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渐新世浅水三角洲物源及沉积演化
1
作者 易定红 石亚军 +6 位作者 刘俊丰 刘应如 李积永 王爱萍 马元坤 李红哲 贾正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4-510,共17页
以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E23)为研究对象,在精细岩芯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重矿物组合、ZTR指数、砂岩碎屑组分、粒度累积概率图和砂地比等参数综合分析结果,对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E23湖盆扩张期弱退积型浅水... 以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E23)为研究对象,在精细岩芯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重矿物组合、ZTR指数、砂岩碎屑组分、粒度累积概率图和砂地比等参数综合分析结果,对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E23湖盆扩张期弱退积型浅水三角洲物源方向、砂体展布规律和沉积微相发育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八仙地区E23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南祁连山中酸性岩浆岩和中高级变质岩发育区,物源方向为近北东—南西向,稳定重矿物(磁铁矿、石榴子石、白钛矿和锆石)含量高(质量分数介于81.0%~99.9%)、不稳定重矿物(绿帘石和角闪石)含量低。②南八仙地区E23沉积时期为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环境,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砂体的成分成熟度一般中等—较差、分选磨圆度中等—较差,粒度概率图以反映河流作用的一跳跃一悬浮式为主;沉积构造类型多样,主要发育块状层理、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③E23沉积时期,南八仙地区继承性发育3条北东—南西向呈条带状展布的砂体富集带(砂地比值介于35%~65%之间),早期到中期砂体发育程度增强,呈进积式;中期到晚期砂体发育程度有所减弱,呈弱退积式。④E23沉积时期,南八仙地区处于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环境,持续发育3个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的沉积朵叶体,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其次为水下分流间湾微相,早期到中期浅水三角洲前缘发育规模增大,中期到晚期发育规模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物源方向 下干柴沟组上段 渐新世 南八仙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基于密井网和井间示踪剂资料的浅水三角洲单砂体沉积构型研究——以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1-2砂组为例
2
作者 孙以德 刘常妮 +2 位作者 李浩男 许允杰 吴胜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7,共9页
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平面上常呈连片状,难以准确划分其单砂体,限制了剩余油分布的精准预测,制约了油田采收率的进一步提高。基于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借助密井网和井间示踪剂数据,系统表征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1-2砂组浅... 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平面上常呈连片状,难以准确划分其单砂体,限制了剩余油分布的精准预测,制约了油田采收率的进一步提高。基于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借助密井网和井间示踪剂数据,系统表征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1-2砂组浅水三角洲单砂体沉积构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1-2砂组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包括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分流河道、溢岸、河口坝、滩坝等微相。浅水三角洲砂体划分为4个构型级次(5~8级),本次研究的单砂体属于8级构型单元。综合利用密井网和井间示踪剂数据,识别了单砂体的6种侧向接触样式:河道-溢岸-河道拼接式、河道-河道切叠式、滩坝-滩坝拼接式、河口坝-河口坝拼接式、坝上河道切割河口坝式和泥岩分隔式。井间示踪剂资料显示,坝上河道切割河口坝式侧向接触样式砂体连通性最好,其次为河道-河道切叠式、河口坝-河口坝拼接式和滩坝-滩坝拼接式,最差为河道-溢岸-河道拼接式。建立了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单砂体沉积构型模式,其中浅水三角洲平原微相类型主要为分流河道和溢岸,单一分流河道砂体间接触样式主要有侧向切叠、侧向与溢岸砂体相连、垂向叠加和斜列叠加4类;浅水三角洲前缘微相类型主要为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滩坝,单一河口坝砂体间接触样式有垂向叠加、侧向拼接、斜列叠加和泥岩分隔4类,单一滩坝砂体间有侧向拼接和垂向叠加2类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砂体构型 密井网 示踪剂 东营凹陷
下载PDF
河控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模式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S59区块山西组一段为例
3
作者 欧阳诚 段新国 +5 位作者 方健 刘金库 吴婷 彭宇 李洲 宋荣彩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6,129,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S59区块山一段,整体具有构造稳定、地势平坦、古水深较浅、湖平面频繁升降、物源充足等特点,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取心井岩心分析及侧井相分析,探讨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浅水三... 鄂尔多斯盆地S59区块山一段,整体具有构造稳定、地势平坦、古水深较浅、湖平面频繁升降、物源充足等特点,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取心井岩心分析及侧井相分析,探讨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山一段为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浅水三角洲的陆上部分沉积过程与曲流河沉积具有一致性,发育边滩、“渐弃型”废弃河道、决口扇和洪泛平原等微相,平面上河道在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形成边滩微相。此外在凹岸发育一定规模的废弃河道,河道砂体呈南北向分布,发育少量的决口扇沉积,在河道间发育细粒沉积洪泛平原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模式的建立为预测优质砂体发育位置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山一段 河控浅水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亚相 沉积模式
下载PDF
河控型浅水三角洲前缘河道砂体结构特征--以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BZ34油区明下段Ⅱ油组为例
4
作者 赵汉卿 李超 +2 位作者 郭诚 岳红林 张正龙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7,共8页
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明下段,N1ml)为黄河口凹陷BZ34油区的主力含油层段,该时期主要发育河控型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为更好地表征前缘砂体的结构特征及展布规律,以BZ34油区明下段Ⅱ油组为例,综合应用岩芯、地震属性和测井等资料,分析总... 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明下段,N1ml)为黄河口凹陷BZ34油区的主力含油层段,该时期主要发育河控型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为更好地表征前缘砂体的结构特征及展布规律,以BZ34油区明下段Ⅱ油组为例,综合应用岩芯、地震属性和测井等资料,分析总结了该地区的砂体沉积类型、砂体结构及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BZ34油区明下段Ⅱ油组砂体以浅水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为主;依据测井形态和叠置关系,将其砂体结构类型划分为4种:块状切叠型河道、层状叠置型河道、层状孤立型河道和指状孤立型河道;砂体结构展布特征及成因主要受古地形、沉积物供给速率、基准面旋回和古气候等因素影响。BZ34油区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具有垂向上交错叠置、平面上摆动连片的分布特征,与鄱阳湖现代河控浅水三角洲河道的沉积特征类似。该研究对BZ34油区后期部署加密调整井和剩余油挖潜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控型浅水三角洲 砂体结构 明下段 BZ34油区 黄河口凹陷
下载PDF
低可容空间陆相湖盆富砂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筱敏 叶蕾 +2 位作者 谢爽慧 杨棵 秦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9-975,共17页
低可容空间陆相湖盆富砂浅水三角洲不仅是沉积学研究热点,也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通过追踪国内外学者对低可容空间盆地中浅水三角洲的研究,结合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古近系浅水三角洲的实例,总结了低可容空间富砂浅水三角洲的发育条件、... 低可容空间陆相湖盆富砂浅水三角洲不仅是沉积学研究热点,也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通过追踪国内外学者对低可容空间盆地中浅水三角洲的研究,结合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古近系浅水三角洲的实例,总结了低可容空间富砂浅水三角洲的发育条件、沉积特征、沉积机制及沉积模式。已有研究表明:大型低可容空间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发育受控于相对稳定的构造活动、平缓的地形坡度(常小于1°)、周期性变化的气候、排水通畅的敞流湖盆、频繁波动的浅水环境及高速和高流量的充沛物源;在低可容空间下,浅水三角洲发育氧化色与还原色泥岩间互沉积,生物扰动强烈,强水动力牵引流沉积构造发育,较强的冲刷作用形成了“有泥”和“无泥”2种间断正韵律,河道不断向盆地中心延伸,形成树枝状、带状和鸟足状三角洲。实例研究表明,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沙一段为低可容空间盆地,在供源充足的背景下发育大面积的浅水三角洲,其中三角洲平原中可容空间和沉积物供给的比值(A/S)最小,河道以垂向加积为主,河道稳定、分叉少,垂向上以“砂冲砂”韵律为主,平面上呈“枝状”;内前缘A/S值相对增大,河道侧向迁移作用增强,河道分叉多,垂向上“砂冲砂”与“砂冲泥”韵律并存,平面上呈“网状”;外前缘A/S值达到最大,由于湖浪的改造作用,水下分流河道明显席状化,垂向上表现为孤立砂体,平面上呈孤立河道或大面积席状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可容空间 陆相浅水三角洲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霸县凹陷
下载PDF
干旱湖盆边缘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以青海尕斯库勒油田下油砂山组Ⅵ油组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佩 钱其豪 +5 位作者 姜明忠 陈续琴 王爱明 柴新 宋祖勇 冯文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9-854,共16页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现代沉积资料,采用比较沉积学方法在青海尕斯库勒油田下油砂山组识别出典型的干旱湖盆浅水三角洲成因储层,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沉积与地下储层密井网解剖初步建立了干旱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干热气候...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现代沉积资料,采用比较沉积学方法在青海尕斯库勒油田下油砂山组识别出典型的干旱湖盆浅水三角洲成因储层,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沉积与地下储层密井网解剖初步建立了干旱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干热气候引起的沉积物性质与水文特征差异,导致干旱浅水三角洲存在明显的事件性特征且沉积特征明显有别于湿润气候下的浅水三角洲,其前缘暴露时间长、暴露区域广,泥质沉积物以红褐色为主,缺乏植物化石。干旱浅水三角洲的基本沉积单元为一条供给河道控制的复合沉积体。以一条主干分流河道为骨架,决口水道—朵体与分流水道—河口坝组合分别高频发育于河道主干河道侧缘和末端,但其规模较小。干旱浅水三角洲存在明显的顺源相带差异,按照沉积特征可将这类三角洲分为平原、前缘及前三角洲;在平原亚相,主干河道切入平原沉积并在边缘发育多个决口朵体,朵体内部可见发散状决口水道;进入前缘亚相后,主干河道分支成多条分流河道,每一条分支河道控制形成一个河坝组合,最终形成多个辐射状延伸、侧向彼此独立的河坝组合;河坝组合一般呈“河在坝上走”的样式,其内部发育多条末端分流水道,整体呈底平顶凸的半透镜状,河道位于河坝组合中部;前三角洲主要沉积泥岩,缺乏河流供给,缺少砂质沉积。主干河道和河坝组合为该类三角洲的优质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气候 浅水三角洲 事件性沉积 沉积模式 比较沉积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安集海河剖面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7
作者 付文俊 张昌民 +3 位作者 冀东升 娄林 刘家乐 王绪龙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5-160,共16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是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系。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南安集海河剖面实地丈量,结合岩石样品的薄片鉴定资料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对该剖面头屯河组的岩性和沉积构造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其沉积环境、沉积相...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是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系。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南安集海河剖面实地丈量,结合岩石样品的薄片鉴定资料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对该剖面头屯河组的岩性和沉积构造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其沉积环境、沉积相类型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南缘南安集海地区中侏罗世头屯河组沉积期经历了半干旱—干旱—湿润的气候演化,湖盆水体较浅,湖底地形平缓,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2)在剖面上识别出了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滩坝等6种沉积微相类型。头屯河组浅水三角洲受河流和湖浪共同作用,在湖盆水体稳定期形成了河控浅水三角洲;在高频振荡期发育了浪控浅水三角洲。(3)从头屯河组沉积早期到晚期,湖平面先下降后上升。头屯河组一段发育河控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水动力较强,河流频繁改道分叉,不断向湖盆方向进积,多期河道呈拼接式,此时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气候进一步干旱,头屯河组二段发育浪控浅水三角洲,河流作用减弱,波浪改造作用增强,三角洲平原以发育切叠式分流河道为主,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被波浪冲刷改造,形成带状展布的席状砂。头屯河组三段,由于准噶尔盆地持续沉降和三角洲朵体侧向迁移作用,浅水湖盆的三角洲朵体表面被湖水覆盖,浅水三角洲前缘的部分碎屑物质受风浪改造,形成平行于湖岸的滩坝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河控 浪控 沉积相 沉积模式 头屯河组 中侏罗统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浅水三角洲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及沉积模式:以渤海新近系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建平 刘子玉 +1 位作者 陈莹 韩雅坤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0-1353,共14页
渤海海域新近系浅水三角洲是渤海重要的勘探开发储层类型,沉积于湖盆浪基面以上的滨浅湖中,以分流河道砂岩和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为骨架砂体,前缘席状砂分布广泛,前三角洲沉积以浅湖相为主,垂向沉积层序不连续,不具有典型的吉尔伯特型三层... 渤海海域新近系浅水三角洲是渤海重要的勘探开发储层类型,沉积于湖盆浪基面以上的滨浅湖中,以分流河道砂岩和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为骨架砂体,前缘席状砂分布广泛,前三角洲沉积以浅湖相为主,垂向沉积层序不连续,不具有典型的吉尔伯特型三层式沉积结构为显著特征。浅水三角洲形成于稳定的坳陷湖盆环境,沉积物供给相对平衡的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环境下。依据河口分流作用演化的不同,水体极浅时,三角洲进积易形成分流河道向湖泊的长驱直入,形成枝状的分流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和天然堤极为发育;水体相对较深时,分流河道会在河道分支处堆积河口坝或分流沙坝,并由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连接形成朵状前缘砂体,分流砂坝极为发育,河口坝外缘的席状化沉积物,包括天然堤、决口扇、溢岸不连续砂等都可成为连通储层。在连片的分流砂坝型三角洲,砂体连通性好、分布面积较大,多形成构造油气藏,包括断层油气藏和背斜油气藏;分流河道型三角洲由于砂体多孤立状,分布面积小、连通性差,易于发育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渤海海域 新近系 分流砂坝型砂岩 分支河道型砂岩
下载PDF
根据低角度前积地震反射特征划分分流砂坝型浅水三角洲相带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969,共9页
Z6区块钻井分布不均,目标储层砂泥岩构成复杂且砂岩、泥岩波阻抗特征相近,因此对于Z6区块西侧少井地区,分析有利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及准确刻画砂体边界存在一定困难。单凭地震反射振幅特征难以区分砂、泥岩,应用常规叠后地震反演等技术无... Z6区块钻井分布不均,目标储层砂泥岩构成复杂且砂岩、泥岩波阻抗特征相近,因此对于Z6区块西侧少井地区,分析有利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及准确刻画砂体边界存在一定困难。单凭地震反射振幅特征难以区分砂、泥岩,应用常规叠后地震反演等技术无法有效预测储层展布范围。为此,借助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结合前人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成果,建立适合Z6区块的沉积模式和正演模型,通过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地震属性优选,预测有利储层展布范围,获得以下认识:①低角度前积或侧积对于下伏地层地震波形的影响是判断砂体边界的关键,适用于划分分流砂坝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相带,对勘探阶段预测有利储层的延展范围尤为关键;②相较于传统的振幅类属性,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属性更清晰地刻画了Z6区块分流砂坝和分流间湾边界,尤其是瞬时相位属性不受振幅影响,对于岩性尖灭等地质体的相位变化也十分敏感;③靠近物源方向,砂体受分流河道控制较明显,呈条状特征;靠近湖中心位置,砂体受湖浪改造作用更明显,呈坨状、朵叶状。上述研究表明,在少井情况下,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下,利用地震属性分析预测的分流砂坝砂体展布范围与钻井资料揭示的砂、泥岩发育情况吻合较好,通过分析有效的地震属性可合理地刻画分流砂坝型浅水三角洲砂体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砂坝型浅水三角洲 沉积模式 正演模拟 地震属性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浅水三角洲砂体分散体系特征
10
作者 赵春晨 刘豪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7-666,共10页
松辽盆地浅水三角洲油气藏发育,储集层预测难度大是制约该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因素。秉承地质-地震紧密结合的思想,基于高分辨率地震和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利用地震90°相位转换、正演模拟、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对松辽盆地杏西... 松辽盆地浅水三角洲油气藏发育,储集层预测难度大是制约该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因素。秉承地质-地震紧密结合的思想,基于高分辨率地震和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利用地震90°相位转换、正演模拟、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对松辽盆地杏西地区姚家组的层序地层、储集层地质-地球物理响应、砂体分散体系时空演化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并探讨了基准面变化对砂体分散体系展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杏西地区姚家组可划分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识别出3种岩性组合;在地震剖面上,中等厚度砂岩夹薄层泥岩的岩性组合对应强振幅,复合厚互层的岩性组合对应中等—强振幅,薄互层的岩性组合对应弱—中等振幅;基准面上升早期,浅水三角洲砂体分散体系平面上以朵状为主,上升中—晚期,逐渐过渡为退积式树枝状浅水三角洲,基准面下降早期,以加积-微弱进积式树枝状浅水三角洲为主,至下降中—晚期,砂体分散体系以坨状沉积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杏西地区 浅水三角洲 砂体分散体系 基准面旋回 正演模拟 岩性组合
下载PDF
西湖凹陷C油田花港组浅水三角洲储集层构型
11
作者 何贤科 娄敏 +3 位作者 蔡华 李炳颖 刘英辉 黄鑫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7-527,共11页
为了提高油藏描述精度,指导油气田中—后期剩余油调整挖潜,以西湖凹陷C油田花港组三段浅水三角洲储集层为例,利用岩心、粒度、测井和地震资料,开展储集层构型研究,建立浅水三角洲复合河道砂体的构型样式,并明确其空间演化规律。研究表明... 为了提高油藏描述精度,指导油气田中—后期剩余油调整挖潜,以西湖凹陷C油田花港组三段浅水三角洲储集层为例,利用岩心、粒度、测井和地震资料,开展储集层构型研究,建立浅水三角洲复合河道砂体的构型样式,并明确其空间演化规律。研究表明:H3c层为浅水三角洲上平原河道沉积,以垂向叠置厚层砂体为主;H3b层为浅水三角洲下平原河道沉积,发育侧向迁移型中—厚层砂体;H3a层为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孤立型薄层砂体。中期基准面升降旋回控制垂向砂体的发育,随着湖平面的上升,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呈退积序列,砂体由片状向孤立带状演变,储集层连通性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花港组 浅水三角洲 分流河道 储集层构型 砂体 地震沉积学
下载PDF
东非裂谷盆地浅水三角洲储层星型丛式水平井网渗流规律及参数优化
12
作者 杨莉 刘广为 +1 位作者 杨宝泉 刘钧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02,共7页
东非裂谷盆地Albert湖区X油田为浅层层状砂岩油藏,主力储层为浅水三角洲沉积,综合考虑钻井难度及储层条件,开发方案采用了星型丛式水平井注采井网结构。根据势叠加理论,建立了典型星型井网的渗流模型,分析了星型井网的势分布特征;通过... 东非裂谷盆地Albert湖区X油田为浅层层状砂岩油藏,主力储层为浅水三角洲沉积,综合考虑钻井难度及储层条件,开发方案采用了星型丛式水平井注采井网结构。根据势叠加理论,建立了典型星型井网的渗流模型,分析了星型井网的势分布特征;通过典型模型数值模拟,分析了星型井网水平井段沿程产出特征,并进一步对星型水平井网参数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当减小注水井射孔段长度、生产井采用智能完井、井网中部加密1口直井,均可以改善星型井网开发效果。X油田所采用的星型丛式水平井注采井网结构设计思路,可以为其他相似油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型井网 丛式水平井 浅水三角洲 渗流规律 参数优化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浅水三角洲形成条件及沉积特征
13
作者 蒲乾 陈斯斯 彭宇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33-239,共7页
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沉积特征复杂。据研究区沉积背景、古构造特征、古生物特征及古气候特征等分析认为,古近纪柴达木盆地西南部主要为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该区古水体浅且动荡,湖平面升降频繁,水体深浅旋回变化,表... 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沉积特征复杂。据研究区沉积背景、古构造特征、古生物特征及古气候特征等分析认为,古近纪柴达木盆地西南部主要为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该区古水体浅且动荡,湖平面升降频繁,水体深浅旋回变化,表明英东地区发育浅水三角洲古地理环境。研究区岩性以粉砂岩和细粉砂岩为主,夹棕红、灰紫色泥岩,垂向上多个间断正韵律相互叠置,表明在频繁湖平面升降期间具较强河流冲刷作用。A、B、C区块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为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及湖相沉积。据研究区发育延伸远,多叉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不发育等特征,综合分析建立河控远源-细粒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东地区 柴达木盆地 浅水三角洲 形成条件 沉积特征
下载PDF
浅水三角洲储层流动单元划分
14
作者 吴穹螈 王少鹏 +2 位作者 张岚 翟上奇 常会江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4-95,共12页
为准确反映储层内部非均质性,以指导油田后期开发调整,有必要对砂体开展流动单元研究。综合应用测井、地震、分析化验和动态资料,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渤海B油田开展浅水三角洲储层流动单元划分。研究表明,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储层非均质性较... 为准确反映储层内部非均质性,以指导油田后期开发调整,有必要对砂体开展流动单元研究。综合应用测井、地震、分析化验和动态资料,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渤海B油田开展浅水三角洲储层流动单元划分。研究表明,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和饱和度中值压力是影响储层储集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根据以上4类参数可将储层划分为Ⅰ、Ⅱ、Ⅲ、Ⅳ四类流动单元。流动单元的分布受到沉积相的控制,Ⅰ、Ⅱ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分流河道和分流砂坝中,连通性较好;Ⅲ、Ⅳ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分流河道边部和溢岸砂中,连通性较差。流动单元的组合样式对连通性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不同流动单元间形成渗流差异界面,使得砂体内部弱连通或不连通,导致剩余油大量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流动单元 熵权 TOPSIS法 剩余油
下载PDF
退积型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以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为例
15
作者 代开宇 严菲 +1 位作者 孙逸杰 崔饶溪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3年第8期849-857,共9页
齐家–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发育典型退积型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然而因为储层的厚度薄,发生变化快,使得后期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难度增大。因此,本文对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研究,明确退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充填演化规... 齐家–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发育典型退积型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然而因为储层的厚度薄,发生变化快,使得后期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难度增大。因此,本文对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研究,明确退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充填演化规律,研究地区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湖泊相的沉积相类型,其中,以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并且进一步可划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席状砂微相,河口坝以及支流间湾微相。在葡萄花油层的沉积时期,物源的分布在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外前缘区较远的区域,较少的沉积物被搬运到外前缘区,受到河流作用的影响比较小,以湖泊作用为主,席状砂分布规律与“浪控型”的发育相同,形成“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席状砂”模式,研究成果为后续寻找隐藏性的岩性油气藏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葡萄花油层 退积型浅水三角洲 沉积控制因素
下载PDF
浅水三角洲储层水驱波及系数定量评价
16
作者 刘超 侯亚伟 +2 位作者 李林 许万坤 李媛婷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3期315-319,328,共6页
浅水三角洲储层具有砂泥多期叠置薄互层、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开发过程中往往波及系数低,水驱效果差。本文在谢尔卡乔夫波及系数公式的基础上,针对浅水三角洲储层沉积特点,加入薄互层分布比例和砂体几何形状因素的影响,对波及系数进行定... 浅水三角洲储层具有砂泥多期叠置薄互层、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开发过程中往往波及系数低,水驱效果差。本文在谢尔卡乔夫波及系数公式的基础上,针对浅水三角洲储层沉积特点,加入薄互层分布比例和砂体几何形状因素的影响,对波及系数进行定量化修正。利用此公式指导油田开发调整中的层系划分、井距优化,显著提高了该类油藏的波及系数,该评价方法在渤海湾PL油田开发调整中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基于纵向薄互层分布比例和砂体分布因素的波及系数定量化分析,有助于该类油藏开发政策及技术界限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互层油藏 浅水三角洲 谢尔卡乔夫公式 水驱波及系数
下载PDF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条件和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为例 被引量:191
17
作者 朱筱敏 刘媛 +7 位作者 方庆 李洋 刘云燕 王瑞 宋静 刘诗奇 曹海涛 刘相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9,共11页
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表明,下白垩统泉头组沉积时期,松辽盆地三肇凹陷的物源主要来自凹陷北部和西南方向,具备了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有利地质条件,即盆地基底稳定沉降,盆广坡缓;古气候干热,古温度可达37℃;母源区物理风化作用强... 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表明,下白垩统泉头组沉积时期,松辽盆地三肇凹陷的物源主要来自凹陷北部和西南方向,具备了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有利地质条件,即盆地基底稳定沉降,盆广坡缓;古气候干热,古温度可达37℃;母源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形成大量碎屑物质;古水体浅,小于10m,湖平面波动频繁,湖泊水位发生旋回变化等。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具有以下典型沉积特征:岩性细,成熟度中等,粒度概率曲线具有牵引流沉积特征;砂岩中发育有丰富的强水动力沉积构造;紫红色泥岩大面积展布,生物扰动强烈;垂向上多个间断正韵律相互叠置;具有叠瓦状前积反射地震相;三角洲大面积稳定展布,砂地比值低;发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以及席状砂,不发育河口坝。气候是浅水三角洲展布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湖泊收缩,河流携带碎屑物质长距离搬运,形成枝状三角洲,分流河道在凹陷内的延伸距离一般超过20km,宽度为800~1 800m。在湿润气候条件下,湖泊扩张,受湖泊的阻碍作用,河道频繁分叉改道,形成网状三角洲,分流河道在凹陷内的延伸距离一般不超过15km,宽度为500~1 600m。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分布广,纵横叠置,利于构成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肇凹陷 白垩系泉头组 浅水三角洲 形成条件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与湖盆中心砂体的形成与分布 被引量:285
18
作者 邹才能 赵文智 +7 位作者 张兴阳 罗平 王岚 刘柳红 薛叔浩 袁选俊 朱如凯 陶士振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3-825,共13页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已成为中国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最重要的勘探目标。通过对现代典型湖盆浅水三角洲的深入分析,结合我国中、新生代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的地质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与认识:①...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已成为中国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最重要的勘探目标。通过对现代典型湖盆浅水三角洲的深入分析,结合我国中、新生代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的地质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与认识:①在分析浅水三角洲形成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按照供源体系、湖水深度及三角洲前缘倾斜坡度将湖盆三角洲分为9种成因-结构类型;②建立了毯式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指出末端分流河道及末端决口扇是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典型微相类型;③分析了浅水三角洲砂体大面积分布的形成条件,指出敞流湖盆是湖盆中心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的重要条件,敞流通道对湖盆中心砂体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④湖盆中心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流及密度底流砂体等牵引流成因砂体,也发育洪水浊积扇及滑塌浊积扇等重力流成因砂体;⑤大型浅水三角洲体系三级层序界面对岩性(成岩)圈闭的发育有重要控制作用,三角洲平原带层序界面上覆叠置砂体富集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大。本文研究成果希对坳陷湖盆沉积学研究及岩性油气藏勘探能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湖盆中心 坳陷盆地 敞流湖盆 鄂尔多斯盆地 鄱阳湖 岩性圈闭
下载PDF
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发育与实例分析 被引量:70
19
作者 朱筱敏 潘荣 +4 位作者 赵东娜 刘芬 吴冬 李洋 王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4,共8页
通过总结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结合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浅水三角洲的研究,对浅水三角洲特征及其分类方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供源体系可将浅水三角洲划分为浅水扇三角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及浅水曲流河三角... 通过总结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结合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浅水三角洲的研究,对浅水三角洲特征及其分类方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供源体系可将浅水三角洲划分为浅水扇三角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及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的发育需要稳定的构造背景、盆广坡缓、古水体浅、湖平面升降旋回变化、气候适宜、砂质底载荷河流供源充足等有利地质条件;浅水三角洲具有粒度粗、沉积水动力强的沉积特点,单砂体薄、复合砂体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发育分流河道、河口坝难以保留,垂向上相序不连续、缺乏传统三角洲三层式结构等特征。实例研究表明:库车坳陷巴什基奇克组属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其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发育交错层理等强水动力沉积构造和间断正韵律,水下分流河道改道频繁、砂体纵横叠置、厚度大、延伸远,有利于构成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沉积特征 形成条件 库车坳陷 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
下载PDF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86
20
作者 韩永林 王成玉 +4 位作者 王海红 李士春 郑荣才 王昌勇 廖一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7-1064,共8页
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偏西部地区,晚三叠世主要受北东、北西及南部三个方向的物源控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上三叠统长8油层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物源方向、古生物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 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偏西部地区,晚三叠世主要受北东、北西及南部三个方向的物源控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上三叠统长8油层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物源方向、古生物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长8沉积时期姬塬地区地形平缓,河流作用较弱,主要发育一套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其沉积作用和砂体展布受湖平面升、降和物源方向控制明显,对油气成藏有着重要的意义,表现为:①湖平面上升期,湖岸线快速向物源方向迁移,以发育长条状和鸟足状水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②下降期以发育三角洲平原为主,来自不同物源方向的前缘砂体在研究区中部交汇;③湖平面上升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席状发育以及岩性遮挡条件更好,因而比湖平面下降期发育的砂体更有利于形成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 长8油层组 浅水三角洲 岩性油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