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4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涛 王芳 +2 位作者 朱玉蓉 张汝学 虎亚光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从2004年开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上升至我国出生缺陷第一位,虽然随着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但先天性心脏病仍然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本文对目前中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从2004年开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上升至我国出生缺陷第一位,虽然随着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但先天性心脏病仍然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本文对目前中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总结,提升群众对先天性心脏的认知率,为预防和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流行病学 特征
原文传递
2019—2020年160例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临床流行病学多中心研究
2
作者 王彩云 许红梅 +32 位作者 刘钢 刘静 俞蕙 陈必全 郑帼 舒敏 杜丽君 徐志伟 黄丽素 李海波 汪东 白松婷 单庆文 朱春晖 田健美 郝建华 林爱伟 林道炯 吴谨准 张新华 曹清 陶仲宾 陈源 朱国龙 薛萍 汤正珍 苏学文 曲政海 赵仕勇 庞琳 邓慧玲 舒赛男 陈英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目的研究中国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pneumococcal meningitis,PM)的临床特征、转归和分离菌株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33家三级甲等医院160例<15岁的PM住院... 目的研究中国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pneumococcal meningitis,PM)的临床特征、转归和分离菌株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33家三级甲等医院160例<15岁的PM住院患儿的临床信息、实验室资料和微生物学资料。结果160例PM患儿中,男103例,女57例;年龄15 d至15岁,其中3月龄至<3岁109例(68.1%)。脑脊液培养分离SP菌株95例(59.4%),血培养分离SP菌株57例(35.6%)。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和脑脊液SP抗原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0%(35/87)、27%(21/78)。55例(34.4%)患儿存在1个或多个化脓性脑膜炎高危因素;113例(70.6%)患儿有1个或多个颅外感染病灶;18例(11.3%)有明确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以发热最常见(147例,91.9%),其次是精神萎靡(98例,61.3%)、呕吐(61例,38.1%)等。69例(43.1%)患儿住院期间发生颅内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为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43例,26.9%)、脑积水(24例,15.0%)、脑脓肿(23例,14.4%)、脑出血(8例,5.0%)。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和脑积水主要发生在<1岁患儿,分别为91%(39/43)、83%(20/24)。SP菌株对万古霉素(100%,75/75)、利奈唑胺(100%,56/56)、厄他培南(100%,6/6)完全敏感;对左氧氟沙星(81%,22/27)、莫西沙星(82%,14/17)、利福平(96%,25/26)和氯霉素(91%,21/23)敏感率高;对青霉素(16%,11/68)、克林霉素(6%,1/17)敏感率低;对红霉素完全耐药(100%,31/31)。痊愈和好转出院率分别为22.5%(36/160)、66.2%(106/160);18例(11.3%)出现不良结局。结论儿童PM多见于3月龄至<3岁婴幼儿,颅内并发症多发生在<1岁患儿,发热是PM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脑积水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脑脊液非培养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病原菌检出率。超过10%PM患儿出现不良结局。SP菌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厄他培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平、氯霉素敏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 流行病学 多中心研究 儿童
下载PDF
陕西省渭南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调查研究
3
作者 李鹂 杨利英 +3 位作者 梁静 陈翠萍 孟珍 曾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16-418,424,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渭南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22年渭南市麻疹疫情监测资料。结果:2009—2022年渭南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74例,年均发病率0.37/10万。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 目的:调查分析渭南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22年渭南市麻疹疫情监测资料。结果:2009—2022年渭南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74例,年均发病率0.37/10万。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4~6月,占总病例数的61.31%。年平均发病率前三位的区县依次为韩城市(0.78/10万)、潼关县(0.64/10万)和华州区(0.53/10万)。发病年龄主要为0~1岁,占全部病例数的50.73%。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57.30%)。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0剂次、1剂次、≥2剂次以及免疫史不详占比依次为34.31%、8.76%、1.82%、55.11%。结论:渭南市近年来麻疹发病率显著降低,2022年发病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但MCV首针及时率及2剂次覆盖率仍需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渭南 含麻疹成分疫苗 免疫史
下载PDF
中国南京及周边地区301例头癣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研究
4
作者 闫玮 王琼 +3 位作者 陈玉萍 佘晓东 胡素泉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01例头癣患者的临床及真菌检测等资料,真菌鉴定采用形态学、时间飞行质谱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301例患者中,儿童及未成年头癣286例(... 目的分析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01例头癣患者的临床及真菌检测等资料,真菌鉴定采用形态学、时间飞行质谱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301例患者中,儿童及未成年头癣286例(95%),其中以4~7岁学龄前儿童的分布最多(46.5%),性别分布以男童居多(56.3%)。成人头癣仅15例(5%),成人头癣性别分布以女性居多(66.7%)。所有头癣患者的真菌鉴定结果统计显示,犬小孢子菌(164例,54.5%)、须癣毛癣菌(57例,18.9%)和紫色毛癣菌(44例,14.6%)是最常见的菌种,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各年龄段之间病原菌种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石膏样小孢子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在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7岁的男童是最常见的头癣患病群体,过去10年犬小孢子菌已取代须癣毛癣菌成为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感染的优势致病菌,这些结果为头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癣 犬小孢子菌 紫色毛癣菌 皮肤癣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状况及特点
5
作者 董宁宁 程芮 李鹏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幽门螺杆菌(Hp)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通过口-口以及粪-口途径传播,与胃癌、胃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全球各地Hp感染率差异较大,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经济越落后、卫生条件越差、文化水平越低的地区,Hp感... 幽门螺杆菌(Hp)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通过口-口以及粪-口途径传播,与胃癌、胃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全球各地Hp感染率差异较大,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经济越落后、卫生条件越差、文化水平越低的地区,Hp感染率越高。在中低收入国家和一些弱势群体中,Hp感染率高达75%。我国成人Hp感染率约50%。该文就全球范围内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11—2021年广西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6
作者 胡莉萍 方钟燎 +3 位作者 王学燕 陈钦艳 张陆娟 蒋智华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1期27-30,46,共5页
目的分析广西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戊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发病时间为2011—2021年、现住址为广西的戊肝病例资料,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报告... 目的分析广西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戊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发病时间为2011—2021年、现住址为广西的戊肝病例资料,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报告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等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1—2021年广西累计报告戊肝病例1469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75/10万,202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1.73/10万,2016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27/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玉林市(5.22/10万)、防城港市(4.23/10万)、梧州市(3.94/10万)、贵港市(3.93/10万)、桂林市(3.48/10万)。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月份是3月(1854例,占12.61%),上半年报告病例数(8498例)稍多于下半年(6201例)。男性病例10309例,女性4390例,性别比为2.35∶1;男性、女性的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76/10万、1.73/10万。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发病数最多的是50~59岁组(3507例,占23.86%)。职业分布中,农民发病人数最多(9726例,占66.17%)。结论近年来广西戊肝发病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玉林等地是高发地区,男性、农民、中老年群体是高发人群。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监测,积极开展健康宣传,以降低戊肝对群众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特征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德阳市旌阳区胃溃疡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代虹 廖想 +3 位作者 谢桂琼 彭航 陈瑾 罗小琼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39-341,346,共4页
目的 分析德阳市旌阳区体检行胃镜检查者的胃溃疡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并探究胃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德阳市旌阳区4所医院行胃镜检查的4 452例检查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居民的性别、年龄、吸烟饮... 目的 分析德阳市旌阳区体检行胃镜检查者的胃溃疡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并探究胃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德阳市旌阳区4所医院行胃镜检查的4 452例检查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居民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状况,入院时的不良情绪和季节等流行病学情况;采用~(13)C呼气试验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采用胃镜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胃溃疡病灶并计算胃溃疡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行胃镜检查者胃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德阳市旌阳区行胃镜检查者胃溃疡的检出率为4.67%(208/4 452)。发生胃溃疡的患者秋冬季节发病、有吸烟饮酒史、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有不良情绪和男性人数的占比较未发生胃溃疡者更高;且年龄较未发生胃溃疡者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秋冬季节(OR=2.875)、幽门螺杆菌感染(OR=4.035)、吸烟(OR=5.114)、饮酒(OR=3.216)和不良情绪(OR=4.679)是德阳市旌阳区行胃镜检查者胃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情况、不良情绪、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季节等因素均能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德阳市旌阳区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视眼病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
8
作者 管怀进 季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流行病学调查是疾病早预防、早干预以及相关政策制定重要的科学依据。疾病前期(predisease)常指在流行病学调查/筛查中发现的机体非正常状态,但还没有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是机体由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进展的过渡阶段,如果不干预就会发展... 流行病学调查是疾病早预防、早干预以及相关政策制定重要的科学依据。疾病前期(predisease)常指在流行病学调查/筛查中发现的机体非正常状态,但还没有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是机体由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进展的过渡阶段,如果不干预就会发展为疾病。如大家熟知的癌症前期(癌前病变)、糖尿病前期以及高血压前期等,也包括近视前期、青光眼前期以及糖尿病前期眼部并发症等眼病前期。疾病前期由于处于疾病尚未出现临床表现或者极早期阶段,通过适当的干预可以阻止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而广受重视。然而,目前眼科工作者尚未对开展眼病前期流行病学调查足够重视,对如何开展眼病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也不甚了解,本文根据以往开展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经验,就目前患病率高、视觉损伤大的几种常见眼病前期流行病学调查的开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病前期 防盲 流行病学调查 干预
下载PDF
2018—2022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9
作者 宗雯琦 朱谦让 +1 位作者 吴雨晨 戴月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2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2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73起,暴露人数121479人,发病9003例,住院661例,死亡3... 目的分析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2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2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73起,暴露人数121479人,发病9003例,住院661例,死亡3例。事件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场所,共511起(占75.93%),其次为家庭135起(占20.06%)。2018—2022年餐饮服务场所发生事件数逐年下降,家庭发生事件数升高,不同年份发生场所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5,P=0.03)。主要致病因子为生物性350起(52.01%),其次为化学性和真菌及其毒素,各35起(各占20.06%)。多种因素引起的事件最多,共252起(37.44%),不明原因213起(占31.64%),加工不当72起(10.70%),误食误用55起(8.17%)。结论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呈下降趋势,餐饮服务场所是最主要的暴发场所,不明原因事件较多,今后应采取措施提高查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流行病学特征 致病因子
下载PDF
豫北地区儿童肘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10
作者 明新武 明新月 +6 位作者 王浩 高卫源 申守仁 李福信 刘成瑞 常彩虹 明立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当地大宗儿童肘部骨折的病例,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为防治儿童肘部骨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1年河南省日月医疗集团(在豫北地区多家医院分院)收治的年龄≤16岁的儿童肘部骨折病例,分析纳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 目的分析当地大宗儿童肘部骨折的病例,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为防治儿童肘部骨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1年河南省日月医疗集团(在豫北地区多家医院分院)收治的年龄≤16岁的儿童肘部骨折病例,分析纳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儿童肘部骨折病例2994例(3180处),男女比例为2.74:1。肱骨髁上骨折的发病率最高,占肘部骨折的51.4%,发病高峰为6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7岁;其次为肱骨外髁骨折(19.9%)和孟氏骨折(9.9%)。多发骨折186处,占所有骨折的6.21%,其中最常见的为桡骨颈骨折合并尺骨鹰嘴骨折,占多发骨折的17.74%,其次为肱骨外髁骨折合并尺骨鹰嘴骨折及肱骨髁上骨折合并桡骨干骨折(各占8.06%)。结论儿童肘部骨折的发病高峰年龄为6岁,男孩多见,夏季高发,肱骨髁上骨折的发病率最高,夏季应提醒儿童特别是男孩注意防止意外伤害,以减少儿童肘部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肘部 儿童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18—2022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1
作者 杨小玲 黄东升 +3 位作者 钟玉娟 赵金燕 李婧 苏玮玮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保山市2018—2022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全市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22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果:2018—2022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目的:探讨保山市2018—2022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全市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22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果:2018—2022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59起,发病1 362人,死亡8人,罹患率13.98%。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以6—8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167起(64.48%)。毒蘑菇中毒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总数的47.88%和75.00%。家庭、餐馆、学校和农村宴席是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场所,家庭报告190起(73.36%),死亡8人(100%);农村宴席平均每起事件发病人数高于其他场所。食用毒蘑菇(99起)和有毒动植物(44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453例)居首。结论:2018—2022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季,家庭为主要暴发场所,毒蘑菇中毒是致死率最高的致病因素。应加强卫生监管,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野生菌及微生物食物中毒健康教育,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数和死亡数,降低食源性疾病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学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分析
12
作者 王春旭 王彦文 +3 位作者 黄程程 贺漓漓 韩丹丹 黄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1-14,37,共5页
目的对一起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分析,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利用现场流行病学与卫生学调查,了解患病情况及可疑食物;采集可疑食品、外环境和病例的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金黄色葡萄... 目的对一起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分析,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利用现场流行病学与卫生学调查,了解患病情况及可疑食物;采集可疑食品、外环境和病例的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与鉴定、药物敏感性分析、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共11名患者,其临床症状主要是恶心、腹痛(100%),其次为呕吐(81.82%);可疑食物为某饼家生产的“脆皮法棍泡芙”,致病因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来源于食品泡芙样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来源于患者肛拭子样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同源性,所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耐药(耐药率100%)。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某饼家从业人员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制作“法棍泡芙”过程中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分析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兰州市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3
作者 牛乐宇 王宇红 +1 位作者 张敏 罗晓梅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5期76-78,共3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规范,了解兰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特征,截至2023年2月28日,对兰州市8个县区累计登记报告的10188例严重... 目的:了解兰州市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规范,了解兰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特征,截至2023年2月28日,对兰州市8个县区累计登记报告的10188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男性患者5594例,女性患者4594例,男女比例为1.22∶1,汉族占绝大多数,文盲/半文盲、农民患者、已婚、40~5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较多,不同年龄组男女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529,P<0.05);精神分裂症为主要患病类型,占55.35%。64.18%的患者接受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点管理对象;改善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就业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免费服药范围,是维护社会稳定,有效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流行病学 兰州
下载PDF
安徽省某地区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流行病学调查
14
作者 马茹君 王法艳 纪艳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对安徽省某地区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我省皖南某市12所学校、937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视力筛查,根据教室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与教学环境卫生的关系。结果该地区的儿童... 目的对安徽省某地区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我省皖南某市12所学校、937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视力筛查,根据教室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与教学环境卫生的关系。结果该地区的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患病率为46.74%,与年级、城乡分布具有统计差异(P<0.05);小学、乡镇教室的黑板反射比、黑板面平均照度、课桌面表面照度合格率显著高于高中、城市教室,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时间、课桌面照度均匀度、课桌椅型号分配符合率、黑板距离、教室照明、黑板反射比、课桌面照度均匀度均为该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屈光不正患病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安徽省某地区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受教室环境卫生因素和运动时间的影响,应根据上述可控因素干预,降低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屈光不正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杭州地区创伤性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分析
15
作者 钱里娜 宋因力 +1 位作者 张军根 陈晓玲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3期200-203,223,共5页
目的分析2022年杭州院前创伤性心脏骤停(TCA)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采集2022年度杭州地区院外心脏骤停(OHCA)事件2737例,从中筛选TCA事件共298例,收集298例TCA患者年龄、性别、发生地、受伤类型、被目击情况、目... 目的分析2022年杭州院前创伤性心脏骤停(TCA)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采集2022年度杭州地区院外心脏骤停(OHCA)事件2737例,从中筛选TCA事件共298例,收集298例TCA患者年龄、性别、发生地、受伤类型、被目击情况、目击者施救、初始心律、院外除颤、院外气管插管、院外使用肾上腺素、急救反应时间等数据,并分析其对TCA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298例TCA患者中位数年龄为49(31,61)岁,性别以男性为主,占66.78%;TCA事件多发生在公共场所,坠落伤多见,占56.04%;TCA事件多发生在5∶00~19∶59,尤其以5∶00~9∶59最多;TCA事件在四个季度均有发生,第二、三季度发病率相对较高,合计占比56.38%。298例TCA患者有复苏指征的共计145例(48.65%),仅7例(4.83%)患者院前自主循环恢复(ROSC)成功。目击者施救、钝性伤、患者初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院外除颤、院外气管插管、院外使用肾上腺素治疗、急救反应时间≤10 min对TCA患者ROSC成功有积极影响(χ^(2)分别=6.34、4.62、18.27、11.07、11.54、7.20、5.75,P均<0.05),患者年龄和调度员是否进行电话医学指导对TCA患者ROSC成功无影响(χ^(2)分别=0.07、0.42,P均>0.05)。结论TCA患者发病年龄小,以男性为主,发生场所多在公共场所,目前的复苏存活率存在较大改善空间,改善院外生存链的一系列因素如目击者基础生命支持的有效实施、院外及时除颤,积极进行高级心肺复苏,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有助于增加TCA患者的ROSC成功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心脏骤停 院外心脏骤停 流行病学 自主循环恢复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流行病学及诊疗焦点探讨
16
作者 田文 阳泽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甲状腺癌发病率全球范围内呈快速上升趋势,学术界对其原因观点不一,有部分学者认为其为“过度诊断”导致,但从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来看,其发病率为真实上升。国外最新文献报告,美国甲状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与美国甲状腺学会(... 甲状腺癌发病率全球范围内呈快速上升趋势,学术界对其原因观点不一,有部分学者认为其为“过度诊断”导致,但从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来看,其发病率为真实上升。国外最新文献报告,美国甲状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与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诊疗降级相关;而持更积极诊疗态度的韩国等亚洲国家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需要我们注意与深思。因此本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流行病学及国内外诊疗焦点再次探讨。我国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从2003-2005年的67.5%增长至2012-2015年的84.3%,出现显著提升,然而仍远低于美国的98.3%。针对如今我国甲状腺癌同质化诊断、治疗水平低的现状,直接照搬国外指南,诊疗降级,存在引起我国甲状腺癌死亡率上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流行病学 积极监测 射频消融
下载PDF
佛山市顺德区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低敏菌株mtrR基因检测及流行病学研究
17
作者 李薇 王冬梅 +1 位作者 梁晓静 欧阳晓莹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为了解顺德地区淋病奈瑟菌mtrR基因突变情况,探索其基因突变与头孢曲松低敏之间的联系。方法去本研究通过分离培养临床送检标本中的淋病奈瑟菌,收集到146株淋病奈瑟菌株。通过纸片扩散法(K-B)检测6种药物(头孢曲松、环丙沙星、诺氟... 目的为了解顺德地区淋病奈瑟菌mtrR基因突变情况,探索其基因突变与头孢曲松低敏之间的联系。方法去本研究通过分离培养临床送检标本中的淋病奈瑟菌,收集到146株淋病奈瑟菌株。通过纸片扩散法(K-B)检测6种药物(头孢曲松、环丙沙星、诺氟沙星、青霉素、四环素和大观霉素)的药敏情况;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曲松的抑制细菌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MIC)值,根据MIC结果将淋病奈瑟菌分为头孢曲松敏感组和头孢曲松低敏组。提取头孢曲松敏感组与低敏组淋病奈瑟菌全基因组核酸,扩增mtrR基因,分离纯化后测序,比较2组淋病奈瑟菌mtr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基因突变与头孢曲松低敏之间的相关性,探索其耐药机制。结果本研究中淋病奈瑟菌对抗生素耐药率依次为青霉素72%、环丙沙星92%、四环素78%、诺氟沙星75%、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未检出耐药株。根据MIC结果,头孢曲松低敏菌株有12株(8%),高敏菌株134株(92%)。基因测序显示顺德区淋病奈瑟菌mtrR基因主要存在A39T、G45D、H105Y三种类型的突变12株头孢曲松低敏组淋病奈瑟菌的mtrR基因中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基因突变位点。结论本地区淋病奈瑟菌对头孢曲松以及大观霉素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首选药物。mtrR基因突变以A39T、G45D、H105Y基因型为主,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同时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基因突变位置,需扩大淋病筛查和耐药监测,更好地防控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头孢曲松 低敏菌株 MTRR基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某医院6年间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分析
18
作者 方映雪 徐玉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某医院6年间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流行病学的变化,探讨甲状腺疾病手术变迁的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庐江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28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资料,将HIS系统相应数据导出计算机,用Exce... 目的分析某医院6年间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流行病学的变化,探讨甲状腺疾病手术变迁的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庐江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28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资料,将HIS系统相应数据导出计算机,用Excel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以2019年6月~2022年5月520例为观察组,以2016年6月~2019年5月508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患者年龄、性别、甲状腺疾病种类及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变化等特点。结果近6年间庐江县人民医院甲状腺疾病手术均以女性(观察组81.54%、对照组84.65%)为主。两组患者组间性别、手术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种方面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率显著上升,乳头状癌人数几乎呈指数级增长,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疾病手术率有显著下降趋势,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以女性多见,手术年龄恶性肿瘤较良性疾病年轻,恶性肿瘤手术占比呈显著上升趋势,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良性疾病手术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手术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牙列缺失的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黎 马飞 +1 位作者 杨梓艺 覃小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44-0149,共6页
牙列缺失可导致患者咀嚼能力下降、营养摄入受限及并发营养缺乏相关的疾病,还可能影响面容、发音及心理健康等。2015年牙列缺失影响着全球2.7亿人,相比 2005年患病人数增长了27.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牙列缺失的疾病负担也将增加,因... 牙列缺失可导致患者咀嚼能力下降、营养摄入受限及并发营养缺乏相关的疾病,还可能影响面容、发音及心理健康等。2015年牙列缺失影响着全球2.7亿人,相比 2005年患病人数增长了27.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牙列缺失的疾病负担也将增加,因此对牙列缺失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按此趋势可以预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牙列缺失的经济负担也将逐年攀升。因此我们对牙列缺失的流行现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失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疾病负担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特征及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
20
作者 梁茜 谭丽琴 +3 位作者 韦冰梅 卢秀 李红华 曾令东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cumoniac Pncumonia,MPP)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肺炎支原体抗体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cumoniac Pncumonia,MPP)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肺炎支原体抗体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阳性结果将患儿分为MPP组(n=17)和非MPP组(n=33),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以及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以及降钙素原属于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OR=4.366、3.662、3.444、2.782、3.669、4.551,P均<0.05)。结论 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以及降钙素原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很大的影响,建议在临床中加强此方面的关注,尽量减少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 重症肺炎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