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原料全豆豆浆活性物质与抗氧化能力的比较分析
1
作者 刘玉霞 朱凤林 +3 位作者 唐雯 周媛 张娟 张中兴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丰富豆浆品种,增加豆制品消费,以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推动国民均衡营养。分别采用黄豆、黑豆和青豆为原料制备全豆豆浆,对其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全豆豆浆中活性物质含量有所不同,其中,黄豆豆浆中大豆异... 为丰富豆浆品种,增加豆制品消费,以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推动国民均衡营养。分别采用黄豆、黑豆和青豆为原料制备全豆豆浆,对其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全豆豆浆中活性物质含量有所不同,其中,黄豆豆浆中大豆异黄酮组分多、总含量最高,其次是黑豆豆浆,青豆豆浆最低;黄豆豆浆与黑豆豆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大豆皂苷含量均显著高于青豆豆浆(P<0.05);黑豆豆浆的植酸含量显著高于黄豆豆浆和青豆豆浆(P<0.05);但三种豆浆的维生素E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氧化能力方面,黑豆豆浆最优,黄豆豆浆次之,青豆豆浆最差。综上,黄豆豆浆和黑豆豆浆的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优于青豆豆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豆豆浆 活性物质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振荡筛网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谢月娥 蒋美兰 +4 位作者 周丽芳 刘远威 曹慧春 唐迎元 李芬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振荡筛网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需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患儿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为气管插管下NRDS患儿PS的最佳使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需气管插管呼吸支持的NRDS患儿43例,按照PS给药方法分为... 目的探讨振荡筛网雾化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需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患儿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为气管插管下NRDS患儿PS的最佳使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需气管插管呼吸支持的NRDS患儿43例,按照PS给药方法分为实验组1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滴入PS给药,实验组采用振荡筛网雾化PS给药。观察并比较两组PS使用前后1 h内脑氧饱和度、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以及PS的使用次数、插管次数、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空氧时间及总用氧时间,纠正胎龄36周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重度BPD、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Ⅱ期及以上、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3级及以上、肺出血、肺部漏气发生情况。计算并比较两组BPD患儿有创机械通气、无创辅助通气及空氧混合吸入天数的构成比。结果两组脑氧饱和度下降比例、心率下降比例及血氧饱和度下降比例、PS使用次数、插管次数、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总用氧时间以及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有创机械通气天数构成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荡筛网雾化PS可减少进展为BPD的NRDS患儿对有创通气的需求,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振荡筛网雾化技术 有创机械通气 早产儿
下载PDF
小叶紫薇茎叶器官的活性物质基础及抗氧化活性
3
作者 刘少静 樊中琦 +4 位作者 杨宽 王书磊 唐瑞 王良浩 秦蓓 《化工科技》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氧化应激损伤会导致衰老和各种疾病,因此开发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重要意义。对小叶紫薇茎叶器官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及活性成分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发现潜在药源。将小叶紫薇茎叶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PE)、乙酸乙酯(EAC)和正丁醇(NBA... 氧化应激损伤会导致衰老和各种疾病,因此开发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重要意义。对小叶紫薇茎叶器官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及活性成分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发现潜在药源。将小叶紫薇茎叶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PE)、乙酸乙酯(EAC)和正丁醇(NBA)萃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样品中活性成分黄酮、酚酸含量。对样品进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胺盐(ABTS)抗氧化的反应动力学研究,考察反应时间对样品清除自由基效果的影响,寻找合适的反应终点,以确保抗氧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对样品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小叶紫薇茎叶不同萃取部位中,黄酮和酚酸含量依次为EAC-E>NBA-E>PE-E。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样品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中,30 min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EAC-E)活性最强,与阳性对照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接近;石油醚萃取物(PE-E)最弱。小叶紫薇茎叶中活性成分黄酮、酚酸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该研究表明小叶紫薇茎叶不同萃取部位中EAC-E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最高,可用于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为小叶紫薇废弃资源茎叶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紫薇 抗氧化活性 天然抗氧化剂 活性物质基础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式对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影响
4
作者 李海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3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同给药方式[气管插管(INSURE)技术、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对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科收治的72例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A、B组,...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同给药方式[气管插管(INSURE)技术、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对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科收治的72例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各36例,均给予PS治疗,A组采用LISA技术给药,B组采用INSURE技术给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异常指标发生率、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1d后全身氧代谢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与B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A组二次PS、心动过缓、SpO_(2)降低、72h内机械通气发生率与B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PaO_(2)、PaCO_(2)、pH、氧合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d后两组PaO_(2)、PaCO_(2)、氧合指数均显著改善,且A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及治疗1d后两组pH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INSURE技术给药相比,通过LISA技术PS给药可提高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疗效,改善通气,提高氧合指数,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技术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技术 肺表面活性物质 极低体质量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微创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勤 王伏东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1280-1288,共9页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进行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时,传统上需要机械通气,通过气管插管给药。但众所周知,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操作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局部损伤出血、气胸、感染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为了充分发挥肺表面活性...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进行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时,传统上需要机械通气,通过气管插管给药。但众所周知,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操作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局部损伤出血、气胸、感染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为了充分发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效果,减少甚至避免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的不良影响,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日益创新。这些技术包括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咽部给药、喉罩给药、雾化吸入给药和侵入性较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等。其中,LISA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研究,并有望作为一种对早产儿进行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侵入性较小且有效的方式。现就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Traditionally, surfactant has been administered to preterm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by endotracheal tube after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However, it is well known tha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can easily lead to a variety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local injury bleeding, pneumothorax, infection, and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enefits of surfactant and minimize the trauma caused by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everal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 methods of less invasive have been developed. These techniques include INSURE (intubate-surfactant-extubate), pharyngeal administration, laryngeal mask administration, aerosolized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 and 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 (LISA). Of these, LISA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and holds the most promise as a less invasiv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of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 to preterm infants. This article reviewed administration methods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factant technology in preterm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下载PDF
基于静电纺丝的生物活性物质封装体系及其在食品抑菌包装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任洁 谭中美 +6 位作者 田子豪 武高云 刘永辰 王浩 姜瞻梅 马佳歌 侯俊财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6-256,共11页
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微生物污染食品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障食品品质和延长其保质期已成为学者们迫切关注的问题。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封装生物活性物质开发食品抑菌包装是一种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概述了... 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微生物污染食品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障食品品质和延长其保质期已成为学者们迫切关注的问题。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封装生物活性物质开发食品抑菌包装是一种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概述了静电纺丝制备食品抑菌包装的基本原理、分类、影响因素和材料,系统总结了封装在电纺纳米纤维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基于静电纺丝的生物活性物质共封装体系。最后论述了封装生物活性物质的电纺纳米纤维在禽畜肉、乳制品和果蔬抑菌包装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并展望了基于静电纺丝的食品抑菌包装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旨在为食品工业中利用电纺纳米纤维封装生物活性物质从而有效抑制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微生物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生物活性物质 封装 食品抑菌包装
下载PDF
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天然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7
作者 吕永乐 郑雯 +4 位作者 王签慧 朱家琦 黄晓琦 曹中赞 栾新红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62,共18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代谢紊乱相关的慢性肝疾病,通常由体内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引起,其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和肠道菌群稳态失调等有关。该病严重影响人和动物的肝健康,导致肝损伤、肝衰竭...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代谢紊乱相关的慢性肝疾病,通常由体内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引起,其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和肠道菌群稳态失调等有关。该病严重影响人和动物的肝健康,导致肝损伤、肝衰竭甚至肝癌的发生,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乃至死亡的发生风险。源自蔬菜、水果、谷物及植物药材中的具有调节糖和脂类物质代谢、抗氧化应激、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以调节肝代谢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修复肝损伤,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总结了能够调节糖脂代谢、抗氧化应激、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紊乱的天然活性物质,并阐述了这些活性物质在人和动物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潜在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以期为临床医学或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开发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新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活性物质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防治 研究进展 人和动物
下载PDF
羊肚菌中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及精深加工研究进展
8
作者 商桑 尹旭敏 +4 位作者 曾小峰 颜蜜 刁源 曾顺德 高伦江 《南方农业》 2025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并含有多糖、多酚和维生素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糖、血脂和抗疲劳等功能。为给羊肚菌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的开发提供参考,综述了羊肚菌中...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并含有多糖、多酚和维生素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糖、血脂和抗疲劳等功能。为给羊肚菌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的开发提供参考,综述了羊肚菌中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及精深加工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功能活性物质 加工应用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大鼠的效果
9
作者 吴不非 赵梦华 +5 位作者 徐俊 黄芙蓉 王娟梅 Duane Wang 王蝶 张爱民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6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大鼠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S组、M组、B组、P组及BP组,各8只。M组、B组、P组及BP组大鼠均于气管内滴入胎粪混悬液制作MAS大鼠模型,其中S组...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大鼠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S组、M组、B组、P组及BP组,各8只。M组、B组、P组及BP组大鼠均于气管内滴入胎粪混悬液制作MAS大鼠模型,其中S组:气管内滴入0.9%氯化钠溶液;M组:气管内滴入胎粪混悬液;B组:气管内滴入胎粪混悬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P组:气管内滴入猪肺磷脂注射液;BP组:气管内滴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猪肺磷脂注射液。比较5组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肺湿重/干重。结果S组:肺组织肺泡结构正常,肺泡腔存在,有少许实变,肺泡出血轻,可观察到少量炎性细胞,肺泡间隔轻度增宽,肺泡腔内清晰,其内未见渗出物质。M组:肺组织肺泡结构明显紊乱,大片实变,肺泡出血重,肺泡萎陷,未观察到正常肺泡腔,炎性细胞增多,肺泡间隔增宽,偶可观察到透明膜形成。B组:肺组织结构大部分有损伤,可观察到少许肺泡腔结构,肺泡壁出现断裂,有肺气肿形成,间隔可见增厚,伴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肺泡大量出血。P组:肺组织结构大致正常,肺泡壁增厚轻,观察到少部分肺泡壁有断裂,实变较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肺泡出血相对轻。BP组:肺组织肺泡结构大致正常,肺泡壁增厚不明显,未见大片实变,肺泡轻度出血,炎性细胞少。5组大鼠干预后肺湿重/干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6,P>0.05)。结论气管内滴入布地奈德、PS治疗MAS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肺组织炎症损伤,联合使用布地奈德及PS对减轻肺组织损伤及炎性反应较单独用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吸入综合征 肺损伤 实验大鼠 布地奈德 肺表面活性物质
原文传递
食用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0
作者 矫文玉 王守现 +2 位作者 刘宇 宗宪春 郭远 《蔬菜》 2025年第3期18-29,共12页
食用菌营养均衡、食药兼用、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保健和药用价值。综述了近年来发掘的食用菌萜类、多糖、蛋白质和多肽、酚类、固醇类等多种活性成分的种类、结构和检测方法,并分别概述了不同功能成分具有的抗癌、抗氧化、抗炎... 食用菌营养均衡、食药兼用、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保健和药用价值。综述了近年来发掘的食用菌萜类、多糖、蛋白质和多肽、酚类、固醇类等多种活性成分的种类、结构和检测方法,并分别概述了不同功能成分具有的抗癌、抗氧化、抗炎、提高免疫力等药理功能。食用菌多样化的活性成分使其具有很高的健康食品、保健品和药品开发潜力,目前活性物质的挖掘、利用和产品开发正逐渐成为食用菌领域的研究热点,但仍有部分关键技术需要突破,未来可以在加强技术研究的同时提高食用菌活性成分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活性物质 生物功能 提取 检测 营养物质
下载PDF
竹笋壳活性物质及其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孟千杰 温棚 +5 位作者 申挥 于丽娟 余元善 吴继军 徐玉娟 胡腾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2期110-118,共9页
竹笋壳作为竹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占整个笋体的60%左右,目前存在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为了加强笋壳的综合利用,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笋壳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活性物质(黄酮、多酚... 竹笋壳作为竹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占整个笋体的60%左右,目前存在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为了加强笋壳的综合利用,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笋壳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活性物质(黄酮、多酚、甾醇、多糖);并对上述活性物质的提取加工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探讨了竹笋壳在食品、纺织、食用菌栽培、动物饲料和液体燃料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前景,对笋壳加工利用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提高笋壳的附加值及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壳 营养成分 活性物质 提取技术 应用
原文传递
槟榔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12
作者 蒋中二 李志青 +1 位作者 候鹏霞 肖定福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7-1538,共12页
槟榔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含有槟榔碱、槟榔多酚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抑制微生物活性、提高消化酶活性和促进骨骼生长等多种功效,能够改善动物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槟榔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生理功能,以期... 槟榔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含有槟榔碱、槟榔多酚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抑制微生物活性、提高消化酶活性和促进骨骼生长等多种功效,能够改善动物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本文综述了槟榔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生理功能,以期为槟榔在动物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槟榔提取物 活性物质 生理功能 抗氧化 抗炎症
下载PDF
污水中26种痕量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HPLC-MS/MS检测方法
13
作者 邓滨 朱娜 +2 位作者 花镇东 王优美 苏梦翔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4,共7页
建立了污水中26种痕量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前处理及同时定量检测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污水样品的检测。污水样品经过滤和加入内标溶液的预处理,在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上经超纯水淋洗和甲醇溶液洗脱,在40℃下氮气吹干,用0... 建立了污水中26种痕量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前处理及同时定量检测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污水样品的检测。污水样品经过滤和加入内标溶液的预处理,在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上经超纯水淋洗和甲醇溶液洗脱,在40℃下氮气吹干,用0.1%甲酸-乙腈溶液(95∶5)复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技术,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SRM)模式,用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的水溶液,梯度洗脱进行检测。经方法学验证,26种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定量下限可达1.50~3.00 ng/L,其中21种待测物在1.50~375.0 ng/L范围内,5种在3.00~750.0 ng/L范围内,所有26种物质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批内和批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小于7.71%和13.91%,提取回收率均高于92.64%。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可作为卡西酮类物质检测和滥用情况监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西酮 新精神活性物质 新型毒品分析 污水流行病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五月艾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重金属含量测定与分析
14
作者 李宁洁 景炳年 +5 位作者 王伟 刘雨晴 谢晓阳 董跟来 王学方 魏磊 《生物技术进展》 202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在民间可作为一种食品原料,但对其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重金属含量缺乏系统的测定与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标准和文献推荐的方法测定五月艾中的营养物质、矿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活性物质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 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在民间可作为一种食品原料,但对其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重金属含量缺乏系统的测定与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标准和文献推荐的方法测定五月艾中的营养物质、矿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活性物质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五月艾营养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蛋白质(31.62%)、碳水化合物(29.86%)、粗纤维(22.57%)、总糖(20.94%)、灰分(8.76%)和脂肪(7.42%);富含多种维生素,包括VK_(1)、VB_(1)、VB_(2)、VB_(1)2和叶酸,其中VB_(2)含量高达1 mg·100 g^(-1);含有Na、K、Ca、Zn、Mg、Mn、Fe、Cu、Se等多种矿质元素,其中K的含量最高,达28747.71 mg·kg^(-1);含有除精氨酸以外的17种人体常见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达24.57 g·100g^(-1),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比40.13%,功能性氨基酸占比56.7%;主要活性物质包括三萜和多糖类化合物,其含量分别为5.38%和2.91%;除镉元素外,汞、铅、铬和砷等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值。因此,五月艾是一种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氨基酸组成合理、矿质元素种类丰富、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含有三萜和多糖等活性物质的食物资源,研究结果可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月艾 营养成分 活性物质 重金属 氨基酸组成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支持时间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15
作者 何思思 周美云 +1 位作者 金霞 张小华 《天津药学》 2025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支持时间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2月至2024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70例NRDS早产儿分为两组。对照组(n=3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支持时间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2月至2024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70例NRDS早产儿分为两组。对照组(n=35)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n=35)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支持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炎性指标、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无创呼吸支持时间为(95.32±8.26)h,住院时间为(18.99±2.48)d,短于对照组的(125.33±12.35)h、(23.24±2.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为(57.99±8.22)mmHg,氧合指数为(329.53±28.32)mmHg,高于对照组的(51.36±7.26)mmHg、(280.33±29.68)mmHg;观察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43.21±4.38)mmHg,低于对照组的(50.33±5.24)mmHg,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为(9.65±0.87)ng/L,白细胞介素-6为(7.12±1.38)ng/L,低于对照组的(12.41±1.62)ng/L、(8.67±1.4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5/35),与对照组的8.57%(3/35)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PS可缩短NRDS早产儿呼吸支持及住院时间,促使血气指标改善,抑制炎症反应,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用药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布地奈德 安全性 呼吸支持时间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菌体和发酵液中活性物质比较分析
16
作者 周路晶 金孝博 +2 位作者 谢欣儒 梁晓辉 顾林林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6期116-118,共3页
本文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对罗伊氏粘液乳杆菌菌体及发酵液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发现菌体和发酵液代谢物存在较明显差异:在neg模式下共检测到1958个代谢物,使用差异倍数(FoldChange,FC)[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发酵液(... 本文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对罗伊氏粘液乳杆菌菌体及发酵液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发现菌体和发酵液代谢物存在较明显差异:在neg模式下共检测到1958个代谢物,使用差异倍数(FoldChange,FC)[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发酵液(JY)/罗伊氏粘液乳杆菌菌体(JT)]取≥2及≤0.5将代谢物进行筛选,筛选出235个,FC≥2为上调代谢物,共143个,FC≤0.5为下调代谢物,共92个。pos模式下共检测到3244个代谢物,使用FC(JY/JT)取≥2及≤0.5将代谢物进行筛选,筛选出529个,FC≥2为上调代谢物,共254个,FC≤0.5为下调代谢物,共275个。从代谢产物中筛选到了麦角硫因及苯乳酸,并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开发应用提供更为充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 活性物质 非靶向代谢组学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17
作者 黄佳林 帅维 黄玮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4年5月黄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4年5月黄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氧合指数、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暂停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内呼吸暂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能够减少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4 h内呼吸暂停次数,改善氧合指数,调节血气分析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 双水平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氧合指数
原文传递
保鲜剂对桑椹采前活性物质积累及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赵珮 高琴琼 +3 位作者 周利华 朱荣霞 张莉 吴均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6,共9页
以桑椹为试材,选择安全、无毒的保鲜剂,通过对桑椹采前喷施和采后保鲜处理,研究不同保鲜剂及包装对桑椹采前活性物质积累及采后品质的影响,筛选桑椹最佳保鲜方式,以期为桑椹综合保鲜应用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采前喷施ClO_(2)和... 以桑椹为试材,选择安全、无毒的保鲜剂,通过对桑椹采前喷施和采后保鲜处理,研究不同保鲜剂及包装对桑椹采前活性物质积累及采后品质的影响,筛选桑椹最佳保鲜方式,以期为桑椹综合保鲜应用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采前喷施ClO_(2)和壳聚糖能够显著促进盛熟期桑椹多糖的累积,且最佳浓度分别为60 mg·L^(-1)、0.05 g·L^(-1)。在冷藏条件下,使用20μm保鲜膜包装的桑椹坏果率最低、贮藏品质相对较好。在冷藏使用20μm保鲜膜条件下,筛选ClO_(2)、壳聚糖抑制桑椹腐烂率最适浓度分别为60 mg·L^(-1)、0.05 g·L^(-1);分别将60 mg·L^(-1)ClO_(2)、0.05 g·L^(-1)壳聚糖与保鲜缓释剂1-MCP、芳樟醇组合使用,对比试验显示组合处理显著降低了冷藏桑椹的坏果率和失重率,同时更好的保持了桑椹的贮藏品质,表明ClO_(2)、壳聚糖与保鲜缓释剂组合使用效果显著优于其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前 采后 保鲜剂 桑椹 活性物质 贮藏品质
原文传递
东北9种浆果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抗炎活性比较
19
作者 张雅男 包怡红 王金玲 《现代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3,共10页
为促进东北地区浆果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以东北9种种植范围广且常见的浆果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浆果中总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浆果中酚类单体的种类和含量;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 为促进东北地区浆果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以东北9种种植范围广且常见的浆果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浆果中总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浆果中酚类单体的种类和含量;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透明质酸酶抑制能力和抑制白蛋白变性能力评价浆果抗氧化活性和抗炎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红豆越橘和蓝靛果中总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较高,分别为2.83和2.42 g GAE/100 g DW、0.99和2.09 g Rutin/100 g DW、104.33和414.73 mg/100 g DW,且二者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炎活性。相关性结果表明,总酚含量决定浆果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炎活性。在9种浆果中鉴定并定量19种单体酚,绿原酸、隐绿原酸、熊果苷和黄岑素均在浆果中检出,绿原酸和隐绿原酸是大部分浆果中主要的酚类单体,红豆越橘中单体酚种类最多,蓝靛果中单体酚含量最高。该实验为东北浆果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果 生物活性物质 抗氧化活性 抗炎活性 酚类单体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纤维中儿茶素类活性物质
20
作者 钟雪莲 郭勇彬 +1 位作者 刘霞 梁花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4,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改性纤维中儿茶素类物质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用甲醇萃取改性纤维中的儿茶素类物质,提取液经有机膜过滤头过滤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改性纤维中儿茶素类物质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用甲醇萃取改性纤维中的儿茶素类物质,提取液经有机膜过滤头过滤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74.84%~101.12%,相对偏差小于4.00%,方法定量限分别为儿茶素1.00mg/kg、表儿茶素2.00mg/kg、表没食子儿茶素2.50mg/k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00mg/k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0.5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纤维 儿茶素类 活性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