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抵抗对育龄女性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经穴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1
作者 林蕾 许金榜 +6 位作者 李素敏 郑淑霞 萨喆燕 徐沙丽 朱佳敏 林永廉 林莺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4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对育龄女性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经穴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方法:将22例志愿者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分成胰岛素抵抗组(10例,HOMA-IR值≥1.66)和健康组(12例,HOMA-IR值<1.66),分别于月经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对育龄女性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经穴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方法:将22例志愿者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分成胰岛素抵抗组(10例,HOMA-IR值≥1.66)和健康组(12例,HOMA-IR值<1.66),分别于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应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观察关元、肝俞、脾俞、肾俞穴的浅表MBPU。结果:(1)胰岛素抵抗组患者月经期、黄体期关元穴浅表MBPU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胰岛素抵抗组右肾俞浅表MBPU在月经期低于健康组(P<0.05);(3)月经期关元、左肾俞、右肾俞浅表MBPU与HOMA-IR均呈负相关,卵泡期左肝俞、右脾俞浅表MBPU与HOMA-IR均呈正相关,晚黄体期左脾俞浅表MBPU与HOMA-IR呈正相关;(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经期关元及右肾俞浅表MBPU引入是否具有胰岛素抵抗的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预测胰岛素抵抗的正确百分比为80%。结论:胰岛素抵抗会降低育龄女性月经期经穴浅表MBPU,关元和右肾俞穴浅表MBPU可能能够特异性反映胰岛素抵抗的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月经周期 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
下载PDF
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窦思东 许瑞旭 +2 位作者 叶颖颖 黄宁颖 兰彩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功法训练对阳虚质志愿者督脉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方法:经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后,纳入阳虚质志愿者19名(男8名,女11名),进行易筋经"托天桩"的规范化培训,而后进行3个月后的功... 目的: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功法训练对阳虚质志愿者督脉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方法:经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后,纳入阳虚质志愿者19名(男8名,女11名),进行易筋经"托天桩"的规范化培训,而后进行3个月后的功法训练。分别于功法训练前和功法训练后,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系统对督脉线上大椎穴、至阳穴及命门穴浅表MBPU进行检测,共2次。结果:(1)功法训练前阳虚质志愿者督脉线上浅表MBPU大椎穴大于至阳穴大于命门穴(P<0.05,P<0.01)。(2)功法训练后督脉线上大椎穴、至阳穴及命门穴浅表MBPU均较功法训练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易筋经"托天桩"可提高阳虚质志愿者督脉的浅表MBPU,对督脉线的能量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筋经 托天桩 阳虚质 微循环血流灌注
原文传递
艾灸对阳虚体质者任脉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旋 许金森 +3 位作者 朱小香 周丽莉 郝润格 薛苑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与关元穴对阳虚体质受试者任脉及其经穴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探讨艾灸改善阳虚体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名阳虚体质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艾灸组,每组20名。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艾灸组在常规...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与关元穴对阳虚体质受试者任脉及其经穴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探讨艾灸改善阳虚体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名阳虚体质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艾灸组,每组20名。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艾灸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进行艾灸神阙穴与关元穴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运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记录任脉及其经穴浅表MBPU。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艾灸组受试者任脉平均浅表MBPU及任脉中段浅表MBPU显著升高(P<0.01,P<0.05);任脉上膻中、巨阙、气海穴浅表MBPU均上升,其中巨阙穴浅表MBPU升高明显(P<0.01);对照组受试者干预前后任脉及经穴浅表MBPU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两组比较,艾灸组任脉平均浅表MBPU及任脉中段浅表MBPU增幅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5),膻中、巨阙、气海穴浅表MBPU增幅均较对照组有所上升,其中巨阙穴上升最为显著(P<0.01)。结论:艾灸神阙穴与关元穴可以增加任脉及其经穴浅表MBPU,改善阳虚体质者任脉的气血循环,其中任脉中段及巨阙穴浅表MBPU升高具有一定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阳虚体质 微循环血流灌注 任脉 神阙 关元
下载PDF
低负荷血流限制和高强度抗阻运动对男性运动青年大腿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彭永 胡江平 朱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401,共9页
背景:微循环作为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交换的唯一场所,与人体运动能力密切相关。抗阻运动是提高微循环功能的有效方式,但也有研究指出血流限制训练也能提高微循环功能,且具有负荷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目的:比较6周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高强... 背景:微循环作为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交换的唯一场所,与人体运动能力密切相关。抗阻运动是提高微循环功能的有效方式,但也有研究指出血流限制训练也能提高微循环功能,且具有负荷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目的:比较6周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高强度抗阻运动对运动型男性青年大腿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从血管内皮功能角度探讨运动改善微循环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湖北民族大学60名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高强度抗阻运动组和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每组20人。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进行6周(每周3次、每次90 min、运动强度为30%1RM)的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高强度抗阻运动组进行6周(每周3次、每次90 min、运动强度为70%1RM强度)的抗阻训练;对照组该时间段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训练。分别在干预开始的前1 d以及6周干预结束后次日的晨起空腹状态下对3组受试者微血管血流灌注量、经皮氧分压、肌氧饱和度、一氧化氮、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大腿围、肌力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与结论:①运动干预后,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和高强度抗阻运动组的微血管血流灌注量加热值、血细胞移动速度加热值与对照组及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微血管血流灌注量加热值、血细胞移动速度加热值与高强度抗阻运动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经皮氧分压和肌氧饱和度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运动干预后,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和高强度抗阻运动组一氧化氮、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对照组及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③运动干预后,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和高强度抗阻运动组大腿围和大腿肌肉力量与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④上述结果证实,6周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和高强度抗阻运动可能通过调节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血管因子的分泌,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大腿微循环功能,并增加大腿肌肉的收缩力量,且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对微血管血流灌注量、血细胞移动速度的干预效果更佳,因此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较高强度抗阻运动在提高微循环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荷血流限制 高强度抗阻 微循环功能 肌肉力 微血管血流灌注 经皮氧分压 肌氧饱和度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许金森 胡翔龙 +2 位作者 汪培清 吴宝华 张福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督脉循行线 深部组织 微循环 血流灌注
下载PDF
针刺时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中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陈铭 吴祖星 +1 位作者 胡翔龙 许金森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观察常态下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与大肠经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大肠经脉循行线上取6个测试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其中4个为穴位(臂臑、手五里、手三里、上廉),两... 目的观察常态下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与大肠经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大肠经脉循行线上取6个测试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其中4个为穴位(臂臑、手五里、手三里、上廉),两个为非穴位点(曲池臂臑中点、手三里上1寸)。6个测试部位分为三组(臂臑—曲池臂臑中点,手五里—手三里上1寸,手三里—上廉),对每名受试者每次观察一组,其中一个水平为组织氧分压,另一个水平为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每名受试者共测试六次。同时在各测试点内外1.5~2cm处各取一个非经对照点。连续同步记录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60分钟,观察其在电针前、电针合谷穴时及电针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情况下沿大肠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非常显著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P<0.01)。电针合谷穴时,大肠经线上测试点氧分压降低与电针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值呈上升趋势,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电针后氧分压与电针期间比较无差异,与电针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与电针前比较无差异,与电针期间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时,内外两侧对照点的氧分压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与电针前比较无显著变化,电针后氧分压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也没有显著的变化。结论常态下大肠经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能量代谢都较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旺盛,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略有增高并使氧利用率提高,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经 氧分压 代谢 微循环血流灌注
下载PDF
不同性别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朱欢 高炳宏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77-278,28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的变化差异,以便为微循环指标更好的应用于运动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在晨起空腹状态下,用Peri Flux System5000系列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60名不同性别的赛艇运动员(其中男、女各30名...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的变化差异,以便为微循环指标更好的应用于运动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在晨起空腹状态下,用Peri Flux System5000系列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60名不同性别的赛艇运动员(其中男、女各30名)右侧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进行无创测试。结果:男子赛艇运动员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基础值大于女子赛艇运动员,其储备能力小于女子赛艇员,但二者差异均不显著。结论:赛艇运动员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相关研究可不必针对性别进行分组,若综合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影响因子的变化应针对性别这一因素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运动员 不同性别 肱二头肌 微循环血流灌注
下载PDF
电针对人体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红外辐射轨迹影响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许金森 郑淑霞 +2 位作者 潘晓华 胡翔龙 萨喆燕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3-15,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常态下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的影响。方法观察25名健康成年志愿者,针刺督脉的大椎、命门穴,用三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和红外热像仪进行记录... 目的观察常态下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的影响。方法观察25名健康成年志愿者,针刺督脉的大椎、命门穴,用三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和红外热像仪进行记录。结果①常态下沿督脉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较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高(P<0.01);②电针后督脉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电针前增高,但尚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③针刺使部分受试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变得更加连续和规整。结论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高,电针有使沿经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进一步增高的趋势,提示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与人体的机能调控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微循环 血流灌注 红外辐射轨迹 经络 电针
下载PDF
针刺对胃经及其左右两侧旁开对照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萨喆燕 潘晓华 +1 位作者 许金森 郑淑霞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胃经及其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检测8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胃经线上的阴市穴和梁丘穴深部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常态和电针足三里穴时2个穴位深部组织微循环灌注量... 目的观察针刺对胃经及其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检测8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胃经线上的阴市穴和梁丘穴深部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常态和电针足三里穴时2个穴位深部组织微循环灌注量的变化。结果①在常态下,胃经线上的阴市、梁丘2个穴位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比其两侧旁开1cm的非经对照穴位高(P<0.05);②电针足三里穴后,胃经线上的阴市、梁丘2个穴位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比针刺前高(P<0.05)。结论电针可以增强胃经线上阴市、梁丘2个穴位深部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经 微循环血流灌注 电针
下载PDF
针刺对胃经氧分压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铭 吴祖星 +1 位作者 许金森 胡翔龙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常态及针刺时胃经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探讨胃经的经与非经、经上穴与非穴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胃经循行线上取4个穴位(伏兔、阴市、足三里、上巨虚)及2个经上非穴位(伏兔-阴市中点、足三里-... 目的观察常态及针刺时胃经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探讨胃经的经与非经、经上穴与非穴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胃经循行线上取4个穴位(伏兔、阴市、足三里、上巨虚)及2个经上非穴位(伏兔-阴市中点、足三里-上巨虚中点),在6个测试点内外1.5~2 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分为胃经组(胃经穴位组、胃经非穴位组)、内对照点组、外对照点组,连续同步记录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60 min,观察其在电针前、电针解溪穴时、电针后的变化。结果在正常情况下,沿胃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内外两侧非经对照部位,胃经线上测试点氧分压电针解溪穴时及电针后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胃经穴位组氧分压降低幅度非常显著大于胃经非穴位组(P<0.01);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无显著差异;两侧非经对照点无显著变化。结论经络通道上存在着某些特殊的腧穴,在这些腧穴上有着更高的氧气供应,并在经络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经 代谢 氧分压 微循环血流灌注 针刺
下载PDF
电针对胃经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双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丽娇 许金森 +1 位作者 朱小香 郑淑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3-4,共2页
我们前期以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icrocirculation blood perfusion volume,MBPV)和PO2为指标,探讨胃经的经与非经、经上穴与非穴深部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发现在正常情况下,沿胃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PO2与MBPV显著高于内外两侧非... 我们前期以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icrocirculation blood perfusion volume,MBPV)和PO2为指标,探讨胃经的经与非经、经上穴与非穴深部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发现在正常情况下,沿胃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PO2与MBPV显著高于内外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解溪穴可以使沿胃经深部组织的PO2降低,MBPV略增,而对非经线对照点的组织PO2与MBPV无明显影响[1]。有鉴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胃经 双向调节 微循环血流灌注
下载PDF
督脉和胃经及旁开非经对照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淑霞 许金森 +1 位作者 潘晓华 吴祖星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比较督脉、胃经及其旁开的非经对照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方法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对3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督脉的命门、脊中、至阳、身柱4个穴位和十二胸椎1个非穴位,胃经的上巨虚、梁丘、阴市、伏兔4个穴位和阴市-伏兔中点1个非穴位... 目的比较督脉、胃经及其旁开的非经对照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方法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对3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督脉的命门、脊中、至阳、身柱4个穴位和十二胸椎1个非穴位,胃经的上巨虚、梁丘、阴市、伏兔4个穴位和阴市-伏兔中点1个非穴位点,及其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点进行观察。结果①督脉线下深部1 cm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高(P<0.01);②胃经线下深部1 cm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高(P<0.01);③无论是督脉还是胃经,经脉线下1 cm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较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高。结论经脉线下深部组织中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两侧非经对照点,经脉线下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是形成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 胃经 非经对照点 微循环血流灌注 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物质基础
下载PDF
不同刮法对健康人心包经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傅萍 阮灵秀 张学君 《福建中医药》 2017年第5期64-64,72,共2页
传统刮痧疗法是利用特制的牛角刮痧板,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循行经络或病变特点,涂抹刮痧油等介质在体表进行刮拭[1],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目前多项研究证明,传统刮痧的作用机制与改善微循环密切相关[2-4]。经络刮疗法则是用牛角... 传统刮痧疗法是利用特制的牛角刮痧板,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循行经络或病变特点,涂抹刮痧油等介质在体表进行刮拭[1],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目前多项研究证明,传统刮痧的作用机制与改善微循环密切相关[2-4]。经络刮疗法则是用牛角板在经络穴位上顺经进行无痛无痕的快速刮疗,无出痧,无外用佐剂,利用皮部与经络的关系,遵循"经络以通为用"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刮痧 经络刮疗 激光散斑技术 微循环血流灌注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微循环灌注定量评估中的应用
14
作者 许幼峰 陈立斌 +1 位作者 周宏林 王胜煌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483-1485,共3页
目的 利用心肌声学造影(MCE)定量评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方法 选取CSF(TIM)平均帧数〉30帧)患者23例及冠状动脉血流正常者10例行MCE检查,并采用超声造影分析软件分析评价CSF节段及血流正常节段心肌的灌注信... 目的 利用心肌声学造影(MCE)定量评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方法 选取CSF(TIM)平均帧数〉30帧)患者23例及冠状动脉血流正常者10例行MCE检查,并采用超声造影分析软件分析评价CSF节段及血流正常节段心肌的灌注信息.结果 最终22例CSF患者及9例对照者纳入相关研究.CSF节段38个,均来自CSF组,其中LAD节段22个,RCA节段16个;血流正常节段20个,其中来自对照组LAD节段9个,RCA节段8个,CSF组LAD节段1个,RCA节段2个.CSF节段与正常节段A值无明显差异(U=-0.855,P〉0.05).而CSF节段心肌微循环再灌注速度(β)与灌注量(A ×β)均明显小于对照节段组(U=-2.181、-2.248,均P〈0,05).此外,40帧可作为TIMI截断点,≥140帧较之〈40帧β和A×β值下降更为显著(U=-4.449、-4.564,均P〈0.01).结论 CSF患者心肌微循环β及A×β值均明显降低,当TIMI帧数≥40帧时β及A×β值降低趋势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心肌声学造影 心肌微循环损伤 心肌灌注速度 心肌灌注
下载PDF
针刺对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局部浅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贺文华 董晓慧 +4 位作者 周俊 程施瑞 曾芳 李政杰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0-196,共7页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差异和对膝关节局部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Superficial Microcirculatory Blood Perfusion,SMBP)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遵循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差异和对膝关节局部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Superficial Microcirculatory Blood Perfusion,SMBP)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遵循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被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膝关节邻近两个阿是穴(若无阿是穴,则选取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诸穴,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分别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同时以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对患者膝关节邻近5个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s)治疗前后的SMBP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①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KOA患者WOMAC量表总积分及各子表积分和VAS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降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针刺与口服塞来昔布对KOA患者WOMAC量表总积分及各子表积分和VAS评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KOA患者的膝关节局部浅表血流灌注量:①组内比较结果显示: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均能增加KOA患者膝关节局部ROI2、ROI4、ROI5的SMBP(P<0.05);针刺能显著增加膝关节局部ROI3的SMBP(P<0.01);ROI1、ROI3的SMBP塞来昔布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显示:KOA患者膝关节局部ROI1、ROI2、ROI3、ROI4、ROI5的SMBP针刺和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KOA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同时能增加KOA患者膝关节局部SMBP,且临床疗效不亚于一线用药塞来昔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塞来昔布 膝骨性关节炎 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关于纺织新材料应用中人体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华港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21,共2页
本文通过对在基材内混入能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天然矿物(本文称太极石)而制成的纺织新产品,运用激光多普勒仪,在人体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原理、检测方法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行之可效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纺织新材料 微循环 血流灌注 检测
下载PDF
艾灸对不同人群胃经五输穴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水花 施嘉健 +2 位作者 许金森 潘晓华 朱佳敏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健康人群和胃脘痛患者艾灸足三里前后胃经五输穴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变化,探索艾灸对不同人群胃经五输穴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及分布特点。方法:分别艾灸20例健康人群和20例胃脘痛患者足三里穴,观察艾灸前后... 目的:通过比较健康人群和胃脘痛患者艾灸足三里前后胃经五输穴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变化,探索艾灸对不同人群胃经五输穴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及分布特点。方法:分别艾灸20例健康人群和20例胃脘痛患者足三里穴,观察艾灸前后胃经五输穴MBPU变化。结果:健康人群灸前胃经五输穴的MBPU沿着井、荥、输、经、合穴的流注顺序呈规律上升趋势,而胃脘痛患者灸前五输穴MBPU的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与艾灸前相比,胃脘痛患者井穴艾灸后MBPU明显升高(P<0.05),健康人群和胃脘痛患者合穴艾灸后MBPU明显升高(P<0.05),且胃脘痛患者灸后合穴的MBPU升高比健康人群更明显,荥、输、经三穴两组艾灸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疾病会影响五腧穴的血液运行,而艾灸则能明显改善腧穴的气血运行情况,且病理状态下五腧穴对艾灸刺激的应答优于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 五输穴 艾灸 微循环血流灌注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对退行性膝关节炎关节功能、炎症指标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18
作者 沙明 李慧锋 +1 位作者 马松鹤 张建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7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退行性膝关节炎关节功能、炎症指标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医院治疗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退行性膝关节炎关节功能、炎症指标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医院治疗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关节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IL-18、sICAM-1、TNF-α、MBP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KSS、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抑制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膝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 炎症因子 关节功能 微循环血流灌注
下载PDF
脾经线上微循环血流灌注特征及电针对其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小香 吴国土 +4 位作者 郑淑霞 许金森 董亚琴 林丽娇 吴祖星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脾经线上皮肤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特征及电针三阴交对其影响。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检测18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脾经线上漏谷、地机、血海、血海-箕门中点及其左右旁开1.5 cm非经对照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基础状态和... 目的观察脾经线上皮肤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特征及电针三阴交对其影响。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检测18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脾经线上漏谷、地机、血海、血海-箕门中点及其左右旁开1.5 cm非经对照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基础状态和电针三阴交时脾经线上皮肤组织及其旁开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变化。结果 1在基础状态下,脾经上的漏谷、地机、血海3个穴位点和血海-箕门中点(非穴位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2电针三阴交时或电针后,脾经线上的3个穴位点和1个非穴位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呈下降趋势。结论在基础状态下,脾经线上皮肤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旁开组织,电针三阴交对脾经线上皮肤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经 微循环血流灌注 电针 三阴交
下载PDF
艾灸不同时程对大鼠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邱悦 施睿 +2 位作者 余芝 王欣君 张建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629,共4页
目的:研究艾灸量效关系及其局部启动效应与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 min艾灸组、10 min艾灸组、15 min艾灸组和5 min探头加热组、10 min探头加热组、15 min探头加热组,共6个观察组,每组10只,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各组不同... 目的:研究艾灸量效关系及其局部启动效应与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 min艾灸组、10 min艾灸组、15 min艾灸组和5 min探头加热组、10 min探头加热组、15 min探头加热组,共6个观察组,每组10只,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各组不同时程(0 min、5 min、10 min、15 min)穴区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结果:艾灸组与探头加热组干预后足三里穴局部的血流灌注量均有提高,不同时程血流灌注量比较:5 min>15 min>10 min,峰值比较则为:15 min>5min>10 min,峰值出现时间与效应持续时间均与干预时间存在相关性。结论:艾灸可以影响局部血流灌注量,改善微循环状态,其效应与干预时间有关,温热刺激是艾灸取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血流灌注 微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