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1
作者 何昀 肖力 +2 位作者 曹娟 刘志刚 罗威耀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方法 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FD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分别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组、酪酸梭菌...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方法 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FD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分别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治疗2周,对比各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肠道菌群、症状评分等指标变化。统计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各组血清IL-6、TNF-α、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肠杆菌、肠球菌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3个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胃动素(MOT)水平、双歧杆菌、乳杆菌显著升高(P<0.05),3个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治疗后各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3个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在治疗小儿FD中均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益生菌 肠道菌群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抑郁状态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相关通路的影响
2
作者 耿琦 李敬伟 +1 位作者 凌江红 蒋健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抑郁样行为、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其受体CRF-R1、CRF-R2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共六组,每组...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抑郁样行为、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其受体CRF-R1、CRF-R2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共六组,每组各8只。空白组正常饲养,其余五组采用不规则喂养+夹尾激惹刺激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各剂量组分别给予0.62、1.24、2.48 g/ml剂量灌胃,氟西汀组给予2 mg/kg氟西汀,空白组及模型组均给予同等容积的蒸馏水,各组连续灌胃14 d。干预结束后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测试各组抑郁样行为;HE染色观察大鼠胃窦组织基本形态;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下丘脑中CRF、CRF-R1和CRF-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糖水偏好度、旷场实验移动总距离和直立次数均明显下降(P<0.05);下丘脑中CRF、CRF-R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CRF-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糖水偏好度、旷场实验移动总距离和直立次数均明显增加(P<0.05);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FD大鼠下丘脑中CRF、CRF-R1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CRF-R2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FD大鼠下丘脑中CRF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FD大鼠下丘脑中CRF-R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CRF-R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通过调控CRF通路,恢复CRF-R1和CRF-R2的平衡状态,发挥抗抑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半夏泻心汤 抑郁状态 糖水偏好实验 旷场实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通路
下载PDF
越鞠丸干预CUMS小鼠对抑郁样行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及PACAP/PAC1-R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王艳 高田田 +2 位作者 王子颖 陈刚 陶伟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1-267,共7页
目的探讨越鞠丸对抑郁共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抑郁样行为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越鞠丸低剂量组、越鞠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构建共病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尼氏... 目的探讨越鞠丸对抑郁共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抑郁样行为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越鞠丸低剂量组、越鞠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构建共病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尼氏染色评估小鼠抑郁样行为和神经元损伤;胃肠组织病理、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评估胃肠功能;ELISA法检测PACAP、VIP、IL-6、TNF-α、BDNF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AC1-R、Vipr1、Vipr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海马尼氏体数量减少,胃肠运动减慢,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升高(P<0.05,P<0.01),PACAP、VIP、BDNF表达降低(P<0.05,P<0.01),海马、胃窦、十二指肠组织PAC1-R、Vipr1、Vipr2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越鞠丸低、高剂量组可改善除Vipr1、Vipr2之外的其他上述指标(P<0.05,P<0.01)。结论越鞠丸可通过PACAP/PAC1-R降低炎症因子,升高BDNF水平,改善CUMS小鼠抑郁样行为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PACAP PAC1-R 抑郁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柴胡-枳壳配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郇靖 苗德光 +1 位作者 陆玉成 郑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82-85,共4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柴胡-枳壳配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收集柴胡、枳壳的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FD的基因,使用STRING 11.0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柴胡成分349个、枳壳17个。FD疾病相...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柴胡-枳壳配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收集柴胡、枳壳的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FD的基因,使用STRING 11.0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柴胡成分349个、枳壳17个。FD疾病相关基因1561个,药物与疾病共有的靶点为59个。蛋白互作(PPI)网络发现VEGFA、MAPK8、EGFR等可能是柴胡-枳壳配伍治疗FD的关键靶点。涉及PI3K-AKT、AGE-RAGE、HIF-1等经典信号通路。结论柴胡-枳壳配伍治疗FD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为接下来的实验验证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功能性消化不良 柴胡 枳壳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5
作者 王肖萍 田丽 《河北中医》 2024年第3期447-450,455,共5页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胃虚寒型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对照组60例予多潘立酮片治疗,2...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胃虚寒型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对照组60例予多潘立酮片治疗,2组均治疗28天。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46/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主要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主要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FD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主要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穴位贴敷疗法 药熨疗法 子午流注法
下载PDF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十二指肠CRHR2、NLRP6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乐薇 姚函伶 +3 位作者 范建超 徐派的 吴贻森 杨格格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十二指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2(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2,CRHR2)及NOD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6(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十二指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2(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2,CRHR2)及NOD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6(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6,NLRP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均选用多因素干预法复制FD大鼠模型,空白组进行常规饲养。模型复制结束后,电针组大鼠电针“印堂”“内关”“足三里”,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的一般状态及体质量变化;干预结束后,采用半固体糊灌胃法检测各组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胃窦组织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CRHR2、NLRP6蛋白表达水平;阿利新蓝染色法观察大鼠十二指肠形态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欠佳,体质量、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活泼好动,体质量、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胃窦黏膜排列疏松,有轻度水肿,存在少量淋巴细胞,十二指肠绒毛上皮细胞间隙增宽,肠绒毛结构破碎,可见散在分布的上皮细胞;电针组大鼠胃窦组织结构完整,固有层排列紧密,无明显炎症反应及病理改变,十二指肠绒毛上皮细胞间隙清晰,排列紧密,组织结构完整。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CRHR2、NLRP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CRHR2、NLRP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FD大鼠消化不良症状,提高FD大鼠胃肠动力,降低FD大鼠十二指肠黏膜通透性,减轻大鼠胃肠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提升十二指肠CRHR2、NLRP6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十二指肠 电针 CRHR2 NLRP6
下载PDF
中医推拿按摩结合五行健脾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
7
作者 王士玲 刘丽 刘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按摩结合五行健脾汤加减化裁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125例FD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别列为中医组(63例)和西...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按摩结合五行健脾汤加减化裁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125例FD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别列为中医组(63例)和西医组(62例)。中医组患儿实施推拿按摩结合五行健脾汤加减化裁治疗,西医组患儿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动力参数,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中医组患儿的中医主证、次证积分均低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儿的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指数(MI)均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儿的血清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均低于西医组,胃动素(MLT)水平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4/63),低于西医组的17.74%(1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按摩结合五行健脾汤加减化裁能有效改善FD患儿胃肠功能并促进胃肠动力恢复,且与常规西药相比,上述中医疗法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推拿按摩 五行健脾汤 儿童
下载PDF
保和丸配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8
作者 程媛媛 宫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419-420,共2页
目的:观察保和丸配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用保和丸及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和丸配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观察保和丸配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用保和丸及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和丸配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保和丸 针刺
下载PDF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9
作者 曾志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61-0064,共4页
探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接收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并均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只有1人为无效治疗,远少于对照组(P<0.... 探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接收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并均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只有1人为无效治疗,远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胃动力指标、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经过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实验组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得多(P<0.05)。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潘立酮 复方消化 功能性消化不良
原文传递
腹胀、嗳气,消化不良怎么办
10
作者 张芳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4期58-58,共1页
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还可包括餐后饱胀、腹部胀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痛、反胃等。它是多种疾病形成的症候群,根据其发生原因不同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器质性消化不良,指的是有明确的器... 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还可包括餐后饱胀、腹部胀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痛、反胃等。它是多种疾病形成的症候群,根据其发生原因不同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器质性消化不良,指的是有明确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比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胃癌等引起的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则是通过内镜、生化等检查,没有发现可以解释消化不良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不良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 糜烂性胃炎 腹部胀气 胸骨后痛 代谢性疾病 反胃
下载PDF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价值
11
作者 宋露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80-0183,共4页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干预价值。方法 将医院消化内科患者选作观察对象,自2021.1-2023.11,患者46,随机分,对比组常规西医护理,结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法,各组23例,收集患者数据,比较护理效果、消化不良症状、情...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干预价值。方法 将医院消化内科患者选作观察对象,自2021.1-2023.11,患者46,随机分,对比组常规西医护理,结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法,各组23例,收集患者数据,比较护理效果、消化不良症状、情绪分。结果 结合组两种护理方式联合干预,护理效果更显著,有效率达95.65%,P<0.05;结合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比较2组消化不良患者症状评分,护理前分数均较高,护理干预后,结合组主次症评分下降,低于对比组,P<0.05;结合组患者经中西医护理后SAS、SDS情绪分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极常见,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其中,可辅助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负面情绪,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西医结合护理 护理效果 消化不良症状 不良情绪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曾德娜 王晓荣 +4 位作者 王薇 廉璐琛 赵培利 王丽杰 李汉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29-533,共5页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根据基线特征组间均衡的原则,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根据基线特征组间均衡的原则,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干预28周后对患者治疗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胃肠道生活指数(GIQLI)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胃肠症状等级评估量表(GSRS)对患者消化不良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对患者干预结束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患者的并发症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I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SRS中呕吐、胃胀、恶心、烧心、痉挛性上腹部疼痛、胃部不适、胸骨后不适、早饱、食欲缺乏及总分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干预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及四君子汤对其干预的研究
13
作者 何桂花 钟子劭 +3 位作者 余卫锋 吴宇瑶 黄穗平 叶振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0,I0013,I0014,共6页
目的研究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表现及四君子汤对其干预的情况。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采用碘乙酰... 目的研究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表现及四君子汤对其干预的情况。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采用碘乙酰胺灌胃+站小平台法+隔日禁食法建立脾虚气滞证FD大鼠模型。四君子汤各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四君子汤灌胃,西药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比较6组大鼠造模前后、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情况,治疗后的胃排空率、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细胞结构形态与数量。结果造模后,其他5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均少于空白组(均P<0.05);药物治疗后,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均大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的胃排空率低于空白组,而四君子汤各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的胃排空率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的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元细胞数量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的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元细胞数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是FD脾虚证的重要体现,四君子汤可修复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损伤情况,促进脾虚证FD大鼠胃排空及体质量增长,四君子汤治疗脾虚滞证FD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证 十二指肠神经节 四君子汤
原文传递
扶元和中膏单味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及网络药理学分析
14
作者 魏家艳 仲楠 +3 位作者 张国玉 熊继东 胡芳弟 李芸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目的】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挖掘扶元和中膏君药党参、麸炒白术等各单味药物及复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对扶元和中膏中各单味药物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目的】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挖掘扶元和中膏君药党参、麸炒白术等各单味药物及复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对扶元和中膏中各单味药物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构建“FD-靶点-有效成分-扶元和中膏”网络,筛选出的交集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相关通路富集,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扶元和中膏14味药中有10味药具有改善FD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发挥作用;网络药理学共获得扶元和中膏有效成分149个,与FD相关靶点2641个,扶元和中膏与FD的交集靶点281个,PPI网络筛选获得前5个核心靶点,从构建的“FD-作用靶点-有效成分-扶元和中膏”网络筛选获得扶元和中膏前25个有效成分,对281个交集靶点的GO分析和KEGG分析表明,扶元和中膏可能通过癌症通路、PI3K-Akt、MAPK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2个主要成分(槲皮素和山奈酚)和3个关键靶点(AKT1、TNF、IL-6)均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扶元和中膏的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和山奈酚可能通过癌症通路、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作用于AKT1、TNF、IL-6等关键靶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元和中膏 党参 麸炒白术 功能性消化不良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温胃阳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肥大细胞活化及SCF/c-Kit信号通路的影响
15
作者 税典奎 黎舒婷 +4 位作者 黄慧花 龙海华 杨健 罗诗雨 覃凌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基于肥大细胞活化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信号通路探讨温胃阳汤治疗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 目的:基于肥大细胞活化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信号通路探讨温胃阳汤治疗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不予造模,其他各组采用夹尾刺激加不规则喂养复合番泻叶法建立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模型建立后,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和雷尼替丁组则分别用温胃阳汤(0.743 g/mL、1.485 g/mL和2.970 g/mL)及盐酸雷尼替丁胶囊(3 g/L)灌胃。治疗结束后,以碳墨推进法测定小肠推进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大鼠十二指肠组织肥大细胞并计数;ELISA测定大鼠十二指肠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tase,MCT)和组胺(histamine,HA)的含量;RT-qPCR检测十二指肠中SCF和c-Kit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十二指肠中SCF和c-Ki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温胃阳汤治疗显著提高大鼠的小肠推进率(P<0.05);ELISA结果显示,温胃阳汤治疗可减少大鼠十二指肠黏膜组织肥大细胞数量及MCT和HA含量(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温胃阳汤治疗可上调大鼠十二指肠组织c-Kit和SCF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增加SCF和c-Kit阳性细胞数(P<0.05);RT-qPCR结果显示,WWYD治疗可上调大鼠十二指肠组织c-Kit和SCF mRNA的表达(P<0.01)。而且,小肠推进率分别与MCT和HA含量呈负相关,与SCF和c-Kit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温胃阳汤能促进大鼠十二指肠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十二指肠MCT和HA的生成,及激活SCF/c-Ki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温胃阳汤 肥大细胞 SCF/c-Kit信号通路 十二指肠
下载PDF
国医大师王晞星从“木土并治”角度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
16
作者 石智尧 杨晓昆 +4 位作者 孙祎濛 高宇 王利民 张晓男 王晞星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9-53,共5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无器质性改变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或有烧灼感等,易反复发作。根据其临床表现,FD与中医“胃痞”“痞满”等相似。FD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情志及心理障碍因素与...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无器质性改变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或有烧灼感等,易反复发作。根据其临床表现,FD与中医“胃痞”“痞满”等相似。FD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情志及心理障碍因素与本病的发生也关系密切。王晞星教授从“木土并治”角度出发,认为治疗FD应当“以肝为本、顾护脾胃”,治以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以复中焦气机。笔者通过临床跟师随诊,发现从“木土关系”角度论治FD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木土并治 肝脾胃 情志疗法 名医经验 王晞星
下载PDF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综合评价
17
作者 戴泽琦 万楚川 +3 位作者 李文爽 孙庆冉 唐旭东 廖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59,I0016,I0017,共7页
目的以药品临床价值为导向,对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为四磨汤口服液的合理定价、合理用药以及药品目录遴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当前可获得数据以及调研数据,围绕四磨汤口服液与两种对照药治疗功能性消化... 目的以药品临床价值为导向,对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为四磨汤口服液的合理定价、合理用药以及药品目录遴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当前可获得数据以及调研数据,围绕四磨汤口服液与两种对照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6个维度开展临床综合评价。结果有效性方面,四磨汤口服液可提高临床有效率,药理作用机制明确。安全性方面,未见毒性反应,不良反应较轻,预后良好。经济性方面,日均费用略高于对照药,具有一定成本效果优势。创新性方面,获中国专利授权,并作为中药创新药上市。适宜性方面,方便服用,在药物技术特性和药品使用方面都具有较好的适宜性。可及性方面,医院覆盖较广,产能充足,患者负担较低,长期应用无较大环境风险。3种中成药的综合价值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四磨汤口服液(92.01分)>对照药A(85.11分)>对照药B(77.51分)。专家组推荐意见为A类(21/23),建议可直接转化为决策使用。结论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综合价值较高,可为药品合理定价、合理用药以及药品目录遴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口服液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综合评价 中成药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现状分析
18
作者 陈欢 吕金枝 +5 位作者 王嘉琪 朱建珺 张洁 李彩玲 宁博 杜晓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结局指标研究现状,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核心指标集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结局指标研究现状,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核心指标集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FD的RCT,检索时限为2017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了285项RCTs,28061例患者,涉及117个结局指标及28种中医证型,单项RCT指标数最多12个,最少1个,平均5个。各指标共计使用1275次,结局指标使用频次排列前5位的指标为临床总有效率(81.40%),中医症候积分(54.04%),不良反应(47.02%)、胃动素(MTL)(30.18%),症状积分(23.1%)。根据结局指标的功能属性将其分为6大指标域,其中,症状/体征(38.51%)及理化检测(28.94%)类指标应用较多。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FD的RCT中结局指标存在指标选择差异过大、结局指标主次不分、中医疗效评价指标不一致、总有效率指标缺乏规范、指标测量时点差异大、缺乏远期预后指标、指标测量工具种类偏多且适用性差、未纳入经济学评价指标及安全性事件报告简单化等问题,亟须构建规范、标准的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核心指标集研究,解决结局指标存在的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 核心指标集 结局指标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疏肝消痞安神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查丽丽 陈久红 +2 位作者 唐伟 孙长代 秦艳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23-27,共5页
目的 观察疏肝消痞安神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1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六安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肝郁脾虚型FD伴焦虑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目的 观察疏肝消痞安神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1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六安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肝郁脾虚型FD伴焦虑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肝消痞安神方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评分,不良反应及随访3个月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320,P=0.038)。治疗4周后,2组各中医证候积分、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NDLQ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观察组随访3个月疾病复发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45.45%(χ^(2)=5.937,P=0.015)。结论 疏肝消痞安神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提高肝郁脾虚型FD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焦虑情绪,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证 焦虑 疏肝消痞安神方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