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5例救治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陈宏颉 魏梁锋 +1 位作者 张灏 王守森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总结海上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治疗结果,探讨海水浸泡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2020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海上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病例,总结治疗效果并与文献报道相比较。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6、23、24、25及49岁... 目的 总结海上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治疗结果,探讨海水浸泡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2020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海上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病例,总结治疗效果并与文献报道相比较。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6、23、24、25及49岁。5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预后良好。结论 虽然海上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伤情复杂。但早期迅速脱离海水、彻底清创、预防感染、复温及必要的外科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损伤 海水浸泡 救治方法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对失血性休克海水浸泡损伤延迟静脉复苏大鼠生存率及脏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莉莉 胡森 +3 位作者 张海湃 田雨沫 张慧苹 关玲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研究电针足三里对失血性休克(HS)海水浸泡损伤延迟静脉复苏大鼠的生存率及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S+海水浸泡组(对照组)和HS+海水浸泡+电针组(电针组),每组50只。大鼠经颈动脉快速放血... 目的 研究电针足三里对失血性休克(HS)海水浸泡损伤延迟静脉复苏大鼠的生存率及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S+海水浸泡组(对照组)和HS+海水浸泡+电针组(电针组),每组50只。大鼠经颈动脉快速放血,失血量为全身血容量的45%。失血后立即将剑突下0.5 cm以下身体在(23±1)℃人工海水中浸泡30 min,海水浸泡完成后2 h,回输全部失血和2倍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液。电针组于浸泡后0.5 h电针双侧足三里,对照组不针刺。监测两组动物的24 h生存率,及失血前,浸泡后即刻,浸泡后2、5、24 h的Cr、CK-MB、ALT及DAO的变化。结果 (1)电针组24 h生存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4,P=0.034)。(2)浸泡后2 h,电针组的DAO[(9.98±1.00)m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1.99±0.85)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5,P=0.001)。浸泡后5 h,电针组的CK-MB(501.00±204.94)U/L、ALT(65.38±7.67)mg/ml及DAO(8.37±1.54)m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1.38±336.01,t=4.315,P=0.001;97.64±7.90,t=8.286,P=0.000;10.02±0.91,t=2.367,P=0.035)。浸泡后24 h,电针组的Cr(19.50±4.11)低于对照组(24.88±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1,P=0.008)。结论 电针足三里能提高HS海水浸泡延迟静脉复苏大鼠的24 h生存率,改善脏器功能,有抗海战伤休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失血性休克 海水浸泡 延迟静脉复苏 脏器功能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对失血性休克合并海水浸泡损伤大鼠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王莉莉 胡森 +4 位作者 张海湃 田雨沫 孟祥熙 张慧苹 关玲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1308-1313,共6页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对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合并海水浸泡损伤后延迟静脉补液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乳酸(lactate,LAC)及腹腔脏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4只SPF级雄性SD大鼠...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对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合并海水浸泡损伤后延迟静脉补液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乳酸(lactate,LAC)及腹腔脏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HS+海水浸泡+延迟静脉补液组(对照组)和HS+海水浸泡+电针足三里+延迟静脉补液组(电针组)。大鼠经右侧颈总动脉快速放血,失血量为全身血容量的45%。失血后立即将剑突以下0.5 cm的身体浸泡在(23±1)℃人工海水中30 min。海水浸泡后2 h,回输全部失血及2倍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氏液。电针组于浸泡后0.5 h电针双侧足三里,对照组仅进行固定。监测失血前(基线)、浸泡后即刻、浸泡后2 h、浸泡后5 h和浸泡后24 h的MAP、HR、LAC和腹腔脏器血流量的变化。结果浸泡后即刻,两组大鼠MAP及HR均显著低于失血前(P<0.01);浸泡后2 h,电针组的MAP及H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浸泡后即刻两组大鼠的LAC水平较失血前显著升高(P<0.01);浸泡后5 h,电针组LA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海水浸泡后肾、肝及小肠黏膜血流量比失血前均显著降低(P<0.01)。浸泡后2 h,电针组肾、肝及小肠黏膜血流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浸泡后5 h,电针组肝脏及小肠黏膜血流量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能显著提高失血性休克海水浸泡损伤动物的MAP和HR,降低血LAC水平,改善腹腔脏器血流量,具有一定的抗海战伤休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休克 失血性 海水浸泡 大鼠
下载PDF
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策略
4
作者 张天帅 刘兆辰 +4 位作者 彭智颖 温镕博 贾航 张卫 于冠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28-1232,共5页
随着军事武器的发展,高威力精确制导炸弹导致的腹部炸伤成为海战伤高发伤情。同时,该伤情在海战环境下极易复合海水浸泡伤,形成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本文分析了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损伤机制、伤情特点以及救治难点,依据损伤控制性手... 随着军事武器的发展,高威力精确制导炸弹导致的腹部炸伤成为海战伤高发伤情。同时,该伤情在海战环境下极易复合海水浸泡伤,形成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本文分析了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损伤机制、伤情特点以及救治难点,依据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提出针对此种伤情的“两部分、三阶段”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策略,对每一阶段的救治要点进行阐述,并对该救治策略的未来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开放性损伤 海水浸泡 损伤控制性手术 救治策略
原文传递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致伤特点及优先处置原则 被引量:2
5
作者 林颖 孙艳 +1 位作者 郭凤(综述) 陈剑虹(审校) 《东南国防医药》 2023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会进一步加剧机体损伤,由于海水的特殊性决定了海水浸泡伤的致伤特点:严重低温症、高渗性脱水、严重感染。因此,创伤合并海水浸泡伤情更加复杂,伤者致死率更高。明确海水浸泡后的致伤机制,对于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的救...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会进一步加剧机体损伤,由于海水的特殊性决定了海水浸泡伤的致伤特点:严重低温症、高渗性脱水、严重感染。因此,创伤合并海水浸泡伤情更加复杂,伤者致死率更高。明确海水浸泡后的致伤机制,对于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的救治意义重大。文章就创伤合并海水浸泡致伤特点及优先处置原则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海水浸泡 严重低温症 高渗性脱水
下载PDF
家兔软组织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及海水浸泡后凝血-纤溶功能变化分析
6
作者 杨昊洋 杜文琼 +7 位作者 叶钊 钟鑫 陈灿 贾益君 蒋仁庆 秦昊 张冬朝阳 宗兆文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579-2585,共7页
目的观察分析家兔软组织损伤合并休克及海水浸泡后凝血-纤溶功能变化。方法由陆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家兔20只,雌雄不限,年龄3~4个月,体质量(2.17±0.02)kg,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组。A组损伤家兔小腿和大腿肌群,损伤面积... 目的观察分析家兔软组织损伤合并休克及海水浸泡后凝血-纤溶功能变化。方法由陆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家兔20只,雌雄不限,年龄3~4个月,体质量(2.17±0.02)kg,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组。A组损伤家兔小腿和大腿肌群,损伤面积共约10 cm^(2),深度约1.5 cm,而后抽取家兔总血容量20%,即制成家兔软组织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B组动物在上述基础上,使用模拟海水浸泡40 min,浸泡深度为肋骨下缘水平。在伤前和伤后15 min、1 h、4 h和8 h,抽血检测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相、血小板计数和D-二聚体等,并观察各个时相点血压和存活率变化情况。结果致伤后两组家兔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达30%,成功建立家兔软组织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模型,且两组休克无明显差异。B组8 h和24 h的存活率为70%和0,明显低于A组的90%和50%。B组凝血-纤溶功能变化比A组更为复杂和严重,表现在伤后8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29.53±4.36)vs(24.56±4.17)s]、反应时间R值延长[(3.07±0.69)vs(2.34±0.63)min]、D-二聚体浓度明显增高[(0.214±0.23)vs(0.037±0.03)mg/l]、血小板激活活性明显升高(508.67±86.69 vs 381.60±73.84),最大振幅值显著降低[(52.73±14.97)vs(63.52±3.86)mm]和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A组[(182.77±60.01)×10^(9)/L vs(236.78±52.14)×10^(9)/L。结论软组织损伤合并休克时,海水浸泡将导致凝血时间延长,而纤溶激活、血小板降低程度均明显高于无海水浸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海水浸泡 失血性休克 凝血-纤溶系统 血栓弹力图
原文传递
高压氧治疗海水浸泡火器伤兔股骨骨缺损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张淦 刘胜杰 +3 位作者 王智 陈聪聪 马武秀 陈肖松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999-1002,I0004,共5页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海水浸泡火器伤所致兔股骨开放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实验实施时间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84只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制作海水浸泡火器伤所致肢体开放性骨缺损模型,对照组彻底清创后,行骨...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海水浸泡火器伤所致兔股骨开放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实验实施时间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84只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制作海水浸泡火器伤所致肢体开放性骨缺损模型,对照组彻底清创后,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高压氧组彻底清创后,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连续高压氧治疗7 d。通过X线摄片、定量PCR法、HE染色及生物力学分析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各组各个时间段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术后1 d[(2.97±0.25)比(2.39±0.24)]、3 d[(4.12±0.38)比(3.65±0.30)]、1周[(4.83±0.23)比(4.36±0.39)]、2周[(5.89±0.40)比(5.04±0.36)]、4周[(4.21±0.42)比(5.04±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12周,两组VEGF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观察:术后2周两组未见明显骨组织影,钢板及螺钉在位。术后4周两组骨缺损区有薄云状骨痂阴影,阴影区域高压氧组>对照组,钢板及螺钉在位。术后8周对照组骨组织阴影增强,高压氧组达骨性愈合,髓腔未完全再通,钢板及螺钉在位。术后12周,对照组达骨性愈合,但髓腔部分再通,钢板及螺钉在位;高压氧组皮质连续性好,髓腔再通,基本完成修复,钢板及螺钉在位。Lane-Sandhu放射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术后4周[(4.17±0.75)分比(2.83±0.98)分]、8周[(7.67±1.63)分比(5.67±0.82)分]、12周[(10.17±1.47)分比(7.83±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Lane-Sandhu放射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第12周,两组大量板层骨形成,对照组髓腔部分再通,高压氧组髓腔再通。生物力学分析:对照组最大负荷(195.97±11.70)N<高压氧组最大负荷(239.75±10.76)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具有促进海水浸泡火器伤致骨缺损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创伤 枪击 海水浸泡 兔股骨骨缺损 火器伤
下载PDF
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生理病理改变的动物实验系统评价
8
作者 肖楚兰 顾伟 +2 位作者 李富强 邱水芬 李峻辉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707-719,共13页
目的系统评价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实验动物模型的生理病理变化相关结局指标与相关文献质量,为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 目的系统评价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实验动物模型的生理病理变化相关结局指标与相关文献质量,为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11月,获取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实验动物的实验研究文献,并由两名研究者对文献内容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采取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合格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实验动物模型生理病理相关结局指标存在较大异质性,其体温、基础生命体征、血常规、心肌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电解质平衡、炎性指标、抗氧化能力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肛温、腹温、呼吸、心率、动脉压、心输出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8、IL-1β、酸碱度、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标准HCO3-、阴离子间隙、钙、超氧化物歧化酶改变显著。结论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实验动物模型的各生理病理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化改变。相关研究文献量较少,且文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体温过低症 实验动物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肢体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伤口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效果分析
9
作者 鲍宏玮 蒋莉 +1 位作者 樊娟 任安经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探讨肢体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伤口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肢体烧伤海水浸泡后常规清创组(8只)和肢体烧伤海水浸泡后负压封闭引流组(8只)。观察2组伤口愈合情况,并取造模后当天、第7天和第1... 目的探讨肢体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伤口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肢体烧伤海水浸泡后常规清创组(8只)和肢体烧伤海水浸泡后负压封闭引流组(8只)。观察2组伤口愈合情况,并取造模后当天、第7天和第14天伤口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Ki67和CD31表达。结果肢体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后负压封闭引流组伤口愈合时间[(14.75±1.36)min]明显短于常规清创组[(17.63±1.44)min],Ki67和CD31表达明显高于常规清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比常规清创更有利于伤口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海水浸泡 负压封闭引流
下载PDF
海水浸泡伤伤口冲洗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郝建玲 翁艳秋 +1 位作者 张玲娟 陈文瑶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73-176,共4页
近年来,海水浸泡伤发生率逐渐增高,海水环境特殊,患者负伤落水后除自身伤势外,还可能发生软组织坏死、感染概率增加、炎症反应加重、低体温、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微循环障碍等。正确的伤口冲洗可有效降低海水浸泡伤伤口的感染风险,使患... 近年来,海水浸泡伤发生率逐渐增高,海水环境特殊,患者负伤落水后除自身伤势外,还可能发生软组织坏死、感染概率增加、炎症反应加重、低体温、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微循环障碍等。正确的伤口冲洗可有效降低海水浸泡伤伤口的感染风险,使患者及时脱离海水环境,延缓伤情进一步发展,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海水浸泡伤伤口最佳的冲洗液种类、压力、体积和温度尚无定论,缺乏动物实验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进行相关验证。本文对冲洗压力、冲洗液种类、冲洗水流方向、冲洗时间(液体用量)等影响伤口冲洗效果的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伤口护理 冲洗液
下载PDF
海水浸泡对火器伤致兔股骨开放性骨缺损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张淦 刘胜杰 +3 位作者 王智 陈聪聪 马武秀 陈肖松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580-585,共6页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对火器伤致兔股骨开放性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5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2组:A组和B组。制作火器伤致兔股骨开放性骨缺损模型,A组为空白对照,伤肢浸泡于生理盐水中1 h,彻底清创后,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B组为实验组...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对火器伤致兔股骨开放性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5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2组:A组和B组。制作火器伤致兔股骨开放性骨缺损模型,A组为空白对照,伤肢浸泡于生理盐水中1 h,彻底清创后,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B组为实验组,伤肢浸泡于人工海水中1 h,彻底清创后,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通过X线摄片、定量PCR法及HE染色来评价各组骨缺损治疗效果。结果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各组各个时间段均有表达,与A组相比,B组术后1 d(2.25±0.28比2.83±0.31)、3 d(3.01±0.26比3.69±0.28)、1周(3.32±0.44比4.45±0.39)、2周(4.54±0.36比6.2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术后4、8、12周,A、B两组HIF-1α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各组各个时间段均有表达,与A组相比,B组术后1 d(2.69±0.25比2.39±0.24)、3 d(3.98±0.26比3.65±0.30)、1周(4.65±0.31比4.36±0.39)、2周(5.51±0.34比5.04±0.33)、4周(4.15±0.29比3.54±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周,两组VEGF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影像学观察:术后2周A、B组未见明显骨组织影,术后4周A、B组骨缺损区有薄云状骨痂阴影,阴影区域A>B组。术后8周A组骨组织阴影增强,骨组织阴影A>B组。术后12周,A组达骨性愈合,髓腔部分再通;B组骨皮质连续,髓腔未通。③组织学观察:术后第12周,A组有大量板层骨形成,髓腔部分再通;B组少量板层骨,髓腔未通。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与A组相比,B组术后8周(6.67±0.78比5.17±1.17)、12周(9.16±0.83比8.17±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组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水浸泡可能通过抑制断端组织VEGF表达途径导致火器伤致骨缺损愈合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兔股骨骨缺损 火器伤
下载PDF
海水浸泡低体温伤员复温课程的设置及实践
12
作者 李振杰 董飞 +2 位作者 杨梅 华通 高瑞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1期214-217,227,共5页
海水浸泡低体温症是海上军事训练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特殊病理状态,也是导致海军士兵伤亡的独立风险因素。本研究通过分析海水浸泡低体温伤的特点,设置海水浸泡低体温伤员复温课程,并从理论知识和动物模型实践两个环节进行教学,以提升受... 海水浸泡低体温症是海上军事训练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特殊病理状态,也是导致海军士兵伤亡的独立风险因素。本研究通过分析海水浸泡低体温伤的特点,设置海水浸泡低体温伤员复温课程,并从理论知识和动物模型实践两个环节进行教学,以提升受训学员的理论及实践水平,以及常用复温方法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低体温症 动物模型实验 教学
下载PDF
战伤合并海水浸泡生存时间及死亡率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虞积耀 赖西南 +6 位作者 李辉 陆松敏 王育红 王正国 鹿尔训 孙笑非 王大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 观察各类战伤合并海水浸泡动物的生存时间及死亡率。方法 建立胸部开放伤、腹部开放伤、烧伤、失血性休克 合并海水浸泡的动物模型,观察各类致伤动物合并海水浸泡的生存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胸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平均存活时间... 目的 观察各类战伤合并海水浸泡动物的生存时间及死亡率。方法 建立胸部开放伤、腹部开放伤、烧伤、失血性休克 合并海水浸泡的动物模型,观察各类致伤动物合并海水浸泡的生存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胸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平均存活时间为 45min,腹部开放伤为162min。30%深Ⅱ度烧伤海水浸泡4h死亡率为50%,而同样程度烧伤死亡率为6%。中度失血性休克浸泡海水 中90min死亡率为90%,对照组全部存活。结论 战伤合并海水浸泡动物存活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明显升高,其原因与海水高渗、 高钠、低温对机体的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伤 海水浸泡 存活时间 死亡率
下载PDF
海水浸泡腹部开放性损伤对大鼠体液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5
14
作者 王育红 鹿尔驯 +3 位作者 虞积耀 王大鹏 周正谋 关淑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86-788,共3页
目的 :了解腹部开放性损伤的大鼠经海水浸泡不同时间后机体体液代谢的变化。方法 :观察雄性 Wistar大鼠腹部开放性损伤条件下 ,经海水浸泡不同时间后大鼠血浆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晶体渗透浓度 ,红细胞体积分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等的变... 目的 :了解腹部开放性损伤的大鼠经海水浸泡不同时间后机体体液代谢的变化。方法 :观察雄性 Wistar大鼠腹部开放性损伤条件下 ,经海水浸泡不同时间后大鼠血浆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晶体渗透浓度 ,红细胞体积分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等的变化 ,并设单纯腹部开放性损伤组及生理盐水浸泡组作为对照。 结果 :与单纯腹部开放性损伤组及生理盐水浸泡组相比 ,高渗海水进入腹腔后 1h,大鼠血浆 Na+ ,K+ ,Cl- 浓度即显著升高 ,HCO3- 浓度显著下降 ,阴离子间隙明显扩大 ,血浆晶体渗透浓度、红细胞体积分数及血红蛋白含量也明显增加 ;且随浸泡时间的延长 ,大鼠体内高钠、高钾、高氯血症 ,血液浓缩及酸中毒程度愈加严重 ,在浸泡后 2~ 3h达峰值。结论 :海水浸泡腹部开放性损伤与单纯腹部开放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变化有明显不同 ,经海水浸泡的时间愈长 ,上述变化愈严重 ,对机体的危害性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腹部损伤 海水浸泡 体液代谢 大鼠
下载PDF
海水浸泡弹道伤骨骼肌组织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19
15
作者 黄宏 王正国 +3 位作者 赖西南 吴国萍 王丽丽 张良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53-755,共3页
目的 探讨海水浸泡火器伤骨骼肌组织的病理特点 ,为海上战伤早期伤口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滑膛枪发射质量为 0 .3 8g的钢珠 ,速度为 60 0~ 80 0m/s ,钢珠击中兔后肢 ,分别将致伤兔浸泡于海水中 3 0min和 1h ,于伤后取材光镜观... 目的 探讨海水浸泡火器伤骨骼肌组织的病理特点 ,为海上战伤早期伤口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滑膛枪发射质量为 0 .3 8g的钢珠 ,速度为 60 0~ 80 0m/s ,钢珠击中兔后肢 ,分别将致伤兔浸泡于海水中 3 0min和 1h ,于伤后取材光镜观察。结果 海水浸泡火器伤肌组织损伤程度、范围以及过度炎症反应明显重于单纯火器伤组 ,浸泡时间越长 ,组织损伤越重。结论 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可加重组织继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火器伤 骨骼肌 病理
下载PDF
海水浸泡对创伤性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锐 刘宗惠 +1 位作者 虞积耀 王亚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 :研究海水浸泡对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 ,为海战条件下颅脑损伤的救治提供依据。 方法 :建立海水浸泡兔创伤性脑水肿模型。测量脑组织水含量、离子含量 ;用伊文蓝 (EB)、胶体金 (CG)示踪血脑屏障 (BBB)通透性变化。结果 :海水浸泡后... 目的 :研究海水浸泡对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 ,为海战条件下颅脑损伤的救治提供依据。 方法 :建立海水浸泡兔创伤性脑水肿模型。测量脑组织水含量、离子含量 ;用伊文蓝 (EB)、胶体金 (CG)示踪血脑屏障 (BBB)通透性变化。结果 :海水浸泡后脑组织的水含量、离子含量、EB含量均增高。光镜及电镜可见有更多 CG颗粒透过 BBB入脑。 结论 :海水是一个重要的致伤因素 ,它可通过增加 BBB通透性和加剧脑组织离子失衡等多个环节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水肿 血脑屏障 海水浸泡 影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实验犬的救治作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吴印爱 王志伟 +4 位作者 刘献棠 罗真东 喻洪涛 胡世雄 金浩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28-630,共3页
目的 :观察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的救治效果。方法 :建立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35只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A组 )、质量分数为 5 %的葡萄糖治疗组 (B组 )、0 .4 5 %氯化钠治疗组 (C组 )、0 .9%氯化钠治疗组 (D组 )及低张... 目的 :观察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的救治效果。方法 :建立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35只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A组 )、质量分数为 5 %的葡萄糖治疗组 (B组 )、0 .4 5 %氯化钠治疗组 (C组 )、0 .9%氯化钠治疗组 (D组 )及低张胶体液治疗组 (E组 ) ,观察每组动物腹腔海水浸泡后平均动脉压 (MAP)、心排血量 (CO)、尿量、血浆渗透压及脑、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低张胶体液可显著改善 MAP及 CO,增加尿量 ,降低血浆渗透压 ,预防脑、肺水肿的发生。结论 :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具有较好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失血 补液
下载PDF
胸部开放伤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辉 鹿尔驯 +5 位作者 虞积耀 王育红 孙笑非 王大鹏 关淑珍 马聪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598-601,共4页
目的 :探讨胸部开放伤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的特点 ,为研究救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实验动物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10只 )、海水浸泡组 (10只 )和生理盐水浸泡组 (5只 )。对照组为单纯胸外伤 ,后 2组动物于致伤后分别置入人工配制的... 目的 :探讨胸部开放伤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的特点 ,为研究救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实验动物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10只 )、海水浸泡组 (10只 )和生理盐水浸泡组 (5只 )。对照组为单纯胸外伤 ,后 2组动物于致伤后分别置入人工配制的海水或生理盐水中 ,于伤前及入水后 0 .5、1、2、3和 4小时取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 1β(IL 1β)变化 ,同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系统和动脉血气变化。动物活杀或死后立即取肺标本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对照组除不浸泡海水 (或生理盐水 )外其它处理同海水浸泡组。结果 :海水浸泡组动物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浸泡组 ,且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后 2组 ,平均生存时间为 45分钟。海水浸泡组的急性肺损伤明显重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浸泡组 ,表现为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肺含水量明显增加、血浆 TNFα和 IL 1β伤后明显升高并且高峰时间明显提前。结论 :海水浸泡加剧胸外伤致急性肺损伤的程度 ,导致呼吸及循环系统进行性衰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胸部伤 肺损伤 急性 海水浸泡
下载PDF
不同复温方式对犬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救治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兴东 王育红 +4 位作者 虞积耀 姜福亭 何远翔 王大鹏 段蕴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复温方式对犬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救治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成年杂种犬 30只制作成腹部开放伤动物模型 ,伤后均浸泡人工海水中 ,2h后打捞出水 ,随机分为 3组。自然复温组 (n=10 ) :将动物移至温暖环境 ,靠机体... 目的 探讨不同复温方式对犬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救治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成年杂种犬 30只制作成腹部开放伤动物模型 ,伤后均浸泡人工海水中 ,2h后打捞出水 ,随机分为 3组。自然复温组 (n=10 ) :将动物移至温暖环境 ,靠机体自身产热自发复温 ;体表复温组 (n=10 ) :用电热毯体表加温 ;体中心复温组 (n=10 ) :1/3张盐水 4 2℃水浴 2 0min后 ,腹腔用 1/2张盐水持续灌洗 2h。观察不同复温方式对犬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救治时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心输出量的影响。结果 自然复温组复温效果不满意 ,救治 6h后体温 34 8℃ ,未恢复正常体温 ,血压提升困难、心动过速、心输出量降低。体表复温组复温效果优于前组 ,6h后体温 36 9℃ ,接近致伤前体温 ,但血压、心率和心输出量也出现同前组类似的表现 ,只是程度较轻。体中心复温组复温效果满意 ,救治后 4h体温、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心输出量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后体温过低的救治时最好采用体中心复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海水浸泡 复温
下载PDF
快速输注低张液体在治疗胸外伤后海水浸泡致高渗血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辉 鹿尔驯 +4 位作者 虞积耀 王育红 孙笑非 王大鹏 马聪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7期433-435,共3页
目的 :探讨快速输液在海水浸泡性胸外伤致高渗血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犬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10只 )和治疗组 (10只 )。对照组于胸外伤后置入人工配制的海水中 ,观察期间不予任何治疗 ;治疗组于浸入海水 2 5分钟后捞出进行紧急... 目的 :探讨快速输液在海水浸泡性胸外伤致高渗血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犬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10只 )和治疗组 (10只 )。对照组于胸外伤后置入人工配制的海水中 ,观察期间不予任何治疗 ;治疗组于浸入海水 2 5分钟后捞出进行紧急救治 (包括关闭伤口、胸腔闭式引流以及于 4小时内快速输入低张液体 ,输液量为总补液量的 1/ 2 )。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浆渗透压、血钠、血钾、血氯和动脉血气。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于浸泡海水后出现严重高渗血症、高钠血症和高氯血症。对照组在实验期间的死亡率为 90 % ,平均生存时间为 45分钟。而治疗组经胸腔闭式引流和快速输入低张液体后 ,平均血浆渗透压于 2 4小时回落到伤前基础水平 ,全组平均存活时间为 40 .9小时 (治疗组中 5只犬存活时间 <2 4小时 ,死亡前平均血浆渗透压为377mm ol/ L,平均存活时间为 14.7小时 ;而存活时间超过 2 4小时的 5只犬平均血浆渗透压为 30 9mm ol/ L,平均存活时间为 6 7.2小时 )。结论 :胸外伤后海水浸泡对机体的血浆渗透压和电解质平衡有严重影响 ,是实验犬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快速输入低张液体对降低血浆渗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胸外伤 电解质平衡 血浆渗透压 液体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