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次就诊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麻痹的程度、持续时间与PFS和OS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田琳琳 刘宪凯 +3 位作者 吕国庆 张媛 刘亚慧 吴隼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7期45-4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首次就诊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免疫麻痹程度及持续时间与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为更深入明确免疫麻痹与NDMM预后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99例NDMM患者,存在免疫麻痹88例,无免疫麻痹11例。... 目的通过分析首次就诊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免疫麻痹程度及持续时间与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为更深入明确免疫麻痹与NDMM预后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99例NDMM患者,存在免疫麻痹88例,无免疫麻痹11例。根据首次就诊时免疫麻痹程度将患者分为重度免疫麻痹组和非重度免疫麻痹组(轻度免疫麻痹患者+无免疫麻痹患者),分别为68、31例。根据麻痹持续时间将重度免疫麻痹患者分为A(重度免疫麻痹持续≥3个月)、B(重度免疫麻痹持续≥6个月)、C组(重度免疫麻痹持续≥12个月),分别为62、44、32例。绘制上述各组生存曲线,并比较不同组之间PFS、OS。COX回归分析首次就诊时免疫麻痹程度及持续时间与NDMM患者PFS、OS的相关性。结果重度免疫麻痹组中位PFS、OS均短于非重度免疫麻痹组(中位PFS:20个月vs 42个月,P<0.01;中位OS:43个月vs未达到,P<0.01)。C组患者中位PFS和OS均短于A、B两组(P均<0.05)。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次就诊时存在重度免疫麻痹、重度免疫麻痹持续≥3、6、12个月、R-ISSⅢ期、基线浆细胞比例≥70%、血清钙浓度>2.65 mmol/L是NDMM患者PFS短的危险因素(P均<0.05);首次就诊时存在重度免疫麻痹、重度免疫麻痹持续时间≥3、6、12个月、R-ISSⅢ期、肌酐浓度≥177μmol/L、血清钙浓度>2.65 mmol/L是NDMM患者OS短的危险因素(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免疫麻痹持续≥12个月是NDMM患者PFS和OS短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为4.494(1.595~12.658)、20.620(1.797~236.589),P均<0.05)。结论首次就诊时存在重度免疫麻痹、重度免疫麻痹持续时间≥3、6、12个月与NDMM患者PFS和OS短有关;重度免疫麻痹持续时间≥12个月与NDMM患者PFS和OS短有独立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麻痹 肿瘤预后 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恶性增殖疾病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四肢及软组织病变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沈江涛 杜心如 +1 位作者 骆辉 徐子彧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5期430-433,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于1873年由Rustiky正式命名,又称浆细胞瘤或Kaheler病。本病以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并浸润骨骼及软组织为特点,多侵犯颅骨、肋骨、脊柱与长骨近端,偶尔发生在其他组织。一般认为MM是基因突变与...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于1873年由Rustiky正式命名,又称浆细胞瘤或Kaheler病。本病以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并浸润骨骼及软组织为特点,多侵犯颅骨、肋骨、脊柱与长骨近端,偶尔发生在其他组织。一般认为MM是基因突变与骨髓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软组织病变 外科治疗 浆细胞恶性增殖 四肢 骨髓微环境 浆细胞 浸润骨骼
下载PDF
67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胡志华 姚红霞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特点 浆细胞恶性增殖 化疗 误诊 病理特点
下载PDF
巩固化疗结合血浆置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一例报告
4
作者 郎嵘 梁晓林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365-365,共1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浆置换术治疗 巩固化疗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浆细胞恶性增殖 免疫球蛋白血症 造血功能障碍 高黏滞血症 肾功能不全 难治性疾病 浆细胞 主要特征 骨质破坏 反复感染 不良后果 临床表现 跟踪调查 克隆性 中老年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20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赵振鹏 蔡姝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临床分析 误诊 浆细胞恶性增殖 浆细胞 蛋白分泌 细胞增生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36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皮永前 韦燕霞 李品蓉 《柳州医学》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1%,恶性血液肿瘤的10%左有,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较多,易导致误诊。现...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1%,恶性血液肿瘤的10%左有,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较多,易导致误诊。现将我院1998~2004年收治的36例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误诊分析 浆细胞恶性增殖 恶性血液肿瘤 误诊病例分析 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克隆性 发病率 并发症
下载PDF
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实验室诊断体会
7
作者 陈奇 林洁 +1 位作者 范君 张庆五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A02期113-114,共2页
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benignmonoetonalgammopathy)系指正常人血清中出高水平免疫蛋白,并无浆细胞恶性增殖的疾病。无临床症状,往往因其它疾病就诊时发现血中有M蛋白,但其并不是进行性增加,少数正常老年人群中也可出现上述情... 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benignmonoetonalgammopathy)系指正常人血清中出高水平免疫蛋白,并无浆细胞恶性增殖的疾病。无临床症状,往往因其它疾病就诊时发现血中有M蛋白,但其并不是进行性增加,少数正常老年人群中也可出现上述情况。本院2014年3月住院部收治一位末梢神经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实验室诊断 良性 浆细胞恶性增殖 末梢神经炎 免疫蛋白 临床症状 老年人群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屈晓燕 陈丽娟 +9 位作者 缪扣荣 张闰 卢瑞南 刘澎 钱思轩 陆化 仇红霞 徐卫 吴汉新 李建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2-354,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M)为浆细胞恶性肿瘤,以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及溶骨病变为特征。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1%、血液系统肿瘤的10%,目前仍然是不可治愈的疾病。1983年McEl... 多发性骨髓瘤(MM)为浆细胞恶性肿瘤,以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及溶骨病变为特征。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1%、血液系统肿瘤的10%,目前仍然是不可治愈的疾病。1983年McElwain等最先报道应用大剂量马法兰(melphalan,100~140mg/m2)治疗MM取得较高的完全反应(CR)率,但同时骨髓抑制严重,治疗相关死亡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移植治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 预后分析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浆细胞恶性肿瘤 浆细胞恶性增殖 疗效
原文传递
大力推进多发性骨髓瘤分子细胞遗传学规范化检测进程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丽娟 屈晓燕 李建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0-291,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肿瘤,表现为M蛋白、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异常。迄今为止MM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临床预后呈现高度异质性。目前国际上已提出MM的危险分层体...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肿瘤,表现为M蛋白、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异常。迄今为止MM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临床预后呈现高度异质性。目前国际上已提出MM的危险分层体系并根据该体系进行分层治疗。MM分子细胞遗传学是危险分层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细胞遗传学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恶性增殖 检测 免疫功能异常 危险分层 肾功能受损 骨骼破坏
原文传递
135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丽娟 李建勇 +4 位作者 仇海荣 王蓉 潘金兰 钱思轩 薛永权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难以治愈的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MM部分核型异常是非随机分布的。我们对135例MM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浆细胞恶性增殖 核型异常 克隆性
原文传递
采用探针D13S319和D13S25检测多发性骨髓瘤13q14缺失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丽娟 李建勇 +5 位作者 朱雨 仇海荣 张苏江 钱思轩 徐卫 陆化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7-598,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d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肿瘤。核型异常是MM主要的预后因素之一,13q14缺失是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异常。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恶性增殖 检测 探针 染色体异常 预后因素 核型异常 克隆性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q21/CKS1B扩增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炜 周立涛 +9 位作者 陈丽娟 刘小宁 钱思轩 洪鸣 乔纯 张建富 陆化 许家仁 徐卫 李建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7-259,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类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恶性肿瘤.MM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临床过程及预后差异大,呈明显的异质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是决定MM预后异质性的重要因素,多为同时有数量和结构改变的复杂染色体...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类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恶性肿瘤.MM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临床过程及预后差异大,呈明显的异质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是决定MM预后异质性的重要因素,多为同时有数量和结构改变的复杂染色体异常(CCAs),所有46条染色体均可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浆细胞恶性增殖 细胞遗传学异常 染色体异常 扩增 患者 预后差异
原文传递
伴血清CA125升高的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志勇 李东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36期53-54,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聚集为特征的肿瘤,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占10%~15%,可分为IgG、IgA、IgD、IgE、轻链型和未分泌型等多种类型,其中轻链型占10%~20%[1].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骨骼损坏、... 多发性骨髓瘤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聚集为特征的肿瘤,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占10%~15%,可分为IgG、IgA、IgD、IgE、轻链型和未分泌型等多种类型,其中轻链型占10%~20%[1].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骨骼损坏、感染、贫血、肾功能不全等,预后差.CA125对卵巢癌有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也可见于子宫肌瘤和肝硬化失代偿期及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至今未有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CA125升高的文献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伴血清CA125升高的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 CA125升高 血清 血液系统肿瘤 浆细胞恶性增殖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肾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老年性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1
14
作者 包萃华 陈文新 严怀秀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03-404,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 le myeloma,MM)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肿瘤,尤其多见于老年人,我科对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0例MM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化疗进行治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 le myeloma,MM)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肿瘤,尤其多见于老年人,我科对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0例MM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化疗进行治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例MM均符合MM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50~72岁,中位年龄58岁;Ⅲa期15例,Ⅲb期5例;LgA型8例,LgG11例,LgD型1例,轻链型3例;初治16例,复发或难治4例。病程3~46个月;骨髓中各期浆细胞占19%~54%;M蛋白定量32.5~88.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VAD方案 沙利度胺 治疗 浆细胞恶性增殖 老年性 中位年龄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严冬翔 刘增路 毛振民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恶性肿瘤,占血液恶性肿瘤的10%左右。其特点是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并搜润骨骼及软组织而产生M蛋白,临床症状为骨痛、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高血钙、肾...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恶性肿瘤,占血液恶性肿瘤的10%左右。其特点是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并搜润骨骼及软组织而产生M蛋白,临床症状为骨痛、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高血钙、肾功能不全等症状。此病多发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62a。当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化疗和干细胞移植,均难以治愈。近年来,针对MM的生物学研究证实了一些药物治疗作用靶点的分子机制以及免疫治疗的思路。细胞内调节蛋白以及MM细胞与骨髓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MM细胞的生长、生存、耐药性以及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相关联的新药物被投入临床研究来设计新的治疗手段及诊断方法,得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初步结果。MM治疗药物的研究近年来又有一些新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药物研究进展 瘤治疗 血液恶性肿瘤 浆细胞异常增生 浆细胞恶性增殖 临床症状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mi-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韦苇 周帆 +3 位作者 侯健 张忆梓 郭列平 熊红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恶性增殖和过度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BMI-1 临床意义 基因表达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浆细胞异常增生 浆细胞恶性增殖 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