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1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H4169涡轮盘榫槽电解拉削仿真及其试验研究
1
作者 赖建华 王石莉 +1 位作者 刘嘉 朱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榫槽是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上的重要结构,电解拉削是实现该结构高效、低成本制造的潜在解决方案。为了掌握电解拉削加工参数对轮廓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电解拉削多场耦合模型,阐明了工具阴极长度对加工间隙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 榫槽是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上的重要结构,电解拉削是实现该结构高效、低成本制造的潜在解决方案。为了掌握电解拉削加工参数对轮廓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电解拉削多场耦合模型,阐明了工具阴极长度对加工间隙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选的工具阴极长度参数。开展了平面电解拉削加工试验,探究了进给速度和加工间隙对工件表面质量和型面进出口去除量差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较优的加工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加工参数可以获得较好的表面质量并有效控制了型面进出口去除量差。最后,采用优化的参数开展了典型涡轮盘榫槽结构单元件的电解拉削加工试验,试件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和轮廓重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榫槽 电解拉削 多场耦合仿真 参数优化 试验
下载PDF
航空涡轮盘拉削刀具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2
作者 汪进超 林毅 +2 位作者 宋平 林斌 张顺琦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1期66-68,共3页
针对航空涡轮盘拉削刀具生产周期长、造价昂贵、监测困难以及易出现损伤等问题,设计并构建了拉削刀具健康监测系统。根据拉床行业的特点、痛点及实际需求等,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及振动监控器,设计了拉床在线、在位... 针对航空涡轮盘拉削刀具生产周期长、造价昂贵、监测困难以及易出现损伤等问题,设计并构建了拉削刀具健康监测系统。根据拉床行业的特点、痛点及实际需求等,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及振动监控器,设计了拉床在线、在位的振动信号采集系统,实现了拉削过程中刀具振动信号的连续、实时采集。基于C++语言与Qt开发平台,开发了刀具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振动信号的实时分析处理及刀具健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涡轮盘 卧式侧拉床 刀具健康监测 信号采集
下载PDF
基于过渡态测试数据的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
3
作者 徐晓娟 李宗超 +1 位作者 邓明春 周建军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了提高发动机高压涡轮盘瞬态温度场的分析精度,提出利用试车过程中旋转部件过渡态壁温测试数据的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引入自适应模拟退火(ASA)优化算法,将典型位置处温度计算值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均方根误差最小为优化目... 为了提高发动机高压涡轮盘瞬态温度场的分析精度,提出利用试车过程中旋转部件过渡态壁温测试数据的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引入自适应模拟退火(ASA)优化算法,将典型位置处温度计算值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均方根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过渡态热分析计算模型优化方法,实现了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的自动优化。以高压涡轮盘实际历程下壁温测点数据为基准,开展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及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热分析模型的节点温度计算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实测温度变化趋势吻合良好,且在全时间域内高压涡轮盘典型位置处瞬态计算壁温与测试值的平均偏差为11 K,最大偏差为15 K,满足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算例表明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在提升温度场修正计算效率的同时具备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热分析 高压涡轮盘 温度场计算 测试修正 优化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涡轮盘成形工艺的数值模拟分析实践探究
4
作者 潘馨哲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9期119-121,共3页
本文针对涡轮盘锻件尺寸形状及主要技术及制造指标要求进行分析,同时讨论了涡轮盘成形工艺的数值模拟实践要点,内容包括实验材料整理、成形工艺建模、模拟结果整理、等效应变分析、模型验证分析等工作,最终其目的在于积累成形工艺的数... 本文针对涡轮盘锻件尺寸形状及主要技术及制造指标要求进行分析,同时讨论了涡轮盘成形工艺的数值模拟实践要点,内容包括实验材料整理、成形工艺建模、模拟结果整理、等效应变分析、模型验证分析等工作,最终其目的在于积累成形工艺的数值模拟分析经验,为成形工艺相关参数的优化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涡轮盘 成形工艺
下载PDF
涡轮盘嵌入式智能传感器最优算法研究
5
作者 徐文聪 卢洪义 +2 位作者 宋汉强 赵磊 贺勃睿 《装备制造技术》 2024年第2期5-9,20,共6页
随着航空发动机对运行状态实时控制、健康监测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嵌入式涡轮盘智能传感器的需求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针对嵌入式智能传感器安装导致轮盘局部应力集中、降低强度、失效和应力精确分析数学模型缺失等问题,构建嵌入式智... 随着航空发动机对运行状态实时控制、健康监测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嵌入式涡轮盘智能传感器的需求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针对嵌入式智能传感器安装导致轮盘局部应力集中、降低强度、失效和应力精确分析数学模型缺失等问题,构建嵌入式智能传感器安装孔应力集中数学模型;在C++环境下,搭建了涡轮盘物理场和应力场环境对应的点阵体数据场;根据构建的数学模型,按点进行应力场精确分析计算;运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计算智能测试传感器安装孔的最优位置,接着将该分布情况下应力计算结果在C++中绘制云图,通过应力分布云图,确定涡轮盘上安装孔最优的技术参数和涡轮盘上应力影响最小分布结果,经过分析这些开孔都会导致轮盘上的旋转离心应力增加,径向应力之间的差距较大。旋转离心应力从盘缘向盘中央逐渐扩大,最大应力出现在冷却孔周围。测试传感器最优位置与无测试传感器安装孔情况相比,最大应力计算结果相差0.96%,对在实际涡轮盘上安装智能测试传感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 智能传感器 结构强度 C++ 最优位置算法
下载PDF
涡轮盘内榫槽精密数控拉床的研发与应用
6
作者 陈留洋 赵建华 陈雪林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一、研发背景榫槽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关键部件中涡轮盘连接叶片的关键结构,数量多、精度要求高。涡轮盘材料为高温合金,如钛合金、镍基合金等,单位切削热力大,热力耦合剧烈,造成了切削变形大,刀具寿命低,其高效精密制造技术一直... 一、研发背景榫槽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关键部件中涡轮盘连接叶片的关键结构,数量多、精度要求高。涡轮盘材料为高温合金,如钛合金、镍基合金等,单位切削热力大,热力耦合剧烈,造成了切削变形大,刀具寿命低,其高效精密制造技术一直是研究前沿。拉削工艺在加工高精度要求的多个重复结构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寿命 切削变形 镍基合金 高温合金 热力耦合 精密制造技术 涡轮盘 重复结构
下载PDF
重型燃机涡轮盘连接优化设计及焊接变形影响分析
7
作者 刘军伟 卞龙启 《微型计算机》 2024年第4期151-153,共3页
随着重型燃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本文致力于研究重型燃机中涡轮盘连接的优化设计及焊接变形的影响,通过对涡轮盘连接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种优化设计方案,旨在提高连接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设计... 随着重型燃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本文致力于研究重型燃机中涡轮盘连接的优化设计及焊接变形的影响,通过对涡轮盘连接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种优化设计方案,旨在提高连接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设计方案综合考虑材料特性和结构参数,通过结构优化算法的支持,达到在保持连接整体稳定性的同时提高性能的目标,期望可以推动重型燃机涡轮盘连接设计和焊接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燃机 涡轮盘连接优化设计 焊接变形 影响分析
下载PDF
涡轮盘疲劳寿命可靠性设计仿真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文鑫 吕震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涡轮盘是航空发动机主要部件之一,一旦发生破坏性故障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充分考虑影响涡轮盘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因素不确定性基础上,以MATLAB为平台,设计了涡轮盘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可靠性优化设计的联合仿真平台。利用寿命函数和寿... 涡轮盘是航空发动机主要部件之一,一旦发生破坏性故障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充分考虑影响涡轮盘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因素不确定性基础上,以MATLAB为平台,设计了涡轮盘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可靠性优化设计的联合仿真平台。利用寿命函数和寿命可靠性分析极限状态函数中的共性需求,提出了在优化迭代的过程中自适应构建寿命函数Kriging模型和寿命可靠性极限状态面Kriging模型时共用训练样本点的策略。同时,提出了一种构建寿命函数Kriging模型的学习函数。使用所搭建的疲劳寿命可靠性优化设计平台,完成了某型涡轮盘盘心、榫槽以及涡轮盘系统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最优设计方案的局部最大应力显著降低,均值寿命大幅提高,并满足可靠性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 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 可靠性优化设计 代理模型 全局学习函数
下载PDF
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部分进气涡轮盘振动分析及改型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康迪 王珺 +2 位作者 徐自力 闫松 王振 《火箭推进》 CAS 2023年第1期80-86,共7页
针对某液体火箭发动机部分进气自由叶片涡轮盘多次试车后在叶片型线根部和背弧出现疲劳裂纹的问题,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考虑部分进气产生的Kick效应,计算了涡轮盘的静强度,得到了部分进气作用下叶片的静弯应力;考虑多场环境引起的... 针对某液体火箭发动机部分进气自由叶片涡轮盘多次试车后在叶片型线根部和背弧出现疲劳裂纹的问题,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考虑部分进气产生的Kick效应,计算了涡轮盘的静强度,得到了部分进气作用下叶片的静弯应力;考虑多场环境引起的预应力影响,计算了涡轮盘的模态,获得了涡轮盘固有频率和主振型;采用全环模型,计算了部分进气作用下涡轮盘的动态响应和动应力。在裂纹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涡轮盘进行改型,在叶片顶部增加了围带,并对带围带涡轮盘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围带后,涡轮盘叶片气流静应力下降了50%;气流力作用下的叶片动弯应力下降了65%;叶片之间以及叶片和轮盘之间耦合作用明显增强,涡轮盘固有振动模式发生转变,避免了叶片在共振频率附近发生的强迫振动;改型后显著降低了涡轮盘静应力及动弯应力,降低了出现裂纹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部分进气 涡轮盘 Kick效应 叶片—轮耦合
下载PDF
涡轮盘腔燃气入侵及间隙剪切涡特性分析
10
作者 白涛 杨青真 +3 位作者 刘建 张晶辉 张建华 白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101,共10页
为揭示转-静相互作用下的非定常燃气入侵机理及轮缘大尺度涡结构的产生机制,对带有轴向封严结构的1.5级高压涡轮装置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结合实验结果和盘腔内的经典流动理论对数值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转子前缘压力势场... 为揭示转-静相互作用下的非定常燃气入侵机理及轮缘大尺度涡结构的产生机制,对带有轴向封严结构的1.5级高压涡轮装置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结合实验结果和盘腔内的经典流动理论对数值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转子前缘压力势场是造成旋转燃气入侵的主导因素。轮缘间隙内的间隙剪切涡是构成轮缘三维非定常流动的主要原因,其强度受到入侵燃气和出流冷气的径向速度、切向速度梯度以及上游边界层共同影响;间隙剪切涡周向方向的旋转有利于加快入侵燃气从动盘侧迁移至静盘侧,缩小动、静盘封严效率差异,当封严流量从0.5%降低到0.25%时,盘腔出口动静盘侧封严效率差值增大175%;间隙剪切涡与旋转泵效应的相互作用对于主流高温燃气在径向方向入侵盘腔具有抑制作用;由燃气入侵机制和间隙涡特性可以得出:文中盘腔出口设置在更靠近转子前缘位置对于提升轮缘密封性能具有正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 燃气入侵 间隙剪切涡 轮缘非定常效应 轮缘密封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降维和随机森林的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应力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敬沛 王学民 +1 位作者 卿华 何云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6-154,共9页
为了给发动机涡轮盘寿命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输入及后续工程应用提供依据,本文基于统计学习和机器学习方法,提出基于降维和随机森林的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应力预测模型,以发动机可测参数作为初始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为了给发动机涡轮盘寿命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输入及后续工程应用提供依据,本文基于统计学习和机器学习方法,提出基于降维和随机森林的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应力预测模型,以发动机可测参数作为初始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实现了对总体参数样本的降维,并提取出主控因素,再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应力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比未降维的随机森林模型更高,判定系数R2达到0.985以上,证明该方法对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应力预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 降维 主成分分析 随机森林 寿命管理
原文传递
基于BESO算法的涡轮盘拓扑优化
12
作者 孟子皓 丁超 +3 位作者 任毅如 米栋 钱正明 张立章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9-1354,共6页
涡轮盘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轻量化设计对航空发动机效率提升至关重要。基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算法(bidirectional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BESO)拓扑优化模型,使用灵敏度过滤的方法抑制棋盘格现象,用ANSYS的... 涡轮盘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轻量化设计对航空发动机效率提升至关重要。基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算法(bidirectional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BESO)拓扑优化模型,使用灵敏度过滤的方法抑制棋盘格现象,用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APDL)编写拓扑优化程序,对离心载荷作用下的涡轮盘进行结构优化,并通过施加叶片等效载荷的方式,考虑叶片对于优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编写的算法进行拓扑优化迭代步数减少,显著提升优化效率,在减重26%的条件下,拓扑出的新的结构模型结构总应变能降低48%,结构刚度提升,最大等效应力降低25%且应变能和应力分布更均匀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 双向渐进优化算法 拓扑优化 离心载荷 ANSSYS参数化设计语言
下载PDF
复杂涡轮盘腔流热固耦合特性数值仿真研究
13
作者 孙源 王东昌 冯宜语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第7期58-61,111,共5页
探讨在飞行历程下的发动机涡轮盘腔流热固耦合特性,从而获得关键构件流路气动参数及轮盘强度特性的变化规律。首先通过ICEM进行涡轮盘腔的模型建立以及网格划分,然后利用ANASYS的FLUENT软件对涡旋腔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得到了涡轮盘内... 探讨在飞行历程下的发动机涡轮盘腔流热固耦合特性,从而获得关键构件流路气动参数及轮盘强度特性的变化规律。首先通过ICEM进行涡轮盘腔的模型建立以及网格划分,然后利用ANASYS的FLUENT软件对涡旋腔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得到了涡轮盘内压力、温度和速度云图。从涡轮盘腔压力、温度和速度云图中可以看出,冷却气在涡轮机盘腔中起了重要的影响,篦齿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倒灌现象的发生。其次基于FLUENT计算结果,对涡轮盘进行静强度分析计算,对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应变进行估计,最终对两种不同材料的涡轮盘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两种不同材料的涡轮盘腔的最大等效应力都出现在螺栓孔内侧。并且两种不同材料涡轮盘均未发生塑性形变,并且总形变的最大值十分接近,整个涡轮盘的形变主要出现在径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涡轮盘 数值模拟 FLUENT
下载PDF
某型发动机低压涡轮盘温度遥测技术
14
作者 田青林 李海勇 +2 位作者 孙勇 李粮 吴炜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28,40,共7页
涡轮盘作为航空发动机中的一个关键热端部件,是影响发动机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准确获取整机工作中涡轮盘的温度数据,对于发动机研制工作十分重要。该文设计出一种基于遥测技术的测温方法,以完成对某型航空发动机高温、高速旋转以及强振... 涡轮盘作为航空发动机中的一个关键热端部件,是影响发动机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准确获取整机工作中涡轮盘的温度数据,对于发动机研制工作十分重要。该文设计出一种基于遥测技术的测温方法,以完成对某型航空发动机高温、高速旋转以及强振动工况条件下涡轮盘的温度测量。试验前完成电偶的安装和引线,发动机的测试改装,冷却系统的设计,并对遥测系统进行标定,遥测系统测试精度优于±0.6℃,数据真实可信。试验过程中,遥测系统工作正常,测点连续性好、存活率高。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热电偶-遥测系统”的测量方法能有效获取发动机稳态和过渡态低压两级涡轮盘壁温腔温,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盘 温度测量 遥测技术 系统标定 热电偶安装
下载PDF
高压涡轮盘疲劳载荷分析与试验
15
作者 刘闯 黄福增 +1 位作者 王洪斌 刘正峰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145,共6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受交变热应力影响的问题,对某型高压涡轮盘服役过程的温度场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根据某型发动机高压涡轮盘试车过程中实测的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分布,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轮盘温度变化对不同考核部位... 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受交变热应力影响的问题,对某型高压涡轮盘服役过程的温度场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根据某型发动机高压涡轮盘试车过程中实测的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分布,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轮盘温度变化对不同考核部位应力水平的影响,对发动机工作状态下各考核部位的循环应力进行了计算。制定了试验方案,设计了试验装置,在旋转试验器上进行了涡轮盘在高温状态下的低循环疲劳试验,按照安全寿命法确定了盘心和螺栓孔部位的安全寿命。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轮盘考核部位应力的影响明显,瞬态温度沿径向呈“V”型分布,导致螺栓孔部位应力水平比稳态温度分布下的提高了25.9%,使其成为涡轮盘的限寿部位;轮盘失效模式为低循环疲劳破坏,裂纹起源于螺栓孔的6、12点钟方向,沿径向扩展导致轮盘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涡轮盘 瞬态温度 稳态温度 低循环疲劳 安全寿命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GH4065A涡轮盘榫槽型面拉削加工变形研究
16
作者 刘立军 王均 +1 位作者 袁应龙 苏云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80,共6页
GH4065A高温合金是通过铸—锻工艺制备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在700℃以上温度使用时具有与第二代粉末冶金涡轮盘相同的力学性能,适用于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制造。在某型GH4065A高温合金涡轮盘榫槽的拉削加工中,存在变形量高达0.1mm... GH4065A高温合金是通过铸—锻工艺制备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在700℃以上温度使用时具有与第二代粉末冶金涡轮盘相同的力学性能,适用于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制造。在某型GH4065A高温合金涡轮盘榫槽的拉削加工中,存在变形量高达0.1mm以上的情况,导致榫槽型面不合格。针对此问题,分析了导致榫槽型面变形的原因和榫槽不同区域的切削力大小,提出控制变形的解决方案,修正了用于高温合金拉削力计算公式中的C_(p)及x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065A 涡轮盘榫槽型面 变形量 法向切削力 切削力参数
下载PDF
基于Workbench的航空发动机双辐板涡轮盘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
17
作者 屈帅镔 胡宋健 +3 位作者 郝方周 陈航 陈嘉骏 宋超 《动力系统与控制》 2023年第3期165-172,共8页
应用workbench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双辐板涡轮盘和传统涡轮盘进行了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双辐板涡轮盘在质量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强度方面略逊于传统涡轮盘,接下来采用参数化直接优化的方法对双辐板涡轮盘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 应用workbench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双辐板涡轮盘和传统涡轮盘进行了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双辐板涡轮盘在质量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强度方面略逊于传统涡轮盘,接下来采用参数化直接优化的方法对双辐板涡轮盘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使得双辐板涡轮盘在重量和强度方面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辐板涡轮盘 航空发动机 参数化结构优化 强度分析
下载PDF
脉冲爆震涡轮盘腔压力特性试验分析
18
作者 赵丹 陈剑 +2 位作者 余强 凌季 吕学敏 《现代机械》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爆震波对涡轮盘腔内压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爆震波对与引气A相通的AI腔内压力并无明显影响,但对与爆震室相通的AII腔内压力有显著影响,对与爆震室相通的B腔内压力的影响小于AII腔;这一结果亦表明要想获得较为稳定的腔... 通过试验研究了爆震波对涡轮盘腔内压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爆震波对与引气A相通的AI腔内压力并无明显影响,但对与爆震室相通的AII腔内压力有显著影响,对与爆震室相通的B腔内压力的影响小于AII腔;这一结果亦表明要想获得较为稳定的腔内压力,盘腔结构最好采用双腔结构设计;为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在与爆震室相通的腔室内压力测点布置不少于2个;对于AI和B腔,空气系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较小,对于AII腔,空气系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震 涡轮盘 压力特性 试验方法 空气系统
下载PDF
某发动机涡轮盘降应力设计
19
作者 段兵兵 冯磊 张立章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第18期81-83,共3页
在满足重量和装配要求的前提下,为提高涡轮盘的使用寿命,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涡轮盘的螺栓孔和榫槽进行降应力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螺栓孔的最大当量应力由1552MPa降至1180MPa,降幅23.97%;榫槽最大当量应力由1357MPa降至1195MPa,降幅1... 在满足重量和装配要求的前提下,为提高涡轮盘的使用寿命,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涡轮盘的螺栓孔和榫槽进行降应力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螺栓孔的最大当量应力由1552MPa降至1180MPa,降幅23.97%;榫槽最大当量应力由1357MPa降至1195MPa,降幅11.94%,解决了螺栓孔及榫槽应力偏高的问题。虽然降应力优化设计后使涡轮盘的重量增加了0.315kg,但仍满足设计要求。涡轮盘在低应力工况下可延长使用寿命,这对提高整个发动机的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 螺栓孔 榫槽 降应力
下载PDF
脉冲爆震涡轮盘腔温度特性试验分析
20
作者 赵丹 陈剑 +2 位作者 余强 凌季 吕学敏 《现代机械》 2023年第4期42-45,共4页
为了研究爆震波对涡轮盘腔内温度特性的影响,通过试验方法测量了爆震室工作在不同频率脉动来流下所模拟的涡轮各腔室内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爆震波对3个腔内温度影响较小,不存在燃气大量入侵造成腔内超温,影响涡轮正常工... 为了研究爆震波对涡轮盘腔内温度特性的影响,通过试验方法测量了爆震室工作在不同频率脉动来流下所模拟的涡轮各腔室内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爆震波对3个腔内温度影响较小,不存在燃气大量入侵造成腔内超温,影响涡轮正常工作的问题;在脉冲爆震试验中,适当增大分气量对腔内温度变化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震 涡轮盘 温度特性 试验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