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时间变化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
1
作者 王浩 赵铜铁钢 +3 位作者 田雨 陈泽聪 郑炎辉 陈晓宏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洪涝灾害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聚焦灾害损失评估问题,本文构建了考虑时间变化的洪涝灾害损失函数。一方面,表征灾害损失随着致灾因子强度先递增、而后增幅趋缓的静态S型曲线关系;另一方面,通过量级、形状和位置三个参数综... 洪涝灾害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聚焦灾害损失评估问题,本文构建了考虑时间变化的洪涝灾害损失函数。一方面,表征灾害损失随着致灾因子强度先递增、而后增幅趋缓的静态S型曲线关系;另一方面,通过量级、形状和位置三个参数综合考虑灾害损失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情况。基于《中国水旱灾害防御公报》提供的受灾人口、直接经济损失数据,对于各省级行政区2006—2021年洪涝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拟合洪涝灾害损失函数,洪涝灾害损失关于致灾因子强度和时间的三维空间散点图可有效地拓展成为连续的三维空间曲面及二维空间热力图。各省级行政区受灾人口整体上呈现出逐年下降的特征,但随致灾因子强度的增加而趋于增加。各省级行政区直接经济损失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随时间呈现出大幅下降、缓慢下降和略有增加等不同特征。考虑时间变化的洪涝灾害损失函数是变化环境下灾害评估的有效工具,可为区域洪涝灾情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致灾因子 损失函数 受灾人口 直接经济损失 非一致性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方法
2
作者 高玉琴 汪键 +3 位作者 高见 季孔阳 刘云苹 高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9,36,共9页
基于城市系统应对洪涝灾害事件的响应过程,从基础抵御、防灾预警、应急响应和适应恢复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可拓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指标分别进行主观和客观赋权... 基于城市系统应对洪涝灾害事件的响应过程,从基础抵御、防灾预警、应急响应和适应恢复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可拓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指标分别进行主观和客观赋权,结合博弈论理论进行组合赋权,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方法。南京市6个行政区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评价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水平,6个行政区中建邺区、江宁区为高韧性地区,鼓楼区、秦淮区为较高韧性地区,雨花台区为中等韧性地区,溧水区为较低韧性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洪涝灾害 韧性评价 云模型 组合赋权
下载PDF
基于四维度模型的湖南省湘江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3
作者 杨柳 冯畅 +2 位作者 郭哿 彭璐璐 项瑾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当前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降水频次与强度剧增,致使区域洪涝风险提高。为了降低区域洪涝风险,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维度分析洪涝灾害风险的形成机理,基于11项指标,综合运用ArcGIS地理信息软件... 当前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降水频次与强度剧增,致使区域洪涝风险提高。为了降低区域洪涝风险,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维度分析洪涝灾害风险的形成机理,基于11项指标,综合运用ArcGIS地理信息软件与熵权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客观赋权,对湖南省湘江流域的洪涝风险进行综合性评估,最终制作出区县尺度的洪涝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湘江流域中西部致灾因子危险性低,中游地区孕灾环境敏感性高;环长株潭地区与衡阳市的承灾体脆弱性较高,但前者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其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强;湘江流域洪涝风险分布从东北向西南呈增强趋势,高洪涝风险区位于长沙市、益阳市、衡阳市及永州市南部,不同地区洪涝风险的主导因子不同。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多因子作用下地区洪涝风险的差异,可为区域防洪减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风险评估 ARCGIS 熵权法 四维度模型 湖南省湘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改进AHP-熵权的流域洪涝灾害评估研究
4
作者 苑希民 高瑞梅 +1 位作者 田福昌 侯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选取指标构建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求取洪涝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分析小...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选取指标构建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求取洪涝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分析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总体上表现出南低北高的趋势,其中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分别占流域面积的8.7%和14.3%,主要分布在小清河干流以及主要支流两岸。所得评估结果同“利奇马”台风发生期间实际洪灾风险分布情况一致,对比证明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优于AHP和熵权法,可为小清河流域防洪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AHP 熵权法 洪涝灾害评估 小清河流域
下载PDF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与综合应对策略
5
作者 朱大伟 胡庆芳 +1 位作者 仲晓林 苏鑫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防洪除涝保安是保障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持续变化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给防洪减灾带来了一系列重大挑战,总结归纳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洪涝治理特点及历程,在解析自然和人文因素对流域洪涝灾害主要影响基础上,从加快完善... 防洪除涝保安是保障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持续变化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给防洪减灾带来了一系列重大挑战,总结归纳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洪涝治理特点及历程,在解析自然和人文因素对流域洪涝灾害主要影响基础上,从加快完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升级防汛预警调度决策指挥系统、强化防洪抢险和应急救援能力、科学规范和管控人类活动4个方面探讨变化环境下强化流域防洪除涝能力与韧性的对策,为江淮平原河网完善防洪治涝体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环境 洪涝灾害 综合应对 里下河地区 江苏省
下载PDF
暴雨洪涝灾害转移安置人数的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6
作者 张颖 杨晓婷 +2 位作者 韩业凡 吕伟 房志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80,共9页
为了更加科学精准地预测暴雨洪涝灾害下需要转移安置的人数,收集2011—2018年全国范围内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案例,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转移安置人数与表征暴雨洪涝灾害严重程度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别使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回归模型... 为了更加科学精准地预测暴雨洪涝灾害下需要转移安置的人数,收集2011—2018年全国范围内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案例,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转移安置人数与表征暴雨洪涝灾害严重程度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别使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暴雨洪涝灾害下需要转移安置人数,并以2种方法的结果为基础,提出1种组合预测方法对暴雨洪涝灾害转移人数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法的MSE、MAE均小于回归预测和SVM模型预测。使用组合预测方法对洪涝灾害转移安置人数进行预测,可以充分结合单一预测模型的优势,提高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研究结果可为确定暴雨洪涝灾害的避难需求并制定避难疏散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灾害 转移安置人数 组合预测 支持向量机(SVM)
下载PDF
乡村河道治理对极端天气下洪涝灾害的影响分析:以豫北乡村为例
7
作者 李晓超 周叶 +6 位作者 李晓鹤 周莹 李君 罗毅 唐华林 李尚奇 卢志扬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9,共12页
【目的】随着近年来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问题的日益突出,为深入探索乡村河道治理对极端天气下发生洪涝灾害的内在影响,进一步提高乡村地区河道治理水平,加强保障乡村—城市区域整体生产运行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能力,【方法】以豫北乡... 【目的】随着近年来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问题的日益突出,为深入探索乡村河道治理对极端天气下发生洪涝灾害的内在影响,进一步提高乡村地区河道治理水平,加强保障乡村—城市区域整体生产运行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能力,【方法】以豫北乡村为例,基于诸多业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乡村河道的实地走访调查,对现有乡村河道老化、侵占等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统计、总结归纳与研究分析,并对乡村区域实例进行了不同等级的降水计算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乡村河道治理工作对极端天气所致洪涝灾害风险具有重要影响、乡村河道治理工作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乡村河道改造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结论】针对调研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归纳了乡村河道治理存在的以违规侵占土地为主的6方面问题,结合降水计算结果,发现:现有状况下的乡村河网不足以面对极端变化天气下引发的洪涝风险,需持续提升新时期的河湖管理水平,加强应对极端变化天气引发洪涝灾害的应急能力。基于此,针对乡村河道治理问题给出了对应的6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乡村河道 河道治理 水旱灾害 灾害防御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研究进展
8
作者 石倩 彭焕华 +2 位作者 夏浩南 唐梓涵 陈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6,44,共10页
卫星遥感技术由于具有覆盖范围广、周期短、时效性强等优势,在洪涝灾害风险分析、损失评估以及灾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为深入了解当前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研究热点及变化趋势,对2001~202... 卫星遥感技术由于具有覆盖范围广、周期短、时效性强等优势,在洪涝灾害风险分析、损失评估以及灾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为深入了解当前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研究热点及变化趋势,对2001~2021年国内外该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定量分析与归纳总结。利用CiteSpace等可视化分析工具,从发文量、作者、主要发文机构及研究热点关键词等多方面,对洪涝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的特征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遥感技术应用于洪涝灾害监测评估研究的成果数量随时间变化呈增加趋势,外文文献数量上升态势明显高于中文文献数量;2018年以后国内学者在外文期刊论文发表数已超过中文期刊论文发表数。(2)在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研究领域,中国学者发文量占全球总发文量的17.72%,中国科学院以54篇占据研究机构发文数量首位;中国学者国际合作比率为31.9%,国际合作积极性高,但学术影响力及国际合作比例还有提升空间。(3)欧美及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到较高关注,高被引论文主题从风险分析与评估逐步向机器学习、城市洪涝等内容转变。(4)地表分类、水体提取、动态监测、风险评估等主题是国内外学者长期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城市洪涝、承洪韧性、机器学习等正成为洪涝灾害遥感监测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基于云计算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发展将会给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与风险分析带来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遥感监测 GIS CITESPACE 研究热点
下载PDF
河北省洪涝灾害韧性评价及时空演进分析
9
作者 杨雅婷 王湘玉 +1 位作者 张琛 王鹏飞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为应对气候变化及非生态城市建设活动带来的洪涝灾害风险,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洪涝灾害韧性评价体系,计算指标权重及各城市韧性指数,并且对2010,2015,2020年各城市的洪涝灾害韧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 为应对气候变化及非生态城市建设活动带来的洪涝灾害风险,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洪涝灾害韧性评价体系,计算指标权重及各城市韧性指数,并且对2010,2015,2020年各城市的洪涝灾害韧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时空演化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洪涝灾害韧性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压力层韧性降低,状态及响应层韧性提升明显;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城市间韧性发展不平衡、差异化严重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韧性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韧性评价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时空演进 河北省
下载PDF
基于RF-RFE算法的地铁车站洪涝灾害预测研究
10
作者 白莲 刘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197,207,共7页
地铁车站形式以地下段为主,进入雨期时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易发生雨水倒灌现象,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和地铁安全运营。为进一步提高地铁车站洪涝灾害预测的效果,提出基于RF-RFE和DNN神经网络的地铁车站洪涝灾害预测方法。首先,通过收集并分... 地铁车站形式以地下段为主,进入雨期时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易发生雨水倒灌现象,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和地铁安全运营。为进一步提高地铁车站洪涝灾害预测的效果,提出基于RF-RFE和DNN神经网络的地铁车站洪涝灾害预测方法。首先,通过收集并分析已发生地铁车站洪涝灾害的案例,采用文献综述结合专家访谈的方法,构建地铁车站洪涝灾害初始变量集;然后,利用随机森林—递归特征消除(RF-RFE)算法,计算初始变量重要性并完成变量分类正确率排序,从初始变量集中筛选出重要变量;最后,建立DN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以筛选出的重要变量作为输入样本,训练DNN神经网络,完成对地铁车站洪涝灾害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变量选择可提高预测模型精度,与初始变量集的DN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数据筛选后的DN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准确率提高了4.36%;(2)RF-RFE和DNN神经网络算法结合具有良好的效果,预测模型准确率为88.1%,F1分数为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随机森林(RF)算法 递归特征消除(RFE) 洪涝灾害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海市洪涝灾害损失对长江下游地区的辐射影响
11
作者 苏鑫 胡庆芳 +3 位作者 郭靖 王银堂 李伶杰 王磊之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3期27-31,69,共6页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跨区域产业关联损失已成为灾害损失评估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准确量化洪涝灾害损失的辐射影响对于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在系统评估了不同暴雨重现期情景下上海市减停产损失的基...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跨区域产业关联损失已成为灾害损失评估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准确量化洪涝灾害损失的辐射影响对于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在系统评估了不同暴雨重现期情景下上海市减停产损失的基础上,采用两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和分析了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省(直辖市)的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区域间反馈效应,量化了上海市洪涝灾害损失对长江下游地区的辐射影响。结果表明,暴雨重现期10 a、20 a、30 a、50 a、100 a时,上海市的减停产损失分别为14.01亿元、19.83亿元、25.58亿元、33.82亿元和46.24亿元;在长江下游地区,上海市与浙江省的经济相互影响强度最大,且跨区域产业关联损失以溢出效应为主导;上海市发生洪涝灾害时,跨区域波及效应将导致长江下游地区损失增加26.24%。因此,在城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不仅要关注洪涝灾害对自身的影响,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域之间的波及影响,以便更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间接损失评估 跨区域辐射影响 上海市 长江下游地区
下载PDF
豫中地区传统村落洪涝灾害敏感性评估
12
作者 张运兴 李紫阳 +2 位作者 杨美玉 翟飞飞 李海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8,共6页
为有效评估传统村落洪涝灾害敏感性,提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以豫中地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害学理论,借助GIS平台绘制地理信息图,结合熵权法、AHP-熵权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并利用加权栅格数据叠加分析,获取村落敏感性区划图表。结... 为有效评估传统村落洪涝灾害敏感性,提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以豫中地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害学理论,借助GIS平台绘制地理信息图,结合熵权法、AHP-熵权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并利用加权栅格数据叠加分析,获取村落敏感性区划图表。结果表明:豫中地区传统村落洪涝灾害环境以中度敏感为主,三分之二的传统村落处于中低敏感水平,结构上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球形;空间分布上,中低敏感水平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高海拔远河区域;熵权法和AHP-熵权法评估共同高敏感性传统村落有7个,即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村、大营村、翟集村,郏县纸坊村、小张庄村,漯河市郾城区裴城村和许昌市禹州市扒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敏感性评估 传统村落 豫中地区
下载PDF
青海省洪涝灾害时空分布和致灾雨量特征
13
作者 朱科旭 管琴 白爱娟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基于2008—2020年青海省的灾情记录,利用灾损指数分析了青海省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青海省的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同时采用2017—2020年多源融合的CLDAS降水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洪涝灾害预报模型,确定了致灾雨量阈值,结... 基于2008—2020年青海省的灾情记录,利用灾损指数分析了青海省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青海省的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同时采用2017—2020年多源融合的CLDAS降水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洪涝灾害预报模型,确定了致灾雨量阈值,结果表明:(1)青海省洪涝灾害2018年最多,达98次,2014年最少,仅16次,7—8月是洪涝灾害的高风险时段;空间上,基于年平均灾害次数的高风险区为海南州—海西州东部,基于年平均灾损指数的高风险区为海东市—西宁市;(2)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得到基于CLDAS数据的1、2和24 h雨强是预警灾害的降水因子,海南州—海西州东部1 h或2 h最大雨强达到6.8 mm,或者24 h最大雨强达到11.1 mm,是预警洪涝灾害的降水阈值。海东市—西宁市及邻近地区1 h或2 h最大雨强达到13 mm,或者24 h最大雨强达到18.2 mm,是预警洪涝灾害的降水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洪涝灾害 CLDAS降水数据 机器学习 致灾雨量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和Sentinel-2影像的河南扶沟县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研究
14
作者 姜晗兵 邓文彬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洪涝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之一,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选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中受灾较为严重的河南扶沟县为研究区,基于洪涝灾害发生前后的Sentinel-1和Sen... 洪涝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之一,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选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中受灾较为严重的河南扶沟县为研究区,基于洪涝灾害发生前后的Sentinel-1和Sen-tinel-2影像,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灾前的Sentinel-2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基于Sentinel-1影像利用水体指数SDWI对灾中、灾后的水体范围进行提取,并结合GIS对研究区的灾情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基于支持向量机提取的土地利用分类图,总体精度达95.85%;②利用SDWI水体指数法提取的水体范围结果显示灾中、灾后的水体面积分别为36.468 km^(2)、18.770 km^(2),总体精度分别为97.6%和95.4%;③由灾情评估结果可得,曹里乡的受灾情况最为严重,最大水体变化面积达到12.63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 Sentinel-2 洪涝灾害 水体指数SDWI 灾情评估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
下载PDF
巢湖流域洪涝灾害形势与治理对策
15
作者 杨富宝 胡庆芳 +1 位作者 徐迎春 苏鑫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3期16-22,共7页
巢湖流域是安徽省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和现代化进程推进最快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受地形条件、气候特征和江湖关系等共同影响,巢湖流域洪涝灾害多发频发。为进一步提升巢湖流域防洪能力和保... 巢湖流域是安徽省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和现代化进程推进最快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受地形条件、气候特征和江湖关系等共同影响,巢湖流域洪涝灾害多发频发。为进一步提升巢湖流域防洪能力和保护地区经济发展,系统梳理了巢湖流域历史洪涝灾害情况和现状防洪工程布局,对巢湖2020年大洪水事件及其防御应对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详细总结了当前流域洪涝灾害应对面临的问题,剖析了流域的发展形势,提出了加快流域洪涝灾害治理进程、提升流域韧性的思路与综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洪涝灾害 2020年大洪水 综合对策
下载PDF
青海公路沿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指数特征与模型研究
16
作者 张静 保广裕 +4 位作者 刘玮 杨春华 燕振宁 代青措 傅永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利用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海省50个国家气象站和39个公路沿线交通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中的逐日降水量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在分析公路沿线暴雨洪涝发生发展规律、时空分布特征和不同强度降雨日数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利用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海省50个国家气象站和39个公路沿线交通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中的逐日降水量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在分析公路沿线暴雨洪涝发生发展规律、时空分布特征和不同强度降雨日数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自然断点法等方法对暴雨洪涝致灾因子风险指数、孕灾环境风险指数、承灾体风险指数、防灾减灾能力风险指数及风险综合指数空间特征进行了总结,并运用公路沿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孕灾环境、气象风险及防灾减灾能力等因子,构建了公路沿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模型。结果表明:(1)青海省公路沿线不同强度降雨日数空间分布总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致灾因子危险性最高风险区至次高风险区路段包括国道G315线的西宁-天峻路段和G227线的西宁-峨堡岭等路段。(2)暴雨洪涝孕灾环境脆弱性风险自东南、东北向西逐渐降低,孕灾环境脆弱性风险较高的路段包括国道G227线的祁连路段和G214线的共和-囊谦等路段。(3)承灾体暴露性的最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国道G109线的民和-共和路段和G227线的西宁-峨堡岭等路段。(4)防灾减灾能力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青海省西宁、海东、海北东部和海西西部等路段。(5)青海省公路沿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模型等级划分为暴雨洪涝最低风险(1级)、次低风险(2级)、中等风险(3级)、次高风险(4级)和最高风险(5级)。该风险模型可在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中进行应用,为地方交通运输部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灾害 致灾因子 孕灾环境 承灾体 防灾减灾能力 风险模型 青海省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和后悔理论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以西安市为例
17
作者 尹志国 牛发阳 汤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7,共14页
【目的】为缩小单一赋权方法结果差异性,解决评价过程专家规避后悔心理造成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采用博弈论和后悔理论评价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方法】从城市洪涝灾害韧性属性和韧性维度2个方面构建22个评价指标;运用博弈论集合OWA(Order... 【目的】为缩小单一赋权方法结果差异性,解决评价过程专家规避后悔心理造成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采用博弈论和后悔理论评价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方法】从城市洪涝灾害韧性属性和韧性维度2个方面构建22个评价指标;运用博弈论集合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e operator)算子和改进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法,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对权重的作用,得到指标综合权重;引入有限理性的后悔理论,通过构建效用值、后悔-欣喜值、感知效用值矩阵评价西安市主城区洪涝灾害韧性等级,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层次分析法、OWA算子和后悔理论法,改进CRITIC和后悔理论法、后悔理论4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采用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西安市主城区洪涝灾害韧性评价值为4.62,韧性等级为Ⅲ级,属于中等韧性。其中灞桥区为Ⅳ级,新城区和未央区为Ⅲ级,碑林区、莲湖区和雁塔区为Ⅱ级,呈现东北区域韧性强于西南区域的特点。【结论】根据博弈论赋权结果可知:透水面积占比、汛期单日最大降雨量、互联网覆盖率、排水管网密度、主城区道路易积水点数量和植被覆盖率6个指标是影响西安市主城区洪涝灾害韧性的主要指标,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韧性评价 OWA算子 改进CRITIC 博弈论 后悔理论 城市内涝 降水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郑州市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链研究
18
作者 刘颖颖 李经纬 +3 位作者 陈睿山 吴昊圆 王初 杜士强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4,共8页
以郑州“7·20”特大洪涝灾害链作为案例,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对城市洪涝灾害的节点和传播路径进行建模,并结合复杂网络理论,选用度、边介数、平均路径长度、连通度等指标定量分析城市洪涝灾害链的脆弱性、关键节点和... 以郑州“7·20”特大洪涝灾害链作为案例,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对城市洪涝灾害的节点和传播路径进行建模,并结合复杂网络理论,选用度、边介数、平均路径长度、连通度等指标定量分析城市洪涝灾害链的脆弱性、关键节点和关键传播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断链减灾策略,并对其减灾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结果表明郑州“7·20”特大洪涝灾害链中节点度数、点介数和特征向量中心度都将关键事件指向交通中断、抗洪物资供应不足、应急指挥不力、地铁进水、生产线爆炸等,而“抗洪物资供应不足-暴雨洪涝”“交通中断-抗洪物资供应不足”“应急指挥不力-暴雨洪涝”这三条边对整个灾害链网络的结构起到关键作用。应急供电、应急通信、应急交通和停工停产可以有效断链减灾,并且以应急供电的断链减灾效果最显著。相关结果可以为有效应对城市洪涝灾害链提供知识图谱,辨识关键节点和传播路径,并建立断链减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灾害 复杂网络 断链减灾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19
作者 袁旭山 刘京会 宋珂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为了降低洪涝灾害对北京市承灾体的损害,制定了一个同时考虑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框架,运用熵权-TOPSIS算法对承灾体指标数据客观赋权并得到标准化后的脆弱性指数,将初始权重和脆弱性指数分别作为输入和输出数据... 为了降低洪涝灾害对北京市承灾体的损害,制定了一个同时考虑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框架,运用熵权-TOPSIS算法对承灾体指标数据客观赋权并得到标准化后的脆弱性指数,将初始权重和脆弱性指数分别作为输入和输出数据集代入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进而得到优化权重;进一步结合ArcGIS技术对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进行评估,并利用自然断点法将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划分为4个等级。结果表明:①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城市POI密度、植被覆盖率和排水管网等指标对北京市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影响显著;②北京市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在空间上呈现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城市中心区脆弱性等级高,边缘地区脆弱性低。研究成果对于降低北京市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权重优化模型及脆弱性评估模型也可应用到其他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承灾体脆弱性 熵权法 TOPSIS BP神经网络 ARCGIS 北京市
下载PDF
洪涝灾害应急医学救援无线自组网系统研究
20
作者 陶学强 段德光 +3 位作者 陈恩 李昊 李夏 崔春青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可用于洪涝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的无线自组网系统,以满足现场医疗救援通信需求。方法根据大范围洪涝灾害医学救援特点,分析洪涝灾害应急医学救援通信需求,按照车载、地基、空基、手持四位一体,设计无线自组网通信方案总体结构... 目的设计一种可用于洪涝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的无线自组网系统,以满足现场医疗救援通信需求。方法根据大范围洪涝灾害医学救援特点,分析洪涝灾害应急医学救援通信需求,按照车载、地基、空基、手持四位一体,设计无线自组网通信方案总体结构,形成系统通信方案。结果基于无线自组网的洪涝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系统能够满足应急医学救援通信要求,设计的通信硬件在规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融合通信能力。结论无线自组网通信系统的建立,对于提升洪涝灾害医疗救援的及时性和受灾患者的时效救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自组网 洪涝灾害 医学救援 通信 基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