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蹄甲与穿山甲消痈排脓作用比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寅超 赵宜红 +1 位作者 陈秀英 侯士良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比较猪蹄甲、穿山甲对肠痈大鼠的的消痈排脓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大鼠部分阑尾,缝合相邻的肠管制备阑尾脓肿大鼠模型,比较观察穿山甲和猪蹄甲高、中、低剂量对脓肿直径、脓肿称重、病理组织学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猪蹄甲、... 目的比较猪蹄甲、穿山甲对肠痈大鼠的的消痈排脓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大鼠部分阑尾,缝合相邻的肠管制备阑尾脓肿大鼠模型,比较观察穿山甲和猪蹄甲高、中、低剂量对脓肿直径、脓肿称重、病理组织学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猪蹄甲、穿山甲均能使肠痈脓肿缩小、局限,而具有抗炎或促使炎症修复作用,减轻脓肿大鼠黏、浓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P<0.01或0.05),猪蹄甲高剂量和穿山甲均能减轻炎症反应或促使炎症修复,且猪蹄甲高剂量组与穿山甲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猪蹄甲与穿山甲都具有排脓消痈作用,为寻找穿山甲药材的替代品获得了初步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蹄甲 穿山甲 消痈排脓
下载PDF
简述消痈排脓中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健萍 《光明中医》 2004年第2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消痈排脓 中药 外科治疗 清热 中医
下载PDF
败酱草消痈排脓
3
作者 王豪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9年第6期48-49,共2页
取败酱草全草,鲜者为佳,晒干备用也可。鲜品40~80克,干品减半,水煎服,每天1剂。并配合水煎熏洗,用量不限,每天2~3次,每次15~30分钟。病情缓解后则改用开水浸泡,代茶饮。治疗期间禁忌辛辣煎炒、醇酒肥腻等刺激性食品,并应注意适当休息。
关键词 败酱草 消痈排脓 缓解后 代茶饮 治疗期 刺激性 水煎
下载PDF
消痈排脓败酱草 被引量:2
4
作者 邓理有 《家庭中医药》 2001年第10期55-55,共1页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的全草,多年生草本,夏季开花前采挖,晒至半干,扎束再阴干。其性凉,味辛、苦。人胃、大肠、肝经。辛味有发散、行气和润养的作用,苦味有泻火、燥湿通泄和降下的作用。因而,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的全草,多年生草本,夏季开花前采挖,晒至半干,扎束再阴干。其性凉,味辛、苦。人胃、大肠、肝经。辛味有发散、行气和润养的作用,苦味有泻火、燥湿通泄和降下的作用。因而,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之功能。《本草正义》曰:“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淤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本草纲目》载:“败酱,善排脓破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酱草 消痈排脓
下载PDF
败酱草——治疗腹腔脓肿之王
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15期F0003-F0003,共1页
【歌诀】 腹腔脓肿王败酱, 辛苦微寒肝胃肠。 善消内痈瘀滞疡, 妇科癜瘕亦可尝。 【释义】败酱草辛散苦泄寒凉,既可清热解毒,又可消痈排脓,且能活血止痛,故为治疗腹腔脓肿的首选药物;其辛散行滞.还有破血行瘀.通经止痛之功。
关键词 腹腔 败酱草 治疗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活血止痛 首选药物 通经止痛
下载PDF
消除粉刺药粥两款
6
作者 梅依旧 《饮食科学》 2015年第4期24-24,共1页
中医认为,粉刺多为肺热及血热郁滞肌肤,或过食膏粱厚味,致使脾胃积热,上蕴肌肤,或肌肤不洁,热毒雍盛所为,当以清热解毒,凉血行滞为治。在平时可以根据不同证型选择食疗调养,下面两款食疗粥可供参考。桑菊公英粥用料:桑叶、菊花各10克,... 中医认为,粉刺多为肺热及血热郁滞肌肤,或过食膏粱厚味,致使脾胃积热,上蕴肌肤,或肌肤不洁,热毒雍盛所为,当以清热解毒,凉血行滞为治。在平时可以根据不同证型选择食疗调养,下面两款食疗粥可供参考。桑菊公英粥用料:桑叶、菊花各10克,蒲公英3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制作方法:将桑叶、菊花、蒲公英择净,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用法:每日1剂。功效:可疏风清热,解毒散结,适用于粉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粥 膏粱厚味 桑菊 解毒散结 肺热 疏风清热 郁滞 水煎 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
下载PDF
鱼腥草——治疗肺痈之王
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14期48-48,共1页
鱼腥草以清解肺热账,又具消痈排脓之效,故为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辛寒,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排脓,亦为外痈疮毒常用之品;其又有清热除湿、利水通淋之效,善清膀胱湿热,治疗小便淋沥涩痛。
关键词 鱼腥草 治疗 消痈排脓 清热解毒 清热除湿 利水通淋 膀胱湿热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则治法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建宇 魏素丽 +4 位作者 陆锦锐 严雪梅 于大远 柳越冬 刘仍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8期155-158,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与结肠癌关系密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溃疡性结肠炎已经成为临床常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与结肠癌关系密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溃疡性结肠炎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通过对大量的古今文献的研究、整理并归纳,该疾病可以总结为祛湿、调和肝脾、寒热平调、调气活血、消痈排脓等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治法 祛湿 调和肝脾 寒热平调 调气活血 消痈排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炎琥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史文翠 颜廷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3期168-169,共2页
中医认为穿心莲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消痈排脓等作用。其中穿琥宁的抗炎解热作用是13种穿心莲内酯注射液中最强的,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首批必备中成药之一。
关键词 疗效观察 临床 穿心莲内酯注射液 炎琥宁 必备中成药 医院急诊科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下载PDF
重用败酱草外洗治疗外阴瘙痒举隅 被引量:1
10
作者 祁秀格 胡晓丽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33-1533,共1页
关键词 水煎 清热利湿止痒 阴道分泌物 消痈排脓 洁尔阴 白藓皮 滴虫性阴道炎 肝经 湿热下注 妇科患者
下载PDF
败酱草的临床新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春霞 《陕西中医》 2010年第5期600-601,共2页
关键词 临床验证 败酱草 《神农本草经》 清热解毒药 白花败酱 黄花败酱 草本植物 消痈排脓
下载PDF
桔梗的效用及其临床配伍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兰红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11期67-68,共2页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桔梗的效用及其临床配伍规律。认为桔梗的功效主要有理肺利咽、排脓消痈、开提肺气,并介绍其常用的配伍方药。
关键词 桔梗 理肺利咽 开提肺气 配伍
原文传递
鱼腥草的功效及其四则食疗方
13
作者 高崎 《求医问药》 2008年第7期35-36,共2页
鱼腥草又叫做蕺(音吉)菜、摘耳根、岑草、九节莲等,是三白草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中医认为,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可入肺经。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
关键词 鱼腥草 功效 食疗方 草本植物 三白草科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水
下载PDF
勾践与鱼腥草
14
作者 胡献国 《烹调知识》 2017年第6期56-57,共2页
勾践,春秋末越国国君(前497~前465)在位。又名菱执。曾败于吴,屈服求和。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成强国。公元前473年灭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成语”卧... 勾践,春秋末越国国君(前497~前465)在位。又名菱执。曾败于吴,屈服求和。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成强国。公元前473年灭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成语”卧薪尝胆”即出于此。鱼腥草,又名蕺菜,其来历,据说与越王勾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勾践 苦身焦思 越国 消痈排脓 臭腥草 复方鱼腥草片 中医临床治疗 猪血 九节莲
下载PDF
鱼腥草可药食两用
15
作者 尚学瑞 《中老年保健》 2015年第3期52-52,共1页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全草,以鲜品具浓烈鱼腥气而命名,又称猪鼻孔、紫蕺、臭菜等。中医认为,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入肺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祛瘀消肿等功效。鱼腥草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糖、钙、磷及挥发...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全草,以鲜品具浓烈鱼腥气而命名,又称猪鼻孔、紫蕺、臭菜等。中医认为,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入肺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祛瘀消肿等功效。鱼腥草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糖、钙、磷及挥发油等营养物质,且气味独特,开胃爽口,食用方便,可凉拌、绞汁、煎汤、炒菜、泡茶、熬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药食两用 三白草科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 祛瘀 营养物质
下载PDF
鱼腥草疗疾验方
16
作者 吕桂兰 《中国保健营养》 2007年第2期39-39,共1页
鱼腥草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鱼腥草又名蕺菜,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而得名。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其味辛,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功效,主入肺经,中医用于治疗肺痈及肺热咳嗽、... 鱼腥草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鱼腥草又名蕺菜,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而得名。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其味辛,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功效,主入肺经,中医用于治疗肺痈及肺热咳嗽、疮疡肿毒.湿热淋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 验方 三白草科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 肺热咳嗽
下载PDF
刘建秋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丽鑫 李竹英 刘建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491-493,共3页
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痰郁而化热,灼伤肺津,热炼液成痰,壅遏肺气,痰与热互结为其主要病理因素并且贯穿病程始终。刘建秋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论治肺系疾病,经验丰富,深谙医理,融汇理法方药,因症施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主张从清... 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痰郁而化热,灼伤肺津,热炼液成痰,壅遏肺气,痰与热互结为其主要病理因素并且贯穿病程始终。刘建秋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论治肺系疾病,经验丰富,深谙医理,融汇理法方药,因症施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主张从清热、补虚、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扶正固本等方面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千金苇茎汤 刘建秋
下载PDF
败酱草清热消瘀治疮毒
18
作者 王庆国 《保健与生活》 2022年第12期30-31,共2页
败酱草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胃、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本草正义》言:“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兹就笔者临床所习用者记录如下。
关键词 带根全草 疮毒 肝经 黄花败酱 微寒 消痈排脓 败酱草
原文传递
王庆其从“半从痢治,半从疡疗”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素素 王少墨 +2 位作者 王秀薇 陈正 王庆其(指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5-559,共5页
总结王庆其教授从“半从痢治,半从疡疗”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经验。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多属本虚标实,以脾胃气血亏虚为本、湿热毒蕴为标。提出“半从痢治,半从疡疗”为治疗总则,并进行分期论治,发作期半从清热利湿解毒以治痢、半... 总结王庆其教授从“半从痢治,半从疡疗”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经验。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多属本虚标实,以脾胃气血亏虚为本、湿热毒蕴为标。提出“半从痢治,半从疡疗”为治疗总则,并进行分期论治,发作期半从清热利湿解毒以治痢、半从解毒消痈排脓以疗疡,自拟加减清肠汤;缓解期半从补中升阳固脱以治痢、半从健脾托疮生肌以疗疡,自拟加减养膜汤。同时注重随症及辨大便性状进行加减,病情平稳时用膏方补虚扶正、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痢疾 疮疡 清热利湿 消痈排脓 名医经验 王庆其
原文传递
药食相宜相克(二十三)
20
作者 欧阳荣 张超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2017年第11期34-34,共1页
药食相宜生姜+荸荠生姜汁加荸荠汁同饮,能和胃,降逆止呕。可用于肝胃有热所致的妊娠呕吐。当归+粳米两者煮粥,能健脾和胃,活血止痛。可用于气血虚弱所致的痛经、经血量少、色淡质稀。鱼腥草+母鸡肉鱼腥草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 药食相宜生姜+荸荠生姜汁加荸荠汁同饮,能和胃,降逆止呕。可用于肝胃有热所致的妊娠呕吐。当归+粳米两者煮粥,能健脾和胃,活血止痛。可用于气血虚弱所致的痛经、经血量少、色淡质稀。鱼腥草+母鸡肉鱼腥草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与母鸡肉炖食,可用于肺痈,虚劳瘦弱、水肿、脱肛及肺炎等病症的辅助治疗食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 健脾和胃 降逆止呕 妊娠呕吐 活血止痛 气血虚弱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