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5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小肠三造口病人消化液收集回输及营养支持护理
1
作者 刘书颖 张连阳 +3 位作者 王亚玲 何海燕 刘果 黎娜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4-256,共3页
肠瘘是腹部创伤或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其中高位肠瘘是指屈氏韧带下100 cm内的肠瘘,常为高流量瘘,可导致严重腹腔内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等^([1])。做好消化液的收集与回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实施营养支持治疗等,将极大地影响... 肠瘘是腹部创伤或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其中高位肠瘘是指屈氏韧带下100 cm内的肠瘘,常为高流量瘘,可导致严重腹腔内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等^([1])。做好消化液的收集与回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实施营养支持治疗等,将极大地影响疾病进程及病人预后^([2])。我院近期收治了1例术后高位肠瘘、腹壁小肠三造口的病人,经多学科团队协作完成个性化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消化液收集、回输和营养支持方面经验报告如下。1病人资料1.1一般资料病人,男,62岁,因盲肠管状绒毛腺瘤在外院行了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第23天出现梗阻,开腹行部分回肠切除;术后第3天出现腹膜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肠液,经原切口行空肠部分切除+空肠侧侧吻合+末端回肠单腔造口+胃造瘘术;术后第5天见切口肠液外溢,再次出现肠瘘,术后第6天转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瘘 造口 消化液收集 消化液回输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护理
原文传递
磷酸铵镁法回收厌氧消化液中氨磷的模型研究及优化
2
作者 陈哲 周亶 +3 位作者 梁家伟 蒋东云 刘志男 康厚智 《中国沼气》 CAS 2023年第6期18-25,共8页
基于磷酸铵镁(MAP)法回收厌氧消化液中氮磷的反应构建MAP-MINTEQ模型并优化。利用化学平衡模型Visual MINTEQ 3.1结合实验进行建模,取得拟合度较高的模型参数。首先,研究了碳酸盐对磷酸铵镁反应的影响,对比了两种活度系数方程中活度系... 基于磷酸铵镁(MAP)法回收厌氧消化液中氮磷的反应构建MAP-MINTEQ模型并优化。利用化学平衡模型Visual MINTEQ 3.1结合实验进行建模,取得拟合度较高的模型参数。首先,研究了碳酸盐对磷酸铵镁反应的影响,对比了两种活度系数方程中活度系数γ的影响因素和校正因子,扩展的德拜-休克尔方程更适用于本模型。其次,研究厌氧消化液中复杂缓冲体系对副产物MgCO_(3)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利用其k_(sp)校正MAP-MINTEQ模型,优化其拟合结果。基于优化的模型,调整厌氧消化液氮磷回收的MAP实验配比,反应后残留的氨氮浓度最低降至41.2 mg·L^(-1),氮回收率达到98.0%;总磷最低降至5.5 mg·L^(-1),磷回收率达到99.2%,实现了氮磷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氮磷同步回收 厌氧消化液 MINTEQ模型 碳酸盐
下载PDF
生物曝气联合混凝法处理养殖废水厌氧消化液固体悬浮物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程子言 白文静 +1 位作者 马欣悦 胡真虎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4期19-24,共6页
为了高效去除养殖废水厌氧消化液中的高浓度固体悬浮物(SS),确保后续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的稳定性,探究了生物曝气联合混凝去除养殖废水厌氧消化液SS的效果。结果表明,单独混凝处理厌氧消化液,1.5 g/L聚合氯化铝(PAC)反应16 min后SS去除... 为了高效去除养殖废水厌氧消化液中的高浓度固体悬浮物(SS),确保后续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的稳定性,探究了生物曝气联合混凝去除养殖废水厌氧消化液SS的效果。结果表明,单独混凝处理厌氧消化液,1.5 g/L聚合氯化铝(PAC)反应16 min后SS去除率为53.7%;单独生物曝气(好氧活性污泥曝气)处理厌氧消化液,1 L/min生物曝气处理20 min后SS去除率为37.3%。而1 L/min生物曝气处理20 min后的出水中投加1.5 g/L PAC反应16 min,最终SS去除率达到99.2%,总磷去除率为98.0%。生物曝气联合PAC混凝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厌氧消化液中的SS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曝气 混凝 固体悬浮物 厌氧消化液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聚合氯化铝
下载PDF
西藏蜂胶及其模拟消化液的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
4
作者 张硕 王芳 +1 位作者 杜琳 潘无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99-405,共7页
为研究西藏蜂胶抗氧化活性,评估开发潜力,分析了西藏蜂胶及其模拟消化液的抗氧化成分(总酚和总黄酮)和活性(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OH清除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DPPH·清除率)、金属离子螯合率和脂质... 为研究西藏蜂胶抗氧化活性,评估开发潜力,分析了西藏蜂胶及其模拟消化液的抗氧化成分(总酚和总黄酮)和活性(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OH清除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DPPH·清除率)、金属离子螯合率和脂质过氧化抑制率)。结果表明,西藏蜂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02%和10.05%。模拟消化液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持续降低,模拟胃液(消化2 h)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43%和6.43%,模拟肠液(消化2 h)则为0.32%和5.11%。西藏蜂胶在1 mg/m L时,还原力、·OH清除率、DPPH·清除率、金属离子螯合率和脂质过氧化抑制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35、96.60%、92.53%、19.96%和97.01%。模拟胃液还原力和DPPH·清除率的最高值比未消化时升高,分别为0.39和95.69%。·OH清除率、金属离子螯合率和脂质过氧化抑制率较未消化时降低。模拟肠液·OH清除率、金属离子螯合率和脂质过氧化抑制率较模拟胃液提高,最高值分别为99.72%、69.26%和80.69%;还原力和DPPH·清除率则降低,但DPPH·最高清除率仍有74.74%。综上所述,西藏蜂胶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胃肠模拟消化对抗氧化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但多个指标仍有较好表现。西藏蜂胶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后续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蜂胶 总酚 总黄酮 模拟消化液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镍基非贵过渡金属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降解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试验研究
5
作者 贺舒敏 王海曼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04-714,共11页
试验选用电沉积法制备具有催化氧化活性强、析氧性能高的镍基非贵过渡金属电极,以镍基为基体,采用非贵过渡金属Co和Mn,用电沉积法制备Ni-Co/NF(泡沫镍)电极和Ni-Co-Mn/NF电极,在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后确定了两种电极的最佳工艺参数,其... 试验选用电沉积法制备具有催化氧化活性强、析氧性能高的镍基非贵过渡金属电极,以镍基为基体,采用非贵过渡金属Co和Mn,用电沉积法制备Ni-Co/NF(泡沫镍)电极和Ni-Co-Mn/NF电极,在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后确定了两种电极的最佳工艺参数,其中Ni-Co/NF电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的过电位为124 mV,比NF降低了223 mV;Ni-Co-Mn/NF电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的过电位为243 mV,比NF降低了144 mV,催化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采用Ni-Co-Mn/NF电极对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进行进一步降解和研究,其次研究电催化氧化法中电流密度、pH、极板间距、初始氨氮废水含量和氯离子浓度变化对氨氮浓度及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pH保持在6~8、阳极选用Ni-Co-Mn/NF电极、阴极选用纯镍片电极、电流密度的为30 mA/cm^(2)、氯离子的浓度为4000 mg/L以及极板间距保持在1.5 cm时,对高氨氮的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的降解效果高达87.3%。另外,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得出电催化氧化法处理废水时,高氨氮物质会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小分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非贵过渡金属电极 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 氨氮 电催化氧化法
下载PDF
1例消化道高流量瘘病人行消化液回输联合接力式营养支持疗法的护理
6
作者 陈桂华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4期2014-2016,共3页
总结1例消化道高流量瘘病人行胃液、胆汁、肠液回输联合接力式营养支持疗法及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实行接力式营养支持疗法、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腹腔双套管护理以及对病人及家属的人文关... 总结1例消化道高流量瘘病人行胃液、胆汁、肠液回输联合接力式营养支持疗法及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实行接力式营养支持疗法、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腹腔双套管护理以及对病人及家属的人文关怀等。该病人经过治疗与护理,病情平稳,营养逐步改善,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瘘 营养支持疗法 消化液回输 护理
下载PDF
不同pH值消化液对ST细胞分散作用的影响
7
作者 范珞菲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第1期9-11,共3页
本试验采用不同pH值胰蛋白酶消化液分别消化转瓶ST细胞,并观察记录ST细胞消化时间、分散效果、瓶壁残留情况、细胞计数、细胞粒径以及细胞再次贴壁生长状态,获得转瓶培养ST细胞的胰蛋白酶消化液最佳pH值,为ST细胞在转瓶传代培养过程中... 本试验采用不同pH值胰蛋白酶消化液分别消化转瓶ST细胞,并观察记录ST细胞消化时间、分散效果、瓶壁残留情况、细胞计数、细胞粒径以及细胞再次贴壁生长状态,获得转瓶培养ST细胞的胰蛋白酶消化液最佳pH值,为ST细胞在转瓶传代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细胞不脱壁、团块大的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消化液 PH值 ST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添加原水改善SBR工艺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性能 被引量:47
8
作者 邓良伟 郑平 +2 位作者 李淑兰 孙欣 汤玉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5-109,共5页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直接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处理系统的效率较低,COD去除率仅有10%左右,NH4+-N去除率70%左右;处理出水水质较差,出水COD高于1 000mg/L,出水NH4+-N在200mg/L左右;处理系统的工作不稳定,效能逐渐恶化.在猪场废...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直接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处理系统的效率较低,COD去除率仅有10%左右,NH4+-N去除率70%左右;处理出水水质较差,出水COD高于1 000mg/L,出水NH4+-N在200mg/L左右;处理系统的工作不稳定,效能逐渐恶化.在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中添加部分未经厌氧消化的猪场废水(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明显提高,COD去除率高于80%,出水COD降到250~350mg/L;NH4+-N去除率高于99%,出水NH4+-N小于10mg/L;处理系统的稳定性也得到增强.添加原水后,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BOD5/COD比值从0.19上升到0.54,BOD5/TN比值从0.28上升到2.04,增加了微生物生长和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强化了反硝化作用,不仅提高了总氮去除效率,而且通过回补碱度,维持了处理系统的pH值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厌氧消化液 SBR 配原水 硝化 反硝化
下载PDF
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高氨氮污泥消化液的启动 被引量:35
9
作者 杨延栋 黄京 +3 位作者 韩晓宇 张亮 张树军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82-1087,共6页
利用新型固定生物膜一活性污泥反应器处理实际污泥消化液,通过接种短程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填料,逐渐提高进水氨氮浓度并控制溶解氧浓度在0.11~0.42mg/L,系统在65d内实现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启动.反应器系统稳定运行阶... 利用新型固定生物膜一活性污泥反应器处理实际污泥消化液,通过接种短程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填料,逐渐提高进水氨氮浓度并控制溶解氧浓度在0.11~0.42mg/L,系统在65d内实现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启动.反应器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进水COD和氨氮浓度为921和1120.8mg/L,COD、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66.8%,99.0%和94.4%,总氮去除负荷为0.27kg N/(m3·d).试验表明采取逐步提高进水中消化液比例的策略,有利于一体式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快速启动.进一步分析发现系统同时存在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的脱氮途径,对总氮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67.4%~91.1%和8.9%~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消化液 自养脱氮 一体化反应器 厌氧氨氧化工艺
下载PDF
原水添加比例对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后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邓良伟 操卫平 +2 位作者 孙欣 李淑兰 陈子爱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8-593,共6页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研究添加原水(配水)比例对处理性能的影响.连续动态试验表明,配水30%的处理,出水NH3-N浓度低,一般在10mg/L以下;配水10%、20%处理的出水NH3-N浓度逐渐升高,至试验结束时,出水NH3-N分别达30...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研究添加原水(配水)比例对处理性能的影响.连续动态试验表明,配水30%的处理,出水NH3-N浓度低,一般在10mg/L以下;配水10%、20%处理的出水NH3-N浓度逐渐升高,至试验结束时,出水NH3-N分别达300mg/L和80mg/L左右.主要是因为配水30%的反应系统,pH能稳定在7.7左右,而配水10%、20%的反应系统,pH逐渐下降直至降到5.5以下.1个运行周期的监测表明,配水10%、20%、30%的处理,NO2--N峰值、NH3-N低值分别出现在曝气第4h、第3h、第2h.配水比例越大,NH3-N氧化速度越快,原因是配水比例越高,反硝化程度越高,系统pH也越高.批式反硝化试验表明,BOD5/TN越高,反硝化速率越快.动态和批式试验都说明,消化液好氧后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配水比必须达到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厌氧消化液 序批式反应器 配原水 硝化 反硝化
下载PDF
SBR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脱氮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剑 邓超冰 +3 位作者 冼萍 张萍 温中海 李英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4-177,共4页
采用SBR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在脱氮的目标下,确定最优运行工况为瞬时进水后厌氧搅拌40min+6h前段曝气+60min后段厌氧搅拌+40min后段曝气+1h沉淀+40min排水,运行参数C/N为10.4,DO为2.0mg/L,MLSS为5000mg/L。
关键词 猪场废水 厌氧消化液 SBR 脱氮 优化
下载PDF
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污泥消化液的脱氮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吕鑑 孟凡能 +4 位作者 张树军 周军 甘一萍 王毅 张春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37-1742,共6页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研究了对高氨氮、低ρ(C)/ρ(N)污泥消化液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在A/O反应器中,短程硝化在温度9~20℃、平均ρDO=5.4 mg/L、SRT值为30 d左右时,进水氨氮负荷0.64 kg/(m3.d)的条件下,经...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研究了对高氨氮、低ρ(C)/ρ(N)污泥消化液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在A/O反应器中,短程硝化在温度9~20℃、平均ρDO=5.4 mg/L、SRT值为30 d左右时,进水氨氮负荷0.64 kg/(m3.d)的条件下,经过29 d得以实现,通过控制游离氨ρFA>4 mg/L时,此后,从30—96 d,出水亚硝氮累积率维持在70%左右;短程硝化实现之后,进而实现了半短程硝化,出水氨氮与亚硝氮浓度比维持在1∶1.32左右;采用UASB反应器,接种由好氧颗粒污泥、厌氧颗粒污泥、氧化沟活性污泥及短程硝化活性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在避光、厌氧、(30±0.2)℃、pH=7.3~7.9条件下,以污泥消化液经短程硝化处理后的出水为进水,初期进水氨氮、亚硝氮容积负荷分别为0.07、0.10kg/(m3.d),经过24d运行,氨氮和亚硝氮开始出现同步去除现象,195 d时总氮去除负荷达1.03 kg/(m3.d);待半短程硝化运行稳定和厌氧氨氧化反应成功启动后,将二者联立并运行了105 d,最终总氮去除率达到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 污泥消化液 氨氮 亚硝氮
下载PDF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后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84
13
作者 邓良伟 蔡昌达 +1 位作者 陈铬铭 陈子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2-94,共3页
猪场废水经过厌氧消化后 ,可生化性变差 ,BOD5/ COD仅为 0 .19,并且碳、氮倒置 ,比例严重失调 ,给后续好氧处理带来很大困难。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工艺直接处理厌氧消化液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很差 ,COD仅去除 8.31% ,NH3- N去除 7... 猪场废水经过厌氧消化后 ,可生化性变差 ,BOD5/ COD仅为 0 .19,并且碳、氮倒置 ,比例严重失调 ,给后续好氧处理带来很大困难。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工艺直接处理厌氧消化液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很差 ,COD仅去除 8.31% ,NH3- N去除 78.7%。通过改善厌氧消化液的可生化性和培养高效脱氮菌种等措施 ,COD、NH3- N去除率改善显著 ,COD、BOD5与 SS的去除分别达到 89.6 %~ 93.4 %、97.9% ,95 .6 % ,特别是对 NH3- N,达到了 99%以上去除效率。将实验室结果应用于实际工程 ,也取得了好的效果 ,工程上 SBR系统对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COD去除 90 %左右 ,出水 COD基本上在 30 0 mg/ L 以下。 NH3- N去除率大于 99% ,出水 NH3- N小于 10 mg/ L。BOD5去除率大于 98% ,出水 BOD5小于 2 0 m g/ L。 TN去除率大于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处理技术 猪场废水 厌氧消化液 可生化性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
下载PDF
重症肠瘘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结合消化液回输的管理 被引量:25
14
作者 叶向红 江方正 +3 位作者 彭南海 赵允召 任建安 李维勤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肠瘘病人早期肠内营养(EEN)结合消化液回输对康复的影响。方法:我科收治的209例重症肠瘘病人,于入ICU 48 h内开始接受EN,次日开始回输漏出的消化液,在回输前后分别测定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 目的:探讨重症肠瘘病人早期肠内营养(EEN)结合消化液回输对康复的影响。方法:我科收治的209例重症肠瘘病人,于入ICU 48 h内开始接受EN,次日开始回输漏出的消化液,在回输前后分别测定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纤维连接蛋白(FN)、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和部分电解质。结果:消化液回输后7 d,病人的血清TP、ALB、PA、TF、FN、Hb等均有所升高,与回输前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体重指数(BMI)也从回输前的17.58±1.09增加至回输后的18.23±1.11(P<0.01)。结论:EN结合消化液回输能明显改善重症肠瘘病人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肠瘘 肠内营养 消化液回输 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消化液收集回输的方法和体会 被引量:23
15
作者 叶向红 王新颖 +2 位作者 彭南海 江方正 李维勤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1期61-62,64,共3页
关键词 消化液 密闭式 回输 肠内营养 护理
下载PDF
运行条件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孟海玲 董红敏 +1 位作者 朱志平 韩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9-183,共5页
为探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效果和合适的操作条件,该文分别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间歇曝气区曝/停比和膜出水抽/停比,根据三水平正交表安排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为1240~1830mg/L,BOD5为154~420mg/L时,出水... 为探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效果和合适的操作条件,该文分别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间歇曝气区曝/停比和膜出水抽/停比,根据三水平正交表安排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为1240~1830mg/L,BOD5为154~420mg/L时,出水COD(化学需氧量)为208~811mg/L,BOD5(生化需氧量)为7~13mg/L,COD和BOD5去除率分别达到51.7%~83.2%和93.0%~97.1%。试验所选因素中HRT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大,HRT=24h与20h、15h时的COD去除率差异显著(P<0.05),分别平均提高7.3%和13.4%。当水温在24~28℃时NH4+-N去除效果随水温的升高明显提高,但水温上升到28.0~35.8℃时,NH4+-N去除效果随水温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生物膜 反应器 运行研究 厌氧消化液
下载PDF
畜禽养殖废水厌氧消化液好氧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兰 邓良伟 +5 位作者 王霜 宋立 郑丹 刘刈 蒲晓东 王智勇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0,共8页
沼气发酵技术可以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清洁能源,是目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主要工艺。但是,畜禽废水沼气发酵后的厌氧消化液(沼液)仍然含有大量有机物和高浓度的氮磷物质,对环境危害仍然很大。在养殖业密集、土地短缺的地区,好氧处理仍然... 沼气发酵技术可以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清洁能源,是目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主要工艺。但是,畜禽废水沼气发酵后的厌氧消化液(沼液)仍然含有大量有机物和高浓度的氮磷物质,对环境危害仍然很大。在养殖业密集、土地短缺的地区,好氧处理仍然是沼液净化无法回避的选择。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沼液好氧处理的工艺类型、处理效果、优缺点以及应用现状。结果表明,传统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是早期厌氧消化液好氧处理的主要工艺,脱氮效果差;序批式反应器、缺氧-好氧工艺、膜生物反应器是近年的主要处理工艺,尽管具有较好的脱氮潜力,但是,厌氧消化液必须配原水才能获得好的脱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厌氧消化液 好氧处理 研究现状 工程应用
下载PDF
污泥发酵同步消化液旁侧脱氮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树军 韩晓宇 +4 位作者 张亮 孟春霖 常江 甘一萍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4,共6页
污泥消化液为高氨氮、低C/N比、低碱度的废水,用传统生物脱氮方法处理消化液,存在碳源和碱度不足的双重障碍.本实验在"A/O+SIFEDEN"组合系统中,首先在A/O反应器中实现消化液短程硝化,其出水与初沉污泥在SIFEDEN中同步实现消... 污泥消化液为高氨氮、低C/N比、低碱度的废水,用传统生物脱氮方法处理消化液,存在碳源和碱度不足的双重障碍.本实验在"A/O+SIFEDEN"组合系统中,首先在A/O反应器中实现消化液短程硝化,其出水与初沉污泥在SIFEDEN中同步实现消化液短程脱氮和污泥减量,消化液的TN去除率可达87%,MLVSS去除率为49%左右.考察了SIFEDEN反应器中污泥发酵和污水反硝化的互惠关系、pH值的变化规律等.该系统出水回流到污水厂主流区,不会降低进水C/N,污水厂的脱氮除磷效率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液 脱氮 A/O+SIFEDEN 污泥发酵同步反硝化 污泥减量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热水解消化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晓宇 黄京 +2 位作者 刘新春 张树军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42-2549,共8页
通过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热水解污泥消化液,在不投加任何化学药剂的条件下实现氨氮与总氮的同步去除,通过原水稀释启动或原水直接启动方式均可实现IFAS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系统总氮去除负荷为0.25~0.3kg N/(m3·d),总氮去除率在70%... 通过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热水解污泥消化液,在不投加任何化学药剂的条件下实现氨氮与总氮的同步去除,通过原水稀释启动或原水直接启动方式均可实现IFAS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系统总氮去除负荷为0.25~0.3kg N/(m3·d),总氮去除率在70%~80%,经臭氧氧化工艺预处理后,IFAS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总氮去除率与去除负荷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系统内AOB主要存在于絮体污泥内,而对溶解氧耐受能力较低的An AOB则主要分布在生物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污泥消化液 热水解 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厌氧消化液用作花卉有机肥的开发研究──厌氧消化残留物活性物质评述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无敌 宋洪川 +2 位作者 孙世中 谢建 赵政鸿 《农村能源》 CAS 1999年第4期14-16,共3页
厌氧消化残留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水解酶、B族维生素、植物激素、氨基酸、腐植酸、微量元素、有机酸、醇等,这些物质有助于花卉的生长发育及病虫害的防治。因此,厌氧消化液用作花卉有机肥,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关键词 厌氧消化液 生物活性物质 花卉 有机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