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玉米浸泡液细菌菌群结构及多样性
1
作者 陈丽 王敬敬 +2 位作者 贺明君 黎铭轩 刘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78-181,217,共5页
为探究玉米浸泡液新酸、老酸在逆流浸泡过程中细菌群落的组成、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淀粉提取浸泡工艺的联系,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玉米浸泡副产物中的新、老酸玉米浸泡液进行细菌16S r RNA V3~V4测序,结果表明样品中新酸2(L... 为探究玉米浸泡液新酸、老酸在逆流浸泡过程中细菌群落的组成、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淀粉提取浸泡工艺的联系,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玉米浸泡副产物中的新、老酸玉米浸泡液进行细菌16S r RNA V3~V4测序,结果表明样品中新酸2(L-2)、新酸3(L-3)、新酸4(L-4)、老酸2(X-2)、老酸3(X-3)、老酸4(X-4)中有效序列分别为42102、41679、39779、39922、39800、38896条。在属的分类层次上,老酸中的优势细菌属包括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海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新酸中的优势细菌属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玉米浸泡液中的新酸老酸菌群结构和丰度有所不同,结果发现在玉米浸泡液中存在提升浸泡工艺的有益菌,也存在降低玉米淀粉质量的有害菌和腐败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浸泡液新酸 玉米浸泡液老酸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L-半胱氨酸增敏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涉水管材浸泡液中砷、锑、锡
2
作者 纪倩 袁金华 +1 位作者 王丽雅 李春野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539-542,共4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L-半胱氨酸增敏原子荧光光谱法,实现同时测定涉水管材浸泡液中砷(As)、锑(Sb)、锡(Sn)。方法通过优化仪器条件,优化还原剂组合的增敏效果,测试常见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建立涉水管材浸泡液中砷、锑、锡同步测定的氢化物... 目的建立并优化L-半胱氨酸增敏原子荧光光谱法,实现同时测定涉水管材浸泡液中砷(As)、锑(Sb)、锡(Sn)。方法通过优化仪器条件,优化还原剂组合的增敏效果,测试常见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建立涉水管材浸泡液中砷、锑、锡同步测定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结果经优化,原子荧光光谱法试验条件:2%盐酸载流,20 g/L硼氢化钾,每10 mL浸泡液0.1 mL 100 g/L的L-半胱氨酸还原剂;仪器条件:负高压280 V,炉温200℃,原子化器高度8 mm,载气流量350 mL/min,屏蔽气流量700 mL/min,读数方式为峰面积,延迟时间3 s,读数时间18 s,进样体积0.5 mL,砷、锑、锡灯电流主阴极和辅阴极均分别为40、60、40 mA。砷、锡的线性范围为1.0~10μg/L,检出限分别为0.02μg/L和0.10μg/L;锑的线性范围为0.1~1.0μg/L,检出限0.008μg/L;3种元素线性回归系数均>0.999,回收率为92%~108%,相对标准差(RSDs)均<10%。结论建立了涉水管材浸泡液砷、锑、锡同步测定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方法,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准确,可满足涉水管材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法 涉水管材浸泡液 L-半胱氨酸
下载PDF
稻草浸泡液的抑藻效果与抑藻活性组分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擎 冯菁 +2 位作者 吴为中 芮克俭 高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8-182,共5页
通过XAD树脂固相萃取和GC-MS解析,研究了不同降解方式和降解时间的稻草浸泡液中的控藻活性组分与抑藻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稻草本身存在抑藻活性物质,低温浸泡4天的无菌稻草液在2.5 g/L投加量下,对微囊藻的抑制作用达到了69.3%。好氧... 通过XAD树脂固相萃取和GC-MS解析,研究了不同降解方式和降解时间的稻草浸泡液中的控藻活性组分与抑藻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稻草本身存在抑藻活性物质,低温浸泡4天的无菌稻草液在2.5 g/L投加量下,对微囊藻的抑制作用达到了69.3%。好氧和厌氧降解稻草浸泡液均可抑藻效果,如厌氧和好氧浸泡15天的稻草液在1.5 g/L浓度下对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分别为83%和81%。通过GC-MS检测,稻草浸泡液的活性物质组分主要有萘胺类、酯类和酚类,其中最为典型的酯类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以及其衍生物。随着稻草降解时间的延长,浸泡液中存在的有机物组分的种类与含量均有所减少,尤其好氧降解处理方式更为显著。稻草浸泡液抑藻物质和抑藻效果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浸泡液 抑藻物质 邻苯二甲酸酯类 GC—MS
下载PDF
以红薯浸泡液为碳源的生物反硝化 被引量:9
4
作者 梅翔 占晶 +2 位作者 沙昊 谢玥 朱瑾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2-1036,共5页
为选择低碳氮比污水生物脱氮中合适的碳源,以搅拌罐浸泡淀粉类物质释放碳源,在确定利用红薯浸泡液为碳源后,以浸没式生物滤池为反应器进行生物反硝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0 g红薯置于2 L自来水中,采用250 r/m in的搅拌速度,搅拌频率为... 为选择低碳氮比污水生物脱氮中合适的碳源,以搅拌罐浸泡淀粉类物质释放碳源,在确定利用红薯浸泡液为碳源后,以浸没式生物滤池为反应器进行生物反硝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0 g红薯置于2 L自来水中,采用250 r/m in的搅拌速度,搅拌频率为每搅拌3 h停1 h,2 d后得到的浸泡液COD浓度平均为5 921 mg/L,最高可超过7 000 mg/L;将此红薯浸泡液和污水以1∶50的流量比例,采用分别投加的方式进入反应器,污水中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6%、91.6%、88.2%和54.8%,出水COD平均在30 mg/L以下;在红薯浸泡液COD浓度为5 700 mg/L左右时,进水中亚硝酸盐氮浓度与硝酸盐氮浓度比为3∶2时总氮去除率为95.3%,当该比例为2∶3时总氮去除率为88.2%。研究表明,红薯浸泡液是一种经济合适的碳源,采用红薯浸泡液作为低碳氮比污水生物处理中反硝化的碳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硝化 浸没式生物滤池 红薯浸泡液 碳源
下载PDF
利用玉米浸泡液制备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 被引量:7
5
作者 卢娜 周顺桂 +1 位作者 常明 倪晋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78-1983,共6页
以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的浸泡液作为原料培养基,在5L发酵罐中培养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并以常规黄豆粉培养基为对照,考察了苏云金杆菌在玉米浸泡液中的生长代谢状况(包括菌体形态、菌数增长与芽孢形成)以及48h发酵液的生物毒效.研究表明... 以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的浸泡液作为原料培养基,在5L发酵罐中培养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并以常规黄豆粉培养基为对照,考察了苏云金杆菌在玉米浸泡液中的生长代谢状况(包括菌体形态、菌数增长与芽孢形成)以及48h发酵液的生物毒效.研究表明,无需添加其它成分及前处理,玉米浸泡液所含营养成分即可满足苏云金杆菌生长需求,其培养的总活菌数及芽孢数在27h可达最大值1.51×109CFU.mL-1和1.41×109CFU.mL-1,分别比常规培养基高出59%和85%,芽孢形成与晶体释放提前约9~12h;36h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发酵36h浸泡液中大部分芽孢囊已经自溶,游离出卵圆形芽孢与菱形的晶体;而此时常规培养基正处于芽孢形成后期,只有极少数的游离晶体与芽孢;48h发酵终点的生物毒效结果显示,以浸泡液为培养基的苏云金杆菌发酵液毒效(891.51IU.μL-1)比常规培养基高89%.本试验为浸泡液的再利用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同时降低了杀虫剂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浸泡液 苏云金芽孢杆菌 生物杀虫剂 生物毒效
下载PDF
冷蒸气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日用陶瓷浸泡液中痕量镉 被引量:14
6
作者 蒋小良 贾长生 +2 位作者 叶林 易碧华 龚治湘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研究了冷蒸气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日用陶瓷浸泡液中痕量镉的反应体系。对载气流速、NaBH。浓度、增敏剂加入量和介质酸度的影响,以及基体和共存离子的干扰进行了考察。将该方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比较。方法简便快速,回... 研究了冷蒸气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日用陶瓷浸泡液中痕量镉的反应体系。对载气流速、NaBH。浓度、增敏剂加入量和介质酸度的影响,以及基体和共存离子的干扰进行了考察。将该方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比较。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为94.0%~104.9%,相对标准偏差(RSD,n=7)小于3.6%。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经济实用等优点,用于陶瓷浸泡液中痕量镉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蒸气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日用陶瓷 浸泡液 增敏剂
下载PDF
输配水管材浸泡液中甲醛、乙醛、丙烯醛测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秀丽 李东方 杨红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水管材浸泡液 甲醛 乙醛 丙烯醛 试剂配制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塑料浸泡液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伟亚 王成云 杨左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7,共3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 -质谱法 ,以己二酸二(1_丁基戊基)酯为内标 ,测定塑料浸泡液中己二酸二(2_乙基己基)酯 ,考察了盐效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热解吸时间等因素对方法灵敏度的影响 ;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该法对己二...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 -质谱法 ,以己二酸二(1_丁基戊基)酯为内标 ,测定塑料浸泡液中己二酸二(2_乙基己基)酯 ,考察了盐效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热解吸时间等因素对方法灵敏度的影响 ;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该法对己二酸二(2_乙基己基)酯的检出限为0.05μg/L(S/N=3) ;回收率为90%~94% ,相对标准偏差为5.5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测定 塑料浸泡液 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 水体污染
下载PDF
催化光度法测定水发食品浸泡液中微量甲醛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宁生 郭新愿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13-1113,共1页
关键词 水发食品 浸泡液 微量甲醛测定 催化光度法 溴酸钾氧化甲基红
下载PDF
5种废电池浸泡液对日本三角涡虫生存与摄食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昌利 韦传宝 吴永明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5-238,共4页
背景与目的:涡虫对水质变化敏感,通过观察废电池浸泡液对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生存与摄食的影响探讨涡虫作为指示动物检测废电池污染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制备白象牌普通型电池(BX1)、白象牌低汞型电池(BX2)、南孚牌无汞碱... 背景与目的:涡虫对水质变化敏感,通过观察废电池浸泡液对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生存与摄食的影响探讨涡虫作为指示动物检测废电池污染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制备白象牌普通型电池(BX1)、白象牌低汞型电池(BX2)、南孚牌无汞碱性电池(NF)、金强牌无汞电池(JQ)和松下牌无汞电池(SX)废电池浸泡液,每种浸泡液设未稀释组、稀释10倍组、稀释50倍组、稀释100倍组和稀释500倍组,另设矿泉水为对照。将日本三角涡虫分别放入其中饲养,观察废电池浸泡液对他们生存与摄食的影响。结果:5种废电池浸泡液均对涡虫产生不同程度的致死和抑制摄食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在稀释50倍浸泡液中饲养96h,SX无显著致死毒性(P>0.05);NF、BX1、BX2和JQ致死毒性十分显著(P<0.01),致死毒性大小依次为:NF>BX1>BX2≈JQ>SX。同种电池浸泡液浓度越大,对涡虫生存的影响越大。涡虫在稀释50倍浸泡液中饲养50min,其5种废电池浸泡液均明显抑制摄食(P<0.01),其抑制摄食的强度依次为:NF>JQ>BX2≈BX1>SX。结论:用涡虫监测废电池对水质的污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废电池浸泡液 生存 摄食
下载PDF
花楸树果实浸泡液的萌发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超 郑勇奇 +2 位作者 郑健 张川红 宗亦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4期131-134,共4页
对花楸树种子形态及果肉、种子、去皮种子不同浸泡时间下的浸泡液对小麦和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楸树果实果肉、种子、去皮种子浸泡液中均含有水溶性萌发抑制物质,不仅抑制小麦、白菜种子萌发,而... 对花楸树种子形态及果肉、种子、去皮种子不同浸泡时间下的浸泡液对小麦和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楸树果实果肉、种子、去皮种子浸泡液中均含有水溶性萌发抑制物质,不仅抑制小麦、白菜种子萌发,而且抑制其幼苗高生长和根的伸长。在几种浸泡时间中,浸泡8小时的去皮种子浸泡液对白菜、小麦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其发芽率分别为65%、89%,但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浸泡8h的果肉浸泡液对白菜和小麦幼苗高生长和根伸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种子和去皮种子浸泡液(8h)的抑制作用对小麦和白菜的抑制作用次之,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果肉浸泡液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因而采收下来的果实及时净种是清除果肉水溶性抑制物质简单有效的方法。种子内部所含的一些成分是引起种子休眠及发芽率低的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楸树 萌发抑制物质 浸泡液
下载PDF
玉米浸泡液制备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娜 周顺桂 +1 位作者 常明 倪晋仁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6-130,共5页
以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的浸泡液为培养基,摇瓶发酵培养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通过一系列单因子试验,考察了不同培养条件(种子液的种龄、接种量、浸泡液的含固率、初始pH值、摇床转速、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苏云金杆菌在玉米浸泡液中的生... 以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的浸泡液为培养基,摇瓶发酵培养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通过一系列单因子试验,考察了不同培养条件(种子液的种龄、接种量、浸泡液的含固率、初始pH值、摇床转速、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苏云金杆菌在玉米浸泡液中的生长(菌数增长与芽孢形成)以及发酵液的生物毒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最佳摇瓶培养条件(种子液种龄10 h,接种量2%,浸泡液含固量3%,初始pH值7.0~7.5,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温度30℃)下发酵48 h,活菌数和活芽孢数分别可达到7.9×108CFU/mL和5.5×108CFU/mL,毒力效价为698.0 IU/μL。本试验可为生物农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浸泡液 苏云金芽孢杆菌 培养条件 生物杀虫剂
下载PDF
香烟烟蒂水浸泡液的致突变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德祥 王取南 +3 位作者 魏凌珍 孙美芳 姬艳丽 方道奎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香烟烟蒂水浸泡液对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和睾丸初级精母细胞的遗传毒作用。方法 :用香烟烟蒂生理盐水浸泡液为实验材料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试验和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嗜多染... 目的 :探讨香烟烟蒂水浸泡液对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和睾丸初级精母细胞的遗传毒作用。方法 :用香烟烟蒂生理盐水浸泡液为实验材料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试验和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分别为 3.0‰、5 .6‰、11.3‰ ,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2 .0‰ ) ,并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各剂量组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单价体 (4 .6 %、5 .0 %、6 .6 %)和常染色体单价体 (4 .4%、8.0 %、10 .4%)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2 .4%、2 .6 %) ,并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而染色体结构畸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香烟烟蒂水浸泡液引起雄性小鼠骨髓PCE微核率增高 ,并诱发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微核 染色体畸变 致突变作用 香烟烟蒂水浸泡液
下载PDF
鄱阳湖灰化苔草浸泡液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林 陈峰 赵荣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在室内控温、控光条件下,研究鄱阳湖洲滩优势植物灰化苔草浸泡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试验得到,灰化苔草浸泡液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较高;枯灰化苔草浸泡液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在81%~88%,随浸泡液植物生物量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 在室内控温、控光条件下,研究鄱阳湖洲滩优势植物灰化苔草浸泡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试验得到,灰化苔草浸泡液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较高;枯灰化苔草浸泡液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在81%~88%,随浸泡液植物生物量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浸泡液植物生物量含量大于24 g/L后对铜绿微囊藻抑制率差异较小;鲜灰化苔草浸泡液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大于90%,浸泡液植物生物量含量超过6 g/L时,对铜绿微囊藻抑制率差异较小;灰化苔草浸泡液中化感物质使微囊藻细胞直径较对照组减小8%~12%,藻细胞发生固缩现象;微囊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0.57~1.14 U/106cell之间占对照组的30%~60%,藻细胞内氧化活性降低,胞内过氧化氢物不能及时去除在胞内积累,单位藻细胞丙二醛(MDA)增加3~4倍,藻细胞膜脂过氧化使藻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实验结果得到鄱阳湖洲滩优势植物灰化苔草在夏季将对蓝藻水华产生抑制作用,这为开发和利用鄱阳湖岸滩优势植物苔草生态控藻提供基础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化苔草 铜绿微囊藻 浸泡液 化感抑藻
原文传递
云南省云龙县金竹林村泉水、岩石粉及其浸泡液多种元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海卫 陈泽乃 刘光明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43-445,共3页
云南省云龙县金竹林村泉水、岩石粉及其浸泡液多种元素分析刘海卫,陈泽乃,刘光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上海200025)关键词泉水,岩石粉,长寿,元素,分析AnalysisofInorganicElementsin... 云南省云龙县金竹林村泉水、岩石粉及其浸泡液多种元素分析刘海卫,陈泽乃,刘光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上海200025)关键词泉水,岩石粉,长寿,元素,分析AnalysisofInorganicElementsinSpringWater,Roc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水 岩石粉 浸泡液 微量元素
下载PDF
玉米浸泡液成分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文红 孟庆军 +2 位作者 张利群 杨艳 史建国 《山东科学》 CAS 2011年第4期45-49,共5页
采用生物传感器和自动分析仪对玉米浸泡过程中的还原糖、葡萄糖和乳酸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检测结果表明:浸泡液中还原糖、葡萄糖及蛋白质含量随时间先减后增,而乳酸含量则随时间先增后降。采用传感器法测定玉米... 采用生物传感器和自动分析仪对玉米浸泡过程中的还原糖、葡萄糖和乳酸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检测结果表明:浸泡液中还原糖、葡萄糖及蛋白质含量随时间先减后增,而乳酸含量则随时间先增后降。采用传感器法测定玉米浸泡液成分较传统方法误差小、操作简单,达到了快速检测的目的。通过本研究,建立了玉米浸泡液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也为浸泡工艺的优化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浸泡液 生物传感器 蛋白质 还原糖 葡萄糖 乳酸
下载PDF
基于结构体的峨眉山玄武岩风化程度评价(Ⅱ):玄武岩斜坡地下水及浸泡液水文地球化学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则民 黄润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98-1306,共9页
岩石风化过程中的元素活动性评价除应考虑该元素在风化产物中残留与淋失状况及在淋滤液(地下水及室内浸泡液等)中的浓度外,还应考虑其在母岩中的相对含量。峨眉山玄武岩斜坡地下水及室内浸泡液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值与母岩中对应比值之... 岩石风化过程中的元素活动性评价除应考虑该元素在风化产物中残留与淋失状况及在淋滤液(地下水及室内浸泡液等)中的浓度外,还应考虑其在母岩中的相对含量。峨眉山玄武岩斜坡地下水及室内浸泡液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值与母岩中对应比值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造岩矿物的非全等溶解特征显著。综合考虑风化过程中的岩石成分变化、斜坡地下水及室内浸泡液化学成分确定的峨眉山玄武岩风化过程中的元素活动性顺序为Ca>Na>Mg≥Si>K>Fe。活动性强或惰性程度高、对风化程度变化响应敏感应成为岩石风化程度指示性元素的选择标准,Ca和Fe应成为峨眉山玄武岩风化程度评价的首选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峨眉山玄武岩 风化 元素活动性 地下水 浸泡液 水文地球化学
下载PDF
臭柏果实浸泡液萌发抑制作用及种子吸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国盛 王林和 +2 位作者 魏宏 姚庆智 田有亮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6,共6页
对臭柏果实浸泡液萌发抑制作用和种子吸水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生物鉴定结果表明 ,臭柏果实内含有水溶性萌发抑制物质 ,主要存在于果皮中 ,其抑制作用由大到小的配列顺序为果皮 98、果皮 97、完整种子、种子碎物、种皮碎物、种仁碎物 ;... 对臭柏果实浸泡液萌发抑制作用和种子吸水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生物鉴定结果表明 ,臭柏果实内含有水溶性萌发抑制物质 ,主要存在于果皮中 ,其抑制作用由大到小的配列顺序为果皮 98、果皮 97、完整种子、种子碎物、种皮碎物、种仁碎物 ;并且随着贮藏年限和分次浸泡时间延长而降低。臭柏果皮内的抑制物质不仅抑制小麦、白菜、苜蓿种子萌发 ,而且抑制其幼苗的生长。种子、种皮及种仁磨碎物中抑制物质较少或无 ,并有促进三种指示植物幼苗生长的作用。种子在室温下自来水浸泡 3~ 4h后完成物理吸水阶段 ,其含水率达到 2 0 .0 % ;2 4h后为 2 0 .0 4% ,37h后仅为 2 5 .77% ,因此种皮的构造对水分进入有一定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柏 萌发抑制作用 含水率 生物鉴定 种子吸水特性 果实浸泡液
下载PDF
水发产品浸泡液中过氧化氢残留量测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勾艳玲 李汉成 刘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水发产品 浸泡液 过氧化氢 残留量测定 有害物质
下载PDF
茶叶浸泡液中微量元素形态的Visual MINTEQ软件模拟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新周 周学进 +3 位作者 杨树科 叶艳青 李学森 胡秋芬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3-457,共5页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浸泡液中常见的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应用离子色谱法检测其中的F-、Cl-、NO2-、Br-、NO3-、PO43-、SO42-含量,结合Visual MINTEQ软件模拟茶叶浸泡液中Fe、Cu、Zn、Pb 4种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表明Fe、Cu、Zn...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浸泡液中常见的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应用离子色谱法检测其中的F-、Cl-、NO2-、Br-、NO3-、PO43-、SO42-含量,结合Visual MINTEQ软件模拟茶叶浸泡液中Fe、Cu、Zn、Pb 4种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表明Fe、Cu、Zn、Pb分别以Fe(OH)2+、Cu2+、Zn2+、Pb2+为优势态存在于茶叶浸泡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浸泡液 微量元素 VISUAL MINTEQ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