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龙竭”论治方案对晚期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及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趋化因子18的影响
1
作者 陈冰 杨春艳 付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86-90,共5页
目的 探讨“天龙竭”论治方案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晚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血清趋化因子18(CCL18)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 目的 探讨“天龙竭”论治方案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晚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血清趋化因子18(CCL18)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病学危重症医学专科36例晚期IP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采用“天龙竭”分期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吡非尼酮,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参数肺总量(TLC)、潮气量(TV)、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及血清KL-6、CCL18水平,进行高分辨率CT(HRCT)治疗前后评分,并观察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TLC、TV与治疗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LCO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C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血清KL-6、CCL1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KL-6、CC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运用“天龙竭”方案可一定程度改善晚期IPF患者肺功能,并通过调控炎症反应稳定病情,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天龙竭 肺功能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趋势因子18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与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涎液化糖链抗原-6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颖 张向东 王贯虹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995-1999,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病人中的表达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RA病人,根据病人病情...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病人中的表达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RA病人,根据病人病情分为单纯RA组及RA合并ILD组,按照年龄、性别随机分层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末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吸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RF、抗CCp、KL6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RF、抗CCp、KL6与相关指标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RA合并ILD病人RF、抗CCp、KL6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RF、抗CCp、KL6水平对RA合并ILD病人的诊断价值。结果RA合并ILD组与单纯RA组病人血清中RF[(572.25±118.54)、(312.66±58.23)IU/mL)]、抗CCp[(255.44±74.56)、(152.36±50.28)IU/mL]、KL6[(619.12±205.68)、(363.70±51.87)U/mL]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85.51±9.49)IU/mL,(63.83±11.85)IU/mL,(317.25±48.87)U/mL],且RA合并ILD组高于单纯RA组(P<0.05);RA合并ILD病人血清中RF、抗CCp表达呈正相关(r=0.45,P<0.05),RF与KL6表达呈正相关(r=0.44,P<0.05),抗CCp、KL6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5);RA合并ILD病人血清中RF、抗CCp、KL6表达与CRP、ESR、DAS28、CRP、ESR、DAS28表达均呈正相关,与FVC、FEV_(1)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三者联合检测RA合并ILD病人的AUC 95%CI为0.99(0.96,1.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6%、96.05%。结论在RA合并ILD病人血清中RF、抗CCp、KL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联合检测三者对诊断RA合并ILD病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肺间质病变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 涎液化糖链抗原-6
下载PDF
涎液化糖链抗原-6与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原野 刘涛 刘华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43-54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与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十堰市太和医院确诊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78例,根据静态吸氧时氧合指数将患者分为肺损伤组(30例)和非...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与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十堰市太和医院确诊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78例,根据静态吸氧时氧合指数将患者分为肺损伤组(30例)和非肺损伤组(4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检查结果。检测所有患者术前12 h(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结束(T3)、术后12 h(T4)的血清KL-6水平。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肺损伤组各时间点血清K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肺损伤组(P<0.001)。肺损伤组和非肺损伤组T3、T4时间点血清KL-6水平均高于T1、T2时间点(P<0.05)。肺损伤组与非肺损伤组之间夹层分期(急性期)例数、累及肠系膜上动脉例数和白细胞(WBC)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K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和KL-6是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2.063、2.555,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104~3.854、1.272~5.13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KL-6、hs-CRP与氧合指数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61、-0.368,P<0.01)。结论血清KL-6水平与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液化糖链抗原-6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大量输血前后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贵强 林新梅 +5 位作者 杨盛泉 冯均建 雷贤英 卫茂华 陈萍 章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8-892,89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大量输血患者中对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的诊断、病情评估价值和对临床选择合适的血制品输注的指导价值。方法 42例大量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输血完毕6 h均进行血浆B型利钠肽(BNP)测定、动脉...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大量输血患者中对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的诊断、病情评估价值和对临床选择合适的血制品输注的指导价值。方法 42例大量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输血完毕6 h均进行血浆B型利钠肽(BNP)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床旁胸部X检查、Murray肺损伤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ELISA)检测血清KL-6水平,记录血制品输注的种类与数量;根据是否发生TRALI分为TRALI组和非TRALI组,比较血清KL-6在大量输血前后的变化,分析血清KL-6与氧合指数、Murray肺损伤评分和不同血液制品输注量的相关性。结果与输血前比较,TRALI组在大量输血后6 h氧合指数更低,血清KL-6水平、Murray肺损伤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非TRALI组输血前后氧合指数、Murray肺损伤评分、KL-6水平及BNP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大量输血后6 h,TRALI组血清KL-6水平明显高于非TRALI组(P <0.01);血清KL-6水平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648,P <0.01),与Murray肺损伤评分呈正相关(r=0.895,P <0.01);与非TRALI组比较,TRALI组新鲜冰冻血浆(FFP)的输注量、库存大于1周红细胞悬液的输注量更多,去白红细胞输注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大量输血后6 h血清KL-6水平与FFP输注量、库存大于1周红细胞悬液输注量均呈正相关(r=0.654,P <0.01;r=0.741,P <0.01)、与去白红细胞输注量呈负相关(r=-0.826,P <0.01)。结论血清KL-6在大量输血患者中有助于TRALI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对血液制品种类的合理选择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对机械通气输血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健 李先莉 +1 位作者 杨丽华 吴林伯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水平对机械通气输血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机械通气并行输血治疗的患者412例,按输血后6 h内是否发生ALI分为ALI组(142例)和非ALI组(270例),对比两组输血前后血清KL-6和ALI临... 目的分析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水平对机械通气输血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机械通气并行输血治疗的患者412例,按输血后6 h内是否发生ALI分为ALI组(142例)和非ALI组(270例),对比两组输血前后血清KL-6和ALI临床相关指标水平,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KL-6水平与ALI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KL-6对ALI的预测价值。结果ALI组输血后的血清KL-6、肺损伤评分(Murray评分)、呼吸机平台压、呼吸机峰压高于输血前和非ALI组输血后,而氧合指数低于输血前和非ALI组输血后(P均<0.05)。与输血前相比,非ALI组输血后血清KL-6、Murray评分、呼吸机平台压、呼吸机峰压、氧合指数及B型钠尿肽(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LI组血清KL-6水平与Murray评分呈正相关(r=7.440,P<0.001),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771,P<0.001)。KL-6预测AL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1(P<0.001),最佳截断值为374.85 U/mL,准确度为0.838,灵敏度为88.41%,特异度为95.42%。结论血清KL-6对机械通气输血患者发生ALI的预测价值较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有助于ALI的预测及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输血 涎液化糖链抗原-6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涎液化糖链抗原-6在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惠琼 张奉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07-212,共6页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表现的慢性进展型疾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血清学标志物,特别是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表现的慢性进展型疾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血清学标志物,特别是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KL-6是一种跨膜高分子量黏蛋白,主要表达于Ⅱ型肺泡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胞膜。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KL-6表达可能与肿瘤、部分新生儿肺部疾病、ILD及其恶化、急性肺损伤等疾病相关,其在ILD中的作用受到特别关注,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对KL-6的结构特点,其在ILD患者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的异常表现与ILD病变发生、进展、药物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最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液化糖链抗原-6 间质性肺疾病 血清学标志物
下载PDF
福多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效果及对肺功能、肺纤维化和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转化生长因子β1、趋化因子1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桂金艳 张丽颖 孙莲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福多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纤维化效果及对肺功能、肺纤维化和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06例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福多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纤维化效果及对肺功能、肺纤维化和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06例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给予福多司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肺纤维化指标、KL-6、TGF-β1、CXCL1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HA、LN、IL-8、ICAM-1、KL-6、TGF-β1、CXCL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多司坦治疗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肺功能和肺纤维化,降低血清KL-6、TGF-β1、CXCL1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纤维化 福多司坦 肺功能 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 转化生长因子Β1 趋化因子13
下载PDF
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降钙素原与重症肺炎患儿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素敏 李素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851-854,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降钙素原(PCT)与重症肺炎患儿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重症肺炎患儿,均接受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治疗7d... 目的分析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降钙素原(PCT)与重症肺炎患儿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重症肺炎患儿,均接受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治疗7d时,参照相关指南评估临床疗效,依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无效组;所有患儿入院时均接受血清KL-6、PCT检查,统计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分析血清KL-6、PCT与重症肺炎患儿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150例重症肺炎患儿治疗7d时,经评估,显效54例,有效74例,无效22例;无效组入院时血清KL-6、PCT水平高于有效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KL-6、PCT过表达与重症肺炎患儿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无效有关(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KL-6、PCT单独及联合预测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无效的AUC均>0.7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清KL-6、PCT水平与重症肺炎患儿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效果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纤支镜肺泡灌洗 涎液化糖链抗原-6 降钙素原
下载PDF
涎液化糖链抗原-6、血清表面活性蛋白对CTD-IL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苏春芳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的探究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血清表面活性蛋白(SP)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CTD-IL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80例CTD-ILD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KL-6以及SP... 目的探究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血清表面活性蛋白(SP)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CTD-IL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80例CTD-ILD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KL-6以及SP水平,将CTD-ILD患者按照临床分型区分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组,25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组,30例)和未定型(25例)三组,按照患者影像学表现区分为Ⅰ(28例)、Ⅱ(29例)、Ⅲ(23例)三组,分别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KL-6、SP水平,最后就KL-6以及S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对比研究组KL-6、S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IP组患者的KL-6与SP水平高于NSIP组,NSIP组高于未定型组(P<0.05);HRCT定级Ⅲ级患者的KL-6与SP水平高于Ⅱ级,Ⅱ级高于Ⅰ级(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KL-6水平与SP水平呈正相关性(r=0.6949,P<0.05)。结论KL-6以及SP水平在反映CTD-IL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中具有较现实的意义,可以考虑将KL-6以及SP作为评估CTD-IL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血清表面活性蛋白 CTD-ILD 疾病严重程度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病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和D及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9
10
作者 马芹 徐建华 +5 位作者 王芬 连莉 陈珊宇 蔡静 李霂 肖会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测定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A、SP—D和IL-6在CTD间质性肺病(ILO)O~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检测全部研究对象血清KL-6、SP-A、SP-D、IL-6水平,记录影像学及肺功能情况等,采用t检验、r检验,非参数检验... 目的测定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A、SP—D和IL-6在CTD间质性肺病(ILO)O~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检测全部研究对象血清KL-6、SP-A、SP-D、IL-6水平,记录影像学及肺功能情况等,采用t检验、r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①CTD-ILD组血清KL-6、SP-A、SP-D、IL-6水平[551.4(428.2,883.5)U/ml、938.4(435.2,2324.7)pg/ml、90.7(80.7,100.3)ng/ml和30.4(22.9,41.7)p咖1]显著高于无ILD的CTD组[192.9(139.2,266.2)U/ml;458.0(372.6,529.0)pg/ml;80.0(71.2,98.3)ng/ml;18.6(4.9,31.0)pg/ml,Z=-5.383,-3.76,-2.123,-3.903,P均〈0.05);l司时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0名)[183.2(141.9,216.6)U/ml;229.0(162.0,248.0)pg/ml;50.8(26.1,96.4)ng/ml;7.1(3.7,8.7)Dg/ml,Z=-5.801,-8.13,2.272,3.266;P均〈O.05]。②肺部高分辨率CT(HRCT)为活动性ILD组KL.6显著高于非活动性ILD组[998.5(640.3,1293.3)U/ml与565.O(434.0,799.5)U/ml,Z=2.182,P=0.023],2组间SP-A、SP—D、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Spearman相关分析:KL-6与用力肺活量(FVC%)呈负相关;SP-D、IL-6与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呈负相关。④Logistie回归分析:KL-6[OR=1.017,P:0.002,95%C/(1.006,1.028)]、SP—A[DR=1.023,P=0.009,95%CI(1.006,1.041)j、SP—D[OR=1.175,P=-O.009,95%C/(1.075,1.264)]、IL-6[OR=1.213,P=O.001,95%CI(1.088,1.354)]是ILD的危险因素。结论CTD—ILD血清KL-6、SP—A、SP—D和IL-6明显升高并显著相关,KL-6与肺部渗出性病变及肺活量有关,SP-D、IL-6与弥散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 肺疾病 间质性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类 涎液化糖链抗原-6
原文传递
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伴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静 王静 李鸿斌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水平与RA伴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免疫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RA炎患者86例,根据是否合并ILD分为非RA-ILD组和RA-ILD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KL-6水平和免疫功...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水平与RA伴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免疫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RA炎患者86例,根据是否合并ILD分为非RA-ILD组和RA-ILD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KL-6水平和免疫功能(CD3+、CD4^(+)、CD8^(+)计数和CD4^(+)/CD8^(+)比值),分析血清KL-6水平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非RA-ILD患者54例,RA-ILD患者32例。RA-ILD患者以男性为主,CRP、ESR和RF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82、7.243、7.748,P<0.05)。RA-ILD组KL-6水平[(835±72)U/ml]显著高于非RA-ILD组[(434±45)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70,P<0.05);同时,RA-ILD患者的CD8^(+)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CD4^(+)/CD8^(+)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56、4.993,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KL-6水平与抑制性T细胞(CD8^(+))呈负相关(r=-3.563,P=0.031),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4.879,P=0.011)。结论血清KL-6水平与RA-ILD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血清KL-6水平可作为评估RA-ILD患者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肺疾病 间质性 涎液化糖链抗原-6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涎液化糖链抗原-6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雪 武丽君 +3 位作者 罗采南 石亚妹 邹健梅 孟新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0期3172-3175,共4页
目的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并确诊的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84例(CTD-ILD组),结缔组织病患者91例(CTD... 目的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并确诊的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84例(CTD-ILD组),结缔组织病患者91例(CT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KL-6水平。结果CTD-ILD组血清KL-6浓度明显高于CTD组[1239(577,2094)比152(89,280)U/ml](P<0.001)。KL-6诊断CTD-ILD最佳临界值为402 U/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1%、86.8%,曲线下面积为0.9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SB%)降低及KL-6水平升高与CTD-ILD发生独立相关,DLcoSB%降低(OR=0.928,95%CI:0.891~0.968)及KL-6水平升高(OR=1.005,95%CI:1.003~1.007)是CTD-I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KL-6是诊断CTD-ILD的重要血清学标志物,KL-6水平升高应警惕IL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肺疾病 间质性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诊断
原文传递
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联合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涎液化糖链抗原-6水平对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彭亮 乔婕 +1 位作者 郑成东 黄建玲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45-49,共5页
背景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PCIS)、血清学指标等常用于重症肺炎患儿的预后评估,但单一指标预测价值有限,多项指标联合已成为当前研究趋势。目的分析PCIS联合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对重症肺炎患儿... 背景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PCIS)、血清学指标等常用于重症肺炎患儿的预后评估,但单一指标预测价值有限,多项指标联合已成为当前研究趋势。目的分析PCIS联合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对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三二〇一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20例,根据其随访3~6个月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75例和预后不良组45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呼吸频率、心率、PICS及血清sTREM-1、KL-6水平;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PCIS及血清sTREM-1、KL-6水平对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心力衰竭发生率、呼吸频率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儿脓毒血症发生率及血清sTREM-1、KL-6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疾病严重程度轻于预后不良组,PICS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S〔OR=0.758,95%CI(0.657,0.875)〕及血清sTREM-1〔OR=1.129,95%CI(1.060,1.202)〕、KL-6〔OR=1.687,95%CI(1.090,2.612)〕水平是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3)ROC曲线显示,PCIS预测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95%CI(0.705,0.874)〕,血清sTREM-1水平为0.803〔95%CI(0.722,0.885)〕,血清KL-6水平为0.764〔95%CI(0.674,0.853)〕,三者联合则为0.921〔95%CI(0.873,0.969)〕。结论PCIS及血清sTREM-1、KL-6水平是导致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三者联合对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涎液化糖链抗原-6 预后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和涎液化糖链抗原-6及载脂蛋白a水平预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加娜依•阿乃西 加孜那•托哈依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0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 KL-6)及载脂蛋白a(apolipopr...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 KL-6)及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 APOA)表达情况,探讨其预测AECOPD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93例老年AECOPD患者均接受规范化治疗,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前1 d检测血清IL-6、KL-6及APOA水平,出院后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再次出现急性加重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和预后不良组35例;比较2组入院时临床资料及血清IL-6、KL-6、APO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ECOPD患者出院后发生近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老年AECOPD患者血清IL-6、KL-6、APO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入院时血清IL-6、KL-6、APOA水平对老年AECOPD患者发生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 93例老年AECOPD患者中,35例再次出现急性加重,发生率为37.63%;93例患者出院前1 d血清IL-6[11.94(11.04,13.56)pg/L]、KL-6[40.09(38.52,41.77)u/mL]水平均低于入院时[15.64(13.25,16.90)pg/L、47.57(43.17,51.34)u/mL](P<0.05),APOA水平[1.90(1.74,2.05)g/L]高于入院时[1.54(1.21,1.85)g/L](P<0.05);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清IL-6[17.17(15.79,19.15)pg/L]、KL-6[53.39(48.81,54.55)u/mL]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4.10(12.24,15.96)pg/L、44.54(40.98,48.54)u/mL](P<0.05),APOA水平[1.21(1.01,1.40)g/L]低于预后良好组[1.76(1.51,1.98)g/L](P<0.05);血清IL-6(OR=2.601,95%CI:1.257~5.382,P=0.010)、KL-6(OR=1.692,95%CI:1.319~2.171,P<0.001)、APOA水平(OR=0.007,95%CI:<0.001~0.094,P<0.001)是老年AECOPD患者出院后发生近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当入院时血清IL-6、KL-6、APOA水平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5.333 pg/L、46.759 u/mL、1.640 g/L时,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AECOPD患者出院后发生近期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61(95%CI:0.789~0.932,P<0.001)、0.893(95%CI:0.828~0.957,P<0.001)、0.850(95%CI:0.772~0.927,P<0.001)、0.957(95%CI:0.921~0.992,P<0.001),灵敏度分别为94.3%、88.6%、91.4%、97.1%,特异度分别为65.5%、63.8%、69.0%、72.4%;老年AECOPD患者血清IL-6、KL-6水平与APOA水平均呈负相关(r=—0.330,P<0.001;r=—0.309,P<0.001),IL-6与KL-6水平呈正相关(r=0.421,P<0.001)。结论入院时血清IL-6、KL-6过表达、APOA低表达是老年AECOPD患者出院后发生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其水平对预测患者近期预后不良风险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白细胞介素-6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载脂蛋白A
原文传递
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检测在矽肺病早期预防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文美 宋海燕 +1 位作者 庞燕 季晓庆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528-15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水平在矽肺病早期预防中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7月-2016年12月于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体检、申请职业病诊断及住院的患者中搜集无粉尘接触史的正常人群、有矽尘接触史但尚无临...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水平在矽肺病早期预防中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7月-2016年12月于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体检、申请职业病诊断及住院的患者中搜集无粉尘接触史的正常人群、有矽尘接触史但尚无临床表现的人群、有矽尘接触史且已有临床表现但尚未构成诊断的人群、明确诊断的矽肺患者共4组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每组KL-6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比较不同病理分期矽肺组患者KL-6水平。结果(1)有临床表现的接尘组KL-6浓度高于无临床表现的接尘组、矽肺组以及无接尘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01);无临床表现的接尘组KL-6浓度高于矽肺组及无接尘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01);同时矽肺组KL-6浓度高于无接尘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2)利用ROC曲线得出KL-6的最佳临界值为1. 79 ng/ml,此时KL-6预防矽肺病的最佳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0. 0%、93. 3%。不同分期矽肺患者K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KL-6可作为矽肺病早期预防的一个参考指标,警戒接尘工人早期预防,避免肺部纤维化不可逆转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临床预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 ROC曲线 早期预防
原文传递
涎液化糖链抗原-6在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翟胜爽 雷小红 +3 位作者 赵子锌 王鹤 卢林 孙琳林 《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erbs von den lungen-6,KL-6)在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诊断和治疗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型IPF患者6... 目的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erbs von den lungen-6,KL-6)在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诊断和治疗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型IPF患者68例,其中老年患者36例(老年IPF组)、非老年患者32例(非老年IPF组),另择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32例(老年健康组)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KL-6表达水平,记录所有IPF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并对其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病变程度进行评估。比较各组血清KL-6的表达水平及肺部高分辨率CT(HRCT)评分,分析KL-6与肺功能指标和肺部HRCT评分的相关性。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3组患者KL-6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425,P<0.05),其中老年IPF组明显高于非老年IPF组和老年健康组(P<0.01)。ROC曲线显示,KL-6诊断老年IPF的临界值为516.21 U/ml,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4.4%和87.5%。无论是老年IPF组还是非老年IPF组,急性加重患者血清KL-6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患者(t=2.843、2.215,P<0.05或0.01);老年IPF组中急性加重患者血清KL-6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老年IPF组(t=2.657,P<0.05)。相关分析显示,无论是68例IPF患者还是老年IPF组患者,其KL-6水平与HRCT评分均呈正相关(r=0.748、0.699,P<0.01)。老年IPF患者血清KL-6表达水平与部分限制性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指标呈负相关(r=-0.515、-0.393、-0.384,P<0.05)。结论血清KL-6对诊断IPF有一定临床意义,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呈现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肺功能 高分辨CT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涎液化糖链抗原6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金棒 杨庆婵 +1 位作者 石瑜 冯靖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7期3333-3338,共6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病因不明的慢性、纤维化性、进行性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目前缺少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及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差。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是一种无创生物标志物,其表达可能与...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病因不明的慢性、纤维化性、进行性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目前缺少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及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差。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是一种无创生物标志物,其表达可能与肿瘤、急性肺损伤、IPF等疾病相关。KL-6水平可以将IPF与感染性肺炎相鉴别,且在慢性超敏性肺炎和IPF等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和包括结节病的非纤维化肺部疾病之间有所不同。此外,KL-6水平可以评估IPF急性加重及预后,同时对IPF治疗反应也有一定监测意义。但未来将KL-6作为IPF的生物标志物仍需更多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涎液化糖链抗原-6 间质性肺病 寻常型间质性肺炎
下载PDF
血清KL-6水平与NSCLC患者PD-1相关免疫性肺炎的关联性
18
作者 胡少博 张娜莉 程静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4期602-60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相关免疫性肺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洛阳市中心医院的72例NSCLC患者,其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63~75(68.54±3.83... 目的分析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相关免疫性肺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洛阳市中心医院的72例NSCLC患者,其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63~75(68.54±3.83)岁;采用PD-1抑制剂治疗1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KL-6水平;观察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PD-1相关免疫性肺炎发生情况,并根据该疾病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患者发生PD-1相关免疫性肺炎与治疗前、后血清KL-6水平的关系。采用t检验、χ^(2)检验、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经PD-1抑制剂治疗后,发生相关免疫性肺炎5例,发生率为6.94%(5/72);发生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KL-6水平分别为(1518.72±263.67)U/ml、(1185.36±207.15)U/ml,均高于未发生组(1064.01±185.09)U/ml、(879.44±112.06)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PD-1相关免疫性肺炎发生情况与治疗前、治疗后血清KL-6水平均呈正相关(r=0.524、0.551,均P<0.001)。结论在PD-1抑制剂治疗过程中,PD-1相关免疫性肺炎发生与治疗前、后血清KL-6水平呈正相关,治疗前血清KL-6水平较高者在治疗后更容易发生相关免疫性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涎液化糖链抗原-6 PD-1抑制剂 免疫性肺炎
下载PDF
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对肺部疾病预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雪华 秦亦如 +3 位作者 农骐郢 黄永顺 赵娜 夏丽华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09,共6页
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检测操作简便、无创、成本低,可反映肺泡上皮和间质的损伤程度。多种间质性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和结缔组织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特发性炎症... 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检测操作简便、无创、成本低,可反映肺泡上皮和间质的损伤程度。多种间质性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和结缔组织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和系统性硬化合并间质性肺病)、非小细胞肺癌、多种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K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对于上述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职业性尘肺病是一种病因明确的间质性肺疾病。有研究结果显示,职业性矽肺患者、职业性石棉肺患者和粉尘作业工人血清K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人群。但由于有关研究样本量少以及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血清KL-6对于尘肺病早期诊断的价值仍需更多研究予以证实。未来需要增大样本量,改进血清KL-6检测方法,探讨其作为职业性肺部疾病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与其他生物联合应用到包括职业性肺部疾病在内的更多的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效能和应用价值,以充分发挥其对肺部疾病的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诊断 生物标志物 间质性肺疾病 肺癌 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尘肺病
原文传递
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MCP-1、KL-6、CD64指数对预后的联合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亚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簇分化抗原64(CD64)指数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重症肺炎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簇分化抗原64(CD64)指数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重症肺炎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3例)与预后不良组(5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血清MCP-1、KL-6水平,采用赛默飞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淋巴细胞CD64荧光强度,计算各组CD64指数。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合并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脓毒症占比,以及外周血MCP-1、KL-6、CD64指数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CPIS、合并症脓毒症、外周血MCP-1、KL-6、CD64指数是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外周血MCP-1、KL-6、CD64指数与重症肺炎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CPIS、合并脓毒症等其他预后危险因素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MCP-1、KL-6、CD64指数联合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95%CI:0.807~0.928),高于各指标单一预测。以外周血MCP-1、KL-6、CD64指数截断值为界分为阳性与阴性,外周血MCP-1、KL-6、CD64指数阳性患者28 d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且其死亡危险度分别是阴性患者的5.752倍(95%CI:2.544~26.912)、4.385倍(95%CI:2.138~8.992)、10.618倍(95%CI:3.406~33.097)。结论外周血MCP-1、KL-6、CD64指数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新思路,还能为预测死亡风险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涎液化糖链抗原-6 簇分化抗原64指数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