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蒿子多糖DEI、DEII组分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宇 李俊卿 +4 位作者 张立新 陈悦 李志萍 陆懋荪 尹佩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8,共3页
海蒿子(SargassumconfusumAgardh)经热水抽提、乙醇沉淀、DEAE-SephadexA-25柱层析分离,得到多糖DEI、DEII,糖质量分数分别为52.40%,38.80%。经酸降解、薄层层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证明其单糖组成均为岩藻糖、木糖、半乳糖、果糖、甘... 海蒿子(SargassumconfusumAgardh)经热水抽提、乙醇沉淀、DEAE-SephadexA-25柱层析分离,得到多糖DEI、DEII,糖质量分数分别为52.40%,38.80%。经酸降解、薄层层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证明其单糖组成均为岩藻糖、木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其中岩藻糖质量分数最高(DEI:39.3%;DEII: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子(sargassum comfusum Agardh) 多糖 分离 纯化 单糖组成
下载PDF
海蒿子脂溶性物质的抗食物腐败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雄平 陈晓清 +2 位作者 彭彪 陈慧斌 周逢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2644-2644,2647,共2页
[目的]研究海蒿子脂溶性物质的抗食物腐败菌活性。[方法]采用圆形纸片法,对海蒿子脂溶性物质及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的不同洗脱组分进行抗食物腐败菌试验。[结果]海蒿子粗脂对大肠杆菌和假单胞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0和1.5 mm;枯草芽孢杆菌... [目的]研究海蒿子脂溶性物质的抗食物腐败菌活性。[方法]采用圆形纸片法,对海蒿子脂溶性物质及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的不同洗脱组分进行抗食物腐败菌试验。[结果]海蒿子粗脂对大肠杆菌和假单胞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0和1.5 mm;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海蒿子粗脂不敏感。苯洗脱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均为1.0 mm;苯洗脱组分对大肠杆菌和假单胞杆菌无抑菌活性;石油醚洗脱组分对4种腐败菌亦无抑菌活性;乙醇洗脱组分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3.0、4.5、4.0和2.5 mm,空白对照组均无抑菌活性。[结论]海蒿子乙醇洗脱组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多数海藻脂溶性物质的抗菌活性主要体现在其强极性脂成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子(sargassum pallidum(Tvrn)Ag) 脂溶性化合物 抗菌 圆形纸片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