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慧明 王丽媛 徐琳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558-1561,共4页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呈现年轻化趋势,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生理不适和心理压力。目前浮针疗法已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此文通过讨论浮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中西医理论,归纳分析近年来浮针以及浮针联合其他疗法...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呈现年轻化趋势,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生理不适和心理压力。目前浮针疗法已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此文通过讨论浮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中西医理论,归纳分析近年来浮针以及浮针联合其他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报道,证实了浮针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并且具有快速缓解疼痛,操作简单安全,依从性高的独特优势。旨在总结并更好地指导临床与科研,同时就浮针疗法治疗颈椎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期对今后浮针治疗颈椎病的基础、临床研究中提供有利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痹 颈椎病 浮针疗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浮针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2
作者 袁吉林 史忠瑞 +7 位作者 翟真真 宋金刚 李梦龙 于伟悦 尹邦诚 卞棋 房佃旺 李贵信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9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诊治的10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51例给予浮针疗法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9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诊治的10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51例给予浮针疗法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照组53例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和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大便性状及体征(粪便性状、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排便不尽感)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胃肠道激素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大便性状及体征4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GQLI-74问卷中4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但2组治疗后上述8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16%(47/51)比90.56%(48/5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84%(4/51)比28.30%(15/53),P<0.05]。结论浮针疗法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可明显调节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浮针疗法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生活质量 胃肠道激素
下载PDF
早期多靶点浮针疗法结合伸肌群电针刺激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观察
3
作者 林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863-865,共3页
目的:观察多靶点浮针疗法结合伸肌群电针刺激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9例采用伸肌群电针刺激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多靶点浮针疗法结合伸肌群电针刺激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9例采用伸肌群电针刺激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多靶点浮针疗法结合伸肌群电针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评定、Barthel指数评分、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及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肱二头肌、腕伸肌及腕屈肌的RMS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两组FMA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半个月、1个月后MSS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多靶点浮针疗法结合伸肌群电针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肌力,提高上肢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靶点浮针疗法 伸肌群电刺激 脑卒中偏瘫 上肢功能障碍 RMS MSS
下载PDF
皮部理论指导下的浮针疗法联合隔姜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唐小丽 潘海燕 李月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59-0064,共6页
观察在皮部理论指导下的浮针疗法联合隔姜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3年01月至2023年7月于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就诊的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隔姜灸组)、对照组2(浮针组)和研究组(浮针联合隔姜灸),每组各20 例。三组... 观察在皮部理论指导下的浮针疗法联合隔姜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3年01月至2023年7月于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就诊的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隔姜灸组)、对照组2(浮针组)和研究组(浮针联合隔姜灸),每组各20 例。三组均采取西医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对照组1加隔姜灸治疗,对照组 2 同时进行浮针治疗,研究组应用浮针联合隔姜灸治疗。分别对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时采用Sunnybrook 面瘫分级系统( SFGS )评分及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定,分析 SFGS 评分及(H-B)分级评定变化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治疗后,三组患者的SFGS静态对称性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两组对照组(P<0.05);动态对称性评分在治疗后上升(P<0.05),其中研究组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经过治疗,3组患者在(H-B)分级评定例数上均有所减少,研究组的减少幅度尤为明显,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 84.2%,对照组2为 90%、研究组为 94.7%。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在统计上具有意义(P<0.05)。(3)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浮针疗法联合隔姜灸治疗面瘫可明显改善面神经功能,减轻面瘫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单纯浮针疗法或隔姜灸治疗。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皮部理论 浮针疗法 隔姜灸治疗
下载PDF
浮针疗法联合百合固金汤治疗慢性咳嗽效果观察
5
作者 李长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74-0177,共4页
探究浮针疗法联合百合固金汤治疗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1-2022.12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浮针疗法联合百合固金汤治疗,对比两组的症... 探究浮针疗法联合百合固金汤治疗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1-2022.12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浮针疗法联合百合固金汤治疗,对比两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浮针疗法联合百合固金汤治疗慢性咳嗽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百合固金汤 慢性咳嗽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浮针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浅析
6
作者 张玉 周胜红 《河南中医》 2023年第5期777-782,共6页
浮针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理:以皮部浅刺理论为基础,五脏论为依据;以针至病所理论和刺皮刺卫理论为操作、作用方式;肺主皮毛理论中皮毛对肺的影响。浮针进针点具有非穴位性和多向性,常选择反阿是穴和肌筋膜触发点,反阿是穴实质... 浮针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理:以皮部浅刺理论为基础,五脏论为依据;以针至病所理论和刺皮刺卫理论为操作、作用方式;肺主皮毛理论中皮毛对肺的影响。浮针进针点具有非穴位性和多向性,常选择反阿是穴和肌筋膜触发点,反阿是穴实质上归属于汉代以前经络学说的内容,肌筋膜触发点具有反阿是穴穴位性质。慢性咽炎、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这类与肌肉相关性较大的气管、咽部疾病都选择了患肌上的肌筋膜触发点作为浮针进针点,而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这类与肌肉相关性较小的外感或肺部疾病选择穴位作为浮针进针点。目前,浮针疗法机理的研究依然不足,势必影响学科的发展,日后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和动物实验上,对内科病的治疗浮针进针点究竟应该选择患肌还是穴位,暂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应尽快建立浮针治疗内科病的进针点选取原则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呼吸系统疾病 皮部浅刺 反阿是穴 筋膜学
下载PDF
火针刺骨法协同浮针疗法用于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徐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8期116-118,共3页
目的 分析火针刺骨法协同浮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选取济宁市中医院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样本实施研究,病例纳入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依据抛硬币结果分组,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浮针疗法... 目的 分析火针刺骨法协同浮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选取济宁市中医院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样本实施研究,病例纳入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依据抛硬币结果分组,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浮针疗法及浮针疗法联合火针刺骨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比较其炎症因子水平与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5%(38/40),高于对照组的80%(32/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显著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刺骨法协同浮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膝骨性关节炎 刺骨法 浮针疗法
下载PDF
浮针疗法对痔疮术后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排尿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8
作者 孙彬彬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3期13-17,共5页
目的探究浮针疗法在痔疮术后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此疗法对术后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排尿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痔疮术后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探究浮针疗法在痔疮术后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此疗法对术后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排尿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痔疮术后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之上为观察组实施浮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成效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排尿治疗成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痔疮术后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可为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实施浮针治疗,此疗法更能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同时减轻患者的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疾病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值得在痔疮手术后的尿潴留预防及治疗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痔疮 急性尿潴留 排尿情况 疼痛程度
下载PDF
浮针疗法对混合痔PPH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孙彬彬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2期15-17,21,共4页
目的分析浮针疗法对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泰安市中医医院行混合痔PPH术后发生肛门坠胀的患者90例,将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 目的分析浮针疗法对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泰安市中医医院行混合痔PPH术后发生肛门坠胀的患者90例,将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术后则在接受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开展浮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肛门坠胀程度、坠胀时间评分、排便情况、水肿程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12 d的肛门坠胀程度、坠胀时间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且研究组治疗后12 d的肛门坠胀程度、坠胀时间评分降低幅度更加显著(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12 d的排便情况、水肿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且研究组治疗后12 d的排便情况、水肿程度评分降低幅度更加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混合痔PPH术后肛门坠胀时,采用浮针疗法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不但能有效缓解肛门坠胀感,坠胀时间明显缩短,而且还能改善排便和水肿,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混合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肛门坠胀
下载PDF
浮针疗法治疗痛证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莹 张惠 +2 位作者 朱美华 牛聪 张建斌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5期3-5,共3页
随着现代化医疗的发展,痛证治疗也从单一维度治疗组织损伤逐渐向感觉、情绪、认知、社会的多模式镇痛转变。该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疼痛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简要梳理了近10年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各类痛证的临床研究,从实践成果及操作特点出发... 随着现代化医疗的发展,痛证治疗也从单一维度治疗组织损伤逐渐向感觉、情绪、认知、社会的多模式镇痛转变。该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疼痛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简要梳理了近10年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各类痛证的临床研究,从实践成果及操作特点出发,从疼痛医学角度探究浮针疗法的理论依据及原理,并针对目前浮针疗法在疼痛领域的临床应用优势与不足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疼痛 镇痛
下载PDF
浮针疗法结合隔药灸脐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对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邱亿明 王泽宇 帅艳常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结合隔药灸脐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对患者胃肠激素和菌群结构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已经确诊为肝脾不和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西药组和中医组,各46例。西药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结合隔药灸脐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对患者胃肠激素和菌群结构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已经确诊为肝脾不和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西药组和中医组,各46例。西药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而中医组给予浮针疗法结合隔药灸脐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胃肠激素、菌群结构、IBS症状严重程度评分量表(IBS-SSS)评分、直肠感觉功能参数的差异,并统计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主症和次症积分较前下降,中医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西药组(P<0.05)。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3.48%(43/46),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肠激素、菌群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及肠杆菌较前下降,双歧杆菌、乳杆菌及拟杆菌较治疗前升高,中医组治疗后胃肠激素、肠杆菌低于西药组,双歧杆菌、拟杆菌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IBS-SSS评分、直肠感觉功能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阈值较前升高,IBS-SSS评分较前下降,中医组治疗后直肠感觉功能参数高于西药组,IBS-SSS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浮针疗法结合隔药灸脐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和菌群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浮针疗法 隔药灸脐 内脏敏感性 胃肠激素 菌群结构
下载PDF
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林波 陈慧珍 +1 位作者 蒋励 许电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7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干预,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6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干预,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6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McGill疼痛量表评分与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现有疼痛状况(PP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PPI、VAS、PR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治疗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可以缓解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粘连期 浮针疗法 功能锻炼 疼痛程度 肩关节活动度 五十肩 老年肩 痹证
下载PDF
浮针疗法结合振动刺激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医证候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肖卫平 贺红燕 郭延林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结合振动刺激对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并分析对中医证候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及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振动刺激...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结合振动刺激对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并分析对中医证候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及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振动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浮针疗法,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偏身麻木、言语不清或不语、活动不遂、口舌歪斜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疗法结合振动刺激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中医证候、营养状态,减轻神经功能受损,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振动刺激 中风后遗症 中医证候 营养指标 肢体功能
下载PDF
浮针疗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理论与临床思路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蕊 李康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0期47-49,52,共4页
基于浮针气血新论,气和血的关系约等同于肌肉-血液(血循环)的关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机进行再认识,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机仍是气血失调,内外同病,体表相关骨骼肌紧张僵硬形成患肌,通过触摸检查患肌,进行浮针扫散和再灌注活动松解... 基于浮针气血新论,气和血的关系约等同于肌肉-血液(血循环)的关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机进行再认识,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机仍是气血失调,内外同病,体表相关骨骼肌紧张僵硬形成患肌,通过触摸检查患肌,进行浮针扫散和再灌注活动松解相关患肌,调治内在的脏腑病变以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浮针疗法 气血新论 患肌 再灌注活动
下载PDF
浮针疗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护理对气滞血瘀型腰痛的影响
15
作者 张小玲 蒋永萍 +3 位作者 赵奇林 梁鑫 肖艳梅 熊小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6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护理对气滞血瘀型腰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1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浮针疗法护理,研究...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护理对气滞血瘀型腰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1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浮针疗法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浮针疗法护理+中药热奄包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腰椎活动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较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0 d后,研究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参照组低,腰椎屈曲度、背伸度均较参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采用浮针疗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护理效果较好,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提高腰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气滞血瘀型 浮针疗法 中药热奄包
下载PDF
浮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16
作者 陈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7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KOO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4.16±1.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5±1.46)分,KOOS评分(89.35±13.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1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IL-6、TNF-α水平分别为(5.48±0.70)pg/ml、(5.75±1.16)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8±0.66)pg/ml、(8.32±1.0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浮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浮针疗法 疗法 关节滑液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浮针疗法联合康复教育思维导图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冯晓静 梁木荣 +1 位作者 唐映莲 罗艳慧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20期2966-2971,共6页
目的设计与制作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康复教育思维导图,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0月连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KOA患者96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均接受浮针疗法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和思维导图组,... 目的设计与制作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康复教育思维导图,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0月连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KOA患者96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均接受浮针疗法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和思维导图组,各48例。参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8.82±3.71)岁,实施常规护理支持;思维导图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58.34±3.54)岁,在参照组基础上成立思维导图设计与干预小组,经查阅文献预先拟定KOA康复教育思维导图的有关内容,使用幕布软件绘制首稿,再按照专家小组意见修改及验证后制定终稿,并实施干预。干预时间0~12周。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骨关节炎指数(WOMAC)]、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自我效能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干预12周后,思维导图组WOMAC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17.68±3.06)分比(21.50±5.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2,P<0.05);思维导图组BBS、改良Barthel指数、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47.51±10.14)分比(43.36±9.09)分、(90.50±14.10)分比(83.20±14.94)分、(3.99±0.63)分比(3.72±0.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1、-2.462、-2.018,均P<0.05)。结论康复教育思维导图模式干预内容相对客观、全面,可在KOA患者康复教育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康复教育 思维导图 浮针疗法
下载PDF
续骨逐瘀汤联合浮针疗法在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胡中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2期102-104,108,共4页
目的:观察续骨逐瘀汤联合浮针疗法在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OVCF)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65例OVCF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续骨逐瘀汤联合浮针疗法在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OVCF)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65例OVCF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予浮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续骨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骨钙素(BGP)、Ⅰ型原胶原羟基端延长肽(PIC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骨密度水平,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GP水平高于对照组,PICP、TRACP-5b、B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骨颈、Ward三角、全髋及L_(1~4)骨密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续骨逐瘀汤联合浮针疗法应用于OVCF术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骨代谢水平,提高骨密度,减轻腰椎疼痛和功能障碍,其效果优于单纯浮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骨逐瘀汤 浮针疗法 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浮针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临床观察
19
作者 曹小宝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方法: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用浮针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方法: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用浮针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AOFA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浮针疗法 踝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预防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临床观察
20
作者 胡志强 康晓冬 +2 位作者 钟卫晖 郭佳瑜 康莲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1980-1982,共3页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预防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30例,联合组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常规组用常规预防措施。结果:术后PONV总发生率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l...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预防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30例,联合组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常规组用常规预防措施。结果:术后PONV总发生率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总体满意度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4h两组血清MTL浓度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浮针疗法可减少妇科术后PONV的发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术后恶心呕吐 足三里穴位注射 浮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