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写成型用碳化硅浆料及其流变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小锋 陈洪钧 +3 位作者 周红莉 彭超群 王日初 曾婧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碳化硅(SiC)凭借高强度、轻质性以及耐高温性能等优势已成为时下应用最广泛的陶瓷材料之一。传统的制备方法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且难以制造相对复杂结构的陶瓷。本文利用直写成型方法制备三维复杂结构的SiC陶瓷,研究分散剂含量、pH值、... 碳化硅(SiC)凭借高强度、轻质性以及耐高温性能等优势已成为时下应用最广泛的陶瓷材料之一。传统的制备方法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且难以制造相对复杂结构的陶瓷。本文利用直写成型方法制备三维复杂结构的SiC陶瓷,研究分散剂含量、pH值、固相体积分数和增稠剂等因素对SiC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制备可打印的SiC浆料并直写成型,获得SiC的三维点阵结构。结果表明:调节分散剂含量能使浆料黏度获得最低值;pH值影响分散剂的解离度进而改变浆料的黏度;固相体积分数越高,打印结构完整性越好;添加甲基纤维素(MC)可增加浆料的黏度和剪切弹性模量,使其可打印。优化的SiC浆料配方为:分散剂聚丙烯酸(PAA)质量分数为0.01%,固相体积分数为63%和MC质量分数为0.04%,pH>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直写成型 流变性 添加剂 固相体积分数 PH
下载PDF
磷系阻燃改性聚酯的流变性能
2
作者 王大业 蒲新明 +1 位作者 郑兵 张顺花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为探究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作为阻燃剂改性合成的阻燃聚酯的可纺性,分别用DSC、TG、毛细管流变仪、旋转流变仪对阻燃改性聚酯进行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阻燃聚酯的熔融温度、初始降解温度略微降低,残碳率提高,说明阻... 为探究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作为阻燃剂改性合成的阻燃聚酯的可纺性,分别用DSC、TG、毛细管流变仪、旋转流变仪对阻燃改性聚酯进行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阻燃聚酯的熔融温度、初始降解温度略微降低,残碳率提高,说明阻燃聚酯的加工温度可降低且成碳效果变好。阻燃聚酯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其剪切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相比普通聚酯,改性后的阻燃聚酯黏度更低,流动性更好;阻燃改性聚酯的非牛顿指数n均小于1,且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其黏流活化能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反映了阻燃聚酯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对温度的敏感性变小。该研究结果可为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和参数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聚酯 热稳定性 熔融结晶性能 剪切流变性 动态流变性
下载PDF
3D打印再生砂浆早期流变性能及结构经时演化研究
3
作者 刘超 蒙毅升 +1 位作者 武怡文 刘化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125,共8页
为深入探究再生砂浆在3D打印技术中的适用性,对不同取代率的再生砂浆开展研究,分析了再生砂浆的流/触变性在早期阶段的发展过程,采用数字图像技术对静载作用下3D打印试件的变形进行收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再生砂浆呈现... 为深入探究再生砂浆在3D打印技术中的适用性,对不同取代率的再生砂浆开展研究,分析了再生砂浆的流/触变性在早期阶段的发展过程,采用数字图像技术对静载作用下3D打印试件的变形进行收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再生砂浆呈现较快的静态屈服应力和触变环面积的增长趋势,其20 min静态屈服应力为天然砂浆的1.47倍,表现出更好的可建造性。在荷载作用下再生砂浆打印试件的竖向突变高度损失和徐变位移明显较小,约为天然砂浆打印试件的1/2。根据再生砂表观特点揭示了水化过程中再生砂浆流/触变性的演化机理,从材料性能和3D打印试件结构空隙方面对3D打印试件在静载作用下的变形进行分析,为再生砂浆在3D打印中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再生砂浆 早期性能 流变性 强度演化
下载PDF
灌浆料流变性能的时变特性与屈服应力演化模型
4
作者 刘建祥 赵唯坚 +2 位作者 孙博超 江天任 王清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40,共14页
为研究灌浆料流变性能的时变特性,厘清流变性能随时间变化的机理,通过流变试验研究灌浆料的流变模型和流变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合灌浆料的冷冻扫描电镜微观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流体力学理论,研究屈服应力的时变机理,并建立考虑... 为研究灌浆料流变性能的时变特性,厘清流变性能随时间变化的机理,通过流变试验研究灌浆料的流变模型和流变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合灌浆料的冷冻扫描电镜微观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流体力学理论,研究屈服应力的时变机理,并建立考虑絮凝效应、水化反应和骨料颗粒-水泥浆体相互作用三者共同影响的新屈服应力演化模型。结果表明:灌浆料的流变模型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屈服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水化产物在网状絮凝结构上不断堆积,网状絮凝结构逐渐变大,这不仅增强了水泥浆体的抗剪切能力,也导致浆体表现更高的黏度,使得骨料颗粒-水泥浆体的相互作用力增大。因此,灌浆料的屈服应力增大。提出的新屈服应力演化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含骨料颗粒水泥基材料的屈服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灌浆料的流动扩散研究和深入理解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的时变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料 流变性 屈服应力 水化产物 网状絮凝结构
原文传递
硅藻土沥青混凝土流变性和红外光谱
5
作者 许翊 张印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硅藻土掺量对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性质、流变性能以及路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硅藻土掺量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基本物理实验、流变实验、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硅藻土掺量...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硅藻土掺量对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性质、流变性能以及路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硅藻土掺量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基本物理实验、流变实验、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硅藻土掺量为30%时,沥青混合料的软化点、锥入度和延度达到极大值,以及在硅藻土掺量为40%时,沥青混合料的针入度达到极大值,而延度的变化规律却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而温度为170℃作为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温度以及选取硅藻土掺量为30%作为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较优值。同时,掺加硅藻土可以有效地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过量掺入硅藻土会弱化其高温性能。随着硅藻土掺量不断增大,沥青混凝土红外光谱中部分特征峰峰值的变化规律呈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且在沥青混凝土老化过程中,其内部的轻质组分受到高温的影响,发生了挥发现象,但是随着硅藻土掺量的不断增大,沥青混凝土老化后的轻质组分对应的特征峰峰值变化幅度却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硅藻土掺量 物理性质 流变性 路用性能 红外光谱 特征峰
下载PDF
SMC再生SBS沥青的流变性能和微观特性研究
6
作者 吕松涛 杨硕 +2 位作者 范涛 丁沙 彭幸海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新型温拌再生剂甲基苯乙烯共聚物(styreneic methyl copolymer,SMC)对老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SBS)改性沥青的再生效果和再生机理。【方法】首先,在室内制备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然后,采用SMC... 【目的】探究新型温拌再生剂甲基苯乙烯共聚物(styreneic methyl copolymer,SMC)对老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SBS)改性沥青的再生效果和再生机理。【方法】首先,在室内制备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然后,采用SMC再生剂对不同老化程度的SBS改性沥青进行再生。接着,对再生后的SBS改性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以评价其流变性能。最后,开展红外光谱试验以揭示其作用机理,进行电镜扫描试验以验证SMC再生剂的再生效果。【结果】SMC再生剂会降低老化SBS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降低老化SBS改性沥青的恢复率,同时会使老化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得到极大提升。SMC再生剂未与SBS改性沥青发生化学反应,两者仅为物理共混。同时,SMC再生剂能够弥补沥青因老化产生的裂缝。【结论】SMC再生剂对老化SBS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能够为沥青的再生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再生剂SMC SBS改性沥青 不同老化程度 流变性 微观特性
下载PDF
压力对原油流变性影响研究进展
7
作者 国丽萍 谢建平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456-459,490,共5页
鉴于低温下压力对含蜡原油的流变性具有较大影响,为分析与完善压力条件下含蜡原油的流变规律,对国内外在高压条件下含蜡原油流变性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评述,具体包括压力对含蜡原油的屈服、黏度、析蜡点和触变等流变性质的影响,... 鉴于低温下压力对含蜡原油的流变性具有较大影响,为分析与完善压力条件下含蜡原油的流变规律,对国内外在高压条件下含蜡原油流变性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评述,具体包括压力对含蜡原油的屈服、黏度、析蜡点和触变等流变性质的影响,阐述了含蜡原油在压力作用下各种流变性质的微观机理和这些流变性质在压力下的不同实验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对目前高压条件下含蜡原油性质、微观机理和测量方法等进行总结,为今后深入展开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流变性 含蜡原油
下载PDF
AlH_(3)含量对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高述虎 张怀龙 +5 位作者 庞爱民 郭翔 唐根 胡兰 王小英 周水平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为解决用AlH_(3)替代Al粉导致的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增加、流变性能恶化等问题,采用流变学测试方法研究了AlH_(3)含量对于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如药浆粘度、动态模量、触变性、温度等。结果表明:推进剂药浆的表观粘度与AlH_(3)... 为解决用AlH_(3)替代Al粉导致的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增加、流变性能恶化等问题,采用流变学测试方法研究了AlH_(3)含量对于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如药浆粘度、动态模量、触变性、温度等。结果表明:推进剂药浆的表观粘度与AlH_(3)的含量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AlH_(3)含量为16%推进剂药浆的剪切速率高于临界剪切速率后出现了“熔体破裂”现象;AlH_(3)的加入可以提高推进剂药浆的储能模量,增强其可逆弹性形变,改善其触变性;AlH_(3)含量越高,剪切速率指数与粘流活化能越小,推进剂药浆粘度对剪切速率和温度的敏感性越低;AlH_(3)含量8%时,药浆粘流活化能随AlH_(3)含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AlH_(3)含量高于8%后,药浆粘流活化能基本不随AlH_(3)的含量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H_(3) 固体推进剂药浆 流变性 动态模量 变性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固体推进剂流变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胜婷 庞维强 +2 位作者 南风强 邓重清 李文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30,I0001,共18页
针对推进剂药浆的流变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综述了固体推进剂用增塑剂、含能固体填料、工艺助剂、工艺参数等因素对于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总结了不同因素对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对比了... 针对推进剂药浆的流变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综述了固体推进剂用增塑剂、含能固体填料、工艺助剂、工艺参数等因素对于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总结了不同因素对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对比了不同固体填料和粒度级配对药浆流变特性的影响。指出适当加入增塑剂可有效改善药浆的流变特性;选择合适的工艺助剂、工艺参数可大大改善药浆流变特性;固体填料表面越接近球形、越规则,粒径分布范围越宽,推进剂药浆黏度越小;对固体颗粒进行表面包覆、添加表面活性剂也有助于药浆流变性能的改善。提出了改善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技术途径以及后期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重点研究方向,以便更加全面研究药浆流变特性,设计出流变性能更好的固体推进剂药浆。附参考文献9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流变性 增塑剂 黏度 屈服值 储能模量
下载PDF
控压固井注入阶段流体密度和流变性分段预测方法
10
作者 刘金璐 李军 +3 位作者 何举涛 杨宏伟 柳贡慧 李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为解决控压固井注入阶段入井流体密度及流变性预测难的问题,设计了流体密度和流变性测量试验,基于试验结果优选了流变模式,建立了考虑不同流体性能差异的温压耦合模型,提出了流体密度和流变参数的分段预测方法。以川北地区X井为例进行... 为解决控压固井注入阶段入井流体密度及流变性预测难的问题,设计了流体密度和流变性测量试验,基于试验结果优选了流变模式,建立了考虑不同流体性能差异的温压耦合模型,提出了流体密度和流变参数的分段预测方法。以川北地区X井为例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分段方法可将赫巴模式、四参数模式等多种流变模式作为优选对象,能更精确地描述流体的流变性;控压固井注入阶段采用常规计算方法,井口回压值偏低,大大增加了地层气侵风险,且不同方法预测的环空温度场相差不大;温度和压力的耦合作用对于流体密度和流变性及其变化规律的影响较大,也会对环空浆柱结构的设计及固井施工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结果为控压固井设计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固井 流变性 流变模式 分段预测 环空压力 温度场
下载PDF
再生细骨料残余浆体对混凝土流变性和强度的影响
11
作者 胡立 詹炳根 +3 位作者 洪丽 张赵强 李景哲 陈语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5,共6页
文章开展再生细骨料残余浆体的定量表征实验、混凝土常规工作性能试验、流变性能试验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不同残余浆体质量分数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再生骨料表面残余浆体的去除可以明显改善其基本性... 文章开展再生细骨料残余浆体的定量表征实验、混凝土常规工作性能试验、流变性能试验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不同残余浆体质量分数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再生骨料表面残余浆体的去除可以明显改善其基本性能,再生细骨料的使用会使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损失加快,屈服应力增大,塑性黏度降低。随着再生细骨料残余浆体质量分数的减少,用其制备出的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随之增大。当浆体质量分数为14.9%时,骨料水泥界面过渡区粘结紧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分别为28.50、2.30 MPa,约为普通混凝土的89%、77%,表明较低残余浆体质量分数的再生细骨料可取代天然砂应用于混凝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细骨料 残余浆体质量分数 流变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的流变性能及工艺仿真研究进展
12
作者 武宇恒 蔚红建 付小龙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4,共7页
固体推进剂药浆是一种高固含量悬浮液,其流变性能十分复杂。基于此,介绍了用于描述固体推进剂流变性能的非牛顿本构方程,回顾了近年来固体推进剂混合、浇铸、包覆工艺过程仿真的研究进展,列举出目前推进剂工艺仿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 固体推进剂药浆是一种高固含量悬浮液,其流变性能十分复杂。基于此,介绍了用于描述固体推进剂流变性能的非牛顿本构方程,回顾了近年来固体推进剂混合、浇铸、包覆工艺过程仿真的研究进展,列举出目前推进剂工艺仿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开展混合工艺过程中固体推进剂流变性能仿真以及固体推进剂全工艺过程仿真的建议,以期为固体推进剂工艺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本构模型 流变性 制备工艺 仿真
下载PDF
低水泥用量3D打印混凝土流变性能及打印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天恒 王胜 +2 位作者 陈旭 崔维久 王猛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3D打印混凝土(3DPC)在配合比设计、性能测试及评价、打印实践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普遍存在水泥用量过高的问题。采用青岛地区常用掺合料替代水泥,设计替代量为40%和50%两组别,并结合水胶比、胶砂比等共设计了6组不同配合比进行流动性... 3D打印混凝土(3DPC)在配合比设计、性能测试及评价、打印实践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普遍存在水泥用量过高的问题。采用青岛地区常用掺合料替代水泥,设计替代量为40%和50%两组别,并结合水胶比、胶砂比等共设计了6组不同配合比进行流动性能、流变性能以及打印性能等测试,分别归纳了流动性能、流变性能对打印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所设计混凝土的可打印流变参数范围。结果发现,当跳桌扩展度在160~180 mm,静态屈服应力在(2300±200)Pa,动态屈服应力在(310±30)Pa时,所设计的3DPC具有较好的打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3DPC) 流动性能 流变性 打印性能
下载PDF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材料的流变性能
14
作者 李莎莎 李刘蓓 +1 位作者 吴伟 冯虎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体系在早期的流变特性,制备了不同粉煤灰和矿粉质量比以及碱激发剂含量的复合浆体,并且分别采用了微型坍落度筒和Brookfield DV3T流变仪测试其流动性和流变性,最后用等...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研究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体系在早期的流变特性,制备了不同粉煤灰和矿粉质量比以及碱激发剂含量的复合浆体,并且分别采用了微型坍落度筒和Brookfield DV3T流变仪测试其流动性和流变性,最后用等温量热仪测试了各组配比下浆体的水化放热速率。结果表明:当FA/GGBS比为3∶7时,碱激发剂NaOH含量为4%的浆体在所有配合比中流动度为较低。随着粉煤灰质量比和NaOH摩尔质量的升高,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体系的流动度均有所上升,且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有所下降。粉煤灰掺量的升高使得早期水化速率有所下降,而碱激发剂含量的增加则提高了水化放热峰值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胶凝材料 流动度 流变性 变性 水化放热速率
下载PDF
温度和骨料预湿对煤矸石砂浆流变性的影响
15
作者 王振波 范雨润 左建平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8,共9页
矿山充填、巷道喷射等工程对施作材料的流变性要求较高。水泥基材料中的骨料类型、状态与所处的环境对砂浆流变性能有显著影响。本文以煤矸石砂代替石英砂作为水泥基材料的细骨料,研究温度与骨料预湿对砂浆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 矿山充填、巷道喷射等工程对施作材料的流变性要求较高。水泥基材料中的骨料类型、状态与所处的环境对砂浆流变性能有显著影响。本文以煤矸石砂代替石英砂作为水泥基材料的细骨料,研究温度与骨料预湿对砂浆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煤矸石砂浆的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关系符合Herschel-Bulkley(H-B)模型特征,流变指数大于1,稠度明显大于石英砂砂浆;煤矸石砂浆的表观黏度随温度升高而不断降低,但骨料预湿的影响不大;30℃下煤矸石砂浆的屈服应力为2.99 Pa,比10℃下提高1.45倍,预湿后则提高2.13倍;煤矸石砂浆的触变环面积大于石英砂砂浆,预湿煤矸石砂浆的触变环面积为398.4 Pa/s,干燥煤矸石砂浆则减小为283.3 Pa/s。研究结果将为煤矸石砂的合理利用、复杂环境下流变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浆 煤矸石 温度 预湿骨料 流变性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缔合型耐盐聚合物及其流变性能
16
作者 刘雅梦 赖小娟 +3 位作者 杨振福 YASIR MFMukhtar 文新 卢丽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5,共11页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磺酸钠(AMC_(12)S)、疏水单体29-(4-辛基苯氧基)-3,6,9,12,15,18,21,24,27-壬氧烷酮基甲基丙烯酸酯(GTE-10)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缔合型耐盐聚合物p(AM/AMC_(12)S/GTE-10)。通过FTIR...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磺酸钠(AMC_(12)S)、疏水单体29-(4-辛基苯氧基)-3,6,9,12,15,18,21,24,27-壬氧烷酮基甲基丙烯酸酯(GTE-10)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缔合型耐盐聚合物p(AM/AMC_(12)S/GTE-10)。通过FTIR、~1HNMR、SEM、TEM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流变性能、触变性能和黏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疏水单体GTE-10成功引入聚合物中,聚合完成后的乳液粒径分布集中且均一,盐(NaCl、CaCl_(2))的加入使p(AM/AMC_(12)S/GTE-10)分子聚集态更紧密,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更稳定。质量分数为0.7%的p(AM/AMC12S/GTE-10)聚合物水溶液在140℃时表现出较好的耐温性能;在120℃、170s^(–1)条件下剪切1 h,在质量浓度为20000 mg/L的NaCl和CaCl_(2)水溶液中分别配制质量分数0.7%的聚合物溶液,其表观黏度分别为64.8和54.1m Pa·s;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剪切恢复性能;盐水条件下储能模量大于损耗模量,金属离子与苯氧乙烯基发生络合反应,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形成的空间结构更稳定且难被破坏,黏弹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耐盐 流变性 黏弹性 变性 油田化学品
原文传递
改性糯米灰浆材料流变性及其结石体力学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文俊 裴向军 +3 位作者 周立宏 杜杰 张济宁 黄琪卓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314,共12页
2017年九寨沟“8·8”地震导致火花海钙华坝受损,而针对自然遗产地的加固材料须为生态环保材料,研发的糯米灰浆采用支链淀粉团聚石灰、石膏与硅粉,达到了加固钙华坝的目的。为满足九寨沟钙华地区坝体加固对注浆材料的要求,在传统糯... 2017年九寨沟“8·8”地震导致火花海钙华坝受损,而针对自然遗产地的加固材料须为生态环保材料,研发的糯米灰浆采用支链淀粉团聚石灰、石膏与硅粉,达到了加固钙华坝的目的。为满足九寨沟钙华地区坝体加固对注浆材料的要求,在传统糯米灰浆中加入外加剂、硅灰、石膏改善其流变性与力学性能。改变糯米灰浆中石灰/石膏质量比(0、0.11、0.25、0.43、0.67),通过常规剪切(0.01~100 s^(-1))与循环剪切(0.01~300 s^(-1))测定流变曲线,分析改性糯米灰浆的流变性与触变性。此外,对改性糯米灰浆结石体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石体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石灰/石膏质量比由0变化到0.67,浆液最大黏度降低了84.7%~91.3%,其对应剪切速率逐渐增大;改性糯米灰浆属于带屈服值的假塑性流体材料;与Bingham模型相比,Herschel-Bulkley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改性糯米灰浆的流变性;改性糯米灰浆具有触变性,石灰组份的掺入导致浆液的触变性降低,与黏度受影响规律相仿;触变性受剪切历史控制,呈现出随剪切循环次数的增大而降低的特点;改性糯米灰浆结石体28 d的抗压强度可达9.78 MPa;随着石灰/石膏质量比的增大,改性糯米灰浆结石体的弹性模量逐渐减小,宏观破裂方式由脆性破坏过渡到延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糯米灰浆 注浆材料 流变性 变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回收再利用聚酯的流变性能
18
作者 邢喜全 肖汪洋 +3 位作者 姚玉元 吕维扬 王秀华 何肖 《合成纤维》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选用回收再利用聚酯中的瓶片和泡料为样品,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两种样品在稳态与动态两种模式下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在稳态模式下,随着剪切速率的不断增加,两种样品的表观黏度均呈下降趋势,为切力变稀流体,采用幂律模型拟合得到两种样... 选用回收再利用聚酯中的瓶片和泡料为样品,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两种样品在稳态与动态两种模式下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在稳态模式下,随着剪切速率的不断增加,两种样品的表观黏度均呈下降趋势,为切力变稀流体,采用幂律模型拟合得到两种样品的非牛顿指数分别为0.71与0.85,拟合相关系数R2均接近于1。在动态模式下,瓶片对恒定持续性高温更为敏感,复数黏度下降更为明显;随着温度上升,两种样品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与复数黏度均逐渐降低,且温度对具有高特性黏度的瓶片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具有低特性黏度的泡料的;随着角速度的增加,两种样品的复数黏度均从急剧下降转变为缓慢下降,损耗因子表现为先上升至最大值后下降,值均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再利用 废弃聚酯 特性黏度 流变性
原文传递
新型稳定剂对水泥基胶凝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郑忠良 朱高鹏 +2 位作者 么贵生 陈克斌 曹明莉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1期14-18,23,共6页
为解决减水剂与增稠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研发了一种含有增稠组分的新型稳定剂,研究了其对水泥基材料的流变性能、流动性、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新型稳定剂与减水剂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相比于单掺减水剂的拌和物,复... 为解决减水剂与增稠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研发了一种含有增稠组分的新型稳定剂,研究了其对水泥基材料的流变性能、流动性、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新型稳定剂与减水剂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相比于单掺减水剂的拌和物,复掺新型稳定剂的拌和物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降低,扩展度和力学性能增加,拌和物未出现泌水,具有较好的均质性和稳定性,且微观结构相对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剂 减水剂 相容性 流变性
下载PDF
钙镁离子对白云石浮选矿浆流变性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章铁斌 刘文宝 张覃 《贵州科学》 2024年第2期74-77,共4页
磷矿反浮选脱镁过程中,白云石溶解和回水循环利用导致矿浆中钙镁离子增多,影响白云石的浮选行为,进而影响磷灰石与含钙脉石矿物的分离,因此调控含钙脉石矿物浮选行为的研究是磷矿石分选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常见的含钙脉石矿物——白云... 磷矿反浮选脱镁过程中,白云石溶解和回水循环利用导致矿浆中钙镁离子增多,影响白云石的浮选行为,进而影响磷灰石与含钙脉石矿物的分离,因此调控含钙脉石矿物浮选行为的研究是磷矿石分选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常见的含钙脉石矿物——白云石为对象,在不同钙离子和镁离子浓度下进行单矿物浮选试验、矿物颗粒分布和矿浆黏度测试,分析了钙离子和镁离子对白云石浮选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弱酸性条件下,钙镁离子在改变矿浆黏度的同时也能影响浮选结果;钙离子对白云石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钙离子浓度升高,白云石上浮率先降低后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矿浆黏度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镁离子可以活化白云石上浮,随着镁离子浓度升高,白云石的上浮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矿浆黏度表现出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 微细粒 钙镁离子 矿浆流变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