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与肠化、活动性炎症分析
1
作者 李园 王昌正 吴本俨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 检测中老年人群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和肠化的影响。方法 对1944例50岁以上的受检者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其中140例受检者行胃镜和病理活检,HE染色观察胃活动性炎... 目的 检测中老年人群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和肠化的影响。方法 对1944例50岁以上的受检者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其中140例受检者行胃镜和病理活检,HE染色观察胃活动性炎症、肠化情况。结果 中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8.6%。50-60岁组,61-70岁组,71-80岁组,〉80岁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31.1%、26.0%、24.3%、21.8%。胃黏膜活动性炎症、肠化发生率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组明显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组(P〈0.01)。结论 随年龄增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呈下降趋势,高龄老年人尤为明显。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和肠化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老年人 肠化 活动性炎症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小肠造影影像组学预测小肠克罗恩病活动性炎症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红红 崔颖 +3 位作者 江洋 赵宇飞 于谦 彭新桂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46-85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小肠造影对比增强序列的影像组学分析对小肠克罗恩病活动性炎症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2例末端回肠受累克罗恩病患者的磁共振小肠造影及临床资料,患者以磁共振活动指数(MaRIA)为参照标准分为无-轻度活动组和...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小肠造影对比增强序列的影像组学分析对小肠克罗恩病活动性炎症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2例末端回肠受累克罗恩病患者的磁共振小肠造影及临床资料,患者以磁共振活动指数(MaRIA)为参照标准分为无-轻度活动组和中-重度活动组,使用ITK-SNAP对磁共振小肠造影延迟增强图像上的感兴趣区进行勾画,运用PyRadiomics软件对感兴趣区进行特征提取,之后使用FeAture Explorer Pro将提取的特征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58例,31/27=阳性/阴性;测试集24例,13/11=阳性/阴性),并进行特征降维及建模。将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应用到测试集中进行验证。最后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对克罗恩病活动性炎症的诊断效能。结果:从磁共振小肠造影延迟增强图像中共提取出374个特征,经过特征降维、筛选后,最终3个特征被纳入到影像组学模型中,克罗恩病活动性炎症影像组学模型为:1.248×wavelet-HLL_firstorder_Kurtosis+0.717×wavelet-LLL_first order_90Percentile+1.116×wavelet-LLL_glcm_JointAverage。训练集结果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区分无-轻度活动性及中-重度活动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3(95%CI:0.8949~0.9938),敏感度90.3%,特异度88.9%,测试集的影像组学模型的AUC为0.881(95%CI:0.7109~0.9926),敏感度84.6%,特异度81.2%。结论:基于磁共振小肠造影对比增强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克罗恩病小肠活动性炎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磁共振小肠造影 影像组学 活动性炎症
下载PDF
乌司奴单抗治疗活动性炎症性肠病疗效和安全性系统性评价与Meta分析
3
作者 林佳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0267-0271,共5页
探讨乌司奴单抗在活性性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文题查阅大量文献库,在计算机中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库及PubMed、EMbase英文库进行检索;检索词包括:“乌司奴单... 探讨乌司奴单抗在活性性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文题查阅大量文献库,在计算机中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库及PubMed、EMbase英文库进行检索;检索词包括:“乌司奴单抗”、“活性性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安全性”,检索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对于综述、会议等文献完成手动检索。针对上述检索词,对于符合上述要求的论文进行整理;阅读符合要求文章的摘要,再次核对纳入文献的数量、质量并进行验证。主要结局指标包括:临床应答率、内镜下缓解率、复发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二分类变量和疾病活动指数、组织学评分、C反应蛋白(CRP)等连续性变量。对于符合上述要求的论文进行整理,采用ReMan5.3软件完成Meta分析及亚组分析。结果:(1)根据检索式及检索内容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初步获得文献303篇。其中,中文数据库CBM 48篇,CNKI 133篇,万方73篇,维普 15篇,英文文献32篇;借助Note Express软件剔除重复软件,获得文献229篇;查阅纳入文献的题目、摘要排除152篇。结合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2篇;(2)入组的9篇文献均完成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文献中3分5篇,2分3篇;(3)8篇符合要求的文献中共有8篇文献涉及乌司奴单抗在活动性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χ2=9.90,df=5(P=0.08),I2=49%。Z=3.94,P<0.00001,说明:乌司奴单抗用于活动性炎症性肠病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4)8篇符合要求的文献中共有6篇文献涉及乌司奴单抗在活动性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安全性,结果表明:χ2=0.55,df=3(P=0.91),I2=0%。Z=0.72,P<0.00001,说明:乌司奴单抗用于活动性炎症性肠病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安全性。结论:(1)汇总目前关于乌司奴单抗治疗活动性炎症性肠病研究结果显示,乌司奴单抗用于活动性炎症性肠病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临床缓解和内镜下缓解率,但是亦存在复发风险;(2)乌司奴单抗与传统药物相比,治疗活动性炎症性肠病疗效差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及长期观察;(3)乌司奴单抗用于活动性炎症性肠病中安全性更高,多数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奴单抗 活动性炎症性肠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系统 Meta分析
下载PDF
超声造影动态评价兔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炎症活动性的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长洁 王亚辉 +3 位作者 华兴 郭燕丽 滕永亮 刘雪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84-990,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动态检测兔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炎症活动度的价值。方法 6月龄兔24只,雌雄不拘,体质量3~3.5 kg,以卵蛋白法建立膝关节RA模型,共48例,按建模时间分为建模前(...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动态检测兔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炎症活动度的价值。方法 6月龄兔24只,雌雄不拘,体质量3~3.5 kg,以卵蛋白法建立膝关节RA模型,共48例,按建模时间分为建模前(对照组)、诱导1周(M1组)、诱导4周(M4组)和诱导8周(M8组),每组12例。对双膝股胫关节行高分辨二维超声与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power Doppler imaging,PDI),测量滑膜厚度,对PDI血流信号进行视觉半定量评分(0~3分)。随后行CEUS检查,观察滑膜增强情况,仪器自动拟合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测量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达峰时间(peak time,PT)、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峰值强度减半时间(T_(1/2))等数值。采集滑膜标本计算滑膜血管面积指数,比较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并对超声指标与滑膜病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建模时间增长,超声测得兔股胫关节滑膜厚度逐渐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4组和M8组P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膜厚度与滑膜炎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887,P<0.01)。M4组与M8组中,CEUS阳性比例高于PDI(8/12 vs3/12;12/12 vs 10/12)。TIC参数中,滑膜PI值和AUC值均显著低于周边组织(P<0.01);PI值、AUC值及PDI评分与滑膜血管面积指数呈正相关(r_1=0.664,P<0.01;r_2=0.711,P<0.01;r_3=0.483,P<0.05)。结论灰阶超声检测滑膜厚度能反映滑膜炎病理改变的程度,CEUS较PDI能更敏感地反映滑膜炎新生血管的形成,能早期动态检测RA滑膜炎的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超声造影 炎症活动性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评价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炎症活动性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杰 王绍武 +3 位作者 李相文 丁建平 周静 唐栋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评价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PF)炎症活动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6例IRPF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MSCT影像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获得复查的10例患者治疗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评价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PF)炎症活动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6例IRPF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MSCT影像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获得复查的10例患者治疗后ESR、CRP、Δ动、Δ静、最大平均厚度、最大左右径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患者治疗前后平扫MSCT值、动脉期MSCT值、静脉期MS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Δ动、Δ静与ESR、CRP均呈正相关(均P<0.05)。平扫MSCT值、动脉期MSCT值、静脉期MSCT值、最大平均厚度、最大左右径与ESR、CRP均无相关性(均P>0.05)。ΔA、ΔB与ΔESR、ΔCRP均呈正相关(r=0.38、0.54、0.49、0.41,均P<0.05)。结论MSCT增强检查可以评价IRPF炎症活动性,并且可以评价IRPF的疗效。IRPF病变的大小与炎症活动性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 多层螺旋CT 炎症活动性
下载PDF
慢性肝炎炎症活动性对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后肝再生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HiromuT 《消化外科》 CSCD 1999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肝再生能力 合并症 肝细胞癌 慢性肝炎 炎症活动性 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
下载PDF
慢性胃炎病理特征在幽门螺杆菌分型中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睿祺 张哲 +1 位作者 陈东 方微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799-803,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病理特征与Ⅰ型幽门螺杆菌(Ⅰ-Hp)、Ⅱ型幽门螺杆菌(Ⅱ-Hp)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胃黏膜活检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样本2583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并进行分型,分析Ⅰ-Hp、Ⅱ-Hp与慢性胃炎的炎性反应程度、活...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病理特征与Ⅰ型幽门螺杆菌(Ⅰ-Hp)、Ⅱ型幽门螺杆菌(Ⅱ-Hp)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胃黏膜活检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样本2583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并进行分型,分析Ⅰ-Hp、Ⅱ-Hp与慢性胃炎的炎性反应程度、活动度、肠上皮化生及淋巴滤泡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胃炎的炎性反应程度、活动度、肠上皮化生在Ⅰ-Hp、Ⅱ-Hp感染中均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炎症活动度为Ⅰ-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Ⅰ-Hp和Ⅱ-Hp感染在慢性胃炎炎性反应程度、活动度、肠上皮化生中表现有所差异。活动性炎症提示可能存在Ⅰ-Hp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分型 慢性胃炎 病理特征 活动性炎症
下载PDF
血清胃蛋白酶原、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与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炎症活动性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9
8
作者 程晓华 张秋丽 +2 位作者 巩小琳 程亚男 柴晓霞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8年第6期945-947,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与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炎症活动性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活动性胃溃疡患者作为胃溃疡组、184例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浅表性胃炎组,另选同期196...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与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炎症活动性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活动性胃溃疡患者作为胃溃疡组、184例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浅表性胃炎组,另选同期1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PG、EGF水平。胃溃疡组患者采取雷贝拉唑三联方案治疗3 w,比较活动性胃溃疡愈合患者与未愈合患者炎症活动性评分、血清PG、EGF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组血清PG、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血清PG水平高于浅表性胃炎组和健康对照组,EGF水平低于浅表性胃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 w后,胃溃疡组118例患者愈合,愈合率为59.00%(118/200);82例患者未愈合,未愈合率为41.00%(82/200)。活动性胃溃疡愈合患者炎症活动性评分低于未愈合者,血清PG水平低于未愈合者,EGF水平高于未愈合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PG水平与炎症活动性评分呈正相关(r=0.709,P<0.05),血清EGF水平与炎症活动性评分呈负相关(r=-0.803,P<0.05)。结论活动性胃溃疡患者血清PG呈异常升高状态,与炎症活动性评分具有正相关关系;血清EGF呈异常下降状态,与炎症活动性评分具有负相关关系。动态监测活动性胃溃疡患者血清PG、EGF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胃溃疡 胃蛋白酶原 表皮生长因子 炎症活动性评分
原文传递
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分布特点及其Hp感染情况分析
9
作者 张春梅 牛静 田皎 《医师在线》 2023年第8期48-50,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分布特点及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4月收治的120例胃息肉患者,分析患者胃息肉情况。结果胃体(胃大弯)处息肉分布较多且Hp感染率高于其他部位。增生性胃息肉的Hp感染强度以... 目的探究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分布特点及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4月收治的120例胃息肉患者,分析患者胃息肉情况。结果胃体(胃大弯)处息肉分布较多且Hp感染率高于其他部位。增生性胃息肉的Hp感染强度以中低度感染为主,炎性胃息肉以高强度感染为主;增生性和炎性胃息肉的活动性炎症发生率及黏膜病变总发生率高于胃底腺息肉和腺瘤性胃息肉。结论临床对胃息肉的治疗应注重Hp感染的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幽门螺杆菌 病理类型 感染情况 活动性炎症 黏膜病变 胃底腺息肉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中医辨证分型与炎症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9
10
作者 张天涵 沈洪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85-690,共6页
目的通过搜集、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中医辨证分型与其炎症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5例,对纳入患者进行疾病分期活动性... 目的通过搜集、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中医辨证分型与其炎症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5例,对纳入患者进行疾病分期活动性分级和病变范围分类,采集临床信息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收集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粪便钙卫蛋白(FC)的数据;运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型及病变范围、疾病分期、活动性分级与炎症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2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以大肠湿热证最多见(53%),其次是脾虚湿蕴证(34%)、肝郁脾虚证(13%);大肠湿热证组炎症活动性指标水平(ESR、CRP、FC)均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组、脾虚湿蕴证组,而肝郁脾虚证组ESR、CRP、FC则略高于脾虚湿蕴证组(P<0.05);疾病活动期患者ESR、CRP、FC比临床缓解期明显升高(P<0.05);重度活动组患者明显高于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高于轻度活动组(P<0.05)。广泛结肠型炎症活动性指标水平表达最高,左半结肠型次之,直肠型最低(P>0.05)。临床缓解期患者中医证型以脾虚湿蕴证为主,其次是肝郁脾虚证,再次为大肠湿热证;轻度活动期患者以脾虚湿蕴证为主,其次是大肠湿热证,再次为脾虚肝郁证;中度及重度活动期患者均以大肠湿热证为主(P<0.05)。纳入325例患者的ESR、CRP、FC水平与Mayo评分均呈正相关,各证型亚组之中,大肠湿热证患者ESR、CRP、FC与Mayo评分相关度最高(P<0.05)。结论 ESR、CRP、FC水平可客观反映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疾病活动及严重程度,其中在大肠湿热证中预测意义最大,可协助临床评估和中医药疗效评估,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活动性指标 疾病分期 中医辨证分型
原文传递
儿童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烨 金晓龙 肖家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 研究儿童胃炎的病理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我科1996 年至1998年间100 例3 至15 岁儿童胃镜活检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按1996 年的Sydney 胃炎标准对病变分级,分析和探讨儿童慢性胃炎... 目的 研究儿童胃炎的病理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我科1996 年至1998年间100 例3 至15 岁儿童胃镜活检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按1996 年的Sydney 胃炎标准对病变分级,分析和探讨儿童慢性胃炎的病理特点。结果 49 % 的儿童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而且炎症的程度和幽门腺萎缩明显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例。结论 儿童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的胃粘膜病理变化比非感染者严重,常常表现为淋巴滤泡形成及中性白细胞浸润;本组儿童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为49 % ,属于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人群。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及胃癌等疾病发生关系密切,因此对幽门螺杆菌的防治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幽门螺杆菌 淋巴滤泡 活动性炎症 儿童
下载PDF
治胃灵治疗慢性胃炎1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德喜 周军怀 萨仁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529-530,共2页
目的观察治胃灵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总共1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治胃灵,每次6g,每日3次;对照组应用胃苏颗粒,每次5g,每日3次,并用多潘立酮,每次1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 目的观察治胃灵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总共1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治胃灵,每次6g,每日3次;对照组应用胃苏颗粒,每次5g,每日3次,并用多潘立酮,每次1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95%,说明两组疗效基本一致(P>0.05),且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共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治胃灵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中医药 治胃灵 活动性炎症
下载PDF
自体上方球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曙光 王曙红 李淑艳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21-221,共1页
关键词 初发性翼状胬肉 疗效观察 转位治疗 结膜瓣 上方 自体 活动性炎症 前房深度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IBD:国外主流观点与最新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玲娜 曹倩 《现代实用医学》 2019年第11期1425-1426,共2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的肠道免疫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具有病程漫长、反复发作及药物不能根治的特点,严重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IBD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是遗传易感者在环境外来因素刺激和体内肠...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的肠道免疫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具有病程漫长、反复发作及药物不能根治的特点,严重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IBD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是遗传易感者在环境外来因素刺激和体内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出现免疫和炎症反应失调所致。传统的IBD治疗着眼于控制活动性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紊乱,包括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及甲氨蝶类等免疫抑制剂;但这些传统药物不能满足所有IBD的治疗需求,部分患者表现出无效、不耐受或出现不良反应,且目前传统药物治疗似乎没有改变IBD自然病程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炎症 免疫紊乱 传统药物治疗 免疫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 硫唑嘌呤 免疫抑制剂 外来因素
下载PDF
Fas抗原在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分布状况初探
15
作者 朱克顺 张玲霞 +2 位作者 王慧芬 王松山 王林杰 《传染病信息》 1996年第1期18-19,共2页
肝细胞亡的形式有两种——凋亡或坏死。Fas抗原为一种能介导细胞凋亡的细胞膜分子。Naoki等发现Fas抗原在慢性丙肝病人活动性炎症区高表达。这提示,Fas抗原在肝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乙型肝炎的肝细胞损伤途径至今仍不清楚,为调查Fa... 肝细胞亡的形式有两种——凋亡或坏死。Fas抗原为一种能介导细胞凋亡的细胞膜分子。Naoki等发现Fas抗原在慢性丙肝病人活动性炎症区高表达。这提示,Fas抗原在肝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乙型肝炎的肝细胞损伤途径至今仍不清楚,为调查Fas抗原在急慢性乙肝病人肝组织中分布状况,本研究用多克隆免抗Fas检测了一组HBV感染者肝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状况 肝组织 抗原 细胞凋亡 活动性炎症 慢性丙肝 乙型肝炎患者 肝损伤 高表达 急慢性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伴存的活动性胃炎的关系
16
作者 黄永辉 张尚志 +3 位作者 李蜀华 龚以华 张必玉 祁力平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2年第3期127-128,共2页
自从幽门螺杆菌(HP)发现以来,国内外已有研究提示,HP与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有密切的关系,并认为是导致活动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消化性溃疡多伴有胃窦的活动性炎症存在。因此,本文对HP菌量与活动性胃炎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自从幽门螺杆菌(HP)发现以来,国内外已有研究提示,HP与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有密切的关系,并认为是导致活动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消化性溃疡多伴有胃窦的活动性炎症存在。因此,本文对HP菌量与活动性胃炎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观察仅能杀灭胃粘膜HP的抗生素以及能抗溃疡而无或仅微弱抗HP作用的药物对活动性胃炎的疗效,探讨了HP与消化性溃疡伴存的活动性胃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及治疗方案 1989年1月至11月,经Olymp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活动性炎症 胃舒 菌量 中性白细胞 尿素酶试验 阴转率 制酸剂 安慰剂 高倍视野
原文传递
超声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发展
17
作者 范萌萌 李小峰 石磊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476-478,共3页
近十年,随着超声设备的不断改进和越来越多风湿科医生能够进行超声操作,超声在风湿性疾病的诊治中表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超声能够很好地显示肌肉骨骼结构,与传统的临床体格检查相比较,在探查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异常表现时具有更高的敏感... 近十年,随着超声设备的不断改进和越来越多风湿科医生能够进行超声操作,超声在风湿性疾病的诊治中表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超声能够很好地显示肌肉骨骼结构,与传统的临床体格检查相比较,在探查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异常表现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欧美国家已将其纳入风湿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常规检查中,且它在临床中有着更广泛的应用领域.由于其能检测出骨骼及软组织中的病理性血流,从而发现局部存在的活动性炎症[1],故超声影像已被认为是评估风湿病患者病情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超声设备 应用 软组织异常 临床诊断 骨骼结构 活动性炎症 影像学方法
下载PDF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尚宁 胡艳波 李艳芳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5期437-437,共1页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睑球粘连患者10例(10只眼),其中,男7例(7只眼),女3例(3只眼);年龄12~57岁,平均38岁.化学烧伤6只眼,热烫伤3只眼,多次翼状胬肉手术后1只眼.眼部主要表现为睑球粘连眼球运动受限.所有患眼局部均无活动性炎症,...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睑球粘连患者10例(10只眼),其中,男7例(7只眼),女3例(3只眼);年龄12~57岁,平均38岁.化学烧伤6只眼,热烫伤3只眼,多次翼状胬肉手术后1只眼.眼部主要表现为睑球粘连眼球运动受限.所有患眼局部均无活动性炎症,术前均滴抗生素眼液3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球粘连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 临床应用 眼球运动受限 活动性炎症 抗生素眼液 化学烧伤 翼状胬肉 手术后
下载PDF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念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9期1074-1077,共4页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是角膜病致盲患者复明的终末治疗手段,但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尤其在高危角膜移植(新生血管、多次角膜移植及活动性炎症)免疫排斥反应高达50%以上。因此,预防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是角膜移...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是角膜病致盲患者复明的终末治疗手段,但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尤其在高危角膜移植(新生血管、多次角膜移植及活动性炎症)免疫排斥反应高达50%以上。因此,预防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是角膜移植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制,对目前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等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病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防治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高危角膜移植 活动性炎症
下载PDF
肝癌术后减肥、抗炎防复发
20
作者 孙倍成 宫丹丹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3年第7期19-19,共1页
肝脏肿瘤即使是手术切除后,因为剩余的肝脏往往是病变的肝硬化组织,非常容易复发。据统计,小肝癌5年复发率高达60%。但是如果发现得早,复发后可以进行再次切除、再次手术,或者是进行补偿性肝移植治疗,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可以有效延长。炎... 肝脏肿瘤即使是手术切除后,因为剩余的肝脏往往是病变的肝硬化组织,非常容易复发。据统计,小肝癌5年复发率高达60%。但是如果发现得早,复发后可以进行再次切除、再次手术,或者是进行补偿性肝移植治疗,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可以有效延长。炎症与肿瘤发病也密切相关。如果是活动性炎症,更容易诱发肝癌发生,导致肝细胞损失,肝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复发 活动性炎症 减肥 抗炎 肝脏肿瘤 手术切除后 肝硬化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