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脱钙骨基质的制备及其体外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赵建华 廖维宏 +2 位作者 王远亮 潘君 柳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 探讨消旋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脱钙骨基质 (PDL L A/ HA/ DBM)的制备方法及其体外降解特性。方法 按重量比 PDL L A∶ HA∶ DBM=1.5~ 2∶ 1~ 1.5∶ 1,应用乳液共混法 ,制备 PDL L A/ HA/ DBM生物复合材料 ,通过体外降解实验 ,... 目的 探讨消旋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脱钙骨基质 (PDL L A/ HA/ DBM)的制备方法及其体外降解特性。方法 按重量比 PDL L A∶ HA∶ DBM=1.5~ 2∶ 1~ 1.5∶ 1,应用乳液共混法 ,制备 PDL L A/ HA/ DBM生物复合材料 ,通过体外降解实验 ,观察其在磷酸盐缓冲液 (PBS,p H 7.4 )中重量、生物力学及 p H值的动态变化。结果 采用乳液共混法 ,不需加温 ,可将 PDL L A、HA、DBM一次性复合 ,制成生物复合材料 PDL L A/ HA/ DBM。孔隙率为 71.3% ;扫描电镜显示复合材料孔径为 10 0~ 4 0 0 μm;降解过程中 ,PDL L A溶液的 p H值在 2周内轻度下降 ,而后明显下降 ,4周时p H值为 4 .0 ;PDL L A/ HA/ DBM溶液的 p H值在 12周的降解过程中十分稳定 ,12周时 p H值为 6 .4。 PDL L A重量在 0~ 4周时变化较小 ,4周后下降加快 ,12周时为初始重量的 5 0 % ;PDL L A/ HA/ DBM重量在 0~ 5周时变化较小 ,5周后下降加快 ,12周时为初始重量的 6 0 %。PDL L A的初始抗压强度为 1.33MPa,PDL L A/ HA/ DBM的初始抗压强度为1.71MPa,两者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PDL L A强度在 0~ 3周下降较小 ,3周后下降较快 ,12周仅 0 .11MPa;PDL L A/ HA/ DBM强度在 0~ 4周下降较小 ,4周后下降较快 ,12周时为 0 .2 1MPa。结论 乳液共混法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脱钙骨基质 体外降解 组织工程骨 乳液共混 材料降解
下载PDF
无毒催化剂催化合成外消旋聚乳酸及其在药物缓释微球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汪朝阳 赵耀明 +2 位作者 王浚 杨帆 韩芸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77-382,共6页
 以D,L 乳酸单体为原料,使用人体营养添加剂如乳酸锌、乳酸钙、乙酸锌、硫酸锌、牛磺酸等作为无毒催化剂,通过熔融聚合直接合成低分子量的生物降解材料外消旋聚乳酸(PDLLA),粘均分子量接近4000。以PDLLA为载体,应用于制备抗菌药物环丙...  以D,L 乳酸单体为原料,使用人体营养添加剂如乳酸锌、乳酸钙、乙酸锌、硫酸锌、牛磺酸等作为无毒催化剂,通过熔融聚合直接合成低分子量的生物降解材料外消旋聚乳酸(PDLLA),粘均分子量接近4000。以PDLLA为载体,应用于制备抗菌药物环丙沙星聚乳酸微球,用DSC和SEM表征其成球性能,载药微球体外缓释半衰期为31.9h,53.2h后累积释药百分率约为84.0%,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消旋聚乳酸 D L-乳酸 无毒催化剂 直接熔融聚合 生物降解材料 环丙沙星 药物缓释微球 药物载体
下载PDF
外消旋聚乳酸复合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导管促周围神经再生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红让 徐达传 +2 位作者 徐永年 阎玉华 罗吉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7-790,共4页
目的建立外消旋聚乳酸复合神经生长因子(poly-D,L-lacticacid/nervegrowthfactor,PDLLA/NGF)可吸收性缓释导管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观察复合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单纯导管... 目的建立外消旋聚乳酸复合神经生长因子(poly-D,L-lacticacid/nervegrowthfactor,PDLLA/NGF)可吸收性缓释导管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观察复合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单纯导管和PDLLA/NGF缓释导管,每根缓释导管含NGF450U。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切除中段坐骨神经10mm之后分别行自体神经移植(A组)、单纯导管桥接(B组)、单纯导管加一次性给药(C组)、PDLLA/NGF缓释导管桥接(D组)修复坐骨神经,除A组外,均保留10mm缺损。术后3个月观察神经再生情况,比较各组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等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导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松,并开始降解,但外形仍保持完整。再生神经均顺利通过导管腔,组织学观察A组和D组内神经纤维数目多,大小均匀,成熟良好;B组和C组纤维结缔组织多,神经纤维细小,髓鞘薄。图像分析显示除神经纤维计数D组高于A组外,A组和D组在纤维直径、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PDLLA/NGF缓释导管能够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组织学观察指标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 周围神经 再生 大鼠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复合材料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体内实验(英文)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欣宇 单学智 +2 位作者 韦明 韩颖超 李世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7094-7097,共4页
背景:外消旋聚乳酸在体内最主要的降解机制是水解,其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后,复合材料的生物降解率及失重率是否会有所改善。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复合材料体内植入兔股骨缺损后随时间延长界面及结构的变化。设计:随机分组对照... 背景:外消旋聚乳酸在体内最主要的降解机制是水解,其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后,复合材料的生物降解率及失重率是否会有所改善。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复合材料体内植入兔股骨缺损后随时间延长界面及结构的变化。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材料:选用40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体质量2.0~2.5kg,雌雄各半,由湖北省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鄂)2003-0005]。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湖北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①随机摸球法将大耳白兔分成2组: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组和外消旋聚乳酸对照组,每组20只。各组实验兔麻醉后,于兔左前肢股骨髁部分别将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及外消旋聚乳酸圆柱体植入骨腔洞内,圆柱体可略高于骨质表面。用骨膜覆盖样本材料,复位皮肤及骨膜组织瓣。②实验评估:两组实验兔于造模后3,6,12及24周将植入材料及周围骨组织完整取出,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各材料内植入后随时间延长界面及结构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材料内植入后随时间延长界面及结构的变化。结果:纳入实验兔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材料植入体内后,羟基磷灰石颗粒从材料表面脱落,成纤维细胞向组织内长入,并伴有少量新生骨痂的形成,显示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成骨性和骨连接性。在植入24周时界面观察显示,材料被组织分隔包裹,新生骨组织长入材料,骨愈合情况良好,显示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于可生物降解的外消旋聚乳酸聚合物,体内水解是最主要的降解机制,其降解速率由于与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复合而减小。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成骨和骨连接能力。结论: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成骨性和骨连接性;由于复合材料降解速率减小而相应改善了其生物相容性;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复合材料适合临床应用于可吸收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复合材料 界面 结构 降解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消旋聚乳酸/明胶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觅格 夏亚一 +5 位作者 王栓科 董平 赵琳 刘文忠 史迎宾 李延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53-758,共6页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复合消旋聚乳酸(poly-L-lacticacid,PLLA)/明胶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4~6月龄青紫兰兔36只,体重2.5~3.5kg,雌雄不拘。体外分离培养MSCs,...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复合消旋聚乳酸(poly-L-lacticacid,PLLA)/明胶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4~6月龄青紫兰兔36只,体重2.5~3.5kg,雌雄不拘。体外分离培养MSCs,取第2代MSCs种植于PLLA/明胶支架体外复合培养。将36只青紫兰兔制备双侧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模型,根据修复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C3组(n=12)。A组,将MSCs与PLLA/明胶支架材料复合物植入兔双膝缺损处;B组,将单纯PLLA/明胶支架材料植入兔双膝缺损处;C组,缺损处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A、B组在植入时均加入25μg/L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p1,TGF-β1)0.4ml。分别于术后4、8和12周,取材行大体、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将12周大体及组织学标本按照O’driscoll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大体观察:术后12周,A组修复组织与正常软骨结合处完整,表面光滑,界限模糊;B、C组缺损处修复组织呈纤维组织或无修复,表面不平整或呈虫蚀样改变。组织学观察:A组术后4周,细胞数较多,呈梭形、圆形或椭圆形;8周修复组织与周围软骨大部分结合,细胞呈圆形,以透明软骨样细胞为主,有软骨陷窝,表层有梭形纤维样细胞;12周修复组织细胞为透明软骨样细胞,柱状排列,与周围软骨及软骨下骨整合良好;B组,术后4~8周细胞数较少,细胞层次排列差;12周修复组织菲薄,呈纤维软骨样,基质染色接近正常;C组,术后4~8周缺损组织由薄层纤维组织覆盖;12周缺损区纤维组织进一步增厚,与周围软骨未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组修复组织Ⅱ型胶原染色呈阳性,B组呈弱阳性,C组无表达。术后12周大体观察总评分,A、B及C组分别为2.75±0.89、4.88±1.25和7.38±1.18,A组优于B、C组,B组优于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总评分,A、B及C组分别为3.88±1.36、8.38±1.06和13.13±1.96,A组与B、C组以及B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软骨组织工程原理,以PLLA/明胶为支架材料复合自体MSCs移植是一种修复软骨缺损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软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消旋聚乳酸/明胶 软骨缺损 修复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力学性能及体外降解(英文)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欣宇 单学智 +2 位作者 韦明 韩颖超 李世普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38-1540,1545,共4页
采用液相吸附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hydroxyapatite/poly-D,L(racemic)lactic acid,HA/PDLLA]复合材料,通过材料实验机和体外模拟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体外降解性能。对材料的力学测试表明,由于加入了质量分数为10... 采用液相吸附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hydroxyapatite/poly-D,L(racemic)lactic acid,HA/PDLLA]复合材料,通过材料实验机和体外模拟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体外降解性能。对材料的力学测试表明,由于加入了质量分数为10%的HA颗粒,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146.2MPa,弯曲模量为2.5GPa,与纯PDLLA材料相比,弯曲强度提高了9.4MPa,弯曲模量提高了0.2GPa,同时其拉伸强度下降并不明显。体外降解模拟试验结果表明,HA含量为10%的复合材料在前6周的质量损失小于1%。在第12周的最终质量损失为5.4%,其在降解中后期的质量损失比纯PDLLA材料低约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外消旋聚乳酸复合材料 制备 力学强度 降解
下载PDF
三维支架材料外消旋聚乳酸复合藻酸钙的生物相容性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闵少雄 靳安民 +2 位作者 朱立新 田京 林荔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3期3153-3155,共3页
目的:观察外消旋聚乳酸(PDLLA)复合藻酸钙(CAG)制备的三维支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细胞相容性,为进一步改善材料性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大鼠成骨细胞与PDLLA、PDLLA/CAG支架材料联合培养,倒置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情况,... 目的:观察外消旋聚乳酸(PDLLA)复合藻酸钙(CAG)制备的三维支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细胞相容性,为进一步改善材料性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大鼠成骨细胞与PDLLA、PDLLA/CAG支架材料联合培养,倒置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情况,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将支架材料植入大鼠肌袋中,观察局部伤口情况,术后2,4,8,12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复合支架材料在细胞贴壁时间和细胞活性方面均较单纯支架优良;两种支架材料在体内均无明显炎症反应。MTT法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细胞数量都明显增加,各时间点PDLLA组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85.091,-154.681,-72.794,-81.306,P<0.01);PDLLA/CAG组细胞数高于PDLL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7.156,-167.687,-84.900,-103.103,P<0.01)。结论:PDLLA/CG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支架材料,有望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支架材料 消旋聚乳酸 复合藻酸钙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导管的体内降解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董红让 徐达传 +2 位作者 廖华 阎玉华 罗吉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研究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导管(PDLLA/NGF)的降解性能,为修复神经缺损提供依据。方法:制作PDLLA/NGF缓释导管并用于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2、3月分别行导管的大体观察和电镜检查。结果:术后大体观察及电镜检查发现... 目的:研究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导管(PDLLA/NGF)的降解性能,为修复神经缺损提供依据。方法:制作PDLLA/NGF缓释导管并用于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2、3月分别行导管的大体观察和电镜检查。结果:术后大体观察及电镜检查发现,PDLLA/NGF缓释导管能在大鼠体内随时间延长逐步降解,内层降解比外层速度快,到3月时导管外形仍保持完整,再生神经已顺利通过导管腔,无压迫及疤痕形成。结论:PDLLA/NGF导管在大鼠体内降解时间超过3月,能提供缺损神经再生所需的时间,为神经再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 神经生长因子 导管 降解
下载PDF
应用国产消旋聚乳酸载体复合rhBMP-2和hTGF-β1修复兔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伟 邱蔚六 +4 位作者 袁文化 胡勤刚 沈健 陈强 毛天球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66-171,共6页
目的评价国产消旋聚乳酸(PDLLA)载体材料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rhBMP-2/hTGF-β1)整复兔下颌骨骨缺损的能力和载体材料的性能。方法建立健康成年家兔下颌骨骨缺损动物模型,分别应用PDLLA/rhBMP-2、PDLLA/rhBMP-2/hT... 目的评价国产消旋聚乳酸(PDLLA)载体材料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rhBMP-2/hTGF-β1)整复兔下颌骨骨缺损的能力和载体材料的性能。方法建立健康成年家兔下颌骨骨缺损动物模型,分别应用PDLLA/rhBMP-2、PDLLA/rhBMP-2/hTGF-β1、PDLLA/hTGF-β1复合材料作为实验组,单纯PDLLA载体材料和空白组作为对照组,整复下颌骨缺损;通过大体解剖学观察、CT扫描和三维重建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术后2周时,各组下颌骨缺损区长度无差异;术后4周和8周时,PDLLA/rhBMP-2、PDLLA/rhBMP-2/hTGF-β1、PDLLA/hTGF-β1复合材料植入组,下颌骨缺损区长度与单纯PDLLA材料和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复合材料各组间无差异。4~8周时,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实验组可见大量分泌旺盛的成骨细胞,并有明显的新骨形成,PDLLA材料逐步降解。结论国产消旋聚乳酸载体材料复合骨形成蛋白-2和(或)转化生长因子-β1具有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PDLLA可作良好的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消旋聚乳酸 骨形成蛋白-2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载体
下载PDF
国产消旋聚乳酸接骨板固定犬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伟 邱蔚六 +3 位作者 袁文化 胡勤刚 沈健 陈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消旋聚乳酸(PDLLA)接骨板在颌骨骨折内固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犬双侧下颌骨体部造成人工骨折,一侧用国产PDLLA接骨板内固定,另一侧用微型钛板(TM)内固定作为对照。收集术后不同时期犬下颌骨标本:观察... 目的评价国产消旋聚乳酸(PDLLA)接骨板在颌骨骨折内固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犬双侧下颌骨体部造成人工骨折,一侧用国产PDLLA接骨板内固定,另一侧用微型钛板(TM)内固定作为对照。收集术后不同时期犬下颌骨标本:观察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大体情况,测定三点弯曲力学强度、X线摄片和硬组织切片检查。结果术后各个时期,国产PDLLA接骨板内固定侧骨折愈合情况与TM板内固定侧骨折愈合情况相似;各观测时间点,国产PDLLA接骨板内固定侧下颌骨三点弯曲力学强度均高于相应时间TM板内固定侧。结论国产PDLLA接骨板具有类似TM板的内固定作用;国产PDLLA接骨材料能够满足骨折内固定的基本要求,促使骨折早期骨性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 微型钛板 内固定 下颌骨骨折
下载PDF
不同孔径骨修复材料消旋聚乳酸对骨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亮 靳安民 +3 位作者 闵少雄 郭志民 全大萍 卢泽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三维多孔骨修复材料DL-PLA 植入免桡骨骨缺损区对骨长人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浇注盐析技术制成的孔隙率为75%而孔径不同的三维多孔DL-PLA材料植入免桡骨骨缺损区,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术后2、4、8、12周行X线检查、取...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三维多孔骨修复材料DL-PLA 植入免桡骨骨缺损区对骨长人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浇注盐析技术制成的孔隙率为75%而孔径不同的三维多孔DL-PLA材料植入免桡骨骨缺损区,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术后2、4、8、12周行X线检查、取材做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检查、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植入材料孔径为约250、400、750μm者均有大量新生骨组织形成,而植入孔径为约75μm者及空白对照组12周时骨缺损区两端骨髓腔已闭合。植入250μm者8和12周时抗弯强度最高(P<0.01)。结论三维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对骨长入起决定性作用,孔径为约250μm的材料最有利于骨长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 孔径 骨缺损 骨再生 骨修复材料
下载PDF
7.0T micro-MRI评价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和消旋聚乳酸膜抑制大鼠硬膜外粘连及瘢痕形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臧凤超 姜振洋 +2 位作者 杨翔宇 文颂 滕皋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应用7.0Tmicro-MR比较单独应用丝裂霉素C(MMC)、消旋聚乳酸(DL-PLA)膜以及二者联合应用(MMC+DL-PLA膜)时抑制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椎板切除术后于硬膜外给予不同局部处理:单纯MM... 目的应用7.0Tmicro-MR比较单独应用丝裂霉素C(MMC)、消旋聚乳酸(DL-PLA)膜以及二者联合应用(MMC+DL-PLA膜)时抑制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椎板切除术后于硬膜外给予不同局部处理:单纯MMC组局部应用MMC 0.67mg/ml;单纯DL-PLA膜组给予生理盐水和0.05mm厚DL-PLA膜;MMC+DL-PLA膜组给予MMC 0.67mg/ml和0.05mm厚DL-PLA膜;对照组单纯应用生理盐水。术后4周处死大鼠,分别行7.0Tmicro-MR扫描及瘢痕组织面积测定,并于镜下观察硬脊膜与后方瘢痕组织粘连情况。结果单纯MMC组和单纯DL-PLA膜组硬膜外瘢痕组织较疏松,瘢痕面积小,与硬脊膜部分粘连。MMC+DL-PLA膜组硬膜外瘢痕组织较疏松,瘢痕面积更小,与硬脊膜未形成明显粘连。对照组标本硬膜外瘢痕组织致密,瘢痕面积大,与硬脊膜形成紧密粘连。结论局部单独应用浓度为0.67mg/ml的MMC或0.05mm厚的DL-PLA膜均能减少硬膜外瘢痕组织增生,二者联合应用时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切除术 硬膜 粘连 丝裂霉素 消旋聚乳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消旋聚乳酸对牙周组织再生的组织学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元正 束蓉 +1 位作者 刘晓峰 刘正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消旋聚乳酸(PDLLA)膜进行牙周引导组织再生(GTR)的可行性。方法在犬的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造成两壁牙周骨缺损,以国产PDLLA、聚四氟乙烯、胶原、Vicryl膜进行GTR实验并设空白对照,按观察时间不同分别收集牙周... 目的探讨国产消旋聚乳酸(PDLLA)膜进行牙周引导组织再生(GTR)的可行性。方法在犬的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造成两壁牙周骨缺损,以国产PDLLA、聚四氟乙烯、胶原、Vicryl膜进行GTR实验并设空白对照,按观察时间不同分别收集牙周标本作组织学和组织测量学评价。结果国产PDLLA引起的炎症是非特异性的,材料降解时间在4周左右。与包括Vicryl膜的其他材料一样,PDLLA有阻止牙龈上皮根徙和促进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再生作用,术后4周此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PDLLA膜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对牙周两壁骨缺损产生引导再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 牙周组织 再生 组织学评价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国产消旋聚乳酸接骨板体内降解过程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伟 邱蔚六 +3 位作者 袁文化 胡勤刚 沈健 陈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消旋聚乳酸(PDLLA)接骨板在动物体内的降解过程和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国产PDLLA接骨板行犬下颌骨体部人工骨折内固定,并在股部埋植PDLLA接骨板作为对照。观察不同时期下颌骨体部骨折区和股部埋植区国产P... 目的探讨国产消旋聚乳酸(PDLLA)接骨板在动物体内的降解过程和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国产PDLLA接骨板行犬下颌骨体部人工骨折内固定,并在股部埋植PDLLA接骨板作为对照。观察不同时期下颌骨体部骨折区和股部埋植区国产PDLLA接骨板大体降解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完整的接骨板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植入前国产PDLLA接骨板表面光滑,消旋聚乳酸分子间结合紧密;随着时间的推移,植入的PDLLA接骨板表面降解痕迹逐渐明显,消旋聚乳酸分子间的降解孔隙和密度逐步增大,而且骨折区PDLLA接骨板的降解速度比股部埋植区更快;骨折愈合情况良好。结论国产PDLLA接骨板能够在体内逐步自行降解吸收;其降解过程与骨折的愈合过程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 生物降解 扫描电镜 下颌骨骨折
下载PDF
外消旋聚乳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健 胡敏 张文怡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外消旋聚乳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其是否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细胞支架材料.方法MTT法检测支架材料(PDLLA)浸提液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生长状况.结果在支架对细胞毒性检... 目的通过观察外消旋聚乳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其是否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细胞支架材料.方法MTT法检测支架材料(PDLLA)浸提液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生长状况.结果在支架对细胞毒性检测中,MTT法显示支架浸提液与正常培养基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没有区别,细胞在支架上生长良好,支架材料毒性分级为0~1级.结论PDLLA无细胞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 血管内皮细胞 毒性
下载PDF
外消旋聚乳酸/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基照 周林 何柳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68,77,共4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外消旋聚乳酸(PDLLA)/纳米碳酸钙(nano-CaCO_3)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随着温度、载荷的增加而升高,但随着w(nano-CaCO_3)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载荷或温度下,PDLLA/nano-CaCO_3复合体系[...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外消旋聚乳酸(PDLLA)/纳米碳酸钙(nano-CaCO_3)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随着温度、载荷的增加而升高,但随着w(nano-CaCO_3)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载荷或温度下,PDLLA/nano-CaCO_3复合体系[w(nano-CaCO_3)为4%]的MVR较PDLLA树脂低;在相同w(nano-CaCO_3)下,载荷越大,复合材料的MVR越大。复合材料的熔体密度(ρ)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但随着载荷和w(nano-CaCO_3)的增加而升高:在相同的载荷或温度下,复合材料的ρ较PDLLA树脂高;在相同w(nano-CaCO_3)下,载荷越大,复合材料的ρ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 纳米碳酸钙 复合材料 熔体体积流动速率 熔体密度
下载PDF
消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脱钙骨基质材料支架的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乔楠 赵建华 卢佳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216-2219,共4页
目的 研究一种新的骨替代材料———消旋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脱钙骨基质 (PDLLA HA DBM)骨细胞界面形态 ,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选用培养的人成骨细胞 ,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等观察 ,了解细胞在材料中的生长... 目的 研究一种新的骨替代材料———消旋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脱钙骨基质 (PDLLA HA DBM)骨细胞界面形态 ,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选用培养的人成骨细胞 ,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等观察 ,了解细胞在材料中的生长情况和相互关系 ,并与消旋聚乳酸 (PDLLA)及脱钙骨 (DBM)相比较。结果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细胞在PDLLA HA DBM材料表面的密度增加 ,未见细胞死亡。细胞以锚状结构牢固地附着于材料表面 ,并分泌细胞外基质 ,覆盖并完全包裹材料颗粒。结论 PDLLA HA DBM与人成骨细胞能早期形成骨性结合界面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望成为一种新的具有前景的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生物相容性 细胞培养 消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脱钙骨基质
下载PDF
牡蛎壳/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永增 彭磊 +1 位作者 徐华梓 张宇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120-1123,1126,共5页
目的观察牡蛎壳/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OPCB)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能力,同时观察其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情况,并评价其性能。方法应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分别制得OPCB及纯消旋聚乳酸(PDLLA)多孔材料;将27只成年... 目的观察牡蛎壳/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OPCB)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能力,同时观察其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情况,并评价其性能。方法应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分别制得OPCB及纯消旋聚乳酸(PDLLA)多孔材料;将27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制作1.2cm的双侧桡骨干缺损并植入上述两种材料。设立不植入任何材料的空白对照组。观察材料植入后动物的局部及全身反应。于术后6、12、侣周分别取材。作X线、大体标本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同时观察术后不同时期的组织反应、材料的降解、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OPCB及纯PDLLA植入动物体内无明显的局部不良反应,且OPCB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明显强于纯PDLLA及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18周时,植入OPCB材料的骨缺损基本修复,OPCB与宿主骨结合紧密;植入纯PDLLA材料的骨缺损部分修复;空白对照组则骨缺损断端只有少量骨生成。形成骨不连。同时OPCB材料植入后在6、12周分别可见吞噬有材料的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18周时仍有部分复合材料未降解吸收。结论OPCB材料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缺损修复能力,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消旋聚乳酸 骨缺损修复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载PDF
外消旋聚乳酸与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彭智 宋跃明 +2 位作者 王定国 刘立岷 丁永利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8-520,共3页
探讨国产外消旋聚乳酸(Poly-DL-Lactide,PDLLA)材料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技术中细胞培养支架的可行性及不同孔隙率的PDLLA支架对软骨细胞吸附增殖的影响.采用不同孔隙率的PDLLA支架与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其亲水性的改变,细胞吸附及对细胞... 探讨国产外消旋聚乳酸(Poly-DL-Lactide,PDLLA)材料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技术中细胞培养支架的可行性及不同孔隙率的PDLLA支架对软骨细胞吸附增殖的影响.采用不同孔隙率的PDLLA支架与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其亲水性的改变,细胞吸附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软骨细胞在不同规格的PDLLA支架上均能生长增殖分泌基质.孔隙率在90%~96%的PDLLA支架细胞吸附、增殖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 软骨细胞 体外培养 软骨组织工程 细胞培养支架 细胞吸附
下载PDF
消旋聚乳酸-左氧氟沙星骨植入缓释片抗感染的体外实验研究
20
作者 曹洪 张磊 +2 位作者 钱炜 肖庆芳 邹海兵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12-15,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消旋聚乳酸-左氧氟沙星骨植入缓释片体外抗骨感染效果。方法应用溶剂混悬挥发法制备骨植入缓释片,观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S.aureus 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标准... 目的探讨消旋聚乳酸-左氧氟沙星骨植入缓释片体外抗骨感染效果。方法应用溶剂混悬挥发法制备骨植入缓释片,观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S.aureus 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27853)的抑菌效果。结果消旋聚乳酸-左氧氟沙星骨植入缓释片在46天实验时间内对S.aureus ATCC 25923、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27853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结论消旋聚乳酸可作为药物缓释系统的一种可降解材料载体,为可降解材料治疗骨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 左氧氟沙星 缓释 骨髓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