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表达H_9亚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血凝素基因和鸡Ⅱ型干扰素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及其免疫效力 被引量:25
1
作者 程坚 刘秀梵 +3 位作者 彭大新 刘红旗 吴艳涛 张如宽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了构建更为安全有效的抗低致病性H9亚型禽流行性感冒 (流感 )的基因工程疫苗 ,将包含有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血凝素 (HA)基因、鸡Ⅱ型干扰素 (IFN Ⅱ )全长cDNA序列及调控其转录的鸡痘病毒早晚期启动子 (PE/L)的基因片段 ,定向插... 为了构建更为安全有效的抗低致病性H9亚型禽流行性感冒 (流感 )的基因工程疫苗 ,将包含有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血凝素 (HA)基因、鸡Ⅱ型干扰素 (IFN Ⅱ )全长cDNA序列及调控其转录的鸡痘病毒早晚期启动子 (PE/L)的基因片段 ,定向插入鸡痘病毒转移载体 1175的痘苗病毒启动子P7.5的下游 ,得到HA和IFN Ⅱ基因分别处于P7.5及PE/L转录调控下的重组转移载体 1175HAIFN。以脂质体转染法将 1175HAIFN转染至已感染鸡痘病毒 2 82E4疫苗株 (wt FPV)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中。 1175HAIFN与wt FPV基因组DNA之间的同源重组产生了重组鸡痘病毒rFPV HA IFN Ⅱ。通过在含X gal的营养琼脂上连续挑选蓝色病毒蚀斑获得并纯化rF PV HA IFN Ⅱ。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细胞病变抑制试验证实 ,纯化的rFPV HA IFN Ⅱ感染的CEF能以非融合的方式同时表达HA和具有抗VSV活性的鸡IFN Ⅱ。动物试验表明 ,rFPV HA IFN Ⅱ能显著抑制静脉攻毒后 1日龄SPF鸡及含抗FPV母源抗体的商品鸡从泄殖腔排毒 ,且能减轻单表达HA的重组鸡痘病毒 (rFPV HA)抑制 1日龄SPF雏鸡增重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亚型流行性感冒病毒 重组鸡痘病毒 鸡Ⅱ型干扰素 血凝素
下载PDF
在疫苗免疫选择压力下H_9N_2亚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HA基因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红旗 黄勇 +4 位作者 程坚 彭大新 贾立军 张如宽 刘秀梵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9-154,共6页
为了解H9N2 亚型禽流行性感冒 (流感 )病毒在同亚型灭活疫苗的选择压力下的遗传变异情况 ,对某鸡场的感染鸡群进行连续 4年的跟踪监测 ,对使用疫苗前和持续使用疫苗后不同时段分离到的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 为了解H9N2 亚型禽流行性感冒 (流感 )病毒在同亚型灭活疫苗的选择压力下的遗传变异情况 ,对某鸡场的感染鸡群进行连续 4年的跟踪监测 ,对使用疫苗前和持续使用疫苗后不同时段分离到的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在使用第一次分离的病毒株制备的疫苗后 8个月分离到的病毒株 ,其HA基因仅发生一个氨基酸的差异 ;但在继续使用该疫苗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年头分离的病毒株 ,它们的HA基因则一直在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一发现对进一步研究禽流感病毒在不断使用疫苗的选择压力下发生变异的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免疫选择压力 H9N2亚型流行性感冒病毒 HA基因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危重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附17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蒋贤高 宁洪叶 +3 位作者 施伎蝉 朱海燕 章若斯 邱贤克 《新医学》 2012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甲流)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分析各临床检验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17例危重症甲流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7例患者以发热... 目的: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甲流)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分析各临床检验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17例危重症甲流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7例患者以发热、咽痛、咳嗽、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双肺多发实变影12例(71%)。入院后白细胞为(3.4~25.1)×109/L,中性粒细胞(2.72~21.8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58.6%~96.4%,淋巴细胞5.1%~21.6%。CRP 34.6~381.9 mg/L,乳酸脱氢酶(LDH)310~820 U/L,白蛋白<30 g/L10例(59%),ALT升高6例(35%),血清肌酐升高5例(29%),脑钠肽升高4例(24%)。氧合指数<300 mm Hg 13例(76%)。均予奥司他韦治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治疗3例(18%)。死亡2例(12%),均为男性,均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者。结论:LDH、CRP升高、炎性细胞增多提示危重症甲流肺炎患者肺部损害加重;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对于部分肺内广泛实变者效果不理想,且相关的并发症是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的促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病毒 A型 H1N1亚型流行性感冒 肺炎 病毒性 重症监护病房 奥司他韦
下载PDF
福州市地区妇女高危型HPV感染亚型分布情况 被引量:1
4
作者 丘金浪 李玉花 +1 位作者 黄小燕 高乾瑜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7年第8期7-9,6,共4页
目的:探讨福州市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亚型分布情况,分析本地区HPV流行亚型,指导适合本地区的宫颈癌疫苗研发.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1073例妇女,以二代杂交捕获法筛查14种HR-HPV亚... 目的:探讨福州市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亚型分布情况,分析本地区HPV流行亚型,指导适合本地区的宫颈癌疫苗研发.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1073例妇女,以二代杂交捕获法筛查14种HR-HPV亚型的感染情况,阳性样本进一步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进行亚型鉴定.结果:1073例宫颈分泌物样本共检出HR-HPV阳性161例,阳性检出率为15.00%(161/1073),其中单一型感染103例,检出率9.60%;多重感染58例,检出率5.40%.161例HR-HPV阳性样本共检出227个HPV亚型感染,各亚型分布情况为HPV 52型46例(20%)、HPV 16型28例(12%)、HPV 51型22例(10%)、HPV 58型20例(9%)、HPV33型17例(8%)、HPV 18型17例(7%)、HPV 56型16例(7%)、HPV 66型15例(7%)、HPV 68型12例(5%)、HPV39型12例(5%)、HPV 31型7例(3%)、HPV35型5例(2%)、HPV 45型5例(2%)和HPV 59型5例(2%).各年龄段感染情况:〈30岁年龄段为13.78%,3040岁年龄段为14.47%,4050岁年龄段为16.19%,50~60岁年龄段为15.15%,60岁≥年龄段为23.08%,各年龄段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657,P=0.798).结论:州市地区目前的感染亚型以HPV52、51、16、58、18和33型居多,HPV52亚型最常见,因此福州地区宫颈癌疫苗应针对流行亚型开发研制适合本地区人群的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分布情况 流行亚型
下载PDF
NDV和H_9亚型AIV在血凝抑制及混合病毒在鸡胚增殖中的相互干扰
5
作者 刘文博 丁炜东 +5 位作者 孔晶 王海燕 胡顺林 何海蓉 张如宽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57-59,共3页
先测定NDV强、弱毒毒株和H9AIV毒株的血凝(HA)效价,并用血清分别作血凝抑制(HI)试验。将测定好的病毒液按不同比例混合,测定HA效价及血清对其抑制效价后接种SPF鸡胚。收获死胚尿囊液后测定HA、HI效价。结果显示,H9AIV和NDV之间存在比较... 先测定NDV强、弱毒毒株和H9AIV毒株的血凝(HA)效价,并用血清分别作血凝抑制(HI)试验。将测定好的病毒液按不同比例混合,测定HA效价及血清对其抑制效价后接种SPF鸡胚。收获死胚尿囊液后测定HA、HI效价。结果显示,H9AIV和NDV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干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 H9亚型流行性感冒 血凝抑制试验 病毒 干扰
下载PDF
三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随访
6
作者 陈友鹏 梁旭竞 +1 位作者 马洪明 史长征 《新医学》 2011年第6期412-414,共3页
总结3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成功的经验,并对3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均为男性,均有慢性基础病和吸烟史,发热持续1周以上,有间质性肺炎表现。2例并发Ⅰ型呼吸衰竭和休克,最后出... 总结3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成功的经验,并对3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均为男性,均有慢性基础病和吸烟史,发热持续1周以上,有间质性肺炎表现。2例并发Ⅰ型呼吸衰竭和休克,最后出现MODS。使用抗病毒治疗延迟,剂量加大,疗程延长。同时给予吸氧、纠正低氧血症和辅助通气,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和免疫球蛋白或糖皮质激素等。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存活。结果表明改善缺氧、通气治疗和奥司他韦"延迟"治疗等综合性措施,很可能是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行性感冒 危重症 H1N1亚型 肺炎 临床特点 随访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及公共卫生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坚 徐凌 +6 位作者 贺瑶 杨青春 李晓艳 李超 田志辉 赵丽霞 宋庆庆 《兽医导刊》 2021年第7期55-56,共2页
禽流感病毒一直是全球密切关注的潜在大流行的疫病,对养禽业和人类健康都存在重大威胁。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疫情刚被宣告得到有效控制,2021年02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又收到俄罗斯在人类临床样本中发现了7例H5N8亚型禽流感病例的... 禽流感病毒一直是全球密切关注的潜在大流行的疫病,对养禽业和人类健康都存在重大威胁。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疫情刚被宣告得到有效控制,2021年02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又收到俄罗斯在人类临床样本中发现了7例H5N8亚型禽流感病例的报告,均为无临床感染者,这是世界首次出现人感染H5N8禽流感病毒案例,虽尚未发现其在人与人之间能够传播,但这起事件再次给世人敲响警钟,近年来新的亚型禽流感病毒陆续在我国出现、流行并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有良好的监测系统以及迅速发现疾病并采取应对措施。本综述主要介绍了3种亚型禽流感病毒(H5N1、H9N2、H7N9)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及其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为人畜共患疫病的公共卫生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亚型流行 公共卫生事件
下载PDF
河南驻马店市性传播HIV感染者中流行的HIV亚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国清 韩婧婉 +10 位作者 崔海燕 桂滔 刘永健 李韩平 李天一 王晓林 鲍作义 庄道民 刘思扬 李敬云 李林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39-842,共4页
目的分析河南驻马店市经性传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HIV流行毒株亚型及其毒株特征。方法通过专业问卷调查,了解驻马店地区经性传播HIV感染者的基本状况。采集感染者的EDTA抗凝静脉血,检测其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提取... 目的分析河南驻马店市经性传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HIV流行毒株亚型及其毒株特征。方法通过专业问卷调查,了解驻马店地区经性传播HIV感染者的基本状况。采集感染者的EDTA抗凝静脉血,检测其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提取外周血浆中病毒核糖核酸(RNA),使用反转录巢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病毒全长gag和部分pol基因,利用Clustal软件比对序列,利用BioEdit软件手工校对,利用NCBI网站HIV分型工具分析病毒亚型,利用MEGA软件构建NJ树,分析病毒系统进化关系。结果共收集到HIV感染者血液74份,全部经性传播感染HIV。经过测序,共获得HIV全长gag基因56条(75.7%),全长pol基因38条(51.4%)。对61例HIV感染者感染病毒亚型进行了分析,其中B亚型毒株47例(77.0%),CRF01_AE毒株6例(9.8%),CRF07_BC毒株4例(6.6%),C亚型毒株2例(3.3%),新型重组毒株2例(3.3%)。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所有的B亚型毒株均为Thai B毒株。38例获得pol区序列的样本中,有4例具有耐药突变。结论驻马店市性传播HIV感染者中流行的HIV毒株构成复杂,Thai B亚型毒株是优势毒株,CRF01_AE、CRF07_BC、C等亚型毒株均已进入该人群,而且出现了新型重组毒株。针对该人群的HIV流行毒株监测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性传播 流行毒株亚型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深圳市2005-2007年H3N2亚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病学和分子变异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顺祥 谷利妞 +6 位作者 何建凡 程小雯 胡东生 吕星 吴春利 逯建华 房师松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61-866,共6页
目的探讨深圳市2005-2007年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和甲3亚型流感病毒可能的分子变异。方法对深圳市2005-2007年流感监测网络(由9所医院、6个区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16个主要机构组成)的运行质量进行控制,按周... 目的探讨深圳市2005-2007年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和甲3亚型流感病毒可能的分子变异。方法对深圳市2005-2007年流感监测网络(由9所医院、6个区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16个主要机构组成)的运行质量进行控制,按周统计分析主要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占就诊者的百分比(ILI百分比),并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对分离到的毒株提取病毒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ER)扩增血凝素基因重链区(HA1区)基因片段,产物纯化后测序并进行核苷酸相似性、基因进化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结果深圳市2005-2007年流感活动水平在各年间有所波动,呈现夏季高峰,2006和2007年5-7月为流行高峰期。2005-2007年流感病毒的分离率分别为4.78%(114/2385)、5.77%(212/3674)和12.12%(343/2831),分离毒株数多少与ILI百分比的季节波动相关,按周分离率与ILI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05和2006年甲3亚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5.46%(28/114)和2.83%(6/212),而2007年成为优势毒株,占62.68%(215/343)。甲3亚型病毒HA1区序列进化树分析发现,虽然进化树的主干基本按照毒株分离的时间先后发展,与不同年度WHO推荐的疫苗株先后一致,但2005-2007年的主要流感毒株共分为5个分支,2005-2006年毒株在第Ⅰ~Ⅲ分支,2007年4—6月和5—12月形成2个分支,与同期WHO推荐的疫苗株不在一个进化分支,深圳甲3亚型流感病毒的变化较早,出现疫苗株滞后现象。所有毒株未见HA1区序列缺失和插入,受体结合位点和二硫键位点氨基酸也显保守,一些位点出现了不同属性氨基酸的置换,并导致个别潜在的糖基化位点的丢失或增加,但尚不能判定为新变种。结论深圳市可能属于我国流感病毒变异较早的地区之一,甲3亚型流感病毒在人群中呈活跃状态;常规季节性流感监测与病毒分子变异分析结合,能为毒株的演变及其流行病学意义提供及时、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2005-2007年 H3N2亚型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病学 分子变异特征
原文传递
一起甲_1亚型流行性感冒爆发的病原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逢蛟 董红军 +1 位作者 刘健毅 方挺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8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了解一起甲1亚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爆发流行株的病原学特性。方法将流行株与当地同期流行的流感毒株进行比较,并对爆发的代表株进行血凝素基因片段(HA1)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抗原变异情况。结果除本起爆发为甲1亚型,另1起为甲1与甲... 目的了解一起甲1亚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爆发流行株的病原学特性。方法将流行株与当地同期流行的流感毒株进行比较,并对爆发的代表株进行血凝素基因片段(HA1)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抗原变异情况。结果除本起爆发为甲1亚型,另1起为甲1与甲3亚型的病毒偶合外,同期的其它几起爆发均为甲3亚型病毒引起。对从甲1亚型爆发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此次爆发的毒株与当地2002年前流行过的毒株相似,仅为3个氨基酸的差异,同源性为99.1%。结论此次爆发的甲1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2002年前的流行株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异,流行强度也只局限于局部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1亚型流行性感冒 爆发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对禽流感H9亚型流行株攻毒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绮萍 陈瑞爱 +2 位作者 黄文科 区德庆 严洁珍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5,共4页
为了监测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Sota株+M41株+SS/94株)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采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SS/94株及2009—2010年现地分离的3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已免疫上述三联灭活苗... 为了监测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Sota株+M41株+SS/94株)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采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SS/94株及2009—2010年现地分离的3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已免疫上述三联灭活苗的SPF鸡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鸡以0.3 mL/只的剂量免疫三联灭活苗后21 d,其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I抗体效价可达8~11log2,此抗体水平可抵抗2×106EID50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SS/94株、BLCN09株、WDZ09株、YT10株的攻击,攻毒保护率均达90%(9/10)以上。可见,以SS/94株作为禽流感疫苗抗原制备的三联灭活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使免疫鸡抵抗2009—2010年期间现地分离的多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 禽流感(H9亚型) 三联灭活苗 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 保护效力
原文传递
青潭乡移民建镇3年后血吸虫病疫情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艳阳 蔡海英 +1 位作者 陈佳榜 胡跃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77-477,共1页
湖南省湘阴县青潭乡位于南洞庭湖的一个四面环水的湖岛上,1998年特大洪水后,部分居民迁移靠山建镇,现有居民1 230人,主要从事养殖、捕捞及运输业.建镇后,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家庭建无害化厕所,对中、小学生与居民进行血防健康教育.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调查方法 化疗方案 湖沼型洲岛亚型血吸虫病流行 感染率 生活性疫水
下载PDF
甲型H_5N_1流行性感冒病毒基质蛋白2与基质蛋白1双基因载体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评价
13
作者 郭建强 姚立红 +3 位作者 陈爱珺 刘晓宇 付金奇 张智清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1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构建表达甲型H5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2(M2)与1(M1)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疫苗与腺病毒(Adenovirus,Ad)载体疫苗,将其联合免疫小鼠,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中国分离的首株... 目的构建表达甲型H5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2(M2)与1(M1)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疫苗与腺病毒(Adenovirus,Ad)载体疫苗,将其联合免疫小鼠,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中国分离的首株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A(甲型)/Anhui(安徽)/1/2005]作为研究对象,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全长M2和M1基因,构建共表达H5N1亚型AIVM2和M1基因的重组pStar-M2/M1。利用Ad-Easy载体系统,在293细胞中包装出表达M2基因的重组Ad-M2和表达M1基因的重组Ad-M1。按初次免疫-加强免疫程序,分别用重组pStar-M2/M1和重组Ad-M2+Ad-M1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4次,每次间隔14d。第1、3次用DNA疫苗,第2、4次用重组Ad疫苗,每次免疫前及末次免疫后13d采集血清,用于检测体液免疫应答。末次免疫后14d,以H1N1亚型流感病毒A/PuertoRico(PR,波多黎各)/8/34/株进行攻击。病毒攻击后14d内,逐日观察小鼠的存活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用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方法检测到了重组pStar-M2/M1、Ad-M2、Ad-M1载体上相应插入基因的表达,将其联合免疫小鼠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到小鼠血清中的抗H5N1亚型流感病毒M2、M1的IgG抗体。病毒攻击实验结果表明,免疫后小鼠对流感病毒A/PR/8/34(H1N1)株的攻击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甲型H5N1流感病毒M2与M1基因的DNA疫苗与重组Ad疫苗,联合免疫小鼠后刺激产生了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并对异源毒株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5N1亚型流行性感冒病毒 基质蛋白2 基质蛋白1 联合免疫
原文传递
上海市某小学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晓峰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1-872,共2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一起小学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处置情况,为完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90名发病学生的疫情资料。按照《甲型HI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 目的了解上海市一起小学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处置情况,为完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90名发病学生的疫情资料。按照《甲型HI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和《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要求进行。结果本起疫情历时10 d,共计90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其中1人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临床表现以发热(体温≥38℃),伴咳嗽、咽痛等为主。所有患病学生均未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学校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轻症为主。未及时彻底隔离发病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率低、学生卫生防病意识差是造成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重要原因。结论加强流感疫苗接种和适时停课是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毒A型 H1N1亚型 流行病学研究 体征和症状 学生
原文传递
某高校首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调查报告
15
作者 曹宏 《中国校医》 2011年第3期195-196,共2页
2009年4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公布了墨西哥与美国发生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情,甲流疫情快速蔓延,6月11日WHO已宣布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这是全世界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甲流定为乙类传染病按... 2009年4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公布了墨西哥与美国发生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情,甲流疫情快速蔓延,6月11日WHO已宣布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这是全世界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甲流定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虽然WHO宣布目前甲流大流行阶段基本结束,但学校人口密集,一旦有传染病易爆发流行,学校仍是今后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为切实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现将某高校甲流防控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流行病学 院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