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糖尿病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Nrf2、HO-1和PSD95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王薇 龚鑫 +1 位作者 吴锋 赵健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模型大鼠海马CA3区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HO-1)与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变化,探讨电针保护糖尿病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载体组、糖尿病组和电针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模型大鼠海马CA3区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HO-1)与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变化,探讨电针保护糖尿病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载体组、糖尿病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1周后,电针组电针刺激一侧“足三里”及“胰俞”穴,30分钟/次,1次/天,连续4周。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CA3区的Nrf2、HO-1与PSD95的蛋白表达。结果空腹血糖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和载体组比较,糖尿病组血糖水平升高(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电针组血糖水平降低(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和载体组比较,糖尿病组海马CA3区神经元层次减少,胞核固缩;与糖尿病组比较,电针组海马CA3区神经元层次增加,形态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和载体组比较,糖尿病组海马CA3区Nrf2、HO-1与PSD95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电针组海马CA3区Nrf2、HO-1与PSD95蛋白表达升高(P<0.05),且与正常组和载体组表达水平相接近(P>0.05)。结论电针可上调糖尿病模型大鼠海马CA3区Nrf2、HO-1与PSD95的表达,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突触可塑性发挥对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电针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血红素氧合酶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海马ca3区
下载PDF
大鼠海马CA3区在学习记忆时突触可塑性的变化 被引量:19
2
作者 潘三强 宿宝贵 +4 位作者 韩辉 吕来清 李仲购 周丽丽 杨晓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 :探讨学习记忆的形成和遗忘与突触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用水迷宫训练大鼠 2 1天建立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模型 ,随后停止训练 ,时间分别为 3天、7天及 1 4天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 ,检测了突触素在大鼠海马CA3区表达的变化... 目的 :探讨学习记忆的形成和遗忘与突触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用水迷宫训练大鼠 2 1天建立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模型 ,随后停止训练 ,时间分别为 3天、7天及 1 4天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 ,检测了突触素在大鼠海马CA3区表达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素的表达弱 ,免疫反应产物呈点状颗粒 ,沿辐射层长轴分布 ,多形层也有散在分布 ;模型组大鼠突触素染色明显比对照组的深 ,密集的小颗粒呈带状沿辐射层排列 ,在辐射层的底部可见一些大的阳性颗粒 ,随着停止训练时间的延长 ,突触素的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空间学习记忆导致海马CA3区辐射层新突触的形成 ,而随着空间学习记忆的遗忘 ,又致新形成突触的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海马ca3区 突触 突触素 记忆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在记忆中的变化 被引量:24
3
作者 肖鹏 何胜昔 +1 位作者 许世彤 区英琦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突触结构的可塑性变化与记忆保持的关系。方法昆明品系1月龄小白鼠60只,进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学习,在记忆形成前与后的不同时期取脑海马CA3区,用电子透镜检测其突触结构的变化。结果在学习后24h、记忆保持良好(步人潜伏期>... 目的探讨突触结构的可塑性变化与记忆保持的关系。方法昆明品系1月龄小白鼠60只,进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学习,在记忆形成前与后的不同时期取脑海马CA3区,用电子透镜检测其突触结构的变化。结果在学习后24h、记忆保持良好(步人潜伏期>300s)时,穿孔突触由学习前占突触总数的6. 3%增加到40.8%(P<0.01,其中轴棘穿孔突触为31.2%,轴树穿孔突触为9.6%);突触活性区长度(>320nm)由学习前占6.2%增至30.8%(P<0.05)。记忆减退(学习后6d)、消退(学习后12d)变化均逐渐减至接近学习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ca3区 突触结构 记忆 电镜 可塑性
下载PDF
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的老龄性改变 被引量:6
4
作者 赖红 马萍 +3 位作者 高杰 王铁民 包峰 吕永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2-103,109,共3页
目的 :观察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 ,探讨老龄动物海马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形态学基础。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 ,观察青年组 (3~ 5月龄 )和老龄组 (2 4~ 2 6月龄 )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 :老龄组海... 目的 :观察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 ,探讨老龄动物海马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形态学基础。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 ,观察青年组 (3~ 5月龄 )和老龄组 (2 4~ 2 6月龄 )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 :老龄组海马CA3区神经元的主要变化 :突触连接缩短或间断、突触前后膜融合 ;突触小胞大量集聚、小胞大小不等 ;树突棘内棘器远离突触后膜 ,其扁平小囊增多并扩张。结论 :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发生了明显的变性改变 ,这可能是导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ca3区 突触 老龄大鼠 棘器 神经元
下载PDF
雌二醇对大鼠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罗娟 肖鸿美 +2 位作者 李艾 胡新武 张兰秋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37-639,共3页
目的:应用细胞外电生理记录方法,来探讨17β-雌二醇对大鼠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LTP)诱导阶段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外电生理技术,刺激大鼠海马穿通纤维,在CA3区记录群体锋电位(populationspike,PS),通过在CA3区分别... 目的:应用细胞外电生理记录方法,来探讨17β-雌二醇对大鼠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LTP)诱导阶段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外电生理技术,刺激大鼠海马穿通纤维,在CA3区记录群体锋电位(populationspike,PS),通过在CA3区分别急性注射17β-estradiol,电压敏感性钙通道(voltage-sensitiveCa2+channels,VSCCS)拮抗剂尼非地平(Nifedipine),和三氯化铝(Alcl3)来观察不同的药物在给予动物高频刺激诱导出的LTP中PS幅值的相应变化。结果:高频刺激前5min给予不同浓度雌激素能抑制海马CA3区LTP的诱导过程:1pmol/L的雌激素使海马CA3区LTP的诱导减弱,药物在1min内开始起作用,持续整个诱导阶段,并且当浓度的加大为10pmol/L和100pmol/L,抑制作用加强,3种浓度雌激素PS的幅值抑制峰值分别是基础值的(118.56±11.97)%,(90.82±9.23)%和(68.10±10.37)%。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Nifedipine也明显抑制LTP诱导过程,(112.24±7.59)%,50min时抑制作用达峰值,为基础的(78.92±11.69)%,与雌激素有相互加强的作用。结论:雌激素对诱导阶段LTP抑制作用至少部分的与细胞钙水平降低有关。小剂量的Alcl3(0.25mol/L)对LTP的诱导无明显抑制作用,此剂量与中等浓度(10pmol/L)的雌激素共同作用时有部分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大鼠 海马ca3区 长时程增强 LTP 阿尔茨海默病 AD 雌激素
下载PDF
多发性脑梗死大鼠海马CA3区P物质及其受体对发病机制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周郦楠 宋光熠 +1 位作者 郑剑玲 李开明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7期2438-2439,共2页
目的观察多发性脑梗塞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SP和SPR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精制蝮蛇抗栓酶(Svate-3)联合应用对MCI(multi-cerebralInfarction,MCI)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MCI发病时的细胞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实... 目的观察多发性脑梗塞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SP和SPR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精制蝮蛇抗栓酶(Svate-3)联合应用对MCI(multi-cerebralInfarction,MCI)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MCI发病时的细胞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选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应用微栓子栓塞阻断法建立MCI缺血性动物模型,借用组织化学的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观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SP和SPR改变,并且对比观察NGF,Svate-3对MCI海马CA3区神经元的作用。结果SP及SPR阳性反应物平均灰度值组间比较,实验对照组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分别为(202±10),(127±7)和(168±8),(95±9),P<0.01。结论SP及SPR可能参与MCI病理生理过程,NGF和Svate-3在缺血状态下可以减轻神经元的损伤,并能提高其存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脑梗死 大鼠 海马ca3区 P物质 P物质受体 发病机制 神经生长因子 蝮蛇抗栓酶
下载PDF
电针对急性癫痫诱发海马CA3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春晓 梁庆成 +3 位作者 吴云 梁松岚 金永华 陈丽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对急性癫痫诱发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大鼠急性癫痫模型。电针"百会"和"大椎"穴观察癫痫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1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研究电针对急性癫痫诱发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大鼠急性癫痫模型。电针"百会"和"大椎"穴观察癫痫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1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没有明显的改变;2癫痫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有严重的损伤;3癫痫+电针组与癫痫组比较,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有显著的修复。结论电针"百会"及"大椎"穴,可以明显改善急性癫痫所诱发的海马CA3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癫痫 海马ca3区 神经元超微结构
下载PDF
GABA及其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旭林 胡环忠 +5 位作者 孙铁 余尚斌 欧阳昌汉 曲玲 吕青 郭莲军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6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及其受体拮抗剂对正常及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体记录正常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的群峰电(population spike,PS);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不完全性全脑缺血,观察P... 目的 探讨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及其受体拮抗剂对正常及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体记录正常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的群峰电(population spike,PS);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不完全性全脑缺血,观察PS幅度变化;采用局部微量给药,观察药物对PS幅度的影响。结果①GABA 100,200 mmol·L-1局部注入后,PS的幅度显著降低.bicuculline 1 mmol·L-1能明显拮抗GABA200 mmol·L-1对PS幅度降低的作用。②Glu 10 mmol·L-1注入后,PS的幅度较注药前显著增加。而Glu 50 mmol·L-1注入后,PS的幅度则较注药前显著降低。③GABA 200 mmol·L-1能显著降低Glu10 mmol·L-1所导致的PS幅度增加,并能减弱Glu 50 mmol·L-1对PS幅度的降低作用。④急性不完全性全脑缺血(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PS的幅度显著降低。GABA 200 mmol·L-1能减轻脑缺血所致的PS幅度的降低。结论 GABA对正常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兴奋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改善较大剂量谷氨酸和急性脑缺血对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诱发电位 海马ca3区 GABA
下载PDF
谷氨酸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孙铁 胡还忠 +6 位作者 徐旭林 余上斌 欧阳昌汉 曲玲 吕青 郭莲军 胡还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417,共4页
目的 探讨谷氨酸及其受体拮抗剂对正常和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体记录正常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的群峰电位 (populationspike,PS) ;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 ,造成急性不完全性全脑缺血 ,观察PS幅度的变化 ... 目的 探讨谷氨酸及其受体拮抗剂对正常和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体记录正常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的群峰电位 (populationspike,PS) ;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 ,造成急性不完全性全脑缺血 ,观察PS幅度的变化 ;采用局部微量给药 ,观察药物对PS幅度的影响。结果 ①Glu 5、1 0、2 0nmol注入后 ,PS的幅度均升高 ;当给予Glu 5 0nmol时PS的幅度则显著降低。②急性不完全性全脑缺血 (结扎双侧颈总动脉 )后 ,PS的幅度亦显著降低。③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K 80 1 5 0nmol能降低正常大鼠的PS幅度 ,能部分改善脑缺血引起的PS幅度降低 ,并能减弱 1 0nmolGlu升高PS幅度的作用和 5 0nmolGlu降低PS幅度的作用。结论 谷氨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增强大鼠海马CA3区的突触传递功能 ,其受体拮抗剂MK 80 1对高浓度谷氨酸和急性脑缺血所致CA3区突触传递功能减弱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群峰电位 海马ca3区 谷氨酸 MK-801
下载PDF
肝性脑病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冀 王晓宇 +2 位作者 孙杨 郭秀英 庞胤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观察肝性脑病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脑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变化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探讨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及一氧化氮(NO)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大鼠50只,实验开始前所有动物均进行莫里斯水迷宫测试... 目的观察肝性脑病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脑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变化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探讨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及一氧化氮(NO)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大鼠50只,实验开始前所有动物均进行莫里斯水迷宫测试,之后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9周后建立CCL4肝性脑病模型,分别取两组大鼠海马组织进行尼氏染色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PH-d),染色。结果尼氏染色发现,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目减少、染色较浅,胞质内尼氏体减少或消失;NADPH-d染色发现,实验组可见粗大轴突着色,树突联系广泛;对照组则少有粗大轴突着色,树突间联系不如实验组广泛。实验组NOS阳性神经元染色较对照组深,为紫蓝或深蓝色(强阳性及阳性),且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多;而对照组染色浅淡,呈浅蓝或与背景同色,为弱阳性。结论肝性脑病时海马受到损伤,NO可能介导了神经元的损伤并参与了肝硬化和肝性脑病的发病,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HE)致病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海马ca3区 尼氏染色 大鼠
原文传递
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素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文敏 周波 +3 位作者 康朝胜 臧贵勇 王景传 余资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9-231,248,共4页
目的探讨海马CA3区突触素P38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及增龄性变化的规律。方法SD大鼠分为幼年组(1~2月龄)、青年组(4~5月龄)、中年组(11~12月龄)和老年组(≥24月龄),常规石蜡海马连续冠状切片,尼氏染色、突触素P38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海马CA3区突触素P38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及增龄性变化的规律。方法SD大鼠分为幼年组(1~2月龄)、青年组(4~5月龄)、中年组(11~12月龄)和老年组(≥24月龄),常规石蜡海马连续冠状切片,尼氏染色、突触素P3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仪测量其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结果海马EA3区P38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呈板层分布,主要分布在辐射层,其平均光密度(AOD)值以青年组最大,与之比较成年组、老年组均减少,以老年组减少最显著,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海马CA3区辐射层突触素P38含量随增龄而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素P38 海马ca3区 增龄性变化 大鼠
下载PDF
蝙蝠葛酚性碱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治 孙铁 +2 位作者 胡还忠 徐旭林 郭莲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蝙蝠葛酚性碱(PAMd)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体记录正常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的群峰电位(PS);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观察PS幅度的变化;缺血前给予PAMd(5、10、20mg/kg),观... 目的探讨蝙蝠葛酚性碱(PAMd)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体记录正常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的群峰电位(PS);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观察PS幅度的变化;缺血前给予PAMd(5、10、20mg/kg),观察其对缺血后PS幅度的影响;并观察不同剂量谷氨酸(Glu)对诱发电位的影响。结果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后,PS的幅度显著降低。②5、10、20mmol/LGlu注入后,PS的幅度均升高;当给予50mmol/LGlu时PS幅度则显著降低。③20mg/kgPAMd能部分改善脑缺血引起的PS幅度降低,并能减弱50mmol/LGlu降低PS幅度的作用。结论预先给予20mg/kgPAMd对高浓度Glu和急性脑缺血所致CA3区突触传递功能减弱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酚性碱 脑缺血 群峰电位 海马ca3区
下载PDF
海马CA3区琥珀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的老龄性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杰 赖红 +2 位作者 高旭红 李兆圣 黄长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琥珀酸脱氢酶(SDH)和酸性磷酸酶(ACP)表达的改变。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青年组(3~5月龄)、老龄组(27月龄),各组分别进行海马CA3区神经元酶细胞化学显色,并对其含量进行显微图像分析及数据处理...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琥珀酸脱氢酶(SDH)和酸性磷酸酶(ACP)表达的改变。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青年组(3~5月龄)、老龄组(27月龄),各组分别进行海马CA3区神经元酶细胞化学显色,并对其含量进行显微图像分析及数据处理。结果:青年组海马CA3区神经元SDH含量较高,老龄组较青年组减少了32.3%;青年组海马CA3区神经元ACP含量较低,老龄组较青年组增加了41.5%。结论: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SDH和ACP的表达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研究为老龄大鼠SDH和ACP活性的改变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大鼠 海马ca3区 琥珀酸脱氢酶 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大鼠海马CA3区谷氨酸能、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文敏 周波 +3 位作者 康朝胜 臧贵勇 王景传 余资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CA3区谷氨酸能、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增龄性变化的规律。方法SD大鼠分为1~2,4~5,11~12和≥24月龄4组,常规石蜡海马连续冠状切片,HE染色和谷氨酸、GAB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仪测量谷氨酸、GABA免疫反应阳...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CA3区谷氨酸能、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增龄性变化的规律。方法SD大鼠分为1~2,4~5,11~12和≥24月龄4组,常规石蜡海马连续冠状切片,HE染色和谷氨酸、GAB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仪测量谷氨酸、GABA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及其阳性神经元的多种形态学参数。结果大鼠海马CA3区谷氨酸、GABA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及其阳性神经元多种形态学参数随增龄而减小。结论海马CA3区谷氨酸、GABA能神经元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衰老性变化,为海马衰老病变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能神经元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海马ca3区 增龄性变化 大鼠
下载PDF
益智Ⅱ号对记忆保持及消退中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楚华 何胜昔 +1 位作者 肖鹏 许世彤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目的:观察益智II号对小鼠记忆保持及消退过程中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给小鼠灌胃益智II号口服液0.2ml.d-1,连续20d。给药结束后,进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训练,24h后检测小鼠记忆的保持。在行为训练前及训练后的第6d、第12d分别... 目的:观察益智II号对小鼠记忆保持及消退过程中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给小鼠灌胃益智II号口服液0.2ml.d-1,连续20d。给药结束后,进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训练,24h后检测小鼠记忆的保持。在行为训练前及训练后的第6d、第12d分别取海马CA3区,电镜观察不同时期突触结构的变化。结果:①在行为训练后的第1d、第6和第12d,益智II号组动物的步入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P<0.05);②行为训练后的第6、第12d,不论是对照组还是益智II号组,海马CA3区突触活性区长度均显著大于行为训练前(P<0.01,P<0.05);在行为训练后的同一时期,益智II号组的突触活性区长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③在行为训练后的第6d,益智II号组中轴树突触、穿孔突触的数量明显高于学习前(P<0.05),也高于同一时期对照组动物(P<0.05)。结论:益智II号能明显促进小鼠记忆的保持,延缓记忆消退;益智II号促进记忆保持可能与其增加海马CA3区突触活性区长度、轴树突触及穿孔突触的数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Ⅱ号 记忆保持 海马ca3区 突触结构
下载PDF
痫样放电与海马CA3区神经元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漆松涛 黄理金 +6 位作者 王克万 孔伟东 方陆雄 彭林 黄胜平 冯文峰 张喜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31-833,共3页
目的 定量研究大鼠杏仁核注射海人酸所致的痫样放电与海马CA3区神经元死亡的关系。方法 以深部脑电图监 测Ⅳ级痫样放电的持续时间,以HE染色观察记数存活神经元,以TUNEL染色观察记数凋亡神经元。通过相邻切片的 HE染色和... 目的 定量研究大鼠杏仁核注射海人酸所致的痫样放电与海马CA3区神经元死亡的关系。方法 以深部脑电图监 测Ⅳ级痫样放电的持续时间,以HE染色观察记数存活神经元,以TUNEL染色观察记数凋亡神经元。通过相邻切片的 HE染色和TUNEL染色估算坏死神经元数。结果 痫样放电导致凋亡为主的,伴有坏死的CA3神经元死亡;放电的持 续时间越长,神经元存活数越少,坏死和凋亡的神经元数目越多。结论 随着Ⅳ级放电持续时间的延长,海马CA3存活 细胞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坏死和凋亡细胞都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人酸 癫痫 细胞凋亡 脑电图 痫样放电 海马ca3区 神经元死亡
下载PDF
铝对大鼠海马CA3区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邹本德 肖鸿美 +1 位作者 张自东 李艾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15-18,共4页
实验在42只乌拉坦麻醉的SD大鼠上进行。用细胞外记录方法引导海马CA3区诱发放电,探讨向CA3区内微量注射不同剂量铝对诱发的群体锋电位(PS)的影响。结果:①不同剂量铝对PS波幅的影响不同,0.1和0.25mol/L AICI_3对PS无明显作用;0.5、1.0和... 实验在42只乌拉坦麻醉的SD大鼠上进行。用细胞外记录方法引导海马CA3区诱发放电,探讨向CA3区内微量注射不同剂量铝对诱发的群体锋电位(PS)的影响。结果:①不同剂量铝对PS波幅的影响不同,0.1和0.25mol/L AICI_3对PS无明显作用;0.5、1.0和2.0mol/L的AICI_3均可使PS波幅显著减小,且呈剂量-效应关系。②高渗盐水(2.0mol/L)和不同pH值(分别为6.4、3~4和7~8)的等渗盐水分别注入CA3区(均为1μl),诱发的PS幅度均无明显的改变。表明一定剂量的铝具有抑制CA3区PS波幅的作用,铝可能是抑制CA3区的突触传递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ca3区 诱发电位 盐水
下载PDF
MLK3信号通路在癫痫及脑缺血海马CA3区神经元中的不同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小翠 王晓天 +5 位作者 张清秀 尤红娟 周峰 汤仁仙 郑葵阳 刘晓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29-1332,共4页
目的:研究混合性谱系激酶3(MLK3)信号通路对癫痫及脑缺血海马CA3区神经元的作用。方法 :采用海人藻酸(KA)或四动脉结扎法分别建立大鼠癫痫及全脑缺血模型,运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在KA注射后及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海马CA3区MLK3和c-Jun... 目的:研究混合性谱系激酶3(MLK3)信号通路对癫痫及脑缺血海马CA3区神经元的作用。方法 :采用海人藻酸(KA)或四动脉结扎法分别建立大鼠癫痫及全脑缺血模型,运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在KA注射后及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海马CA3区MLK3和c-Jun的N端激酶(JNK)的活化水平;采用焦油紫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损伤。结果:KA刺激6 h,癫痫大鼠海马CA3区MLK3和JNK明显激活,1 d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MLK3和JNK的总蛋白表达并无显著改变。脑缺血大鼠海马CA3区,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MLK3和JNK并未出现明显的活化。此外,大鼠致痫后7 d,海马CA3区神经元大量死亡;缺血再灌注后7 d,海马CA3区神经元并未受到明显损伤。结论:MLK3/JNK信号通路参与了癫痫脑损伤海马CA3区神经元的损伤;但并未介导缺血性脑损伤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ca3区 MLK3 JNK
原文传递
多烯磷脂对青年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安思训 陈晓丽 +1 位作者 何欣 董志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观察青年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结构变化及大鼠突触老龄性改变,探讨多烯磷脂提高学习记忆功能的形态学基础及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5月龄Wistar大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多烯磷脂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喂养4周后进... 目的:观察青年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结构变化及大鼠突触老龄性改变,探讨多烯磷脂提高学习记忆功能的形态学基础及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5月龄Wistar大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多烯磷脂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喂养4周后进行水迷宫训练,连续训练1周。用免疫组化和MOTAC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素(SYN)的免疫表达,用电镜观察海马CA3区突触变化。选取老龄鼠(24~26月龄)10只,雌雄各半,相同环境正常饲养,透射电镜观察老龄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多烯磷脂组海马CA3区SYN表达(O.4300±0.0224)明显高于对照组(O.3567±0.0209)(P〈0.05)。电镜下观察,多烯磷脂组海马CA3区突触数密度[(102.69±8.96).pm。]和活性区膜面积[(0.066±0.010)μm^2/μm^3]高于对照组[(82.89±6.52)μm^-1和(0.046±0.006)μm^2/μm^3](P〈0.05)。青年大鼠突触结构完整,前后膜间隙清晰,棘器清晰活跃;而老龄鼠突触结构不完整,前后膜融合,间隙模糊,扁平小囊增多并扩张,棘器变性。结论:多烯磷脂可明显改善大鼠海马CA3区SYN表达,增加突触活性区面积及突触数量,提高大鼠的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磷脂 海马ca3区 突触 突触素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Exendin-4及内源性GLP-1对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调控
20
作者 孙慧哲 刘翠 +3 位作者 沈方帅 陈心怡 薛雁 陈蕾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及内源性GLP-1对海马CA3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在体细胞外单细胞电生理记录方法,观察三管微电极微压力注射10μmol/L Exendin-4和10μmol/L Exendin-9-39(GLP-1受体... 目的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及内源性GLP-1对海马CA3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在体细胞外单细胞电生理记录方法,观察三管微电极微压力注射10μmol/L Exendin-4和10μmol/L Exendin-9-39(GLP-1受体阻断剂)对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在记录到的22个海马CA3区神经元中,Exendin-4使17个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增高(t=6.286,P<0.01),平均升高(149.67±18.94)%,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Z=3.571,P<0.01)。在记录到的14个海马CA3区神经元中,Exendin-9-39使10个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降低(t=7.968,P<0.01),平均降低(61.90±6.10)%,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Z=3.145,P<0.01)。结论Exendin-4兴奋海马CA3区神经元,内源性GLP-1参与调节海马CA3区神经元自发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艾塞那肽 ca3 海马 电生理学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