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4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海洋产业的城市创新网络特征及邻近性分析
1
作者 郭建科 田冬翠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2,60,共8页
基于2000—2020年海洋产业合作申请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城市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格局和邻近性机理。结果表明:①拓扑结构方面,2000年和2001年城市创新网络不具备无标度网络特征;2002—2020年,网络规模逐... 基于2000—2020年海洋产业合作申请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城市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格局和邻近性机理。结果表明:①拓扑结构方面,2000年和2001年城市创新网络不具备无标度网络特征;2002—2020年,网络规模逐渐扩大,城市间合作增加,网络以2011年为分界点由松散转为集聚阶段。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性逐渐明显,并由“双核心”结构逐渐发育为以北京为单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②空间格局方面,核心城市和中介城市均表现出区域性特征,主要集聚在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半岛,城市创新网络形成了以三角结构为支撑的四边形空间格局。③城市专利合作由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扩展,但海洋产业的科技创新主要依靠深圳、青岛、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城市和北京、武汉等少部分内陆城市。④社会邻近性对城市创新网络的解释力最高,地理距离对城市合作的限制作用逐渐减弱,不同邻近因子间均存在非线性增强的两两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 合作专利 社会网络分析 地理探测器 多维邻近性 城市创新网络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机理、困境与对策
2
作者 陈诗波 陈亚平 +1 位作者 王雅兰 娄华伟 《调研世界》 2024年第2期88-96,共9页
海洋科技是推动海洋事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代表国家核心战略需求。本文首先基于现代化要求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和开放合作五个方面提出了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的五个特征,并从资源再配置、技术选择和主体协同三个路... 海洋科技是推动海洋事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代表国家核心战略需求。本文首先基于现代化要求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和开放合作五个方面提出了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的五个特征,并从资源再配置、技术选择和主体协同三个路径提出了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机理;然后对我国现代化海洋体系建设成效、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新时期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技创新 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海洋强国战略
下载PDF
我国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化分析
3
作者 邵业 宁凌 +1 位作者 欧春尧 曹阳春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期3-14,共12页
文章在厘清海洋产业数字化相关概念的前提下,基于钻石模型构建了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2014—2020年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海洋产... 文章在厘清海洋产业数字化相关概念的前提下,基于钻石模型构建了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2014—2020年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不同区域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区域内差异是研究期内我国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地区差异的主导因素,其中北部沿海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差异最小,南部沿海地区内部差异居中;三大海洋经济圈内海洋产业数字化集聚形式各具特征:北部海洋经济圈内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高-低”集聚型,南部海洋经济圈内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低-高”集聚型,东部海洋经济圈内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则形成“高-高”集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 数字化水平测度 钻石模型 时空演化分析
下载PDF
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环境规制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4
作者 张鸽子 李庆满 《市场周刊》 2024年第1期30-34,91,共6页
文章基于沿海省份2011—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沿海省份海洋环境规制、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产业结... 文章基于沿海省份2011—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沿海省份海洋环境规制、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大。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科技创新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但从短期来看,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环境规制产生影响较微弱;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环境规制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规制 海洋科技创新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PVAR
下载PDF
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理论基础、现状评价、建议对策
5
作者 邵业 欧春尧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4期92-95,共4页
现代海洋产业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而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文章在梳理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上,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进行测度,并得出... 现代海洋产业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而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文章在梳理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上,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进行测度,并得出以下结果: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呈快速提升趋势;东部海洋经济圈内各地区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较高且差距较小,南部海洋经济圈居中,北部海洋经济圈数字化水平较低且差距较大。文章基于研究结果将我国11个沿海省(市)划分为4种类型,并提出我国各沿海地区现代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海洋产业 数字化转型 理论基础 现状评价
下载PDF
福州市海洋产业发展研究
6
作者 林丽娟 《中国海洋经济》 2024年第1期1-18,169,170,共20页
福州市立于东海之滨,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台湾海峡)相望,自古以来就是“海丝”沿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港口城市,也是中国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1994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履职期间,就提出建设“海上福州”战略构想。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 福州市立于东海之滨,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台湾海峡)相望,自古以来就是“海丝”沿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港口城市,也是中国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1994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履职期间,就提出建设“海上福州”战略构想。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特别强调福建要壮大海洋新兴产业,这给福州市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遵循。本文对福州市海洋产业发展基础和环境进行了梳理,对其发展现状展开深入探究,发现目前福州市海洋产业发展依然存在海洋产业结构布局有待优化、传统海洋产业粗放发展模式尚未完全改变以及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仍不充分的问题。结合福州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推动福州海洋产业更加高效发展,本文建议加快转变传统海洋渔业发展模式、促进临港工业集群化水平提高、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深水大港、推进滨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 产业结构 海洋新兴产业 “海上福州”战略 福州市
下载PDF
数字赋能江苏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7
作者 易爱军 穆月婷 +1 位作者 彭娇 沈婷婷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102,共11页
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江苏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支撑,而数字化是拉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是江苏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方向。近年来,江苏海洋产业数字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数字赋能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技术、... 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江苏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支撑,而数字化是拉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是江苏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方向。近年来,江苏海洋产业数字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数字赋能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技术、数据、人才、投资和监管等诸多问题,需着力突破海洋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技术瓶颈、推进海洋数据的共建共享、强化海洋产业数字化人才支撑、加大对海洋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资金支持、加强对海洋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监管,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海洋产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8
作者 黄鹏慧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5期110-112,共3页
基于2011—2020年沿海11省市面板数据,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赋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北部及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较... 基于2011—2020年沿海11省市面板数据,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赋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北部及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较为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各维度均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推动作用,其中使用深度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海洋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忠 王桂羽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1期113-120,共8页
海洋产业集聚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文章使用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法测度海洋产业集聚水平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海洋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海洋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形... 海洋产业集聚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文章使用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法测度海洋产业集聚水平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海洋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海洋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形成以海南、福建为主的第一产业集聚区,以天津为龙头的第二产业集聚区和以上海为领先的第三产业集聚区。海南、天津和上海作为我国海洋产业的强集聚区但集聚水平有所减缓。(2)资源禀赋、潜在市场、劳动力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均显著提升海洋产业集聚水平。海洋科技创新水平不足导致对第二产业的发展不能形成有力支撑,高学历型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海洋各产业的集聚化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基础设施。应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并适度控制集聚规模,加快海洋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 产业集聚 区位熵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海洋产业生态化的影响——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苟露峰 王宁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9期110-116,共7页
产业生态化转型是实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数字技术是海洋产业生态化转型的重要助推因素。文章以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青岛市为例,综合梳理国外数字技术应用于海洋产业生态化转型的资料,选取青岛市海洋渔业... 产业生态化转型是实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数字技术是海洋产业生态化转型的重要助推因素。文章以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青岛市为例,综合梳理国外数字技术应用于海洋产业生态化转型的资料,选取青岛市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和滨海旅游业等重点海洋产业,分析不同行业现状并结合青岛市的海洋产业特点,提出数字技术助力海洋产业生态化转型建议,以全面提升青岛市海洋产业生态化水平,实现海洋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海洋产业生态化 绿色发展 青岛市
下载PDF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如何赋能海洋产业发展——以山东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林 于延桢 沈春蕾 《开放导报》 2023年第4期87-92,共6页
海洋是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山东自贸试验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围绕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取得了不小成绩。然而,相对薄弱的海洋产业基础抑制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所能发挥的倍增效... 海洋是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山东自贸试验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围绕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取得了不小成绩。然而,相对薄弱的海洋产业基础抑制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所能发挥的倍增效应,制度创新尚未有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有效促进海洋产业低碳绿色发展、有力促进陆海产业联动发展。制度创新在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促进口岸功能完善以及加强环境保护与资源养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推动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完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链,促进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推进陆海统筹一体化发展,通过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赋能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制度创新 海洋产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海洋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伟呈 冯潇毅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6期21-28,共8页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沿海11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而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海洋科技创新在该影响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发...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沿海11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而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海洋科技创新在该影响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沿海地区整体来看,金融发展显著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从分区域来看,金融发展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在环渤海地区不显著,而在长三角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显著;海洋科技创新在金融发展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未来应加快完善海洋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以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海洋科技创新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科学规划对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牵引作用效果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13
作者 黄宏纯 朱宇兵 李学金 《中国市场》 2023年第14期28-32,共5页
文章以科学规划对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牵引作用效果为评价对象,构建了科学规划对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牵引作用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科学规划对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牵引作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今后... 文章以科学规划对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牵引作用效果为评价对象,构建了科学规划对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牵引作用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科学规划对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牵引作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今后加强科学规划对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牵引作用,为广西海洋管理部门制定有效政策发挥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牵引作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规划 海洋产业发展 牵引作用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与路径研究
14
作者 刘汉斌 朱坚真 《海洋经济》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海洋经济建设的主旋律,而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释放新动能是谱写该旋律的关键。在传统三次划分海洋产业的基础上根据各海洋产业内部主导的要素密集度进一步细分海洋产业,揭示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沿着“资源...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海洋经济建设的主旋律,而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释放新动能是谱写该旋律的关键。在传统三次划分海洋产业的基础上根据各海洋产业内部主导的要素密集度进一步细分海洋产业,揭示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沿着“资源-劳动-资本-技术方向”阶梯式演化机理,并指出在这一过程中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海洋经济增长与陆海产业协同联动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2001-2019年间中国海洋经济年度综合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历史的纵向视角实证剖析了海洋产业结构及其经济增长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海洋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升级,海洋经济总体上正从总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但在这过程中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船舶业及海洋高新装备制造业等海洋工业内在潜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且同一产业内部及不同层次产业间的联动性较弱,尤其是以海洋基础性研究和技术管理为代表的海洋服务业对海洋工业以及第一产业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海洋产业结构 要素密集度 向量自回归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促进智慧海洋产业发展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15
作者 何欣梅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3年第4期243-250,共8页
数字经济在推动智慧海洋产业向新阶段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数字经济促进智慧海洋产业专业化、融合化、信息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作用以及数字经济促进智慧海洋发展的内在机制——人、财、物3个方面的分析,以问题为... 数字经济在推动智慧海洋产业向新阶段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数字经济促进智慧海洋产业专业化、融合化、信息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作用以及数字经济促进智慧海洋发展的内在机制——人、财、物3个方面的分析,以问题为导向,认为福建省数字经济在促进智慧海洋产业方面存在转型能力不强、要素协同运转不顺畅、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产业衔接不充分等问题。围绕智慧海洋产业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聚焦智慧海洋数字化,突出智慧海洋产业要素的有效协同,加强智慧海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经济与智慧海洋产业的有效衔接,促进智慧海洋产业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 智慧海洋产业 高质量发展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交易效率、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海洋经济分工——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16
作者 纪玉俊 李振洋 《海洋经济》 2023年第5期59-69,共11页
区域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海洋产业在空间布局呈现日益集聚化态势。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构建两个区域两个海洋产业一种生产要素模型,阐释由交易效率所决定的海洋产业集聚和区域海洋经济分工演进关系,探讨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理... 区域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海洋产业在空间布局呈现日益集聚化态势。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构建两个区域两个海洋产业一种生产要素模型,阐释由交易效率所决定的海洋产业集聚和区域海洋经济分工演进关系,探讨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交易效率变化决定海洋产业集聚影响下的区域海洋经济分工演进;随着交易效率提升促使海洋产业空间分布由对称均衡向集聚均衡转变,导致区域海洋经济表现出“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完全分工”的阶段性高级化状态。产业集聚既是区域海洋经济分工的形成过程也是影响其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经济分工在提升海洋产业集聚地区生产效率的同时也缩小了地区间海洋经济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集聚 交易效率 区域海洋经济分工
下载PDF
蓝色金融创新赋能广东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17
作者 朱坚真 林东毅 谢龙菲 《新经济》 2023年第7期94-112,共19页
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蓝色金融助力,蓝色金融创新赋予蓝色金融支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动力。本文首先通过对广东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金融支持现状进行总结,提出广东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及金融支持的现存问题及改进空间,并利用DE... 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蓝色金融助力,蓝色金融创新赋予蓝色金融支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动力。本文首先通过对广东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金融支持现状进行总结,提出广东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及金融支持的现存问题及改进空间,并利用DEA模型对金融支持广东海洋产业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发现目前金融支持尚未形成规模,蓝色金融仍需推陈出新。之后从蓝色金融体系构建、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服务及产品创新三方面提出蓝色金融创新设想,结合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及广东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存问题及金融需求,从战略、过程、结果三个层面提出蓝色金融创新赋能广东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金融 广东海洋产业 高质量发展 DEA 分析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思彤 廖泽芳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协调发展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文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中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字经济与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基于空... 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协调发展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文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中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字经济与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基于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数字经济与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逐步向高水平迈进,呈现出“以上海和广东为中心逐渐扩散发展”的空间特征;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本、科技创新水平是重要驱动因素。因此,要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积极构建数字经济与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协同机制,促进海洋产业、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耦合协调度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海洋科技创新、蓝色经济韧性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永生 李宇航 刘嘉玥 《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基于2007—2019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探究海洋科技创新、蓝色经济韧性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对蓝色经济韧性、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 基于2007—2019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探究海洋科技创新、蓝色经济韧性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对蓝色经济韧性、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并未显著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提升;蓝色经济韧性与海洋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互动关系,蓝色经济韧性增长有助于加速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蓝色经济韧性的冲击影响持续增强,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蓝色经济韧性的冲击影响呈先降后升趋势。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增强海洋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效能、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以及优化海洋人力资源配置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技创新 蓝色经济韧性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