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及激光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李志刚 孙默 兰勇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及激光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射频组及激光组,射频组采用大隐... 目的探讨射频及激光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射频组及激光组,射频组采用大隐静脉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泡沫硬化剂注射术+点式剥脱术,共140例患者,140条患肢;激光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激光消融术+泡沫硬化剂注射术+点式剥脱术,共140例患者,140条患肢。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小板(platelet,PLT)、D⁃二聚体(D⁃dimer,D⁃D)、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静脉临床严重程度量表(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ale,VC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大隐静脉闭合及复发情况。结果射频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激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激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射频组治疗后PLT水平降低,激光组治疗后PLT水平升高,射频组治疗后PLT和D⁃D水平低于激光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患者术后6 h及48 h VAS评分均低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V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患者术后1个月VCSS评分低于激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闭合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射频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F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降低患者术后PLT、D⁃D水平,有效控制静脉严重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无需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更具微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腔内激光消融术 大隐静脉曲张 血小板 D⁃二聚体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轨迹及预测因素的纵向研究
2
作者 王洁 孙国珍 +6 位作者 鲍志鹏 王琳 高敏 刘沈馨雨 于甜栖 王琴 高蓉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6,183,共10页
背景我国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亟需关注。现有研究证实运动康复是改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不佳的有效方式。依从性是衡量运动康复益处是否持续存在的关键指标,但其变化轨迹未知。... 背景我国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亟需关注。现有研究证实运动康复是改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不佳的有效方式。依从性是衡量运动康复益处是否持续存在的关键指标,但其变化轨迹未知。目的基于前瞻性纵向观察的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5期追踪数据,考察发展轨迹及预测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11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246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其中入组1周为基线调查,入组后3、6、9个月和12个月为追踪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本研究使用智能设备或运动日志对依从性进行监督和记录,从强度-时间依从性评估运动依从性;采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E)、运动恐惧量表(Fact-CHF)、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患者积极度量表(PAM13)分别评估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恐惧水平、社会支持情况、积极度水平。利用Mplus工具构建潜类别增长模型(LCGM),取最优的拟合模型确定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的发展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44例患者失访,最终共202例纳入分析。基线、运动3个月、运动6个月、运动9个月、运动12个月患者例数分别为202、201、185、174例和159例,患者强度-时间依从性分别为(0.83±0.55)、(1.07±0.54)、(0.99±0.57)、(0.91±0.55)、(0.89±0.60)。LCGM结果显示,患者的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变化过程具有群体异质性,分为3个潜类别轨迹组:缓慢下降-低水平组(n=69,34.2%)、快速上升-高水平组(n=14,6.9%)、持续依从组(n=119,58.9%)。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缓慢下降-低水平组为参照组,快速上升-高水平组和持续依从组男性患者的强度-时间依从性水平更高(P<0.001);快速上升-高水平组和持续依从组患者的年龄更大,运动自我效能水平更高(P<0.05);快速上升-高水平组患者的运动恐惧水平更低(P<0.05);持续依从组患者的积极度水平更高(P<0.05)。结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呈多类别曲线增长的发展轨迹;未来可依据依从性的时变特点和因素定期进行强化干预,进而提高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水平且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居家运动康复 依从性 影响因素研究 纵向研究
下载PDF
术前多模态超声参数对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刘晓璐 刘景萍 +1 位作者 王谦 徐娟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多模态超声参数对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择期行微波消融术的乳腺良性结节患者175例(共210个结节)。根据术后3个月的乳腺结节缩小率和是否消融完全,将患者分为有效... 目的:探讨术前多模态超声参数对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择期行微波消融术的乳腺良性结节患者175例(共210个结节)。根据术后3个月的乳腺结节缩小率和是否消融完全,将患者分为有效组(n=143)和无效组(n=32)。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于术前采用多模态超声(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记录结节最大直径(Dmax)、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杨氏模量最大弹性值(Emax)和杨氏模量平均弹性值(Emean)。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在术前Dmax、BMI、PI、TTP、Emax和Emean比较上有明显差异(P<0.05),在年龄、婚育史和合并基础病等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Dmax、PI和Emax均为影响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概率P=1/(1+e^(-25.568-4.911×Dmax+0.541×PI+0.604×Emax)),Hosmer-Lemeshow χ^(2)=6.235(P=0.621),ROC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AUC为0.793,95%CI为0.712~0.874。结论:术前Dmax、PI和Emax均为影响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模态超声参数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并通过该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超声 乳腺良性结节 微波消融术 疗效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孙瑜 黄金焕 +6 位作者 谢鹏 国建萍 苑洪涛 时向民 郭红阳 黄亚 单兆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分析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99例(≥60岁)及非老年... 目的分析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99例(≥60岁)及非老年组95例(<60岁)。比较2组患者手术特征、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分析老年组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年龄、B型钠尿肽、高血压、冠心病、CHA_(2)DS_(2)-VASc评分及HAS-BLED评分高于非老年组,男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P<0.01)。老年组左心房纤维化比例高于非老年组(30.3%vs 8.4%,P=0.001)。老年组术后出现1例心包积液,2例穿刺部位血肿,均经治疗后好转。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术后1年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1.7%vs 69.5%,P=0.763);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空白期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21.2%vs 21.1%,P=0.981)。心房颤动持续时间(HR=1.020,95%CI:1.007~1.032,P=0.002)和空白期复发(HR=6.781,95%CI:3.078~14.935,P=0.001)是老年组患者术后复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心房颤动持续时间长和空白期复发的老年患者术后1年内更容易出现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危险因素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
下载PDF
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预后预测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
5
作者 杨开宇 秦军 +3 位作者 闫文 冯广革 周林荣 陈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构建甲状腺良性结节(BTN)患者行微波消融术后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BTN到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行微波消融的150例患者,随访1年评价其疗效。根据术后1年时结节体积缩小率(V... 目的构建甲状腺良性结节(BTN)患者行微波消融术后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BTN到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行微波消融的150例患者,随访1年评价其疗效。根据术后1年时结节体积缩小率(VRR)分为治愈组(VRR>90%)和未治愈组(VRR≤9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BTN患者微波消融后1年未治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R语言软件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150例BTN患者甲状腺结节体积随术后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VRR则逐渐增加(P<0.05),术后1年时甲状腺结节体积为(0.35±0.07)mL,VRR为(92.62±3.45)%。治愈组与未治愈组间结节囊实性、结节位置、单位体积消融时间、桥本甲状腺炎、结节初始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实性、结节位置为危险区、单位体积消融时间>206 s/cm^(3)、桥本甲状腺炎、结节初始体积>5 mL为影响BTN患者微波消融后1年未治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微波消融后1年未治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0,敏感度为72.50%,特异度为87.90%;列线图模型预测微波消融后1年未治愈风险与实际发生率有良好一致性。结论根据预后影响因素构建的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对BTN患者微波消融后1年未治愈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上准确评估BTN患者微波消融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微波消融术 预后 影响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6
作者 张晓光 李娜 +1 位作者 董峰 喻红霞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98例甲状腺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例于生化复发前接受内分泌治疗,12例无术后2年随访...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98例甲状腺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例于生化复发前接受内分泌治疗,12例无术后2年随访信息,均予以剔除,经筛选后259例纳入训练集用于建立模型,111例纳入验证集用于验证模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方程确定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可视化处理获得列线图预测模型,行内外部验证。结果术后2年,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为15.14%(56/370);COX比例风险回归方程显示,体质量指数(BMI)(OR:6.873)、热休克蛋白70(HSP70)(OR:5.380)、弹性应变率比值(SR)(OR:3.872)、结节成分(OR:5.880)、结节内部血流(OR:6.944)、结节钙化(OR:3.764)是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影响因素(P<0.05);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方程结果构建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6、0.874,且其预测效能与实际吻合较理想。结论基于SR、BMI、HSP70、结节成分、结节内部血流、结节钙化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对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具有良好区分度、精准度,有助于实现个体化预测,帮助临床医师识别高风险人群,确定合理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射频消融术 复发 围术期数据 弹性应变率比值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不间断抗凝治疗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体位及制动时间的探讨
7
作者 周文悦 石继慧 +5 位作者 刘畅 马艾 刘玮 马晓桦 桑才华 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不间断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不同绝对平卧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00例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并且不间断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绝对平卧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绝对平... 目的:探讨在不间断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不同绝对平卧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00例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并且不间断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绝对平卧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绝对平卧8h,观察组实施绝对平卧2h,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腰背疼痛情况、血管并发症、尿潴留情况、术肢麻木、舒适度、24h睡眠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4~8h的腰背疼痛评分和术肢麻木情况均更低(P<0.05),且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和24h睡眠时间更高(P<0.001),血管并发症无增加。结论:不间断抗凝治疗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实施绝对平卧2h,可有效减轻其腰背疼痛程度和术肢麻木的发生,提升患者睡眠时间和卧床期舒适度和患者满意度,并不增加出血、血肿等血管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不间断抗凝治疗 射频消融术 制动时间
下载PDF
术前床上排尿训练联合集束化护理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卧位排尿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魏小英 李嘉蔚 +2 位作者 陈群连 颜琼 殷然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83-187,共5页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以下称“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术治疗期间接受术前床上排尿训练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以下称“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术治疗期间接受术前床上排尿训练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射频护理,观察组开展术前床上排尿训练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导尿次数、术后12 h残余尿量、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术后膀胱功能分级、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导尿次数和术后12 h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膀胱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术治疗期间接受术前床上排尿训练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改善膀胱功能,保持良好心态,缩短治疗操作时间和恢复时间,减少导尿次数,防止尿潴留的发生,使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术前床上排尿训练 集束化护理 排尿功能
下载PDF
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和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苏丽 郭淑芸 +6 位作者 张玲 何瑛 纪丽平 柳萌 李荣珍 吕海玲 袁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对大隐静脉曲张(GSVV)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GSVV患者,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 目的探讨采用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对大隐静脉曲张(GSVV)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GSVV患者,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和观察组45例(采用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康复相关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静脉临床危重程度,术前、术后7d的炎症及免疫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术后住院及小腿麻木消失的时间均更短(P<0.05)。两组患者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评分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且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静脉临床危重程度评分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且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且术后7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对照组患者血清CD4+、CD3+及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水平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且术后7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可有效减轻GSVV患者静脉临床危重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腔内射频消融术 硬化剂注射术
下载PDF
经皮微波消融术前血清VEGF和Ang-2水平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0
作者 杨文魁 周志刚 +4 位作者 张琼 梁志华 栗敏 秦靖宜 陶兴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42-146,176,共6页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经皮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 MWA)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预后...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经皮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 MWA)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MWA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106例(NSCLC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术前血清VEGF和Ang-2含量,采用Kaplan-Meier及COX回归分析评价VEGF和Ang-2与Ⅰ期NSCLC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FS)和总生存期(over survival, OS)的关系。结果 NSCLC组患者术前VEGF和Ang-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和进展者术前VEGF和Ang-2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者(P<0.05);复发和死亡患者术前VEGF和Ang-2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未复发和生存患者(P<0.05)。术前高VEGF和Ang-2水平患者的RFS和OS明显低于低VEGF和Ang-2水平患者(P<0.05),且两者均是R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WA术前血清VEGF和Ang-2水平与Ⅰ期NSCL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2 微波消融术 预后
下载PDF
体重指数对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冷冻消融术后生存期的影响
11
作者 冯瑞 郭鹏德 +1 位作者 李胜鳌 胡凯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接受冷冻消融治疗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接受CT引导下冷冻消融治疗的Ⅲ/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BMI与消融术后生存期(COS)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49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接受冷冻消融治疗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接受CT引导下冷冻消融治疗的Ⅲ/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BMI与消融术后生存期(COS)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49例患者中,体重不足者3例,正常体重者33例,超重者13例,肥胖者0例。体重不足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平均COS分别为11.00月、10.79月,17.08月。LSD法两两比较,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C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Spearman相关分析示,分期(r=-0.355,P=0.015<0.05)、BMI(r=0.399,P=0.006<0.05)与患者消融后生存期有相关关系;控制分期后行偏相关分析,BMI仍与COS存在相关(r=0.327,P=0.028<0.05)。结论BMI与冷冻消融治疗Ⅲ/Ⅳ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独立相关,高BMI的患者COS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体重指数 冷冻消融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总生存期
下载PDF
肾神经消融术治疗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艾东 朱国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尽管有多种治疗药物,但大多数患者的血压仍未达到指南推荐的理想水平。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通过使用导管消融技术去除肾神经包括肾交感传出神经...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尽管有多种治疗药物,但大多数患者的血压仍未达到指南推荐的理想水平。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通过使用导管消融技术去除肾神经包括肾交感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从而降低交感神经活动,成为高血压重要的补充和非药物治疗方法,特别是用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临床研究显示了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血压、改善高血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神经 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 交感神经活动
下载PDF
房颤射频消融术对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李忠辉 刘秀燕 曹瑞芳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究房颤射频消融术(RA)对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接受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房颤RA治疗)与对照组25例(保守药... 目的探究房颤射频消融术(RA)对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接受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房颤RA治疗)与对照组25例(保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指标,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窦性心律转复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比对照组长,总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CK-MB、cTnI、NT-proBNP水平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2 h血清CK-MB、cTnI、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术后48 h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比对照组LVEF[(49.78±2.35)%vs.(45.03±2.17)%]显著上升,LVEDD[(54.93±4.30)mm vs.(57.38±4.16)mm]、LVESD[(39.62±4.37)mm vs.(46.15±5.23)mm]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出院时及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转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内MACCE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RA能有效改善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功能,提高窦性心律转复率,短期预后好,但可能引发一过性心肌酶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搭桥 心脏瓣膜手术 房颤射频消融术 心功能 心肌损伤
下载PDF
消融术在甲状腺肿瘤应用中的是与非
14
作者 殷德涛 乔立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结合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对消融术在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消融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近年来逐渐成熟,而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存在较大争议,已有部分临床实践正不断尝试拓宽消融术在甲状腺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范围... 结合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对消融术在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消融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近年来逐渐成熟,而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存在较大争议,已有部分临床实践正不断尝试拓宽消融术在甲状腺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范围。目前消融术主要适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预后良好且患者满意度高。由于该技术无法避免甲状腺恶性肿瘤潜在的复发风险及根除局部或远处隐匿性转移,故应用于甲状腺恶性肿瘤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消融术 应用现状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在交感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丁晓燕 张晓贝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在交感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的9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在交感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的9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疗法(推拿配合揿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超声检查指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DI评分、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症状,调节椎动脉血流,提高临床疗效,且具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推拿 揿针疗法
下载PDF
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杜轲锋 邵亚丽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8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仑伐替尼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8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甲胎蛋白、肝功能[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白蛋白(ALB)]、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9周短期疗效100%,与对照组(97.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27%)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1,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38.29±5.23)U/L、ALT(52.21±5.78)U/L,与对照组AST(45.21±5.38)U/L、ALT(57.25±5.56)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1、4.167,P均<0.05),观察组ALB(29.85±1.61)g/L、AFP(18.21±2.25)μg/L,与对照组ALB(28.42±1.57)g/L、AFP(23.12±2.12)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4、10.539,P均<0.05);观察组用药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经干预均好转。结论相较于单纯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治疗,其与仑伐替尼联合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短期疗效相当,但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损伤,明显降低患者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肝癌 超声介入微波消融术 仑伐替尼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指数下拔管在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7
作者 陈艾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深度指数(NT值)下拔管在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于该院行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76例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深度指数(NT值)下拔管在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于该院行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76例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于NT值为95~100时拔管,观察组于NT值为80~94时拔管。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停止麻醉维持即刻(T_(0))、拔管后即刻(T_(1))、拔管后10 min(T_(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水平、不同时间(拔管前、拔管后30 min)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不同时间(T_(0)、T_(1)、T_(2))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T_(2)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高于T_(0)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30 min,两组Cor、E水平均高于拔管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T_(2)时,两组rS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值为80~94时拔管应用于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儿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应激指标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NT值为80~94时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指数 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血流动力学 应激指标 脑氧饱和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细节护理对肺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患者呼吸动力学、肺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温慧敏 刘启仓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127-131,共5页
探讨细节护理对肺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患者呼吸动力学、肺功能的影响。实践证明,对肺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患者进行细节护理,护理效果理想,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呼吸动力学和肺功能,同时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治... 探讨细节护理对肺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患者呼吸动力学、肺功能的影响。实践证明,对肺癌CT介入射频消融术患者进行细节护理,护理效果理想,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呼吸动力学和肺功能,同时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肺癌 CT介入射频消融术 呼吸动力学 肺功能
下载PDF
消融术,甲亢治疗的新选择
19
作者 赵璐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4期34-34,共1页
在门诊,经常被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俗称甲亢)患者问到:“什么方法治疗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又小?”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我会推荐消融术。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这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如心律... 在门诊,经常被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俗称甲亢)患者问到:“什么方法治疗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又小?”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我会推荐消融术。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这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如心律不齐、肌肉无力、体重下降、焦虑、颈部肿块等。多年来,甲亢的治疗一直以药物、碘-131和手术为主,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药物虽具有便捷、高效、可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用药的优势,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肝肾毒性,部分患者还可能产生耐药性,发展为难治性甲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不齐 颈部肿块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水平 消融术 内分泌疾病 肝肾毒性 甲亢治疗
下载PDF
鼻内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于艳 《医药前沿》 2024年第8期70-72,75,共4页
目的:研究鼻内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LPRFA)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CR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脑编号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联合组(n=26)及内镜组(n=26)。内镜组开... 目的:研究鼻内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LPRFA)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CR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脑编号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联合组(n=26)及内镜组(n=26)。内镜组开展鼻内镜术式治疗,联合组则开展鼻内镜联合LPRFA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通气功能、鼻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内镜组,鼻腔出血量少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纤毛清除率及纤毛清除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纤毛清除率及纤毛清除速率均高于术前,且联合组高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鼻阻力、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鼻阻力均小于术前,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均大于术前,且联合组鼻阻力小于内镜组,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大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IL-17及人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IL-6、IL-17、YKL-40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联合组低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联合LPRFA可促进CRS患者早日康复,且对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通气功能及鼻黏膜炎性反应均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通气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