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5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省际流动人口年龄模式及其特征——基于省级尺度的类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皓 陈晓雄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125,共14页
基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流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描述中国各省区省际流出与流入人口年龄别流动率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方法,类型化分析了中国31个省区的年龄别流出率和年龄别流入率,并进一步结合各省总省际流入率与流出... 基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流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描述中国各省区省际流出与流入人口年龄别流动率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方法,类型化分析了中国31个省区的年龄别流出率和年龄别流入率,并进一步结合各省总省际流入率与流出率综合性地提炼出五种类型。分析结果表明,各省的省际流动人口年龄别流动率存在较大差异;四类流出模式和五类流入模式可以概括省际流动人口的年龄别流动率模式;结合各省总的流出率与流入率则可以将各省的年龄模式综合为五种类型。这些结果可以作为未来区域性人口预测的相关参数。最后还提出了有关人口迁移流动的定义问题、年龄模式的地域差异性反映了我国人口迁移转变的地区阶梯性,以及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甚至中国人口问题)的地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流量流动人口 年龄别流动 类型化 省级尺度
原文传递
高校教师自愿性流动的效应、困境与出路
2
作者 吴克明 孙百才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3,共10页
高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对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高校教师自愿性流动率长期偏低。高校教师自愿性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的内在要求,对教师具有利益最大化效应、对高校具有促进学科发展效应和“倒逼改... 高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对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高校教师自愿性流动率长期偏低。高校教师自愿性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的内在要求,对教师具有利益最大化效应、对高校具有促进学科发展效应和“倒逼改革”效应,对国家建设具有推动人才辈出效应。高校教师自愿性流动的困境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师自愿性流动意愿不足和高校阻碍教师自愿性流动两个方面。前者根源于受教师人力资本水平、学术市场需求、流动机会成本及心理成本的制约;后者根源于高校追求组织利益最大化、高校在与教师的博弈中具有优势地位及制度对高校的阻碍行为缺乏必要的硬性约束。提升高校教师自愿性流动的出路在于:教师应增强自愿性流动能力和意识;高校应消除对教师年龄和学历歧视、“不拘一格”引人才;政府应加大对教师自愿性流动权益的保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自愿性流动 流动效应 理性选择 流动意愿
下载PDF
农业转移人口的代际流动性测度与分解
3
作者 徐晓红 耿文静 邵宇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86,共6页
文章利用2010—2021年中7个年份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从绝对流动性视角考察农业转移人口的代际流动性,借助反事实分析技术对流动构成进行分解,并以城镇人口作为对比对象。结果显示:农业转移人口总流动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并在高位... 文章利用2010—2021年中7个年份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从绝对流动性视角考察农业转移人口的代际流动性,借助反事实分析技术对流动构成进行分解,并以城镇人口作为对比对象。结果显示:农业转移人口总流动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并在高位趋于稳定的特征;其流动构成中,老一代以交换流动为主导,新生代则是增长流动贡献更大。相比于城镇人口,农业转移人口具有更强的代际流动性,这主要源于其增长流动性更强。通过更改结构分解方法加深对流动来源的认识,发现发展流动是农业转移人口总流动的重要来源,而城镇人口则以转移流动为主。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代际流动性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受教育水平差异,女性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且提升学历有利于增强代际流动性。利用代际转移矩阵和Logit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城镇人口,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质量并不高,而提高受教育水平能提高流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流动 反事实分析 交换流动 增长流动
下载PDF
中国省际人口流动成本量化分析——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4
作者 苏红键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60-72,182,共14页
利用量化空间分析方法和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的人口流动矩阵,分析省际人口流动成本特征及其构成。研究发现:第一,2000年以来,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提升,总体流动成本表现出明显降低的特征,2000—2010年降低7.85%,2010... 利用量化空间分析方法和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的人口流动矩阵,分析省际人口流动成本特征及其构成。研究发现:第一,2000年以来,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提升,总体流动成本表现出明显降低的特征,2000—2010年降低7.85%,2010—2020年降低6.94%。第二,距离与流动成本显著正相关且影响系数不断降低,流出地和流入地异质性特征变量显著影响各省份平均流出流入成本。第三,人户分离人口与5年间流动人口的本地流动份额差别较大,但不同统计口径计算的流出地和流入地成本系数的省际位序基本一致,体现了量化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基于此,降低人口流动成本是促进福祉空间均衡、推动全域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应加快人口净流入地的户籍和公共服务制度改革攻坚、加快人口流动大省体制机制创新并激发偏远地区人口流动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人口流动 流动成本 流动矩阵 量化空间模型
下载PDF
1990年以来我国分民族省内人口流动的变动趋势
5
作者 段成荣 闵欣伟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本文利用1990年至2020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系统梳理了我国分民族省内人口流动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省内流动人口性别与年龄结构均存在明显差异,省内流动儿童和流动老人有所增加,人力资源禀赋不断加强。多数民族省内乡—城... 本文利用1990年至2020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系统梳理了我国分民族省内人口流动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省内流动人口性别与年龄结构均存在明显差异,省内流动儿童和流动老人有所增加,人力资源禀赋不断加强。多数民族省内乡—城和省内城—城流动比例明显上升,流动原因整体趋于发展型,流动时间呈现中、长期化态势。分民族省内和跨省人口流动存在多方面差异,对此应创建优化更富有针对性的流动人口服务与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民族工作效率,进而为民族互嵌格局的形成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内人口流动 分民族流动人口 社会人口学特征 流动特征
下载PDF
2010—2020年山东省人口流动的特征分析
6
作者 崔凌云 《西部学刊》 2024年第5期90-93,共4页
根据2010—2020年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山东省人口流动的特征。从流动规模看,2010—2020年山东省人户分离流动人口规模有较快增长,流动人口总量虽然全国排名第五,但其构成与广东、浙江不同;从流动区域看,山东省在省际流动中处于人... 根据2010—2020年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山东省人口流动的特征。从流动规模看,2010—2020年山东省人户分离流动人口规模有较快增长,流动人口总量虽然全国排名第五,但其构成与广东、浙江不同;从流动区域看,山东省在省际流动中处于人口净流出状态,人口主要流向江苏、北京和上海;流动人口在省内16地市分布不均衡,省内流动人口中约六成为农业户籍人口;与十年前相比,社会型已取代工作型和学习型,成为山东省省内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户分离 流动人口 省际流动 省内流动
下载PDF
性别视角下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差异 被引量:1
7
作者 龚继红 廖梦雪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3,共13页
教育代际流动可以映射社会长期流动模式和开放程度,合理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有效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推进社会公平。本文基于2021年对全国出生于1976-2000年已完成学业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682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 教育代际流动可以映射社会长期流动模式和开放程度,合理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有效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推进社会公平。本文基于2021年对全国出生于1976-2000年已完成学业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682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我国教育代际流动性明显增强,两性差异日渐消弭;低教育水平家庭的女性实现教育高阶向上流动的比例增加,男性教育代际的顶部传递优势依然显著;父代收入仍对代际收入流动起关键作用,女性的代际收入关联度高于男性;教育代际向上流动能有效阻断父代的代内收入差距向个体传递,教育代际向下流动则会加剧代际收入传递固化,且这一影响更多作用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代际收入流动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省域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基于要素流动视角的空间计量检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建飞 李凯 翟元慧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56,共15页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经济如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1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指数和共同富裕指数,选取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动为中介变量,数据要素流动环境为调节变量,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数字经...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经济如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1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指数和共同富裕指数,选取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动为中介变量,数据要素流动环境为调节变量,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明显促进共同富裕,对邻边地区存在显著的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在地理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动影响共同富裕;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效应,且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动对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起到“边际效应递增”作用;数据要素流动环境能合理调节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据此,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人才与资本要素的流动和精准匹配,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流动 数据要素流动环境 共同富裕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多尺度耦合流动数值模拟
9
作者 汪如军 唐永亮 +3 位作者 朱松柏 王浩 姚军 黄朝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气田白垩系气藏是罕见的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该类气藏的储渗空间具有显著的多尺度特征,基质与多尺度裂缝、断层介质的渗透率级差相差5~6个数量级,常规渗流理论难以准确描述其流动规律和开发机理。为此,基于单裂...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气田白垩系气藏是罕见的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该类气藏的储渗空间具有显著的多尺度特征,基质与多尺度裂缝、断层介质的渗透率级差相差5~6个数量级,常规渗流理论难以准确描述其流动规律和开发机理。为此,基于单裂缝流动物理实验结果及流体力学理论,结合多尺度裂缝几何信息,应用均化理论和体积平均尺度升级方法,将多尺度介质划分为5个流动系统,建立了考虑介质间的非稳态窜流多尺度耦合流动数学模型,并应用有限体积法对耦合流动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和数值试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尺度裂缝中具有不同的流动特征,随缝宽增加流速加快,流动模态发生变化;(2)多尺度耦合流动模型与双重介质模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导数曲线具有不同趋势特征;(3)应用所建立的多尺度耦合流动模型成功解释了气藏实际试井数据,模型能够反映实际地层中的流动过程。结论认为,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多尺度耦合流动模型揭示了多尺度裂缝以及致密基质间逐级动用、协同供气的开发机理,可为类似气藏制订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及气藏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克拉苏气田 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 多尺度裂缝 流动模态 耦合流动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雪松 李姗姗 李婷婷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要素自由流动已成为我国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方法与途径。本文在分析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选取了我国2005—202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 要素自由流动已成为我国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方法与途径。本文在分析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选取了我国2005—202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但并不显著;技术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东部地区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流动 劳动力流动 技术流动 经济增长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金融发展能够改善教育代际流动性吗?——基于微观家户数据的分析
11
作者 陈怡 谢宇婷 +1 位作者 范瑞雪 樊士德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61,151,共16页
研究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并将教育代际流动性分解为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和教育代际交换流动性,构建金融发展对两者影响的理论框架,分析其作用机制,提出金融发展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性的相关假说,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与理... 研究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并将教育代际流动性分解为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和教育代际交换流动性,构建金融发展对两者影响的理论框架,分析其作用机制,提出金融发展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性的相关假说,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与理论假说基本一致:首先,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教育代际交换流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正向影响主要来自其对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的正向促进作用。其次,金融发展对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信贷市场较为成熟的东部地区的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最后,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影响子代的人力资本水平这一作用机制对教育代际结构流动性产生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信贷约束 教育代际结构流动 教育代际交换流动
下载PDF
人口纵向流动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互动机制及政策研究
12
作者 张晓东 姚宗建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52-57,共6页
人口流动与产业发展密切配合,带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人口红利等经济利益.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人口纵向流动将会成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和人口特征.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 人口流动与产业发展密切配合,带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人口红利等经济利益.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人口纵向流动将会成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和人口特征.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纵向流动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互动机制显著增强,城镇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推进人口的纵向流动,畅通社会向上流动通道、提高市民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推进城市整体职业化教育、促进人力资本与产业的匹配,不断调整优化人口纵向流动所需的制度支持.通过城市人口纵向流动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大范围扩展和经济社会地位的显著提升,实现人人向上的人口纵向流动下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纵向流动 横向流动 城市高质量发展 人口红利
下载PDF
气化炉内熔渣流动特性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赵义军 白孟龙 张林瑶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共22页
双碳战略目标下,煤气化技术将会是我国未来煤炭领域的重要发展路线。在煤气化技术推广应用中,熔渣的流动行为严重影响气化炉的平稳运行时长,间接影响合成气的质量和炉壁的热量损失,有效求解流动参数的熔渣流动特性预测模型备受关注。本... 双碳战略目标下,煤气化技术将会是我国未来煤炭领域的重要发展路线。在煤气化技术推广应用中,熔渣的流动行为严重影响气化炉的平稳运行时长,间接影响合成气的质量和炉壁的热量损失,有效求解流动参数的熔渣流动特性预测模型备受关注。本研究论述了现有的气化炉内熔渣流动特性的预测模型,并展望了预测模型的未来研究方向。综述当下,预测模型根据熔渣流动维数可分为一维预测模型和二维预测模型;一维稳态和非稳态预测模型均经历了构建和完善阶段;二维预测模型因无相关的数学公式描述和流动理念假设尚处于构建阶段;通过对液态熔渣的温度分布、附加应力的取舍,临界黏度的选取和熔渣黏度的处理方式等方面可以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展望未来,一维预测模型的应用场景需更完善的规定,针对稳态和非稳态预测模型求解的参数需要更细致的辨析;二维预测模型的构建理论需更详细的突破,明确非稳态工况下熔渣在轴向和周向上流动的优先级;流动预测模型的计算精度需更全面的提升,熔渣性质的非恒定性、熔化的不均匀性、烟气流速的波动性等因素需要侧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技术 液态熔渣 流动特性 预测模型 流动维数
下载PDF
数字经济要素流动与城市创新差距
14
作者 曹建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44-149,共6页
为探讨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差距的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2年我国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测算城市数字经济指数和城市创新差距,并以数据要素流动环境为调节变量,同时选取人才要素流动和资本要素流动为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计... 为探讨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差距的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2年我国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测算城市数字经济指数和城市创新差距,并以数据要素流动环境为调节变量,同时选取人才要素流动和资本要素流动为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扩大了本地城市创新差距,而对邻近地区表现出缩小城市创新差距的溢出效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动,但是扩大了城市创新差距;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差距的影响存在以数据要素流动环境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效应,在第一个门槛值前后表现为扩大城市创新差距,在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则表现为缩小城市创新差距;以数字经济为门槛变量时,则为单门槛效应,低于门槛值时表现为扩大城市差距,高于门槛值时则表现为缩小城市差距;在数据要素流动环境的调节作用下,数字经济缩小本地和邻近区的城市创新差距的能力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流动 城市创新差距 数据要素流动环境
原文传递
珠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留城意愿的差异——基于地方效用理论视角的分析
15
作者 叶小梅 王宇渠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5,共8页
在城乡户籍制度不断改革与“城—城”流动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对新时期户籍政策下流动人口户籍身份差异对留城意愿影响的研究还较少。基于地方效用理论,通过统计分析和Logistic模型,利用珠三角城市群六市调查数据,可对流动人口中... 在城乡户籍制度不断改革与“城—城”流动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对新时期户籍政策下流动人口户籍身份差异对留城意愿影响的研究还较少。基于地方效用理论,通过统计分析和Logistic模型,利用珠三角城市群六市调查数据,可对流动人口中的城乡差异现象及对留城意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如下。一是“城—城”流动人口经济与技能条件较好、家庭社会融入程度较强,满足积分落户条件的占比也更高;“乡—城”流动人口拥有耕地、宅基地的比例较高;性别、年龄特征则差别不大。二是模型1、模型2表明,经济技能、家庭社会、满足积分落户条件等因素对流动人口留城意愿产生正面效用,拥有耕地、宅基地则产生负面效用,因此,“城—城”流动人口在迁入地城市定居往往能获得更高的地方效用,也更倾向于留城。三是模型3、模型4表明,经济与社会属性分别对“乡—城”流动人口和“城—城”流动人口留城意愿总体上仍产生显著影响,作用效用方向与模型1相似,但职业、收入对“城—城”流动人口地方效用及留城意愿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城—城”流动人口 “乡—城”流动人口 地方效用 留城意愿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问题及对策——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启示
16
作者 朱晓东 张名敏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5-59,共5页
教师的合理流动一直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振兴的必经之路。日本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的教师“定期流动制”表现出流动的强制性、流向的多样性以及流动过程的规范性等特点,对于教育的稳定、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的专业... 教师的合理流动一直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振兴的必经之路。日本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的教师“定期流动制”表现出流动的强制性、流向的多样性以及流动过程的规范性等特点,对于教育的稳定、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为了解决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健全和完善教师流动制、建立主体多方受益的保障机制、采取积极的差异化策略以及注重宣传教育,增强教师流动的义务感等措施妥善解决,以推动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合理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定期流动制度 教师区域流动
下载PDF
中国成年流动人口二代的规模、特征与演变趋势
17
作者 石智雷 周小强 《人口与社会》 2024年第5期28-42,共15页
基于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等数据,对我国成年流动人口二代的规模与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2010年以来成年流动人口二代的规模与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截至2020年,18~45岁流动人口二代已达到1.59亿人... 基于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等数据,对我国成年流动人口二代的规模与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2010年以来成年流动人口二代的规模与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截至2020年,18~45岁流动人口二代已达到1.59亿人,占我国18~45岁劳动年龄人口的29.89%。相较于非流动人口二代,流动人口二代成年后的发展普遍更差,在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和经济状况满意度3个关键方面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且女性受留守经历的影响更大。人口预测结果表明,成年流动人口二代的规模将不断上升,占青壮年劳动力的比重在2035年甚至会超过一半,因此其发展问题应引起更大重视。针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发展的政策应树立“全生命周期”理念,流动人口二代成年后的发展也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城市的发展规划、公共服务提供等政策安排应按常住人口统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成年流动人口二代 群体特征 规模测度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否降低了家庭金融脆弱性?
18
作者 李胜旗 梁丽华 《金融经济》 2024年第3期48-59,共12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三期数据,实证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能显著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在低消费家庭和未进行商业保险投保的家庭中,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的作用更...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三期数据,实证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能显著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在低消费家庭和未进行商业保险投保的家庭中,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的作用更强。经过替换解释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工具变量法等检验,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提升收入、积累社会资本和缓解流动性约束等途径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能更显著地缓解存在金融脆弱性家庭的相对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家庭金融脆弱性 收入等级提升效应 社会资本积累效应 缓解流动性约束效应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流动社会治理路径研究——以县级市义乌为例
19
作者 孙祥和 《山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新时代流动人口矛盾增大,呈现出新的社会治理诉求,面对流动社会治理规律难以把握到位,有效的治理机制尚未形成,智慧治理广度、深度不足等困难和矛盾,需要党建引领、加强调研、建立健全流动社会治理长效机制,搭建共同富裕视域下流动社会... 新时代流动人口矛盾增大,呈现出新的社会治理诉求,面对流动社会治理规律难以把握到位,有效的治理机制尚未形成,智慧治理广度、深度不足等困难和矛盾,需要党建引领、加强调研、建立健全流动社会治理长效机制,搭建共同富裕视域下流动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模型,精心培育社会组织、重塑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的治理结构,利用数字赋能,快速建成流动社会智慧治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流动社会 流动人口 义乌
下载PDF
多点发力促进科研数据跨境流动
20
作者 王晓庆 王昳 《群众》 2024年第16期45-46,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便捷的数据流动、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科研数据作为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便捷的数据流动、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科研数据作为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科研数据流动,尤其是跨境流动,已成为加速科学技术突破和创新、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壮大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流动 国际科技合作 数据流动 科研数据 科学研究 不可替代 因地制宜 生产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