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流动性错配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孙光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立足于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背景以及银行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从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的流动性原则视角出发,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银行流动性错配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高会增加银行流动性错... 立足于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背景以及银行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从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的流动性原则视角出发,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银行流动性错配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高会增加银行流动性错配,且边际影响随流动性错配变化呈现左偏变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对银行流动性错配产生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银行流动性的合理调整和管控,保持银行业稳健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银行流动性错配 银行异质性 结构性风险
下载PDF
我国银行流动性错配研究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孙光宇 《华北金融》 2023年第10期25-34,共10页
银行业在金融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银行作为金融中介,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也承担着流动性结构不稳定等风险。在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研究银行流动性问题非常必要。本文立足于我国当前经济形... 银行业在金融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银行作为金融中介,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也承担着流动性结构不稳定等风险。在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研究银行流动性问题非常必要。本文立足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聚焦于银行流动性错配这一研究新领域,从相关概念、衡量方法、风险传染、总结展望四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对当前银行流动性错配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银行优化自身经营行为、政府防范化解银行风险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流动性错配 流动性管理 银行系统性风险 金融监管
下载PDF
宽松性货币政策是否加剧了流动性错配:基于公司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宇 彭方平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6,共10页
从微观角度研究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显著加剧了公司流动性错配行为,这与传统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经济主体风险承担意愿增加、进而导致流动性错配加剧的观点不一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由于经济驱动的内生性... 从微观角度研究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显著加剧了公司流动性错配行为,这与传统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经济主体风险承担意愿增加、进而导致流动性错配加剧的观点不一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由于经济驱动的内生性带来经济主体资金需求具有内生性,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过度依赖银行融资的企业使用短期负债融资替代更难获取的长期负债融资以弥补资金缺口,是导致紧缩性货币政策下流动性加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错配 负债期限 风险管理
下载PDF
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度量——基于流动性错配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高磊 许争 杜思佳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116,共7页
文章度量了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大小。通过构建银行体系流动性错配指数来衡量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剩余水平,并模拟出银行体系流动性错配指数的分布函数,据此计算出在某一流动性错配水平下发生系统流动性风险的条件概率。结... 文章度量了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大小。通过构建银行体系流动性错配指数来衡量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剩余水平,并模拟出银行体系流动性错配指数的分布函数,据此计算出在某一流动性错配水平下发生系统流动性风险的条件概率。结果发现,当前中国银行体系发生系统流动性风险的条件概率不大,整体上风险可控。但商业银行资产方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方的融资流动性风险正变得日益复杂,这也造成了银行流动性错配程度的不确定性增加,一旦流动性错配水平继续下降,就极有可能引发银行体系的系统流动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错配指数 系统流动性风险 独立成分分析法(ICA)
下载PDF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汇率波动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资产价格与流动性错配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锐 李金叶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78,共21页
银行风险承担是影响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如何影响我国银行风险承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银行主动风险承担与被动风险承担的双重视角,选取2007年三季度—2020年四季度中国37家上市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季度... 银行风险承担是影响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如何影响我国银行风险承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银行主动风险承担与被动风险承担的双重视角,选取2007年三季度—2020年四季度中国37家上市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季度数据,来实证分析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增加了银行主动风险承担与被动风险承担;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三种类型银行的主、被动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城/农商行;资产价格和流动性错配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汇率波动对资产价格、流动性错配的中介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 汇率波动 银行风险承担 资产价格 流动性错配
下载PDF
货币政策、企业资本结构与流动性错配——基于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紫薇 张庆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5,共9页
从企业流动性错配的视角来考察货币政策对微观主体的冲击,利用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表数据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错配的影响。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立足点,通过门槛模型进行探究,发现以资产负债率代表静态资本结构作为门槛变量时,货币政... 从企业流动性错配的视角来考察货币政策对微观主体的冲击,利用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表数据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错配的影响。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立足点,通过门槛模型进行探究,发现以资产负债率代表静态资本结构作为门槛变量时,货币政策与企业流动性错配程度存在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地,我们发现由于企业过度依赖负债融资,在紧缩的货币环境下更倾向于用短期负债融资而非难以获得的长期负债融资,即在一定的资产负债率下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加剧企业流动性错配。从而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提供新的证据和建议,调动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企业在当前倡导去杠杆的金融环境中合理优化资本结构,采取更为健康可持续的融资方式,确保自身的良好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错配 资本结构 负债融资
下载PDF
商业银行市场势力对流动性错配周期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兴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49-152,共4页
为了有效控制流动性错配导致的银行风险并识别其影响因素,文章从宏观审慎视角对银行流动性错配的周期效应以及市场势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行流动性错配是顺周期性的;银行市场势力对流动性错配的周期效应存在直接影响机制和间... 为了有效控制流动性错配导致的银行风险并识别其影响因素,文章从宏观审慎视角对银行流动性错配的周期效应以及市场势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行流动性错配是顺周期性的;银行市场势力对流动性错配的周期效应存在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银行市场势力对流动性错配的影响显著为负,风险承担较小的银行的市场势力可以更多地缓释流动性错配的顺周期性。研究结论为防范银行流动性错配的周期效应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提供了依据,对兼顾银行市场竞争与监管政策的双重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错配 市场势力 周期性 宏观审慎
下载PDF
流动性错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宣成 曹前进 《浙江金融》 2022年第9期56-67,共12页
本文利用25家上市银行2009~2020年的股票交易数据,采用?CoVaR模型,测度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流动性错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动性错配显著提高了银行系统性风险,该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 本文利用25家上市银行2009~2020年的股票交易数据,采用?CoVaR模型,测度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流动性错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动性错配显著提高了银行系统性风险,该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流动性错配对不同所有制银行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当流动性错配程度提高时,非国有银行系统性风险随之上升,而国有银行没有显著变化。作用机制检验显示,流动性错配主要通过银行个体风险和关联度渠道,提升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本文研究结果为监管部门优化流动性监管、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提供经验证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错配 系统性风险 影响渠道
原文传递
商业银行流动性错配同群效应研究
9
作者 李兴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27-131,共5页
文章基于2008—2018年我国2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linear-in-means模型研究了导致系统性风险的银行流动性错配的同群效应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错配存在同群效应,而且银行流动性错配的同群效应是非对称的、具有“上去容易... 文章基于2008—2018年我国2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linear-in-means模型研究了导致系统性风险的银行流动性错配的同群效应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错配存在同群效应,而且银行流动性错配的同群效应是非对称的、具有“上去容易下来难”的棘轮效应;银行流动性错配同群效应存在“太大而不能倒”、管理者薪酬激励和信息学习的形成机制;银行市场势力因素弱化了流动性错配的同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错配 同群效应 市场势力
下载PDF
数量管制、流动性错配和企业高额现金持有--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31
10
作者 于泽 钱智俊 +1 位作者 方庆 罗瑜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84,共18页
近年来,企业存款大幅攀升,已经成为我国货币量高速增加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因此,探讨企业持有高额现金的原因可作为理解中国货币高速增长、盘活货币存量的关键切入点。本文从深层次的货币政策框架入手,通过对理论和上市公司实际数据两... 近年来,企业存款大幅攀升,已经成为我国货币量高速增加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因此,探讨企业持有高额现金的原因可作为理解中国货币高速增长、盘活货币存量的关键切入点。本文从深层次的货币政策框架入手,通过对理论和上市公司实际数据两方面的分析发现,2009年货币政策重拾合意信贷规模,导致中国企业持有现金在2010年之后出现一个一次性趋势性上升。前期相关研究普遍忽略了这个数据的结构变化,将2010年前后的数据统一进行实证分析,容易导致有偏的估计。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规避合意信贷规模导致的影子银行业务使得大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从而积累了更多的现金,出现规模不经济。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下,由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与投资机会无关,就会导致出现流动性错配,从而使得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脱离,金融空转。因此,要盘活货币存量,关键是逐步放弃贷款规模窗口指导等数量管制手段,推动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模式向价格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现金持有 数量管制 流动性错配 货币政策框架
原文传递
跨境资本流动、流动性错配与银行稳定性--基于银行盈利能力与风险承担能力双重视角 被引量:22
11
作者 顾海峰 卞雨晨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41,共10页
本文选取2010—2019年中国372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对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具有抑制作用。在盈利能力层面,跨境资本流动对城农商行稳定性的抑制力度更大;在... 本文选取2010—2019年中国372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对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具有抑制作用。在盈利能力层面,跨境资本流动对城农商行稳定性的抑制力度更大;在风险承担能力层面,跨境资本流动对国有与股份制银行稳定性的抑制力度更大。(2)直接投资渠道下跨境资本流动会促进银行稳定性,但间接投资渠道下跨境资本流动会抑制银行稳定性。(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高会加剧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的抑制作用,银行业景气度提高会减弱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的抑制作用。(4)跨境资本流动通过加大银行流动性错配而降低了银行稳定性,"跨境资本流动-流动性错配-银行稳定性"的传导渠道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银行稳定性 流动性错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银行业景气度
原文传递
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基于OECD国家的经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桂虎 郭金龙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33,共12页
保险业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可能引发的风险隐患值得重点关注与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OECD国家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现状,然后使用Krishnamurthy等(2016)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 保险业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可能引发的风险隐患值得重点关注与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OECD国家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现状,然后使用Krishnamurthy等(2016)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指数。接下来,使用IMF统计的金融稳定指数和金融危机数据,分别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logit模型对35个OECD国家的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指数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保险业资产负债流动性错配指数与金融稳定指数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金融危机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该指数会促进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增加。该指数平方项的回归结果并不显著,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在解释了结论的内在机理和基于中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之后,本文给出了其对中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错配 系统性金融风险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面板logit模型
原文传递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测度、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
13
作者 郭立仑 周升起 《经济学报》 2023年第3期59-83,共25页
2016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钱荒”现象频发,个别银行甚至因流动性危机破产。本文通过LMI模型,计算上市银行流动性错配指数,并以流动性错配指数体现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为被解释变量,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析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流... 2016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钱荒”现象频发,个别银行甚至因流动性危机破产。本文通过LMI模型,计算上市银行流动性错配指数,并以流动性错配指数体现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为被解释变量,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析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流动性风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显示,同业净利差等经营环境因素,存款结构、收入结构等业务结构因素,以及业务发展、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内部管理因素都会影响银行流动性风险。本文最后结合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从经营环境、业务结构、内部管理3个维度提出防范化解建议,形成较为完善的银行流动性风险对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错配指数 随机森林模型
下载PDF
巴塞尔协议还是货币政策?——银行业流动性监管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鹏 费方域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2年第3期24-26,共3页
文章讨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银行业流动性监管的必要性和政策制定,论证了:(1)银行业流动性监管的本质是对银行实施最优的流动性错配水平,此目标可通过数量监管和价格监管两种方式实现;(2)数量监管思路下的具体政策之一是巴塞尔协议III,... 文章讨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银行业流动性监管的必要性和政策制定,论证了:(1)银行业流动性监管的本质是对银行实施最优的流动性错配水平,此目标可通过数量监管和价格监管两种方式实现;(2)数量监管思路下的具体政策之一是巴塞尔协议III,而价格监管的实施则需配合央行的货币政策;(3)在经济繁荣期,利用巴塞尔协议III进行流动性监管是可行的,但在经济萧条期,货币政策则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流动性监管 流动性错配 巴塞尔协议 货币政策
下载PDF
基于时变模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度量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精山 赵沛 田静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3,共8页
流动性错配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本,有必要从资产端和负债端研究和度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在综合外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错配指数(LMI),并对我国18家上市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度量、识别和压... 流动性错配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本,有必要从资产端和负债端研究和度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在综合外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错配指数(LMI),并对我国18家上市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度量、识别和压力测试。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风险存在异质性和时变性,LMI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银行压力测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为有效地管理和防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需要严格控制流动性错配程度,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资产价格的波动,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错配 流动性错配指数 流动性风险 压力测试
下载PDF
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与流动性风险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然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7年第6期48-52,共5页
对银行按照其资产规模大小的进行分类,分为高资产、中等资产和低资产三类,分别计算三类银行的LMI值,得出小银行之间的流动性差异较大,小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往往比大银行要高,同时使用了两个基本的流动性测量指标对LMI指标的计算结果... 对银行按照其资产规模大小的进行分类,分为高资产、中等资产和低资产三类,分别计算三类银行的LMI值,得出小银行之间的流动性差异较大,小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往往比大银行要高,同时使用了两个基本的流动性测量指标对LMI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得出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较小银行来说相对较小,也证明了LMI指标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一些银行流动性监管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规模 流动性错配 流动性监管
下载PDF
无限期界经济中的银行业、流动性与银行挤兑 被引量:1
17
作者 Mark Gertler Nobuhiro Kiyotaki 王崇宇(译) 《经济动态与评论》 2016年第2期73-109,共37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涉及流动性错配与银行挤兑的银行业无限期界宏观经济模型。研究发现,银行挤兑均衡是否存在取决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银行资产的内生清算价格。尽管在正常时期银行挤兑均衡可能不存在,但在经济衰退中出现的概率增加。挤... 本文构建了一个涉及流动性错配与银行挤兑的银行业无限期界宏观经济模型。研究发现,银行挤兑均衡是否存在取决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银行资产的内生清算价格。尽管在正常时期银行挤兑均衡可能不存在,但在经济衰退中出现的概率增加。挤兑会导致信用中介和总体经济活动出现显著萎缩,即使挤兑不会发生,挤兑的预期同样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该模型的构建有助于揭示近期金融危机中的一些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中介 流动性错配 金融加速器
下载PDF
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稳定性
18
作者 李颖帅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60,共20页
为应对复杂经济金融环境下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的影响,2016年起人民银行正式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逐渐完善。本文选取2010-2020年我国42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基于宏观审... 为应对复杂经济金融环境下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的影响,2016年起人民银行正式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逐渐完善。本文选取2010-2020年我国42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基于宏观审慎视角下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对银行稳定性具有负向效应,降低了银行稳定性;跨境直接投资则增强了银行稳定性;跨境间接投资弱化了银行稳定性。第二,资产价格和流动性错配在跨境资本流动和银行稳定性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第三,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跨境资本流动和银行稳定性之间具有调节效应。其中,宽松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利于跨境直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促进作用,紧缩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则弱化了跨境间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有效宏观审慎监管;二是对跨境资本流动实施分类监管。三是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针对不同类别跨境资本流动施以相应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资产价格 流动性错配 银行稳定性
下载PDF
货币传导异质性与实体经济流动性配置的“马太效应”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继生 向镜洁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0-57,共18页
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流动性进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因此货币资金的配置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交互效应面板分位数回归,测度货币政策对实体企业流动性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在样本期... 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流动性进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因此货币资金的配置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交互效应面板分位数回归,测度货币政策对实体企业流动性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实体经济流动性配置陷入了资金越充裕的企业越易于获得融资,越易于获得融资的企业资金越充裕的窘境。这种流动性配置的“马太效应”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对尾部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及头部企业的一半;虚拟经济对尾部企业的“分流效应”高达头部企业的3倍,从而强化了流动性配置的失衡。因此,当前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普惠政策有助于提升流动性配置效率,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的关键在于健全现代化金融体系,增强货币政策的靶向性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错配 马太效应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原文传递
货币政策执行模式、金融错配与我国企业投资约束 被引量:59
20
作者 于泽 陆怡舟 王闻达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2-64,共13页
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从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我国都需要稳定投资。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当前影响企业投资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我国特色的货币执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窗口指导包括了合意贷款规模管制,这导致了... 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从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我国都需要稳定投资。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当前影响企业投资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我国特色的货币执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窗口指导包括了合意贷款规模管制,这导致了流动性错配。商业银行为了规避合意贷款规模管制,会利用影子银行业务将高风险贷款转移到表外。这使得缺乏投资机会的成熟大型企业可以获得大量贷款,而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虽然有较多的投资机会,但是因为抵押品等原因往往难以获得贷款。在这样流动性错配的环境下,金融和实体经济有所脱离,降低了企业投资。因此,我国未来需要放弃合意规模管制,在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采取宏观审慎管理的思路调控贷款增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机会 融资约束 合意贷款规模 流动性错配 宏观审慎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