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与教学研究
1
作者 宫传刚 赵兴旺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6期144-146,共3页
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中,以深化地球科学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为核心思政元素,以刻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民族自豪感等为辅助思政元素,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为主要目标,明晰了测绘类专业《... 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中,以深化地球科学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为核心思政元素,以刻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民族自豪感等为辅助思政元素,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为主要目标,明晰了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与实现方式。引用珠峰高程测量、北斗精神和南海深海勘探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地球科学实践案例,增强课程实用性和吸引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重构课程教学目标,强化学生地球科学观、科研观和职业观,为测绘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创新途径,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地球科学和测绘技术领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为高校地球科学相关专业的教育改革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类专业 地球科学概论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四位一体科创型测绘类研究生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2
作者 翟敏 刘尚国 刘国林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2期53-56,共4页
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对测绘从业人员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以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为例,分析当前测绘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 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对测绘从业人员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以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为例,分析当前测绘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政-课程-平台-团队”四位一体的科创型测绘类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以课程思政为引导,以科研支撑课程创新,以平台支撑实践创新,以团队支撑多方位指导,以求解决目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思政教育、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实现科创型测绘类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为新时代测绘行业科创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教育改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类 科创型 四位一体 协同育人 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时代测绘类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转型升级研究
3
作者 魏洋洋 董友强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6期95-96,共2页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测绘类专业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转型升级也备受关注。本文从测绘类专业在新时代的职业发展、就业状况分析和转型升级的...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测绘类专业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转型升级也备受关注。本文从测绘类专业在新时代的职业发展、就业状况分析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3个方面出发,探究测绘类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类专业 就业工作 转型升级
下载PDF
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的发掘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洋 温扬茂 许才军 《测绘工程》 2023年第4期76-80,共5页
“地球科学概论”是测绘类专业的先导性课程,具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有利条件。文中总结出“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主要特点,进而分析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角色转换与职... “地球科学概论”是测绘类专业的先导性课程,具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有利条件。文中总结出“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主要特点,进而分析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角色转换与职业教育、客观自然现象、课堂动手实验、课外学习空间及地球科学成就等五个维度对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进行发掘,分析思政教学目标与融入的知识点,能够为相关专业、相关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类专业 “地球科学概论” 课程思政 典型案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地方高校测绘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与实践
5
作者 成晓倩 邹友峰 +1 位作者 程钢 郭宝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8-172,共5页
培养测绘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也是我国实施测绘地理信息强国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测绘类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能力”“重知识、轻素质”“塑共性、缺个性”等现象,导致学生出现创新意识淡薄、... 培养测绘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也是我国实施测绘地理信息强国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测绘类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能力”“重知识、轻素质”“塑共性、缺个性”等现象,导致学生出现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思维匮乏、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笔者所在学院立足创新型人才内涵,建立了“1中心、4融合、5党建+”的“1+4+5”测绘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培养成效,为同类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参考范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测绘类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思政教育
原文传递
地域文化融入学科特色的测绘类课程思政路径分析
6
作者 刘超 赵兴旺 +1 位作者 陈健 刘春阳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81-84,共4页
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天然的教学资源库。以安徽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在分析地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色深入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拓展测绘类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通过科学规划教学资源,合理有效地将红色... 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天然的教学资源库。以安徽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在分析地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色深入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拓展测绘类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通过科学规划教学资源,合理有效地将红色文化、名人事迹、大禹文化、淮南子文化以及学科特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现教育结构的“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使命担当”等多元统一,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类课程 思政元素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测绘类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探究
7
作者 潘传姣 宋自影 《城市情报》 2023年第9期0013-0015,共3页
高校测绘类专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以培养创新卓业技术人才为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革。新工科随着新测绘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社会对测绘类专业应届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北斗 ”的多元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的测... 高校测绘类专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以培养创新卓业技术人才为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革。新工科随着新测绘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社会对测绘类专业应届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北斗 ”的多元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的测绘领域,使得传统本科测绘类专业的理论技能教学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此,在新工科形势下,应用型本科测绘类专业应该结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平台等多方面开展创新型建设,以帮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测绘知识,提升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推动高校测绘类专业的发展与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测绘类专业 新工科建设 对策
原文传递
智能化背景下高职测绘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8
作者 高洁 叶征 乔雅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第1期76-78,共3页
随着我国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学模式变革和测绘技术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文章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举措,分析在智能化背景下高职测绘类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测绘类课程思政研究、融合... 随着我国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学模式变革和测绘技术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文章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举措,分析在智能化背景下高职测绘类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测绘类课程思政研究、融合智能化测绘行业发展需求、加强教师队伍智能技术知识结构转变和智能化教学手段应用建设、综合考虑完善智能化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着手,探索加强高职测绘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测绘类课程 智能化
下载PDF
地矿特色测绘类硕士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9
作者 丁俊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2期241-244,共4页
测绘地理信息与地矿行业深度交叉与融合,培养具有地矿特色的测绘类硕士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培养实践过程的经验总结,分析了当前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制约因素,提出了树立跨学科培养目标、完善跨学科课程体系、实现多学科多导师联... 测绘地理信息与地矿行业深度交叉与融合,培养具有地矿特色的测绘类硕士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培养实践过程的经验总结,分析了当前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制约因素,提出了树立跨学科培养目标、完善跨学科课程体系、实现多学科多导师联合培养机制、构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四个方面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最后建立了着重塑造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和跨学科创新思维的培养模式,对培育地矿领域内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测绘地理信息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跨学科创新能力 测绘类硕士生 地矿特色 知识体系
下载PDF
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10
作者 杨单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8期0034-0038,共5页
为适应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不断升级,提高测绘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实践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亟待改革。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教学评... 为适应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不断升级,提高测绘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实践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亟待改革。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教学评价、教学反馈、师资优化等方面入手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方法,以期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探究培养更多高素质测绘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升级 高职院校 测绘类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双高背景下测绘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实践探索与教学策略研究
11
作者 李昊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0期0137-0140,共4页
在双高背景下,测绘类专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学术成绩和特殊才艺,这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面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现代测绘需求,仅仅依靠学术成绩和技能突出是不够的。测绘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社会服务能力,即能够将所学知识... 在双高背景下,测绘类专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学术成绩和特殊才艺,这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面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现代测绘需求,仅仅依靠学术成绩和技能突出是不够的。测绘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社会服务能力,即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上。文章旨在探讨双高背景下,如何通过实践探索和教学策略研究提升测绘类专业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背景 测绘类专业 社会服务能力 实践探索 教学策略
下载PDF
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12
作者 王晓宇 《新课程研究》 2023年第18期23-25,共3页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类专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当前的教学面临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实践教学占比不足等问题。为了提升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需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文章以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类专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当前的教学面临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实践教学占比不足等问题。为了提升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需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文章以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为主题展开探究,从增设基础课程、优化课程设置、引进科研项目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测绘类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新工科测绘类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以地方高校测绘类本科生为评价对象 被引量:14
13
作者 曲建光 张玉娟 +2 位作者 梅晓丹 田泽宇 白阳 《测绘工程》 CSCD 2019年第6期64-68,74,共6页
教育部在推进新工科建设中形成了“复旦共识”,强调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地方高校只有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才能起到支撑作用。文中通过调查、问卷、查阅期... 教育部在推进新工科建设中形成了“复旦共识”,强调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地方高校只有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才能起到支撑作用。文中通过调查、问卷、查阅期刊等方式收集体现测绘类专业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评价项;通过词频统计、设置阈值法确定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评价指标含义确定各二级指标评价依据,构造了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测绘类专业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为后期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及提升提供评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测绘类专业 工程实践能力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测绘类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思考 被引量:25
14
作者 闫利 李建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8-154,共7页
测绘类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是我国测绘高等教育支撑测绘科技强国、地理信息产业强国建设的创新改革。本文分析了我国测绘类专业演变历程和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智能化测绘的"新工科"建设思路,并提出了"新工科&... 测绘类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是我国测绘高等教育支撑测绘科技强国、地理信息产业强国建设的创新改革。本文分析了我国测绘类专业演变历程和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智能化测绘的"新工科"建设思路,并提出了"新工科"人才的能力素质模型以及STEM理念下的"新工科"建设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类专业 “新工科” 智能化测绘 人才素质 STEM教育
原文传递
就业视域下测绘类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福顺 王守刚 汪云甲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7-142,共6页
人才作为学科的核心要素,直接检验学科建设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近7年来测绘类专业就业数据发现,其就业率都在97%以上,形成了升学出国、测绘类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就业"三分天下"的局面;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 人才作为学科的核心要素,直接检验学科建设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近7年来测绘类专业就业数据发现,其就业率都在97%以上,形成了升学出国、测绘类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就业"三分天下"的局面;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测绘类专业发展面临国家战略、能源革命、高教改革、科技发展、国际合作等新形势和机遇,提出了4类分层的人才结构培养方向和能力目标,始终坚持打造矿业特色测绘类专业世界标杆,从而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类专业 就业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理论教学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洋 许才军 温扬茂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6-148,152,共4页
以"地球科学概论"课程角色及测绘类专业特征为基础,分析并给出了测绘类专业发展能够拓展"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的3个实例,进而对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理论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能够为相关专业... 以"地球科学概论"课程角色及测绘类专业特征为基础,分析并给出了测绘类专业发展能够拓展"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的3个实例,进而对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理论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能够为相关专业开展该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类专业 地球科学概论 理论教学
原文传递
“绿色教育”理念引领下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以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丹 张军 王成余 《中国农业教育》 2011年第1期63-66,74,共5页
"绿色教育"是一种和谐教育观,人本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以绿色教育理念为引领、"校企联盟"为平台、工学结合为内容、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了基本能力平台(... "绿色教育"是一种和谐教育观,人本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以绿色教育理念为引领、"校企联盟"为平台、工学结合为内容、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了基本能力平台(职业素养及情境体验式课程)、专项能力平台(工作分解结构课程)、专业工作能力平台(模块化项目式课程)这三个平台和对应的三类课程的建设,实施了"1+0.5+1+0.5"四段三层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符合测绘行业特点和高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教育 高职教育 测绘类人才培养 校企联盟
下载PDF
测绘类技能大赛的若干关键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姜留涛 翟翊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对测绘类技能大赛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竞赛项目设置,成果质量,参赛选手的技能、心理、业务作风及团结协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应对措施,特别是对评分体系中比赛用时成绩计算公式进行解剖分析,旨在完善测绘类技能大赛,提升... 对测绘类技能大赛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竞赛项目设置,成果质量,参赛选手的技能、心理、业务作风及团结协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应对措施,特别是对评分体系中比赛用时成绩计算公式进行解剖分析,旨在完善测绘类技能大赛,提升测绘技能大赛的整体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测绘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类 技能竞赛 评分体系 业务作风
原文传递
绿色教育下高职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成余 马建良 +1 位作者 张军 王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406-8407,共2页
针对高职教育,从绿色教育入手,探讨了高职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总结了今后应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绿色教育 测绘类专业 素质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