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营养水平下浮游细菌群落对盐度干扰的响应与稳定性
1
作者 毛振镀 王洪伟 +4 位作者 周天旭 夏炎雷 李化炳 邢鹏 吴庆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8-561,共14页
微生物群落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对于生态系统正常执行功能和服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营养富集和盐度增加为特征的全球变化深刻影响湖泊生态系统,揭示这些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具... 微生物群落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对于生态系统正常执行功能和服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营养富集和盐度增加为特征的全球变化深刻影响湖泊生态系统,揭示这些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浮游细菌群落为研究对象,开展2个营养水平和3个盐度干扰强度水平(对照组、3‰和9‰)的室内模拟实验;基于同一时间点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细胞密度的差异,计算反应力、抵抗力、恢复力和时间稳定性等多个稳定性指标,尝试揭示群落的稳定性机制;借助细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群落结构进行分析,阐明不同营养水平下浮游细菌群落不同类群对盐度干扰的响应。研究发现,浮游细菌的细胞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在盐度干扰后降低,对盐度敏感类群相对丰度减少;盐度干扰后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碳增加,促进了适应干扰后环境的浮游细菌生长。更高的干扰强度显著降低了细胞密度,导致了更低的抵抗力;盐度干扰和营养水平在反应力、恢复力和时间稳定性方面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9‰盐度干扰下,高营养水平群落表现出最低的稳定性。多数稳定性指标之间表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可以协同指示浮游细菌群落的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之间并不显著相关,但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群落稳定性。未来淡水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和盐度增加将显著降低浮游细菌群落稳定性,多个稳定性指标的应用和高频次观测有助于了解浮游细菌群落对干扰的响应与稳定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细菌 群落稳定性 营养水平 盐度干扰 补偿过程
下载PDF
菹草腐解期上覆水浮游细菌群落动态模拟及其环境驱动因子分析
2
作者 李昂松 武闯 +5 位作者 朱琳 徐丽桦 张劲 李兆华 蔡伟 冯学高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9-402,共14页
菹草生长期内可以从水体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有效抑制水体富营养化。但在季节交替期,菹草衰亡后,其残体腐解会向上覆水释放大量营养物质,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瞬时冲击。通过实验室模拟,将菹草分别浸泡在不同稀释比的上覆水中自然腐解,... 菹草生长期内可以从水体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有效抑制水体富营养化。但在季节交替期,菹草衰亡后,其残体腐解会向上覆水释放大量营养物质,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瞬时冲击。通过实验室模拟,将菹草分别浸泡在不同稀释比的上覆水中自然腐解,旨在研究菹草残体腐解过程上覆水水质变化及环境因子对浮游细菌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在稀释组(B、C组)中,菹草腐解的氮素均出现了短期冲击(第1天),冲击程度与稀释比呈正相关。(2)上覆水水质越好,浮游细菌共有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操作分类单元)数量占比越高,且浮游菌群结构受氮素冲击的变化越剧烈。实验第30天时,稀释湖水4倍组(C组)共有OTUs占比为61%,高于原水组(A组,OTUs占比40%)和稀释2倍组(B组,OTUs占比45%)。群落结构的剧烈变化主要通过影响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放线杆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大小实现。(3)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是整个腐解过程中的第一大优势菌群,A、B、C三组的第一大优势菌门均为变形杆菌门,水质提升有助于厚壁菌门的生长和繁殖,在B组和C组中的第二大优势菌群是厚壁菌门,稀释比越高两类细菌门的总相对丰度越大。(4)总悬浮物、氧化还原电位、浊度和总氮对水体中的细菌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腐解进程可分为2个时段,环境因子对菌群结构影响的变化与腐解进程有关。因此,相关人员可通过适度收割沉水植物残体,调节水体氮素、浊度等上覆水理化指标,调控水体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及优势菌群种类,从而降低季节性水生植物腐解引发的负面影响,最终达到科学管理沉水植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腐解 上覆水 氮素 浮游细菌 典范对应分析 网络分析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淡化养殖池塘浮游细菌群落时空变化及其对理化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祁峰 热比古丽·沙吾提 +6 位作者 咸玉兰 韩军军 米乃瓦尔·木衣提 陈韩飞 孙世萍 马燕武 陈朋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61,共12页
浮游细菌调控是对虾养殖水体环境控制策略的核心内容,探究浮游细菌群落构建的一般规律,可进一步推动对虾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淡化养殖池塘进行了12次周际调查... 浮游细菌调控是对虾养殖水体环境控制策略的核心内容,探究浮游细菌群落构建的一般规律,可进一步推动对虾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淡化养殖池塘进行了12次周际调查。结果显示,48个样品共获得2854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97%相似性),序列比对发现古细菌2门1纲1科1属,细菌30门59纲98目199科433属,其中优势菌群25属。优势菌群在组成上有较高的相似性,但各池优势菌群在分布和相对丰度变动上有较大差异。各池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总平均值为77.57,变幅为24.39~111.65;香农多样性指数总平均值为3.96,变幅为2.64~5.06;物种丰富度指数总平均值为716,变幅为229~1054。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表明各池塘浮游细菌群落在养殖初期差异较大,中、后期差异减小,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活性磷、碱度、溶解氧和硫化物可显著影响浮游细菌的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池塘 浮游细菌 群落多样性 群落结构 理化因子
下载PDF
大型浅水湖泊中浮游细菌群落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一一以太湖为例
4
作者 白承荣 蔡舰 +7 位作者 汤祥明 高光 邵克强 胡洋 于传宁 刘京涛 夏江宝 孙景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3-1442,共10页
浮游细菌在驱动湖泊物质循环、指示湖泊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探明其在湖泊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是揭示湖泊物质循环过程及水环境状况的关键。浅水湖泊具有水动力扰动强烈的生境特点,其中的浮游细菌群落空间格局的形... 浮游细菌在驱动湖泊物质循环、指示湖泊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探明其在湖泊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是揭示湖泊物质循环过程及水环境状况的关键。浅水湖泊具有水动力扰动强烈的生境特点,其中的浮游细菌群落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尚未明晰。本研究以大型浅水湖泊——太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湖开展系统的野外调查,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生态学模型构建,系统探明太湖浮游细菌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格局形成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太湖西北部湖区(藻型湖区)与东南部湖区(草型湖区)之间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两个区域内各湖区间及湖心区与周边湖区间之间的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太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整体上呈现较弱的距离衰减规律;(2)太湖草、藻型湖区及湖心区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分别与叶绿素a、透明度及总悬浮物显著相关,总体上环境变量对太湖浮游细菌群落空间格局的相对贡献率大于空间变量;(3)尽管确定性过程中的异质化选择、随机过程中的非主导性过程以及扩散限制对太湖浮游细菌空间格局的形成均产生重要影响,但总体上随机过程对格局形成的相对贡献更大;(4)太湖无序风场驱动的水力混合作用导致各湖区间浮游细菌群落的随机扩散,是导致随机过程主导其中浮游细菌空间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揭示了太湖浮游细菌群落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有利于丰富对水域微生物生物地理学及水域微生物生态学理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太湖 浮游细菌 空间格局 随机过程 确定性过程
下载PDF
汛期前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河流浮游细菌组成及功能预测:以清潩河(许昌段)为例
5
作者 王革林 谷立坤 +4 位作者 于鲁冀 刘萌硕 鲁浩天 范鹏宇 王莉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91-1704,共14页
浮游细菌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组成和功能易受自然和人为压力的影响.为了解汛期和人类生活生产对浮游细菌的组成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以河南省清潩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自然地理和人为因素,将其划分为清洁区(CW)、... 浮游细菌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组成和功能易受自然和人为压力的影响.为了解汛期和人类生活生产对浮游细菌的组成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以河南省清潩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自然地理和人为因素,将其划分为清洁区(CW)、城镇区(UW)、乡村区(VW)和农业区(AW),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探索了汛期前后4个河流区域浮游细菌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汛期降低了浮游细菌的多样性,且UW区的多样性降低的最多,且汛期后致病菌Acinetobacter和Flav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下降.②汛期前后浮游细菌共有18个菌门和94个属存在显著差异,PCoA分析表明汛期前浮游细菌种群差异性大于汛期后,进一步的RDA分析揭示影响浮游细菌多样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总氮和硝态氮.③PICRUSt2分析发现具有反硝化、氮同化和异化还原作用的基因丰度最高,具有固氮和硝化作用的基因丰度相对较低.汛期降低了12个参与氮代谢基因的丰度,增加了10个基因的丰度,其中涉及脱氮过程的基因主要为反硝化基因(nirK、norB、norC、narG、narH和nosZ)、氮同化基因(narB、nasA、nasB、nirB和nirA)和氮异化基因(napB、napA、nrfA和nirD).研究显示,汛期后浮游细菌多样性下降、空间差异性减小、氮代谢功能基因丰度下降,且UW区下降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浮游细菌 高通量测序 功能基因预测 氮代谢
下载PDF
阅海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6
作者 万永鹏 邱小琮 +3 位作者 尹娟 赵睿智 赵增峰 李霖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6期42-48,共7页
通过在2021年4月、7月和10月采集水样,应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Mantel test分析,研究阅海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阅海湖共检出至少119个细菌门,主要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通过在2021年4月、7月和10月采集水样,应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Mantel test分析,研究阅海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阅海湖共检出至少119个细菌门,主要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未明菌门(Unidentified_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未明菌门和疣微菌门是造成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菌门。阅海湖浮游细菌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水温、溶解氧、电导率、pH值、总氮和总磷是影响阅海湖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细菌 群落结构特征 驱动因子 高通量测序 阅海湖
下载PDF
海州湾赤潮高发区浮游细菌与赤潮及环境因子的关系
7
作者 詹皓禹 宋敏杰 +1 位作者 王云峰 颜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0,共9页
海州湾是南黄海赤潮高发区之一。为研究浮游细菌与赤潮及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11月在海州湾赤潮期间进行了现场调查,采集了8个站位的浮游细菌、浮游植物样品,获取了温度、盐度、叶绿素a以及氮、磷、硅营养盐浓度等环境因子信息,分析... 海州湾是南黄海赤潮高发区之一。为研究浮游细菌与赤潮及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11月在海州湾赤潮期间进行了现场调查,采集了8个站位的浮游细菌、浮游植物样品,获取了温度、盐度、叶绿素a以及氮、磷、硅营养盐浓度等环境因子信息,分析了赤潮原因种及浮游细菌群落结构情况。结果显示,此次赤潮原因种为三叶原甲藻(Prorocentrum triestinum)、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及塔胞藻(Pyramimonas sp.),发生赤潮时水温、盐度较低,盐度与赤潮异弯藻的分布有一定的联系。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调查海域的浮游细菌情况,结果显示赤潮发生站位的浮游细菌多样性略低于其他非赤潮发生站位,优势细菌与其他站位有明显不同,以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红杆菌目(Rhodobacterales)和黄杆菌目(Flavobacteriales)为主。赤潮发生站位的浮游细菌群落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站位可能处于不同的赤潮阶段,对浮游细菌群落具有不同的影响。相关性分析显示,黄杆菌目与叶绿素a显著正相关,表明黄杆菌目与赤潮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细菌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赤潮 海州湾
下载PDF
西藏纳木错沿岸表层水体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预测
8
作者 孟华旦尚 薛曌 +1 位作者 郭小芳 德吉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4-266,共13页
浮游细菌群落对高原湖泊变化具有高度响应性,并且会影响高原湖泊生境的地球化学平衡。因此,了解高原湖泊中浮游细菌群落的分布特征,阐明其在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2021年5月对纳木错沿岸浮游细菌群落分布特征... 浮游细菌群落对高原湖泊变化具有高度响应性,并且会影响高原湖泊生境的地球化学平衡。因此,了解高原湖泊中浮游细菌群落的分布特征,阐明其在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2021年5月对纳木错沿岸浮游细菌群落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通过α-多样性指数分析浮游细菌群落的差异性,通过共现网络分析浮游细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衡量理化因子与α-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采用冗余分析(RDA)探讨水体理化因子对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基于PICRUSTt2对纳木错浮游细菌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浮游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组成,其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主要包括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嗜冷菌属(Algoriphagus)为相对优势菌属。α-多样性指数表明,纳木错浮游细菌群落比较丰富。共现网络节点间关系以正相关为主;总溶解固体量(TDS)和盐度(Sal)是影响纳木错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纳木错浮游细菌群落功能主要涉及代谢、遗传信息处理、环境信息处理等6类生物代谢通路,以及膜运输、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等46个子功能。综上所述,纳木错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在各样点间存在一定差异,浮游细菌在门级水平上类群间相互作用主要为协同作用,其群落结构是多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阐明了纳木错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联系,可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木错 浮游细菌 群落结构 生态功能
下载PDF
亚洲沙尘中铁、铜对黄海近海表层优势浮游细菌丰度影响的模拟研究
9
作者 丁雅楠 那红 祁建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9-110,共12页
本文于2021年夏季在黄海近岸采集表层海水进行室内培养实验。通过添加不同浓度铁、铜以及沙尘来研究沙尘中铁、铜对海洋表层优势浮游细菌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近海富营养区,铁的添加在培养前期可短暂促进优势细菌丰度的增加(为对照组... 本文于2021年夏季在黄海近岸采集表层海水进行室内培养实验。通过添加不同浓度铁、铜以及沙尘来研究沙尘中铁、铜对海洋表层优势浮游细菌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近海富营养区,铁的添加在培养前期可短暂促进优势细菌丰度的增加(为对照组的1.33~6.58倍),其中低浓度铁的促进作用最显著(P<0.05),主要是通过影响优势细菌对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溶解态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和Fe的吸收利用以及对Cu的释放,进而促进细菌生长。铜的添加能在培养后期抑制优势细菌的丰度,其细菌丰度与对照组相比下降2%~53%,高浓度铜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低浓度铜,主要通过影响细菌对溶解态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和Cu的吸收利用以及对NO-2+NO-3、溶解态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Fe的释放速率,进而影响其生长。沙尘添加对黄海表层近海优势浮游细菌的生长总体上先抑制(比对照组低1%~19%)后促进(比对照组高15%~60%),低浓度沙尘在培养后期对细菌丰度的促进作用显著(P<0.05),沙尘主要通过影响细菌对DIN和DON的吸收释放来影响细菌生长。研究显示,亚洲沙尘沉降对近海富营养区域浮游细菌生长有影响,尤其在培养后期,但这种影响效应不仅仅是铁的促进作用与铜的抑制作用的结果,而是沙尘中营养盐、DOC以及微量金属共同影响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沙尘沉降对海洋浮游细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 优势浮游细菌 黄海近岸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茅尾海夏冬季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
10
作者 廖能健 赵华显 +6 位作者 杨恕 李晓丽 黄炯清 覃欣怡 姜宫凌侠 黄亮亮 李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109-8121,共13页
海洋浮游细菌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解析广西北部湾茅尾海夏冬季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关键环境影响因子,于2017年6月(夏季)和2017年12月(冬季)在该海域设置7个站点,采集0.5m处表层海水样品,利用16S核糖体RNA(1... 海洋浮游细菌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解析广西北部湾茅尾海夏冬季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关键环境影响因子,于2017年6月(夏季)和2017年12月(冬季)在该海域设置7个站点,采集0.5m处表层海水样品,利用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茅尾海浮游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表明:茅尾海海域浮游细菌隶属于11个门、36个纲、86个目、188个科和506个属;主要浮游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2.47%)、厚壁菌门(Firmicutes,17.34%)、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6.39%)、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7.54%)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5.38%),共占浮游细菌总丰度的99.12%。北部湾茅尾海夏季浮游细菌群落Chao 1指数和Richness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冬季。主坐标分析(PCoA)和相似性分析(ANOSIM)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极显著差异(R=0.586,P<0.001)。在目分类水平上进行组间差异分析(Welch′s t-test),具有季节性丰度显著差异的类群共有15个(P<0.05),其中尤泽比氏菌目(Euzebyales)、红杆菌目(Rhodobacterales)、马尾藻海演化枝11(SAR11)、黄杆菌目(Flavobacteriales)、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在夏季样品中显著增高;海洋螺菌目(Oceanospirillales)、丙酸杆菌目(Propionibacteriales)、涅瓦菌目(Nevskiales)、弧菌目(Vibrionales)、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分枝杆菌目(Mycobacteriales)、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亚硝化单胞菌目(Nitrosomonadales)在冬季样品中显著增高。夏季浮游细菌属的共发生网络表现出更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以正相关为主,且夏季(70.3%)高于冬季(68.9%)。Partial Mantel检验相关分析表明,浮游细菌群落与温度、盐度、溶解氧、总溶解氮和总溶解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温度(R=0.326,P<0.001)和总溶解磷(R=0.512,P<0.001)与群落结构的相关程度较高,是显著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综上,本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揭示北部湾海洋浮游细菌多样性,以及为茅尾海海域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茅尾海 浮游细菌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共发生网络 16S rRNA基因
下载PDF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桃-阿海子浮游细菌多样性及其与水体重金属浓度的关联性分析
11
作者 宋秀敏 李子腾 +5 位作者 王立宇 贾丽琼 杜超 刘利 王利利 高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1-292,共12页
桃-阿海子是遗鸥(Larus relictus)重要繁殖地,一度趋于干涸,为保护该重要湿地及其中繁殖和迁徙的珍稀鸟类,当地政府启动引黄工程进行补水,所补水为矿井水,矿井水中通常含有大量重金属,重金属又会对水体微生物产生影响,微生物是湖泊生态... 桃-阿海子是遗鸥(Larus relictus)重要繁殖地,一度趋于干涸,为保护该重要湿地及其中繁殖和迁徙的珍稀鸟类,当地政府启动引黄工程进行补水,所补水为矿井水,矿井水中通常含有大量重金属,重金属又会对水体微生物产生影响,微生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驱动者,且对于生存其中的鸟类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为评估所补矿井水对当地生态系统及珍稀候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了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桃-阿海子引黄工程注水口1(ZSK1)、注水口2(ZSK2)、湖边(HB)和湖心岛(HXD)4个区域的水样样本中浮游细菌的多样性,并对其与水体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ZSK1和ZSK2水样样本中微生物不存在显著差异,HB和HXD水样样本中微生物多样性不存在显著差异,而ZSK与HB和HXD样本中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发现这几个区域的主要细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属水平存在着大量的未知微生物。该区域不同采样点水样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并驱动了微生物群落的构建过程,显著影响4个采样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变量依次为Pb、Cr和Ni。在HB和HXD样本中耐受重金属的细菌丰度高一些,而在ZSK样本中其丰度较低。该结果对于评估和预测重金属污染等人为活动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并将为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桃-阿海子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为珍稀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浮游细菌 16S rRNA高通量测序 桃-阿海子
下载PDF
汉江浮游细菌稀有群落的分布与构建机制
12
作者 方尧 王冰雪 +2 位作者 薛泽环 李治龙 刘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9-316,共8页
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调查汉江浮游细菌整体及稀有、丰富物种的组成、分布与构建机制,得到细菌22门55纲93目132科164属,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等为优势菌门。将4035个ASV(80.2%)定义为稀有物种。汉江浮游细... 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调查汉江浮游细菌整体及稀有、丰富物种的组成、分布与构建机制,得到细菌22门55纲93目132科164属,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等为优势菌门。将4035个ASV(80.2%)定义为稀有物种。汉江浮游细菌群落α多样性季节差异显著,而稀有物种受季节的影响更显著。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汉江浮游细菌群落季节分布与沿程分布差异不显著。Mantel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氧和氨氮为秋季群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子对群落的影响大于空间因子。确定性过程为群落总体的主导构建机制,而稀有及丰富物种主要受随机过程影响。与丰富物种相比,稀有物种受环境选择过程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 浮游细菌 稀有物种 构建机制
下载PDF
东山湾海带养殖区海洋浮游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
13
作者 张飞 刘双 +3 位作者 王昕怡 李和阳 马勇 汤坤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61-63,共3页
对福建省东山湾一处海带养殖区海水中浮游细菌群落进行考察,以了解在海带生长不同阶段海洋浮游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未挂养海带前,海水中的优势浮游细菌为亚硫酸杆菌属细菌,在海带生长的凹凸期、薄嫩期、厚成期、成熟期... 对福建省东山湾一处海带养殖区海水中浮游细菌群落进行考察,以了解在海带生长不同阶段海洋浮游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未挂养海带前,海水中的优势浮游细菌为亚硫酸杆菌属细菌,在海带生长的凹凸期、薄嫩期、厚成期、成熟期,海水中优势浮游细菌分别为假单胞菌属、普里斯特氏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细菌。该研究深化了对海洋细菌与海带相互作用的认识,为海带生长过程中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养殖区 海洋浮游细菌 群落结构 东山湾
下载PDF
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网箱养殖鱼病害的关系
14
作者 陈鹤 李筱鑫 +5 位作者 崔婧 蒙爱云 骆大鹏 刘庆明 邱名毅 涂志刚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了揭示深水网箱养殖区养殖过程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网箱养殖鱼类细菌性病害的关系,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海南后水湾深水网箱养殖水样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检测到浮游细菌种群归属于36个门、56个纲、98个目、... 为了揭示深水网箱养殖区养殖过程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网箱养殖鱼类细菌性病害的关系,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海南后水湾深水网箱养殖水样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检测到浮游细菌种群归属于36个门、56个纲、98个目、235个科、807个属,香农-威纳指数范围为2.47~4.5,说明该养殖区水体中浮游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变形菌门是主要优势门类,其次为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蓝细菌门;主要类群为Cobetia属、弧菌属(Vibrio)、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等,不同养殖期优势类群差异较大,其中休养期以Cobetia属、玫瑰变色菌属和嗜冷杆菌属为主;养殖初期以Cobetia属、假交替单胞菌属、Kushneria属和弧菌属为主;养殖中期优势类群为Cobetia属、盐单胞菌属、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弧菌属和假交替单胞菌属;养殖后期优势类群为GpIIa属和Cobetia属。潜在致病菌弧菌属相对丰度在不同养殖期差异较大,在养殖初期、中期含量较高,而在非养殖期和养殖后期含量较低,与网箱养殖卵形鲳鲹细菌性病害发病规律相吻合,表明由于弧菌引起的鱼类病害为养殖区的主要细菌性病害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 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 浮游细菌群落结构 水质因子 细菌性病害
下载PDF
南海南部海域浮游细菌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白洁 刘小沙 +2 位作者 侯瑞 赵阳国 高会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50-2957,共8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南海南部海域浮游细菌丰度、群落组成和群落多样性的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浮游细菌丰度为107~108个/L,近岸大于离岸,同一站位不同水层细菌分布差异明显.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南海南部海域浮游细菌丰度、群落组成和群落多样性的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浮游细菌丰度为107~108个/L,近岸大于离岸,同一站位不同水层细菌分布差异明显.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蓝藻门和拟杆菌门,优势亚群为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蓝藻菌纲和黄杆菌纲,研究区域内不同水体间物种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另外该海域还存在大量未被认知的细菌类群.该海域浮游细菌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H′)(4.44~7.00),研究区域内表层水体H′接近,分别为5.26、5.33和5.07,处于上升流的次表层水体中H′为6.70明显高于其他水层.DOC和磷酸盐是影响该海域浮游细菌丰度的主要因素,同时磷酸盐也是影响其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表明该海域异养浮游细菌生长主要受P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 浮游细菌 16SrDNA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湖区浮游细菌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孙鑫鑫 刘惠荣 +3 位作者 冯福应 孟建宇 李蘅 玛丽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0-498,共9页
水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与细菌群落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构建和分析16SrRNA基因片段克隆文库,以期揭示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水体细菌的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关系,并探讨富营养化与细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利用HaeIII对文库中的87个克隆... 水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与细菌群落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构建和分析16SrRNA基因片段克隆文库,以期揭示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水体细菌的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关系,并探讨富营养化与细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利用HaeIII对文库中的87个克隆子进行单酶切,产生了23种带型,文库覆盖度达到了73.6%,反映出文库有较好的代表性。选择每种OTU的一个代表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乌梁素海中多数细菌与淡水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细菌门类相同,即α-,β-,γ-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它们分别占总菌数的10.3%、41.4%、4.6%和6.9%,其中β-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是优势细菌类群。与典型淡水生态系统细菌群落组成不同的是,乌梁素海中存在约10.3%的轻度嗜盐碱细菌。水体中83.9%的细菌与已培养的细菌的同源性低于97%,其中58.9%的细菌未能鉴定到属;其余总菌数16.1%的克隆与具有降解污染物生物活性的已知菌相近。Bacteroidetes、Firmicutes和β-Proteobacteria中的某些类群成为优势菌群可能是对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浮游细菌 群落结构 RFLP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渤海春季浮游细菌分布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2
17
作者 白洁 李岿然 +4 位作者 李正炎 孙军 魏皓 刘素美 吴增茂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1-846,共6页
研究了 1 999年 4~ 5月渤海水体浮游细菌分布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 ,渤海春季表层水体浮游细菌含量与水温和溶解性有机碳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0 1 (P<0 .0 1 )和0 .4 0 6 (P<0 .0 5 ) ,并与溶解氧含量呈负相... 研究了 1 999年 4~ 5月渤海水体浮游细菌分布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 ,渤海春季表层水体浮游细菌含量与水温和溶解性有机碳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0 1 (P<0 .0 1 )和0 .4 0 6 (P<0 .0 5 ) ,并与溶解氧含量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5 1 9(P<0 .0 1 ) ;底层水体浮游细菌含量与水温、溶解性有机碳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颗粒性有机碳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和叶绿素 a含量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2 0 (P<0 .0 1 ) ,0 .6 6 1 (P<0 .0 1 ) ,0 .5 31 (P<0 .0 1 )和 0 .4 42 (P<0 .0 5 ) ,并与溶解氧含量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6 5 0 (P<0 .0 1 )。表明水温和DOC、POC含量是渤海水域浮游细菌含量的主要限制因子 ,而水体中的溶解氧 (dissolved oxygen,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浮游细菌分布 生态环境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太湖浮游细菌与春末浮游藻类群落结构演替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邢鹏 孔繁翔 +1 位作者 曹焕生 张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96-1702,共7页
为研究浮游细菌与浮游藻类群落演替的相关性,2005年4月至6月在太湖5个观测点采集浮游细菌及浮游藻类样本。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显微观察的方法分析浮游细菌及浮游藻类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春末夏初,浮... 为研究浮游细菌与浮游藻类群落演替的相关性,2005年4月至6月在太湖5个观测点采集浮游细菌及浮游藻类样本。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显微观察的方法分析浮游细菌及浮游藻类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春末夏初,浮游细菌与藻类均呈现较高的多样性,浮游细菌DGGE图谱具有43种不同条带,浮游藻类的常见种有29种。浮游细菌群落聚类分析显示,丝藻(Ulothrixs p.)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p.)占优势时,浮游细菌群落基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以藻类种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浮游藻类总细胞数(N)以及Microcystis spp.(M)百分含量为变量,典型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浮游细菌与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变化的相关系数为30.9%,表明春末夏初太湖浮游细菌与浮游藻类群落演替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浮游细菌 浮游藻类 CCA 太湖
下载PDF
太湖北部湖区水体中浮游细菌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2
19
作者 冯胜 高光 +1 位作者 秦伯强 陈默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6-642,共7页
2003年1月-12月对太湖北部湖区8个采样点进行了每月1次、为期一年的水体中浮游细菌数量的测定,并同步对溶解性有机碳(DOC),总氮,总磷,叶绿素a和温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浮游细菌数量存在明显的季前变化和空间差异,夏秋季浮游细菌数量... 2003年1月-12月对太湖北部湖区8个采样点进行了每月1次、为期一年的水体中浮游细菌数量的测定,并同步对溶解性有机碳(DOC),总氮,总磷,叶绿素a和温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浮游细菌数量存在明显的季前变化和空间差异,夏秋季浮游细菌数量比冬春季高,最高值出现在夏季的7月份,平均值为7.43×106cell/ml,最低值出现在3月份,平均值为3.14×106cells/ml,最低值与最高值差异达73%;污染严重的河口区浮游细菌数量明显高于湖心区,最高值出现在河口的6#点,平均值为5.51×106cells/ml,比湖心区最低值8#点高83.2%,并呈现从河口、湾内至湖心随水体污染程度减轻而逐步递减的趋势;浮游细菌数量与温度和浮游植物量显著相关.而与水体中营养盐无关,预示着太湖水体中的营养盐已处于较高的水平,不再是浮游细菌生长的限制因素,而来源于浮游植物的有机碳可能是其生长的重要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细菌 环境因子 太湖
下载PDF
海洋异养浮游细菌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31
20
作者 白洁 张昊飞 +1 位作者 李岿然 孙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4-602,共9页
根据海洋异养浮游细菌既是分解者 ,又是生产者的特点 ,从生态学方面探讨了海洋异养浮游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现状及细菌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制约因素。认为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的海洋异养浮游细菌生物量和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海洋异养浮游细菌既是分解者 ,又是生产者的特点 ,从生态学方面探讨了海洋异养浮游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现状及细菌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制约因素。认为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的海洋异养浮游细菌生物量和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溶解性有机碳的性质及含量、无机营养盐浓度、海水温度、微量金属元素 (如铁 )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异养浮游细菌 生物量 生产力 生态学 海洋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