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典型浅水湖泊表层水体微塑料时空分布特征——以湖北保安湖为例
1
作者 汪浩 王为木 +6 位作者 刘慧 曹伽 张晓瑾 陈佳欣 齐张蓉 焦旭超 朱娇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1-740,共10页
以湖北保安湖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1年4、7、10月和2022年1月采集表层水样,测定水体中微塑料丰度、粒径、形状、颜色和类型,探究浅水型湖泊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安湖表层水体微塑料的年平均丰度为(1... 以湖北保安湖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1年4、7、10月和2022年1月采集表层水样,测定水体中微塑料丰度、粒径、形状、颜色和类型,探究浅水型湖泊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安湖表层水体微塑料的年平均丰度为(16.20±2.23)items/L。微塑料丰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其中夏季(采样时间7月)平均丰度最低,为(1.40±0.09)items/L。在所有微塑料颗粒中,粒径0.064~1 mm占比最大,为82.57%;黑色和无色微塑料占主导地位,占比分别为36.16%和21.31%;纤维状微塑料分布最广泛,占比达40.01%;聚乙烯(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是最主要的微塑料类型,两者之和占比达46.05%,其次为聚苯乙烯(PS,占比17.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占比8.33%)和聚乙酸乙酯(PVAC,占比8.31%)。统计分析表明,微塑料丰度与湖水水质无显著相关关系。该研究揭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浅水湖泊微塑料分布现状,为评估类似湖泊微塑料潜在污染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微塑料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保安湖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底栖动物评价指数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2
作者 姜苹红 钟振宇 +1 位作者 李伟民 毛晓茜 《环境影响评价》 2023年第6期20-29,共10页
以长江中下游13个浅水湖泊周年季节性湖沼学调查所获得的水质生物评价数据为基础,通过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指数值的分布范围分析,以及判别能力分析对其进行筛选,确定了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BI指数3个对水质判别较... 以长江中下游13个浅水湖泊周年季节性湖沼学调查所获得的水质生物评价数据为基础,通过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指数值的分布范围分析,以及判别能力分析对其进行筛选,确定了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BI指数3个对水质判别较为敏感的底栖动物生物指数,并采用分位数法确定其水质评价分级标准。应用此3种评价指数对长江中下游13个湖泊进行水质判别,3个指数评价的结果基本吻合,且生物学评价结果和化学评价结果较为接近,属中度污染以上的湖泊,其营养状态均达到了富营养化水平。该评价指数及其评价标准适用于评价长江中下游地区浅水型湖泊的水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生物评价 营养状态评价 底栖动物 生物指数 分级标准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
下载PDF
调水期风场对淮河入江水道浅水湖泊水动力水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饶贵康 王玲玲 +3 位作者 徐津 胡礼涵 徐鹏程 唐洪武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7,共7页
为研究调水期风场对淮河入江水道高邮湖、邵伯湖输水流场的影响,采用MIKE21 Flow Model建立研究区域的二维风生流数值模型,在盛行风场作用下分析两湖泊的水动力变化与水质更新规律。结果表明:风荷载作用下,高邮湖内形成了多个形态迥异... 为研究调水期风场对淮河入江水道高邮湖、邵伯湖输水流场的影响,采用MIKE21 Flow Model建立研究区域的二维风生流数值模型,在盛行风场作用下分析两湖泊的水动力变化与水质更新规律。结果表明:风荷载作用下,高邮湖内形成了多个形态迥异的风生环流,环流的流向、形状与风场的风向密切相关;新民滩控制线的上下级湖面是风涌增减水作用显著的区域,风速越高水位变幅越大,该水位变幅可能导致高邮泵站设计扬程与调水动力不足;风场的剪切拖曳作用对湖区水体与长江水体的更新置换规律也有影响,顺风条件下湖区水体水质的更新速度与程度显著提高,而逆风条件下水体更新强度则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浅水湖泊 风生流 风涌水 水体置换
下载PDF
营养状态指数在长江下游小型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水平评价中的局限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钱畅 汪晓东 +5 位作者 罗芳 许丹丹 吴博文 薛颖昊 居学海 温新利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3-1182,I0001,I0002,共12页
基于多个环境变量、以等权或者加权平均法获得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Carlson指数:TSIc;修正后的Carlson指数:TSImc;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湖库营养状态指数:EIc)得分是当前评价湖泊营养水平的主要依据,其值计算时先要获得基于单个环境变... 基于多个环境变量、以等权或者加权平均法获得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Carlson指数:TSIc;修正后的Carlson指数:TSImc;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湖库营养状态指数:EIc)得分是当前评价湖泊营养水平的主要依据,其值计算时先要获得基于单个环境变量的营养状态指数分值。若基于总氮(TN)、总磷(TP)和透明度(SD)等的单个理化指标与基于叶绿素a(Chl.a)的营养状态指数得分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依据理化指标的评估结果低估或者高估湖泊的实际营养水平。长江下游分布大量的小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但基于理化指标的评估结果是否会误判湖泊的实际富营养化水平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以长江下游的14个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为对象,于20192020年按照季度采集水样并测定水环境因子,分析基于理化指标和基于Chl.a的各营养状态指数(TSI、TSIm、TLI和EI)得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SD的TSI、TSIm、TLI和EI的年均得分均显著高于基于Chl.a的相应营养状态指数的年均值;除TSI(TP)vs.TSI(Chl.a)外,基于TP与基于Chl.a的其他营养指数的年均得分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仅TLI(TN)与TLI(Chl.a)的年均得分间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除TSI(TP)和TLI(TN)外,基于理化指标与基于Chl.a的其他营养状态指数的评估结果间均不能相互匹配。针对基于理化指标的营养状态指数在长江下游小型湖泊富营养化水平评估中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建议:1)依据lnSD-lnChl.a-lnTP间的回归关系重构了营养状态指数(TSIr、TSImr和TLIr)方程,结合基于单个理化指标与基于Chl.a的各指数得分间的匹配性、基于多个环境变量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rc、TSImrc和TLIrc得分间的差异性及其与水体实测Chl.a浓度对应的营养状态指数赋分区间的一致性,建议在长江下游小型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水平评估中使用TSImr和TLIr指数;2)以加权平均法计算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rc得分时,发现基于理化指标实测值的归一化相关权重(W j1)与基于直接引用文献数据的相关权重(W j2)的TLIrc得分间无显著差异。从简便性角度出发,建议直接以W j2计算TLIrc指数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浅水湖泊 富营养化水平 评价方程 重构
下载PDF
浅水湖泊浮水植物芡实收割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文倩 刘振中 +1 位作者 郭文莉 周忠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558-5570,共13页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正遭受广泛而强烈的人为干扰,但是对收割水生植物干扰的研究甚少。于2019年8月对芡实过度生长的陈瑶湖进行通道式分区收割工程,分析了收割芡实(Euryale ferox)前后不同处理组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研究期间共鉴定出浮游...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正遭受广泛而强烈的人为干扰,但是对收割水生植物干扰的研究甚少。于2019年8月对芡实过度生长的陈瑶湖进行通道式分区收割工程,分析了收割芡实(Euryale ferox)前后不同处理组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研究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47属72种,其中收割前63种,收割后71种。收割后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收割前,分别增加了39.78%和5.09%。收割芡实导致陈瑶湖浮游植物群落为由蓝藻-绿藻-硅藻-隐藻群落转变为蓝藻-绿藻-硅藻群落。其中蓝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收割前(P<0.05),归因于有害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卷曲鱼腥藻Dolicospermum circinale、小席藻Phormidium tenu)的增加。收割还导致了硅藻群落由附生型向浮游型硅藻的转变,表现为尖针杆藻(Ulnaria acus)减少,而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Aulacose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增加。在芡实收割过程中,未收割组和河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时空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收割组在收割后的不同阶段内差异较为明显,其细胞密度和生物量随着收割实验的结束逐渐降低。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生植被覆盖度、总磷、总氮、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综合陈瑶湖水质状态,本研究认为收割芡实并不能缓解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状况,研究结果为浅水湖泊水生植被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芡实收割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下载PDF
大型浅水湖泊中浮游细菌群落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一一以太湖为例
6
作者 白承荣 蔡舰 +7 位作者 汤祥明 高光 邵克强 胡洋 于传宁 刘京涛 夏江宝 孙景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3-1442,共10页
浮游细菌在驱动湖泊物质循环、指示湖泊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探明其在湖泊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是揭示湖泊物质循环过程及水环境状况的关键。浅水湖泊具有水动力扰动强烈的生境特点,其中的浮游细菌群落空间格局的形... 浮游细菌在驱动湖泊物质循环、指示湖泊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探明其在湖泊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是揭示湖泊物质循环过程及水环境状况的关键。浅水湖泊具有水动力扰动强烈的生境特点,其中的浮游细菌群落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尚未明晰。本研究以大型浅水湖泊——太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湖开展系统的野外调查,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生态学模型构建,系统探明太湖浮游细菌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格局形成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太湖西北部湖区(藻型湖区)与东南部湖区(草型湖区)之间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两个区域内各湖区间及湖心区与周边湖区间之间的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太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整体上呈现较弱的距离衰减规律;(2)太湖草、藻型湖区及湖心区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分别与叶绿素a、透明度及总悬浮物显著相关,总体上环境变量对太湖浮游细菌群落空间格局的相对贡献率大于空间变量;(3)尽管确定性过程中的异质化选择、随机过程中的非主导性过程以及扩散限制对太湖浮游细菌空间格局的形成均产生重要影响,但总体上随机过程对格局形成的相对贡献更大;(4)太湖无序风场驱动的水力混合作用导致各湖区间浮游细菌群落的随机扩散,是导致随机过程主导其中浮游细菌空间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揭示了太湖浮游细菌群落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有利于丰富对水域微生物生物地理学及水域微生物生态学理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太湖 浮游细菌 空间格局 随机过程 确定性过程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依沙矛丝藻的分布
7
作者 李文科 耿若真 +3 位作者 陈友信 李华 李仁辉 虞功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78-1184,共7页
利用长江中下游87个浅水湖泊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依沙矛丝藻(Cuspidothrix issatschenkoi)在长江中下游湖泊中的分布现状以及生态适应性特征。结果表明,依沙矛丝藻在长江中下游湖泊中分布广泛,在调查区域内超过一半的湖泊被检测到,生物量... 利用长江中下游87个浅水湖泊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依沙矛丝藻(Cuspidothrix issatschenkoi)在长江中下游湖泊中的分布现状以及生态适应性特征。结果表明,依沙矛丝藻在长江中下游湖泊中分布广泛,在调查区域内超过一半的湖泊被检测到,生物量为0.001—3.019 mg/L;依沙矛丝藻的生物量与总磷呈现负相关关系,与总氮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依沙矛丝藻在低磷的条件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水体中充足的氮源将增加依沙矛丝藻水华的风险。此外,依沙矛丝藻已被报道是中国水体中产生鱼腥藻毒素的主要类群之一,可能会对淡水生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有害藻类的生态学研究和风险管控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地理分布 总氮 总磷 依沙矛丝藻
下载PDF
水动力条件对浅水湖泊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8
作者 余景芝 王烜 +3 位作者 蔡剑英 廖珍梅 李春晖 刘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219-4228,共10页
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浅水湖泊沉积物氮磷释放过程的主要自然因素.研究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对于掌握浅水湖泊营养盐迁移转化规律、预测与防控内源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动力因子中,流速通过影响沉积物-水界面剪切应力改变... 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浅水湖泊沉积物氮磷释放过程的主要自然因素.研究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对于掌握浅水湖泊营养盐迁移转化规律、预测与防控内源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动力因子中,流速通过影响沉积物-水界面剪切应力改变界面氮磷的交换通量;水位和水体扰动均会影响表层沉积物理化特征、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反应过程,通过多种效应耦合共同对氮磷释放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流速、水位、水体扰动等主要水动力因子对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氮磷释放的影响机制研究并提出展望:多种水动力因子耦合作用对氮磷释放的影响机理、基于多时空尺度构建原位监测-耦合模拟研究体系、内源氮磷释放之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条件 浅水湖泊 沉积物 氮磷释放 内源污染防治
下载PDF
浅水湖泊风生流特征模拟研究
9
作者 薛宗璞 吕艺 +2 位作者 施维 金丽君 朱伟 《江苏水利》 2023年第12期10-13,共4页
由于浅水湖泊宽深比较大,可使用数值模拟的手段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其风生流特征。为使水动力模型更好地模拟浅水湖泊的风生流特征,在σ坐标系下建立浅水湖泊的三维水动力模型,结合太湖相关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研究,以反映浅水湖泊的风... 由于浅水湖泊宽深比较大,可使用数值模拟的手段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其风生流特征。为使水动力模型更好地模拟浅水湖泊的风生流特征,在σ坐标系下建立浅水湖泊的三维水动力模型,结合太湖相关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研究,以反映浅水湖泊的风生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风生流 水动力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浅水湖泊水环境的生态修复研究
10
作者 李蕊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6期202-204,共3页
卧龙湖位于沈阳市康平县,是辽宁省最大的平原淡水湖。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结合流域生态现状,依据生态修复的总体原则,采取多项措施对卧龙湖水环境进行生态修复。一是布设浮式消浪防沙系统,实施消浪防沙;二是重建湖滨带... 卧龙湖位于沈阳市康平县,是辽宁省最大的平原淡水湖。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结合流域生态现状,依据生态修复的总体原则,采取多项措施对卧龙湖水环境进行生态修复。一是布设浮式消浪防沙系统,实施消浪防沙;二是重建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改善水质;三是消解湖底沉积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其间通过环保清淤对内源污染负荷进行削减,利用湖底沉积物营造滨湖浅滩和生态岛,恢复水生植物群落,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使湖区水质持续改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不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水环境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消浪防沙技术在浅水湖泊水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蕊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3年第9期37-40,共4页
康平卧龙湖生态区是以保护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和迁徙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卧龙湖为浅水湖泊,由于水深较浅,无法形成大面积的挺水植物群落。近年来,卧龙湖在风浪的扰动下,湖底沉积物扩散,导致污染物浓度上升,同时,水体透... 康平卧龙湖生态区是以保护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和迁徙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卧龙湖为浅水湖泊,由于水深较浅,无法形成大面积的挺水植物群落。近年来,卧龙湖在风浪的扰动下,湖底沉积物扩散,导致污染物浓度上升,同时,水体透明度降低,光照条件缺失,导致沉水植物大面积死亡,而植物残体的腐败又进一步加剧了水质的恶化。要改善卧龙湖的水环境,消浪防沙是最重要的一环。通过修建浮式消浪防沙系统,满足生态湖泊的边界要求,为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动植物的栖息创造条件,同时,可在浮式消浪防沙系统上部栽植水生植物,在消浪的同时恢复水生植被,为水生动物及微生物建立良好的生境,修复完整的浅水湖泊水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浮式消浪防沙 水环境 改善
下载PDF
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4
12
作者 朱广伟 高光 +2 位作者 秦伯强 张路 罗潋葱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4-719,共6页
对太湖不同污染状况和生态系统状况的湖区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形态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磷的化学形态一般都在表层下深5~15cm发生明显的转折;草型湖区、藻型湖区、开阔湖面的大湖区沉积物的理化性质、间... 对太湖不同污染状况和生态系统状况的湖区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形态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磷的化学形态一般都在表层下深5~15cm发生明显的转折;草型湖区、藻型湖区、开阔湖面的大湖区沉积物的理化性质、间隙水中的磷浓度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东太湖沉积物间隙水磷浓度和交换态磷含量都显著低于其他湖区;风浪扰动相对剧烈的开阔湖面湖区沉积物中磷的沉积规律也不同于梅梁湾藻型湖区和东太湖草型湖区。研究表明,浅水湖泊中水生生物状况、风浪扰动状况对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行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沉积物 地球化学 富营养化 太湖
下载PDF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被引量:133
13
作者 秦伯强 高光 +6 位作者 胡维平 吴庆龙 胡春华 刘正文 谷孝鸿 朱广伟 陈非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6,共8页
随着我国湖泊生态环境越来越严峻,湖泊生态恢复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实际上,湖泊生态恢复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通过一定程度地减缓或改善环境压力,结合某种或多种水生生物的种养措施,逐步使得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或者是被改变前的状态发展... 随着我国湖泊生态环境越来越严峻,湖泊生态恢复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实际上,湖泊生态恢复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通过一定程度地减缓或改善环境压力,结合某种或多种水生生物的种养措施,逐步使得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或者是被改变前的状态发展.目前,湖泊生态恢复不是被单纯地理解为种草、养鱼等,就是被解释为生物群落的人为搭配或镶嵌.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湖泊治理中有关生态修复的实践长期以来鲜有成功的实例.最后,以太湖为例,给出了湖泊局部水体生态修复达致净化水质的技术思路--通过改善环境来恢复水生植物,通过水生植物恢复来引导生态系统向草型湖泊转变,通过水生系统恢复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这种思路能否成功用于指导湖泊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恢复,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生态 生态系统恢复 浅水湖泊 湖泊 湖泊治理 水生植物 生态修复 养鱼 技术思路 种草
下载PDF
苏州平原河网区浅水湖泊冬夏季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被引量:52
14
作者 石晓丹 阮晓红 +4 位作者 邢雅囡 焦涛 吴芸 赵振华 倪利晓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99-3008,共10页
2005年12月和2006年6月对苏州平原河网区57个浅水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62属73种,浮游植物主要由绿藻、硅藻和蓝藻组成.冬季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254.88×104cells.L-1,硅藻门丰度占总丰度的62.3%;夏季浮游... 2005年12月和2006年6月对苏州平原河网区57个浅水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62属73种,浮游植物主要由绿藻、硅藻和蓝藻组成.冬季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254.88×104cells.L-1,硅藻门丰度占总丰度的62.3%;夏季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2704.28×104cells.L-1,蓝藻门丰度达93.5%.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对调查范围内的57个样点62属浮游植物与11个环境因子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高锰酸盐指数、NO3--N和TN是影响苏州平原河网区浅水湖泊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在冬季,pH、NH4+-N及TP也是主要的影响因子;浮游植物中硅藻对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绿藻能耐受较高的高锰酸盐指数、氮磷营养盐和TOC浓度,而蓝藻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浅水湖泊 平原河网区 绿藻 硅藻 蓝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87
15
作者 王圣瑞 金相灿 +3 位作者 赵海超 庞燕 周小宁 楚建周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3,共6页
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 1个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线及其吸附动力学,并分析了沉积物理化特征对磷吸附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主要在前1 0h内完成,在0 . 5h内吸附反应十分迅速,并逐渐达到吸附平衡;②沉积物本底... 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 1个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线及其吸附动力学,并分析了沉积物理化特征对磷吸附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主要在前1 0h内完成,在0 . 5h内吸附反应十分迅速,并逐渐达到吸附平衡;②沉积物本底吸附态磷与其有机质、CEC、总磷、无机磷、有机磷、Fe/Al 磷和总氮显著正相关;对磷酸盐的最大吸附量与其CEC和无机磷、有机质和总磷呈显著负相关;而总最大吸附磷量与其有机质、CEC、总磷、无机磷、有机磷、Fe/Al 磷和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③就目前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的水质而言,其沉积物存在解析;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 解吸平衡浓度与其有机质,CEC ,总氮,总磷以及各形态磷含量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条件下,即使是污染较为严重的湖泊,其沉积物也具有向上覆水体释磷酸盐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酸盐 吸附速率 吸附量 沉积物组成 长江中下游 浅水湖泊
下载PDF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理论与生态恢复探讨 被引量:62
16
作者 年跃刚 宋英伟 +2 位作者 李英杰 孙艳妮 聂志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0,共4页
从清水稳态与浊水稳态转换的过程、稳态阈值、稳态恢复力等方面介绍了浅水湖泊的稳态转换理论,总结了浊水稳态与清水稳态恢复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清水稳态与浊水稳态相互转换的驱动力,分析了富营养化引起的植物群落演替和稳态转换的过程.... 从清水稳态与浊水稳态转换的过程、稳态阈值、稳态恢复力等方面介绍了浅水湖泊的稳态转换理论,总结了浊水稳态与清水稳态恢复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清水稳态与浊水稳态相互转换的驱动力,分析了富营养化引起的植物群落演替和稳态转换的过程.根据稳态转换理论和太湖五里湖的生态恢复实践,提出以改善生境条件为稳态转换驱动力进行生态恢复,并阐述了降低营养盐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清除某些鱼类、改善基底、调节水位、软围隔消浪等生境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富营养化 清水稳态 浊水稳态 稳态转换 沉水植物 生态恢复
下载PDF
湖北省若干浅水湖泊沉积物有机质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被引量:37
17
作者 陈芳 夏卓英 +2 位作者 宋春雷 李建秋 周易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7-472,共6页
分析了湖北省月湖、龙阳湖、后官湖、梁子湖、牛山湖、保安湖、鲁湖等7个湖泊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总氮与总磷的含量,并考察了其在月湖、龙阳湖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及月湖、龙阳湖与保安湖表层沉积物的颗粒组成,结果表明:位于城市与城郊的... 分析了湖北省月湖、龙阳湖、后官湖、梁子湖、牛山湖、保安湖、鲁湖等7个湖泊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总氮与总磷的含量,并考察了其在月湖、龙阳湖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及月湖、龙阳湖与保安湖表层沉积物的颗粒组成,结果表明:位于城市与城郊的月湖与龙阳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较高,且表现出沿岸带较丰富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垂直及水平方向上,有机质与总氮和总磷含量均显著相关,颗粒组成与有机质和总氮含量亦显著相关。有机质富集应是促进城市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沉积物 有机质 营养负荷 富营养化
下载PDF
大庆长垣及以东泉三、四段扶杨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沉积特征 被引量:98
18
作者 李延平 陈树民 +3 位作者 宋永忠 王始波 宋铁星 李如一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16,共4页
大庆长垣及以东泉三、四段扶杨油层沉积属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发育有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可划分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种亚相,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包含水上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泛滥平原泥等4种微... 大庆长垣及以东泉三、四段扶杨油层沉积属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发育有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可划分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种亚相,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包含水上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泛滥平原泥等4种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包含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泥、河口坝、前缘薄层砂等6种沉积微相。湖泊相可划分为滨湖亚相、浅湖亚相和还原湖,滨湖亚相包含泥滩、混合滩、砂滩等3种沉积微相;浅湖亚相包含浅湖砂坝、浅湖泥两种沉积微相。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砂最为发育,是有利的储集层;由于泥质岩微相发育,常常包裹或覆盖分流河道砂、天然堤、决口扇、河口坝、薄层砂等砂体,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有利于形成岩性圈闭油气藏。认清沉积相的演化特点及砂体微相的分布规律,对于砂体预测、储量估算、寻找岩性圈闭油气藏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及以东 扶杨油层 浅水湖泊三角洲相 分流河道砂 岩性圈闭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娟 王圣瑞 +1 位作者 金相灿 朱书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24-1229,共6页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3个表层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并分析了沉积物理化性质对氨氮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主要在前2h内完成,之后逐渐达到吸附平衡;用多个模型对实验结...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3个表层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并分析了沉积物理化性质对氨氮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主要在前2h内完成,之后逐渐达到吸附平衡;用多个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除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外,其他模型拟合的效果都较好;②用Henry方程能很好地模拟低浓度条件下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变化较大,为0.60 ̄2.77mg·L-1;③用Langmuir模型对吸附热力学的实验结果进行拟合,达到显著水平,沉积物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为294.11~1466.67mg·kg-1;④沉积物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Q_(max)取决于沉积物对氨氮的总最大吸附量Qd+Qmax,而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X0则取决于沉积物对氨氮的本底吸附量Qd;⑤Qmax和Qd+Qmax与沉积物的OM和CEC呈正相关关系,与总氮、总磷和小于0.01mm的粒度分布均呈较差的负相关关系;X0和Qd与沉积物OM、CEC、总氮、总磷和小于0.01mm的粒度分布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沉积物 氨氦 吸附量 相关关系
下载PDF
基于改善水质的浅水湖泊引调水模式的评价指标 被引量:25
20
作者 华祖林 顾莉 +1 位作者 薛欢 刘晓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3-629,共7页
以浅水湖泊引清调水的目的为基础,结合生态水力学要求,兼考虑经济性因子,尝试性地建立了浅水湖泊调水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湖泊水质改善效果指标、水力条件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以玄武湖调水模式为例,采用二维水质水量模型对玄... 以浅水湖泊引清调水的目的为基础,结合生态水力学要求,兼考虑经济性因子,尝试性地建立了浅水湖泊调水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湖泊水质改善效果指标、水力条件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以玄武湖调水模式为例,采用二维水质水量模型对玄武湖不同的引水规模、引水方式、引水口和出水口流量分配的引调水方案进行模拟计算,统计出各个评价指标的结果,综合分析评价出相对最优的引调水方案.该评价方法可推广到其它类似的浅水湖泊引清调水模式的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调水 评价指标 水量水质模拟 综合评价 玄武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