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7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敷结合中低周波电疗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和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琪 宋祺鹏 +1 位作者 沈培鑫 毛德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2-142,共1页
目的探讨为期8周的热敷联合中低周波电疗干预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平地行走时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及动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9名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15)和热敷组(n=14)。联合治疗组接受热敷联合中低周波电疗,热敷... 目的探讨为期8周的热敷联合中低周波电疗干预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平地行走时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及动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9名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15)和热敷组(n=14)。联合治疗组接受热敷联合中低周波电疗,热敷组仅接受单一热敷治疗。在干预前、后,使用WOMAC量表记录参与者行走时的疼痛评分,通过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和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参与者平地行走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采用双因素重复性方差分析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患侧腿的疼痛评分(P=0.028,η2p=0.176)、膝关节屈曲角度(P=0.008,η2p=0.230)及内-外侧方向的动态稳度(P=0.011,η2p=0.217)中检测到显著的交互效应。进行事后检验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联合治疗组(P<0.001,d=2.410)和热敷组(P=0.002,d=1.012)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热敷组(P=0.019,d=0.954);联合治疗组膝关节屈曲角度(P=0.005,d=0.749)显著增大,及内-外侧方向的动态稳度(P<0.001,d=1.117)显著降低。结论相较于单一热敷,为期8周的热敷结合中低周波电疗在缓解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平地行走时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提高动态稳定性方面更有效。建议在热敷治疗后增加中低周波电疗,以促进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活动范围 膝关节屈曲 热敷治疗 事后检验 电疗 稳度 统计分析 方差分析
原文传递
白冠长尾雉野外放归初期活动范围及变化规律
2
作者 姚艳 逯金瑶 +4 位作者 宋林 吴耀祥 李芝兰 李立 李邵平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为了加强珍稀濒危雉类物种保护,推进珍稀濒危雉类种群复壮进程,2021年9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了40只人工繁育的白冠长尾雉成体,利用红外自动数码照相机和GPS卫星定位信号发射器对放归的白冠长尾雉进行监测研究。结果显示:... 为了加强珍稀濒危雉类物种保护,推进珍稀濒危雉类种群复壮进程,2021年9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了40只人工繁育的白冠长尾雉成体,利用红外自动数码照相机和GPS卫星定位信号发射器对放归的白冠长尾雉进行监测研究。结果显示:红外相机监测获得28张白冠长尾雉独立有效照片;给10只白冠长尾雉安装PTT,10只个体放归后每10d的移动距离为(448.34±309.80)m,活动范围(68753.99±59706.90)m^(2);白冠长尾雉在放归后的前20d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较小且比较稳定,在21~50d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逐渐增大,在51~70d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稍微减小,在71~80d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又逐渐增大达到最大值,在81~90d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减小;10只白冠长尾雉个体平均分布海拔为(1018.71±70.48)m,与其物种生态特性一致。本研究建议,后续进行雉类野外放归时应加强雉类野化训练,扩大野外放归范围,提高野外放归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冠长尾雉 野外放归 卫星定位发射器 活动范围
下载PDF
水利工程白蚁取食活动范围研究
3
作者 张树田 蔡勤学 +3 位作者 屈章彬 石磊 张金水 董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94-194,196,共2页
为明确分布于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种群取食活动范围,开展试验,选取两个白蚁活动频繁、数量较多的群体活动站点,通过中性红脂肪染色剂标记取食工蚁进行研究。经统计和测量发现,两个监测点的白蚁群体的最... 为明确分布于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种群取食活动范围,开展试验,选取两个白蚁活动频繁、数量较多的群体活动站点,通过中性红脂肪染色剂标记取食工蚁进行研究。经统计和测量发现,两个监测点的白蚁群体的最大取食距离、取食范围分别为20.8、25.4 m和484.8、704.3 m^(2)。监测诱杀装置的埋设间距应参考低龄巢群,因此实际群体数量和活动范围均大于试验中所得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翅土白蚁 取食活动范围 中性红染色剂 小浪底水利枢纽
下载PDF
早期康复介入对膝部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46
4
作者 曾海辉 区正红 +1 位作者 燕铁斌 金冬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64-665,共2页
目的:比较膝部骨折术后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关节活动范围(ROM)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将53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分成第1期康复组(27例)和第2期康复组(26例),分别测量两组进入第2期康复时的膝关节ROM,第2期康复1个月后膝关节RO... 目的:比较膝部骨折术后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关节活动范围(ROM)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将53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分成第1期康复组(27例)和第2期康复组(26例),分别测量两组进入第2期康复时的膝关节ROM,第2期康复1个月后膝关节ROM及随诊1年后的膝关节活动障碍例数。结果:两组进入第2期康复时及第2期康复1个月后膝关节ROM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随诊1年后的膝关节活动障碍例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对改善膝部骨折术后ROM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膝部骨折 关节活动范围 膝关节活动障碍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大鼠腰椎亚脱位模型节段活动范围减小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孔令军 程英武 +3 位作者 詹红生 元维安 陈博 高乾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腰椎亚脱位动物模型基本特性:节段活动范围减小。方法:将108只350~45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单纯固定组、旋转固定组)和假手术组。再将各组按固定时间分为2、4、8和12周4个亚组。单纯固定组和旋转固定组分别植入外... 目的:观察大鼠腰椎亚脱位动物模型基本特性:节段活动范围减小。方法:将108只350~45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单纯固定组、旋转固定组)和假手术组。再将各组按固定时间分为2、4、8和12周4个亚组。单纯固定组和旋转固定组分别植入外部连接固定系统进行造模,假手术组仅行手术干预。在各连接期结束时,X线片观察3组造模节段椎体后缘沿线夹角;脊柱刚度测试系统检测单纯固定组和旋转固定组刚度。结果: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椎体后缘所成的锐角(posterior body angle,PBA)变化呈逐渐减小趋势;而且,各连接期结束时,单纯固定组与旋转固定组间PB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假手术组间PBA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刚度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脊柱造模节段刚度随连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组之间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部连接固定系统诱导的大鼠腰椎亚脱位模型,可有效导致大鼠造模节段脊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即节段活动范围减小,且此种变化与时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腰椎 脱位 模型 动物 活动范围 关节
下载PDF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其颈椎生理曲度及活动范围的中远期随访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磊 王伟 +1 位作者 张永兴 任龙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生理曲度、活动范围的中远期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生理曲度、活动范围的中远期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0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7~68岁,平均52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2~C7 Cobb角)及活动范围(ROM)。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5~8年,平均7年。JOA评分术前为7~13分,平均9.5分;末次随访时为9~17分,平均14.0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改善率为52%。C5椎管/椎体比率术前为0.56~0.8,平均0.67;末次随访时为0.86~1.42,平均1.21,与术前比较椎管矢状径扩大明显(P<0.05)。术前C2~C7 Cobb角中立位为0°~16°,平均7.8°;末次随访时为4°~16°,平均8.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伸位31°(24°~38°),过屈位-2.7°(-11°~0°)。术后颈椎前凸无明显减少,所有随访患者无一例出现后凸畸形。但术后颈椎活动范围较术前减少,平均ROM为28°,与术前(4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伸位26°(21°~29°),与术前(2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过屈位7°(5.5°~19°),与术前(1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植的棘突与掀起的椎板骨性融合,回植的C2棘突附着点及椎板的门轴侧均骨性愈合,未出现再次关门情况,椎管形态维持良好。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维持生理曲度具有良好效果,但颈椎活动范围有部分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韧带复合体 伸肌附着点 单开门 椎板成形术 生理曲度 活动范围
原文传递
活动终末端等长收缩训练对膝关节骨折术后活动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蔡可书 朱奕 +4 位作者 林枫 顾昭华 沈滢 范刚启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4-996,共3页
目的:探讨在关节活动终末端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对骨折手术后3个月以上病程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选择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固定时间超过3个月,且出现明显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患者28例,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在关节活动终末端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对骨折手术后3个月以上病程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选择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固定时间超过3个月,且出现明显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患者28例,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先进行理疗(蜡疗或热敷治疗)、关节松动术等治疗,以及屈伸膝的等张收缩训练,5次/周,治疗组另于等张收缩训练后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终末端等长收缩训练,但两组患者每天总主动肌力训练时间相等。两组患者均于锻炼90d后测量角度值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屈、伸膝的主、被动运动角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和功能锻炼后,两组患者主被动屈伸膝关节角度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主动屈曲角度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被动屈、伸膝角度和主动伸膝角度两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关节活动终末端等长收缩训练对损伤术后膝关节固定时间较长,且出现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患者的功能改善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长收缩 膝关节 功能障碍 关节活动范围
下载PDF
满足日常生活活动范围的髋臼假体角度安全范围及杯颈前倾角组合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永奖 蔡春元 +5 位作者 张力成 杨国敬 周德彪 彭茂秀 陈文良 赵章伟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1期930-934,共5页
目的:研究满足日常生活活动范围条件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杯角度安全范围及杯颈前倾角优化组合。方法:建立人工全髋关节三维可视化计算机模型,将髋关节屈曲≥110°、屈曲90°内旋≥30°、后伸≥30°、外旋≥40°... 目的:研究满足日常生活活动范围条件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杯角度安全范围及杯颈前倾角优化组合。方法:建立人工全髋关节三维可视化计算机模型,将髋关节屈曲≥110°、屈曲90°内旋≥30°、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日常生活活动范围一般标准,而将屈曲≥120°、屈曲90°内旋≥45°、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严格标准,头颈直径比为2~2.92,假体颈前倾角为0°~30°,髋臼杯前倾角为0°~70°,外展角为10°~60°,颈干角设定为135°,计算满足上述两组活动范围,髋臼杯外展角每变化5°,相应的髋臼杯前倾角安装角度,在以臼杯外展角为横坐标,臼杯前倾角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上描点、连线画图进行描述,采用SAS6.12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髋臼杯角度安全范围随着头颈直径比增大而增大,头颈比大于2.37时,臼杯角安全范围增大明显,严格标准活动度下的安全范围比一般标准条件下的小。颈干角135°,髋关节一般标准和严格标准活动度下,髋臼杯前倾角(Y)与股骨假体前倾角(X)的关系分别为:Y1=-0.816X1+39.76(R2=0.993),Y2=-0.873X2+47.04(R2=0.999)。结论:头颈直径比较大的假体髋臼杯角安全范围明显增大,建议选择头颈比直径大于2.37的假体。髋关节活动范围要求越高,髋臼杯角度安全范围就越小,但可以通过选择较大头颈直径比的假体来纠正。杯颈前倾角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假体 活动范围 关节 计算机 模拟
下载PDF
紫貂冬季活动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利 姜兆文 +1 位作者 马逸清 李晓民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1991至1993年10~12月的三个冬季中,借助无线电遥测技术对7只紫貂(4雄,3雌)活动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紫貂的活动范围为13.03km2,雌性为7.18km2,雄性的几乎为雌性的2倍。活动范围多为长条... 1991至1993年10~12月的三个冬季中,借助无线电遥测技术对7只紫貂(4雄,3雌)活动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紫貂的活动范围为13.03km2,雌性为7.18km2,雄性的几乎为雌性的2倍。活动范围多为长条形,且多与山脉走向相一致。雄性活动范围的最大距离为5.50km,雌性为4.17km。雌雄个体间的活动范围有部分重叠现象,重叠程度为62.0%。雄性个体间几乎无重叠现象。影响活动范围大小的因素主要为动物体型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貂 冬季 活动范围
下载PDF
确定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副热带季风建立和活动范围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20
10
作者 廉毅 沈柏竹 +1 位作者 高枞亭 李尚锋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3-510,共8页
文中利用1948—2002年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1958—2002年ECWMF再分析资料,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618个测站1961─2005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作者确定的东亚夏季风(EASM)建立标准,探讨东亚夏季风在南海爆发以后继续向北和向东推进活... 文中利用1948—2002年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1958—2002年ECWMF再分析资料,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618个测站1961─2005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作者确定的东亚夏季风(EASM)建立标准,探讨东亚夏季风在南海爆发以后继续向北和向东推进活动范围、建立、持续和撤退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给出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EASSM)的定义,计算其建立时间(候)和空间分布,发现EASSM除继续向北推进的方向外,在20°─25°N还有明显向东的分支,以及向西稍偏北的分支,107.5°E以西的季风建立等时线梯度十分密集,而以东的等时线梯度很小,季风建立的等时线的总体以110°─115°E为轴心、明显向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凸起的近于折线的分布,表明EASSM先在中国大陆建立,而同纬度的中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夏季副热带季风后建立;(2)撤退的等时线则近于与建立的等时线相反分布,沿120°E的方向凸向南,表明中国东北地区和近海地区先撤退;(3)给出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EASSM建立的概率等值线的空间分布,我们尝试定义了<35%概率等值线的地区为其影响的边缘地带,北边界始于黑龙江省北部48°N附近向东南经由黑龙江省南部和俄罗斯滨海省,穿过日本海止于日本北海道南部,其西边界由东北向西南沿中蒙边境止于青藏高原。20世纪90年代北部边缘地带与多年平均比偏南3─5纬度,而西部边缘变动较小,只向东偏了1个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 夏季副热带季风 建立和撤退 活动范围
下载PDF
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对膝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34
11
作者 陶泉 俞红 杨解林 《中国康复》 2004年第6期340-341,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uouspassivemotion ,CPM)训练对膝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 :4 7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G0、G1、G2和G3组 ,在完成常规物理治疗后 ,G1、G2和G3组分别在术后第 1、2和 3周时开始CPM训练 ,共 4...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uouspassivemotion ,CPM)训练对膝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 :4 7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G0、G1、G2和G3组 ,在完成常规物理治疗后 ,G1、G2和G3组分别在术后第 1、2和 3周时开始CPM训练 ,共 4周。结果 :治疗第 6周时测量 4组患膝关节活动范围 ,平均值分别为 (6 4± 5 )°、(89± 7)°、(78± 4 )°、(71± 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CPM训练能更快促进膝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折 连贯被动运动 活动范围
下载PDF
系统康复治疗对下肢制动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郑光新 冯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61-164,共4页
对院内康复治疗和院外锻炼对股骨干骨折术后病人及不同康复时机对下肢骨折术后病人膝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康复治疗组术后12个月时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29.29°±25.86°,对照组为6... 对院内康复治疗和院外锻炼对股骨干骨折术后病人及不同康复时机对下肢骨折术后病人膝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康复治疗组术后12个月时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29.29°±25.86°,对照组为62.12°±48.39°,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本组病例中下肢骨折术后12个月时膝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与术后开始康复治疗间隔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73,P<0.01)。说明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在改善制动后膝关节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自行锻炼,康复治疗得越早,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骨折 制动 膝关节 活动范围 康复治疗
下载PDF
重引入丹顶鹤野放初期活动范围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崔多英 杜洋 +6 位作者 刘佳 赵永强 吴晓宇 成海 吕士成 贾婷 张金国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4,共7页
动物园是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的重要基地,可以为濒危物种重引入项目提供动物来源。2013年11月、12月和2015年1月、3月,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只)和黑龙江林甸自然保护区(2只)共释放16只圈养丹顶鹤。利用卫星定位信号发射器... 动物园是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的重要基地,可以为濒危物种重引入项目提供动物来源。2013年11月、12月和2015年1月、3月,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只)和黑龙江林甸自然保护区(2只)共释放16只圈养丹顶鹤。利用卫星定位信号发射器(platform transmitter terminals,PTT)和野外直接观察法进行跟踪监测研究。结果显示,释放后1 a内丹顶鹤在野外的存活率在50.00%~68.75%之间;其中9只丹顶鹤放飞后PTT监测时间超过60 d,放飞后的移动距离为(8.95±8.00)km,活动范围(118.14±311.11)km2;4只丹顶鹤的PTT监测时间超过240 d,1只监测时间118 d,这5只个体放飞后的移动距离为(16.69±21.82)km,活动范围(418.67±888.74)km2。丹顶鹤野放初期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逐渐增大,放飞后第4个月总体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达到最大,野外释放半年以后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逐渐减小,趋于稳定。放归年龄小于1岁的幼鹤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较大,而年龄大于2岁的个体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相对较小,且年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亲鸟哺育的幼鹤释放后活动能力较大,人工育幼的丹顶鹤则相反,但是差异并不显著(P>0.05)。软释放和硬释放对放飞后活动能力影响不大(P>0.05)。目前为止,野外研究尚未观察到重引入丹顶鹤与野生个体的繁殖配对现象,也未发现放归个体的迁徙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重引入 移动距离 活动范围
下载PDF
踝足康复牵引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闫桂芳 王中立 +5 位作者 赵志红 闫彦宁 贾子善 孙增鑫 宋兰欣 黄明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82-1083,共2页
许多脑卒中患者遗留有踝关节挛缩、足内翻、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其步行能力低下。脑卒中偏瘫康复的最基本内容和目标是恢复步行能力,这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硬改善社会交往意义重大:生存下来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酋婴的康复目... 许多脑卒中患者遗留有踝关节挛缩、足内翻、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其步行能力低下。脑卒中偏瘫康复的最基本内容和目标是恢复步行能力,这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硬改善社会交往意义重大:生存下来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酋婴的康复目标就是恢复其步行能力[1]。本文选择自行设计研制的踝足康复牵引器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综合训练,来研究踝足康复牵引器对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关节活动范围 步行能力 偏瘫康复 牵引器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利华 陈立嘉 郭奋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2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脑中风 偏瘫 关节活动范围 康复训练 社区康复
下载PDF
踝足康复牵引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及平衡功能的影专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闫桂芳 王中立 +5 位作者 尹昱 闫彦宁 贾子善 孙增鑫 宋兰欣 黄明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8期737-738,共2页
目的探讨踝足康复牵引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电动起立平台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踝足康复牵引器治疗... 目的探讨踝足康复牵引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电动起立平台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踝足康复牵引器治疗。8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经过8周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平衡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改善(P<0.001);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踝足康复牵引器对增加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踝关节挛缩,提高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踝关节 踝足康复牵引器 关节活动范围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宁华 谢斌 +1 位作者 魏星 李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因素,从而制订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21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入组,采用HSS评分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膝关节功能评估,应用关节量角器对膝关节进行关节活动范围测定。采用Pearson...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因素,从而制订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21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入组,采用HSS评分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膝关节功能评估,应用关节量角器对膝关节进行关节活动范围测定。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术前各因素与术后1、2周及出院时膝关节活动范围进行相关分析。采用独立t检验对术后1、2周及出院时膝关节活动范围进行比较。结果:术前HSS总分、术前关节疼痛、术前膝关节功能、术前膝关节活动和术前屈膝畸形与术后1周膝关节活动范围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6、0.430、0.423、0.539和0.403,P<0.05。术前所有评估因素除年龄外与术后2周和出院时关节活动度无相关。结论:术前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和术前屈膝畸形与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活动范围 影响因素分析 术后 全膝关节置换术 Pearson 膝关节功能 关节疼痛 屈膝畸形 相关分析法 关节活动 出院时 治疗方案 功能评估 相关系数 0.05 评估因素 HSS 术前 评分法 T检验 正相关 患者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振华 刘永涛 +1 位作者 赵峰 朱一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6836-6840,共5页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能否满足日常活动需要直接影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和假体的使用寿命,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及决定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能否满足日常活动需要直接影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和假体的使用寿命,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及决定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的计算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探索性实验,于2008-10在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完成。材料:人工髋关节由山东省菏泽恒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方法:用数学方法推导人工髋关节不同臼柄水平截面摆动角的计算公式:绘制臼杯截面分别为半圆,大于半圆,小于半圆的臼柄水平截面示意图。设截面上股骨假体颈柄的宽度2L,臼杯截面开口宽度为2L’,截面所在圆的半径为R。求得臼杯截面大于半圆时摆动角Q=90°-arcsinL/R-arccosL’/R。臼杯截面小于半圆时摆动角Q=90°-arcsinL/R+arccosL’/R。臼杯截面等于半圆时摆动角Q=90°-arcsinL/R。用数学方法推导人工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时臼柄撞击平面位置的数学表达式:假设臼杯(人工股骨头)的半径为R,股骨假体颈柄的半径为L,股骨假体颈干角减90°为J,臼杯的外展角为B。通过复合函数求导数的方法确定人工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时臼柄截面摆动角最小值时的截面位置。人工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时臼柄撞击平面位于旋转中心下方h=(sinJR2-sinBLR)/(R2-L2)/2,其中B∈[0arcsin(sinJL/R)]。随外展角的增大撞击平面逐渐上移至h=sinJ(R2-L2)/2截面,B≥arcsin(sinJL/R)时,撞击平面保持不变均位于h=sinJ(R2-L2)/2平面。推导人工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活动范围的计算公式。主要观察指标: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计算公式。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活动范围ROM=2{90°-arcsin1/(cos2Jk2+sin2J)/2+arcos[((cos2B-sin2J)k2+sin2J)/2/(cosBcos2Jk2+sin2J)/2]},(k=R/L)。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与髋臼杯外展角、股骨假体颈干角、头颈比呈正相关,该公式简单、准确,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置换 内旋 外旋 活动范围
下载PDF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重引入獐野放后的活动范围与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鑫 裴恩乐 +5 位作者 袁晓 蔡锋 沈国平 张恩迪 徐桂林 陈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5,共10页
本文对重引入后野放于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的獐进行无线电遥测跟踪研究,确定其在公园内286个斑块内的有效活动位点,分析其活动范围,并通过Vanderloeg选择系数和Scavia选择指数分析其栖息地选择。结果显示,以最小凸多边形法得到的重引入獐... 本文对重引入后野放于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的獐进行无线电遥测跟踪研究,确定其在公园内286个斑块内的有效活动位点,分析其活动范围,并通过Vanderloeg选择系数和Scavia选择指数分析其栖息地选择。结果显示,以最小凸多边形法得到的重引入獐的活动范围面积从24.94 hm^2至83.24 hm^2不等,均值为58.74 hm^2;以固定核空间法得到的面积从11.23 hm^2至41.52 hm^2不等,均值为26.93 hm^2。野放后的獐偏好选择面积为1-2 hm^2的较大斑块和距离水源较远的栖息地。在植被因子的选择上,野放后的獐倾向选择野草地为主、乔木和灌木密度适中、乔木高度10-15 m、草本高度30 cm以上的栖息地,避免选择乔木高度低于5 m、草本高度过低(<5 cm)和无草本植物分布的栖息地。建议在今后重引入项目实施中,在郊野公园或者其它城市绿林地内为獐营造植被盖度和密度适中、隐蔽性良好、斑块面积适中的栖息地,并补种高草本,促进物种重引入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引入 活动范围 栖息地选择 郊野公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