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0篇文章
< 1 2 1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浩然应用加味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1
作者 马文黎 储浩然 +2 位作者 邹玲 韩啸宇 方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57-661,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属中医“吐酸”“梅核气”“胃痛”“胸痛”“呕吐”等范畴,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反酸和反胃等症状且反复发作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人...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属中医“吐酸”“梅核气”“胃痛”“胸痛”“呕吐”等范畴,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反酸和反胃等症状且反复发作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储浩然教授从事临床及基础研究30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他认为GERD的发病之本为脾胃虚弱,痰湿中阻为其重要病理因素,胆胃不和为其临床常见证型。脾胃虚弱则脾升胃降功能失常,尤以胃失和降为主;脾升胃降功能失常,中焦失衡,则水液代谢失常,痰湿聚集,阻碍中气,则脾陷胃逆;脾胃虚则土壅木郁,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胆汁随胃气上逆而致胸骨后烧灼不适感、吐酸、嗳气诸症。故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上以和胃降逆,化痰理气为原则,以健脾胃复运纳、调中焦祛痰湿、和土木理气机为法。作者通过整理研究储浩然教授大量的原始医案,总结储浩然教授运用加味温胆汤治疗GERD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一则为佐证,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加味温胆汤 临床经验 浩然
下载PDF
论孟浩然与李白的交游、复古诗学及“以古运律”的创作
2
作者 刘青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从现存4首李白赠孟浩然的诗作可知,两人交游颇为密切,孟浩然对李白的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孟浩然、李白都是盛唐复古诗学的代表人物。“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是孟浩然复古诗学的总纲领,他标举“风雅”“六义”以革... 从现存4首李白赠孟浩然的诗作可知,两人交游颇为密切,孟浩然对李白的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孟浩然、李白都是盛唐复古诗学的代表人物。“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是孟浩然复古诗学的总纲领,他标举“风雅”“六义”以革除齐梁的颓靡文风,继承了陈子昂等人关于比兴寄托的思想。在创作上,他强调伫兴而作,追求一种以“清”为突出特点的风格。孟浩然在创作实践上以五言为主,前人称其“大得建安之体”,突出表现为五律一体中“以古运律”的创作特点。无论在复古诗学观念,还是重五言轻七言,以及在五律一体中表现突出的“以古运律”的创作实践,孟浩然和李白都堪称同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然 李白 复古诗学 以古运律
下载PDF
孟浩然诗的时间意识与人生理想
3
作者 何巧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59,共5页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隐藏着大量的时间意识的诗歌,既有通过季节变换感悟时间的诗,也有因为岁时体悟时间的诗。这些时间意识的诗是诗人人生历程的回望,充满着对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焦虑。主要原因是孟浩然遭遇了现实与心灵的双重困境,也...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隐藏着大量的时间意识的诗歌,既有通过季节变换感悟时间的诗,也有因为岁时体悟时间的诗。这些时间意识的诗是诗人人生历程的回望,充满着对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焦虑。主要原因是孟浩然遭遇了现实与心灵的双重困境,也正是这种困境,造成了他在仕隐中摇摆不定的人生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然 山水田园诗 时间意识 人生理想 人生形象
下载PDF
从《文苑英华》看孟浩然在宋初的接受
4
作者 龙亭妃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在“选本”视域观照下,“唐人选唐诗”十三种选本选录孟浩然诗的具体情况可大体窥见孟诗在唐代的接受面貌。时移世易,孟诗在唐代的接受与其在宋初也有着较大差异。《文苑英华》作为北宋初期的重要官修文学类书籍,可以将其视为孟诗在宋... 在“选本”视域观照下,“唐人选唐诗”十三种选本选录孟浩然诗的具体情况可大体窥见孟诗在唐代的接受面貌。时移世易,孟诗在唐代的接受与其在宋初也有着较大差异。《文苑英华》作为北宋初期的重要官修文学类书籍,可以将其视为孟诗在宋初接受情况的重要依据。《文苑英华》选录孟浩然诗歌共95首,约占其诗歌总量的36%,在盛唐诗人中排名第五。被选录的诗歌出现了几个明显特点:其一,只选孟浩然山水诗而不取其田园诗;其二,选诗题材多集中在与友人间的次韵唱酬及送行留别;其三,选录诗歌中多有释、道二家思想方面的内容。这显示出宋初馆阁文臣在统治阶级意志裹挟、白体诗风笼罩以及自身审美倾向影响下对孟浩然诗的接受情况。由此看到,宋初馆阁文人强化诗歌风雅传统、关注个人倾向日常生活以及追求以佛道思想观照内心的诗学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苑英华》 浩然 宋初 接受研究 “选本”视域
下载PDF
以气养德:孟子“浩然之气”的道德意蕴
5
作者 李爱华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2期50-52,共3页
本文探究“浩然之气”的内涵,解读其所蕴含的价值,首先明晰“浩然之气”本是一种道德之气;其次从“浩然之气”所具备的生命意蕴进行深入释义与阐发;再次从工夫论出发,阐释涵养“浩然之气”的具体工夫。作为“道德之气”的“浩然之气”,... 本文探究“浩然之气”的内涵,解读其所蕴含的价值,首先明晰“浩然之气”本是一种道德之气;其次从“浩然之气”所具备的生命意蕴进行深入释义与阐发;再次从工夫论出发,阐释涵养“浩然之气”的具体工夫。作为“道德之气”的“浩然之气”,对于现代人的品德修养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气养德 浩然之气 道德意蕴
下载PDF
孟浩然:好“卧”好“游”的隐士及其心理机制——兼论李白《赠孟浩然》诗对孟浩然的描述与认知
6
作者 吴怀东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7,共10页
李白《赠孟浩然》诗是一首名作,近年来有学者却对此诗产生了特异的解读,认为此诗对孟浩然的描述是严重“误解”。事实上,李白赠诗最突出的特征是用“卧”这个意象描述孟浩然的清高、淡泊,而“卧”这个词语和意象也在孟浩然诗中大量使用... 李白《赠孟浩然》诗是一首名作,近年来有学者却对此诗产生了特异的解读,认为此诗对孟浩然的描述是严重“误解”。事实上,李白赠诗最突出的特征是用“卧”这个意象描述孟浩然的清高、淡泊,而“卧”这个词语和意象也在孟浩然诗中大量使用,“卧”正是最有代表性的隐逸生活方式。孟浩然好与佛、道往还,游山玩水,推崇陶渊明,格调清雅,这是隐士生活的具体内容。尽管孟浩然也追求仕进,但科考失败,使得他有意突出归隐之心和林泉之趣,高自标置,以期获得心理平衡。李白对孟浩然隐士形象的理解与推崇,完全符合孟浩然刻意留给世人的总体印象,而李白与孟浩然在推崇隐逸、崇尚高洁人格方面的心心相印,正是盛唐文化“风流”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赠孟浩然 隐士 失落 误解
下载PDF
论王维和孟浩然对屈原的接受
7
作者 赵建明 《杜甫研究学刊》 2023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屈原崇高峻洁的人格品质和卓绝一世的文学成就对我国历代士人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影响。王维、孟浩然深切同情屈子的不幸遭际,秉承了屈原忠洁、孤傲的高尚品质,在诗歌创作中无论是内容上还是艺术方面皆汲取屈骚营养,尤其是在山水诗中体现... 屈原崇高峻洁的人格品质和卓绝一世的文学成就对我国历代士人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影响。王维、孟浩然深切同情屈子的不幸遭际,秉承了屈原忠洁、孤傲的高尚品质,在诗歌创作中无论是内容上还是艺术方面皆汲取屈骚营养,尤其是在山水诗中体现出了他们对屈骚幽寂阒寂意境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王维 浩然 接受
下载PDF
党员干部要涵养浩然正气
8
作者 吴传毅 《新湘评论》 2023年第2期32-33,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正气是做人的最大底气,是一个人的精神脊梁,是抵御歪风邪气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正气是做人的最大底气,是一个人的精神脊梁,是抵御歪风邪气的天然屏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极力推崇的士大夫精神,也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上涵养而成的高贵品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浩然正气,彰显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腐防变能力 党员干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固本培元 浩然正气 天然屏障 士大夫精神 齐家治国平天下
下载PDF
储浩然基于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啸宇 储浩然 +3 位作者 李奎武 孙培养 马文黎 方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860-864,共5页
总结储浩然教授基于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证经验。储浩然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五行生克制化相对平衡破坏,五脏失调;中心环节为脾土失健,湿邪内生;基本病位为脾,与肝心肺肾密切相关。治疗上... 总结储浩然教授基于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证经验。储浩然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五行生克制化相对平衡破坏,五脏失调;中心环节为脾土失健,湿邪内生;基本病位为脾,与肝心肺肾密切相关。治疗上谨守病机,依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以调中为本,五脏通调为基本治则;健脾以升阳益土,化湿为要;养心以健脾宁心,清养心神;益肝以补土疏肝,疏柔共济;理肺以金土同调,健运中焦;补肾以益火补土,阳旺气运。储浩然以“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为基础治疗IBS-D,临床收效显著,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五行生克制化理论 浩然
下载PDF
孟浩然诗歌英译本比较研究——评保罗·克罗尔的《孟浩然》与大卫·辛顿的《孟浩然山水诗歌》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颖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9-34,共6页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只有两位译者系统地对孟浩然的诗歌进行了翻译。通过比读保罗·克罗尔的译著《孟浩然》与David Hinton的译著《孟浩然山水诗歌》,重点分析了二者在翻译标准、翻译风格和意境再现方面的异同。通过对译文进行了对比...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只有两位译者系统地对孟浩然的诗歌进行了翻译。通过比读保罗·克罗尔的译著《孟浩然》与David Hinton的译著《孟浩然山水诗歌》,重点分析了二者在翻译标准、翻译风格和意境再现方面的异同。通过对译文进行了对比研究,解释翻译目的对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克罗尔 大卫·辛顿 《孟浩然 《孟浩然山水诗歌》 浩然
下载PDF
孟浩然与宋玉:恋阙思君企用世
11
作者 姚守亮 程本兴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24-28,47,共6页
孟浩然和宋玉尽管所处时代不同,所遭境遇不同,成就、影响亦各有千秋,但孟诗中所流露的恋阙心结和宋辞中所蕴含的思君情怀则颇多相似、相近、相通之处,突出表达了他们对“用世”“用谏”的企求,为我们对比性地研习、评析古代作家、诗人... 孟浩然和宋玉尽管所处时代不同,所遭境遇不同,成就、影响亦各有千秋,但孟诗中所流露的恋阙心结和宋辞中所蕴含的思君情怀则颇多相似、相近、相通之处,突出表达了他们对“用世”“用谏”的企求,为我们对比性地研习、评析古代作家、诗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然 宋玉 恋阙 思君
下载PDF
李白与孟浩然初识交游新考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华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2-65,121,共5页
以唐人神龙元年说为基点 ,对李白与孟浩然初识交游进行了新考探。提出了李白与孟浩然交游为 :开元十四年暮春初识 ,作《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开元十五年作《送孟浩然之广陵》
关键词 诗歌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浩然 交游 文学研究 唐代
下载PDF
储浩然基于“调和致中”理论针药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撷菁
13
作者 朱敬伟 李奎武 +1 位作者 储浩然 李晓民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55-58,共4页
总结储浩然主任针药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经验。认为单纯性肥胖症病位在中焦,根本病机在于“失中和”,即饮食失节、情志失平、时气失常而致的“失中为病”。治疗上主张“调和致中”,即重视和运脾胃、调和情志、天人合一,强调辨证... 总结储浩然主任针药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经验。认为单纯性肥胖症病位在中焦,根本病机在于“失中和”,即饮食失节、情志失平、时气失常而致的“失中为病”。治疗上主张“调和致中”,即重视和运脾胃、调和情志、天人合一,强调辨证辨病有机结合,针药结合功用互补。妙用经方,辨证加减药对;擅用电针,灵活运用合募配穴。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调和致中 临床经验 浩然
下载PDF
孟子“浩然之气”再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青豪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期75-77,共3页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其不凡的人生经历和教育经历使其形成了浩然之气的人格。通过对浩然之气的本体特征、修养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浩然之气具有至大至刚以及道义互相影响或渗透的特征,发现持志、知言、集义可以养气。通过对浩然...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其不凡的人生经历和教育经历使其形成了浩然之气的人格。通过对浩然之气的本体特征、修养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浩然之气具有至大至刚以及道义互相影响或渗透的特征,发现持志、知言、集义可以养气。通过对浩然之气人格体现进行分析,发现其在顺境和逆境中均有体现,顺境不忘乎所以,逆境不妄自菲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浩然之气 大丈夫
下载PDF
厚植清廉生态 涵养浩然正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建湘 《中国煤炭工业》 2023年第1期8-10,共3页
聚焦以身作则,引领廉洁从业风尚;聚焦主责主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聚焦“两个维护”,抓紧抓实政治监督责任;聚焦中心工作,不断强化日常监督效果;聚焦廉洁教育,持之以恒地推进“三不”建设;聚焦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地维护纪律刚性党的... 聚焦以身作则,引领廉洁从业风尚;聚焦主责主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聚焦“两个维护”,抓紧抓实政治监督责任;聚焦中心工作,不断强化日常监督效果;聚焦廉洁教育,持之以恒地推进“三不”建设;聚焦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地维护纪律刚性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明确宣示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责任 廉洁从业 全面从严治党 党风廉政建设 廉洁教育 日常监督 浩然正气 继续前进
下载PDF
再现诗意的唐风园林--孟浩然故居(涧南园)营造
16
作者 刘国动 马少军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02-107,共6页
文人纪念性园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营造理论的研究和总结,对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涧南园是孟浩然仕隐的家园,以涧南园的营造设计为例,从研究唐代文人园入手,通过挖掘孟浩然相关的诗文描述、查询史料记载,结合唐代文... 文人纪念性园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营造理论的研究和总结,对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涧南园是孟浩然仕隐的家园,以涧南园的营造设计为例,从研究唐代文人园入手,通过挖掘孟浩然相关的诗文描述、查询史料记载,结合唐代文人园的特点,在环境中融入诗人的性格气质与诗文意境,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纪念园林。通过涧南园营造的设计总结,为文人纪念性园林的营造设计,提供一种设计布局和造景手法的新思路,实现营造方法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人纪念性园林 涧南园 浩然 意境营造 唐风园林
下载PDF
论浩然1990年代“文艺绿化工程”的思想与实践
17
作者 张慧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浩然在1990年代初停下手中创作,在挂职的河北三河县开展以培育、扶植地方业余作家为主要内容的“文艺绿化工程”。这一持续到21世纪的文学实践一方面在作家组织、培养与文学生产、传播等方面有意恢复与1950-70年代培养“工农兵作家”的... 浩然在1990年代初停下手中创作,在挂职的河北三河县开展以培育、扶植地方业余作家为主要内容的“文艺绿化工程”。这一持续到21世纪的文学实践一方面在作家组织、培养与文学生产、传播等方面有意恢复与1950-70年代培养“工农兵作家”的历史连接,另一方面则创造性地以“泥土文学”与“苍生文学”为关键词,建立起1990年代“文学何为”的理论思考。“文艺绿化工程”不仅是浩然与1990年代新文学境况的积极对话,同时也内在地包含其对自身文学道路的反思,是浩然经历多重历史时段后所积淀的文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然 文艺绿化工程 工农兵文艺 1990年代
下载PDF
孟子“浩然之气”思想对理想人格培养的启示
18
作者 葛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4-36,共3页
孟子“浩然之气”的本质是在追求“不动心”的“大丈夫”人格,修养“浩然之气”可以通过“以直养而无害”“集义”和“知言”三种方法达成。新时代重提“浩然之气”的“大丈夫”人格,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理想人格的培育,提供有... 孟子“浩然之气”的本质是在追求“不动心”的“大丈夫”人格,修养“浩然之气”可以通过“以直养而无害”“集义”和“知言”三种方法达成。新时代重提“浩然之气”的“大丈夫”人格,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理想人格的培育,提供有效的理论启发和行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浩然之气 不动心 理想人格
下载PDF
王士禛对孟浩然诗歌书写的接受
19
作者 尚莹轩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22-28,共7页
王士禛作诗转益多师、博化诸体,上承《诗经》,下学唐、宋、元、明之诗,但他的山水诗其实是多宗唐代的王孟一派,尤与孟音一脉相承。王士禛作为清代前期孟浩然诗歌的重要读者,尽管他个人也认为孟诗因有“寒俭之态”不及王维广博浑融,但他... 王士禛作诗转益多师、博化诸体,上承《诗经》,下学唐、宋、元、明之诗,但他的山水诗其实是多宗唐代的王孟一派,尤与孟音一脉相承。王士禛作为清代前期孟浩然诗歌的重要读者,尽管他个人也认为孟诗因有“寒俭之态”不及王维广博浑融,但他的山水诗歌创作仍取法孟浩然颇多。王士禛早年求学时曾抄写孟诗并且仿制孟诗,后期精进诗艺、重申诗学宗旨之时,又多次将孟诗作为神韵诗作的典范编选入册,并在创作实践中将襄阳风范化为己用,锻造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可以说,王士禛山水诗歌既是清初文坛的新发展,又是孟浩然山水诗风的绵延与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禛 浩然 山水诗 接受论
下载PDF
浩然删改《金光大道》之原因新探
20
作者 王大威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浩然在《金光大道》一、二部再版时所作的删改,为深入研究浩然乃至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浩然删改《金光大道》的原因既有其对文学性因素的考量,也有其自身心态、创作水准的改变,更有删改时间、编辑等多种外部文艺生产机制等... 浩然在《金光大道》一、二部再版时所作的删改,为深入研究浩然乃至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浩然删改《金光大道》的原因既有其对文学性因素的考量,也有其自身心态、创作水准的改变,更有删改时间、编辑等多种外部文艺生产机制等制约因素。应将浩然对《金光大道》的删改置于更加宏阔复杂的文学史视野中进行多维度考察,避免预设观念的误区,以图接近浩然删改的本意。同时,应充分重视实证研究在摆脱当代文学研究“轻考证”的浮躁之风,以及拓宽当代文学研究路径中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然 《金光大道》 再版本 删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