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铝基网状织构化涂层的润湿性能研究
1
作者 于建宾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为解决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PDC)表面泥包问题,设计一种氧化铝基织构化涂层。通过接触角试验,了解激光工艺参数对氧化铝基网状织构化涂层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结合接触角理论分析液滴在织构涂层表面的... 为解决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PDC)表面泥包问题,设计一种氧化铝基织构化涂层。通过接触角试验,了解激光工艺参数对氧化铝基网状织构化涂层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结合接触角理论分析液滴在织构涂层表面的浸润状态,并借助室内动态防黏附性能评价试验检验泥浆液环境下织构化涂层表面防泥浆黏附效果。结果表明:织构化表面液滴处于复合润湿状态,处于Cassie-Baxter接触状态的液滴呈现出向Wenzel接触状态过渡的趋势;织构化AT13涂层的表面黏附量相较于基材减少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网状织构化 涂层 润湿性能
下载PDF
CoCrFeNi基高熵合金熔体在碳化钨表面的润湿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静怡 原一高 张建国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3,69,共7页
为合理选择高熵合金黏结相,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CoCrFeNi、CoCrFeNiAl、CoCrFeNiAlTi等3种CoCrFeNi基高熵合金,用座滴法研究3种高熵合金熔体在碳化钨(WC)表面的润湿性能,并对润湿试样特征区域的成分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CrF... 为合理选择高熵合金黏结相,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CoCrFeNi、CoCrFeNiAl、CoCrFeNiAlTi等3种CoCrFeNi基高熵合金,用座滴法研究3种高熵合金熔体在碳化钨(WC)表面的润湿性能,并对润湿试样特征区域的成分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CrFeNi基高熵合金熔体在WC表面的润湿过程分为迅速铺展和缓慢铺展2个阶段,活性元素在WC表面吸附扩散后形成前驱膜;CoCrFeNi基高熵合金熔体在WC表面的润湿为反应润湿类型,其中CoCrFeNi/WC体系中WC的溶解对润湿起重要作用,而CoCrFeNiAl/WC和CoCrFeNiAlTi/WC体系的润湿主要取决于界面反应;CoCrFeNi、CoCrFeNiAl、CoCrFeNiAlTi等3种高熵合金在WC表面有良好的润湿性能,平衡接触角分别为4.10°、7.03°和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FeNi基高熵合金 碳化钨 黏结相 润湿性能
下载PDF
基于液液非均相的离散相润湿性能影响分析
3
作者 柳思远 菅爱博 +2 位作者 张浩 田志国 张静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1464-1468,共5页
多层斜板重力沉降分离器分离液液非均相物系过程中,离散相与接触壁面的润湿特性对分离效率有明显的影响。利用可视化与图像后处理技术,实验研究了水下环境中配比不同碘质量分数的CCl4油滴与3种常用板材的润湿性能。结果表明:聚甲基丙烯... 多层斜板重力沉降分离器分离液液非均相物系过程中,离散相与接触壁面的润湿特性对分离效率有明显的影响。利用可视化与图像后处理技术,实验研究了水下环境中配比不同碘质量分数的CCl4油滴与3种常用板材的润湿性能。结果表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不锈钢为水下亲油表面,玻璃为水下疏油表面。水下油滴含杂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条件下,与玻璃表面的接触角较大,PMMA和不锈钢表面接触角接近。随着油滴含杂质质量分数的增加,水下油滴在PMMA表面的接触角增大,润湿时间增加;在玻璃表面接触角减小,润湿时间基本不变;3种材质表面滑动角均呈现减小趋势。该研究对液相环境下离散相油滴在壁面上润湿性能提供基础数据,为相关设备的选材和角度设计提供优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CCl4油滴 碘质量分数 接触角 滑动角 润湿性能
下载PDF
热障涂层微-纳分级微观结构制备及其抗CMAS润湿性能
4
作者 方焕杰 王卫泽 俞泽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8-605,共8页
通过悬浮液等离子喷涂技术(SPS)在常规大气等离子(APS)热障涂层表面构建了具有微-纳双尺度的表面微观结构,比较了高温下熔融CMAS(Calcium-Magnesium-Alumina-Silicate)在两种涂层表面上的润湿行为差异,从实验和理论角度分析了表面微观... 通过悬浮液等离子喷涂技术(SPS)在常规大气等离子(APS)热障涂层表面构建了具有微-纳双尺度的表面微观结构,比较了高温下熔融CMAS(Calcium-Magnesium-Alumina-Silicate)在两种涂层表面上的润湿行为差异,从实验和理论角度分析了表面微观结构差异对涂层抗CMAS润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得益于涂层表面微-纳分级微观结构,SPS涂层的抗CMAS润湿性能较常规APS涂层的抗CMAS润湿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1300℃下热处理5 min后,熔滴在SPS涂层上的润湿角为115.1°,而熔融CMAS在常规APS涂层的润湿角为52.1°;热处理10 min后,熔融CMAS在SPS涂层上的润湿角为68.2°,是常规APS涂层上润湿角的3.2倍。此外,SPS涂层疏松多孔的微观结构特征有利于空气的储存,在熔体润湿涂层表面过程中可起到支撑液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CMAS腐蚀 润湿性能 悬浮液等离子喷涂 微-纳分级微观结构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改善材料表面润湿性能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力 王海斗 +2 位作者 底月兰 何东昱 黄艳斐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14,共9页
电子束辐照植入官能团具有均匀和可控修饰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改变表面能、改善材料表面润湿性能,但是关于电子束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以及改性表面润湿性能机制尚无明确的解释。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电子束辐照改性材料表面性能进行研究... 电子束辐照植入官能团具有均匀和可控修饰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改变表面能、改善材料表面润湿性能,但是关于电子束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以及改性表面润湿性能机制尚无明确的解释。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电子束辐照改性材料表面性能进行研究,总结当前电子束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机制,发现电子束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主要有弹性相互作用和非弹性相互作用。当电子束能量超过材料损伤阈值时,电子束辐照会改变材料表面形貌,并且通过交联和接枝反应在聚合物之间产生新的化学键(如碳基、羟基和羧基等)或使材料表面形成氧化层,导致表面能的改变。电子束辐照改性表面的润湿性能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电子能量、电子剂量、材料种类和复合工艺等。电子束辐照可以提高或者降低材料表面润湿性能,通过控制电子辐照参数,达到精确调整表面润湿性能的目的。电子束辐照作为一种简单、快速改善材料表面润湿性能的新工艺,复合其他工艺制备特殊功能的超疏水表面具有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表面自由能 润湿性能 复合工艺
下载PDF
离子液体对煤尘表面润湿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高嘉慧 陈曦 +1 位作者 范超男 葛少成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2,共6页
为了解决疏水性煤尘难润湿、微米级粉尘降尘率较低等难题,选取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BF_(4)])3种咪唑类离子液体,开展不同变质程度的... 为了解决疏水性煤尘难润湿、微米级粉尘降尘率较低等难题,选取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BF_(4)])3种咪唑类离子液体,开展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尘表面润湿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不同阳、阴离子数的复配活性水溶液对煤尘润湿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阳离子[Emim]^(+)和[Bmim]^(+)能有效屏蔽阴离子[BF_(4)]^(-)、Cl^(-)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促进阴离子在气—液界面之间的吸附和聚集,致使表面张力、接触角均随活性水溶液的离子液体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咪唑阳离子侧链上的H原子与煤中的—OH、—COOH等基团形成氢键,破坏了煤中原有氢键,提高了离子液体对煤的溶解能力,长焰煤的润湿效果最好,褐煤次之,焦煤最差;复配后的活性水溶液通过破坏煤中官能团增强了对煤结构的溶解能力,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并提高溶液的润湿能力,复配溶液实现了协同增润作用,可为开发新型润湿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表面张力 接触角 润湿性能 复配溶液 煤尘
下载PDF
利用OWRK法预测桃叶表面润湿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范仁俊 张晓曦 +2 位作者 周璐 曹冲 杜凤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3,共5页
对桃叶表面润湿性能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应用OWRK法对不同生长期桃叶的近轴面、远轴面的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进行了测定。无论近轴叶面还是远轴叶面,随着桃叶生长期的增长,均表现出表面自由能减小,润湿性能变差,极性分量所占比例下降... 对桃叶表面润湿性能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应用OWRK法对不同生长期桃叶的近轴面、远轴面的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进行了测定。无论近轴叶面还是远轴叶面,随着桃叶生长期的增长,均表现出表面自由能减小,润湿性能变差,极性分量所占比例下降,色散分量所占比例上升等特性。这些变化与前人对于桃叶表皮蜡的蜡质含量、组份含量变化的研究成果相一致。说明用OWRK法测定桃叶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所得结果可靠,可以较好地描述桃叶表面的润湿性能和能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能 接触角 OWRK法 表面自由能 极性分量
下载PDF
助剂对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润湿性能及对空心莲子草防效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红春 石旭旭 +2 位作者 娄远来 张伟星 汤呈远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4-340,共7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不同助剂对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EC)防除空心莲子草的增效作用,并系统研究了不同助剂对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氮酮、油酸甲酯或聚三硅氧烷可显著提高20%氯氟吡氧...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不同助剂对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EC)防除空心莲子草的增效作用,并系统研究了不同助剂对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氮酮、油酸甲酯或聚三硅氧烷可显著提高20%氯氟吡氧乙酸EC对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鲜重及再生能力的抑制效果,其中以添加聚三硅氧烷的处理增效最为显著,添加聚三硅氧烷后,20%氯氟吡氧乙酸EC对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鲜重、再生茎叶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86.95%和81.66%;添加氮酮、油酸甲酯或聚三硅氧烷后,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接触角减小,滞留量增加,其中以添加聚三硅氧烷的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添加聚三硅氧烷后,20%氯氟吡氧乙酸EC的初始接触角小于50°,180 s时接触角均小于15°,表面张力为25.09 m N/m,滞留量为1.891 g/cm2;添加氮酮或聚三硅氧烷可缩短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正、反面的干燥时间,而添加油酸甲酯则会延长其干燥时间。研究表明,添加助剂改善了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的润湿性能,可能是助剂提高20%氯氟吡氧乙酸EC对空心莲子草防效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吡氧乙酸 空心莲子草 乳油 助剂 防效 润湿性能
下载PDF
速生杨木材的动态润湿性能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兆兵 张洋 +1 位作者 袁少飞 潘惠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1,共2页
润湿性是木质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界面特性,它可以表征胶黏剂与木质材料接触时,在木质材料表面上黏附、渗透及铺展的难易程度和效果。根据木质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建立了描述其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提出了用衰减系数K... 润湿性是木质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界面特性,它可以表征胶黏剂与木质材料接触时,在木质材料表面上黏附、渗透及铺展的难易程度和效果。根据木质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建立了描述其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提出了用衰减系数K来评价材料的润湿性能。并运用该模型研究了杨木表面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2种胶黏剂的动态润湿性能,用脲醛树脂胶研究同一年轮内早材和晚材的润湿性;与PF相比,UF在杨木表面的润湿性能较好;与晚材相比,早材的润湿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润湿性能 杨木 脲醛树脂 酚醛树脂
下载PDF
含稀土Sn-Zn-Bi系无铅钎料润湿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建纲 黄继华 +2 位作者 戴志锋 张华 赵兴科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591,共6页
通过向Sn-Zn-Bi系钎料合金中添加适量合金元素Ga,Cu和La,制备了对Cu母材具有较好润湿性能的Sn-8.9Zn-2.7Bi-1.0Ga-0.5Cu-0.2La无铅钎料,其润湿角为25.1°。同时,还研究了无铅钎料中稀土元素La以及合金元素Ga的微量变化对钎料的润湿... 通过向Sn-Zn-Bi系钎料合金中添加适量合金元素Ga,Cu和La,制备了对Cu母材具有较好润湿性能的Sn-8.9Zn-2.7Bi-1.0Ga-0.5Cu-0.2La无铅钎料,其润湿角为25.1°。同时,还研究了无铅钎料中稀土元素La以及合金元素Ga的微量变化对钎料的润湿性及与母材金属结合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La和合金元素Ga的含量对Sn-Zn-Bi系无铅钎料润湿性能有较大影响,适量添加无论是在空气中还是在氮气保护下,均可以改善钎料的润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Zn-Bi系 润湿性能 无铅钎料 稀土
下载PDF
煤尘润湿性能测试技术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徐海宏 李满 +1 位作者 舒新前 沃亚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7-49,共3页
为了研发煤尘润湿剂以有效降低作业场所的煤尘浓度,通过试验对沉降法、毛细管下向渗透法、毛细管上向渗透法和滴液法等煤尘润湿性能测定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了传统煤尘润湿性能测定方法再现性低、可靠性差的原因;设计制作了LM-3型煤尘加... 为了研发煤尘润湿剂以有效降低作业场所的煤尘浓度,通过试验对沉降法、毛细管下向渗透法、毛细管上向渗透法和滴液法等煤尘润湿性能测定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了传统煤尘润湿性能测定方法再现性低、可靠性差的原因;设计制作了LM-3型煤尘加压成型器,通过对煤饼滴液来测定煤尘的润湿性。结果表明:利用煤饼滴液法可以提高煤尘润湿性测定结果的再现性和可靠性,便于煤尘润湿剂复配方案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性能优良的Anlong系列润湿剂,使试验的煤尘降尘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润湿性能 润湿
下载PDF
燃烧源PM_(2.5)微粒润湿性能 被引量:29
12
作者 颜金培 杨林军 沈湘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0-764,共5页
利用W ashburn动态渗透压力法研究了燃煤电厂与垃圾焚烧发电厂PM2.5微粒的润湿性能及其与微粒形态和组分的关系,并考察了添加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JFC、FS-310、Silanol w22)对水润湿燃烧源PM2.5的改... 利用W ashburn动态渗透压力法研究了燃煤电厂与垃圾焚烧发电厂PM2.5微粒的润湿性能及其与微粒形态和组分的关系,并考察了添加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JFC、FS-310、Silanol w22)对水润湿燃烧源PM2.5的改善作用.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了微粒的形态和化学组分.结果表明:微粒的形态和组分对润湿性能有较大影响,垃圾焚烧发电厂PM2.5微粒的水润湿性能优于燃煤电厂PM2.5;不同润湿剂改善燃烧源PM2.5微粒润湿性的效果与微粒特性密切相关,SDS,Silanol w22可明显改善燃煤电厂PM2.5微粒的润湿性能,而FS-310,JFC则对垃圾焚烧电厂PM2.5微粒有显著改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蒸汽相变提高燃烧源PM2.5脱除效果及湿法除尘提供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源PM2.5 润湿 润湿性能
下载PDF
温度与镀层对Sn-Zn-Ga-Nd钎料润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薛鹏 薛松柏 +3 位作者 沈以赴 龙伟民 张青科 马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1-34,114,共4页
采用润湿平衡法测定了不同试验温度下Sn-Zn-Ga-Nd无铅钎料在纯锡、SnBi和Au/Ni三种镀层上的润湿时间和润湿力,研究了钎焊温度对钎料在不同镀层上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钎料的润湿性能随着温度升高而提升,表现为润湿时间缩短,润湿力增... 采用润湿平衡法测定了不同试验温度下Sn-Zn-Ga-Nd无铅钎料在纯锡、SnBi和Au/Ni三种镀层上的润湿时间和润湿力,研究了钎焊温度对钎料在不同镀层上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钎料的润湿性能随着温度升高而提升,表现为润湿时间缩短,润湿力增大;在240℃时,Sn-Zn-Ga-Nd无铅钎料在三种镀层上的润湿时间均已满足电子行业标准IPC中t0≤1 s的要求,其中纯锡和SnBi镀层的综合润湿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镀层 润湿性能
下载PDF
木质材料动态润湿性能的表征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兆兵 张洋 贾翀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4,共4页
润湿性表征胶粘剂与木质材料接触时在木质材料表面上粘附、渗透及铺展的难易程度和效果。笔者根据木质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建立了描述其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提出了用系数K来评价材料的润湿性能。运用该模型对异氰酸酯... 润湿性表征胶粘剂与木质材料接触时在木质材料表面上粘附、渗透及铺展的难易程度和效果。笔者根据木质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建立了描述其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提出了用系数K来评价材料的润湿性能。运用该模型对异氰酸酯(MDI)和脲醛树脂(UF)在中密度稻草板(MDSB)表面的润湿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MDI的K值较大,MDI在中密度稻草板表面的润湿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润湿性能 异氰酸酯 脲醛树脂 中密度稻草板
下载PDF
Ag和Ni颗粒对63Sn37Pb力学性能和润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闫焉服 刘建萍 +1 位作者 史耀武 夏志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70,共6页
锡铅钎料在电子工业中广泛应用。锡铅共晶或近共晶钎料熔点较低 ,钎焊工艺性能好 ,但抗蠕变性能差。作者运用弥散强化原理 ,分别选用 1μm的Ag颗粒和Ni颗粒作为增强体 ,以 6 3Sn37Pb为基体 ,制成金属颗粒增强的锡铅基复合钎料。在再流... 锡铅钎料在电子工业中广泛应用。锡铅共晶或近共晶钎料熔点较低 ,钎焊工艺性能好 ,但抗蠕变性能差。作者运用弥散强化原理 ,分别选用 1μm的Ag颗粒和Ni颗粒作为增强体 ,以 6 3Sn37Pb为基体 ,制成金属颗粒增强的锡铅基复合钎料。在再流焊条件下 ,弥散分布的增强体与基体冶金结合 ,在增强体的表层形成一薄层金属间化合物 ,蠕变性能大幅度提高。试验证明 ,在相同条件下 ,与基体钎料 6 3Sn37Pb相比 ,铺展面积略微下降 ,但Ag颗粒体积百分数为 5 %和 10 %的颗粒增强的锡铅基复合钎料的蠕变寿命分别提高 8倍和 6倍 ,同时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均得到提高 ;Ni颗粒增强的复合钎料的蠕变寿命大幅度提高 ,Ni颗粒体积百分数为 5 %和 10 %的颗粒增强的锡铅基复合钎料的蠕变寿命分别提高了 85倍和 186倍 ,但润湿性能、剪切强度和延伸率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铅钎料 颗粒增强 蠕变性能 复合钎料 工艺性能 力学性能 润湿性能
下载PDF
不锈钢微米级球冠形表面的润湿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尚广瑞 杨晓东 +1 位作者 丛茜 任露泉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9-722,共4页
分析了不锈钢(1Cr18N i9Ti)微米级球冠形表面点阵的高度和行间距等因素对润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的微米级球冠形点阵增加了水滴与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导致材料表面与水的实际接触角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达28.5%,增加了材料... 分析了不锈钢(1Cr18N i9Ti)微米级球冠形表面点阵的高度和行间距等因素对润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的微米级球冠形点阵增加了水滴与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导致材料表面与水的实际接触角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达28.5%,增加了材料表面的亲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学 材料表面特性 非光滑点阵 不锈钢 润湿性能
下载PDF
动态接触角测定法研究润湿剂对煤尘的润湿性能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静 谭允祯 +1 位作者 顾景梅 伍修锟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10,共4页
利用瑞士Krss公司设计生产的DSA100型光学法液滴形态分析系统测定了水和3种不同浓度的润湿剂与煤的动态接触角,根据液体润湿煤尘的机制,建立了液体润湿煤尘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JFC、SDS和快渗T在煤尘上的润湿动力学行为,研... 利用瑞士Krss公司设计生产的DSA100型光学法液滴形态分析系统测定了水和3种不同浓度的润湿剂与煤的动态接触角,根据液体润湿煤尘的机制,建立了液体润湿煤尘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JFC、SDS和快渗T在煤尘上的润湿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3种润湿剂对煤尘均有较好的润湿效果,对煤尘的润湿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JFC、快渗T、SDS,0.20%JFC溶液在2 s时完全润湿,0.3%快渗T溶液在6 s时完全润湿,各溶液在煤尘上润湿的动力学数据与所建立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绝大多数在0.98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动态接触角法研究液体润湿煤尘的动力学特性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的特点,为研究固体(煤尘)运动过程中的润湿作用,如浮选、喷雾降尘系统等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润湿性能 润湿 动态接触角
下载PDF
Sn-9Zn-xAg无铅钎料润湿性能及焊点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文学 薛松柏 +1 位作者 王慧 王俭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78,共4页
研究了合金元素Ag的添加量对Sn-9Zn无铅钎料润湿性能及其焊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g元素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3%时,钎料具有最好的润湿性能,焊点的力学性能最佳,焊接接头的断口形貌显示钎料与铜基板接头断口处有明显的韧窝,是... 研究了合金元素Ag的添加量对Sn-9Zn无铅钎料润湿性能及其焊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g元素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3%时,钎料具有最好的润湿性能,焊点的力学性能最佳,焊接接头的断口形貌显示钎料与铜基板接头断口处有明显的韧窝,是典型的韧性断裂;当Ag元素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5%~1.0%时,钎料的润湿性能下降,当Ag元素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增加到1.0%时,焊点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在断口的韧窝底部有大颗的Cu-Zn,Ag-Zn金属间化合物.因此,Sn-9Zn无铅钎料中合金元素Ag的最佳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元素 无铅钎料 润湿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Cu含量对Bi5Sb钎料润湿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闫焉服 冯丽芳 +2 位作者 郭晓晓 唐坤 赵培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5-1060,共6页
通过在Bi5Sb中添加不同含量的Cu形成新型BiSbCu三元合金。结果表明:在Bi5Sb钎料合金中添加0.5%~5.0%(质量分数)Cu,BiSbCu钎料合金的熔点变化不大,但其润湿性能和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当Cu含量为1.5%时,(Bi5Sb)1.5Cu钎料... 通过在Bi5Sb中添加不同含量的Cu形成新型BiSbCu三元合金。结果表明:在Bi5Sb钎料合金中添加0.5%~5.0%(质量分数)Cu,BiSbCu钎料合金的熔点变化不大,但其润湿性能和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当Cu含量为1.5%时,(Bi5Sb)1.5Cu钎料合金的润湿性能和力学性能最好,与基体Bi5Sb相比,(Bi5Sb)1.5Cu的铺展面积增大57.8%,抗拉强度提高212.4%;随着Cu含量的增大,针状组织Cu2Sb的含量逐渐增多,钎料合金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5Sb钎料合金 CU 润湿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新型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蒋海波 肖跃龙 赵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1-15,共5页
研究一种自制的聚醚改性硅油类新型表面活性剂(代号JCS-001)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性能。Walker实验结果表明,JCS-001溶液润湿煤尘的能力非常强,尤其在临界胶束浓度(CMC)范围内,其润湿性能均大大优于SDBS和TX-100;同时研究了加入氯化钠以及与... 研究一种自制的聚醚改性硅油类新型表面活性剂(代号JCS-001)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性能。Walker实验结果表明,JCS-001溶液润湿煤尘的能力非常强,尤其在临界胶束浓度(CMC)范围内,其润湿性能均大大优于SDBS和TX-100;同时研究了加入氯化钠以及与SDBS或TX-100复配等因素对JCS-001溶液润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JCS-001与SDBS以3:2复配(总浓度为0.5 g.L-1)时,所得混合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效果达到最佳,最大润湿速度为9.84 m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聚醚改性硅油 煤尘 润湿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