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拐沙头密集流动沙丘固阻结合综合治沙技术模式
1
作者 闫德仁 杨制国 +1 位作者 胡小龙 黄海广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9期44-47,共4页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沙治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以水定绿,大力发展节水林草;...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沙治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以水定绿,大力发展节水林草;要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及防风固沙沙漠锁边林草带等;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程建设 防风固沙林 流动沙丘 防沙治沙 林草 植被恢复模式 乔灌草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不同沙障组合措施的防风固沙效益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石麟 李红悦 +4 位作者 赵雨兴 任余艳 何金军 于凤强 哈斯额尔敦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8-279,共12页
为了解毛乌素沙地沙柳再生沙障、聚乳酸(PLA)沙袋沙障和草绳沙障配置固沙植物种组合措施下的防风固沙效益,通过对各类组合措施下不同高度处风速、近地表输沙量、障内蚀积形态的测定,对比分析了不同材料、坡位、规格下几种沙障组合措施... 为了解毛乌素沙地沙柳再生沙障、聚乳酸(PLA)沙袋沙障和草绳沙障配置固沙植物种组合措施下的防风固沙效益,通过对各类组合措施下不同高度处风速、近地表输沙量、障内蚀积形态的测定,对比分析了不同材料、坡位、规格下几种沙障组合措施的防风固沙效益。结果表明:(1)1 m×1 m规格沙柳再生沙障、草绳沙障组合措施下降低近地表风速效能最大,可达80.29%、78.49%,3 m×3 m规格的草绳、PLA沙障组合措施下防风效能仅为58.14%、57.88%;(2)输沙率降低率表现为:沙柳>草绳>PLA,且呈随规格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其中沙柳再生沙障组合措施阻沙效果较稳定,其他2种稳定性较差;(3)各类措施下障内微地形主要受NW~NNW风向控制,不同类沙障材料障内形态特征不同,整体以侵蚀为主,草绳沙障组合措施障内相对侵蚀深度最大,PLA沙障措施下次之,沙柳沙障措施下表现为以-10~5 cm区间侵蚀深度范围为主的弱蚀积状态,但相对侵蚀深度范围均呈随规格增大、坡位增加而减小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沙柳再生沙障配以撒播固沙植物种的人工固沙植被体系最为稳定,防风固沙效益最优,为毛乌素沙地较为适宜的流动沙丘沙障促进植被恢复治理技术措施,其余组合措施可视沙障材料获取难易、运输条件以及流沙环境和治理目的适当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沙障 组合措施 防风固沙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优势物种的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贾美玉 陈秋华 +3 位作者 张优倩 宋振辉 王泽禹 李国栋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1期71-77,共7页
植被恢复与重建在保护水土资源、防止生态退化和荒漠化扩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和方法。一定尺度内优势物种的格局反映了植被恢复的过程。通过在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迎风坡底部建立了20 m×20 m样方,调查... 植被恢复与重建在保护水土资源、防止生态退化和荒漠化扩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和方法。一定尺度内优势物种的格局反映了植被恢复的过程。通过在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迎风坡底部建立了20 m×20 m样方,调查了流动沙丘3种优势物种的位置和高度信息,采用点格局分析的方法,对优势物种格局、过程与尺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经研究发现:沙蓬在该样方内,r<5 cm尺度上均匀分布,5 cm<r<50 cm尺度上表现为均匀分布与聚集分布交替出现的格局;狗尾草和差巴嘎蒿在0<r<50 cm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但狗尾草在r=10 cm尺度上聚集分布和r=18 cm尺度上均匀分布。在r<5 cm尺度内,沙蓬和狗尾草表现为负相关,随着尺度的增大,出现正相关,但整体尺度以正相关为主且随着尺度增加相关性减弱。同质性条件下种子扩散模型不能解释沙蓬与狗尾草的空间格局,由于流动沙丘异质性较强,推测环境异质性是导致优势物种格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迎风坡底部 格局、过程与尺度 种内相关性
下载PDF
新疆策勒不同类型流动和半流动沙丘运移规律 被引量:8
4
作者 毛东雷 雷加强 +3 位作者 周杰 薛杰 王翠 再努拉.热和木吐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2,共5页
通过对新疆策勒流动沙丘地、半流动沙丘地、砾质戈壁不同类型流动沙丘进行观测,研究了不同下垫面不同类型流动沙丘年运移速度、方向及其规律,为沙丘运移规律及保护绿洲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沙漠—绿洲过渡带流动和半流动沙... 通过对新疆策勒流动沙丘地、半流动沙丘地、砾质戈壁不同类型流动沙丘进行观测,研究了不同下垫面不同类型流动沙丘年运移速度、方向及其规律,为沙丘运移规律及保护绿洲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沙漠—绿洲过渡带流动和半流动沙丘年平均前移距离为4.76-12.92m,半流动沙丘比流动沙丘前移速度明显减小,沙丘移动方向为东南东(99.82°—115.48°)。砾质戈壁2 m高新月形流动沙丘年移动距离为9.37 m,年移动方向为东南东(105.1°)。0.9m高盾状沙丘年运移距离19.15m,移动方向为东南东(93.77°),流动沙丘移动方向与年合成输沙势方向东南东(108°)基本一致,沙丘高度与运移速度呈二次函数反比关系。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沙措施,流动沙丘将会对策勒绿洲产生潜在的入侵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流动沙丘 运移规律 策勒
下载PDF
沙漠腹地流动沙丘路基施工技术
5
作者 王盛兴 王宏刚 +1 位作者 梁庚 王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期0084-0090,共7页
乌玛公路(宁夏境)青铜峡至中卫段工程作为国内首条穿越沙漠腹地高速公路,因沙漠地区传统土资源筑路材料稀少、地下水埋藏深、水分蒸发快、本着沙漠资源利用最大化,路基填筑材料以风积沙为主。流动沙丘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是本项目的难点之... 乌玛公路(宁夏境)青铜峡至中卫段工程作为国内首条穿越沙漠腹地高速公路,因沙漠地区传统土资源筑路材料稀少、地下水埋藏深、水分蒸发快、本着沙漠资源利用最大化,路基填筑材料以风积沙为主。流动沙丘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是本项目的难点之一,填筑质量直接影响公路路基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而作为宁夏首条沙漠公路高速建设项目,相关施工技术和经验严重不足,为确保风积沙路基填筑质量,必须重点加强对沙漠腹地流动沙丘路基施工工艺的探索研究。如何在沙漠腹地工程施工环境下,选择施工效率高、填筑质量有保证的施工工艺和试验检测方法是确保流动沙丘路基填筑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水沉法、洒水法、振动干压法三种不同的沙漠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和工艺试验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及效果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本项目试验段取得的试验结果,提出适合本项目流动沙丘路基的最佳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最大干密度、机械组合与压实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腹地 流动沙丘路基 振动干压法
下载PDF
流动沙丘干沙层厚度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59
6
作者 刘新平 张铜会 +3 位作者 赵哈林 何玉惠 云建英 李玉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3-526,共4页
利用Micro-lysimeter对流动沙丘不同干沙层厚度下的土壤水分蒸发作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当干沙层厚度发育达到5 cm以上时,流动沙丘干沙层厚度成为土壤水分蒸发的决定因素。随着干沙层厚度的增加,土壤蒸发量逐渐降低;各观测日的蒸发抑... 利用Micro-lysimeter对流动沙丘不同干沙层厚度下的土壤水分蒸发作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当干沙层厚度发育达到5 cm以上时,流动沙丘干沙层厚度成为土壤水分蒸发的决定因素。随着干沙层厚度的增加,土壤蒸发量逐渐降低;各观测日的蒸发抑制率随着干沙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5 cm的干沙层对蒸发的抑制作用最大可达70.6%,30 cm的干沙层则最大可达92.38%;干沙层厚度与土壤蒸发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各气象因子以及湿沙层不同深度土壤体积含水率对土壤蒸发量的影响作用很小,相关分析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流动沙丘 干沙层厚度 气象因素
下载PDF
流动沙丘降雨入渗和再分配过程 被引量:59
7
作者 刘新平 张铜会 +1 位作者 赵哈林 岳广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71,共6页
本文通过野外监测和模拟降雨试验对流动沙丘降雨入渗补给、再分配过程和蒸发消耗几个方面作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0~200cm深度土壤层特性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0—20cm为表层千沙层;20—140cm为降雨影响变化层;14... 本文通过野外监测和模拟降雨试验对流动沙丘降雨入渗补给、再分配过程和蒸发消耗几个方面作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0~200cm深度土壤层特性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0—20cm为表层千沙层;20—140cm为降雨影响变化层;140cm以下为深部稳定层。土壤入渗速率受降雨强度的控制,强度大,入渗也大,入渗深度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之问存在线性关系。湿润锋迁移速率在降雨开始较小,而后逐渐增大,达到峰值之后,又随时间而降低,最后趋于稳定。13.4mm的降雨是无效降水和补给地下水的分界点;≥20mm的降雨可使蒸发层土壤在再分配结束后达到最小持水量;≥50mm的降雨通过土壤水分的再分配可以使120cm深度土壤水分达到饱和持水量,进而下层进行饱和排水入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土壤水分 降雨入渗 蒸发 再分配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沙米群落生物量特征及其防风固沙作用 被引量:36
8
作者 张继义 赵哈林 +2 位作者 崔建垣 李玉霖 杨甲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2-154,共3页
沙米(Agriophyllumsquarrosum)是流动沙丘上的先锋植物群落,沙米群落的建立是群落演替和植被恢复的起点。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上沙米群落的研究表明,初次建立的沙米群落具有较高的生物量47.5g/m2,以及较高的空间变异程度,变异系数为1.2... 沙米(Agriophyllumsquarrosum)是流动沙丘上的先锋植物群落,沙米群落的建立是群落演替和植被恢复的起点。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上沙米群落的研究表明,初次建立的沙米群落具有较高的生物量47.5g/m2,以及较高的空间变异程度,变异系数为1.201,反映出群落在空间分布上的斑块化程度较高。在随后的演替中,群落的活生物量迅速下降,而先前沙米群落生物量则以立枯的形式存在,沙米立枯生物量占群落总生物量的54.93%。沙米茎杆粗硬,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抗风蚀能力,其立枯生物量可以存留2~3个生长季。保护沙米群落及其立枯生物量不受人畜破坏,对维持群落演替早期沙面环境的稳定,促进其它物种侵入和定居,从而促进群落演替并加速植被发育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流动沙丘 沙米群落 生物量 防风固沙作用 变异系数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沙漠人工植被和流动沙丘的小气候特征观测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树华 辛国君 +3 位作者 陈荷生 冯金朝 刘元波 刘立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23,共8页
本文利用1992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治沙试验研究站沙漠人工植被防护体系和流动沙丘下垫面近地面层的微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其小气候特征,效应的物理机制及实际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人工植被 流动沙丘 小气候 沙漠
下载PDF
内蒙古奈曼流动沙丘下垫面湍流输送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辉志 洪钟祥 +3 位作者 张宏升 陈家宜 胡非 陈红岩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9-398,共10页
分析了 2 0 0 0年 7月 2 1日~ 8月 1 0日在内蒙古奈曼流动沙丘下垫面取得的近地面层湍流及辐射观测资料 ,讨论了无量纲湍流方差与稳定度参数z/L的关系 ,发现无量纲速度分量方差及无量纲温度、湿度脉动方差在不稳定层结下 ,均满足莫宁... 分析了 2 0 0 0年 7月 2 1日~ 8月 1 0日在内蒙古奈曼流动沙丘下垫面取得的近地面层湍流及辐射观测资料 ,讨论了无量纲湍流方差与稳定度参数z/L的关系 ,发现无量纲速度分量方差及无量纲温度、湿度脉动方差在不稳定层结下 ,均满足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 ;同时还讨论近地面层能量的收支。发现流动沙丘下垫面感热通量与地表热通量最大值分别为1 70Wm- 2 及 1 0 0Wm- 2 ;潜热通量通常小于 5 0Wm- 2 ;流动沙丘净辐射最大值为 40 0Wm- 2左右。 (Hs+Hl) ,与 (Rn-G)的比值在晴天白天平均值为 0 78左右 ,流动沙丘下垫面近地面层能量不平衡现象存在 ,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湍流 方差 近地面层能量收支 下垫面 土地沙漠化
下载PDF
流动沙丘水分深层入渗量与降雨的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卫 冯伟 +2 位作者 杨文斌 唐进年 党宏忠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9-786,共8页
为分析流动沙丘水分深层入渗与降雨的关系,采用YWB-01型水分深层渗漏记录仪,运用土壤水动力学原理,研究了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降雨入渗水分传递过程及地表以下150 cm深度入渗补给特征。结果表明:流动沙丘深层土壤水分来源主要为降雨入渗... 为分析流动沙丘水分深层入渗与降雨的关系,采用YWB-01型水分深层渗漏记录仪,运用土壤水动力学原理,研究了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降雨入渗水分传递过程及地表以下150 cm深度入渗补给特征。结果表明:流动沙丘深层土壤水分来源主要为降雨入渗,2010年入渗补给量为141.4 mm,2011年为355.8 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55.1%和68.2%。深层入渗主要补给期为5—11月,期间补给量占全年总量的95%。当土壤水分条件保持在田间持水量范围之内时,降雨过程对土壤150 cm深度的补给作用主要受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入渗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降雨通常在30~48 h后渗透补给到150 cm深层土壤,入渗补给速率在前3~5 h呈快速上升趋势,3~8 h左右达到最大值,此后缓慢下降,整个入渗补给过程可以持续96 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土壤水分 降雨量 入渗补给量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土壤水分和特征常数的空间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新平 张铜会 +2 位作者 赵哈林 赵学勇 移小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6-159,164,共5页
选择科尔沁沙地典型流动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流动沙丘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以及土壤水分特征常数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土壤水分受降雨的响应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土壤容重、凋萎湿度和机械组成的空间变化,由于流动... 选择科尔沁沙地典型流动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流动沙丘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以及土壤水分特征常数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土壤水分受降雨的响应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土壤容重、凋萎湿度和机械组成的空间变化,由于流动沙丘风蚀运动的复杂化而表现为无规律性;各部位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容重随深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土壤水分特征常数的量化,可以为流动沙丘的综合整治、恢复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土壤水分 水分特征常数 时空变化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丘中土壤微生物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少昆 赵学勇 +3 位作者 曲浩 井向辉 连杰 云建英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16-1522,共7页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丘中0~10 cm和>10~20 cm层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碳的比较表明: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表现为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其中两大沙地真菌数量...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丘中0~10 cm和>10~20 cm层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碳的比较表明: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表现为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其中两大沙地真菌数量差异显著,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显著,微生物生物量碳差异显著;两大沙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碳在不同土壤层次均表现为>10~20 cm层高于0~10 cm层,其中微生物三大类群数量差异均不显著,微生物生物量碳差异显著.土壤性质的差异导致两大沙地流动沙丘中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碳略有不同.细菌和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水分含量和pH呈显著负相关,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两大沙地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的层化比率均小于1,科尔沁沙地中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和土壤养分的层化比率均大于浑善达克沙地,可以推断两大沙地的流动沙丘处于退化状态,而且浑善达克沙地退化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 流动沙丘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生物量碳 层化比率
下载PDF
沙蓬—流动沙丘先锋植物的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李胜功 常学礼 赵学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2年第4期63-70,共8页
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是流动沙丘的先锋植物。本文以内蒙东部奈曼旗沙地的沙蓬为样本,分析和研究了它的发芽规律,生长特点,生物量和其在群落中的地位。
关键词 沙蓬 先锋植物 流动沙丘 沙丘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掘穴蚁蚁丘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任涛 赵哈林 赵学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6-380,共5页
以科尔沁沙地典型流动沙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法调查分析了不同地形上掘穴蚁的蚁丘密度、直径、盖度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讨论了不同地形和土壤环境对掘穴蚁筑丘活动的影响,并探讨了蚁丘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受到地形变化影响... 以科尔沁沙地典型流动沙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法调查分析了不同地形上掘穴蚁的蚁丘密度、直径、盖度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讨论了不同地形和土壤环境对掘穴蚁筑丘活动的影响,并探讨了蚁丘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受到地形变化影响的土壤环境和地形共同影响掘蚁穴的筑巢活动,蚁丘密度表现为丘顶>背风坡>迎风坡;蚁丘直径和盖度均表现为丘顶>迎风坡>背风坡,并且亦均受到蚁丘密度的制约.蚁丘的空间格局表现为随机分布型.地形及土壤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掘穴蚁的筑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丘 分布 土壤性状 地形 流动沙丘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沙坡头人工植被区和流动沙丘上热量平衡观测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树华 辛国君 +3 位作者 陈荷生 刘元波 冯金朝 刘立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12,8,共5页
采用流动沙丘上人工植被和裸露流动沙丘下垫面近地层微气象实测资料,应用波文比法,计算了近地层感热和潜热通量2),并与作者在防风林干旱裸田和湿润小麦植被农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季的沙坡头地区流动沙丘人工植被... 采用流动沙丘上人工植被和裸露流动沙丘下垫面近地层微气象实测资料,应用波文比法,计算了近地层感热和潜热通量2),并与作者在防风林干旱裸田和湿润小麦植被农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季的沙坡头地区流动沙丘人工植被上净辐射通量较强,可达600W.m-2以上,而净辐射的70%左右的能量用于地表的蒸散,而感热散失和土壤贮存能量各占15%左右;裸露流动沙丘上由于地表反射率大而净辐射通量小于植被区,可达400W.m-2,净辐射的60%左右的能量用于地表蒸发,感热散失量占15%左右,土壤热贮存占25%左右。在干旱防风林棵田中,净辐射的45%左右的能量作为感热而散失,蒸腾潜热只占35%左右,而土壤贮存的热量占20%左右。在湿润的小麦植被农田上,几乎净辐射的全部能量都用于潜热蒸散。特别在初夏的干燥天气及热平流较强时,潜热蒸散项甚至大于净辐射项,而感热几乎全天为负值,土壤热通量只占净辐射的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人工植被 热量平衡
下载PDF
流动沙丘土壤紧实度对沙米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常学礼 崔步礼 +1 位作者 陈雅琳 高光辰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8-244,共7页
通过对流动沙丘迎风坡不同部位的沙米种群生长状况和其所对应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分析了其对沙米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部位,土壤紧实度(F2,87=146.843,P<0.001)和沙米地上生物量(F2,87=324.986,P<0.001)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对流动沙丘迎风坡不同部位的沙米种群生长状况和其所对应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分析了其对沙米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部位,土壤紧实度(F2,87=146.843,P<0.001)和沙米地上生物量(F2,87=324.986,P<0.001)存在显著差异;相反,土壤有机质(F2,12=0.007,P=0.993)和土壤水分(F2,12=11.349,P=0.002)的差异相对不显著。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土壤紧实度与沙米地上生物量呈负相关。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水平尺度上,而且还表现在垂直尺度上。土壤紧实度对沙米生长状况的影响具有尺度性,其中,在0.013~0.029kg/m2的范围内,土壤紧实度与沙米的相关关系相对较低;当土壤紧实度变化在0.030~0.113kg/m2之间,经相关系数置信检查,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米种群 土壤紧实度 单因子方差分析 流动沙丘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多功能高分子固沙剂流动沙丘固定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松林 田侠 +2 位作者 赵首彩 董庆士 张锦春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0-452,共3页
试验选择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绿洲外缘与沙漠交接地带,应用多功能高分子固沙剂进行流动沙丘固定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试验区斜坡下部,除草试验区比对照区结皮厚度增大81.25%,未除草试验区结皮比对照厚度增加32.25%,固沙结皮区比无结... 试验选择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绿洲外缘与沙漠交接地带,应用多功能高分子固沙剂进行流动沙丘固定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试验区斜坡下部,除草试验区比对照区结皮厚度增大81.25%,未除草试验区结皮比对照厚度增加32.25%,固沙结皮区比无结皮区抗风蚀,至今固沙结皮依然存在;未除草有结皮时固沙试验区0~80cm各层平均含水率均比对照区高,其中土层平均含水率比对照区高76.27%。实验证明施用试剂不仅固沙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在不除草时对土壤水分有很好的保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高分子固沙剂 流动沙丘 固沙试验 固沙效果 绿洲
下载PDF
围封对流动沙丘表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尚雯 李玉强 +4 位作者 韩娟娟 赵学勇 张铜会 罗永清 王少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152,共6页
以流动沙丘为对照,研究不同围封年限(14年和26年)下科尔沁退化沙质草地表层(0-15cm)土壤有机碳、全氮及活性有机碳的变化。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围封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轻组有机碳(LF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14年和2... 以流动沙丘为对照,研究不同围封年限(14年和26年)下科尔沁退化沙质草地表层(0-15cm)土壤有机碳、全氮及活性有机碳的变化。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围封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轻组有机碳(LF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14年和26年围封样地SOC、TN、LFOC和MBC含量均随围封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且0-5cm层增幅高于5-15cm层。14年和26年围封样地土壤碳氮比显著高于流动沙丘,但2个围封样地之间差异不显著。流动沙丘围封也显著增加了表层SOC、TN、LFOC和MBC储量,0-15cm土层SOC、TN、LFOC和MBC储量均表现为26年围封地>14年围封地>流动沙丘。相关分析表明,LFOC、MBC均与SOC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LFOC和MBC均可作为衡量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封 流动沙丘 土壤有机碳 全氮 轻组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晓珂 董锡文 +2 位作者 梁文举 蒋德明 姜思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9-756,共8页
本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不同坡位(丘间地、过渡带、迎风坡中部、坡顶、背风坡上部和下部)和不同土层深度(0~20、20~40和40~60cm)的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土壤线虫具有显著的坡位效应,而... 本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不同坡位(丘间地、过渡带、迎风坡中部、坡顶、背风坡上部和下部)和不同土层深度(0~20、20~40和40~60cm)的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土壤线虫具有显著的坡位效应,而垂直分布特征不显著。丘间地和背风坡下部具有较高数量和较多种类的土壤线虫,而过渡带和迎风坡中部土壤线虫数量较低、种类也较少。不同坡位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植物寄生线虫数量存在显著差异。除食细菌线虫外,不同土层土壤线虫总数及其各营养类群均无显著差异。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是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土壤线虫群落分布格局的变化反映了流动沙丘土壤微环境的变化,对土壤质量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 坡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