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7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转移人口的代际流动性测度与分解
1
作者 徐晓红 耿文静 邵宇浩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86,共6页
文章利用2010—2021年中7个年份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从绝对流动性视角考察农业转移人口的代际流动性,借助反事实分析技术对流动构成进行分解,并以城镇人口作为对比对象。结果显示:农业转移人口总流动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并在高位... 文章利用2010—2021年中7个年份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从绝对流动性视角考察农业转移人口的代际流动性,借助反事实分析技术对流动构成进行分解,并以城镇人口作为对比对象。结果显示:农业转移人口总流动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并在高位趋于稳定的特征;其流动构成中,老一代以交换流动为主导,新生代则是增长流动贡献更大。相比于城镇人口,农业转移人口具有更强的代际流动性,这主要源于其增长流动性更强。通过更改结构分解方法加深对流动来源的认识,发现发展流动是农业转移人口总流动的重要来源,而城镇人口则以转移流动为主。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代际流动性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受教育水平差异,女性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且提升学历有利于增强代际流动性。利用代际转移矩阵和Logit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城镇人口,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质量并不高,而提高受教育水平能提高流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流动 反事实分析 交换流动 增长流动
原文传递
中国省际流动人口年龄模式及其特征——基于省级尺度的类型分析
2
作者 周皓 陈晓雄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125,共14页
基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流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描述中国各省区省际流出与流入人口年龄别流动率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方法,类型化分析了中国31个省区的年龄别流出率和年龄别流入率,并进一步结合各省总省际流入率与流出... 基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流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描述中国各省区省际流出与流入人口年龄别流动率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方法,类型化分析了中国31个省区的年龄别流出率和年龄别流入率,并进一步结合各省总省际流入率与流出率综合性地提炼出五种类型。分析结果表明,各省的省际流动人口年龄别流动率存在较大差异;四类流出模式和五类流入模式可以概括省际流动人口的年龄别流动率模式;结合各省总的流出率与流入率则可以将各省的年龄模式综合为五种类型。这些结果可以作为未来区域性人口预测的相关参数。最后还提出了有关人口迁移流动的定义问题、年龄模式的地域差异性反映了我国人口迁移转变的地区阶梯性,以及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甚至中国人口问题)的地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流量流动人口 年龄别流动 类型化 省级尺度
原文传递
2010—2020年山东省人口流动的特征分析
3
作者 崔凌云 《西部学刊》 2024年第5期90-93,共4页
根据2010—2020年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山东省人口流动的特征。从流动规模看,2010—2020年山东省人户分离流动人口规模有较快增长,流动人口总量虽然全国排名第五,但其构成与广东、浙江不同;从流动区域看,山东省在省际流动中处于人... 根据2010—2020年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山东省人口流动的特征。从流动规模看,2010—2020年山东省人户分离流动人口规模有较快增长,流动人口总量虽然全国排名第五,但其构成与广东、浙江不同;从流动区域看,山东省在省际流动中处于人口净流出状态,人口主要流向江苏、北京和上海;流动人口在省内16地市分布不均衡,省内流动人口中约六成为农业户籍人口;与十年前相比,社会型已取代工作型和学习型,成为山东省省内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户分离 流动人口 省际流动 省内流动
下载PDF
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多尺度耦合流动数值模拟
4
作者 汪如军 唐永亮 +3 位作者 朱松柏 王浩 姚军 黄朝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气田白垩系气藏是罕见的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该类气藏的储渗空间具有显著的多尺度特征,基质与多尺度裂缝、断层介质的渗透率级差相差5~6个数量级,常规渗流理论难以准确描述其流动规律和开发机理。为此,基于单裂...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气田白垩系气藏是罕见的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该类气藏的储渗空间具有显著的多尺度特征,基质与多尺度裂缝、断层介质的渗透率级差相差5~6个数量级,常规渗流理论难以准确描述其流动规律和开发机理。为此,基于单裂缝流动物理实验结果及流体力学理论,结合多尺度裂缝几何信息,应用均化理论和体积平均尺度升级方法,将多尺度介质划分为5个流动系统,建立了考虑介质间的非稳态窜流多尺度耦合流动数学模型,并应用有限体积法对耦合流动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和数值试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尺度裂缝中具有不同的流动特征,随缝宽增加流速加快,流动模态发生变化;(2)多尺度耦合流动模型与双重介质模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导数曲线具有不同趋势特征;(3)应用所建立的多尺度耦合流动模型成功解释了气藏实际试井数据,模型能够反映实际地层中的流动过程。结论认为,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多尺度耦合流动模型揭示了多尺度裂缝以及致密基质间逐级动用、协同供气的开发机理,可为类似气藏制订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及气藏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克拉苏气田 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 多尺度裂缝 流动模态 耦合流动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气化炉内熔渣流动特性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义军 白孟龙 张林瑶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共22页
双碳战略目标下,煤气化技术将会是我国未来煤炭领域的重要发展路线。在煤气化技术推广应用中,熔渣的流动行为严重影响气化炉的平稳运行时长,间接影响合成气的质量和炉壁的热量损失,有效求解流动参数的熔渣流动特性预测模型备受关注。本... 双碳战略目标下,煤气化技术将会是我国未来煤炭领域的重要发展路线。在煤气化技术推广应用中,熔渣的流动行为严重影响气化炉的平稳运行时长,间接影响合成气的质量和炉壁的热量损失,有效求解流动参数的熔渣流动特性预测模型备受关注。本研究论述了现有的气化炉内熔渣流动特性的预测模型,并展望了预测模型的未来研究方向。综述当下,预测模型根据熔渣流动维数可分为一维预测模型和二维预测模型;一维稳态和非稳态预测模型均经历了构建和完善阶段;二维预测模型因无相关的数学公式描述和流动理念假设尚处于构建阶段;通过对液态熔渣的温度分布、附加应力的取舍,临界黏度的选取和熔渣黏度的处理方式等方面可以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展望未来,一维预测模型的应用场景需更完善的规定,针对稳态和非稳态预测模型求解的参数需要更细致的辨析;二维预测模型的构建理论需更详细的突破,明确非稳态工况下熔渣在轴向和周向上流动的优先级;流动预测模型的计算精度需更全面的提升,熔渣性质的非恒定性、熔化的不均匀性、烟气流速的波动性等因素需要侧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技术 液态熔渣 流动特性 预测模型 流动维数
下载PDF
性别视角下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差异
6
作者 龚继红 廖梦雪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3,共13页
教育代际流动可以映射社会长期流动模式和开放程度,合理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有效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推进社会公平。本文基于2021年对全国出生于1976-2000年已完成学业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682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 教育代际流动可以映射社会长期流动模式和开放程度,合理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有效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推进社会公平。本文基于2021年对全国出生于1976-2000年已完成学业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682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我国教育代际流动性明显增强,两性差异日渐消弭;低教育水平家庭的女性实现教育高阶向上流动的比例增加,男性教育代际的顶部传递优势依然显著;父代收入仍对代际收入流动起关键作用,女性的代际收入关联度高于男性;教育代际向上流动能有效阻断父代的代内收入差距向个体传递,教育代际向下流动则会加剧代际收入传递固化,且这一影响更多作用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代际收入流动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问题及对策——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启示
7
作者 朱晓东 张名敏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5-59,共5页
教师的合理流动一直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振兴的必经之路。日本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的教师“定期流动制”表现出流动的强制性、流向的多样性以及流动过程的规范性等特点,对于教育的稳定、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的专业... 教师的合理流动一直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振兴的必经之路。日本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的教师“定期流动制”表现出流动的强制性、流向的多样性以及流动过程的规范性等特点,对于教育的稳定、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为了解决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健全和完善教师流动制、建立主体多方受益的保障机制、采取积极的差异化策略以及注重宣传教育,增强教师流动的义务感等措施妥善解决,以推动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合理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定期流动制度 教师区域流动
下载PDF
省域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基于要素流动视角的空间计量检验
8
作者 曹建飞 李凯 翟元慧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56,共15页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经济如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1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指数和共同富裕指数,选取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动为中介变量,数据要素流动环境为调节变量,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数字经...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经济如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1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指数和共同富裕指数,选取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动为中介变量,数据要素流动环境为调节变量,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明显促进共同富裕,对邻边地区存在显著的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在地理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动影响共同富裕;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效应,且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动对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起到“边际效应递增”作用;数据要素流动环境能合理调节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据此,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人才与资本要素的流动和精准匹配,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流动 数据要素流动环境 共同富裕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9
作者 姚雪松 李姗姗 李婷婷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要素自由流动已成为我国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方法与途径。本文在分析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选取了我国2005—202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 要素自由流动已成为我国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方法与途径。本文在分析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选取了我国2005—202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但并不显著;技术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东部地区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流动 劳动力流动 技术流动 经济增长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创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利用服务的思考
10
作者 王锐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4期9-11,共3页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作为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人事档案具有流动性强、利用率高的鲜明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利用服务事项在公共服务领域中成为高频事项。随着政务服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作为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人事档案具有流动性强、利用率高的鲜明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利用服务事项在公共服务领域中成为高频事项。随着政务服务改革的深入,如何在现有的改革成果上继续创新,成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思考的内容。创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利用服务的必要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对象涵盖面广。根据相关政策文件内容中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范畴的描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服务对象涉及的人群已经涵盖了社会的各行各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流动人员群体的数量也日趋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流动 人事档案 流动人员 全民教育 公共服务领域 服务对象 政策文件 流动
下载PDF
上海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问题研究
11
作者 赵文爽 《中国商界》 2024年第3期220-222,共3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已变成社会生产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在我国二元城乡户籍的特殊制度下,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大量的劳动力流入经济发达城市,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已变成社会生产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在我国二元城乡户籍的特殊制度下,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大量的劳动力流入经济发达城市,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显示,在我国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全国流动人口数为3.76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1.54亿,增长率高达6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统计局 全国流动人口 全国人口普查 跨省流动人口 省内流动人口 人口普查数据 城乡人口 经济发达城市
下载PDF
轴对称Boltzmann模型方程统一算法与空天飞行环境喷管流动模拟
12
作者 李凡 李志辉 +2 位作者 李中华 罗万清 陈爱国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5,I0001,共10页
拦截机动飞行器周围大范围区域存在主喷/侧喷流/羽流影响,而传统的纳维-斯托克斯(Navier-Stokes,N-S)方程不能很好模拟发动机喷管扩张段出口附近流动情况,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处理这种全流域流动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针对特定轴对称喷管... 拦截机动飞行器周围大范围区域存在主喷/侧喷流/羽流影响,而传统的纳维-斯托克斯(Navier-Stokes,N-S)方程不能很好模拟发动机喷管扩张段出口附近流动情况,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处理这种全流域流动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针对特定轴对称喷管内流动,本文通过数学推导确立描述不同克努森数稀薄环境条件下的轴对称喷管内流动Boltzmann模型方程,初步建立适于该模型方程的数值格式与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通过开展同轴圆筒间的定常/非定常旋转流动以及轴对称喷管内流动数值计算研究,发现统一算法计算流场与其他途径得到的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统一算法在全局克努森数喷管流动模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通过与低密度风洞实验对比,喷管出口核心区羽流结构一致,羽流轴线压力分布一致,表明统一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喷管入口压缩段到扩张段多流域混合,尤其是出口附近稀薄气体真空低压环境流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喷管流动 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 BOLTZMANN模型方程 旋转库埃特流动 羽流环境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悦 肖杨 许弘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7,共15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载体,有效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劳动力流动,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选用Logit模型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载体,有效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劳动力流动,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选用Logit模型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第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促进劳动力的回流,但对劳动力流出无显著影响;第二,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村庄更容易吸引年龄较低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的回流;第三,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劳动力回流的过程中,参与过非农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更容易回流。基于此,从管理与服务方式、培育方向、人才培养和体制机制四个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引导和优化农村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提供借鉴经验,对于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劳动力流动 规模化经营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风险流动务工是否增加了农户生计韧性——基于西南地区832份易地搬迁移民数据
14
作者 赵元科 施国庆 杨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3-92,128,共11页
本文利用西南地区832户移民农户调研数据,运用OLS回归、有序Logit模型等方法实证研究了风险流动务工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就近流动与外出流动务工正向显著促进了移民的生计韧性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短期流动务工与稳定流动... 本文利用西南地区832户移民农户调研数据,运用OLS回归、有序Logit模型等方法实证研究了风险流动务工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就近流动与外出流动务工正向显著促进了移民的生计韧性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短期流动务工与稳定流动务工对移民生计韧性产生了明显的促进效果;异质性分析发现,就近与外出流动务工对新生代与老一辈移民生计韧性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分散安置的移民群体产生了负向作用。基于此,提出应增强移民自我发展能力与内生动力,合理引导移民劳动力务工流动,并从源头上增强不同安置方式、安置时间、安置地点的移民幸福感与满足感等建议,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搬迁移民 流动务工 风险流动 生计韧性
下载PDF
北天山流动重力测网场源分辨能力
15
作者 艾力夏提·玉山 刘代芹 +4 位作者 阿卜杜塔伊尔·亚森 陈丽 李杰 赵磊 李秉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利用球面六面体单元网络模型建立不同分辨率的重力异常扰动模型检测板,基于北天山地区实际地表流动重力测点分布,进行设定场源异常体的等效源反演恢复,进而评估北天山流动重力测网场源分辨能力。结果表明,在假设地下10 km处存在密度差为... 利用球面六面体单元网络模型建立不同分辨率的重力异常扰动模型检测板,基于北天山地区实际地表流动重力测点分布,进行设定场源异常体的等效源反演恢复,进而评估北天山流动重力测网场源分辨能力。结果表明,在假设地下10 km处存在密度差为±1×10^(-3)g/cm^(3)的场源异常体情况下,北天山重力测网具备0.75°×0.75°及以上场源异常体识别能力;测网中大部分地区具备0.5°×0.5°场源异常体识别能力;测点分布较密集的少部分地区具备0.25°×0.25°场源异常体识别能力。最后,综合考虑北天山测网现有网形、地形、交通条件等因素,给出测网最佳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 流动重力 场源反演 分辨能力
下载PDF
从“数据隐私框架”看欧美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则博弈 被引量:1
16
作者 单文华 邓娜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6,共13页
欧美《隐私盾协议》失效后,双方为了恢复数据跨境流动秩序,于2022年底达成了“数据隐私框架”。该框架旨在回应欧盟法院在“《隐私盾协议》无效案”中提出的主要关切。2023年7月,欧盟委员会基于该框架对美国的个人数据保护水平发布了充... 欧美《隐私盾协议》失效后,双方为了恢复数据跨境流动秩序,于2022年底达成了“数据隐私框架”。该框架旨在回应欧盟法院在“《隐私盾协议》无效案”中提出的主要关切。2023年7月,欧盟委员会基于该框架对美国的个人数据保护水平发布了充分性认定决议。然而,该框架并未对美国情报机构大规模收集数据与窥探隐私的行为施加实质性限制。此外,框架建立的双层救济机制由于缺乏独立性,也无法给数据隐私权益受损的欧盟公民提供充分有效的救济。与《隐私盾协议》相比,该框架在本质上并没有明显的突破。欧盟和美国在双方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安排上的博弈,表面上是两种数据保护理念和治理模式的碰撞,实际上反映出了欧盟实施“数字主权”战略与美国维护“数字霸权”地位之间存在的根本利益冲突。欧美凭借各自优势,在数字经济时代争夺全球数字治理话语权。通过深入研究欧美之间关于“数据隐私框架”的规则博弈,可以为我国在选择适合本土的数据监管模式和提升数据治理规则话语权方面提供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盾协议》 数据跨境流动 “数据隐私框架” 充分性认定决议 数字主权 数字霸权
下载PDF
孕育希望:宏观代际流动性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17
作者 蔡韦成 谢宇 《社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212,共35页
当今中国,子女在家庭中仍处于中心位置,父母对子女福祉的重视会影响其生育决策。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2018年数据,考察了宏观社会流动性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流动性与期望子女数显著正相关,主观态度是... 当今中国,子女在家庭中仍处于中心位置,父母对子女福祉的重视会影响其生育决策。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2018年数据,考察了宏观社会流动性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流动性与期望子女数显著正相关,主观态度是重要的中介影响机制。从子代地位预期与抚育成本预期的视角出发,相对流动性的影响呈负社会经济梯度,但流动性的提升不会抑制高社会阶层的生育意愿;性别差异在社会化视角中被强调,男性受流动性的影响更强,并且流动性与期望男孩数关联更加密切。本研究从宏观层面丰富了对低生育率现象的理解,对从微观层面分析流动效应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本文认为,机会公平政策应当作为当下中国生育促进政策的一个重要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 代际流动 相对流动 子女中心主义
下载PDF
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18
作者 李朝英 郑路 +1 位作者 明安刚 王亚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4,共7页
为了准确高效批量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比色管代替消煮管,蒸汽加热消煮土壤,利用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有机碳。并将此方法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常规通用)进行了比较,探讨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测定土壤有机碳... 为了准确高效批量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比色管代替消煮管,蒸汽加热消煮土壤,利用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有机碳。并将此方法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常规通用)进行了比较,探讨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9%~9.41%,回收率为92.21%~97.63%。方法精密度及准确性良好。所测结果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拟合的回归方程:y(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0.947x(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1.621(r^(2)=0.933),两者呈良好的相关性。用两种方法测定200个土壤有机碳,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的检测用时是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用时的68%,人工操作用时是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用时的44%,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无需使用硫酸亚铁,重铬酸钾、硫酸和水用量为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的40%。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省工省时,人员工作强度低,试剂用量少,环境危害降低,检测准确高效,经济安全,可推荐为大批量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浴 流动分析仪法 土壤 有机碳
下载PDF
数字经济、研发要素流动与企业创新边界
19
作者 赵静 栾甫贵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节点,明晰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边界的影响路径与内在机制,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 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节点,明晰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边界的影响路径与内在机制,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边界的影响以及研发要素流动在二者间的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有助于扩大企业创新边界,但这一促进作用存在非线性特征,即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边界的正向促进作用具有双重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边界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中,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影响则不显著;数字经济可借助研发资本流动扩大企业创新边界,而研发人员流动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研发人员流动 企业创新边界 研发资本流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