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上测量子宫径线鉴别子宫浆膜下肌瘤与卵巢肿瘤的价值
1
作者 李亚军 胡伟杰 吴超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MRI上测量的子宫径线对子宫浆膜下肌瘤与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2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子宫浆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组)与42例卵巢肿瘤(卵巢肿瘤组)患者的术前MRI图像,测量子宫长度、子宫厚度、... 目的:探讨MRI上测量的子宫径线对子宫浆膜下肌瘤与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2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子宫浆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组)与42例卵巢肿瘤(卵巢肿瘤组)患者的术前MRI图像,测量子宫长度、子宫厚度、子宫高度、子宫内膜长度、宫底骶岬距离、肿瘤最大径、肿瘤子宫界面长度,并记录肿瘤桥血管征的出现频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肿瘤各参数的差异。结果:浆膜下肌瘤组子宫长度、子宫高度、子宫内膜长度和肿瘤子宫界面长度均大于卵巢肿瘤组(t=4.852、4.588、3.975,χ^(2)=-2.761,均P<0.05),而浆膜下肌瘤组宫底骶岬距离小于卵巢肿瘤组(χ^(2)=-4.289,P<0.05)。浆膜下肌瘤组的桥血管征出现率高于卵巢肿瘤组(89.2%vs.19%;P<0.05)。结论:子宫长度、子宫高度、子宫内膜长度和肿瘤子宫界面长度较大,宫底骶岬距离较小,且出现桥血管征时,提示子宫浆膜下肌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径线 浆膜下肌瘤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人流术后子宫浆膜下肌瘤变性误诊为子宫穿孔1例
2
作者 张前 叶世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人工流产 术后 子宫浆膜下肌瘤变性 诊断 误诊 子宫穿孔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直肠平滑肌瘤超声误诊为子宫浆膜下肌瘤1例
3
作者 徐佰成 《肿瘤影像学》 2013年第3期279-280,共2页
资料患者女性,45岁。因2个月前妇女病普查B超发现子宫多发肌瘤来我院就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平素月经规则,无痛经;无腹痛、发热及进行性消瘦;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及,腹平软,无压痛,两侧腹股沟未扪及淋巴结肿大。... 资料患者女性,45岁。因2个月前妇女病普查B超发现子宫多发肌瘤来我院就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平素月经规则,无痛经;无腹痛、发热及进行性消瘦;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及,腹平软,无压痛,两侧腹股沟未扪及淋巴结肿大。妇科检查:阴道畅,宫颈光,子宫后位,增大如孕50+d,质硬,无压痛,活动可。两侧附件未扪及明显包块及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血凝及甲状腺功能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下肌瘤 肠平滑肌瘤 多发肌瘤 月经规则 大便常规 体格检查 淋巴结肿大 细胞性平滑肌瘤 内部回声 进行性消瘦
下载PDF
腹腔镜下用套扎法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4
作者 江如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用套扎法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总结腹腔镜下用套扎法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可行性。结果40例腹腔镜下用套扎法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97.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用套扎法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总结腹腔镜下用套扎法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可行性。结果40例腹腔镜下用套扎法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97.8±43.3)min,出血量为(30.1±21.4)ml,术后排气时间为(26.7±5.23)h,住院天数为(3.50±1.17)d。结论腹腔镜下用套扎法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的、保留器官的理想术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 套扎法
下载PDF
超声诊断子宫浆膜下肌瘤1例
5
作者 谭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21期60-60,共1页
患者,女,39岁,自诉1年前憋尿后下腹部偏右可触及小包块,排尿后即消失,月经正常,无阴道出血及下腹部疼痛。曾在当地医院门诊就诊,怀疑为“膀胱憩室”而不了了之。也曾做过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发现。近二三个月因包块增大迅速,... 患者,女,39岁,自诉1年前憋尿后下腹部偏右可触及小包块,排尿后即消失,月经正常,无阴道出血及下腹部疼痛。曾在当地医院门诊就诊,怀疑为“膀胱憩室”而不了了之。也曾做过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发现。近二三个月因包块增大迅速,越来越明显而就诊。妇检:宫体前倾位,略向左偏,大小正常,质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在宫底偏右可触及一约拳头大小的肿块,表面光整。临床考虑为“盆腔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浆膜下肌瘤 超声诊断 盆腔占位性病变 下腹部疼痛 门诊就诊 月经正常 膀胱憩室 B超检查 憋尿后 前倾位
下载PDF
子宫浆膜下肌瘤合并癌抗原125水平异常升高和腹腔积液1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芦恩婷 田东立 +1 位作者 窦磊 张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49-1051,共3页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其中仅部分患者出现症状并需要手术治疗,这类患者通常因月经量增大或经期延长而就诊,少有患者因合并腹腔积液就诊。本文报道了1例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合并腹腔积液和癌抗原125(CA125)水平异常升高的患者...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其中仅部分患者出现症状并需要手术治疗,这类患者通常因月经量增大或经期延长而就诊,少有患者因合并腹腔积液就诊。本文报道了1例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合并腹腔积液和癌抗原125(CA125)水平异常升高的患者,通过分析临床病历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子宫平滑肌瘤合并CA125水平升高和腹腔积液的原因和误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浆膜下肌瘤 癌抗原125 腹腔积液
下载PDF
子宫动脉对子宫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影像鉴别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剑涛 宋亭 张建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305-307,31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对子宫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经我院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8例子宫浆膜下肌瘤及7例阔韧带肌瘤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动脉与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关系。结果49例浆膜下...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对子宫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经我院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8例子宫浆膜下肌瘤及7例阔韧带肌瘤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动脉与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关系。结果49例浆膜下肌瘤直接由子宫动脉的终末分支(弓形动脉)供血,浆膜下肌瘤与子宫相连处的子宫动脉终末分支明显增多、迂曲,甚至形成血管湖;而5例阔韧带肌瘤的供血动脉由子宫动脉的近、中段发出,瘤体与子宫弓形动脉距离较远,瘤体与子宫接壤处无明确迂曲、增多的供血小动脉。结论子宫动脉可对子宫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 子宫浆膜下肌瘤 阔韧带肌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巨大子宫浆膜下肌瘤超声漏诊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明敏 汪许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826-826,共1页
关键词 子宫浆膜下肌瘤 腹部肿块 漏诊 超声 少量出血 腹部膨隆 肛门指检 进行性增大
下载PDF
浆膜下肌瘤表面血管自发破裂出血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3期159-161,共3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保定市满城区医院收治的1例浆膜下肌瘤表面血管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超声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加以讨论,分析病因并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对浆膜下肌瘤表面血管自发破...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保定市满城区医院收治的1例浆膜下肌瘤表面血管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超声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加以讨论,分析病因并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对浆膜下肌瘤表面血管自发破裂的认识,增强对该病的诊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下肌瘤 血管自发破裂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下载PDF
妊娠合并子宫浆膜下肌瘤产后瘤体破裂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阳朝晖 余秋声 项敏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1年第2期108-,共1页
一、病例摘要 患者,唐某,39岁,因停经33+5周,下腹持续疼痛5h,于2000年5月5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99年9月12日,预产期2000年6月19日.孕3产1,1985年孕8个月胎死宫内,产后未查明原因;1986年足月阴道分娩一男婴,现体健.
关键词 子宫浆膜下肌瘤 疼痛 患者 肌瘤红色变性 腹腔内出血
下载PDF
巨大子宫浆膜下肌瘤囊性变1例
11
作者 刘志兰 牛桂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子宫肌瘤囊性变临床上并不罕见,而巨大达8kg确属罕见,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51岁,因下腹部包块3年,伴腹胀,腹痛半年于1989年12月27日入院。既往月经周期不规律,每4~5d/10~50d1次,量不多,无痛经史。近3年月经量较前增多,可用... 子宫肌瘤囊性变临床上并不罕见,而巨大达8kg确属罕见,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51岁,因下腹部包块3年,伴腹胀,腹痛半年于1989年12月27日入院。既往月经周期不规律,每4~5d/10~50d1次,量不多,无痛经史。近3年月经量较前增多,可用卫生纸3~4包,并可触及下腹部有孕6月大小包块,不活动,未引起注视。2年来包块触不清,腹胀不能进食,经当地游医给针灸后未减轻,反之腹胀加重伴有疼痛,尿频,尿急,大便干燥,行走困难,不能平卧,呼吸困难,身体较前消瘦。孕4产4,末次孕产17年前。查体:T36.8℃,P102/min,R28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浆膜下肌瘤 囊性变
下载PDF
子宫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坏死伴腹水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一例报告
12
作者 朱梨馨 吕桂卿 王晓光 《山东医药》 CAS 1983年第3期51-51,共1页
病例介绍谭某,女,28岁,于13个月前第二次妊娠。妊娠4个月时,因右下腹部疼痛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宫体4个月妊娠大,宫体右侧有一10×8×8厘米包块.
关键词 腹水 恶性肿瘤 水肿 浆膜下肌瘤 肿瘤生长 宫体 右下腹部 子宫 女生殖器
下载PDF
子宫浆膜下肌瘤、腹疝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海珍 王丽阁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24-324,共1页
关键词 子宫浆膜下肌瘤 腹疝 子宫肿瘤 并发症 病例报告
下载PDF
30例腹腔镜下剔除子宫浆膜下肌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玉荣 《中外医疗》 2013年第5期34-34,3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剔除子宫浆膜下肌瘤的方法及手术情况。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该院剔除子宫浆膜下肌瘤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腹腔镜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和对照组15例(开腹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对两组的术中及术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剔除子宫浆膜下肌瘤的方法及手术情况。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该院剔除子宫浆膜下肌瘤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腹腔镜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和对照组15例(开腹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对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剔除子宫浆膜下肌瘤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浆膜下肌瘤 剔除
下载PDF
能量多普勒超声对浆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阿文 洪凤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8年第4期257-258,共2页
目的评价能量多普勒对浆膜下肌瘤蒂部血流的显示能力,并与彩色多普勒比较。方法62例浆膜下肌瘤患者在灰阶超声观察肿块的声像特征后,用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对蒂部血流显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对浆膜下肌瘤蒂部血流显示率为3... 目的评价能量多普勒对浆膜下肌瘤蒂部血流的显示能力,并与彩色多普勒比较。方法62例浆膜下肌瘤患者在灰阶超声观察肿块的声像特征后,用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对蒂部血流显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对浆膜下肌瘤蒂部血流显示率为30%(6/20),而能量多普勒显示率为81%(34/42),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灰阶超声观察肿块声像特征的基础上,能量多普勒为浆膜下肌瘤的诊断可提供重要依据,且明显优于彩色多普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下肌瘤 能量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对浆膜下肌瘤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春霞 《上海医学影像》 2002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探讨浆膜下肌瘤动脉血流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103例浆膜下肌瘤瘤体内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与瘤体大小呈负相关(r=-0.50)。结论 浆膜下肌瘤瘤体内动脉血流RI值与肿瘤大小有关,其RI值随... 目的 探讨浆膜下肌瘤动脉血流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103例浆膜下肌瘤瘤体内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与瘤体大小呈负相关(r=-0.50)。结论 浆膜下肌瘤瘤体内动脉血流RI值与肿瘤大小有关,其RI值随瘤体增大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浆膜下肌瘤 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血流动力学 子宫肌瘤
下载PDF
子宫巨大浆膜下肌瘤超声表现1例
17
作者 王元胜 《西藏医药》 2009年第4期6-6,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巨大浆膜下肌瘤 超声表现 实性占位病变 子宫巨大肌瘤 腹部包块 血流信号 子宫声像图
下载PDF
妊娠合并子宫浆膜下肌瘤误诊卵巢癌蒂扭转一例
18
作者 曹海花 徐音标 《吉林医学信息》 1994年第6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子宫浆膜下肌瘤 误诊 妊娠并发症 诊断 卵巢瘤蒂扭转
下载PDF
B超误诊子宫浆膜下肌瘤1例
19
作者 欧少贞 常青 邝丽珍 《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4年第7期84-84,共1页
患者女性,38岁,因发现盆腔包块10多天人院。妇检:子宫水平位,大小活动正常.无压痛。右附件区触及-4cm×5cm大匝偏硬包块,活动好,无压痛。左附件区触及包块不明显,无压痛。
关键词 B超检查 误诊 子宫浆膜下肌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子宫浆膜下肌瘤误诊为右卵巢肿物1例
20
作者 何秀丽 孟金平 金标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62-62,64,共2页
关键词 子宫浆膜下肌瘤 误诊 右卵巢肿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