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闽沿海晚中生代火成岩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武显 周新民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2000年第7期630-641,共12页
根据43个全岩微量元素和113个全岩硅酸盐数据,结合对岩石学、地质学资料研究,认为浙闽沿海晚中生代火成岩的主体——花岗岩和流纹岩主要由中-下地壳含水火成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浆结晶形成(富含LIL和Zr,Hf);... 根据43个全岩微量元素和113个全岩硅酸盐数据,结合对岩石学、地质学资料研究,认为浙闽沿海晚中生代火成岩的主体——花岗岩和流纹岩主要由中-下地壳含水火成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浆结晶形成(富含LIL和Zr,Hf);与之共生、但出露甚少的辉长岩和玄武岩由消减作用诱发的、受陆壳混染的高铝玄武岩浆形成(富LIL,贫HFS)。引起地壳部分熔融和产生花岗岩浆的热源是底侵于下地壳的玄武岩浆,其数量从理论资料和国外实例看,与浙闽沿海分布的巨量花岗岩和流纹岩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火成岩 成因 晚中生代 浙闽沿海
下载PDF
浙闽沿海晚中生代壳幔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金城 陈荣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2000年第6期571-574,共4页
总结了浙闽沿海早白垩世基性-酸性火成岩所构成的复合岩流、岩墙和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通过Nd,Sr,Pb同位素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LREE)、高场强元素(HFSE)等的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浙闽沿海晚中生代玄武岩中大离子亲石元素... 总结了浙闽沿海早白垩世基性-酸性火成岩所构成的复合岩流、岩墙和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通过Nd,Sr,Pb同位素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LREE)、高场强元素(HFSE)等的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浙闽沿海晚中生代玄武岩中大离子亲石元素的高丰度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源区富集”和玄武岩浆上侵过程中“地壳混染”两方面地质过程所致,这些晚中生代复合基性-酸性火成岩是活动大陆边缘“壳幔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作用 基性-酸性火成岩 晚中生代 浙闽沿海
下载PDF
影响浙闽沿海的两次东风波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忠东 曹楚 符生辉 《广东气象》 2011年第2期20-25,共6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1年8月3~4日和2009年9月29日~10月1日发生在浙闽沿海的两次东风波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者属于深厚对流层东风波过程,后者则为低层东风波过程。通过对这两次过...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1年8月3~4日和2009年9月29日~10月1日发生在浙闽沿海的两次东风波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者属于深厚对流层东风波过程,后者则为低层东风波过程。通过对这两次过程的对比分析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而对两次过程动力条件的进一步对比分析,探讨了涡度场和垂直螺旋度对东风波及其诱生低涡演变过程的指示作用和对强降水落区的反映。同时通过分析发现垂直螺旋度沿纬向剖面能反映出东风波系统发生发展的高度,可以此来判断东风波系统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东风波 涡度 垂直螺旋度 浙闽沿海
下载PDF
东南沿海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量:77
4
作者 邢光福 陈荣 +4 位作者 杨祝良 周宇章 李龙明 姜杨 陈志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91,共15页
东南沿海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微弱,研究程度不高,但构造意义重要。对浙闽沿海晚白垩世小雄组和石牛山组火山岩及其共生侵入岩类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测得小雄破火山中央侵入相正长斑岩和石牛山破火山中央侵入相正长花岗斑岩的锆石年龄分... 东南沿海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微弱,研究程度不高,但构造意义重要。对浙闽沿海晚白垩世小雄组和石牛山组火山岩及其共生侵入岩类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测得小雄破火山中央侵入相正长斑岩和石牛山破火山中央侵入相正长花岗斑岩的锆石年龄分别为87.9±1.2Ma和93.8±1.3Ma;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小雄组和石牛山组火山岩及其共生侵入岩类均属后造山A型花岗质岩类,它们是在东南沿海巨型白垩纪A型花岗岩带主体形成之后、岩石圈进一步强烈伸展的背景下形成的,是区域中生代最晚期的酸性火山岩浆活动产物,标志着燕山造山过程最终结束于约9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后造山A型花岗质岩类 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 浙闽沿海
下载PDF
2008年全国洪涝灾情 被引量:8
5
作者 闫淑春 《中国防汛抗旱》 2009年第1期60-67,共8页
2008年,我国气候复杂多变,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珠江发生了流域性较大洪水,淮河出现四次超警洪水过程,滁河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第二位的大洪水,长江、松花江、辽河流域一些支流以及浙闽沿海等地的部分中小河流发生了超过警戒或保... 2008年,我国气候复杂多变,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珠江发生了流域性较大洪水,淮河出现四次超警洪水过程,滁河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第二位的大洪水,长江、松花江、辽河流域一些支流以及浙闽沿海等地的部分中小河流发生了超过警戒或保证水位的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发生了历史实测记录的特大洪水,西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有10个台风(含热带风暴,下同)登陆我国(含台湾)。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灾害性天气 特大洪水 中小河流 洪水过程 保证水位 浙闽沿海
下载PDF
2007年全国洪涝灾情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葆蔚 《中国防汛抗旱》 2008年第1期59-65,共7页
关键词 洪涝灾情 淮河流域 降雨分布 浙闽沿海 特大洪水 长江上中游 气候异常 西北地区
下载PDF
沈莹和著名地域志《临海水土异物志》
7
作者 叶哲明 《台州师专学报》 1995年第4期66-74,共9页
沈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是三国时期的一部地域志。它翔实生动地记载了中古时期东南沿海越族的安家、毛民及台湾高山族等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状况,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文献价值。关于作者生平、撰书背景以及卫温、诸葛直出使台湾等悬... 沈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是三国时期的一部地域志。它翔实生动地记载了中古时期东南沿海越族的安家、毛民及台湾高山族等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状况,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文献价值。关于作者生平、撰书背景以及卫温、诸葛直出使台湾等悬而未决等问题,史学界有不同看法,都作了考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海水土异物志》 地域志 沈莹 《三国志》 东南沿海 浙闽沿海 台湾海峡 山越 《资治通鉴》 隋书经籍志
下载PDF
软包装即食羊栖菜加工技术
8
作者 陈国伟 吕海棠 王炳荣 《渔业致富指南》 2006年第13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加工技术 羊栖菜 软包装 海洋食品 北太平洋 辽东半岛 广东沿海 浙闽沿海 微量元素 物质含量
下载PDF
岛屿的成因和种类
9
《中文信息(行游数码)》 2008年第2期139-139,共1页
在我国广博的海域上分布着星罗棋布的岛屿,大大小小足足6530个。通常情况下,将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称作岛屿,而彼此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岛屿的成因非常多,但大体上因地壳... 在我国广博的海域上分布着星罗棋布的岛屿,大大小小足足6530个。通常情况下,将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称作岛屿,而彼此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岛屿的成因非常多,但大体上因地壳运动引起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部分陆地与大陆分离成岛,如中国的台湾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屿 成因 种类 庙岛群岛 浙闽沿海 自然形成 海面上升 地壳运动
原文传递
Responses of the Zhe-Min coastal current adjacent to Pingtan Island to the wintertime monsoon relaxation in 2006 and its mechanism 被引量:8
10
作者 PAN AiJun WAN XiaoFang +1 位作者 GUO XiaoGang JING ChunSh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386-396,共11页
In conjunction with synchronous remotely sensed winds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the spatiotemporal features of the Zhe-Min coastal current (ZMCC), especially responses of the ZMCC adjacent to Pingtan Isla... In conjunction with synchronous remotely sensed winds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the spatiotemporal features of the Zhe-Min coastal current (ZMCC), especially responses of the ZMCC adjacent to Pingtan Island (PT) to the wintertime mon- soon relaxation in 2006 and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field observations. In situ data are ac- quired from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CTD) cruise and Bottom-Mounted Moorings (BMM), which are conducted during a comprehensive survey for the Chinese Offshore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Project in winter 2006.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ZMCC is well mixed vertically in winter 2006. The ZMCC (〈14℃) recedes during the relaxation of the wintertime monsoon and is accompanied by the enhanced northward shift of the warm, saline Taiwan Strait Mixed Water (TSMW, higher than 14~C and is constituted by the Taiwan Strait Warm Water and the Kuroshio Branch Water). And greatly enhanced south- ward intrusion of the ZMCC can be detected when the wintertime monsoon restores. Correspondingly, the thermal interface bounded by the ZMCC and the TSMW moves in the northwest/southeast direction, leading to periodic warm/cold reversals of the near-seabed temperature adjacent to the PT. By E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 of the large-scale wind fields and wavelet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water level, ocean current and the near-seabed temperature, responses of the ZMCC off the PT to wintertime monsoon relaxation are suggested to be attributed mainly to the southward propagating coast- ally trapped waves triggered by the impeding atmospheric fronts. As a result, ocean current and near-seabed temperature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quasi-5 d and quasi-10 d subtidal oscillations. By contrast, the onshore/offshore water accumulation resulted from Ekman advection driven by the local winds has minor contrib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e-Min coastal current Taiwan Strait mixed water coastally trapped wave wintertime monso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water level near-seabed tempera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