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再野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对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启示
1
作者 徐淑升 叶属峰 +2 位作者 孙庆杨 陈绵润 王磊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再野化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新思路,强调3C原则,即核心区(cores)、连通性(corridors)和大型捕食动物(carnivores)。随着陆地再野化的发展,近年来海洋再野化的理念也被国外学者提出,国内外已有海洋再野化的实践案例。... 再野化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新思路,强调3C原则,即核心区(cores)、连通性(corridors)和大型捕食动物(carnivores)。随着陆地再野化的发展,近年来海洋再野化的理念也被国外学者提出,国内外已有海洋再野化的实践案例。本文对海洋再野化的概念、内涵进行整理,对其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基于海洋再野化的内涵,绘制了海洋保护区、海洋生态廊道等组成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网络3D图。基于当前我国海洋再野化存在的问题,例如海洋保护区空缺分析结果与人类活动密集区重叠、生态服务功能区域斑块化、海洋生态廊道规划滞后等问题,建议我国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中,注重食物链上层关键物种“自上而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作用,发挥我国体制优势,整合自然资源管理多项措施,包括:提高已有海洋保护区级别,新设海洋底栖生物的保护区;按不同级别和层次构建生态保护修复网络,补齐海洋生态廊道的短板;根据海洋的立体空间特点划定海洋生态廊道;将生态修复工程的修复区域通过生态廊道连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野化 生态廊道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网络 问题与建议
下载PDF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海洋生态系统修复
2
作者 许也娜 朱宏伟 《林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海洋生态修复是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重要途径,对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功能性、守住生态安全边界和筑牢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实地调查、问题总结、数据下发和收集、外业调查验证基础上,得... 海洋生态修复是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重要途径,对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功能性、守住生态安全边界和筑牢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实地调查、问题总结、数据下发和收集、外业调查验证基础上,得出广东自然保护地内海洋生态修复内容和范围,总结普遍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修复措施,结果为:拟修复红树林面积3086hm^(2),其中人工造林1906hm^(2),生境修复1180hm^(2),移植珊瑚礁苗24000株,投放人工生态礁2400个,海岸线生态修复长度15km,面积4532.6hm^(2),海藻场生态修复90hm^(2),主要采取全面保护,自然恢复为主和人工修复为辅修复措施,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海洋 生态修复 广东
原文传递
南大港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3
《河北地质》 2024年第3期41-41,共1页
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组织开展的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征集活动中,由河北省地矿局地质五队实施的南大港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从25个典型案例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具有突出生态效益、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9个典型案... 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组织开展的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征集活动中,由河北省地矿局地质五队实施的南大港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从25个典型案例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具有突出生态效益、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9个典型案例之一,面向全国推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部 生态保护修复 国土空间 生态效益 典型案例 生态修复 地矿局 海洋
下载PDF
退化海洋生态系统修复相关概念与修复模式的探讨
4
作者 李永祺 唐学玺 +1 位作者 张鑫鑫 童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退化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是确保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及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关键举措,也是当前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梳理海洋生态系统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脉络,以及生态修复与退化海洋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深入... 退化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是确保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及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关键举措,也是当前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梳理海洋生态系统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脉络,以及生态修复与退化海洋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提升科学认知、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强适应性管理。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修复工程的实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 适应性管理 海洋资源利用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问题和攻坚方向 被引量:37
5
作者 张志卫 刘志军 刘建辉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10期26-30,共5页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是破解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和建设美丽海洋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必要环节,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产品的重要手段。为深入推进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是破解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和建设美丽海洋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必要环节,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产品的重要手段。为深入推进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文章对中央财政支持沿海各地实施的270余个海域、海岛和海岸带整治修复和保护项目以及18个"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主要包括海域海岸带环境综合整治、海岛整治修复、典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生态保护修复能力建设4个方面;据相关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累计修复岸线260km、沙滩1 240hm^2、海岛近60个、滨海湿地4 100hm^2,多地整治修复效果明显,海洋生态环境呈明显改善和整体趋稳向好的积极态势。与此同时,目前仍存在缺乏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尚未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以及海洋自然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方向的建议,即做好"三个"转变:保护修复从局部向系统化和高层次转变、资金来源从依靠中央财政向多渠道投入机制转变以及修复模式从人工干预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修复 环境综合整治 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文明
下载PDF
世界海洋日:中国红树林保护与生态修复网络研讨会召开
6
作者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太平洋学会2020年重点工作目标。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太平洋学会创新工作方式,组织专家学者结合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在线研讨、撰写文章和提供政策建议,取得良好效果。2020年... “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太平洋学会2020年重点工作目标。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太平洋学会创新工作方式,组织专家学者结合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在线研讨、撰写文章和提供政策建议,取得良好效果。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太平洋学会 红树林保护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疫情防控 生态修复 创新工作方式 高质量发展 重点工作目标
下载PDF
海洋生态廊道研究进展:概念、方法与展望
7
作者 杜建国 陈琳 +5 位作者 胡文佳 蔡锋 周秋麟 丁丽可 郑新庆 陈彬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共12页
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生态廊道已经成为全球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侧重于陆地生态廊道,有关海洋生态廊道的理论和实践均较少。我国对海洋生态廊道的研究才进入起步阶段,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管理必须... 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生态廊道已经成为全球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侧重于陆地生态廊道,有关海洋生态廊道的理论和实践均较少。我国对海洋生态廊道的研究才进入起步阶段,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管理必须加强的领域。本文对生态廊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生态廊道的概念与演变,阐述了海洋生态廊道的定义和内涵。结合VOSviewer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系统分析了1995—2023年国内外海洋生态廊道领域发表的文献,梳理了近30年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收集了代表性的海洋生态廊道研究案例,凝练归纳出了通用的研究思路和具体技术方法,即首先选择目标物种并分析生活史等数据,其次编制并论证海洋生态廊道识别具体方案,然后进行相关补充调查与调研,最后对海洋生态廊道进行空间边界识别和绘制。在此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法包括包络边界法、最低成本路径法与水文-生态耦合模型法等。本文还进一步从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建议:一是加强全球变化背景下不同尺度不同生物类群连通性维持机制研究,为生态廊道的识别与构建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二是基于多学科交叉建立可覆盖多种海洋物种应对全球变化的生态廊道时空识别技术;三是探索适用的管理模式与管控方法,强化对生态廊道的保护修复与监测预警;四是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框架,研发国际通用的技术指南,以期为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廊道 连通性 生态系统完整性 海洋生态保护 海洋生态修复
下载PDF
填海工程海洋生态景观修复模式的开发与利用
8
作者 马雪松 田涛 +3 位作者 吴忠鑫 尹增强 刘敏 高东奎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0期135-144,共10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围填海工程需求日益激增。填海工程建设在建设期内对海洋环境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填海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和生态景观修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填海工程以及沿海地区的生态景观修复案例,提出根...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围填海工程需求日益激增。填海工程建设在建设期内对海洋环境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填海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和生态景观修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填海工程以及沿海地区的生态景观修复案例,提出根据纵向的水深与横向的地质属性进行不同分区,并对不同分区提出针对性修复措施,建立了新型海洋修复模式与体系,提出海域修复的保障措施,研究结果对填海海域的海洋环境修复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工程 环境影响 生态景观修复 海洋保护
下载PDF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网络评价及其生态修复建议 被引量:24
9
作者 袁少雄 宫清华 +3 位作者 陈军 王均 黄光庆 刘峰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1-440,共10页
以广东省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源地,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潜在生态廊道,通过增加河流与高速公路廊道形成综合生态网络(CEN),并利用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和成本比对CEN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由潜在生态廊道构成的基础生态网络(BEN),α... 以广东省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源地,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潜在生态廊道,通过增加河流与高速公路廊道形成综合生态网络(CEN),并利用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和成本比对CEN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由潜在生态廊道构成的基础生态网络(BEN),α、β、γ指数分别为0.54、2.02和0.70,说明其能使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结构复杂化并形成有效链路;将河流廊道加入BEN形成河流生态网络,其结构更加完善,但因河流本身是两岸基质连通阻力较大的因素,其α、β、γ指数均比基础生态网络有所降低,分别只有0.33、1.64和0.55;由自然保护区、潜在生态廊道、河流廊道、道路廊道、生态节点组成的综合生态网络,α、β、γ指数分别达到0.68、2.34和0.79,说明道路生态廊道的加入,可以弥补河流生态网络的弱点,使网络形成良好回路,对生态网络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在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背景下,建议建设、修复生态廊道47条、生态节点52个,以改善自然保护区孤岛化,促进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物种交流,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为广东省的生态修复、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核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自然保护 生态网络评价 生态修复 生态廊道 生态节点
下载PDF
基于生态网络功能辨识的海坛岛生态保护和修复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鹏 吴剑 +1 位作者 傅世锋 潘翔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90,共9页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生态保护修复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并识别其关键生态功能区域,是开展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切入点。选择海坛岛为研究案例,利用遥感信息源和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生态保护修复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并识别其关键生态功能区域,是开展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切入点。选择海坛岛为研究案例,利用遥感信息源和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辨识出区域潜在的生态网络功能结构。通过景观连接度的重要值评价,揭示海坛岛生态源地和生态节点的重要性,并提出生态保护和修复策略。结果表明:①海坛岛共有生态源地30个,生态廊道219条,生态节点67个。源地、廊道和节点构成了区域潜在的生态网络。②海坛岛生态功能分区中以生态占用低值区为主,其次为中值区,高值区分布最小,三者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54.8%、25.3%、19.9%。③海坛岛景观整体连接度(dIIC)较差,生态流指数(dF)空间分布呈现自西南至东北贯穿全岛的特点,可能连接度指数(dPC)的空间分布呈现从南向北圈层梯度过渡的特点。④根据生态网络功能的辨识结果,对人类的干扰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对处在关键地段的受破坏区域进行生态恢复,以加强研究区的景观结构和功能联系,增强生态系统安全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网络 景观连接度 重要值评价 海坛岛
下载PDF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9
11
作者 丰爱平 刘建辉 《中国土地》 2019年第2期30-32,共3页
健康、富有活力的海洋是海洋强国的标志之一。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形成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开发利用空间格局;通过实施重大工程进而修复海洋生态功... 健康、富有活力的海洋是海洋强国的标志之一。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形成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开发利用空间格局;通过实施重大工程进而修复海洋生态功能,提高海洋保护利用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美丽海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是国土生态统一保护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保护 生态修复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保护 海岸线 保护修复 生物群落 海岸带 生态安全屏障 栖息地
原文传递
规划主导 全民参与 生态修复 管理到位——浅谈象山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模式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关定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5年第10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象山县 全民参与 生态修复 保护模式 经济可持续发展 主导 规划 管理 生态环境破坏
下载PDF
浅析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实践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衍祥 《中国土地》 2021年第10期38-39,共2页
本文分析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内涵特征,归纳总结了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海洋生态修复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 海洋生态保护 常见问题 思路和策略 内涵特征 归纳总结 修复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的太仓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诊断与识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志俊 谈珣珣 《地质学刊》 CAS 2023年第2期188-195,共8页
以江苏太仓作为研究区域,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确定生态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重力模型构建生态廊道,提出生态网络优化模式和对应管控策略。经计算和分析,提取面积30365.46 hm 2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作为生态源地;识别生态源地16... 以江苏太仓作为研究区域,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确定生态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重力模型构建生态廊道,提出生态网络优化模式和对应管控策略。经计算和分析,提取面积30365.46 hm 2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作为生态源地;识别生态源地161.46 km 2,其中水域生态源50个、陆域生态源地47个;提取水域生态廊道53条、陆域生态廊道56条,且水域生态廊道相较于陆域生态廊道更为完善,连通性和稳定性更高;识别需优先保护的生态夹点25个,优先修复的生态障碍点18个。研究成果可为系统性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江苏太仓
下载PDF
广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庆先 林金兰 宁秋云 《中国土地》 2020年第2期57-58,共2页
广西不断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规规划、强化海洋保护区建设、持续加强陆源污染防治和管控、全面开展海域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并加强监测、严格考核,切实推进广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修复工程 环境整治 生态保护修复 海洋保护 综合整治工程 入海排污口 陆源污染防治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水环境综合治理
原文传递
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管理(MEBM)需求的莱州湾生态修复种类筛选与修复保护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培超 李少文 +2 位作者 张孝民 耿晓 刘海鹰 《中国水产》 CAS 2022年第5期65-68,共4页
为保护莱州湾典型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保证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在调查生物资源现状、水域环境和底质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查找了莱州湾海域生态系统薄弱环节,开展了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管理(MEBM)需求的莱州湾生态修复种类... 为保护莱州湾典型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保证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在调查生物资源现状、水域环境和底质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查找了莱州湾海域生态系统薄弱环节,开展了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管理(MEBM)需求的莱州湾生态修复种类筛选研究,筛选出大叶藻、沙蚕、魁蚶、银鲳等生态修复种,提出了修复保护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生物多样性 水域环境 生态修复 大叶藻 修复保护
下载PDF
保护修复红树林 维护海洋生态系统 被引量:12
17
作者 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22年第3期26-31,共6页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带上特有的森林群落,在净化海水、抵挡风浪、保护海岸、改善生态状况、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是自然界赋...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带上特有的森林群落,在净化海水、抵挡风浪、保护海岸、改善生态状况、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珍贵的种质资源,是科学工作者研究植物耐盐抗性,改良盐碱地的良好材料。因此,红树林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生态系统 改良盐碱地 亚热带海岸 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保护修复 人类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
下载PDF
严控新增围填海项目报批加快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易珊 《海洋与渔业》 2019年第5期20-21,共2页
4月15日,《广东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对加强新增围填海管控、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作了进一步细化,明确将全面加强全省滨海湿地保护,切实转... 4月15日,《广东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对加强新增围填海管控、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作了进一步细化,明确将全面加强全省滨海湿地保护,切实转变"向海索地"的工作思路,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有效解决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努力实现保护海洋自然资源,有效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保护 湿地保护 围填海 广东省 管控 滨海 生态文明建设 修复
下载PDF
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19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海洋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 修复技术 赤潮 富营养化
下载PDF
全面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和岸带修复整治力度——以乳山市为例
20
作者 温训昌 《科学与管理》 2011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岸带资源修复整治是实现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近年来,乳山市按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海域使用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
关键词 海洋生态保护 整治力度 乳山市 修复 经济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系统 山东半岛 海域使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