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堆积密实度的固废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1
作者 王德弘 卢文启 鞠彦忠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固废掺合料(粉煤灰、矿渣和玻璃粉)进行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制备及性能研究,研究了固废种类、掺量和掺入方式对RPC堆积密实度、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固废RPC强度模型。结果表明:粉煤灰、矿渣和玻璃粉的替代... 采用固废掺合料(粉煤灰、矿渣和玻璃粉)进行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制备及性能研究,研究了固废种类、掺量和掺入方式对RPC堆积密实度、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固废RPC强度模型。结果表明:粉煤灰、矿渣和玻璃粉的替代水泥量分别为15%、10%~15%和20%时,RPC强度更具有优势,工作性能和微观性能更好;固废合理的掺入可使立方体抗压强度最高提高25.8%,而且随着堆积密实度的增大,固废RPC立方体抗压强度先提高后稍有降低;结合鲍罗米公式和密度堆积模型,考虑影响RPC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固废掺合料RPC配合比的设计方法,为RPC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固废掺合料 堆积密实度 配制强度模型 钢纤维
下载PDF
火灾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性能研究
2
作者 闫凯 张倩 +1 位作者 黄彬超 张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117,共8页
为探明火灾下活性粉末混凝土(Receative power concrete,RPC)梁斜截面承载性能退化规律,设计制作了六根RPC简支梁试件,开展了恒载下ISO834标准火灾试验,获得了时间-位移曲线、荷载-位移曲线、内部温度变化、裂缝开展、破坏形态、高温爆... 为探明火灾下活性粉末混凝土(Receative power concrete,RPC)梁斜截面承载性能退化规律,设计制作了六根RPC简支梁试件,开展了恒载下ISO834标准火灾试验,获得了时间-位移曲线、荷载-位移曲线、内部温度变化、裂缝开展、破坏形态、高温爆裂等数据,分析了剪跨比、荷载水平、配箍率、纵筋配筋率对火灾下RPC梁斜截面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剪跨比、荷载水平是影响RPC梁斜截面耐火极限的关键因素,剪跨比由2.5增至3.5,荷载水平由0.25增至0.45,RPC梁耐火极限可降低30 min以上;配箍率对RPC梁的斜截面承载力和耐火极限影响显著;纵筋配筋率对RPC梁耐火极限影响甚微。火灾高温、爆裂削弱了RPC梁的斜截面承载性能,爆裂导致内部材料直接受火,加速其力学性能劣化,使梁斜截面承载力降低33.5%以上。该研究可为火灾下RPC梁斜截面承载安全及火灾后加固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抗火试验 耐火极限 斜截面承载力
下载PDF
掺粉煤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侯昊 王震宇 张辰熙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为探究在掺粉煤灰情况下,养护制度、水胶比、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完成了78个100 mm立方体和26个100 mm×100 mm×300 mm棱柱体掺粉煤灰RPC试件的单轴受压试... 为探究在掺粉煤灰情况下,养护制度、水胶比、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完成了78个100 mm立方体和26个100 mm×100 mm×300 mm棱柱体掺粉煤灰RPC试件的单轴受压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考察了RPC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棱柱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建立掺粉煤灰RPC弹性模量、横向变形系数、峰值应变、峰值应力等基本力学参数的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的加入明显提升了RPC的基本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粉煤灰 水胶比 钢纤维掺量
下载PDF
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吴欣珂 金凌志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在不同养护制度条件下对承载能力的影响,制作了30个活性粉末混凝土试块和2根HRB500级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进行抗压、抗折和抗弯承载力研究试验,分析试块与试验梁的承载力大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利用扫描电... 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在不同养护制度条件下对承载能力的影响,制作了30个活性粉末混凝土试块和2根HRB500级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进行抗压、抗折和抗弯承载力研究试验,分析试块与试验梁的承载力大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在不同养护制度下活性粉末混凝土内部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当试件养护温度在[常温~180℃]范围内,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质量损失很小;(2)当温度低于180℃时,随着温度升高,水泥水化反应加剧,RPC微观结构得到改善,抗压强度提高;(3)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继续保持设定温度养护较非恒定温养护的抗压强度高;(4)当养护温度达到180℃时,RPC基体中仍存在未水化颗粒,由此可以假定养护温度仍可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养护制度 抗压强度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应力箱梁施工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晓杰 《中外公路》 2024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目前的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存在抗折强度不高、脆性大、体积稳定性不良等缺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高抗渗性,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混凝土用量和结构自重,从而达到安全可靠、节约成本的目的。该文将活... 目前的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存在抗折强度不高、脆性大、体积稳定性不良等缺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高抗渗性,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混凝土用量和结构自重,从而达到安全可靠、节约成本的目的。该文将活性粉末混凝土应用于公路预应力箱梁中,通过创新优化配合比、改变传统运输工艺、蒸气养生棚养生技术研究,有效缩短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保证浇筑质量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箱梁 配合比 运输工艺 养生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鱼鹰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6
作者 王强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由于原材料原因,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耐久性表现出高度非线性行为,较难预测。本文研究了两种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RPC耐久性中的应用。通过卷积神经(CNN)和鱼鹰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OOA-BP),以腐蚀龄期和腐蚀溶液浓度为变量,对RPC腐蚀... 由于原材料原因,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耐久性表现出高度非线性行为,较难预测。本文研究了两种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RPC耐久性中的应用。通过卷积神经(CNN)和鱼鹰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OOA-BP),以腐蚀龄期和腐蚀溶液浓度为变量,对RPC腐蚀前后的抗压强度进行预测分析,并对未参与训练的数据进行预测验证。将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神经网络对RPC耐久性的预测均有良好的潜力,CNN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神经网络 耐久性
下载PDF
带肋连接式活性粉末混凝土夹芯板性能试验研究
7
作者 高春乐 刘涛 《建筑机械》 2024年第5期230-233,共4页
为了明确活性粉末混凝土夹芯板中带肋连接的受力性能,以板类型(实心板和夹层板)和钢筋连接件的数量为试验参数,对钢筋机械连接试件进行对拉支撑试验。试验采用的混凝土板由1块尺寸为(980×420×80)mm的实心板和3块尺寸为(980... 为了明确活性粉末混凝土夹芯板中带肋连接的受力性能,以板类型(实心板和夹层板)和钢筋连接件的数量为试验参数,对钢筋机械连接试件进行对拉支撑试验。试验采用的混凝土板由1块尺寸为(980×420×80)mm的实心板和3块尺寸为(980×420×110)mm的夹层板组成,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验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之间取得了良好的一致性;与实心板相比,夹层板的挠度有所减小,但承载力得到增加;与具有11个连接件的夹层板相比,具有12个连接件的夹层板的挠度增加,承载能力减小;用夹层板代替相同体积混凝土的实心板可以改善结构性能,并且锯齿状钢筋连接件的布局在增加承载力和减小挠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夹层板 带肋连接 ABAQUS 有限元分析 挠度 承载能力
下载PDF
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无筋薄板力学性能试验与应用研究
8
作者 刘峰 娄深鑫 陈峰 《建筑与装饰》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在某些状况下,不便在板中配置钢筋,设计将混凝土内的钢筋去掉,而且去除钢筋能够减少因锈蚀引起的混凝土鼓包剥落的病害,提升混凝土板耐久性。试验验证,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无筋薄板有更高的抗拉性能,并能有效解决常规素混凝土板延性差... 在某些状况下,不便在板中配置钢筋,设计将混凝土内的钢筋去掉,而且去除钢筋能够减少因锈蚀引起的混凝土鼓包剥落的病害,提升混凝土板耐久性。试验验证,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无筋薄板有更高的抗拉性能,并能有效解决常规素混凝土板延性差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的研究为该类型无筋薄板在特定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 无筋薄板 力学性能 延性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水养护温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及水化硅酸钙结构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黄遵鹏 高逸 +1 位作者 高英浩 刘炳尧 《混凝土世界》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水化产物的主体是水化硅酸钙(C-S-H),但其易受温度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本文分析了水养护温度对RPC的28d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利用^(29)Si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水养护温度对RPC浆体水泥水化程度、C-S-H凝胶Si...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水化产物的主体是水化硅酸钙(C-S-H),但其易受温度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本文分析了水养护温度对RPC的28d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利用^(29)Si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水养护温度对RPC浆体水泥水化程度、C-S-H凝胶Si原子结构特征、硅氧链平均分子链长(MCL)及Al[4]/Si等微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探明了活性粉末混凝土C-S-H硅氧四面体聚合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水养护温度的升高,RPC的抗压、抗折强度逐渐增大,折压比先增大后降低,其水化程度、硅氧链平均分子链长、Al[4]/Si逐渐增大;当水养护温度≥50℃时,硅灰的火山灰反应加剧,进一步提高了RPC内部水泥水化程度、C-S-H平均分子链长及Al[4]/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养护温度 强度 水化硅酸钙 ^(29)Si核磁共振
下载PDF
圆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黏结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晓 周鸣 +1 位作者 侯东序 郁舒敏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67-73,共7页
为了研究圆钢管与活性粉末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试件长细比、径厚比和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对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界面承载能力的影响,剖析了试件运行机制和典型试件的载荷-滑移曲线... 为了研究圆钢管与活性粉末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试件长细比、径厚比和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对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界面承载能力的影响,剖析了试件运行机制和典型试件的载荷-滑移曲线。结果显示:初始黏结破坏载荷会随着径厚比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与长细比的增加而增加;在试件经历极限黏结破坏后,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损失严重,曲线呈逐渐下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 径厚比 长细比 RPC强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圆钢管含铁尾矿砂活性粉末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立群 游宇澄 刘宏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为研究圆钢管含铁尾矿砂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短柱的轴压性能,综合已有的钢管RPC短柱受压性能的试验结果以及自身的实验结果,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已完成的钢管RPC短柱试验试件的有限元模型。将数值计算所得破坏形态、荷载-... 为研究圆钢管含铁尾矿砂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短柱的轴压性能,综合已有的钢管RPC短柱受压性能的试验结果以及自身的实验结果,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已完成的钢管RPC短柱试验试件的有限元模型。将数值计算所得破坏形态、荷载-应变曲线、极限承载力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论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分析了套箍系数对试件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圆钢管含铁尾矿砂RPC轴压柱破坏形态为两种,当套箍系数ξ在0.601~0.953之间时,为剪切破坏;当ξ>1时,为腰鼓形破坏。轴压短柱的荷载-应变曲线可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承载力下降阶段和承载力上升阶段,部分试件没有承载力下降阶段会直接进入承载力持平阶段或上升阶段。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其计算公式,与现有文献中的极限承载力数据对比,得出的公式适用性较好,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 铁尾矿砂 活性粉末混凝土 轴压性能 套箍系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矿物和纳米材料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整建 赵东升 杨乐新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203,共7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利用硅粉、偏高岭土和纳米材料制备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并对矿物成分和纳米材料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硅粉和偏高岭土按照固定比例掺入,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则分别按照...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利用硅粉、偏高岭土和纳米材料制备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并对矿物成分和纳米材料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硅粉和偏高岭土按照固定比例掺入,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则分别按照水泥质量0.5%、1%、2%和3%的比例进行掺入。通过新拌混凝土的密度和流动度实验以及不同龄期下的强度实验对改性后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本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材料的掺入,混凝土的密度逐渐增加,而流动度则不断减小;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纳米材料掺入量的增加先增后减,由此得出纳米材料的较优掺量为1%~2%。高温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温度先增后减,较佳温度为200℃;温度导致的强度下降的速度为CSS>CSA>CMA>CMS。此外,SEM分析表明高温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矿物掺料 纳米材料 活性粉末混凝土 流动性 强度 耐高温特性
下载PDF
混杂纤维改良活性粉末混凝土不同方式加固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王欣 柳元浩 +3 位作者 高永超 祝健 于奎法 贾磊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7-54,共8页
为研究混杂纤维改良活性粉末混凝土(HFMRPC)不同方式加固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了1面未加固剪力墙,3面分别通过30mm厚面层单面加固,以及15mm厚面层双面加固、25mm厚面层双面加固的剪力墙,对4面墙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加固... 为研究混杂纤维改良活性粉末混凝土(HFMRPC)不同方式加固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了1面未加固剪力墙,3面分别通过30mm厚面层单面加固,以及15mm厚面层双面加固、25mm厚面层双面加固的剪力墙,对4面墙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加固方式下剪力墙的破坏模式,以及承载能力、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HFMRPC面层与混凝土界面之间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对剪力墙提供了有效的约束,能够提升剪力墙的变形能力与耗能能力;HFMRPC面层加固可以显著提升剪力墙的抗震承载力,三种加固方式加固后剪力墙的承载能力提升至未加固剪力墙的96.7%~105.7%;HFMRPC面层提升了剪力墙的刚度,使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中刚度退化缓慢;综合对比分析三种加固方式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提升,15mm厚面层双面加固效果最优,30mm厚面层单面加固和25mm厚面层双面加固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混杂纤维改良活性粉末混凝土 抗震加固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混杂纤维改良活性粉末混凝土不同方式加固砌体窗间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4
作者 王欣 高倩 +3 位作者 吴楠 张凯 张群 祝健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为研究混杂纤维改良活性粉末混凝土(hybrid fiber modified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HFMRPC)不同方式加固带构造柱砌体窗间墙的抗震性能,对4片高宽比为1∶1的带构造柱砌体窗间墙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1片未加固墙体作... 为研究混杂纤维改良活性粉末混凝土(hybrid fiber modified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HFMRPC)不同方式加固带构造柱砌体窗间墙的抗震性能,对4片高宽比为1∶1的带构造柱砌体窗间墙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1片未加固墙体作为对照组,其余3片墙体分别采用HFMRPC面层单面加固、双面加固、剪刀撑式加固。对试验墙体的破坏模式、承载能力、延性变形、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固试件极限荷载提高了34.14%~78.91%,位移延性系数提高了37%~87%;HFMRPC单面加固和双面加固效果相差不大;对比不同方式下HFMRPC面层加固,剪刀撑式加固相对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改良活性粉末混凝土 砌体窗间墙 抗震加固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高温和残余性能综述
15
作者 宋敏 文瑞林 《河南建材》 2023年第2期34-36,共3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由于其致密的微观结构,在高温下极易发生严重损伤和爆炸性剥落。在过去几年中,由于超高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建筑行业对RPC的需求增加。这引起了对RPC耐火性的担忧。最近,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探索RPC的残余和高温性...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由于其致密的微观结构,在高温下极易发生严重损伤和爆炸性剥落。在过去几年中,由于超高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建筑行业对RPC的需求增加。这引起了对RPC耐火性的担忧。最近,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探索RPC的残余和高温性能。文章重点讨论的重要力学性能是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和应力-应变特性。同时,还研究了火灾剥落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如含水量、水胶比、纤维和辅助胶凝材料。此外,研究发现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在0.3%及以上可显著提高RPC高温后的力学性能和抗剥落性能。然而,目前尚缺乏有关RPC高温下性能的综述报告。总之,这些因素已经在论文中得到了强调,而这些因素提高了RPC的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高温 力学性能 钢纤维 聚丙烯纤维 剥落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开孔梁受力性能研究
16
作者 张爱社 曹照法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开孔梁可以有效降低结构层高和自重,但孔洞的存在对梁的受力性能造成了一定影响。文章基于塑性损伤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形状、孔径、水平和竖向位置等开孔参数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开孔梁的极限承载力、变... 开孔梁可以有效降低结构层高和自重,但孔洞的存在对梁的受力性能造成了一定影响。文章基于塑性损伤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形状、孔径、水平和竖向位置等开孔参数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开孔梁的极限承载力、变形及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孔面积相同时,不同开孔形式的RPC开孔梁之间的受力性能差异不大;开孔梁的极限承载力及延性随着孔径的增加而减小,而变形随着孔径的增加而增大;洞口位于弯剪段,开孔梁极限承载力及延性较纯弯段内的开孔梁有大幅降低;孔洞偏向混凝土受压区对开孔梁极限承载力、变形以及延性的影响十分明显。根据开孔梁受力性能,对RPC梁孔洞的设置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开孔梁 孔洞参数 受力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掺部分河砂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楠楠 任义成 +3 位作者 张猛 何达波 廖秋婷 曹霞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0-183,共4页
为探索掺部分河砂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研究了河砂替代部分相同粒径石英砂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尺寸效应对掺部分河砂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掺河砂活性粉末混凝土相比,掺部分... 为探索掺部分河砂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研究了河砂替代部分相同粒径石英砂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尺寸效应对掺部分河砂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掺河砂活性粉末混凝土相比,掺部分河砂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立方体、棱柱体及圆柱体抗压强度分别降低28.6%、30.5%、31.7%,抗弯强度降低27.3%;河砂对劈裂抗拉强度影响较小;尺寸效应对掺部分河砂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劈裂抗拉强度影响较小,对圆柱体抗压强度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砂 活性粉末混凝土 力学性能 尺寸效应
下载PDF
基于ABAQUS和声发射的铁尾矿砂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受弯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子艺 张立群 +2 位作者 刘宏波 蒋明学 李元博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研究ABAQUS有限元模型对配置不同钢筋的铁尾矿砂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预测效果和其声发射数据特性,制作3根配置不同钢筋的铁尾矿砂活性粉末混凝土梁进行正截面破坏试验和声发射试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声发射振铃计数、累计振铃计数—... 为研究ABAQUS有限元模型对配置不同钢筋的铁尾矿砂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预测效果和其声发射数据特性,制作3根配置不同钢筋的铁尾矿砂活性粉末混凝土梁进行正截面破坏试验和声发射试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声发射振铃计数、累计振铃计数—荷载关系曲线,发现振铃计数、累计振铃计数与试验梁受弯破坏的3个阶段相对应,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证明高强钢筋和铁尾矿砂活性粉末混凝土适配良好。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建立的模型发现各试验梁挠度、极限承载力开裂荷载的模拟值略高于试验值,预测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砂 活性粉末混凝土 ABAQUS 声发射
下载PDF
铁尾矿砂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晨光 张立群 +2 位作者 刘宏波 游宇澄 王子艺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了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将铁尾矿砂代替石英砂,粉煤灰替代部分硅灰,并分别采用28d标准养护和3d高温蒸汽养护两种养护方式对其进行养护。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取代量在20%~40%范围内,替代率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粉... 为了制备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将铁尾矿砂代替石英砂,粉煤灰替代部分硅灰,并分别采用28d标准养护和3d高温蒸汽养护两种养护方式对其进行养护。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取代量在20%~40%范围内,替代率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粉煤灰取代量为35%时,RPC强度达峰值,随后降低;钢纤维掺量在0~1.5%范围内,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减水剂掺量在2%~5%范围内,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高温养护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砂 活性粉末混凝土 配合比 立方体抗压强度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和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20
作者 于新民 王德弘 +2 位作者 马一丹 刘晏廷 鞠彦忠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考虑水胶比、纤维种类(玄武岩纤维、钢纤维)及纤维体积掺量设计了18组活性粉末混凝土,通过试验测试了18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以及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分析了水胶比、纤维种类及纤维体积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的... 考虑水胶比、纤维种类(玄武岩纤维、钢纤维)及纤维体积掺量设计了18组活性粉末混凝土,通过试验测试了18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以及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分析了水胶比、纤维种类及纤维体积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的变化对不同组RPC性能影响相似,水胶比每增加0.02,新拌混凝土的扩展度平均提高约40~50 mm。且强度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强度下降率也趋于增大;大掺量玄武岩纤维RPC内易出现结团效应,对RPC工作性能影响巨大。结合文献对比分析在不同配合比下纤维体积掺量对RPC的增强效果,提出玄武岩纤维建议体积掺量在0.1%~0.5%,钢纤维体积掺量在0.75%~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钢纤维 水胶比 工作性能 抗压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