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6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微结构静压轴承油膜流动特性研究
1
作者 段润泽 贾若彤 +2 位作者 李陈涛 刘联胜 刘腾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在剪切力和压缩力共同作用下,液体静压轴承黏性油膜的液阻和流速会发生变化,导致油膜的散热能力不稳定,而增加油膜流动阻力,减小流动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油膜的散热能力。为增加流体的扰动进而增强换热,在静压轴承工作面上加工不同的微结构... 在剪切力和压缩力共同作用下,液体静压轴承黏性油膜的液阻和流速会发生变化,导致油膜的散热能力不稳定,而增加油膜流动阻力,减小流动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油膜的散热能力。为增加流体的扰动进而增强换热,在静压轴承工作面上加工不同的微结构(矩形、三角形、椭圆形),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微结构在不同跨度、不同深度、不同间距下对轴承工作面油膜流动速度的影响,得到黏性油膜增阻减速的有效范围。结果表明:综合微结构深度、跨度、间距变化对油膜液阻的影响,矩形微结构增阻效果最明显,椭圆形微结构次之,三角形微结构最差;当微结构间距单一变化时,只有矩形微结构可起到降低流场平均速度的作用。因此,矩形微结构可起到增阻减速的作用,且增阻减速的最佳间距范围为0.01~0.0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轴承 黏性油膜 微结构 流动特性
下载PDF
微纳米孔隙内气体流动特性与LBM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王登科 袁明羽 +7 位作者 李振 张清清 尚政杰 付建华 王岳栩 唐家豪 郭玉杰 庞晓非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5,共11页
目的研究瓦斯气体在煤层中的流动特性对于揭示煤层瓦斯赋存机理和扩散运移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煤中微纳米级孔隙结构十分复杂,为研究煤层瓦斯气体在微纳米孔隙中的流动特性,方法以均质纳米多孔炭薄膜为测试对象,采用扫描电镜实验对其孔... 目的研究瓦斯气体在煤层中的流动特性对于揭示煤层瓦斯赋存机理和扩散运移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煤中微纳米级孔隙结构十分复杂,为研究煤层瓦斯气体在微纳米孔隙中的流动特性,方法以均质纳米多孔炭薄膜为测试对象,采用扫描电镜实验对其孔隙大小和孔隙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利用纳米尺度气体流动特征实验装置开展微纳米孔隙的气体流动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传统达西渗流模型和适用于微尺度下气体流动模型,结果得到更为详细的微纳米孔隙内气体流动特性:纳米多孔炭薄膜的视渗透率随着进气口压力的升高而下降,二者呈负相关的线性变化规律;视渗透率随着努森数降低而降低,二者呈正相关的线性变化规律,表明气体在微纳米尺度下的流动不符合传统的达西定律,滑脱效应和气体扩散不可忽视。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模拟不同进气口压力下的气体流动,得到不同气体压力下出口的气体流量,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LBM模拟的平均误差为8.25%,整体吻合性较好,表明LBM数值模拟可有效揭示气体在微纳米尺度下的流动特性。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分析煤层中的瓦斯流动机制和流动规律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孔隙 纳米多孔炭 气体流动特性 LBM模拟 LBM-D2Q9模型
下载PDF
火源深度对深井立式空间火灾烟气流动特性及火灾探测方式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刘毅 冯子良 +1 位作者 彭飞 雷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为掌握深井立式车库、深地矿井等深井立式空间内火灾烟气运动规律,进而对此类火灾进行预警,以某深井地下车库为原型,构建深井立式空间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火源深度和热释放速率对深井立式空间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的影响,并掌握温度场和... 为掌握深井立式车库、深地矿井等深井立式空间内火灾烟气运动规律,进而对此类火灾进行预警,以某深井地下车库为原型,构建深井立式空间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火源深度和热释放速率对深井立式空间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的影响,并掌握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火源深度足够大时,由于向上的浮力和速度减小,烟气可能无法到达井口,火源位置越深,其上方热烟气温度越高;并且火源深度对烟气流动的影响存在临界值,即临界深度,当火源高于临界深度时,火源可以从深井出口外卷吸空气,当火源低于临界深度时,火源仅能从深井内部卷吸空气。研究结果可为深井立式空间火灾的预测预警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立式空间火灾 烟气流动特性 火源深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气化炉内熔渣流动特性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义军 白孟龙 张林瑶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共22页
双碳战略目标下,煤气化技术将会是我国未来煤炭领域的重要发展路线。在煤气化技术推广应用中,熔渣的流动行为严重影响气化炉的平稳运行时长,间接影响合成气的质量和炉壁的热量损失,有效求解流动参数的熔渣流动特性预测模型备受关注。本... 双碳战略目标下,煤气化技术将会是我国未来煤炭领域的重要发展路线。在煤气化技术推广应用中,熔渣的流动行为严重影响气化炉的平稳运行时长,间接影响合成气的质量和炉壁的热量损失,有效求解流动参数的熔渣流动特性预测模型备受关注。本研究论述了现有的气化炉内熔渣流动特性的预测模型,并展望了预测模型的未来研究方向。综述当下,预测模型根据熔渣流动维数可分为一维预测模型和二维预测模型;一维稳态和非稳态预测模型均经历了构建和完善阶段;二维预测模型因无相关的数学公式描述和流动理念假设尚处于构建阶段;通过对液态熔渣的温度分布、附加应力的取舍,临界黏度的选取和熔渣黏度的处理方式等方面可以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展望未来,一维预测模型的应用场景需更完善的规定,针对稳态和非稳态预测模型求解的参数需要更细致的辨析;二维预测模型的构建理论需更详细的突破,明确非稳态工况下熔渣在轴向和周向上流动的优先级;流动预测模型的计算精度需更全面的提升,熔渣性质的非恒定性、熔化的不均匀性、烟气流速的波动性等因素需要侧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技术 液态熔渣 流动特性 预测模型 流动维数
下载PDF
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流动特性数值研究
5
作者 耿坤 孙治谦 +2 位作者 李腾 孙铭泽 王振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204,共12页
为探究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流场特性,了解短路流这一特殊流型对其性能影响,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和离散颗粒模型对气、液两相流动特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Q准则对涡流特征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一级旋流管内流动特... 为探究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流场特性,了解短路流这一特殊流型对其性能影响,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和离散颗粒模型对气、液两相流动特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Q准则对涡流特征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一级旋流管内流动特性与传统旋流分离器相似,增加二级旋流管使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内形成了大量的局部二次涡流。当入口气速为7 m/s时,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中一级旋流区内短路流流量高达入口流量的70.28%;增设二级旋流管对改善分离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两级分离后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对直径6μm以上的液滴能够实现完全分离。本研究为气-液旋流分离器的结构开发和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式气-液旋流分离器 流动特性 Q准则 短路流
下载PDF
轴心射流收油环内部油气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朱泽韬 吕亚国 +2 位作者 朱鹏飞 姜乐 刘振侠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2,共10页
为研究环下润滑结构内部油膜迁移及流动特性,针对轴心射流收油环采用VOF (Volume of fluid)方法开展了数值计算,获得了收油环端面油膜动态形成过程,在分析流场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收油环运转工况及结构参数对内部油膜形态、滑油体积分... 为研究环下润滑结构内部油膜迁移及流动特性,针对轴心射流收油环采用VOF (Volume of fluid)方法开展了数值计算,获得了收油环端面油膜动态形成过程,在分析流场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收油环运转工况及结构参数对内部油膜形态、滑油体积分数、油膜速度和供油孔输油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收油环端面油膜呈圆盘状迁移,边缘破碎形成油滴、油带甩至侧壁面,在供油孔内以“月牙形”分布加速流动,收油环端面油膜厚度随主轴转速增大而减小,随喷嘴流量上升而增加;提高转速降低了供油孔内滑油含量,使孔内油膜加速流动,孔内滑油含量随喷嘴流量的上升而增大,随供油孔径的增加而下降;喷嘴流量与供油孔径的改变对孔内流速影响较小;增加孔径与提高收油环转速可加强供油孔输运能力,8 kr/min下提高喷嘴流量使无量纲输油量Cq平均降低了40.71%,提高孔径使Cq最大提高了57.14%,转速的增加使Cq平均增加2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下润滑 收油环 轴心射流 两相流动特性 VOF方法
原文传递
小麦颗粒弯管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王博士 李永祥 +2 位作者 张永宇 姜棚仁 徐雪萌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7-204,共8页
目的为研究小麦颗粒在弯管处的气力输送的特性。方法以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为基础,结合壁面碰撞摩擦模型、颗粒动理学的固体应力和Gidaspow曳力模型构建出小麦颗粒在弯管处的气力输送模型,采用FLUENT对弯管处小麦颗粒气力输送过程进行... 目的为研究小麦颗粒在弯管处的气力输送的特性。方法以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为基础,结合壁面碰撞摩擦模型、颗粒动理学的固体应力和Gidaspow曳力模型构建出小麦颗粒在弯管处的气力输送模型,采用FLUENT对弯管处小麦颗粒气力输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小麦颗粒在流经弯管过程中及弯管后直管中的小麦颗粒密度分布、气固两相速度、小麦颗粒与壁面剪切力和颗粒相湍动能。结果经过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小麦颗粒在流经弯管过程中,其颗粒相体积分数、气固两相速度、颗粒和壁面剪切力以及颗粒相湍动能4个方面随着流入弯管的角度变化而改变;由于颗粒-颗粒、颗粒-管壁之间的碰撞摩擦,小麦颗粒在流出弯管后随着输送距离的增大其各项参数逐渐减缓。结论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仿真得到了弯管内小麦颗粒的流动特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的可靠性。此次研究结合气固两相理论,为弯管气力输送设计的研发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颗粒 气力输送 弯管 FLUENT 流动特性
下载PDF
架间底板拖管充填采空区浆液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8
作者 成云海 王旭东 +1 位作者 申昊 黄国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4,共6页
为解决矿山充填与煤炭开采之间时空干涉难题,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充填开采。结合李家壕矿井生产系统和开采条件,提出采空区架间底板拖管非胶结膏体充填技术。为确保该技术可行及充填参数的有据可依,遂建立非胶结膏体架间底板拖管充填采... 为解决矿山充填与煤炭开采之间时空干涉难题,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充填开采。结合李家壕矿井生产系统和开采条件,提出采空区架间底板拖管非胶结膏体充填技术。为确保该技术可行及充填参数的有据可依,遂建立非胶结膏体架间底板拖管充填采空区物理模型,以矸石和粉煤灰为骨料制备非胶结膏体充填材料,分析最大粒径和质量浓度对浆液采空区内流动特性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浆液充填量主要受矸石粒度的影响,质量浓度主要影响浆液在采空区内的扩散速度;②随着浆液充填量的增加,采空区内的空隙逐渐趋于饱和,且渗透方式呈现出以管口为球心的半球形扩散分布;③模拟试验揭示了浆液中矸石颗粒在采空区流动扩散阻塞机理;④沿管道走向依次剖开断面,浆液中矸石级配和质量浓度有明显的分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间底板拖管 非胶结膏体 流动特性 配比参数
下载PDF
内构件对提升管内气固流动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阮宇军 严超宇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提升管内气固沿轴径向分布不均匀的固有特性是影响气固接触效率及反应选择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内构件对于提升管内气固轴径向的浓度分布、颗粒的混合及传热行为的实验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内构件能够改... 提升管内气固沿轴径向分布不均匀的固有特性是影响气固接触效率及反应选择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内构件对于提升管内气固轴径向的浓度分布、颗粒的混合及传热行为的实验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内构件能够改善提升管内气固分布状态,提高气固混合及传质传热效果,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管 内构件 气固混合 流动特性 流化床
下载PDF
水力冲孔煤水管道输送流动特性仿真研究
10
作者 常云飞 韩晓明 +2 位作者 宁雪艳 马彦操 薛刘冰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为了实现底抽巷水力冲孔排出煤水混合物的高效管道输送,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构建煤水混合物的管道输送仿真模型,分析入口流速、煤粒粒径和输送管道直径等输送条件对煤水混合物管道输送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流速较低时... 为了实现底抽巷水力冲孔排出煤水混合物的高效管道输送,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构建煤水混合物的管道输送仿真模型,分析入口流速、煤粒粒径和输送管道直径等输送条件对煤水混合物管道输送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流速较低时易发生煤粒沉积现象,随着煤粒粒径的增大,出口截面处的煤粒相体积浓度分布有逐渐向管道底部扩散的趋势,最大流速分布中心在管道出口截面中不断上移。同时,随着管道直径的增大,煤粒相的分层现象更加明显,靠近管道底端区域的体积浓度显著增加。研究为底抽巷水力冲孔煤水混合物高效远距离管道输送的运行参数调控和设备选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冲孔 煤水混合物 管道输送 流动特性 数值仿真
下载PDF
连接管对滤芯内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牟鸣飞 窦立壮 +1 位作者 史超 胡学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61,共4页
应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NURBS)理论设计流线型连接管,研究连接管对滤芯内部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对连接管进行了压降及气体流动特性(速度分布、流动均匀性等)的实验研究,在设定不同入口速度等初始条件下,... 应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NURBS)理论设计流线型连接管,研究连接管对滤芯内部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对连接管进行了压降及气体流动特性(速度分布、流动均匀性等)的实验研究,在设定不同入口速度等初始条件下,获取压降及滤芯后端面的速度分布数据。实验结果表明NURBS连接管有更优的流动均匀性;采集了实验台的整体压降数据,发现NURBS连接管的压降比传统直线型连接管最高可降低18%。建立仿真模型,采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 18.0对滤芯内部的流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NURBS连接管可以减少连接管的内部涡团,让更多的气流从边界位置通过滤芯,使滤芯内部的流动均匀性提高,从而减小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管 NURBS 压降 流动特性
下载PDF
烟气CO_(2)捕集塔内流动特性模拟与优化
12
作者 吴其荣 陈斌 +2 位作者 龚睿杰 王进 张寅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4年第2期135-141,共7页
洗涤和吸收系统是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技术核心之一,是实现烟气CO_(2)有效捕集的重要保障。为提高洗涤塔对SO_(2)、粉尘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提升吸收塔对CO_(2)的吸收效率,降低洗涤塔和吸收塔运行阻力,应用数值模拟,建立了有机胺化学吸收... 洗涤和吸收系统是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技术核心之一,是实现烟气CO_(2)有效捕集的重要保障。为提高洗涤塔对SO_(2)、粉尘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提升吸收塔对CO_(2)的吸收效率,降低洗涤塔和吸收塔运行阻力,应用数值模拟,建立了有机胺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洗涤塔和吸收塔流动模型。通过对塔内烟气流动特性进行分析, 优化了入口烟气角度、入塔烟气流速、入口烟道与填料间高度和塔内积液盘结构等。结果表明:当吸收塔入塔烟气倾角≥10°时,吸收塔内填料层前速度偏差和压力损失较0°的水平入口倾角均明显降低,入塔烟气倾角为15°时最佳;随着入塔烟气流速的增加,洗涤塔和吸收塔入口相对标准偏差和压力损失均随之增加。在塔入口增设双列叶片式气体分布器后,塔内第一层填料前截面烟气流速分布更均匀,但压力损失偏高,优化积液盘结构后,积液盘前截面烟气流速相对标准偏差和压力损失也显著降低,有效节约了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化学吸收法 流动特性 模拟优化
下载PDF
泡沫流体流动特性研究进展
13
作者 宋博 胡娟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99-101,共3页
泡沫排水采气过程中易形成泡沫/气两相流动体系。首先对泡沫流体的形成、泡沫稳定及衰变机理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重点综述了泡沫流体流动特性在压力、流变性和流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泡沫流体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泡沫流体 流动特性 泡沫排水采气 多相流动
下载PDF
调节阀压力调节部件流动特性与气动噪声特性研究
14
作者 王洋 赵嘉逸 +3 位作者 崔永硕 江海龙 冯玉林 张建斌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以迷宫式调节阀为研究对象,介绍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建立仿真模型并验证仿真模型流量系数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迷宫式调节阀开度逐渐减小,调节阀阀内速度逐渐减小,但与压力变化为非线性变化;在较大开度下,在阀芯和阀座之... 以迷宫式调节阀为研究对象,介绍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建立仿真模型并验证仿真模型流量系数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迷宫式调节阀开度逐渐减小,调节阀阀内速度逐渐减小,但与压力变化为非线性变化;在较大开度下,在阀芯和阀座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流动,阀门内部形成了复杂的流场结构,在开度40%~60%时阀门内腔和阀芯处形成声压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阀 流动特性 气动噪声特性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轴承腔封严引气流动特性仿真分析及结构优化
15
作者 冷子昊 程荣辉 +2 位作者 郭松 张杰一 苏壮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为降低轴承腔封严引气流阻,提升滑油系统封严可靠性,以航空发动机轴承腔封严引气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发动机典型工况点,将引气管、轴心引气等三维模型导入CFD软件平台FLUENT划分网格,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对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流... 为降低轴承腔封严引气流阻,提升滑油系统封严可靠性,以航空发动机轴承腔封严引气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发动机典型工况点,将引气管、轴心引气等三维模型导入CFD软件平台FLUENT划分网格,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对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流场分析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能够准确地反映气体流动状态。通过对2种引气管结构与3种轴心引气结构流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典型工况下封严引气结构的流阻及出口流速等性能参数,最终确定多种封严引气结构对流动特性的影响,从而对引气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优化了引气流动特性,为轴承腔封严引气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腔 封严引气 流动特性 CFD FLUENT 三维数值模拟
下载PDF
具有凹坑结构的半椭圆电热元件传热和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16
作者 史金雨 李树谦 +2 位作者 樊凯伦 周鹏程 张超群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1期82-89,共8页
为了探究表面添加凹坑结构对电热元件的平均换热特性、阻力特性及相关综合性能的影响,对具有凹坑结构的半椭圆翅片电热元件的传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以相同电加热功率的光滑表面电热元件为基准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表面添加凹坑结构对电热元件的平均换热特性、阻力特性及相关综合性能的影响,对具有凹坑结构的半椭圆翅片电热元件的传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以相同电加热功率的光滑表面电热元件为基准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凹坑结构一方面增加了电热元件的传热面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空气横掠电热元件的热边界层和流动边界层,使边界层分离点后移,从而强化了传热。在Re=2000时,电热元件最优凹坑参数组合为d=0.8 mm、L=12 mm,其Nu值比光滑表面的电热元件Nu值增加约3.82%,综合传热性能增加约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坑结构 电热元件 传热特性 流动特性
下载PDF
强旋涡作用对环形旋涡流化床稀相区稻壳流动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陈佳 宋飞 +2 位作者 张友松 张丽徽 段锋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了解强旋涡作用对环形旋涡流化床稀相区细小稻壳流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二次风率、二次风分配以及旋流数对气体速度分布和颗粒相流场的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环形旋涡流化床稀相区回流区域面积大小可以反映该区域回流强度,且回流强度随... 为了解强旋涡作用对环形旋涡流化床稀相区细小稻壳流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二次风率、二次风分配以及旋流数对气体速度分布和颗粒相流场的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环形旋涡流化床稀相区回流区域面积大小可以反映该区域回流强度,且回流强度随旋流数S的增大而增强,S<1时,其对切向速度的影响较小,而S在1.6~2.5之间则影响显著;采用二次风不均等分布的方式较二次风均匀分布对加强床内旋流更有利;颗粒在各层二次风喷嘴之间形成悬浮层;颗粒质量流率在不同h/R高度上沿径向随着r/R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且在靠近外筒壁面达到最大值,在不同r/R处则随着高度h/R的增大而减小。在流化床锅炉燃烧细小颗粒时,可通过气固流动特性进行燃烧优化及污染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旋涡流化床 稀相区 稻壳 流动特性
下载PDF
多孔平衡式液氢流量计的流动特性研究
18
作者 田一含 崔晨 +2 位作者 高诏诏 陈六彪 王俊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4,77,共8页
设计并加工了一种具有流阻小、无运动部件的多孔平衡流量计,在使用初步实验数据验证建立的仿真模型准确性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入口流速、液氢过冷度、内壁面粗糙度、入口气相含率对流出系数、压力损失系数和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设计并加工了一种具有流阻小、无运动部件的多孔平衡流量计,在使用初步实验数据验证建立的仿真模型准确性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入口流速、液氢过冷度、内壁面粗糙度、入口气相含率对流出系数、压力损失系数和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孔板结构和取压方式一定时,雷诺数决定了流体的流态和空化现象,过冷度影响了空化的发生条件,粗糙度影响了流体的摩擦阻力,气相含率影响了流体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 多孔平衡流量计 流动阻力特性 空化效应
下载PDF
环形燃料混合堆芯横向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立强 田子豪 +1 位作者 季松涛 何晓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环形燃料混合堆芯横向流动特性对原堆芯的热工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3×3环形燃料混合堆芯,通过计算混合堆芯的速度场、局部阻力特性与各组件的出入口流量守恒性,对环形燃料与原堆芯燃料之间的横... 环形燃料混合堆芯横向流动特性对原堆芯的热工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3×3环形燃料混合堆芯,通过计算混合堆芯的速度场、局部阻力特性与各组件的出入口流量守恒性,对环形燃料与原堆芯燃料之间的横向流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环形燃料与原堆芯燃料轴向各处阻力一致时,原堆芯燃料出入口冷却剂流量相对偏差小于0.8%,环形燃料出入口冷却剂流量相对偏差小于1.8%,混合堆芯各格架段无显著横向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料 混合堆芯 横向流动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固液两相流离心泵流动特性及磨损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伟 潘云欣 +3 位作者 李昊明 齐寒东 吴普 路德乐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7,共9页
由于离心泵应用场合广泛,时常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物的流体介质,固液两相流成为离心泵内流动特性研究的一个常见问题.固相介质的加入,导致扬程和效率的下降,甚至造成泵内壁面严重的磨损,对离心泵的运行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降低了离心泵的... 由于离心泵应用场合广泛,时常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物的流体介质,固液两相流成为离心泵内流动特性研究的一个常见问题.固相介质的加入,导致扬程和效率的下降,甚至造成泵内壁面严重的磨损,对离心泵的运行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降低了离心泵的持续运行寿命.基于以上问题,国内外学者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离心泵固液两相流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基本掌握了颗粒在离心泵内的运动分布规律及其对过流部件的磨损情况.颗粒的粒径、密度、体积分数以及离心泵的运行工况都将对泵内固液两相流动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文中从固液两相流动特性和磨损问题这两方面介绍了离心泵固液两相流动的研究现状,并综述了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优化水力及结构设计、提高固液两相流离心泵的性能和可靠性、改善磨损状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及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固液两相流 流动特性 磨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