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标记法及去红细胞法对检测微量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华骅 仇志根 +2 位作者 郑滨 袁纪军 高峰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采用 ISHAGE(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ematotherapy and graft engineering)法和常用的 CD34+造血干细胞流式检测方法对同一脐血样品进行比较实验 ,确定更适用于微量脐血 CD34+造血干细胞含量检测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 ISHAG... 目的 采用 ISHAGE(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ematotherapy and graft engineering)法和常用的 CD34+造血干细胞流式检测方法对同一脐血样品进行比较实验 ,确定更适用于微量脐血 CD34+造血干细胞含量检测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 ISHAGE造血干细胞计数协会推荐方法、低渗 NH4 Cl去红细胞 CD4 5 / CD34双色标记法 (NH4 Cl双标法 )、Optilyse C溶血剂去红细胞 CD34单色标记法 (Optilyse C单标法 )、低渗 NH4 Cl去红细胞 CD34单色标记法 (NH4 Cl单标法 )、羟乙基淀粉沉淀去红细胞 CD4 5 / CD34双色标记法 (HES双标法 )检测脐血造血干细胞含量 ,并比较不同方法测得数据的差异。结果  8份脐血标本用 ISHAGE方法测得 CD34+造血干细胞含量的中位数为 0 .2 78% ,NH4 Cl双标法测得结果为 0 .2 97% ,与 ISHAGE方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用 HES双标、Optilyse C单标法和 NH4 Cl单标法测得的结果分别为 5 .715 % ,0 .391%和 0 .74 1% ,与ISHAGE方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ISHAGE方法是一种公认的准确性高 ,重复性好的检测造血干细胞方法。Optilyse C单标法、NH4 Cl单标法和 HES双标法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造血干细胞 脐血 含量 检测方法 ISHAGE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OptilyseC单标法 NH4C1单标法 HES双标法 标记法
下载PDF
细胞凋亡检测技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伍梅 汪铭书 程安春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5年第3期17-17,共1页
细胞凋亡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是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机体为维护内环境的稳定,通过基因调控,激活内源性核酸内切酶而发生的细胞自动消亡的过程,亦称为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death,PCD)。自1972年 Kerr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检测技术 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下载PDF
用三种检测方法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测的结果对比 被引量:1
3
作者 国佳 刘丽 +3 位作者 刘强 王伟 王冥思 孙艳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6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用三种检测方法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测的结果。方法 :对2014年6月~12月期间我院检验科采集的1000份尿液标本的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1000份尿液标本中的有形成分均使用尿干化学法、尿流式细胞仪法和尿液沉渣镜检... 目的:探讨用三种检测方法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测的结果。方法 :对2014年6月~12月期间我院检验科采集的1000份尿液标本的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1000份尿液标本中的有形成分均使用尿干化学法、尿流式细胞仪法和尿液沉渣镜检法进行检测。然后,比较用这三种检测方法对尿液标本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测的阳性率。结果 :对白细胞和管型用尿沉渣镜检法进行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使用尿干化学检测法和尿流式细胞仪检测法进行检测的阳性率,对红细胞用尿干化学检测法进行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用尿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和尿液沉渣镜检法进行检测的阳性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这三种检测方法均可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测。但是,用尿液沉渣镜检法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测的的阳性率均较高,可作为临床上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测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干化学检测法 尿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尿液沉渣镜检法 尿液中的有形成分
下载PDF
Inhibitory effect of acetylshikonin o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cell line SGC-7901 in vitro and in vivo 被引量:10
4
作者 Yun Zeng Gang Liu Li-Ming Zho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5期1816-1820,共5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cetylshikonin o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cell line SGC-7901 and its mechanism. METHODS:MTT assay was used to assess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cetylshikonin on proliferation... AIM: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cetylshikonin o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cell line SGC-7901 and its mechanism. METHODS:MTT assay was used to assess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cetylshikonin on proliferation of SGC-7901 cells.Apopt osis-inducing effect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labeling with Hoechst staining.Expression of mRNA and protein in Bcl-2 and Bax was analyz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Western blot.Antitumor effect of acetylshikonin on a mouse SGC-7901 model was also determined. RESULTS:Forty-eight hours after treatment with acetylshikonin,MTT assay showed that acetylshikonin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SGC-7901 cel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acetylshikonin to SGC-7901 cells was 0.428±0.07 mg/L.Cell shrinkage,nuclear pyknosis and chromatin condensation,which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ll apoptosis,were observed in treated SGC-7901 cells and the percentage of apoptosis in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Acetylshikonin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Bax in the treated SGC-7901 cell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The experiment in vivo showed that 0.5,1,and 2 mg/kg of acetylshikoni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tumor in the mouse SGC-7901 model,with an inhibitory rate of 25.00%-55.76%. CONCLUSION:Acetylshikonin inhibits the growth of SGC-7901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inducing cell ap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tylshikonin Antitumor effect SGC-7901cells APOPTOSIS
下载PDF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中藻细胞计数方法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瞿唯钢 魏方林 +3 位作者 刘梅凤 李少南 桂文君 朱国念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7-502,共6页
[目的]研究农药制剂对藻类生长抑制试验中应用分光光度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替代血球计数法用于藻细胞计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连续扫描(400-780 nm)确定分光光度法的最佳测试波长;并通过对比血球计数法、分光光度法、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研究农药制剂对藻类生长抑制试验中应用分光光度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替代血球计数法用于藻细胞计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连续扫描(400-780 nm)确定分光光度法的最佳测试波长;并通过对比血球计数法、分光光度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之间的测试结果,为稀释液类型不同的农药选择合适的藻细胞计数方法。[结果]扫描获得对小球藻的最佳检测波长为687 nm;分光光度法与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结果间无显著差异,2者与血球计数法所得EC50值有时会存在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不影响毒性等级的划分;稀释液中有微米级固体颗粒存在的农药,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时易发生堵塞;且流式细胞仪存在将农药稀释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油珠误识别成藻活细胞的可能性。[结论]稀释液无论是哪种类型,分光光度法均可以作为血球计数法的替代方法;对于稀释液为纳米溶液及真溶液的农药,流式细胞仪可以替代血球计数法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生长抑制试验 血球计数法 分光光度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原文传递
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丁小明 刘晓东 +1 位作者 田普训 薛武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机制,寻找适合临床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AR)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肾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和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 目的探讨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机制,寻找适合临床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AR)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肾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和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AR的移植肾病理标本均100%表达穿孔素和颗粒酶B,二者的表达情况类似,主要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淋巴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颗粒酶B的相关程度更好。发生AR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较肾功能稳定的患者有明显的升高,而且在出现明显的AR临床症状前3d就已经开始升高,经过有效的抗排斥治疗后,表达明显减弱或转阴。结论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水平,可做为早期发现AR的一种检测方法。穿孔素和颗粒酶B可以反映急性排斥的病情,对移植肾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排斥反应 颗粒酶B 穿孔素 肾移植术后 外周血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ABC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 肾小管上皮细胞 间质淋巴细胞 移植肾组织 敏感指标 早期诊断 病理标本 表达情况 病理分级 相关程度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