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关键词的阐释边界辨析——以黎紫书短篇小说创作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彭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75,共6页
通过对黎紫书短篇小说的阅读和分析,我们意识到,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使用已久的关键词"女性书写"、"族裔身份"及"离散经验",随着时代语境及华人写作者创作心态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阐释空间和可能性。这提醒我们在思考和接受宏观理... 通过对黎紫书短篇小说的阅读和分析,我们意识到,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使用已久的关键词"女性书写"、"族裔身份"及"离散经验",随着时代语境及华人写作者创作心态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阐释空间和可能性。这提醒我们在思考和接受宏观理论的同时,必须明确自己所面对的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并勇于建构能够有效地阐释这一研究对象的新鲜的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关键词 阐释边界 辨析 黎紫书
下载PDF
对海外华文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的若干思考:个体与学科的双重自觉
2
作者 王列耀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共11页
从史料学的意识觉醒,到史料学的倡导、建设与发展,中间似乎都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个体的自觉,到学科的自觉;从理论的探讨,到全面的建设。海外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发展,也大致如此。建立海外华文文学史料学,是学科建设与完善的重要标志... 从史料学的意识觉醒,到史料学的倡导、建设与发展,中间似乎都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个体的自觉,到学科的自觉;从理论的探讨,到全面的建设。海外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发展,也大致如此。建立海外华文文学史料学,是学科建设与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发展的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史料整理与研究 学科发展 个体自觉 学科自觉
下载PDF
性别: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纠葛 被引量:1
3
作者 臧晴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3,共8页
自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被引入国内以来,关键词研究一度成为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一股热潮:以“关键词”直接命名的各种专著有三四十余种,其中不乏《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关键词》等名作,以此命名的各类... 自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被引入国内以来,关键词研究一度成为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一股热潮:以“关键词”直接命名的各种专著有三四十余种,其中不乏《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关键词》等名作,以此命名的各类专栏与译著更是不胜枚举。然而,不少研究仍停留在词典编纂式的研究阶段,从知识论的角度来梳理特定词源的语义源流和古今演绎,尚无法呈现词语背后生活与思想的复杂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研究 西方文论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化与社会 雷蒙·威廉斯 关键词研究 词典编纂 现代性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叙述的兼容性问题——以严歌苓、张翎、陈河研究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7,共9页
拙著《严歌苓论》,作为“中国当代作家论”第一辑的一本(作家出版社2018年5月版)面世,看了我转发朋友圈的书的扉页上有“中国当代作家论”的字样,南京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刘俊教授留言:“严歌苓,列入‘中国当代作家论’中... 拙著《严歌苓论》,作为“中国当代作家论”第一辑的一本(作家出版社2018年5月版)面世,看了我转发朋友圈的书的扉页上有“中国当代作家论”的字样,南京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刘俊教授留言:“严歌苓,列入‘中国当代作家论’中,有意思![愉快]”我回复刘俊教授:“她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1986年加入的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 严歌苓 文学叙述 性问题 兼容 张翎 中国作家协会
下载PDF
“离散”的意义“流散”——兼论我国内地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独特理论话语 被引量:12
5
作者 颜敏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9-72,共4页
在中国内地当前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离散”正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术语,它的意义却在悄然演绎变迁,从中可窥视到该研究领域的理论困境以及研究者自我建构的理论冲动。
关键词 离散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独特理论话语
下载PDF
海外华人华文文学研究的新进路——试谈澳大利亚“新华人文学”的崛起及其研究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钱超英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1期42-47,共6页
钱超英,1958年9月生,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编者按: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暨南大学饶子教授及其领衔的“文艺学”博士点师生一直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他们从文化的角度,以... 钱超英,1958年9月生,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编者按: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暨南大学饶子教授及其领衔的“文艺学”博士点师生一直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他们从文化的角度,以比较的方法对“海外华文文学”进行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人文学 新华人文学 澳大利亚 华文文学研究 海外华文文学 现代性 华人移民 命名意义 文化身份 身份焦虑
下载PDF
大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概说 被引量:4
7
作者 饶芃子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大陆学者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 ,起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先倡导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是广东、福建两地的学者。经过 2 0年的研究以及“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产生 ,大陆学界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术观念———要建立华文文学的... 大陆学者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 ,起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先倡导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是广东、福建两地的学者。经过 2 0年的研究以及“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产生 ,大陆学界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术观念———要建立华文文学的整体观。也就是要从人类文化、世界文学的基点和总体背景上来考察整个中华文化和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产生了丰富成果 ,在研究观念、方法、理论体系诸方面有了新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整体观 文学研究 研究观念 研究方法 理论体系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现状与21世纪文学史编撰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剑龙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102,共8页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文学史写作、论文集出版、综论式研究、文化研究、专题研究等方面成就斐然。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中,已经形成了如下特点:作家作品论构成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基本内容;海内外交流互动推进了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海外华文...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文学史写作、论文集出版、综论式研究、文化研究、专题研究等方面成就斐然。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中,已经形成了如下特点:作家作品论构成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基本内容;海内外交流互动推进了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史写作逐渐成为自觉研究意识。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与缺憾:作家作品研讨与研究中说长多道短少;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方法单调、整体性弱;海外华文文学史写作梳理多而研究少。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写作具有如下意义和价值:搜集与整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的意义,梳理与总结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价值,加强海外华文文学整体研究的意义,推进世界华文文学创作与发展的价值。在21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日趋繁荣发展的现实中,在海外华文文学与大陆文坛交往日益密切的进程中,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研究与撰写时不我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文学研究 21世纪 文学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 被引量:2
9
作者 高鸿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43-46,共4页
主持人的话:迄今少有争论的世界华文文学(过去我们称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由于今年二月《文艺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寂状态。这场争论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走过了20年历程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从无... 主持人的话:迄今少有争论的世界华文文学(过去我们称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由于今年二月《文艺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寂状态。这场争论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走过了20年历程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从无到有地受到了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质疑。这种事实上存在已久的质疑,既有关于学术水平和研究方法,也有对整个学科研究持否定态度。无论争论的双方意见如何相左,其积极意义在于强化了我们对于世界华文文学这一特殊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视。一个新的学科的成立,除了对于所属研究范畴的资料有所积累、个案有所深入、史脉有所梳理之外,还必须对这一特殊学科的性质、特征、关系等做出自己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建构;而这正是才走过20年历程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还未及深入、因而显得基础薄弱的原因。本专题的几篇文章,虽不是对这场争论的正面参与,但却是由这场争论所引发的对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思考,希望能够引起同仁对华文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文化 '民族中心文化'
下载PDF
跨文化语境与自主性写作——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再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庄伟杰 《华文文学》 2009年第6期24-28,共5页
在现代化尤其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地华文文学中"异"的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共通性的相传承以及融合某些世界性话语等特点,仿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晴雨表。因而,对华文文学书写或称华语语系文学的追溯与再认识,对海外作家自... 在现代化尤其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地华文文学中"异"的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共通性的相传承以及融合某些世界性话语等特点,仿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晴雨表。因而,对华文文学书写或称华语语系文学的追溯与再认识,对海外作家自身文化的比较参照和审视解读,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如果说,在海外书写的华文文学(作品)可理解为跨疆越域的"边缘性"的华文文学,那么,从华文作家的写作立场和精神姿态来看,则应是一种跨文化语境的"自主性写作"(现象),即由作家个体甘愿主动承载的一种生命方式。华文文学中的自主性写作是相对于意识形态、政治话语和权力资本而言的。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海外华文文学具有多重的意味,既体现出文化资源上的多质性,又存在着形态上的多元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华文文学的多样性和世界性乃至全球性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创作与研究 跨文化语境 自主性写作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少川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年第1期13-15,共3页
我现在正在主持一个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海外湖北籍华文作家小说研究"。我现在的困惑就在于,现在移民到海外的湖北籍作家,即我们所指的新移民作家,湖北元素对他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多深?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的... 我现在正在主持一个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海外湖北籍华文作家小说研究"。我现在的困惑就在于,现在移民到海外的湖北籍作家,即我们所指的新移民作家,湖北元素对他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多深?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对我很有启发。2013年夏,曾大兴教授在兰州组织召开中国文学地理学年会,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新移民小说的空间地理诗学研究》。结合这篇论文,我就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地理学研究 移民作家 湖北籍 小说研究 湖北省教育厅 空间地理 地理空间 原乡 跨域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方法转换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文斌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7-60,共4页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虽然整体上呈现出研究视野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不断丰富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但从最初的印象式批评到运用最多的社会历史批评,研究方法滞后于学科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必须实行方法论的转换。因而...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虽然整体上呈现出研究视野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不断丰富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但从最初的印象式批评到运用最多的社会历史批评,研究方法滞后于学科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必须实行方法论的转换。因而,借鉴最新理论,从文化的视角和比较的视野切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将是方法论转换的大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滞后 方法论 转换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兼论现代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视角的有效性
13
作者 罗晓静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00,共5页
对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研究,域外文化文学的传入与译介是关注重心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偏重于考察中国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欧美文学的译介和出版问题,忽略了海外中国留学生的文学创作和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如留日学生在日... 对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研究,域外文化文学的传入与译介是关注重心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偏重于考察中国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欧美文学的译介和出版问题,忽略了海外中国留学生的文学创作和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如留日学生在日本成立创造社并创办刊物、发表作品,欧美留学生的文学创作与国内文坛的互动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解析的现象。对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之关系的探究,必将有助于拓宽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和发展的研究视野,并对海外华文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做出新的认识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转型研究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前沿性问题探讨——“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笔谈
14
作者 饶芃子 吴奕锜 +2 位作者 杨匡汉 王列耀 刘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79,共6页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前沿性问题
下载PDF
《华文文学》投稿须知
15
《华文文学》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我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与评论的刊物。本刊原为“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刊,现为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本刊为全...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我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与评论的刊物。本刊原为“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刊,现为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9—2020)、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2018年版)。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园地公开,优稿优酬,不收版面费和审稿费。本刊除常设“港澳台文学”、“美华文学”、“东南亚文学”、“加华文学”、“澳华文学”等地域性文学研究栏目外,还开设有“理论视野”、“海外汉学”、“译介与传播”、“访谈”、“述评”等栏目。本刊尤其欢迎有宏观视野的理论研究文章和中国文学、文化海外传播的研究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匿名审稿 来源期刊 海外传播 海外华文文学 汕头大学 版面费 理论研究文章 海外汉学
下载PDF
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综述
16
作者 孙晓东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9年第4期75-78,共4页
由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主办、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承办的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于2009年10月16-18日在盐城召开。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教授、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曹惠民教授等出席... 由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主办、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承办的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于2009年10月16-18日在盐城召开。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教授、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曹惠民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年会综述 江苏省 华文 海外 师范学院 党委书记 盐城
下载PDF
张翎小说研究述评——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的一种思路
17
作者 陆卓宁 蒋文娟 《职大学报》 2012年第5期27-31,共5页
近年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创作不断活跃,张翎无疑成为其中的重要代表性作家。因此,对张翎创作的研究也日渐形成规模。张翎的创作,特别是在文本意义上自成一体,对此做出一个基本的述评,应该是对近年不断活跃起来的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创作及其... 近年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创作不断活跃,张翎无疑成为其中的重要代表性作家。因此,对张翎创作的研究也日渐形成规模。张翎的创作,特别是在文本意义上自成一体,对此做出一个基本的述评,应该是对近年不断活跃起来的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创作及其研究一个无不裨益的回应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翎创作 海外华文女性文学 研究述评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回顾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锐锋 《华文文学》 2008年第2期24-29,共6页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兴起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通过回顾其发展历程,梳理该学科从孕育到走向成熟的历史脉络——从外在(研究领域、对象)平面空间上的拓展,到内在理论建设的不断进深。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华文文学 历史回顾
下载PDF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相关话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福贵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2,共6页
如果从文学创作和研究的量化构成角度来说,我认为现在是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前所未有的最好时代。这固然是学界同仁20年来筚路蓝缕励精图治努力的结果,从而使华文文学研究日渐兴盛,几乎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显学之一,到了一个谁也不能忽视... 如果从文学创作和研究的量化构成角度来说,我认为现在是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前所未有的最好时代。这固然是学界同仁20年来筚路蓝缕励精图治努力的结果,从而使华文文学研究日渐兴盛,几乎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显学之一,到了一个谁也不能忽视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研究 世界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研究 文学创作 学界同仁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 构成角度 筚路蓝缕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三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良弼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1年第3期47-53,共7页
海外华文文学概念内涵的界定海外华文文学是世界性的文学班象。它所独具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战,正在引起更多研究者的注意。虽然国内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令人瞩目,特别是学科研究格局的初步形成,已将这一研究推上了新的阶段。
关键词 移民文学 中国文学 认识价值 三题 研究格局 概念内涵 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文化 华文文学研究 少数民族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