4 w后,分别为(1.99±0.99)分,(5.90±1.45)mm,(7.98±2.46)s,0.68±0.31,0.81±0.28,干眼症状评分、BUT值、SAI和SRI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SIt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非用药对照组27例(54眼)患者,同期观察检查结果无差异。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T2DM患者泪膜的规则性和稳定性,但对改善泪液分泌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2型糖尿病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