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对动物肠道脂肪消化吸收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汪骏峰 张枫琳 +1 位作者 江青艳 王松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804,共7页
提高肠道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效率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及维持机体健康。脂肪被肠道消化吸收后,在细胞内再合成,包括脂肪酸的摄取、甘油三酯的重新合成、乳糜微粒的合成以及乳糜微粒进入乳糜管等过程,其中乳糜微粒进入乳糜管是影响肠道... 提高肠道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效率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及维持机体健康。脂肪被肠道消化吸收后,在细胞内再合成,包括脂肪酸的摄取、甘油三酯的重新合成、乳糜微粒的合成以及乳糜微粒进入乳糜管等过程,其中乳糜微粒进入乳糜管是影响肠道对脂肪消化吸收的关键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一种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调控因子,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结合,从而参与调控机体的多项生理过程。最新的研究表明,VEGFC还参与调控乳糜微粒进入乳糜管这一过程,进而影响动物肠道的脂肪消化吸收。本文主要阐述了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动物机体内的分布情况及其对肠道脂肪消化吸收的调控作用,并初步探讨了VEGFC及VEGFR3对乳糜管结构和淋巴内皮细胞(LECs)连接方式的调控机制,以期深入了解VEGFC及其受体在动物肠道脂肪消化吸收中的作用,并为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肠道 脂肪消化吸收 调控
下载PDF
NaCl添加量对煮制海湾扇贝多糖结构和消化吸收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尚宇博 李欣怡 +3 位作者 曹心亭 王海波 赵前程 李智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09,共7页
该研究考察煮制过程NaCl浓度对扇贝多糖结构和消化吸收性的影响。以海湾扇贝为原料,采用4种不同的NaCl添加量(0%、1.5%、3%和4.5%,质量分数),质量分数对其进行6 min的煮制,采用酶解法提取煮制贝柱多糖,得到4种多糖组分,进而对这4种多糖... 该研究考察煮制过程NaCl浓度对扇贝多糖结构和消化吸收性的影响。以海湾扇贝为原料,采用4种不同的NaCl添加量(0%、1.5%、3%和4.5%,质量分数),质量分数对其进行6 min的煮制,采用酶解法提取煮制贝柱多糖,得到4种多糖组分,进而对这4种多糖的基本成分、结构以及消化吸收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添加3%NaCl煮制扇贝提取的多糖纯度最高;不同NaCl添加量煮制扇贝提取的多糖结构比较相似,分子质量在2000 kDa以上,且都含有三螺旋结构和α-吡喃糖环,但单糖组成上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扇贝多糖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产物的分子质量测定,得出NaCl添加量为3%煮制的扇贝多糖最好消化;Caco-2细胞模拟小肠吸收实验显示,扇贝多糖能被部分吸收,且吸收作用大于外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 多糖 提取 结构分析 消化吸收
下载PDF
促老年人蛋白质消化吸收方法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肖长辉 安东平 +5 位作者 张斌成 袁家琦 李鸿轩 黄建 赵慧 蒋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6-312,共7页
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的长期缺乏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肌肉衰减、骨质疏松等病症的发生概率增加,这种现象在老年人群中更为突出,从而降低了老年人群的运动及机体代谢能力,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这也增加了我国... 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的长期缺乏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肌肉衰减、骨质疏松等病症的发生概率增加,这种现象在老年人群中更为突出,从而降低了老年人群的运动及机体代谢能力,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这也增加了我国公共卫生及医疗系统负担,阻碍了“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目前,对于改善老年人蛋白质摄入不足/缺乏的方式主要有改良食物特性(改变蛋白质结构)、改善身体机能(添加可促进蛋白消化酶分泌的成分)、改变饮食结构(增加寡肽的摄入)以及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和种类)。本文探讨年龄增长对蛋白质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并总结现有的促进蛋白质消化吸收的方法,同时对未来改善老年人蛋白质消化吸收能力的方法进行展望,以期为促进老年人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吸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老年人 摄食 消化吸收
下载PDF
胍基乙酸对许氏平鲉生长性能、消化吸收、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郝甜甜 于朝磊 +5 位作者 孙永智 李宝山 王晓艳 王成强 李璐 黄炳山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7,共9页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胍基乙酸(GAA)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生长性能、消化吸收、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GAA在许氏平鲉网箱养殖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初始体质量为(125.00±1.00)g许氏平鲉,分别投喂...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胍基乙酸(GAA)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生长性能、消化吸收、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GAA在许氏平鲉网箱养殖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初始体质量为(125.00±1.00)g许氏平鲉,分别投喂添加质量分数0.00%、0.01%、0.02%、0.04%、0.08%的胍基乙酸5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记为D0、D1、D2、D3和D4组)7周,测定许氏平鲉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糖代谢等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D0)相比,D1、D2、D3和D4组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2)饲料中添加胍基乙酸对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D0组相比,D1、D2、D3和D4组肠道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脂肪酶活力则在D3和D4组显著升高(P<0.05);4)与D0组相比,D3组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5)与D0组相比,D1、D2、D3和D4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则在D1、D2、D3和D4组显著降低(P<0.05),D2、D3和D4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6)与D0组相比,D1、D2、D3和D4组肝脏丙酮酸激酶活力和肌酸激酶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磷酸果糖激酶活力则在D3组显著降低(P<0.05),D2、D3和D4组肝脏中肌酸(Cr)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许氏平鲉饲料中胍基乙酸的适宜添加量为0.04%;饲料中添加0.04%~0.08%胍基乙酸可提高许氏平鲉肠道消化酶活力,并可通过调节代谢产物Cr的含量发挥抗氧化和能量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基乙酸 许氏平鲉 生长性能 消化吸收 代谢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三种脾虚证模型小鼠消化吸收功能改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胡琳琳 高云芳 何志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3-816,共4页
目的对3种脾虚证模型小鼠在消化吸收方面的改变进行比较。方法实验动物分为4组,即对照组、大黄组、力竭游泳组和劳倦过度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体征、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活性、胃排空、肠推进速度、血清胃泌素含量、脏器指数等指标... 目的对3种脾虚证模型小鼠在消化吸收方面的改变进行比较。方法实验动物分为4组,即对照组、大黄组、力竭游泳组和劳倦过度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体征、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活性、胃排空、肠推进速度、血清胃泌素含量、脏器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种方法塑造的脾虚小鼠模型均出现了D木糖排泄率降低、胃排空、肠推进速度加快。与对照组比较,劳倦过度组的所有指标均有显著变化,而力竭游泳组的血清淀粉酶活性、脾脏指数降低不显著,大黄组的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胸腺指数变化不显著。结论劳倦过度法塑造脾虚证动物模型各指标的变化显著,大黄泻下法和力竭游泳法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动物模型 消化吸收功能 模型小鼠 消化吸收 功能改变 D-木糖排泄率 血清淀粉酶活性 血清胃泌素 劳倦过度
下载PDF
绿原酸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肠道黏膜形态与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宇 周选武 +8 位作者 陈代文 余冰 毛湘冰 郑萍 虞洁 罗玉衡 黄志清 罗钧秋 何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6-114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原酸(CA)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肠道黏膜形态与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初始体重相近[(9.45±0.20)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基础饲粮;2)CA...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原酸(CA)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肠道黏膜形态与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初始体重相近[(9.45±0.20)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基础饲粮;2)CA250组,基础饲粮+250 mg/kg CA;3)CA500组,基础饲粮+500 mg/kg CA;4)CA1000组,基础饲粮+1 000 mg/kg CA。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1)各组间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无显著差异(P>0.05),CA1000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各组间血清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CA1000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较对照组和CA250组显著升高(P<0.05)。3)CA1000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1000组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及V/C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组十二指肠蔗糖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麦芽糖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空肠蔗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空肠麦芽糖酶活性较对照组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回肠蔗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CA1000组回肠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各组间十二指肠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空肠SGLT1基因相对表达量也无显著差异(P>0.05),CA1000组空肠GLUT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回肠SG LT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且CA100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组间回肠GLUT2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断奶仔猪饲粮中CA的适宜添加量为1 000 mg/kg,添加该剂量CA能显著降低仔猪F/G,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小肠形态与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仔猪 生长性能 血清免疫球蛋白 肠道形态 消化吸收能力
下载PDF
高水平维生素E对幼建鲤生长性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伍曦 罗辉 +3 位作者 冯琳 刘扬 姜俊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38-1945,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高水平维生素E对幼建鲤生长性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选用1 200尾平均体重(9.46±0.03)g的幼建鲤,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尾鱼,分别饲喂维生素E水平为7、107、757、1 007、1 257、1 507、1 757和2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高水平维生素E对幼建鲤生长性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选用1 200尾平均体重(9.46±0.03)g的幼建鲤,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尾鱼,分别饲喂维生素E水平为7、107、757、1 007、1 257、1 507、1 757和2 007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60d。结果表明,幼建鲤的增重,摄食量,蛋白质、脂肪和灰分沉积率,肝胰脏和肠道重量及蛋白质含量,以及肠道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Na+,K+-ATP酶活力均随维生素E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并在饲料中维生素E含量为1 257mg/kg时达到最大值;而饲料系数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与NRC推荐量组(饲料维生素E含量107mg/kg)相比,维生素E含量为1 257mg/kg组幼建鲤前、中和后肠皱襞高度分别提高了10.85%(P<0.05)、7.48%(P>0.05)和6.24%(P<0.05)。结果提示,适宜高水平的维生素E能显著促进幼建鲤生长和消化器官生长发育,并增强幼建鲤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增重为标识,根据二次曲线法确定幼建鲤饲料中维生素E最适水平为1 106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 E 建鲤 生长性能 消化吸收功能
下载PDF
主要营养素源对工业化养殖豹纹鳃棘鲈生长、体色和消化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邦维 李勇 +4 位作者 高婷婷 柳阳 赵宁宁 于学权 胡金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87-1401,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工业化海水养殖条件下饲料中主要营养素源对豹纹鳃棘鲈( Plectropo-mus leopardus)生长、体色和消化吸收的影响。采用2×2×2三因素试验设计,2个营养素因素:蛋白质水平-46%蛋白质(P46)、50%蛋白质(P50... 本试验旨在探究工业化海水养殖条件下饲料中主要营养素源对豹纹鳃棘鲈( Plectropo-mus leopardus)生长、体色和消化吸收的影响。采用2×2×2三因素试验设计,2个营养素因素:蛋白质水平-46%蛋白质(P46)、50%蛋白质(P50),脂肪水平——8%脂肪(L8)、10%脂肪( L10);1个营养源因素:蛋白质源色素——植物性蛋白质源色素(VPP)、动物性蛋白质源色素(APP),共形成8种试验饲料(1#~8#处理),分别饲喂初始体重为(64.2±1.1) g的豹纹鳃棘鲈幼鱼,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正试期94 d。结果表明:1)4#处理(P46、L10与APP的组合)试验鱼的增重率较2#(P46、L8与APP的组合)、3#(P46、L10与VPP的组合)、5#(P50、L8与VPP的组合)、6#( P50、L8与APP的组合)、8#处理(P50、L10与APP的组合)显著或极显著升高( P<0.05或P<0.01),饲料系数则较2#、7#处理( P50、L50与VPP的组合)显著或极显著降低( P<0.05或P<0.01)。2)6#处理试验鱼皮肤中胡萝卜素含量较3#、4#、8#处理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试验鱼皮肤中胡萝卜素与黑色素含量在不同处理下出现增减同步的现象。3)比较而言,7#处理试验鱼具有最高的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以及较高的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6#处理试验鱼具有最高的碱性磷酸酶和Na^+, K^+-ATP酶活性,并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3#处理(P<0.05或P<0.01)。总之,饲料主要营养素源的变化和互作影响着试验鱼的生长、体色及消化吸收,初步确定P50、L8与APP的组合是兼顾豹纹鳃棘鲈生长、体色和消化吸收的优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源 豹纹鳃棘鲈 生长 体色 消化吸收 工业化养殖
下载PDF
膳食多酚对淀粉消化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吕霞 叶发银 +1 位作者 刘嘉 赵国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139,共6页
近年来基于食品成分之间相互作用调节食品质地与功能特性的研究成为食品学科的研究热点。多酚与淀粉的相互作用在食品中广泛发生,二者的相互作用对调控加工食品的风味和质地、提高多酚的生物利用度、抑制淀粉的老化以及降低淀粉的消化... 近年来基于食品成分之间相互作用调节食品质地与功能特性的研究成为食品学科的研究热点。多酚与淀粉的相互作用在食品中广泛发生,二者的相互作用对调控加工食品的风味和质地、提高多酚的生物利用度、抑制淀粉的老化以及降低淀粉的消化吸收速度等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多酚与淀粉的复合作用、多酚对淀粉消化酶活性的抑制以及多酚对肠道葡萄糖吸收转运的抑制作用,为利用食物成分与淀粉的相互作用开发预防和控制高血糖症的新型食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多酚 淀粉 消化吸收 葡萄糖转运 淀粉酶
下载PDF
益生菌互作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消化吸收及糖转运蛋白GLUT2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利环 张若男 +4 位作者 贾浩 马悦悦 朱芷葳 李慧锋 陈员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65-2176,共12页
旨在研究益生菌互作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养分消化吸收及相关糖转运蛋白的影响。本研究中,200只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肉雏鸡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将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分别按比例混合后于牛乳中发酵。... 旨在研究益生菌互作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养分消化吸收及相关糖转运蛋白的影响。本研究中,200只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肉雏鸡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将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分别按比例混合后于牛乳中发酵。对照组正常饮水(control组),益生菌Ⅰ组(混合比例为2:1:1)、Ⅱ组(混合比例为1:2:1)、Ⅲ组(混合比例为1:1:2)补充1%复合菌乳制品于饮用水中,各组皆饲喂基础日粮。整个试验饲养周期为42 d,每21 d为一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互作组均可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改善饲料利用率(P>0.05),在所有益生菌互作组中,益生菌Ⅰ组的肉鸡生长性能最好;2)益生菌互作显著刺激了空肠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的特异性活性(P<0.05);3)益生菌互作组均显著提高了小肠绒毛高度(P<0.05),降低了隐窝深度(P<0.05),上调了GLUT2 mRNA的表达(P<0.05),其中,以益生菌Ⅰ、Ⅲ组作用最佳。综上所述,益生菌互作能够增强消化酶活性、改善消化道结构、上调营养转运蛋白表达,提高养分的消化率及能量吸收有效性,从而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且当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混合配比为2:1:1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鸡的作用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肠道结构 消化吸收 GLUT2
下载PDF
3种不同益生菌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利环 张若男 +4 位作者 贾浩 杨俊鹏 李慧锋 朱芷葳 石雄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8-192,共5页
试验旨在探讨3种不同益生菌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将200只1日龄雄性麻花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正常饮水,益生菌组全天饮水中加入1%益生菌,分别为干酪乳杆菌组、嗜酸乳杆菌组、乳双歧杆菌... 试验旨在探讨3种不同益生菌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将200只1日龄雄性麻花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正常饮水,益生菌组全天饮水中加入1%益生菌,分别为干酪乳杆菌组、嗜酸乳杆菌组、乳双歧杆菌组,益生菌的活菌密度分别为3×10^(9)、4.4×10^(9)、4.15×10^(9) CFU/mL。饲喂周期分1~21 d和22~42 d 2个阶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变化,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且乳双歧杆菌组肉鸡的生长性能最好;益生菌组的小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隐窝深度显著降低;干酪乳杆菌组与乳双歧杆菌组空肠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与GLUT2 mRNA表达量在21 d时皆显著提高,其中以乳双歧杆菌组最高;嗜酸乳杆菌组空肠的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与GLUT2mRNA表达量在42d时皆显著提高,且在益生菌组中最高。综上,益生菌能够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和活性,改善消化道形态,调节细胞膜GLUT2过表达,促进营养物质转运,进而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且3种益生菌相比,乳双歧杆菌在肠道内具有更高的活性,肉鸡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肉鸡 消化吸收 GLUT2
下载PDF
组织文化对ERP系统消化吸收阶段知识共享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邵真 葛虹 +1 位作者 冯玉强 刘鲁宁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2013年第2期194-201,216,共9页
在竞争价值模型和知识共享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组织文化对ERP知识共享的影响模型,分别探索了企业内部的发展文化、组文化、等级文化和理性文化对ERP系统消化吸收阶段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基于来自115家企业的343份调查问卷,采... 在竞争价值模型和知识共享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组织文化对ERP知识共享的影响模型,分别探索了企业内部的发展文化、组文化、等级文化和理性文化对ERP系统消化吸收阶段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基于来自115家企业的343份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组织文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强调信任与参与的组文化有利于ERP隐性知识的共享;而强调内部稳定的等级文化和强调生产率的理性文化既有利于ERP显性知识的共享,又有利于ERP隐性知识的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文化 ERP消化吸收 隐性知识共享 显性知识共享
下载PDF
膨化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俊 周小秋 +4 位作者 银龙 冯琳 姜维丹 刘扬 赵叶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7-111,共5页
旨在研究膨化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建鲤生长、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选取始体重为(240.2±5.7)g的健康建鲤72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4个处理分别是饲料中豆粕替代0(对照),25%,50%,100%的鱼粉... 旨在研究膨化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建鲤生长、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选取始体重为(240.2±5.7)g的健康建鲤72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4个处理分别是饲料中豆粕替代0(对照),25%,50%,100%的鱼粉,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豆粕替代25%和50%鱼粉对增重、增重率和特异性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替代100%鱼粉显著降低了增重、增重率和特异性生长率(P<0.05),显著降低了鱼体粗蛋白含量(P<0.05)和肠体指数(P<0.05),显著降低了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综上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豆粕替代膨化饲料中50%的鱼粉对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豆粕 生长 体成分 消化吸收
下载PDF
推拿敷贴对迁慢性腹泻患儿消化吸收功能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红娟 郭凯 +4 位作者 肖和印 毛娜 陈艳霞 黄长婷 孟颖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3093-3097,共5页
目的:观察推拿敷贴对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对其伴随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并通过测定粪便pH值、还原糖及脂肪含量,确定推拿敷贴对迁慢性腹泻患儿脂肪及乳糖消化吸收不良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中医科... 目的:观察推拿敷贴对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对其伴随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并通过测定粪便pH值、还原糖及脂肪含量,确定推拿敷贴对迁慢性腹泻患儿脂肪及乳糖消化吸收不良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迁慢性腹泻患儿1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中,选择粪便脂肪定性可见脂肪滴、还原糖定性≥++、粪便pH值:<6.9或>7.2,以上3项指标均至少满足其中1项者患儿共收集38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收集患儿粪便,测定粪便pH值、苏丹染色后镜检脂肪滴个数、醋酸铅法测定还原糖定性,比较治疗前后以上3个指标的改变。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大便性状、腹胀、食欲、食量症状积分的改显著优于对照组;38例患儿粪便pH值治疗前后均在5.5~7之间,治疗后患儿粪便pH值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粪便中见脂肪滴者22例,治疗后较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原糖定性≥2+者21例,治疗后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敷贴治疗小儿迁慢性腹泻疗效确切,显著改善迁慢性腹泻患儿大便性状,促进患儿消化吸收功能;推拿敷贴治疗减少粪便中脂肪滴个数,减少粪便中还原糖含量,可促进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有助于乳糖不耐受的恢复,发挥健脾止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敷贴 迁慢性腹泻 消化吸收功能
下载PDF
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对小鼠消化吸收和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龙涛 王舒宁 +4 位作者 沈恒胜 缪伏荣 龚晖 林锋强 冯玉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3,共4页
分别将姬松茸发酵液按13%、25%、37%质量比与鼠料混匀、制粒后饲喂小鼠,测定其脏器指数、小肠绒毛高度和固有膜厚度、小肠吸收功能和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滴度等指标,探讨对小鼠消化吸收和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剂量组脏... 分别将姬松茸发酵液按13%、25%、37%质量比与鼠料混匀、制粒后饲喂小鼠,测定其脏器指数、小肠绒毛高度和固有膜厚度、小肠吸收功能和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滴度等指标,探讨对小鼠消化吸收和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剂量组脏器指数、小肠长度及重量呈上升趋势(P>0.05);高剂量组小肠绒毛长度提高22.51%(P<0.05),中剂量组固有膜厚度降低7.06%(P<0.05);高、低剂量组的小鼠血清D-木糖浓度分别提高15%和13.78%(P<0.05);各剂量组的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说明5-6周龄小鼠日粮添加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可促进肠道发育,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特异性免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深层发酵产物 小鼠 特异性免疫 消化吸收
下载PDF
晶体苏氨酸和微囊苏氨酸对幼建鲤生长性能和消化吸收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琳 彭艳 +4 位作者 刘扬 姜俊 姜维丹 胡凯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1-78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60 d的饲养试验比较饲料中添加晶体苏氨酸和微囊苏氨酸对幼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生长性能和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选取平均初重为(13.61±0.02)g的健康幼建鲤300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 本试验旨在通过60 d的饲养试验比较饲料中添加晶体苏氨酸和微囊苏氨酸对幼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生长性能和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选取平均初重为(13.61±0.02)g的健康幼建鲤300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晶体苏氨酸和微囊苏氨酸的试验饲料,试验饲料中苏氨酸的有效含量均为1.25%。结果表明:微囊苏氨酸组幼建鲤的特定生长率(SGR)、摄食量(FI)、蛋白质沉积率(PPV)和脂肪沉积率(LPV)均显著高于晶体苏氨酸组(P<0.05);同时,微囊苏氨酸组幼建鲤的肝胰脏和肠重及蛋白质含量、肠长、肝体指数(HIS)和肠体指数(ISI)亦显著高于晶体苏氨酸组(P<0.05)。微囊苏氨酸组幼建鲤的各肠段皱襞高度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及中肠、后肠Na+,K+-ATP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力均显著高于晶体苏氨酸组(P<0.05)。微囊苏氨酸组肝胰脏和肠道胰蛋白酶以及肠道脂肪酶的活力均显著高于晶体苏氨酸组(P<0.05)。微囊苏氨酸组肝胰脏和肌肉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以及血浆氨浓度显著低于晶体苏氨酸组(P<0.05),而血清中GOT活力则显著高于晶体苏氨酸组(P<0.05)。体外溶解速率试验结果表明:晶体形式的L-苏氨酸在15 min内完全释放,而包被处理的微囊苏氨酸释放速率较慢,在120 min后才完全释放。由此得出,幼建鲤对微囊苏氨酸的利用效果优于晶体苏氨酸;与晶体苏氨酸相比,微囊苏氨酸能有效提高幼建鲤对营养的消化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苏氨酸 晶体苏氨酸 幼建鲤 消化吸收能力
下载PDF
中草药结合AKG对断奶仔猪生长及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金泉 项方献 姚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31,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中草药配方结合α-酮戊二酸(AKG)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头26日龄体质量相近((6.0±0.5)kg)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天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每只仔猪分别灌胃给予100 m... 【目的】研究新型中草药配方结合α-酮戊二酸(AKG)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头26日龄体质量相近((6.0±0.5)kg)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天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每只仔猪分别灌胃给予10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C))、100 mL中草药煎剂(中草药组(H))、100 mL生理盐水+0.1 g AKG(AKG组(A))、100 mL中草药煎剂+0.1 g AKG(中草药+AKG组(AH)),连续饲喂4周后屠宰,测定生长指标和血清中脂类含量,并制备常规石蜡切片,测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①仔猪日增质量H、A、AH组均显著高于C组,H、AH组显著高于A组;日采食量H、A、AH组显著高于C组(P<0.05)。②胃指数H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A、AH组显著高于C组;小肠指数H组显著高于C组(P<0.05)。③空肠各段绒毛高度A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AH组前、中段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C组(P<0.01),后段显著高于C组(P<0.05)。空肠隐窝深度AH组前、中段极显著低于C组(P<0.01),后段显著低于C组;A组后段较C组显著降低(P<0.05)。④仔猪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A组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中草药结合AKG可以改善断奶仔猪消化管形态和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增加动物的生长性能,且AKG有增强中草药功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Α-酮戊二酸 消化吸收 断奶仔猪
下载PDF
基于企业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相互匹配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被引量:13
18
作者 林春培 张振刚 田帅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51,共5页
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升级,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特征。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技术仿制、创造性模仿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技术创新模式决定于技术能力,要与之相适应才能取得最佳的创新效益,按照技术创新的自主... 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升级,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特征。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技术仿制、创造性模仿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技术创新模式决定于技术能力,要与之相适应才能取得最佳的创新效益,按照技术创新的自主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简单仿制、模仿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三种层次。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质上是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形态不断演进的过程。最后研究了广州某公司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的动态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能力 技术创新模式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下载PDF
概念设计中功能驱动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旭玲 楼佩煌 +1 位作者 唐敦兵 杨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73-1879,1929,共8页
为了更好地挖掘产品中所包含的原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进行创新再设计,提出了一种概念设计中功能驱动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法。将分析要求根据分析粒度映射到模型,建立系统的功率键合图模型,从系统动态性能中分析原设计的特点和不足,进而... 为了更好地挖掘产品中所包含的原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进行创新再设计,提出了一种概念设计中功能驱动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法。将分析要求根据分析粒度映射到模型,建立系统的功率键合图模型,从系统动态性能中分析原设计的特点和不足,进而达到消化吸收的目的。针对系统不足,采用功能模型图进行功能分解后找到问题所在,再通过技术进化路线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得到再创新后的概念设计方案。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摩擦驱动装置,在消化吸收其设计思想的基础上提高了原设计动态性能和控制性能,设计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设计 再创新 消化吸收 键合图模型 功能模型图
下载PDF
ERP消化吸收的多层次探索性案例研究:自底向上的效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鲁宁 冯玉强 +1 位作者 高娈 王伟炜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0-931,共12页
基于"自底向上效应"这一多层次理论研究视角,探讨企业中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是否以及如何对组织层次消化吸收程度产生影响,并设计了一个探索性多案例研究,对5家企业进行案例访谈。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组织层次ERP消化吸收确... 基于"自底向上效应"这一多层次理论研究视角,探讨企业中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是否以及如何对组织层次消化吸收程度产生影响,并设计了一个探索性多案例研究,对5家企业进行案例访谈。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组织层次ERP消化吸收确实受到个体层次ERP消化吸收整体水平的影响,而且个体层次消化吸收中的VIP用户的构成情况及熟练用户的所占比例等因素,也会对组织层次ERP消化吸收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消化吸收 个体层次 组织层次 多案例研究 多层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