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6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超声指标的比较分析
1
作者 马媛媛 王彪 翟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34-0137,共4页
探讨超声指标比较在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整理的82例浅表淋巴结病变患者资料作为观察对象,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不同良恶性病变下的超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超声指标中,... 探讨超声指标比较在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整理的82例浅表淋巴结病变患者资料作为观察对象,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不同良恶性病变下的超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超声指标中,良性病变结节的L和S与恶性病变结节无明显差异,P>0.05;良性病变结节的Vs、Vd和RI分别为(13.23±6.47)cm/s、(5.21±3.13)cm/s、(0.61±0.04),均低于恶性病变结节的(17.56±7.35)cm/s、(7.14±4.52)cm/s、(0.79±0.05);超声特征中,L/S<2的良性病变结节有27枚(39.71%),低于恶性病变结节的51枚(62.96%),良性病变结节以皮质较薄(66.18%)和中心供血(69.12%)为主,恶性病变结节以皮质较厚(74.07%)和周边供血(60.49%)为主,超声特征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可通过超声检查观察到明确的指标差异,不同良恶性病变结节在超声成像特征上也存在较大区别,能够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 良恶性 鉴别诊断 超声指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
作者 赵凤群 阎静 +1 位作者 张颖 梁妍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期21-24,共4页
分析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诊治的11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112例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发现... 分析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诊治的11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112例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发现恶性疾病35例,良性疾病77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为恶性疾病47例,良性疾病65例,漏诊8例,误诊20例;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为恶性疾病36例,良性疾病76例,漏诊2例,误诊3例,常规超声检查的敏感度为77.1%,特异度为74.0%,准确度为75.0%,阳性预测值为57.5%,阴性预测值为87.7%;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敏感度为94.3%,特异度为96.1%,准确度为95.5%,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为97.4%,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高,可在浅表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检查 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帧率超声造影在鉴别浅表淋巴结良恶性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韩鹏 朱连华 +2 位作者 费翔 梁舒媛 罗渝昆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690-695,共6页
目的应用高帧率超声造影观察浅表淋巴结增强均匀性和灌注方向,探讨其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浅表淋巴结异常患者121例(共121枚淋巴结),根据淋巴结大小分为A组37例(最大径0.5~1.0 cm)、B组56例(最大径>... 目的应用高帧率超声造影观察浅表淋巴结增强均匀性和灌注方向,探讨其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浅表淋巴结异常患者121例(共121枚淋巴结),根据淋巴结大小分为A组37例(最大径0.5~1.0 cm)、B组56例(最大径>1.0~2.0 cm)、C组28例(最大径>2.0 cm),均行常规帧率及高帧率超声造影并保留其对应的动脉期图像,然后启动微血流增强模式,以1/3~1/2倍速播放并留存动态图像,分析两种造影帧率下各组良恶性浅表淋巴结增强均匀性和灌注方向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常规帧率及高帧率超声造影鉴别不同大小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帧率和高帧率超声造影显示121例良恶性浅表淋巴结增强均匀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χ^(2)=14.546,均P<0.001);常规帧率和高帧率超声造影显示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灌注方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60、4.600,均P<0.05)。C组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增强均匀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4,P=0.002)。各组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灌注方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高帧率超声造影及常规帧率超声造影鉴别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分别为0.852、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0,P=0.008);其中A、B、C组高帧率超声造影与常规帧率超声造影鉴别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AUC分别为0.817和0.669、0.864和0.732、0.827和0.772。A组两种帧率超声造影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1,P=0.036),B、C组两种帧率超声造影的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509、0.797,P=0.131、0.425)。结论高帧率超声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增强均匀性和灌注方向,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高帧率 造影剂 微血流增强 浅表淋巴结 良恶性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浅表淋巴结疾病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毛丽旦·奴尔买买提 热西达·加帕尔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4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方式联合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疾病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50例浅表淋巴结疾病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方式联合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疾病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50例浅表淋巴结疾病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对于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其中灵敏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恶性淋巴结淋巴门存在与消失方面差异显著(P <0.05),纵横比、内部回声、边缘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造影技术检测良性淋巴结,其特点为离心性灌注,均匀性增强;而恶性淋巴结的超声造影特点为向心性或混合性灌注来检测,不均匀性增强。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较单独常规超声检查在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高,可以作为常规超声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浅表淋巴结 鉴别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钟合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9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鄱阳工业园区医院收治的浅表淋巴结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二维超声、UE检查。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二维超声、UE鉴别诊断浅...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鄱阳工业园区医院收治的浅表淋巴结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二维超声、UE检查。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二维超声、UE鉴别诊断浅表淋巴结病变的效能,及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00例(100个)浅表淋巴结病变经病理检查共检出35个恶性病变,所占比例为35.00%;良性病变65个,所占比例为65.00%。UE诊断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灵敏度94.29%(33/35)、特异度95.38%(62/65)、准确度95.00%(95/100)、阳性预测值91.67%(33/36)、阴性预测值96.88%(62/64),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的71.43%(25/35)、76.92%(50/65)、75.00%(75/100)、62.50%(25/40)、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E诊断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结果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91),二维超声检查诊断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结果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0.336)。结论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使用UE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更高,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可减少漏诊误诊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 良恶性 二维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超声对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及其进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鹏 蔡胜 姜玉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09-1412,共4页
许多疾病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临床需要有效的方法鉴别淋巴结的良、恶性。应用高频超声能够观察淋巴结的结构和血流分布,并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近年来出现的超声造影能够进一步观察淋巴结的血流灌注情况,恶性淋巴结呈现特征性的血流灌... 许多疾病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临床需要有效的方法鉴别淋巴结的良、恶性。应用高频超声能够观察淋巴结的结构和血流分布,并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近年来出现的超声造影能够进一步观察淋巴结的血流灌注情况,恶性淋巴结呈现特征性的血流灌注特征,以此鉴别淋巴结性质准确性高。超声应作为鉴别浅表淋巴结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超声对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浅表淋巴结病变
下载PDF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诊断思维程序及处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俊超 李丽 李艳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95-296,306,共3页
关键词 病因诊断 思维程序 浅表淋巴结肿大 漏诊率 常见 初诊 处理 线索 水平 困难
下载PDF
异烟肼、链霉素联合康复新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牛建明 谭艳辉 +3 位作者 张丹 孙莹 王晓洁 李润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6期4064-4066,共3页
目的观察异烟肼、链霉素局部注射给药联合口服康复新液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的效果。方法将8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 3组各27例,A组给予全身抗结核治疗,B组给予全身抗结核联合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治疗,C组则... 目的观察异烟肼、链霉素局部注射给药联合口服康复新液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的效果。方法将8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 3组各27例,A组给予全身抗结核治疗,B组给予全身抗结核联合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治疗,C组则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异烟肼、链霉素局部注射联合口服康复新液治疗,观察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愈显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P均<0.05),B组、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IFN-γ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A组、B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低于C组(P均<0.05),A组、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均<0.05),B组、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异烟肼、链霉素局部注射给药联合康复新液口服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能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调节IFN-γ、TNF-α水平,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链霉素 康复新液 浅表淋巴结结核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超声弹性成像对浅表淋巴结鉴别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金萍 严继萍 +1 位作者 王伟 张小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1期1626-1628,共3页
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很多,如全身性及局部感染、结核、淋巴瘤以及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的转移,如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判断,对判定疾病的良恶性、诊疗计划的制定、判定恶性肿瘤的分期和预后非常重... 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很多,如全身性及局部感染、结核、淋巴瘤以及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的转移,如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判断,对判定疾病的良恶性、诊疗计划的制定、判定恶性肿瘤的分期和预后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定性淋巴结的金标准依然是病理学诊断,然而,并非所有的淋巴结都适合活检,特别是体积小、位置深、靠近血管的淋巴结,无论对其进行穿刺活检或是手术活检,难度都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 超声弹性成像 鉴别诊断 超声造影 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瘤 穿刺活检 淋巴结肿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宣之东 郑雪 周利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在诊断浅表增大淋巴结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4月一20 13年11月接受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术患者154例临床资料,统计淋巴结大小、部位以及病因对病理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 15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在诊断浅表增大淋巴结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4月一20 13年11月接受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术患者154例临床资料,统计淋巴结大小、部位以及病因对病理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 154例均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为100%。淋巴结特征与明确诊断的关系:淋巴结部位,颈部51例,明确诊断48例(94.1%);锁骨上区63例,明确诊断6 1例(96.8%);腋窝17例,明确诊断14例(82.3%);腹股沟区23例,明确诊断19例(82.6%)。淋巴结直径:〈0.5 cm 2例,无1例明确诊断;0.5~1.0 cm14例,明确诊断9例(64.3%);〉1.0 cm者138例,明确诊断者128例(92.7%)。淋巴结形态:形态异常者124例,明确诊断115例(92.7%)。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者95例,明确诊断84例(88.4%)病理诊断结果 :恶性病变81例(52.6%),其中肿瘤淋巴结转移55例(35.7%),恶性淋巴瘤26例(16.9%);炎性反应性增生淋巴结34例(22.1%);淋巴结结核22例(14.3%);假阴性5例(3.2%);性质不确定12例(7.8%)。结论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对浅表增大淋巴结诊断具有实时观察、安全、准确、创伤小等优点,标本满意率及病理诊断准确率高,是浅表增大淋巴结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 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活检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相关因素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云 杨凤 +4 位作者 刘俊平 杜景 王秋梅 李智慧 张向丛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8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讨评价肿大淋巴结病变性质的各种超声影响指标。方法对118例患者的218个浅表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测,采用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检测浅表肿大的淋巴结(颈部、锁骨上窝、腋下、腹股沟)。观察淋巴结的L/S、形态、结构、内部回声... 目的探讨评价肿大淋巴结病变性质的各种超声影响指标。方法对118例患者的218个浅表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测,采用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检测浅表肿大的淋巴结(颈部、锁骨上窝、腋下、腹股沟)。观察淋巴结的L/S、形态、结构、内部回声、血管类型RI、PI、Vmax、Vmin。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相关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L/S和VS可作为预测各种淋巴结病变的有意义的参数,这种联合诊断标准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9%。结论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联合诊断在浅表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各种淋巴结病变的可靠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 多因素 彩色多普勒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陶 杨未晓 +1 位作者 王淑清 王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69-370,共2页
1材料与方法179例病人(同一病人多部位、多个淋巴结,选取每一部位较大淋巴结纳入本研究)的198个淋巴结(颈部102个、腋窝42个、锁骨上窝23个、腹股沟区31个)均经病理与临床检查证实,其中:慢性非特异性反应性肿大... 1材料与方法179例病人(同一病人多部位、多个淋巴结,选取每一部位较大淋巴结纳入本研究)的198个淋巴结(颈部102个、腋窝42个、锁骨上窝23个、腹股沟区31个)均经病理与临床检查证实,其中:慢性非特异性反应性肿大淋巴结(CLPN)37个,急性淋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 淋巴结肿大 彩超 诊断 多谱勒能量图
下载PDF
综合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秦明 马金华 韩毅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10期69-70,共2页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综合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的疗效,探讨为其诊治提供依据和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996例浅表淋巴结结核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了检查方法、诊断标准、综合治疗方案、疗程长短、治疗效果等。结果浅表淋巴结结核肿块型口服化...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综合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的疗效,探讨为其诊治提供依据和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996例浅表淋巴结结核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了检查方法、诊断标准、综合治疗方案、疗程长短、治疗效果等。结果浅表淋巴结结核肿块型口服化疗9~12个月(或加超导)可痊愈,化脓型和破溃型经换药(或加超导)平均3个月,口服药物化疗12—18个月可痊愈,部分经久不愈患者经换药(或加超导)及手术治疗后继续化疗6~12个月可痊愈;所有患者的疗效均达到临床治愈,复发率仅为0.16%。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显效快,疗程短,复发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结核 药物化疗 超声导入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浅表淋巴结Kikuchi病与结核病超声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新方 叶新华 +5 位作者 黄子慧 俞群 韩洋 李亚洲 宋雨 张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02-1706,共5页
目的:探讨浅表淋巴结Kikuchi病(Kikuchi disease,KD)与结核病(tuberculous lymphadenopathy,TLPN)超声表现特点,提高超声对二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75例KD及215例TLPN受累浅表淋巴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K... 目的:探讨浅表淋巴结Kikuchi病(Kikuchi disease,KD)与结核病(tuberculous lymphadenopathy,TLPN)超声表现特点,提高超声对二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75例KD及215例TLPN受累浅表淋巴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KD和TLPN均以年轻女性多发,为颈部多区域淋巴结病变,KD多累及颈后三角区淋巴结,主要侵犯颈浅淋巴结群;TLPN主要累及颈内静脉链中组及下组淋巴结,主要侵犯颈深淋巴结群。超声表现:KD受累淋巴结多表现一致,包膜完整、锐利,淋巴门结构多较清晰,淋巴结皮质多为均质低回声,血流呈淋巴门型分布,血流密度以Ⅱ~Ⅲ级为主;TLPN受累淋巴结多无淋巴门结构,常融合成团,包膜增厚、模糊,甚至无包膜,周围组织水肿较明显;常合并有液化和(或)钙化、高回声等;血流以边缘型或无血流型多见,血流密度以0~Ⅰ级为主;频谱多普勒提示TLPN阻力指数较KD高(P<0.001)。结论:KD与TLPN病变浅表淋巴结在超声表现上具有较明显的差别,超声对其鉴别具有重要用价值,可为进一步穿刺活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 KIKUCHI病 结核病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浅表淋巴结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缪青 朱军 谭旭艳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86-688,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和治疗浅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96例患者肿大淋巴结 ,包括炎症、淋巴瘤和转移癌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观察其二维声像和彩色血流特征 ,并测量长短轴比例 (L/S)、最大血流速度...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和治疗浅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96例患者肿大淋巴结 ,包括炎症、淋巴瘤和转移癌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观察其二维声像和彩色血流特征 ,并测量长短轴比例 (L/S)、最大血流速度 (Vmax)和阻力指数 (RI) ,对部分病例治疗前后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肿大淋巴结数目、大小、L/S于各组间存在交叉重叠。二维声像均表现为回声不均 ,淋巴结门消失或偏心。但各组病史不同 ;转移瘤回声多样 ,可伴有液化或钙化 ;炎症组血流Ⅰ~Ⅱ级 ,中央型为主 ,Vmax约 9~ 19mm/s,RI 0 5 3~ 0 6 4 ;淋巴瘤血流Ⅱ~Ⅲ级 ,周边型与混合型 ,Vmax 2 3~ 5 1cm/s,RI 0 4 3~ 0 76 ,转移瘤血流 0~Ⅲ级 ,表现无血流型、周边型或混合型 ,Vmax 11~ 4 2cm/s,RI 0 4 6~ 0 89。治疗后淋巴结消失或缩小 ,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少 ,Vmax下降 ;恶性组治疗无效病例表现淋巴结体积缩小不明显 ,血流信号及Vmax不下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 浅表淋巴结 临床应用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浅表淋巴结结核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俞群 叶新华 +1 位作者 赵兰陵 韩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浅表淋巴结结核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为临床疗效判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资料。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5例淋巴结结核患者治疗前后浅表肿大淋巴结进行检查,观测最大切面上的长径(L)/短径(S)... 目的:探讨浅表淋巴结结核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为临床疗效判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资料。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5例淋巴结结核患者治疗前后浅表肿大淋巴结进行检查,观测最大切面上的长径(L)/短径(S)比、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PDI)等超声表现。结果:浅表淋巴结结核声像图特征较特异,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前后声像图改变明显。治疗前病变淋巴结内部回声以不均质极低或无回声及混合性回声为主,而治疗后表现以内部有皮髓质回声及较均质的低回声为主,治疗前后病变淋巴结的L/S值、内部回声及血供类型等方面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作为判断浅表淋巴结结核中西医结合疗效的重要手段,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结核 彩色多普勒超声 疗效监测 中西医结合治疗
原文传递
超声新技术诊断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荣 王晓荣 姚兰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761-763,共3页
浅表淋巴结病变常见有反应性增生、恶性肿瘤的转移、淋巴瘤及结核等,准确鉴别其性质对原发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等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随着三维成像技术、弹性成像技术、超声造影及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等超声新技术的出现,为浅表淋巴... 浅表淋巴结病变常见有反应性增生、恶性肿瘤的转移、淋巴瘤及结核等,准确鉴别其性质对原发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等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随着三维成像技术、弹性成像技术、超声造影及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等超声新技术的出现,为浅表淋巴结病变诊断提供了更多信息,本文就超声新技术诊断浅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浅表淋巴结疾病 新技术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因素分析预测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性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丹 韩绍光 +1 位作者 张速敏 于国良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 评价各种预测肿大淋巴结病变性质的超声影像学指标,并建立一种可行的预测模型。方法 对93例病人的107个颈部浅表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测,指标包括L/S、髓部回声、血管类型、RI、PI、Vmax、Vmin,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变量筛选、组合... 目的 评价各种预测肿大淋巴结病变性质的超声影像学指标,并建立一种可行的预测模型。方法 对93例病人的107个颈部浅表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测,指标包括L/S、髓部回声、血管类型、RI、PI、Vmax、Vmin,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变量筛选、组合及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的参数评估结果,评分公式为:5-20L/S+20(髓部回声特征)+2(VS评分)-3RI+7PI。将评分值大于0作为恶性诊断标准,其敏感性84.0%,特异性75.4%。结论一系列独立变量的联合应用优于单一诊断指标,它可以提供诊断恶性淋巴结不易混淆可靠的概率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 颈部 病变性质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恶性 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 可靠 超声检测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高怡 孟君 +3 位作者 徐建平 张林 张莹 张旭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2期165-166,共2页
浅表淋巴结结核运用常规超声检查多不能显示其微小血管[1],而运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能反映淋巴结的微循环灌注情况,诊断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2]。本研究通过CEUS对浅表淋巴结结核的造影表现进行分析,探... 浅表淋巴结结核运用常规超声检查多不能显示其微小血管[1],而运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能反映淋巴结的微循环灌注情况,诊断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2]。本研究通过CEUS对浅表淋巴结结核的造影表现进行分析,探讨CEUS对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结核 超声造影 诊断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自动活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易涛 原绍玲 +1 位作者 杨丽 郭荣荣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042-1044,共3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浅表淋巴结 超声引导 自动活检 穿刺 手术 活检术 前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